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60777A - 图像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60777A
CN101460777A CNA2006800549347A CN200680054934A CN101460777A CN 101460777 A CN101460777 A CN 101460777A CN A2006800549347 A CNA2006800549347 A CN A2006800549347A CN 200680054934 A CN200680054934 A CN 200680054934A CN 101460777 A CN101460777 A CN 1014607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isplay
display
bearing device
rotatable member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5493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60777B (zh
Inventor
白镇旭
韩奭凤
朴钟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6003279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821759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6003279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800202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06/00282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7117060A2/en
Publication of CN101460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07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607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07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 H04N5/655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chassis, e.g. for varying the elevation of the tub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1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16 - G06F1/18
    • G06F2200/16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monitor
    • G06F2200/1612Flat panel moni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用于输出图像;支承装置,所述支承装置用于支承所述显示器,所述支承装置直接接触安装面并向上延伸,所述支承装置设有内部中空部分;和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发出从所述内部中空部分反射的光。

Description

图像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显示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提高安装稳定性和空间效率、并能够通过改进用于支承显示装置的支承装置的结构而制成为较薄的图像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图像显示设备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和用于支承显示装置的支承装置。显示装置可以是监视器或电视机。支承装置包括立于支承表面上并耦接到显示装置的后表面的支架,和水平地耦接至该支架下端的底座。
即,显示装置通过转轴枢转地耦接至支架的顶部。为了防止显示装置因负载产生的力矩而掉落,底座具有较宽的面积。
在上述图像显示设备中,由于将显示装置、支架和底座均设成分离的单元,因此部件的数量增加,且将要安装显示设备的场所的空间效率不好。
由于部件的数量较多,因此难于装配显示设备,并由此增加了制造成本。
而且,由于不能将部件适当地设置在显示装置中,因此,增大了显示装置的厚度,由此降低了平面显示装置的品质。
此外,由于设置在显示装置和支承装置之间的转轴太长,因此,显示装置所占用的体积增大,从而降低了空间效率。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设备,该图像显示设备基本避免了一个或多个因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和缺点所导致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设备,在该图像显示设备中,显示支承装置被简化,并且能够防止显示装置掉落以及减小总体积以改进空间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设备,该图像显示设备能够由相对少量的部件制成,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设备,该图像显示设备通过适当设置显示装置的内部部件,从而能够减小平面显示面板的厚度。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设备,该图像显示设备通过在显示装置和支承装置之间紧凑安装转轴而减小了尺寸,从而改进了空间效率并使用户满意。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设备,该图像显示设备通过改进设置在显示装置和支承装置之间的转轴的结构而具有简单、便宜的支架和支承装置,从而减小了显示设备的总尺寸。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并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于此具体实现和广泛描述的那样,提供了一种图像显示设备,包括:用于输出图像的显示器;用于支承所述显示器的支承装置,所述支承装置直接接触安装面并向上延伸,所述支承装置设有内部中空部分;和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发出从所述内部中空部分反射的光。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设备,包括:用于输出图像的显示模块;支承装置,所述支承装置具有通孔,所述通孔具有预定直径并沿前后方向倾斜;和多个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用于通过所述通孔向后发光。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器;用于支承所述显示器的支承装置,所述支承装置的前面下端部设置在所述显示器下端的后部;和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承装置上,以根据所述显示器的运转状态开启和关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设备,包括:显示模块;和支承装置,所述支承装置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显示模块并设有具有预定直径的孔,其中当所述支承装置越往上所述支承装置的厚度逐渐减小,以使用户能够容易地紧握住所述支承装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设备,包括:显示模块;和支承装置,所述支承装置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显示模块并设有具有预定直径的孔,所述孔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颜色不同于其它部分。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该装置很薄,因此可以满足消费者多平板显示器的多种需求。
即,该显示装置的结构简单,可防止显示设备的掉落,并减小了设备的体积从而改进了空间效率。
此外,由于减少了显示设备所用的部件的数量,因此,制造工艺简单,且降低了制造成本。此外,可容易地安装该设备。
此外,由于可优化显示模块的部件的布置,因此,可减小平板显示器的厚度,从而提高用户的情感满意度。
而且,由于显示器和支承装置之间的转轴较小,因此,缩短了图像显示设备的前后长度,从而改进了空间效率。
由于显示器和支承装置之间的转轴简单,因此可降低支承装置的制造成本,并可减小显示器的总尺寸。
此外,由于将发光装置设置到支承显示器的支承装置,因此,用户能够在显示器关闭的状态下容易地识别出显示器是否处于省电模式。
而且,即使是在光线暗的地方,发光装置也使用户能够容易地操作键盘。
由于用于驱动发光装置的耗电量低于显示器的传统省电模式的耗电量,因此,可降低总耗电量。
由于当用户的手靠近到位于与支承装置相距预定距离的范围内时显示器就自动开启和关闭,因此,无需单独的开/关按钮。所以,可改进显示器的外观。由于发光装置也响应于显示器的开/关操作而开启和关闭,因此用户可清楚地识别出显示器的开/关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图像显示设备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显示器的印刷电路板(PCB)的后视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显示器的主框架的后视立体图;
图5是图1所示显示器的后部机壳的后视立体图;
图6是图1所示显示器的旋转元件的后视立体图;
图7是图6所示旋转元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图1所示支承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图8所示支承装置的纵向截面图;
图10是图9所示支承装置的前盖的后视立体图;
图11是图8所示支承装置的重量平衡件的立体图;
图12是图8所示支承装置的支承元件的立体图;
图13是图8所示支承装置的发光单元的分解立体图;以及
图14是图8所示支承装置的后盖的后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详细参照其示例示于附图中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实现,不应解释为限制于本文提出的实施方式;实际上,这些实施方式被提供以使得本公开详尽而完整,并将本发明的概念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设备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图像显示设备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1和2,根据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设备1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器10、用于支承该显示器10的支承装置30、用于将图像信号传送至显示器10的信号电缆29和耦接至信号电缆29的端部的耦接元件50。从诸如计算机的主体延伸出的电力电缆和信号电缆耦接至耦接元件50。
即,显示器10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模块12;前部框架11,该前部框架11设置在显示模块12的前沿周围;主框架16,该主框架16耦接至显示模块12的后表面用于保护显示模块12;变流器,该变流器耦接到主框架16的前表面,用于通过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提高和输出电压来将电力供给至显示模块;以及主控单元14,该主控单元14用于控制变流器15的驱动以及图像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作为显示模块,可使用能够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板或有机发光显示器。
显示器10包括耦接到主框架16的前表面的支架13,和设置在支架16的后面并耦接至前部框架11的后部机壳17。包括变流器15和主控单元14的多种部件安装在支架13上,并受到该支架13的保护。
同时,旋转元件60耦接到主框架16的后表面。该旋转元件至少部分穿过后部机壳17,并耦接至支承装置30。
在上述显示器10中,安装在显示器10中的内部部件集中在主框架16的中央部分上,从而使显示器10较薄。即,显示器的边缘部分可比传统显示装置的边缘部分薄。也就是说,由于安装在显示器10中的内部部件支承在主框架16的中央部分上,因此,该显示器10的中央部分的厚度大于显示器10的边缘部分。所以,使用者会感觉好像显示器10的边缘部分比其实际厚度要薄。
当如上所述设置内部部件时,由于在从侧面看时,后部机壳17的边缘部分比后部机壳17的中央部分薄,因此,可提高用户的满意度。此外,由于后部机壳17具有比边缘部分厚的中央部分,因此,可越发提高用户的满意度。此外,由于后部机壳17由一个完整的板构成而没有任何分型线或孔,因此,用户不会感到不同于其外观的厚度。此外,由于可去除后部机壳17上的用于耦接旋转元件或散热孔的盖子,因此,后部机壳17的表面可平滑地成型。
耦接元件50包括可将电力电缆插入其中的电缆端,和将从诸如计算机的主体延伸出的电缆插入其中的信号端。
现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显示器10的主要部件。
图3是显示器的支架的后视立体图。
参照图3,支架13设置在主框架16的前面,变流器15和主控单元14在支架13的后面耦接。
支架13设置有:多个固定钩131、设置在固定钩131附近用于固定变流器15的变流器固定肋132、多个主控单元耦接钩133和形成于主控单元耦接钩133附近用于固定主控单元14的主控单元固定肋134。
多个耦接凸起135从支架13的后表面突出。在该耦接凸起135上,形成有穿过主框架16的耦接元件。可将除变流器15和主控单元14之外的其它部件安装在支架13内部。即,本发明的特征就是,由于部件集中安装在支架13上,因此,显示器10的厚度在该显示器10的边缘部分最小。为了实现这一点,将支架13安装在主框架16的中央部分上。
此外,支架13由金属材料构成以便快速散热,从而防止显示模块12因从诸如主控单元14和变流器15的部件散发出的热量而受损。更不用说,将所有部件安装在支架13上是优选的。
图4是主框架的后视立体图。
参照图4,主框架16设置在后部机壳17的前面。与支架13一样,主框架由金属材料形成以便快速散热,从而防止显示模块12或其它部件因从部件散发出的热量而受损。
即,在传统显示器中,诸如变流器、印刷电路板等的多种部件散布于显示模块。因此,显示器的边缘部分的厚度因散布的部件的厚度而增加。但是,在根据本发明的显示器中,由于多种部件集中设置在显示模块12的中央部分上,因此,显示器的边缘部分较薄。
同时,在主框架16的后表面的大致中央部分上形成有旋转元件耦接部分163。即,该旋转元件耦接部分163包括钩状肋164、固定肋165、轴插入孔167和耦接孔166,其中,旋转元件60的显示器支承部分(图6中的61)的边缘部分钩在钩状肋164上,固定肋165用于固定旋转元件60的侧向边缘部分,旋转元件60的轴(图6中的62)插入到轴插入孔167中,且穿过显示器支承部分61的耦接元件插入到耦接孔166中。
钩状肋164向后突出并弯曲,从而使显示器支承部分61的上边缘部分可钩在其上。耦接孔166形成在耦接元件穿过显示器支承部分61的四个角落所在的位置上。
旋转元件耦接部分163可形成在主框架16的中央部分和下边缘部分附近。因此,显示器10的高度根据安装旋转元件60的位置确定。即,旋转元件60的固定位置可由用户或生产商进行选择。旋转元件耦接部分163并不限于上述结构。即,旋转元件耦接部分163可以多种结构构成。
但是,本发明的主要概念在于,旋转元件60耦接至支承显示模块的主框架16,且旋转元件耦接部分163可形成在多个位置处。图4示出了将旋转元件60固定在主框架16的下边缘部分附近。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显示器的后部机壳的后视立体图。
参照图5,本发明的后部机壳17限定显示器10的后表面。不同于传统的后部机壳,本发明的后部机壳通过注模工艺形成,以具有平滑的整个表面。
根据传统的显示器,分散并形成有多种孔或槽,例如用于散发由显示模块和印刷电路板产生的热量的散热孔、用于耦接覆盖旋转元件的盖子的盖孔、或用于耦接电力电缆的电缆槽。此外,由于未将后部机壳的后表面形成为具有平滑的表面而是具有许多台阶,因此,显示器的厚度增加,且损坏了后部的外观。此外,具有台阶的后表面使得在装配线上难于进行装配过程。
但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后部机壳17上不形成散热孔、盖或电缆槽,从而提供了平滑的表面。此外,由于并未耦接诸如覆盖元件的额外的部件,因此可去除在耦接部件和后部机壳17之间的耦接线(分型线)。所以,可改善后部机壳17的外观。
即,根据本发明的后部机壳17不设有任何突起或孔,而只设有将旋转元件60插入其中的穿透套管171。该穿透套管171根据生产规格从后部机壳17的中央部分或下端向后突出预定的长度。即,形成在主框架16的后表面上的旋转元件耦接部分163可形成在主框架16的中央部分和下端。因此,穿透套管171的形成位置可与其它后部机壳17兼容。
同时,后部机壳17在它从边缘部分到中央部分行进是会向后突出。即,为了防止与主框架16的向内部突出的部件安置部分161彼此妨碍,后部机壳17的中央部分突出比边缘部分的高的预定高度。
但是,由于后部机壳17的表面平滑地形成而没有任何分型线、孔或台阶,因此,用户不会轻易觉察到后部机壳17的中央部分的突出。即,感觉显示器10的总厚度与显示器10的边缘部分的厚度相同,从而提高了用户满意度。
即,穿透套管171从后部机壳17的后下部向后延伸,并设有中空部分。安装在主框架16的后表面上的旋转元件60穿过该中空部分,并耦接至支承装置30。这里,将中空部分形成为具有一定的尺寸,该尺寸防止沿竖直方向枢转的显示器10与穿透套管171彼此妨碍。该穿透套管171可形成为具有呈例如圆形、多边形等多种形状的横截面。该穿透套管171与后部机壳17一体地形成。如图所示,穿透套管171从后部机壳17的后表面突出并且从后表面缓和地弯曲,以改进外观。如果需要,可省略用户的肉眼观察不到的穿透套管171的下部。
由于除了以缓和的曲线延伸的穿透套管171之外没有额外的部件耦接至后部机壳17,且在后部机壳17的后表面上不形成台阶,因此,可通过注模工艺将其容易地制造出来,从而简化了生产工艺。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设备1中,由于旋转元件60耦接到主框架16,因此,后部机壳17不需要用于覆盖旋转元件60的覆盖元件。所以,后部机壳17的外观是平滑的。此外,由于穿透套管171被插入或对准在支承装置30中,因此,从外部看不到它。此外,由于不存在尖锐的拐角或点,因此支承装置30不会给对其进行处理的用户带来任何危险。
图6是安装在显示器上的旋转元件的后视立体图,图7是图6的旋转元件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6和7,安装在根据本发明的显示器10上的旋转元件具有分别耦接至主框架16和支承装置3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即,旋转元件60包括显示器支承部分61、轴62、转轴63、垫圈66和拧紧螺母65以及固定元件64,其中显示器支承部分61附接到主框架16的后表面,轴62从显示器支承部分61的后表面向后延伸,转轴63在轴62的端部处横穿轴62,垫圈66和拧紧螺母65插入到转轴63中,且固定元件64装配在垫圈66之间并固定地耦接至支承装置30。
轴62可与显示器支承部分61一体地形成,或固定地装配在该显示器支承部分61的后表面上。当轴62作为独立的单元装配在显示器支承部分61上时,需要防止显示器支承部分61围绕轴62空转。因此,为了防止空转,如图6和7中所示,耦接至支承部分61的轴62的外圆周的一个侧面部分被切除。当轴62形成为圆柱形而不具有切除部分时,将它紧插入凸起612中,以使得它能够通过摩擦力而得到支承。因此,显示器10围绕其轴线旋转,从而实现描写模式。
此外,沿横向方向耦接至轴62的转轴63与轴62一体地形成,从而与轴62一起旋转。可替换地,可将转轴63装配至轴62,以便仅轴62能够旋转。优选地,转轴63可与轴62一体地形成从而一起旋转。
即,为了防止转轴63和轴62一起旋转,以及防止显示器10因重力而不注意地旋转,将垫圈66装配在转轴63的周围。为了允许拧紧螺母65被拧紧在转轴63的端部的外圆周上,在转轴63的端部的外圆周上形成有螺纹。即,为了防止转轴63因显示器10的负载而不注意地旋转,转轴63的至少一部分具有通过D型切割工艺切成的外圆周,并且将至少一个垫圈66装配在转轴63的周围。垫圈66可以是普通的垫圈或弹簧垫圈。至少一个装配在转轴63周围的垫圈66具有孔,且该孔具有与用D型切割工艺切割后的转轴63的横截面相同的形状,以使垫圈66可与转轴63一起旋转。还将另一个垫圈在具有孔的垫圈66的前面和后面装配在转轴63的周围,该孔具有与用D型切割工艺切割后的转轴63的横截面相同的形状。当转轴63通过上述装配结构而旋转时,在垫圈之间产生摩擦力,从而防止显示器10因其重力而掉落,并使得可能将该显示器调整到期望的倾斜度。
此外,固定元件64在一个部分处弯曲,以便相对于弯曲部分被分成两段。固定元件64的两段之一装配在转轴63的周围,另一个耦接至支承装置30。在耦接至支承装置30的那段上形成有多个耦接孔,从而可将耦接元件通过耦接孔插入。现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固定元件64和支承装置30的装配。
在装配在转轴63周围的那段的前面和后面将垫圈63插入到转轴63的周围,用以防止固定元件64直接接触轴62,从而防止固定元件64和轴62的磨损。通过适当地调节拧紧螺母65的拧紧度,显示器10可平稳地旋转,而不会因其负载而掉落。
至少一个垫圈63设有旋转限制部分68,以防止显示器支承部分61旋转超过预定角度。即,当显示器支承部分61旋转预定角度时,旋转限制部分68接触固定元件64,以防止该显示器支承部分61进一步旋转。因此,当显示装置向下过度旋转时,旋转限制部分68防止该显示装置受到损害。
此外,在显示器支承部分61的拐角部分上形成有耦接孔611,以便将耦接元件通过耦接孔611插入。通过耦接孔611插入的耦接元件被进一步插入通过主框架16的耦接孔166,从而可将旋转元件60固定在主框架16的后表面上。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元件60具有固定至主框架16的第一端和耦接至支承装置的支承元件25的第二端。在该状态中,主框架16可相对于该支承元件25旋转。因此,可缩短主框架16和支承元件25之间的距离,同样缩短了显示装置和支承装置之间的距离。结果,由于旋转元件的结构和旋转元件的安装结构,显示装置可更为紧凑,从而更可靠地防止显示器10掉落。更不用说,简化了转轴的结构,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并改善了制造工艺的便利性。
图8是支承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支承装置的纵向截面图。
参照图8和9,不同于传统的支承装置,支承显示器10的支承装置30无需单独的底座元件。即,该支承装置30形成为直接接触地面的单个单元,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简化了装配工艺并提高了安装效率。
支承装置30包括前盖31、后盖38、重量平衡件32、支承元件、发光单元39和顶盖33,其中,该前盖31设有具有预定直径的孔,后盖38耦接至前盖31的后部,重量平衡件32设置在前盖31和后盖38之间用于防止显示器掉落,支承元件耦接至重量平衡件32用于支承旋转元件60,发光单元39设置在支承元件34的后面用于发光,顶盖33耦接至后盖38的上部。
由于上述的耦接结构,重量平衡件32补偿由显示器10的负载的重力所产生的力矩,从而防止显示器10向前倒下。
前盖31和后盖38均设有孔,用户通过这些孔来观察图像显示设备1的后部。
可将诸如发光二极管(LED)的发光装置附接在发光单元39上。从发光装置发出的光通过光传播透镜22引导至用户的眼睛。可通过控制单元自动控制发光装置的开/关间隔和开/关时间。例如,可根据显示器是开启还是关闭来控制发光装置的开/关。可替换地,可将发光装置控制成,当显示器10从正常模式转换至省电模式时,发光装置将自动关闭。
现将参照附图更为详细地描述支承装置的部件的结构和功能。
图10是前盖的后视立体图。
参照图10,支承装置30的前盖31包括前部311、外套筒312和内套筒313,其中,前部311呈具有预定直径的环形,外套筒312从前部311的外圆周向后延伸,内套筒313从前部311的内圆周向后延伸。
在前盖31的底端上形成有底部317。为了将图像显示设备1稳定安装在安装面上,前盖31的下端形成为具有预定宽度的平面。即,外套筒312的底部形成为从前部311的下端延伸的平面,以防止显示器10侧向掉落。
外套筒312和内套筒313彼此间隔开预定的间距。重量平衡件32插入到外套筒312和内套筒313之间限定的空间中,以补偿因显示器10的负载所产生的力矩。
在外套筒312和内套筒313的后端上形成有台阶部分318,使得后盖38可牢固地耦接其上。在前部311的上部上形成有旋转元件60穿过其中的切掉部分315。该切掉部分315的顶部开口由顶盖33封闭。即,切掉部分315附近的边缘部分设有顶盖33安置于其上的顶盖安置部分316。在切掉部分315的两侧,在前部311上形成有多个耦接凸起319。耦接元件插入到耦接凸起319中,从而使支承元件34耦接至前盖31的后表面。
内套筒311在它向后行进时有倾斜。即,如图9所示,在内套筒313向后行进时,它的下端段向上倾斜。因此,从安装至后盖38的发光单元39发出的光被从内套筒313的内圆周反射。此外,从内套筒313的内圆周反射的光的亮度从内套筒313的后端向内套筒313的前端逐渐变弱。因此,从正面看支承装置30,从而提供了与月蚀或日蚀相似的感觉。因此,支承装置30看上去豪华而神秘。
为了在内套筒313的内圆周上有效地反射从发光单元361发出的光,内套筒313的内圆周可充分抛光或涂覆与从发光单元361发出的光的颜色相同的颜色。例如,当发光单元发出红光时,将内套筒313的内圆周涂覆成红色。
此外,内套筒313的内圆周的颜色可与其它部分的颜色不同,以使得从内套筒313的内圆周反射的光与图像显示设备1的颜色形成对比。因此,可以改善图像显示设备1的外观。
可将发光单元39设计成,当用户的手插入到内套筒313的中空部分314中或靠近而处于与该中空部分314相距一定距离的范围内时,发光单元39自动开启和关闭。后面将参照附图对其进行更详细地描述。
在支承装置30的底部317的外底面上可附接有抗滑元件,以便在图像显示设备1的安装面倾斜预定角度时防止图像显示设备1滑动。该抗滑元件可由诸如橡胶的具有预定摩擦力的材料、或诸如维可牢带的具有预定摩擦的织物形成。
图11是重量平衡件的立体图。
参照图11,即,为了补偿由显示器10的负载产生的力矩,将重量平衡件32形成为具有预定或更多的重量。因此,该重量平衡件32可由诸如铸铁的材料形成。
重量平衡件32包括平衡体321和延伸该平衡体321的上部中央部分的内套筒接触端322。
平衡体321的底部是平的,以便与前盖31的底部317的平面一致,并从平坦部分的边缘部分以预定的曲率弯曲。即,平衡体321以与前盖31的外套筒312的曲率相同的曲率弯曲。参照图11,在平衡体321的平坦部分的后部中央部分上形成有用于接收信号电缆39a的信号电缆接收槽326。
电缆接收槽326设有耦接槽325,用于将信号电缆39a固定至重量平衡件32,以防止连接至显示器10的信号电缆39a因外力或由于与诸如计算机的主体的隔开而与显示器10断开。即,由于信号电缆39a固定在重量平衡件32上,因此,即使是对信号电缆39a施加外力,信号电缆39a也不会与显示器10分开。
此外,内套筒接触端322以与内套筒313的曲率相同的曲率弯曲,从而可利用内套筒接触端322支承内套筒313。在内套筒接触端323的两侧形成有支承元件接触部分323,支承元件34耦接至该支承元件接触部分323。在支承元件接触部分323上形成有多个耦接孔324。插入到耦接孔324中的耦接元件将支承元件34固定在重量平衡件32上。
图12是支承装置的支承元件的立体图。
参照图12,支承装置30的支承元件34设置在前盖31的后面,并以与前盖31的曲率几乎相同的曲率弯曲。
旋转元件60耦接至支承元件34的前表面,且支承元件34耦接至重量平衡件32。因此,显示器的负载通过旋转元件60传递到重量平衡件32,从而防止显示器10因其负载所产生的力矩而掉落。
支承元件34呈弧形,并包括由金属形成的负载传递部分341、水平弯曲部分342和耦接端343,其中水平弯曲部分342从负载传递部分341的相对端向后弯曲,耦接端343从水平弯曲部分342的端部向下弯曲。
在负载传递部分341的中央形成有旋转元件耦接面345,旋转元件60耦接至该旋转元件耦接面345。在与旋转元件耦接面345的两端间隔开的部分处形成有前盖耦接孔347。因此,穿过前盖耦接孔347的耦接元件被插入到形成于前盖31的切掉部分315的边缘部分上的耦接凸起319中。耦接端348从与前盖耦接孔347的两侧间隔开的部分延伸,发光单元39耦接至耦接端348。
负载传递部分341设有加强槽349。即,当传递显示器的负载时,支承元件34可由具有预定硬度的金属形成,以便在传递显示器10的负载时它不会变形或断裂。此外,加强槽349还防止负载传递部分341因显示器10的负载而弯曲或断裂。支承元件34并不限于弧形。任何可将显示器10的负载有效传递至重量平衡件32的形状都将是可能的。
水平弯曲部分342安置在套筒接触端322的顶面上。耦接端343紧密接触内套筒接触端322的支承元件接触部分323。耦接端343设有多个耦接孔324,这些耦接孔与形成于支承元件接触部分323上的耦接孔324相对应。即,由于耦接元件穿过耦接孔324和344,支承元件34可被稳定耦接至重量平衡件32。
支承元件34围绕形成于前盖31中的内套筒313。由于穿过前盖耦接孔347的耦接元件被插入到耦接凸起319中,因而将支承元件34、前盖31和重量平衡件32耦接在一起。因此,传递至支承元件34的力矩被分散至前盖31和重量平衡件32。
图13是支承装置的发光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13,发出具有特定波长的光的发光单元39安装在支承装置30上。
发光单元39包括发光板36、光透镜37和固定支架35,其中发光板36上设有串联的多个发光装置30,光透镜37设置在发光板36的后面,固定支架35设置在发光板36的前面。
发光单元39设置在支承装置30的后部中,并安装在穿过支承装置30形成的通孔的边缘部分上。因此,从发光单元39发出的光通过通孔向支承装置30的前部反射。
发光板36设置在固定支架35的后表面上。即,发光板36包括由连接线364彼此电连接的多个印刷电路板。所以,发光板36不能通过其自身保持其形状。因此,将这些印刷电路板固定在固定支架上,从而可保持发光板36的总体形状。
固定支架35包括板安置面351、防分离肋352、防震突起354、钩状孔355、耦接端353,其中防分离肋352沿板安置面351的外圆周突出,防震突起354从板安置面351突出,钩状孔355形成于板安置面351上,耦接端353从板安置面351的外圆周突出。
发光装置361设置在发光板36的后表面上,并彼此间隔预定距离。穿过发光板36的后表面形成有多个突起孔362。在发光板36的边缘部分的一部分上安装有控制单元365,以接收来自显示器10的主控单元14的发光装置控制信号。通过控制信号,发光装置361被同时或顺序地开启和关闭。发光板36设有多个钩状孔363。即,发光装置361发出具有特定波长的光。发光装置261可以是发光二极管。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可将其它类型的发光装置用于本发明。
光透镜37安装在后盖37的通孔的内边缘上。光透镜37设有从边缘部分延伸的多个耦接端371。固定支架35和/或后盖38耦接至耦接端371。
从固定支架35突出的防震突起354插入到形成在发光板36上的突起孔3621中。因此,当将发光板的印刷电路板安装在固定支架35上时,印刷电路板不会受到振动或离开其安置位置。
多个钩状元件从后盖38的前表面突出。将钩状元件装配到形成于固定支架35上的钩状孔355和形成于发光板36上的钩状孔363中。
通过形成于固定支架35的外圆周上的防分离肋352,可防止发光板36从固定支架35的板安置部分351上滑动分离。
发光单元39根据显示器10的开/关状态和显示器的操作,来同时或顺序地开启和关闭发光装置。例如,在显示器10开启的时刻,可同时或顺序地顺时针或逆时针开启发光装置361。
可替换地,当用户的手插入穿过支承装置30的通孔或靠近到位于与支承装置30相距一定距离的范围内时,发光装置361可自动开启和关闭。
在这种情况下,在内套筒313的内圆周上安装有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的手的靠近。
图14是支承装置的后盖的后视立体图。
参照图14,本发明的支承装置30的后盖38设有通孔383、底面381和通孔382,通孔383具有预定直径,底面381在下部被水平切割,通孔382在底面的中央部分处凹进用于穿过那里的信号电缆。
后盖38在前表面处设置有多个钩状元件,这些钩状元件插入到形成在发光单元39上的钩状孔中。后盖38在上部前表面处设置有耦接到顶盖33的钩。顶盖33在后端设置有插入孔,所述钩插入在该插入孔中。这可通过图9所示的截面图看出。
支承装置30具有倾斜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从而当从侧面看去时,上端部分的厚度最小,下端部分的厚度最大。用户紧握住支承装置30的上部,从而容易搬运该支承装置30。即,用户的手掌在最小厚度部分处紧密接触支承装置的外圆周,并将手指插入到内套筒313中,从而牢固地抓紧支承装置30。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图像显示设备可以简单的结构形成,并在降低其总体积以改进空间效率的同时防止掉落,从而满足了多种消费者的需要。因此,本发明极可能应用于工业领域。

Claims (54)

1.一种图像显示设备,包括:
用于输出图像的显示器;
用于支承所述显示器的支承装置,所述支承装置直接接触安装面并向上延伸,所述支承装置设有内部中空部分;和
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发出从所述内部中空部分反射的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中空部分的下部向后上方倾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多个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用于发出具有特定波长的光,还包括光透镜,所述光透镜用于传播从所述发光装置发出的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光透镜是透明的或半透明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根据所述显示器的开/关或者所述显示器的运转状态,同时或顺序地开启和关闭所述发光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发光二极管(LED)。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支承装置包括前盖和后盖,所述前盖具有内部中空部分,所述后盖耦接至所述前盖的后表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还包括重量平衡件,所述重量平衡件安装在所述支承装置中并具有预定的重量以防止所述显示器倒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重量平衡件的重量能够承受由所述显示器的负载产生的力矩。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重量平衡件由铸铁形成。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还包括支承元件,所述支承元件具有前表面和端部,所述显示器连接至所述前表面,所述重量平衡件固定至所述端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还包括:
旋转元件,所述旋转元件附接在所述显示器上以调整所述显示器的角度;和
支承元件,所述支承元件安装在所述支承装置上以将传递至所述旋转元件的所述显示器的负载分散开。
13.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旋转元件包括支承部分、轴、转轴和固定部分,所述支承部分用于支承所述显示器,所述轴从所述支承部分的后表面延伸,所述转轴沿横向于所述轴的方向延伸,所述固定部分装配在所述转轴的周围。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旋转元件包括插设在所述固定元件之间的多个垫圈,还包括拧紧螺母,所述拧紧螺母装配在所述转轴周围以在所述垫圈之间提供适当的摩擦力。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转轴的至少一端通过D型切割工艺切割,并且至少一个垫圈具有与所述转轴的切割端相对应的孔以与所述转轴一起旋转。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支承装置的前面下端部设置在所述显示器下端的后部。
17.一种图像显示设备,包括:
用于输出图像的显示模块;
支承装置,所述支承装置具有通孔,所述通孔具有预定直径并沿前后方向倾斜;和
多个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用于通过所述通孔向后发光。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还包括光透镜用于将从所述发光装置发出的光辐射到外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通过所述光透镜辐射的光在所述通孔的内圆周上反射。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发光装置沿所述光透镜串联地设置。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还包括:
发光板,所述发光装置安装在所述发光板上;和
固定支架,所述发光板安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发光板包括通过电线彼此连接的多个印刷板。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发光装置沿所述中空部分的后部外圆周安装。
24.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还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用于保护所述显示模块;
旋转元件,所述旋转元件用于使所述显示模块能够以可旋转的方式耦接至所述支承装置;和
中空套筒,所述中空套筒从所述机壳向后延伸以使所述旋转元件能够从中穿过。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套筒与所述机壳通过注模工艺一体地形成。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还包括:
主框架,用于驱动所述显示模块的多种部件安装在所述主框架上,
其中所述主框架设有两个或更多个旋转元件耦接部分,所述旋转元件固定至所述旋转元件耦接部分,以使所述旋转元件能够以可变的方式固定至所述主框架上。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还包括支承元件和重量平衡件,所述旋转元件耦接至所述支承元件的前部,所述支承元件的端部设置在所述重量平衡件的上面,所述重量平衡件补偿由从所述支承元件传递的负载产生的力矩。
28.一种图像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器;
用于支承所述显示器的支承装置,所述支承装置的前面下端部设置在所述显示器下端的后部;和
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承装置上,以根据所述显示器的运转状态开启和关闭。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当所述显示器被开启或关闭时,所述发光单元被开启或关闭。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根据所述显示器的诸如正常运转模式或省电模式的运转模式来确定所述发光单元的开/关。
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发光板、光透镜和固定支架,多个发光装置安装在所述发光板上,所述光透镜安装在所述发光板的后面以发光,所述发光板安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3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还包括穿过所述支承装置的后面形成的通孔,其中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通孔的周围。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通孔的内圆周是充分抛光的或涂敷成具有与从所述发光装置发出的光的颜色相同的颜色。
34.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还包括旋转元件和支承元件,所述旋转元件附接在所述显示器上以调整所述显示器的旋转角度,所述支承元件安装在所述支承装置上以分散所述显示器的负载。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旋转元件耦接至所述支承元件的前表面。
36.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还包括重量平衡件,所述支承元件的下端附接至所述重量平衡件。
37.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支承元件由具有预定刚度的金属形成。
38.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支承元件以预定曲率弯曲或在多个位置处弯曲。
39.一种图像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模块;和
支承装置,所述支承装置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显示模块并设有具有预定直径的孔,
其中当所述支承装置越往上所述支承装置的厚度逐渐减小,以使用户能够容易地紧握住所述支承装置。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还包括重量平衡件和支承元件,所述重量平衡件安装在所述支承装置的内底部并具有等于或大于由所述显示模块的负载产生的力矩的重量,所述支承元件固定在所述重量平衡件上以将所述显示模块的负载传递至所述重量平衡件。
41.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还包括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安装在所述孔的端部上,当用户的手靠近到一定距离范围内时,根据所述显示模块的运转状态,所述发光单元被开启和关闭。
42.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还包括防滑元件,所述防滑元件附接至所述显示装置的外底部。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防滑元件由具有粗糙表面的橡胶或织物形成。
44.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还包括:
前部框架,所述前部框架设置在所述显示模块的前部,以保护所述显示模块的边缘部分;
主框架,所述主框架设置在所述显示模块的后面,以支承和保护所述显示模块;
多个电路,所述多个电路固定在所述主框架上,以驱动所述显示模块;和
后部机壳,所述后部机壳用于保护所述显示模块的后表面。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电路集中在所述主框架的中央部分,以使由所述前部框架和后部机壳限定的厚度在主框架的中央部分大于边缘部分。
46.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还包括耦接至所述主体的中央部分的支架,所述电路耦接至所述支架。
47.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所述主框架的中央部分凹进以限定电路安置部分,所述电路设置在所述电路安置部分中。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后部机壳的后表面缓和地弯曲。
49.一种图像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模块;和
支承装置,所述支承装置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显示模块并设有具有预定直径的孔,所述孔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颜色不同于其它部分。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孔周围的发光单元。
51.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还包括:
覆盖元件,所述覆盖元件具有前部框架和后部机壳,以保护所述显示模块;
旋转元件,所述旋转元件用于允许所述显示模块能够以可旋转的方式耦接至所述支承装置;和
重量平衡件,所述重量平衡件用于补偿由所述显示模块的负载所产生的力矩。
52.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后部机壳具有后表面,所述后表面具有缓和地向后突出的中央部分,以使得所述显示器的厚度看上去较薄。
53.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还包括支承元件,所述支承元件将所述旋转元件连接至所述重量平衡件。
54.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重量平衡件的底面制成与所述支承装置的底面形状相同的形状。
CN2006800549347A 2006-04-11 2006-07-19 图像显示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607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6-0032794 2006-04-11
KR1020060032792 2006-04-11
KR1020060032793 2006-04-11
KR10-2006-0032792 2006-04-11
KR1020060032793A KR100821759B1 (ko) 2006-04-11 2006-04-11 이미지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060032792A KR100727135B1 (ko) 2006-04-11 2006-04-11 이미지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060032794A KR100800202B1 (ko) 2006-04-11 2006-04-11 이미지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06-0032793 2006-04-11
KR1020060032794 2006-04-11
PCT/KR2006/002822 WO2007117060A2 (en) 2006-04-11 2006-07-19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60777A true CN101460777A (zh) 2009-06-17
CN101460777B CN101460777B (zh) 2011-06-08

Family

ID=38359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5493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60777B (zh) 2006-04-11 2006-07-19 图像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0727135B1 (zh)
CN (1) CN1014607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70280B1 (ko) * 2013-05-31 2020-01-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영상표시기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26965A (en) * 1985-11-21 1986-12-02 Gupta Vijai P Illumination system for a visual display terminal
US5812368A (en) * 1997-06-04 1998-09-22 Kuo Feng Corporation Monitor viewing angle adjusting assembly having monitor mounted on two supporting arm assemblies via turning limit assemblies
KR100783591B1 (ko) * 2001-04-26 2007-12-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CN2501074Y (zh) * 2001-09-14 2002-07-17 中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旋转支架
CN2577088Y (zh) * 2002-07-25 2003-10-01 深圳市方向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器转轴
CN2611724Y (zh) * 2003-04-14 2004-04-14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
KR100531314B1 (ko) * 2004-03-16 2005-11-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영상표시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727135B1 (ko) 2007-06-13
CN101460777B (zh) 2011-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60383B2 (en) Display device
EP3015907B1 (en) Display apparatus
EP2010813B1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JP6259133B2 (ja) ポータブル電子デバイスの製品デモンストレーション用フィクスチャ
USD544848S1 (en) Multi-screen TV
US20080169176A1 (en) Push-button switch structure with illumination function
CN101460777B (zh) 图像显示设备
US20070221798A1 (en) Rotary structure for display base docks
US20230408025A1 (en) Mobile terminal
CN212489354U (zh) 一种可照明镜子
CN210467187U (zh) 一种透光反光型丝网铭牌
TW200839679A (en) Flat display apparatus and flexible housing
USD599356S1 (en) Adapter plates for flat panel display mounting assembly
KR100821759B1 (ko) 이미지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70101638A (ko) 밝기 조절이 가능한 3d 프린팅 액자
CN218441882U (zh) 灯具
KR100761129B1 (ko) 이미지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17526114U (zh) 一种细胞热能仪灯珠布置结构
CN110381656A (zh) 离子风机
WO2007117058A2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CN214804131U (zh) 一种用于电热水壶的电子显示
CN215646250U (zh) 一种手柄充电座
CN218450630U (zh) 一种显示器挂灯
CN210979620U (zh) 三维可调式多功能台灯
CN109375424B (zh) 电子设备及其液晶显示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