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59305B - 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源侦测接头及电源侦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源侦测接头及电源侦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59305B
CN101459305B CN200710199898XA CN200710199898A CN101459305B CN 101459305 B CN101459305 B CN 101459305B CN 200710199898X A CN200710199898X A CN 200710199898XA CN 200710199898 A CN200710199898 A CN 200710199898A CN 101459305 B CN101459305 B CN 1014593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power
mentioned
power detecting
electrode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9989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59305A (zh
Inventor
沈育成
邱义文
许敏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ustek Comput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ustek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to CN20071019989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593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593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93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593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93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ating Faul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侦测接头,可分别与多个电源输出接头结合,来接受不同电源准位。所述的电源输出接头内分别具有不同长度的一第一绝缘元件。电源侦测接头包含一第一电极、一第二电极以及一电源侦测元件。第一电极位于电源侦测接头内部。第二电极位于电源侦测接头外围。电源侦测元件位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当电源侦测接头与任一电源输出接头结合时,根据电源侦测元件与第一绝缘元件的一连接状态,来判别电源输出接头提供的电源准位。

Description

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源侦测接头及电源侦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且特别是关于可携式电子装置内部的电源侦测接头及电源侦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可携式电子装置也不断的推陈出新,例如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移动电话、移动上网装置等,皆丰富且便利人们的生活。而这些可携式电子装置在电源的使用上还有一些不便及应用性的限制。
已知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皆有一电源孔用来接收电源,以提供给可携式电子装置作为操作电源,或提供给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池作为充电电源。为了加速电池的充电时间,现在有标榜快速充电的变压器问世。然而,一般的变压器与快速充电的变压器所提供的电源准位并不相同,例如所输出的电流、电压或功率会有差异。若可携式电子装置内部无搭配性设计而直接连接快速充电的变压器时,将可能会导致元件负载过大而过热甚至发生烧毁的情况。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源侦测接头及电源侦测方法,能够辨识所接收的电源准位以进行适配性的处理,进而避免产品损坏并提高产品应用性,实为当前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一种能够辨识所接收的电源准位以进行适配性的处理,进而避免产品损坏并提高产品应用性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源侦测接头及电源侦测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侦测接头,可分别与多个电源输出接头结合,来接受不同电源准位。所述的电源输出接头内分别具有不同长度的一第一绝缘元件。电源侦测接头包含一第一电极、一第二电极以及一电源侦测元件。第一电极位于电源侦测接头内部,第二电极位于电源侦测接头外围。电源侦测元件位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当电源侦测接头与任一电源输出接头结合时,根据电源侦测元件与第一绝缘元件的一连接状态,来判别电源输出接头提供的电源准位。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可分别与多个电源输出接头结合,来接受不同电源准位。所述的电源输出接头内分别具有不同长度的一第一绝缘元件。可携式电子装置包含一主机以及一电源侦测接头。电源侦测接头设置于主机上,包含一第一电极、一第二电极及一电源侦测元件。第一电极位于电源侦测接头内部,第二电极位于电源侦测接头外围。电源侦测元件位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当电源侦测接头与任一电源输出接头结合时,根据电源侦测接头与第一绝缘元件的一连接状态,来判别电源输出接头提供的电源准位。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另提供一种电源侦测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提供一电源侦测接头与一电源输出接头结合;以及以电源侦测接头的一电源侦测元件与电源输出接头的一第一绝缘元件的一连接状态,来判别电源输出接头提供的一电源准位。
承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源侦测接头及电源侦测方法,借助电源侦测元件与第一绝缘元件的连接状态,来判别电源输出接头提供的电源准位,以便作适配性的处理。如此一来,可携式电子装置便能够判断其所接收的电源准位,而对电源作适当的处理,以避免产品损坏并提高产品应用性。
附图说明
图1A及图1B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源侦测接头与一电源输出接头的示意图;
图2A及图2B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源侦测接头与另一电源输出接头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源侦测接头的另一形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源侦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源侦测接头及电源侦测方法,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请参照图1A及图2A,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电源侦测接头11可分别与多个电源输出接头结合,来接受不同电源准位,并在侦测出不同电源准位后,进行适配性的处理,而在不影响可携式电子装置内部电路下,来进行相关充电或电源提供。其中电源输出接头具有不同种类,例如分别具有不同长度的一第一绝缘元件。在本实施例中,图1A显示其中一种电源输出接头12,图2A显示另一种电源输出接头13,二者的第一绝缘元件121、131不同长度,第一绝缘元件121较第一绝缘元件131短。上述的第一绝缘元件121、131仅为举例说明,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如图1A所示,电源侦测接头11包含一第一电极111、一第二电极112以及一电源侦测元件113。第一电极111位于电源侦测接头11内部。第二电极112位于电源侦测接头外围。电源侦测元件113位于第一电极111与第二电极112之间。
电源侦测接头11的第一电极111可设计为一接地电极,或是改由第二电极112设计为一接地电极,两者之间只要存在一电位差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二电极112为接地电极为例说明。电源侦测元件113可为一弹性金属,用以侦测不同种类的电源输出接头,并根据其连接状况(例如为导电状态),来判别电源输出接头种类。另外,电源侦测接头11内可更包含一第二绝缘元件114,其位于第一电极111与第二电极112之间,用以隔离这两者。
请同时参照图1A与图2A,电源输出接头12、13更包含一第三电极122、132及一第四电极123、133。第三电极122、132位于电源输出接头12、13内部,第四电极123、133位于电源输出接头12、13外围,且第三电极122、132及第四电极123、133借助第一绝缘元件121、131而隔离。在本实施例中,以第四电极123、133为接地电极为例说明。
当电源侦测接头11与任一电源输出接头12、13结合时,根据电源侦测元件113与第一绝缘元件121、131的一连接状态,来判别电源输出接头12、13提供的电源准位。以下请分别参照图1B与图2B,以说明如何判别电源准位。
请参照图1B,当电源侦测接头11与电源输出接头12接合时,便可接受电源输出接头12提供的电源准位。第一电极111连接第三电极122,第二电极112连接第四电极123,以致电源由电源输出接头12传送至电源侦测接头11。此外,由于电源输出接头12的第一绝缘元件121较短,使得电源侦测元件113会接触第四电极123,而不接触第一绝缘元件121。由于第四电极123为接地电极,故电源侦测元件113亦接地。
请参照图2B,当电源侦测接头11与电源输出接头13接合时,便可接受电源输出接头13提供的电源准位。第一电极111连接第三电极132,第二电极112连接第四电极133,以致电源由电源输出接头13传送至电源侦测接头11。此外,由于电源输出接头13的第一绝缘元件131较长,使得电源侦测元件113会接触第一绝缘元件131,而不接触第四电极133。由于第一绝缘元件131为绝缘,故电源侦测元件113可视为空接(floating)。
承上所述,电源输出接头12、13分别具有不同的电源准位,例如不同的电流、电压或功率,依据电源侦测元件113与第一绝缘元件121、131的连接状态便可判别所接收的电源准位。此外,电源侦测接头11更可包含一指示灯115,位于电源侦测接头上,用以显示连接状态,例如当电源侦测接头11与电源输出接头12接合时,指示灯115点亮;与电源输出接头13接合时,指示灯115不点亮。
此外,电源侦测元件113的位置可具有不同的变化形态,其主要需与电源输出接头12的第一绝缘元件121、131对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电源侦测元件113穿设于第二绝缘元件114,另外如图3所示,电源侦测元件113′可内嵌于第二绝缘元件114′上。
请参照图4,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电源侦测方法主要包含步骤S01及步骤S02。步骤S01为提供一电源侦测接头与一电源输出接头结合。步骤S02为以电源侦测接头的一电源侦测元件与电源输出接头的一第一绝缘元件的一连接状态,来判别电源输出接头提供的一电源准位。由于电源侦测方法已于上述实施例一并叙明,故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5,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1可分别与多个电源输出接头结合,来接受不同电源准位,所述的电源输出接头内分别具有不同长度的一第一绝缘元件,电源输出接头例如可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源输出接头12或电源输出接头13。可携式电子装置1包含一主机14及一电源侦测接头11,可携式电子装置1可例如为笔记本电脑、手机或个人数字助理,但不以此为限。由于电源侦测接头11及电源侦测方法已于上述实施例叙明,故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源侦测接头及电源侦测方法,通过电源侦测元件与第一绝缘元件的连接状态,来判别电源输出接头提供的电源准位,以便作适配性的处理。如此一来,可携式电子装置便能够判断其所接收的电源准位,而对电源作适当的处理,以避免产品损坏并提高产品应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20)

1. 一种电源侦测接头,可分别与多个电源输出接头结合,来接受不同电源准位,所述的电源输出接头内分别具有不同长度的一第一绝缘元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源侦测接头包含:
一第一电极,位于上述电源侦测接头内部;
一第二电极,位于上述电源侦测接头外围;以及
一电源侦测元件,位于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当上述电源侦测接头与任一电源输出接头结合时,根据上述电源侦测元件与上述第一绝缘元件的一连接状态,来判别上述电源输出接头提供的电源准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侦测接头,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状态为上述电源侦测元件连接到上述第一绝缘元件或上述电源侦测元件连接到上述电源输出接头的一电极。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侦测接头,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源侦测元件为一弹性金属。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侦测接头,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二绝缘元件,位于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侦测接头,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源侦测元件穿设于上述第二绝缘元件。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侦测接头,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源侦测元件内嵌于上述第二绝缘元件上。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侦测接头,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指示灯,位于上述电源侦测接头上,用以显示上述连接状态。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侦测接头,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电极为一接地电极。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侦测接头,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电极为一接地电极。
10. 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可分别与多个电源输出接头结合,来接受不同电源准位,所述的电源输出接头内分别具有不同长度的一第一绝缘元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可携式电子装置包含:
一主机;以及
一电源侦测接头,设置于上述主机上,包含:
一第一电极,位于上述电源侦测接头内部;
一第二电极,位于上述电源侦测接头外围;及
一电源侦测元件,位于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当上述电源侦测接头与任一电源输出接头结合时,根据上述电源侦测接头与上述第一绝缘元件的一连接状态,来判别上述电源输出接头提供的电源准位。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状态为上述电源侦测元件连接到上述第一绝缘元件或上述电源侦测元件连接到上述电源输出接头的一电极。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源侦测元件为一弹性金属。
13.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源侦测接头更包含一第二绝缘元件,位于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源侦测元件穿设于上述第二绝缘元件。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源侦测元件内嵌于上述第二绝缘元件上。
16.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源侦测接头更包含一指示灯,位于上述电源侦测接头上,用以显示上述连接状态。
17.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电极为一接地电极。
18.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电极为一接地电极。
19. 一种电源侦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
提供一电源侦测接头与一电源输出接头结合;以及
以上述电源侦测接头的一电源侦测元件与上述电源输出接头的一第一绝缘元件的一连接状态,来判别上述电源输出接头提供的一电源准位。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源侦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状态为上述电源侦测元件连接到上述第一绝缘元件或上述电源侦测元件连接到上述电源输出接头的一电极。
CN200710199898XA 2007-12-14 2007-12-14 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源侦测接头及电源侦测方法 Active CN1014593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99898XA CN101459305B (zh) 2007-12-14 2007-12-14 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源侦测接头及电源侦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99898XA CN101459305B (zh) 2007-12-14 2007-12-14 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源侦测接头及电源侦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9305A CN101459305A (zh) 2009-06-17
CN101459305B true CN101459305B (zh) 2011-03-30

Family

ID=40769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99898XA Active CN101459305B (zh) 2007-12-14 2007-12-14 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源侦测接头及电源侦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593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5197A (zh) * 2012-05-25 2013-12-04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5048199B (zh) * 2015-06-17 2018-03-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通断的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05786147B (zh) * 2016-02-18 2019-05-03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适配器、电子设备及调节系统功耗的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55681B2 (en) * 2002-05-13 2004-06-29 Delta Electronics, Inc. Connector with signal detect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55681B2 (en) * 2002-05-13 2004-06-29 Delta Electronics, Inc. Connector with signal detection device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4-158378A 2004.06.0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9305A (zh) 2009-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45534B (zh) 移动终端进水后电路板的保护方法及电路及一种移动终端
CN103545857A (zh) 用于移动装置的充电设备
CA2568147C (en) Device for automatic detection of battery polarity
US20170005521A1 (en) Connection tip and protecting case for portable device
CN213124646U (zh) 电子设备
CN103151658A (zh) 数据连接线、用于数据连接线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1459305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源侦测接头及电源侦测方法
CN102375124A (zh) 电池容量测试装置
CN200976023Y (zh) Cmos电池电压检测电路
US20070077817A1 (en) Power supply apparatus
CN101291003B (zh) 可置换电池的电池组及其电子设备
TW201326839A (zh) 電子裝置及其連接器
WO2023143485A1 (zh) 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KR20170027347A (ko) 스마트폰용 무선충전장치
TW201642079A (zh) 電源適配器
CN207217920U (zh) 具磁吸及无线充电片的接头
WO2012139436A1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借电的方法和装置
TW200926539A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power detection terminal and power detection method
KR200453132Y1 (ko) 배터리 접속단자
WO2004075345A3 (en)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an electrical connection between a portable electronic instrument and an external device, in particular for performing the recharge of a battery of said instrument
CN205622695U (zh) 一种磁力360度无线充电数据底座
CN200976368Y (zh) 电性导通结构
CN214473840U (zh) 电子设备、漏电流检测设备和系统
CN103066235B (zh) 充电电池和包含其的移动终端
CN113934665B (zh) 通用序列总线接口检测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