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66228A - 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散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66228A CN101466228A CNA2007101252758A CN200710125275A CN101466228A CN 101466228 A CN101466228 A CN 101466228A CN A2007101252758 A CNA2007101252758 A CN A2007101252758A CN 200710125275 A CN200710125275 A CN 200710125275A CN 101466228 A CN101466228 A CN 1014662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pillary structure
- radiator
- structure layer
- absorber
- h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散热器,包括一吸热体及设于该吸热体上的散热体,该吸热体包括一吸热板及与该散热体相接的盖板,该吸热板与盖板之间具有一腔体,该腔体内填充有工作流体,所述吸热板结合有第一毛细结构层,所述盖板结合有第二毛细结构层,该吸热板和盖板之间设置有若干脉管连通该第一毛细结构层和第二毛细结构层,从而使在盖板处冷凝液化的工作流体通过该脉管迅速回流至吸热板处参与相变化循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为电子元件进行散热的相变化散热器。
背景技术
电子元件在运行过程中通常产生大量的热量,为确保电子元件正常运行,这些热量需要及时散热出去,该电子元件上通常加装一散热器为其散热。该散热器通常包括一吸热板及设置于该吸热板上的散热鳍片。该吸热板由铜、铝等热传导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但金属板受制于材料本身有限的热传导性,若对高发热量的电子元件,会产生明显的热阻而无法达到良好散热,影响电子元件的运行稳定性。
为提升散热器的效率,业界亦采用在吸热板设置一腔体,该腔体内封入水、乙醇等工作流体,利用工作流体的相变化来提高传热速度。工作时,工作流体在吸热板的吸热区吸热气化到达吸热板的放热区,而后冷却液化。为使液化后的工作流体能更快回流至吸热板的吸热区,该吸热板于腔体周边设置一种毛细结构。毛细结构一般分为粉末烧结毛细结构、网线毛细结构、沟槽毛细结构三种。液化后的工作流体在毛细结构中回流至发热区参与相变化循环。然而,在电子元件小型化及高热流量趋势下,为之散热的散热器也随之需要小型化及高效率散热性能,而内部设置普通毛细结构的散热器难以达到预期散热效果。为满足日益小型化及高热流量电子元件的散热需求,该散热器需进一步优化。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效率高的相变化散热器。
一种散热器,包括一吸热体及设于该吸热体上的散热体,该吸热体包括一吸热板及与该散热体相接的盖板,该吸热板与盖板之间具有一腔体,该腔体内填充有工作流体,所述吸热板结合有第一毛细结构层,所述盖板结合有第二毛细结构层,该吸热板和盖板之间设置有若干脉管连通该第一毛细结构层和第二毛细结构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吸热体内设置脉管位于其吸热板和盖板之间且连通位于该盖板的第二毛细结构层及位于该吸热板的第一毛细结构层,从而使在盖板处冷凝液化的工作流体迅速回流至吸热板处参与相变化循环。
下面参考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散热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散热器的立体组装图。
图3是图2的倒置图。
图4是图2中散热器沿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圈V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散热器包括一吸热体10及设于该吸热体10上的若干散热鳍片30。该吸热体10内设置有四脉管170。
上述吸热体10包括一箱体110及密封盖置于该箱体110开口上的盖板150。请同时参阅图4和图5,该箱体110包括一矩形容槽111及从容槽111四上周缘向外延伸的折边112。该容槽111具有一矩形吸热板113及从该吸热板113四周缘向上延伸的首尾连接的四侧壁114。上述盖板150的周缘部分密封贴置该折边112,从而在吸热板10内形成一密闭腔体180。该腔体180内填充有一定量的工作流体。
上述容槽111设有一第一毛细结构层116。该第一毛细结构层116覆盖该容槽111的吸热板113及四侧壁114。该第一毛细结构层116由金属粉末烧结而成,可以理解地,该第一毛细结构层116也可由金属网线编制而成或由在吸热板113及侧壁114上刻沟槽而成。
上述盖板150上设有一第二毛细结构层156。该第二毛细结构层156覆盖上述盖板150对应该腔体180部分。该第二毛细结构层156由金属网线制成,可以理解地,该第二毛细结构层156也可由金属粉末烧结而成或由在该盖板150上刻沟槽而成。本发明中,第一毛细结构层116可与第二毛细结构层156相同,也可不同。该第二毛细结构层156紧贴至该盖板150的下表面。该第二毛细结构层156与上述第一毛细结构层116相接,且该二毛细结构层的毛细结构相连通,工作流体可以从第二毛细结构层156进入第一毛细结构层116。
上述四脉管170置于上述腔体180内而位于上述吸热板113和盖板150之间。该四脉管170在该腔体180内大致呈X状排布。该脉管170由金属网线或纤维束等材料编制而成,其管壁(未标示)上形成若干细小孔隙,内部形成一中心通孔(未标示)。该脉管170的横截面为圆环形,其外径的大小大致与所述第一、第二毛细结构层116、156间的距离相当,从而使得脉管170沿垂直方向分别与该第一、第二毛细结构层116、156相接触,且其毛细结构相连通,工作流体可以在该脉管170、第一毛细结构层116及第二毛细结构层156之间流通。每一脉管170弯折呈L形,其具有位于该吸热板113中部的第一毛细段(未标示)及从该第一毛细段向外延伸的第二毛细段(未标示),该第二毛细段位于该吸热板113的侧部。其中二脉管170的第一毛细段在一条直线上而平行于另外二脉管170的第一毛细结构段。其中二脉管170的第二毛细段在一条直线上而平行于另外二脉管170的第二毛细结构段。可以理解地,该四脉管170的第一毛细段均相互平行,该四脉管170的第二毛细段均相互平行。
上述每一鳍片30的底部形成有一折边,若干鳍片30的折边形成结合上述盖板150的接触面。
使用时,上述箱体110容槽111的吸热板113紧贴发热电子元件吸热,腔体180内的工作流体从该吸热板113吸热气化为蒸汽而上升至盖板150,工作流体在该盖板150处遇冷放出热量而冷却为液态,该热量进而传递至鳍片30散发出去。液态的工作流体通过第二毛细结构层156、第一毛细结构层116及脉管170流向吸热板113进行相变化循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吸热体10内设置脉管170位于其吸热板113和盖板150之间且连通位于该盖板150的第二毛细结构层156及位于该吸热板113的第一毛细结构层116,从而使在盖板150处冷凝液化的工作流体迅速回流至吸热板113处参与相变化循环。另外,该脉管170的第一毛细段处于该吸热板113的中部而其第二毛细段处于该吸热板113的侧部,从而使处于吸热板113侧部的工作流体通过该脉管170更快地向该吸热板113的中部汇集,利于该吸热板113从电子元件吸收的热量通过工作流体的相变化循环更快地传递出去。
Claims (13)
1.一种散热器,包括一吸热体及设于该吸热体上的散热体,该吸热体包括一吸热板及与该散热体相接的盖板,该吸热板与盖板之间具有一腔体,该腔体内填充有工作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板结合有第一毛细结构层,所述盖板结合有第二毛细结构层,该吸热板和盖板之间设置有若干脉管连通该第一毛细结构层和第二毛细结构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脉管包括处于所述吸热板中部的第一毛细段及处于该吸热板侧部的第二毛细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脉管的第一毛细段相互平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脉管的第二毛细段相互平行。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脉管在所述腔体内成X形排布。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层与第二毛细结构层的毛细结构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层由金属粉末烧结制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毛细结构层由金属网线制成。
9.如权力要求6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层不同于第二毛细结构层。
10.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体包括一与所述盖板密封相接的折边。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体包括从所述吸热板一体向上延伸的侧壁,所述折边从该侧壁的周缘向外延伸。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层覆盖所述吸热板及侧壁。
13.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体包括贴置于所述盖板上的若干散热鳍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1252758A CN101466228A (zh) | 2007-12-19 | 2007-12-19 | 散热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1252758A CN101466228A (zh) | 2007-12-19 | 2007-12-19 | 散热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66228A true CN101466228A (zh) | 2009-06-24 |
Family
ID=40806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101252758A Pending CN101466228A (zh) | 2007-12-19 | 2007-12-19 | 散热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466228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30080A (zh) * | 2010-11-11 | 2011-07-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散热装置 |
CN103071987A (zh) * | 2011-11-15 | 2013-05-01 | 特能传热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 一种均温板用素材生产方法及均温板 |
CN115842283A (zh) * | 2023-01-03 | 2023-03-24 | 济南邦德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泵浦封装壳体 |
-
2007
- 2007-12-19 CN CNA2007101252758A patent/CN101466228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30080A (zh) * | 2010-11-11 | 2011-07-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散热装置 |
CN102130080B (zh) * | 2010-11-11 | 2012-12-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散热装置 |
US8737071B2 (en) | 2010-11-11 | 2014-05-2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
CN103071987A (zh) * | 2011-11-15 | 2013-05-01 | 特能传热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 一种均温板用素材生产方法及均温板 |
CN115842283A (zh) * | 2023-01-03 | 2023-03-24 | 济南邦德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泵浦封装壳体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54653A (zh) | 散热器 | |
CN101754656B (zh) | 均温板 | |
CN107421364B (zh) | 均温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2595861B (zh) | 一种带内烧结结构支撑柱的均热板 | |
CN102693949A (zh) | 均温板 | |
CN107949238A (zh) | 一种带支撑柱结构的均热板散热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4651303U (zh) | 一种电子元件散热冷板 | |
CN101309573A (zh) | 均热板及散热装置 | |
CN103000595B (zh) | 一种多向进出相变传热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
TWM347809U (en) | Fast temperature-averaging heat conductive device | |
CN213426737U (zh) | 液冷散热装置及具有该液冷散热装置的液冷散热系统 | |
CN207214880U (zh) | 一种超薄均热板结构 | |
US20180092246A1 (en) | Water-cooling radiator assembly | |
CN100557367C (zh) | 一种大功率平板整体式相变散热方法及散热器 | |
CN1913137B (zh) | 散热模组 | |
CN208675649U (zh) | 散热结构、应用该散热结构的电子设备及处理器 | |
CN101466228A (zh) | 散热器 | |
CN108615714B (zh) | 一种重力回流热柱式芯片散热器 | |
CN1842265B (zh) | 热管散热装置 | |
CN204168700U (zh) | 一种具有扰流交错台阶直流道水冷板 | |
CN104703442A (zh) | 一种高效散热装置 | |
CN100584170C (zh) | 散热装置 | |
CN205584691U (zh) | 散热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水冷式散热装置 | |
CN101466222A (zh) | 散热器 | |
CN201306960Y (zh) | 高功率回路式热管散热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6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