CN101470478B - 扩充基座 - Google Patents

扩充基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70478B
CN101470478B CN2007103073517A CN200710307351A CN101470478B CN 101470478 B CN101470478 B CN 101470478B CN 2007103073517 A CN2007103073517 A CN 2007103073517A CN 200710307351 A CN200710307351 A CN 200710307351A CN 101470478 B CN101470478 B CN 1014704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art
housing
extended base
critical localisation
elastic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30735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70478A (zh
Inventor
柯朝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Corp
Priority to CN20071030735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704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704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704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704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7047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拆式地组装至电子装置的扩充基座,包括壳、具有第一作动部且枢接至壳而在第一与第二临界位置之间转动的握持件、具有配置于壳内的第一本体与配置于其且穿过壳的第二卡扣部与配置于第一本体的第一限位部的第一移动件、具有一第二限位件且配置于壳内而在一第三与第四临界位置之间移动的扣件。第一移动件沿着第一轴线移动,且扣件沿着第二轴线移动。当握持件位于第一临界位置且扣件位于第三临界位置时,第二卡扣部卡扣电子装置且第二限位部限制第一限位部的沿着第一轴线的移动。当扣件位于第四临界位置时,第二限位部不限制第一限位部。

Description

扩充基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扩充基座(docking station),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组装至一电子装置(electronic apparatus)的扩充基座。
背景技术
携带型电脑与传统的桌上型电脑最大的差别在于,携带型电脑讲求轻薄短小,让电脑的使用者能够易于携带,并且提供使用者在各种工作环境下进行电脑操作的便利性。然而,就另外一方面而言,携带型电脑亦受限于其轻薄短小的设计要求,其功能与扩充性也不能与具有较大的运用空间的桌上型电脑相提并论。
有鉴于此,现有技术提出一种扩充基座。使用者可以将诸如鼠标、印表机、外接式硬盘、网络接口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NIC)或扫描仪等电脑的周边设备与此扩充基座长期连接。当使用者需要使用这些周边设备时,使用者仅需要将携带型电脑的位于主机下方的连接器与扩充基座的连接器接合,便可以将携带型电脑电性连接于这些周边设备。如此一来,使用者不但可以享受携带型电脑的轻巧性,更可以借由扩充基座使得使用者可以免除对携带型电脑进行周边设备的插拔的困扰,并且同时享有如同桌上型电脑的功能性与扩充性。
现有技术的扩充基座具有一卡扣部(locking portion),使得携带型电脑置放于扩充基座时,卡扣部卡扣携带型电脑而加以固定携带型电脑与扩充基座之间的相对位置。然而,使用者在使用携带型电脑时,常会无意碰触扩充基座的一解锁件(unlocking element),使得解锁件作动卡扣部进而不卡扣携带型电脑,造成携带型电脑与扩充基座之间的相对位置产生改变。
此外,当携带型电脑要拆离扩充基座时,使用者必须费力地将携带型电脑的位于主机下方的连接器拆离现有技术的扩充基座的连接器,而造成使用者的不便。因此,现有技术的扩充基座实有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扩充基座,配置于扩充基座的电子装置与扩充基座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随意改变。
本发明提供一种扩充基座,使用者可方便地将电子装置拆离扩充基座。
本发明提出一种扩充基座,适于可拆式地组装至一具有一第一卡扣部(locking portion)的电子装置。扩充基座包括一壳体(casing)、一握持件(holdelement)、一第一移动件(removable element)、一扣件(latch element)、一第一弹性件(elastic element)与一第三弹性件。壳体具有一第一开口(opening)。握持件枢接至(pivotally connected to)壳体且具有一把手(handle)与一第一作动部(operating portion)。握持件适于在一第一临界位置(critical position)与一第二临界位置之间转动,且部分把手暴露于壳体之外。
第一移动件适于沿着一第一轴线(axis)移动,且具有一配置于壳体内的第一本体、一配置于第一本体的第二卡扣部与一配置于第一本体的第一限位部(limiting portion)。第二卡扣部穿过第一开口。配置于壳体内的扣件适于沿着一第二轴线而在一第三临界位置与一第四临界位置之间移动,且扣件具有一第二限位部。
第一弹性件连接第一本体与壳体,且配置于壳体内。第三弹性件配置于壳体内。第三弹性件的一端连接至扣件,且第三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于该壳体内。当握持件位于第一临界位置且扣件位于第三临界位置时,第二卡扣部适于卡扣第一卡扣部,第二限位部限制第一限位部的沿着第一轴线的移动,且第三弹性件产生弹性变形。当扣件位于第四临界位置时,第二限位部不限制第一限位部。
在本发明的扩充基座中,上述的第一轴线可垂直于第二轴线。
在本发明的扩充基座中,当上述的握持件位于第二临界位置时,第一作动部干涉(interfere with)第一本体,第二卡扣部不卡扣第一卡扣部,且第一弹性件产生弹性变形。
在本发明的扩充基座中,上述的壳体还具有一第二开口、握持件还具有一第二作动部,且扩充基座更包括一第二移动件、一从动件(driven element)与一第二弹性件。第二移动件适于沿着上述第一轴线移动且配置于壳体内。第二移动件具有一第二本体与一配置于第二本体的第三作动部。第三作动部具有一提升面(elevating surface)、一顶面(top surface)与一配置于顶面的第三卡扣部。从动件枢接至壳体且具有一推顶部(pushing portion)与一第四卡扣部。第二弹性件连接第二本体与壳体,且配置于壳体内。当握持件位于第一临界位置时,从动件位于壳体内。当握持件位于第二临界位置时,第二作动部干涉第二本体,第三卡扣部卡扣第四卡扣部,推顶部穿过第二开口以推顶电子装置,且第二弹性件产生弹性变形。
在本发明的扩充基座中,上述的握持件还适于在第一临界位置与一中介位置(intermediate position)之间转动。中介位置位于第一临界位置与第二临界位置之间。当握持件位于中介位置时,第一作动部干涉第一本体,第二卡扣部不卡扣第一卡扣部,第一弹性件产生弹性变形,且推顶部不推顶电子装置。此外,握持件由中介位置转动至第二临界位置的期间,第二作动部干涉第二本体,第三作动部干涉第四卡扣部,从动件转动,且第四卡扣部相对于提升面移动(move)。
在本发明的扩充基座中,上述的提升面可为一弧面(arc surface)或一斜面(slope)。
在本发明的扩充基座中,上述的第三卡扣部可为一凸起(protrusion),且第四卡扣部可为一凸起。
在本发明的扩充基座中,上述的第二弹性件可为一弹簧。
在本发明的扩充基座中,上述的第一卡扣部可为一卡孔(locking hole),且第二卡扣部可为一卡勾(locking hook)。
在本发明的扩充基座中,上述的第一弹性件可为一弹簧。
在本发明的扩充基座中,上述的第三弹性件可为一弹簧。
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握持件位于第一临界位置且扣件位于第三临界位置时,扣件的第二限位部限制第一移动件的第一限位部的移动,所以配置于扩充基座的电子装置与扩充基座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随意改变。此外,由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握持件位于第二临界位置时,第一移动件的这些第二卡扣部不卡扣电子装置的这些第一卡扣部,且各个从动件的推顶部穿过对应的第二开口以推顶电子装置,所以使用者可较为方便地将电子装置拆离扩充基座。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A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扩充基座的立体示图。
图1B绘示适用于图1A的扩充基座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立体示图。
图2绘示图1A的扩充基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绘示图2的扩充基座的部分这些构件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绘示图2的扩充基座的部分这些构件组装后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5绘示图2的扩充基座的握持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A绘示图2的扩充基座的部分这些构件组装后的又一立体示意图。
图6B绘示图2的扩充基座的部分这些构件组装后的再一立体示意图。
图7绘示图6B的扣件移动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8A、图9A与图10A绘示图1A的扩充基座的作动过程示意图。
图8B、图9B与图10B分别绘示图8A、图9A与图10A的扩充基座的剖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300:扩充基座
310:壳体
312:第一开口
314:第二开口
316:盖体
317:插孔
318:底座
319:第三开口
320:握持件
322:把手
324:第一作动部
326:第二作动部
330:第一移动件
332:第一本体
334:第二卡扣部
336:第一限位部
340:第二移动件
342:第二本体
344:第三作动部
344a:提升面
344b:顶面
344c:第三卡扣部
350:从动件
352:推顶部
354:第四卡扣部
360:第一弹性件
370:第二弹性件
380:支撑件
390:扣件
392:第三弹性件
394:第二限位部
382:第四开口
384:第五开口
386:第二定位部
400:电子装置
410:第一卡扣部
420:第一定位部
430:主机
432:底面
d:距离
L、L’:轴线
P1:第一临界位置
P2:中介位置
P3:第二临界位置
P4:第三临界位置
P5:第四临界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扩充基座的立体示图。图1B绘示适用于图1A的扩充基座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立体示图。图2绘示图1A的扩充基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请参考图1A、图1B与图2,本实施例的扩充基座300适于可拆式地组装至一电子装置400(例如为携带型电脑),电子装置400具有至少一第一卡扣部410(图1B示意地绘示两个)与至少一第一定位部420(positioningportion)(图1B示意地绘示两个)。这些第一卡扣部410与这些第一定位部420皆位于例如为携带型电脑的电子装置400的主机430的底面432。在本实施例中,各个第一卡扣部410例如为一卡孔,且各个第一定位部420例如为一定位孔。此外,扩充基座300包括一壳体310、一握持件320、一第一移动件330、一第二移动件340、至少一从动件350(图2示意地绘示两个)、一第一弹性件360、一第二弹性件370、一支撑件(supporting element)380、一扣件390与一第三弹性件392。
图3绘示图2的扩充基座的部分这些构件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请参考图1A、图2与图3,本实施例的壳体310例如具有至少一第一开口312(图1与图2分别绘示两个)、至少一第二开口314(图1与图2分别示意地绘示两个)、一盖体316、一底座318与至少一第三开口319(图1与图2分别示意地绘示两个)。这些第一开口312、这些第二开口314以及这些第三开口319皆位于盖体316。各个从动件350枢接至壳体310且具有一推顶部352与一第四卡扣部354(例如为一凸起)。此外,本实施例的各个从动件350例如枢接至壳体310的盖体316。
第二移动件340适于沿着一轴线L移动且配置于壳体310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移动件340是配置于底座318上。此外,第二移动件340具有一第二本体342与至少一配置于第二本体342的第三作动部344(图2与图3分别示意地绘示两个)。各个第三作动部344具有一提升面344a、一顶面344b与一配置于顶面344b的第三卡扣部344c(例如为一凸起)。各个顶面344b例如为一弧面或一斜面,且各个第三卡扣部344c例如为一凸起。另外,第二弹性件370(例如为弹簧)连接第二本体342与壳体310的底座318,且配置于壳体310内。
图4绘示图2的扩充基座的部分这些构件组装后的另一立体示意图。请参考图1A、图2与图4,第一移动件330适于沿着上述轴线L移动,且具有一配置于壳体310内的第一本体332与至少一配置于第一本体332的第二卡扣部334(图2与图4分别示意地绘示两个)。这些第二卡扣部334(例如为卡勾)分别穿过壳体310的盖体316的这些第一开口312。此外,第一弹性件360(例如为弹簧)连接第一本体332与壳体310的底座318,且配置于壳体310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移动件330的第一本体332是配置于第二移动件340的第二本体342上,且第二移动件340的这些第三作动部344位于第一移动件330的第一本体332与第二移动件340的第二本体342旁。
图5绘示图2的扩充基座的握持件的立体示意图。请参考图2、图4与图5,握持件320枢接至壳体310且具有一把手322、一第一作动部324与一第二作动部326。部分把手322暴露于壳体310之外。在本实施例中,握持件320例如枢接至壳体310的底座318,且第一作动部324的形状例如为勾状(hook-shaped)。
图6A绘示图2的扩充基座的部分这些构件组装后的又一立体示意图。请参考图1A、图2、图4与图6A,支撑件380配置于壳体310内且覆盖部分第一移动件330与部分第二移动件340。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380配置于壳体310的底座318上,且支撑件380具有至少一第四开口382(图2与图6分别示意地绘示两个)、至少一第五开口384(图2与图6分别示意地绘示两个)与至少一第二定位部386(图2与图6分别示意地绘示两个)。第一移动件330的这些第二卡扣部334分别穿过这些第四开口382,第二移动件340的这些第三作动部344分别对应这些第五开口384,且这些第二定位部386分别穿过壳体310的这些第三开口319。在此必须说明的是,支撑件380配置于底座318上且支撑盖体316,以加强扩充基座300的结构强度。
图6B绘示图2的扩充基座的部分这些构件组装后的再一立体示意图。请参考图6A与图6B,第一移动件330还具有一第一限位部336,且配置于壳体310(见图2)内的扣件390具有一第二限位部394(亦可见图2)。第三弹性件392配置于壳体310内。第三弹性件392的一端连接至扣件390,且第三弹性件392的另一端固定于壳体310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弹性件392例如是连接扣件390与支撑件380。
以下对于本实施例的扩充基座300的作动过程作说明。图7绘示图6B的扣件移动后的立体示意图。图8A、图9A至图10A绘示图1A的扩充基座的作动过程示意图。图8B、图9B与图10B分别绘示图8A、图9A与图10A的扩充基座的剖视示意图。简言之,握持件320适于在图8B所示的一第一临界位置P1、图9B所示的一中介位置P2与图10B所示的一第二临界位置P3之间转动,且握持件320在处于中介位置P2或第二临界位置P3时,握持件320可作动第一移动件330或第二移动件340。扣件390适于沿着另一轴线L’(例如垂直于轴线L)而在图7所示的一第三临界位置P4与图6B所示的一第四临界位置P5之间移动。
详言之,请参考图8A与图8B,当握持件320位于第一临界位置P1时,第一移动件330的这些第二卡扣部334适于分别卡扣电子装置400的这些第一卡扣部410(见图1B),这些从动件350位于壳体310内,且这些第二定位部386分别穿过这些第一定位部420以定位电子装置400(见图1B)。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握持件320并不作动第一移动件330与第二移动件340。请参考图7,当握持件320位于第一临界位置P1且扣件390位于第三临界位置P4时,扣件390的第二限位部394限制第一移动件330的第一限位部336(见图6B)的沿着轴线L的移动,且第三弹性件392产生弹性变形。此时,扣件390可被穿过壳体310的一插孔317的一锁钥(未绘示)推动而固定于第三临界位置P4。因此,配置于扩充基座300的电子装置310(见图1B)与扩充基座300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随意改变。请再参考图6B,当扣件390位于第四临界位置P5时,扣件390的第二限位部394不限制第一移动件330的第一限位部336,使得第一移动件可沿着轴线L作移动(详见下述)。
请参考图9A与图9B,当握持件320位于中介位置P2时,握持部320的第一作动部324干涉第一移动件330的第一本体332,且第一移动件330的这些第二卡扣部334不卡扣电子装置400的这些第一卡扣部410(见图1B)。此时,图9A所示的各个第二卡扣部334相对于图8A所示的各个第二卡扣部334移动一距离d,第一弹性件360产生弹性变形,且各个从动件350的推顶部352不推顶电子装置400(见图1B)。换言的,此时,本实施例的这些推顶部352不穿过壳体310的盖体316的这些第二开口314。
请参考图10A与图10B,当握持件320位于第二临界位置P3时,握持件320的第一作动部324干涉第一移动件330的第一本体332,第一移动件330的这些第二卡扣部334不卡扣电子装置400的这些第一卡扣部410(见图1B),且第一弹性件360(请参考图4)产生弹性变形。此时,握持部320的第二作动部326干涉第二移动件340的第二本体342,各个第三作动部344的第三卡扣部344c卡扣对应的从动件350的第四卡扣部354,各个从动件350的推顶部352穿过对应的第二开口314以推顶电子装置400(见图1B),且第二弹性件370(请参考图3)产生弹性变形。
由于握持件位于第二临界位置P3时,第一移动件330的这些第二卡扣部334不卡扣电子装置400的这些第一卡扣部410,且各个从动件350的推顶部352穿过对应的第二开口314以推顶电子装置400,所以使用者可较为方便地将电子装置400拆离扩充基座300。
值得注意的是,请参考图9A、图9B、图10A与图10B,握持件320由中介位置P2转动至第二临界位置P3的期间,握持部320的第二作动部326干涉第二移动件340的第二本体342,各个第三作动部344干涉对应的从动件350的第四卡扣部354。此时,各个从动件350转动,且各个从动件350的第四卡扣部354相对于对应的第三作动部344的提升面344a移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扩充基座至少具有以下的优点:
一、由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握持件位于第一临界位置且扣件位于第三临界位置时,扣件的第二限位部限制第一移动件的第一限位部的移动,所以配置于扩充基座的电子装置与扩充基座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随意改变。
二、由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握持件位于第二临界位置时,第一移动件的这些第二卡扣部不卡扣电子装置的这些第一卡扣部,且各个从动件的推顶部穿过对应的第二开口以推顶电子装置,所以使用者可较为方便地将电子装置拆离扩充基座。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扩充基座,适于可拆式地组装至一具有一第一卡扣部的电子装置,该扩充基座包括:
一壳体,具有一第一开口;
一握持件,枢接至该壳体且具有一把手与一第一作动部,其中该握持件适于在一第一临界位置与一第二临界位置之间转动,且部分该把手暴露于该壳体之外;
一第一移动件,适于沿着一第一轴线移动,且具有一配置于该壳体内的第一本体、一配置于该第一本体的第二卡扣部与一配置于该第一本体的第一限位部,其中该第二卡扣部穿过该第一开口;
一扣件,适于沿着一第二轴线而在一第三临界位置与一第四临界位置之间移动且配置于该壳体内,其中该扣件具有一第二限位部;
一第一弹性件,连接该第一本体与该壳体,且配置于该壳体内;以及
一第三弹性件,配置于该壳体内,其中该第三弹性件的一端连接至该扣件,且该第三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于该壳体内,当该握持件位于该第一临界位置且该扣件位于该第三临界位置时,该第二卡扣部适于卡扣该第一卡扣部,该第二限位部限制该第一限位部的沿着该第一轴线的移动,且该第三弹性件产生弹性变形,当该扣件位于该第四临界位置时,该第二限位部不限制该第一限位部,当该握持件位于该第二临界位置时,该第一作动部干涉该第一本体,该第二卡扣部不卡扣该第一卡扣部,且该第一弹性件产生弹性变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基座,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轴线垂直于该第二轴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基座,其特征在于,该壳体还具有一第二开口、该握持件还具有一第二作动部,且该扩充基座还包括:
一第二移动件,适于沿着该第一轴线移动且配置于该壳体内,其中该第二移动件具有一第二本体与一配置于该第二本体的第三作动部,且该第三作动部具有一提升面、一顶面与一配置于该顶面的第三卡扣部;
一从动件,枢接至该壳体且具有一推顶部与一第四卡扣部;以及
一第二弹性件,连接该第二本体与该壳体,且配置于该壳体内,其中当该握持件位于该第一临界位置时,该从动件位于该壳体内,当该握持件位于该第二临界位置时,该第二作动部干涉该第二本体,该第三卡扣部卡扣该第四卡扣部,该推顶部穿过该第二开口以推顶该电子装置,且该第二弹性件产生弹性变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充基座,其特征在于,该握持件还适于在该第一临界位置与一中介位置之间转动,该中介位置位于该第一临界位置与该第二临界位置之间,当该握持件位于该中介位置时,该第一作动部干涉该第一本体,该第二卡扣部不卡扣该第一卡扣部,该第一弹性件产生弹性变形,且该推顶部不推顶该电子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扩充基座,其特征在于,该握持件由该中介位置转动至该第二临界位置的期间,该第二作动部干涉该第二本体,该第三作动部干涉该第四卡扣部,该从动件转动,且该第四卡扣部相对于该提升面移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充基座,其特征在于,该提升面为一弧面或一斜面。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充基座,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卡扣部为一凸起,且该第四卡扣部为一凸起。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充基座,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弹性件为一弹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基座,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扣部为一卡孔,且该第二卡扣部为一卡勾。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基座,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性件为一弹簧。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基座,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弹性件为一弹簧。
CN2007103073517A 2007-12-27 2007-12-27 扩充基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704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3073517A CN101470478B (zh) 2007-12-27 2007-12-27 扩充基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3073517A CN101470478B (zh) 2007-12-27 2007-12-27 扩充基座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70478A CN101470478A (zh) 2009-07-01
CN101470478B true CN101470478B (zh) 2011-10-05

Family

ID=40828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30735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70478B (zh) 2007-12-27 2007-12-27 扩充基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704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19932B (zh) * 2013-11-26 2016-02-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擴充平台
TWI548973B (zh) 2015-07-13 2016-09-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擴充裝置
CN106356674B (zh) * 2016-09-14 2018-10-12 环胜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扩充座的侧向连接器组件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1590A (zh) * 2003-02-13 2004-08-18 华宇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脑的扩充基座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1590A (zh) * 2003-02-13 2004-08-18 华宇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脑的扩充基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70478A (zh) 2009-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81636B2 (en) Computer docking station
KR100630956B1 (ko) 휴대용 컴퓨터
JP4414970B2 (ja) タブレットコンピュータディスプレイをロック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6147858A (en) Keyboard unit and portable type information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3801566B2 (ja) ドッキング型機能提供装置及びポータブル機器
KR20190000184U (ko) 호환식 휴대폰 게임 핸들
JP4856166B2 (ja) ダブルアクションヒンジを備えたヒンジ利用型携帯無線通信装置
CN105190467B (zh) 具有可拆卸平板的电子设备
US7573707B2 (en) Docking station for portable computer
US20130209866A1 (en) Battery pack lock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4956284A (zh) 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可移动的键盘格
JP6352735B2 (ja) ドッキング装置
CN110632712B (zh) 可插拔模块的解锁结构与操作方法
CN103294123A (zh) 闩锁装置及使用此闩锁装置的扩展座
CN101470478B (zh) 扩充基座
CN107977051A (zh) 把手锁附装置以及具有把手锁附装置的电子系统
JP2001067146A (ja) コンピューター用拡張ユニットのロック装置
KR100864225B1 (ko) 정보 처리 장치 및 착탈 유니트
JP5687508B2 (ja)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バッテリーチャージャ及び電子機器
CN101470477B (zh) 扩充基座
JP2002341998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文字入力装置
JP4740066B2 (ja) 情報入力装置
CN218528636U (zh) 外壳和清洁设备
CN214669523U (zh) 一种便携式漏电检测装置
CN211422141U (zh) 一种单旋钮密码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05

Termination date: 201512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