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68458A - 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 - Google Patents

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68458A
CN101468458A CNA2007103071437A CN200710307143A CN101468458A CN 101468458 A CN101468458 A CN 101468458A CN A2007103071437 A CNA2007103071437 A CN A2007103071437A CN 200710307143 A CN200710307143 A CN 200710307143A CN 101468458 A CN101468458 A CN 1014684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t
control module
control loop
handle unit
inne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3071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68458B (zh
Inventor
刘圳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nley Chiro International Ltd
Stanley Works
Original Assignee
Stanley Chiro Internation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nley Chiro International Ltd filed Critical Stanley Chiro International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30714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684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684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84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684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84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包含一本体单元、一可转动设于管部上且具有至少一作动孔、卡合孔的握把单元,及一控制环、一设于控制环与握把单元间的弹性元件、至少一控制单元,该管部具有数个浅凹槽,该控制环具有一内环面、至少一凹设于内环面让位槽,及二凹设于内环面定位槽,该弹性元件具有将限位件迫压于管部上第一端部、一与卡合孔卡接卡合部,及一定位部,当控制环在第一位置时让位槽是对应第一端部,内环面远离第一端部,定位部与其中一定位槽衔接,当控制环在第二位置时让位槽是错开该第一端部,内环面邻近该第一端部,定位部与另一定位槽衔接。本发明借由控制单元的控制环的转动切换,不但操作方便、快速且定位明确,并可避免控制单元意外摔坏。

Description

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扳手,特别是涉及一种借由控制单元的控制环的转动切换,不但操作方便、快速且定位明确,还可避免控制单元意外摔坏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图2所示,图1是现有的一种可预设锁紧扭力值的扳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是该现有的板手的组合结构局部剖视图。现有的一种可预设锁紧扭力值的扳手,包含一个管件1、一个与该管件1枢接且在常态下对正该管件1的扳动件2、一个装设于该管件1内且与扳动件2末端抵接的作动块3、一个与该作动块3抵接的压缩弹簧4、一个与该管件1螺接的扭力旋套5、一个两端抵接于该压缩弹簧4与扭力旋套5末端之间的推进件6,以及一个设置于该扭力旋套5末端的控制装置7。该推进件6的末端具有数个等间隔设置的凹孔601,该控制装置7具有一个与该推进件6相螺接的控制钮701,以及二个可移动地装设于该扭力旋套5末端内的卡栓702。
藉此,当使用者未锁紧该控制钮701时,该控制钮701并不会迫使所述卡栓702的前端嵌卡于该推进件6的凹孔601内,因此,使用者即可旋动该扭力旋套5前进,迫使该压缩弹簧4以一预压力量推压该作动块3,而使该作动块3抵紧该扳动件2,此时,使用者即可锁紧该控制钮701,而迫使所述卡栓702的前端凸出至嵌卡于该推进件6的凹孔601内,用以防止该扭力旋套5再被旋动。此后,当该扳手对外界的一个工件(例如螺栓)施加的扭力大于该预压力量时,该扳动件2的对正状态即会被破坏,而歪斜至撞击该管件1,以让使用者知道其施力已达所欲锁紧的扭力值。
虽然,上述的此种扳手可以利用该控制装置7来锁定或释放该扭力旋套5,但是在实际使用时,该控制装置7却存在有以下的缺失:
一、该控制钮701是与该推进件6相螺接,使用者必须一圈一圈持续地将该控制钮701旋紧到底或反向旋松,才能锁定或释放该扭力旋套5,因此,该控制钮701在操作上较费时,并且,使用者并无法明确感知是否已将该控制钮701旋紧或旋松至定位。
二、该控制钮701是与该推进件6相螺接,若使用者不慎将该控制钮701过度旋紧,则可能会发生该控制钮701被锁死,而无法反向旋松的问题。
三、该控制钮701是凸出于该扭力旋套5的末端,若使用者不慎将该扳手摔落地面,该控制钮701往往会直接撞击地面,造成该控制钮701与该推进件6的螺接处崩牙损坏。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扭力扳手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是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扭力扳手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扭力扳手,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扭力扳手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具有控制装置操作方便、定位明确,并且不容易损坏的功效,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该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包含:一个本体单元,具有一个驱动头部,及一个沿一轴向相反于该驱动头部的管部,该管部具有一个外管面,及数个间隔地凹设于该外管面上且分别沿该轴向延伸的浅凹槽;一个握把单元,具有一个围绕出一个沿该轴向延伸的容置空间的内周面、一个外周面、至少一个贯穿该内、外周面的作动孔,及一个形成于该外周面上的卡合孔,该握把单元是可转动地设置于该管部上,该管部是延伸至该容置空间内;以及一个控制单元,具有一个可转动地设置于该握把单元上的控制环、一个设置于该控制环与该握把单元之间的弹性元件,及至少一个设置于该作动孔的限位件,该控制环相对于该握把单元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转动,该控制环具有一个内环面、至少一个凹设于该内环面上且沿该轴向延伸的让位槽,及二个间隔地凹设于该内环面上且沿该轴向延伸的定位槽,该弹性元件具有一个将该限位件迫压于该管部上的第一端部、一个与该卡合孔卡接的卡合部,及一个定位部,当该控制环在该第一位置时,该让位槽是对应于该第一端部与该限位件,该内环面是远离该第一端部,该定位部是与其中一个定位槽衔接,当该控制环在该第二位置时,该让位槽是错开该第一端部与该限位件,该内环面是邻近该第一端部,该定位部是与另一个定位槽衔接。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其中所述的握把单元具有二个间隔设置的作动孔,该控制单元具有二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的作动孔的限位件,该弹性元件还具有一个相反于该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该卡合部是位于该第一、第二端部之间,该定位部是位于该第一、第二端部之间,该弹性元件的第一、第二端部是分别将所述限位件迫压于该管部上,该控制环具有二个间隔设置的让位槽,当该控制环在该第一位置时,所述的让位槽是分别对应于该第一、第二端部,该内环面是远离该第一、第二端部,当该控制环在该第二位置时,所述让位槽是分别错开该第一、第二端部,该内环面是邻近该第一、第二端部。
前述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其中所述的握把单元的作动孔之间实质上是间隔180°,该卡合孔是位于所述作动孔之间。
前述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其中所述的控制环的让位槽实质上是呈相对设置,所述定位槽是位于所述让位槽之间。
前述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其中所述的弹性元件的定位部是位于该卡合部与该第二端部之间,并且该定位部是沿径向朝外凸出。
前述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其中所述的握把单元的卡合孔是贯穿该内、外周面,该弹性元件的卡合部是沿径向朝内嵌入该卡合孔。
前述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其中所述的握把单元还具有一个小径段、一个大径段,及一个形成于该大、小径段之间的肩部,该握把单元的作动孔与卡合孔是位于该小径段上,该控制单元的控制环是可转动地设置于该小径段上,该弹性元件是设置于该控制环与该小径段之间。
前述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其中所述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还包含一个刻度指示环,该刻度指示环设置于该握把单元的小径段上,该控制环是介于该刻度指示环与该握把单元的肩部之间。
前述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其中所述的控制单元的控制环还具有一个相反于该内环面的外环面,及数个间隔地凹设于该外环面上并沿该轴向延伸的止滑槽。
前述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其中所述的控制单元的弹性元件是一种片簧。
前述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其中所述的控制单元的限位件是一种滚珠。
前述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其中所述的控制单元的限位件是一种滚柱。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该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包含:一个本体单元,具有一个驱动头部,及一个沿一轴向相反于该驱动头部的管部,该管部具有一个外管面,及数个间隔地凹设于该外管面上且分别沿该轴向延伸的浅凹槽;一个握把单元,具有一个围绕出一个沿该轴向延伸的容置空间的内周面、一个外周面、至少一个贯穿该内、外周面的作动孔,及一个形成于该外周面上的卡合孔,该握把单元是可转动地设置于该管部上,该管部是延伸至该容置空间内;及一个控制单元,具有一个可转动地设置于该握把单元上的控制环,及一个设置于该控制环与该握把单元之间的弹性元件,该控制环相对于该握把单元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转动,该控制环具有一个内环面、至少一个凹设于该内环面上且沿该轴向延伸的让位槽,及二个间隔地凹设于该内环面上且沿该轴向延伸的定位槽,该弹性元件具有一个延伸入该作动孔而迫压于该管部上的第一端部、一个与该卡合孔卡接的卡合部,以及一个定位部,当该控制环在该第一位置时,该让位槽是对应于该第一端部,该内环面是远离该第一端部,该定位部是与其中一个定位槽衔接,当该控制环在该第二位置时,该让位槽是错开该第一端部,该内环面是邻近该第一端部,该定位部是与另一个定位槽衔接。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其中所述的握把单元具有二个间隔设置的作动孔,该弹性元件还具有一个相反于该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该卡合部是位于该第一、第二端部之间,该定位部是位于该第一、第二端部之间,该弹性元件的第一、第二端部是分别延伸入所述作动孔而迫压于该管部上,该控制环具有二个间隔设置的让位槽,当该控制环在该第一位置时,所述让位槽是分别对应于该第一、第二端部,该内环面是远离该第一、第二端部,当该控制环在该第二位置时,所述让位槽是分别错开该第一、第二端部,该内环面是邻近该第一、第二端部。
前述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其中所述的控制单元还具有二个限位件,该弹性元件的第一、第二端部是分别围绕出一个沿该轴向延伸的安装孔,所述限位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该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包含:一个本体单元,具有一个驱动头部,及一个沿一轴向相反于该驱动头部的管部,该管部具有一个外管面,及数个间隔地凹设于该外管面上且分别沿该轴向延伸的浅凹槽;一个握把单元,具有一个围绕出一个沿该轴向延伸的容置空间的内周面、一个外周面、至少一个贯穿该内、外周面的作动孔,及一个形成于该外周面上的卡合孔,该握把单元是可转动地设置于该管部上,该管部是延伸至该容置空间内;以及一个控制单元,具有一个可转动地设置于该握把单元上的控制环、一个设置于该控制环与该握把单元之间的弹性元件,及至少一个设置于该作动孔的限位件,该控制环相对于该握把单元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转动,该控制环具有一个内环面、至少一个凹设于该内环面上且沿该轴向延伸的让位槽,及二个间隔地凹设于该内环面上且沿该轴向延伸的定位槽,该让位槽具有一个深槽部,及一个浅槽部,该弹性元件具有一个与该卡合孔卡接的卡合部,及一个定位部,当该控制环在该第一位置时,该让位槽的深槽部是对应该限位件,该内环面是远离该限位件,该定位部是与其中一个定位槽衔接,当该控制环在该第二位置时,该让位槽的深槽部是错开该限位件,该让位槽的浅槽部是对应该限位件,该内环面是邻近该限位件,该定位部是与另一个定位槽衔接。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其中所述的控制环还具有一个凹设于该内环面上且沿该轴向延伸的限位槽,该限位槽与该让位槽间隔设置,该弹性元件还具有一个第一端部,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该卡合部是位于该第一、第二端部之间,该定位部是位于该第一、第二端部之间,该弹性元件的第一端部是位于该限位槽内,当该控制环在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端部是与该限位槽的其中一旁侧抵接,当该控制环在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端部是与该限位槽的另一旁侧抵接。
前述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其中所述的控制环的让位槽与限位槽实质上是呈相对设置,所述的定位槽是位于该让位槽与该限位槽之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借由该控制单元的控制环的转动切换,不但操作方便、快速且定位明确,并可以避免控制单元意外摔坏,所以确实能达到发明的目的及功效。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有关一种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包含一个具有一个管部的本体单元、一个可转动地设置于该管部上且具有至少一个作动孔、一个卡合孔的握把单元,及一个具有一个可转动地设置于该握把单元上的控制环、一个设置于该控制环与该握把单元之间的弹性元件、至少一个设置于该作动孔的限位件的控制单元,该管部具有数个间隔凹设且分别沿一轴向延伸的浅凹槽,该控制环具有一个内环面、至少一个凹设于该内环面上且沿该轴向延伸的让位槽,及二个间隔地凹设于该内环面上且沿该轴向延伸的定位槽,该弹性元件具有一个将该限位件迫压于该管部上的第一端部、一个与该卡合孔卡接的卡合部,及一个定位部,当该控制环在一第一位置时,该让位槽是对应于该第一端部,该内环面是远离该第一端部,该定位部是与其中一个定位槽衔接,当该控制环在一第二位置时,该让位槽是错开该第一端部,该内环面是邻近该第一端部,该定位部是与另一个定位槽衔接。本发明的控制装置操作方便、快速且定位明确,并可有效防止控制装置意外摔坏。本发明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扭力扳手具有增进的突出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可预设锁紧扭力值的扳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是该现有的板手的组合结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4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5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结构剖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个控制单元的一个控制环转动至一第一位置。
图6是一类似图5的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个握把单元相对于一个本体单元旋动。
图7是一类似图5的视图,说明该控制环转动至一第二位置。
图8是一类似图4的视图,说明本发明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一第二较佳实施例。
图9是一类似图5的视图,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个控制单元的一个控制环转动至一第一位置。
图10是一类似图9的视图,说明该控制环转动至一第二位置。
图11是本发明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一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结构剖视示意图,说明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一个控制单元的一个控制环转动至一第一位置。
图12是一类似图11的视图,说明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一个握把单元相对于一个本体单元旋动。
图13是一类似图11的视图,说明该控制环转动至一第二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为了方便说明,在以下的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编号表示。
请参阅图3、图4、图5所示,图3是本发明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4是局部分解立体示意图,图5是组合结构剖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个控制单元的一个控制环转动至一第一位置。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包含:一个本体单元10、一个握把单元20、一个控制单元30,以及一个刻度指示环4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在该本体单元10内也可设置有类似现有的作动块3、压缩弹簧4之类的元件(图未示);再者,本实施例为了使该握把单元20可相对于该本体单元10螺动,本实施例是在该本体单元10末端设置一个固定的圆形螺帽100,及一个与该圆形螺帽100螺接的螺杆200,并藉由一个嵌固于该握把单元20内的固定螺帽300与一个从该握把单元20末端锁入的固定螺帽400,使该握把单元20与该螺杆200锁固在一起,如此,该握把单元20/该螺杆200即可同步相对于该本体单元10/该圆形螺帽100螺动,使该螺杆200推压该本体单元10内的压缩弹簧(图未示),然而,此并非是本案的请求重点,所以不再详细地说明。
上述的本体单元10,具有一个驱动头部11,及一个沿一轴向X相反于该驱动头部11的管部12;
该管部12,具有一个外管面121,及数个等间隔地凹设于该外管面121上且分别沿该轴向X延伸的浅凹槽122。
该驱动头部11,在本实施例中,其是一种棘轮头,该管部12的外管面121上并标示有扭力刻度。
上述的握把单元20,具有一个小径段21、一个大径段22、一个形成于该大、小径段22、21之间的肩部23、一个围绕出一个沿着该轴向X延伸的容置空间241的内周面24、一个外周面25、二个分别贯穿该内、外周面24、25且位于该小径段21上的作动孔26、一个贯穿该内、外周面24、25且位于该小径段21上的卡合孔27,及一个凹设于该外周面25上且延伸于所述作动孔26之间的避位凹槽28。
该握把单元20是可转动地套设于该管部12上,该管部12是延伸至容置空间241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作动孔26之间实质上是间隔180°,该卡合孔27在圆周方向上是位于所述作动孔26之间。
上述的控制单元30,具有一个可转动地套设于该握把单元20的小径段21上的控制环31、一个设置于该控制环31与该小径段21之间且嵌置于该避位凹槽28的弹性元件32,及二个分别设置于该握把单元20的作动孔26的限位件33。
该控制环31,可相对于该小径段21在一第一位置(如图5所示)与一第二位置(如图7所示)之间转动。该控制环31具有一个内环面310、一个相反于该内环面310的外环面311、二个间隔地凹设于该内环面310上且沿该轴向X延伸的让位槽312、313、二个间隔地凹设于该内环面310上且沿该轴向X延伸的定位槽314,及数个等间隔地凹设于该外环面311上并沿该轴向X延伸的止滑槽31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让位槽312、313实质上是呈相对设置,所述定位槽314是位于所述让位槽312、313之间。
该弹性元件32,具有一个将其中一个限位件33迫压于该管部12上的第一端部321、一个相反于该第一端部321而将另一个限位件33迫压于该管部12上的第二端部322、一个位于该第一、第二端部321、322之间且与该握把单元20的卡合孔27卡接的卡合部323,及一个位于该卡合部323与该第二端部322之间的定位部324。该卡合部323是沿径向朝内嵌入该卡合孔27,该定位部324是沿径向朝外凸出。在本实施例中,该弹性元件32是一种片簧,所述限位件33是一种滚珠,当然,所述限位件33也可采用滚柱。
上述的刻度指示环40,是设置于该握把单元20的小径段21上,而可随该握把单元20旋动,该控制环31是介于该刻度指示环40与该握把单元20的肩部23之间。
请参阅图5所示,藉此,当使用者将控制环31转动至第一位置时,该控制环31的内环面310是远离该第一、第二端部321、322,该控制环31的让位槽312是对应于该弹性元件32的第一端部321与其中一个限位件33,而提供该第一端部321与该限位件33沿径向朝外移动的自由空间,该控制环31的让位槽313是对应于该弹性元件32的第二端部322与另一个限位件33,而提供该第二端部322与该限位件33沿径向朝外移动的自由空间,该弹性元件32的定位部324则是与该控制环31的其中一个定位槽314衔接;
此时,请参阅图3、图6所示,图6是一类似图5的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个握把单元相对于一个本体单元旋动,若使用者旋动该握把单元20沿该轴向X前进,该握把单元20即会带动该控制单元30、该刻度指示环40相对于该本体单元10的管部12同步转动,并沿着该沿该轴向X前进,在此过程中,由于所述的让位槽312、313是始终分别对应于该第一、第二端部321、322与所述限位件33,因此,当所述的限位件33跳开该管部12的浅凹槽122,而被该管部12的外管面121朝外顶出时,所述的第一、第二端部321、322与所述的限位件33即可以分别沿着径向避入所述的让位槽312、313,如此,在该握把单元20的旋动过程中,所述的限位件33即会依序跳开所述浅凹槽122并沿径向内、外跳动,而不会限制该握把单元20相对于该管部12旋动。
相反地,请参阅图7所示,是一类似图5的视图,说明该控制环转动至一第二位置。当使用者将该控制环31反向转动至该第二位置时,该位槽312是错开该第一端部321与其中一个限位件33,该让位槽313是错开该第二端部322与另一个限位件33,该内环面310是邻近该第一、第二端部321、322,该定位部324则是与另一个定位槽314衔接,此时,该内环面310会迫抵该第一、第二端部321、322,而使所述限位件33嵌卡定位于所述浅凹槽122内,如此,由于该握把单元20的作动孔26也是分别与所述限位件33嵌卡,因此,使用者即无法再旋动该握把单元20。
经由以上的说明,现再将本发明的优点归纳如下:
一、使用者只需将该控制单元30的控制环31转动至该第一、第二位置(如图5、7所示)这两个定位,即可马上释放或锁定该握把单元20,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控制环31的操作不但更加方便、快速,并且,使用者更可明确感知该控制环31是否已转动至定位。
二、本发明的控制单元30的控制环31是可转动地套设于该握把单元20的小径段21上,而并非与该小径段21螺接,因此,该控制环31并不会发生现有控制钮701过度旋紧的锁死问题。
三、本发明的控制单元30是设置于该握把单元20的小径段21上,而位于该本体单元10的驱动头部11与该握把单元20的末端之间,并不会凸出于扳手的头尾两端之外,因此,若使用者不慎将该本发明摔落地面,本发明可以避免该控制环31直接撞击到地面,而能够有效的防止该控制单元30发生意外撞击损坏的情形。
请参阅图8、图9、图10所示,图8是一类似图4的视图,说明本发明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一第二较佳实施例。图9是一类似图5的视图,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个控制单元的一个控制环转动至一第一位置。图10是一类似图9的视图,说明该控制环转动至一第二位置。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是类似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其差异之处在于:
该控制单元30的弹性元件32,具有一个延伸入其中一个作动孔26而迫压于该管部12上的第一端部325、一个延伸入另一个作动孔26而迫压于该管部12上的第二端部326,并且,该弹性元件32的第一、第二端部325、326是分别围绕出一个沿该轴向X延伸的安装孔327、328。
该控制单元30,具有二个限位件34,所述限位件34是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孔327、328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34是一种滚柱,当然,所述限位件34也可采用滚珠。
当该控制环31在该第一位置(如图9所示)时,所述让位槽312、313是分别对应于该第一、第二端部325、326,该内环面310是远离该第一、第二端部325、326;当该控制环31在该第二位置(如图10所示)时,所述让位槽312、313是分别错开该第一、第二端部325、326,该内环面310是邻近该第一、第二端部325、326。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第二端部325、326的安装孔327、328内也可不装设所述限位件34。
如此,本发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也可以达到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的目的与功效。
请参阅图11、图12、图13所示,图11是本发明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一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结构剖视示意图,说明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一个控制单元的一个控制环转动至一第一位置。图12是一类似图11的视图,说明一个握把单元相对于一个本体单元旋动。图13是一类似图11的视图,说明该控制环转动至一第二位置。本发明的该第三较佳实施例,是类似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其差异之处在于:
该握把单元20,具有一个作动孔26,及一个实质上与该作动孔26呈相对设置的卡合孔27。
该控制单元30,具有一个设置于该作动孔26的限位件33。
该控制环31,具有二个间隔地凹设于该内环面310上且沿该轴向X延伸的定位槽314、一个凹设于该内环面310上且沿该轴向X延伸的让位槽316、一个凹设于该内环面310上且沿该轴向延伸的限位槽317,该让位槽316具有一个深槽部318,及一个浅槽部319。在本实施例中,该让位槽316与该限位槽317实质上是呈相对设置,所述定位槽314是位于让位槽316与该限位槽317之间。
该弹性元件32的第一端部321,是位于该限位槽317内;该弹性元件32的卡合部323,是邻近于该第一端部321并嵌卡于该卡合孔27内。
如图11所示,当该控制环31在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端部321是与该限位槽317的其中一旁侧抵接,该让位槽316的深槽部318是对应该限位件33,该内环面310是远离该限位件33,该定位部324则是与其中一个定位槽314衔接。如此,如图11、图12所示,当该握把单元20相对于该本体单元10的管部12旋动时,该限位件33会跳开该浅凹槽122,并被该管部12的外管面121沿径向推入该让位槽316的深槽部318内,而不会限制该握把单元20相对于该管部12旋动。
如图13所示,当该控制环31在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端部321是与该限位槽317的另一旁侧抵接,该让位槽316的深槽部318是错开该限位件33,该让位槽316的浅槽部319是对应该限位件13,该内环面310是邻近该限位件33,该定位部324则是与另一个定位槽314衔接,此时,该内环面310会限制该限位件33嵌卡定位于该浅凹槽122内,如此,由于该握把单元20的作动孔26也是与该限位件33嵌卡,因此,使用者即无法再旋动该握把单元20。
如此,本发明该第三较佳实施例也可以达到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的目的与功效。
归纳上述,本发明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不但控制装置的操作方便、快速且定位明确,并且可以有效的防止控制装置意外摔坏,所以确实能达到发明的目的及功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该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包含:
一个本体单元,具有一个驱动头部,及一个沿一轴向相反于该驱动头部的管部,该管部具有一个外管面,及数个间隔地凹设于该外管面上且分别沿该轴向延伸的浅凹槽;
一个握把单元,具有一个围绕出一个沿该轴向延伸的容置空间的内周面、一个外周面、至少一个贯穿该内、外周面的作动孔,及一个形成于该外周面上的卡合孔,该握把单元是可转动地设置于该管部上,该管部是延伸至该容置空间内;以及
一个控制单元,具有一个可转动地设置于该握把单元上的控制环、一个设置于该控制环与该握把单元之间的弹性元件,及至少一个设置于该作动孔的限位件,该控制环相对于该握把单元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转动,该控制环具有一个内环面、至少一个凹设于该内环面上且沿该轴向延伸的让位槽,及二个间隔地凹设于该内环面上且沿该轴向延伸的定位槽,该弹性元件具有一个将该限位件迫压于该管部上的第一端部、一个与该卡合孔卡接的卡合部,及一个定位部,当该控制环在该第一位置时,该让位槽是对应于该第一端部与该限位件,该内环面是远离该第一端部,该定位部是与其中一个定位槽衔接,当该控制环在该第二位置时,该让位槽是错开该第一端部与该限位件,该内环面是邻近该第一端部,该定位部是与另一个定位槽衔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握把单元具有二个间隔设置的作动孔,该控制单元具有二个分别设置于所述作动孔的限位件,该弹性元件还具有一个相反于该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该卡合部是位于该第一、第二端部之间,该定位部是位于该第一、第二端部之间,该弹性元件的第一、第二端部是分别将所述的限位件迫压于该管部上,该控制环具有二个间隔设置的让位槽,当该控制环在该第一位置时,所述的让位槽是分别对应于该第一、第二端部,该内环面是远离该第一、第二端部,当该控制环在该第二位置时,所述让位槽是分别错开该第一、第二端部,该内环面是邻近该第一、第二端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握把单元的作动孔之间实质上是间隔180°,该卡合孔是位于所述作动孔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控制环的让位槽实质上是呈相对设置,所述定位槽是位于所述让位槽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弹性元件的定位部是位于该卡合部与该第二端部之间,并且该定位部是沿径向朝外凸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握把单元的卡合孔是贯穿该内、外周面,该弹性元件的卡合部是沿径向朝内嵌入该卡合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握把单元还具有一个小径段、一个大径段,及一个形成于该大、小径段之间的肩部,该握把单元的作动孔与卡合孔是位于该小径段上,该控制单元的控制环是可转动地设置于该小径段上,该弹性元件是设置于该控制环与该小径段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还包含一个刻度指示环,该刻度指示环设置于该握把单元的小径段上,该控制环是介于该刻度指示环与该握把单元的肩部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控制单元的控制环还具有一个相反于该内环面的外环面,及数个间隔地凹设于该外环面上并沿该轴向延伸的止滑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控制单元的弹性元件是一种片簧。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控制单元的限位件是一种滚珠。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控制单元的限位件是一种滚柱。
13、一种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该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包含:
一个本体单元,具有一个驱动头部,及一个沿一轴向相反于该驱动头部的管部,该管部具有一个外管面,及数个间隔地凹设于该外管面上且分别沿该轴向延伸的浅凹槽;
一个握把单元,具有一个围绕出一个沿该轴向延伸的容置空间的内周面、一个外周面、至少一个贯穿该内、外周面的作动孔,及一个形成于该外周面上的卡合孔,该握把单元是可转动地设置于该管部上,该管部是延伸至该容置空间内;及
一个控制单元,具有一个可转动地设置于该握把单元上的控制环,及一个设置于该控制环与该握把单元之间的弹性元件,该控制环相对于该握把单元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转动,该控制环具有一个内环面、至少一个凹设于该内环面上且沿该轴向延伸的让位槽,及二个间隔地凹设于该内环面上且沿该轴向延伸的定位槽,该弹性元件具有一个延伸入该作动孔而迫压于该管部上的第一端部、一个与该卡合孔卡接的卡合部,及一个定位部,当该控制环在该第一位置时,该让位槽是对应于该第一端部,该内环面是远离该第一端部,该定位部是与其中一个定位槽衔接,当该控制环在该第二位置时,该让位槽是错开该第一端部,该内环面是邻近该第一端部,该定位部是与另一个定位槽衔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握把单元具有二个间隔设置的作动孔,该弹性元件还具有一个相反于该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该卡合部是位于该第一、第二端部之间,该定位部是位于该第一、第二端部之间,该弹性元件的第一、第二端部是分别延伸入所述作动孔而迫压于该管部上,该控制环具有二个间隔设置的让位槽,当该控制环在该第一位置时,所述让位槽是分别对应于该第一、第二端部,该内环面是远离该第一、第二端部,当该控制环在该第二位置时,所述让位槽是分别错开该第一、第二端部,该内环面是邻近该第一、第二端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控制单元还具有二个限位件,该弹性元件的第一、第二端部是分别围绕出一个沿该轴向延伸的安装孔,所述限位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
16、一种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该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包含:
一个本体单元,具有一个驱动头部,及一个沿一轴向相反于该驱动头部的管部,该管部具有一个外管面,及数个间隔地凹设于该外管面上且分别沿该轴向延伸的浅凹槽;
一个握把单元,具有一个围绕出一个沿该轴向延伸的容置空间的内周面、一个外周面、至少一个贯穿该内、外周面的作动孔,及一个形成于该外周面上的卡合孔,该握把单元是可转动地设置于该管部上,该管部是延伸至该容置空间内;以及
一个控制单元,具有一个可转动地设置于该握把单元上的控制环、一个设置于该控制环与该握把单元之间的弹性元件,及至少一个设置于该作动孔的限位件,该控制环相对于该握把单元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转动,该控制环具有一个内环面、至少一个凹设于该内环面上且沿该轴向延伸的让位槽,及二个间隔地凹设于该内环面上且沿该轴向延伸的定位槽,该让位槽具有一个深槽部,及一个浅槽部,该弹性元件具有一个与该卡合孔卡接的卡合部,及一个定位部,当该控制环在该第一位置时,该让位槽的深槽部是对应该限位件,该内环面是远离该限位件,该定位部是与其中一个定位槽衔接,当该控制环在该第二位置时,该让位槽的深槽部是错开该限位件,该让位槽的浅槽部是对应该限位件,该内环面是邻近该限位件,该定位部是与另一个定位槽衔接。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控制环还具有一个凹设于该内环面上且沿该轴向延伸的限位槽,该限位槽是与该让位槽间隔设置,该弹性元件还具有一个第一端部,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该卡合部是位于该第一、第二端部之间,该定位部是位于该第一、第二端部之间,该弹性元件的第一端部是位于该限位槽内,当该控制环在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端部是与该限位槽的其中一旁侧抵接,当该控制环在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端部是与该限位槽的另一旁侧抵接。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控制环的让位槽与限位槽实质上是呈相对设置,所述的定位槽是位于该让位槽与该限位槽之间。
CN2007103071437A 2007-12-27 2007-12-27 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684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3071437A CN101468458B (zh) 2007-12-27 2007-12-27 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3071437A CN101468458B (zh) 2007-12-27 2007-12-27 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68458A true CN101468458A (zh) 2009-07-01
CN101468458B CN101468458B (zh) 2010-08-04

Family

ID=40826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30714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68458B (zh) 2007-12-27 2007-12-27 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68458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49786B (zh) * 2012-11-08 2016-09-21 Kun-Zhe Wu Torque control method, device, module and electric wrench
CN106662494A (zh) * 2014-06-30 2017-05-10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检查螺旋系统的检查装置和用于此的检查方法
CN107763134A (zh) * 2016-08-23 2018-03-06 亿势有限公司 避震器
TWI676529B (zh) * 2019-01-29 2019-11-11 和嘉興精密有限公司 扭力扳手結構
CN110732995A (zh) * 2018-07-18 2020-01-31 和嘉兴精密有限公司 具有提示的锁固型扭力扳手
TWI692391B (zh) * 2019-08-21 2020-05-01 和嘉興精密有限公司 扭力結構
JP2021020283A (ja) * 2019-07-29 2021-02-18 和嘉興精密有限公司 トルクレンチ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18834A (en) * 1958-03-03 1959-12-29 George C Jenkins Predetermined torque release wrench
CN2188458Y (zh) * 1993-12-06 1995-02-01 韩裕昌 扭力扳手的锁紧装置
US6948410B1 (en) * 2004-03-04 2005-09-27 Precision Instruments, Inc. Torque wrench with sleeve for locking rotatable handle
DE202007008522U1 (de) * 2007-06-14 2007-08-09 Hoffmann GmbH Qualitätswerkzeuge Handwerkzeug mit einer Einstellvorrichtung zur Einstellung eines Auslösedrehmoments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49786B (zh) * 2012-11-08 2016-09-21 Kun-Zhe Wu Torque control method, device, module and electric wrench
CN106662494A (zh) * 2014-06-30 2017-05-10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检查螺旋系统的检查装置和用于此的检查方法
CN106662494B (zh) * 2014-06-30 2019-08-16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检查螺旋丝杠的检查装置和用于此的检查方法
CN107763134A (zh) * 2016-08-23 2018-03-06 亿势有限公司 避震器
CN107763134B (zh) * 2016-08-23 2019-09-17 亿势有限公司 避震器
CN110732995A (zh) * 2018-07-18 2020-01-31 和嘉兴精密有限公司 具有提示的锁固型扭力扳手
TWI676529B (zh) * 2019-01-29 2019-11-11 和嘉興精密有限公司 扭力扳手結構
JP2021020283A (ja) * 2019-07-29 2021-02-18 和嘉興精密有限公司 トルクレンチ構造
JP7078920B2 (ja) 2019-07-29 2022-06-01 和嘉興精密有限公司 トルクレンチ構造
TWI692391B (zh) * 2019-08-21 2020-05-01 和嘉興精密有限公司 扭力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68458B (zh) 2010-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68458B (zh) 具有控制单元的扭力扳手
CN104213856B (zh) 自对准管夹持组件以及制造和使用该管夹持组件的方法
CN206364283U (zh) 一种螺纹连接电连接器自锁紧组件
CN210423326U (zh) 一种膨胀连接件
US9815181B2 (en) Manual screwdriver
US9027444B2 (en) Ratchet wrench
CN106981778B (zh) 一种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01198860Y (zh) 具有防护及防盗作用的螺接装置
US6394687B1 (en) Rotating shaft unit with two shaft sections which can be located selectively at a relative angular position
CN207512843U (zh) 一种支撑杆的滑套高度调节机构
CN204279715U (zh) 一种电动车上使用的车头电子锁
CN205521092U (zh) 用于罗茨鼓风机旋转轴的轴端圆螺母的安装装置
CN207344464U (zh) 一种具有延长手柄的可拆卸五金内六角扳手
CN105033616A (zh) 曲轴皮带轮的压入装置
CN203142929U (zh) 自行车轮快拆装置
CN102995963A (zh) 内开门式可调防盗锁门栓
CN104993290A (zh) 线缆盘及其线缆架和插头固定座
CN103343787A (zh) 旋转轴锁紧装置
CN209223778U (zh) 电磨装置
CN211202472U (zh) 一种螺旋油缸的摆动角度限位机构
CN106785667A (zh) 一种螺纹连接电连接器自锁紧组件
CN211331074U (zh) 一种芯棒芯轴组合结构
CN105437133A (zh) 自适应套筒
US20180327048A1 (en) Device for fastening a cycle wheel
CN210563840U (zh) 一种离合装置及具有其的智能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04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