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55516B - 烧水蒸煮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烧水蒸煮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55516B
CN101455516B CN2007100324886A CN200710032488A CN101455516B CN 101455516 B CN101455516 B CN 101455516B CN 2007100324886 A CN2007100324886 A CN 2007100324886A CN 200710032488 A CN200710032488 A CN 200710032488A CN 101455516 B CN101455516 B CN 1014555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ttle body
electric heater
electric
base plat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3248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55516A (zh
Inventor
邵志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71003248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555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555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55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555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551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加热技术领域。解决原电热蒸煮器具蒸汽不能控制的问题。本烧水蒸煮器具壶体(3)上有第一、二电加热器,壶体(3)和壶盖(4)内设腔内温控开关(5),第二电加热器(2)与腔内温控开关(5)串联后与第一电加热器(1)并联,第一并联点(6)和第二并联点(7)串接于第一电源端(8)和第二电源端(9)之间,壶体(3)上端连接口(19)有密封环(20)及连接管(30),连接管(30)另一端有蒸笼(31),壶体(3)内设遮挡层(17),蒸汽通道(13)的蒸汽入口(18)在壶盖(4)与遮挡层(17)之间,腔内温控开关(5)在遮挡层(17)下面,上端连接口(19)在壶体(3)与遮挡层(17)围住区域内。

Description

烧水蒸煮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加热技术领域,是一种烧水蒸煮器具。
背景技术
在中国专利,专利号200410051038.8,名称为电热蒸煮器具公开了一种电热蒸煮器具,包括电热水壶与蒸笼,在电热水壶与蒸笼之间设有可接插的蒸汽管道,所述的蒸汽管道由电热水壶的水位上空腔部通至蒸笼空腔中。利用了在电热水壶与蒸笼之间的蒸汽管道,使得电热蒸煮器具中的电热水壶既可以作为煮水器具单独使用进行煮水,又可以作为其中的一个蒸汽加热部件,利用其产生的蒸汽通至蒸笼中,用于蒸煮食物或者消毒餐具。其缺点是壶体中的水在烧煮沸腾后产生的蒸汽不能得到有效地控制。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于温低时,采用双电加热器进行加热,当水沸腾时,自动切换成一个电加热器进行加热,具有保温功能,又可以持续产生蒸汽,既可以用于烧开水,又可以用于蒸食物或消毒餐具的烧水蒸煮器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
所述的烧水蒸煮器具,包括壶体,设在壶体上的壶盖,在所述的壶体上设有第一电加热器和第二电加热器,在所述的壶体和壶盖构成的空间内设有可感应空间内气体的温度进行通、断切换的腔内温控开关,所述的第二电加热器与腔内温控开关的开关连接端串联后与第一电加热器并联,第一并联点和第二并联点串接于第一电源端和第二电源端之间,在所述的壶体上端连接口中设有可装卸的密封环,配备有一个可插入密封环孔中的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的另一端设有蒸笼。
在常温状态下使用时,腔内温控开关处于常闭状态,一旦在电源端上加上电源,第一电加热器和第二电加热器电热水壶将同时发热,壶体内的水温将迅速升高。同时,处在壶体和壶盖构成的空间内的空气温度也相应升高,腔内温控开关感应到空气的温度达到其设定的蒸汽温度值时将产生动作,切断第二电加热器的电源。此时只有第一电加热器仍然处于同电加热状态,因此在壶体内,对水的加热功率在水处于高温状态下自动减小。若是第一电加热器的功率设计成刚好使壶体中的水烧,则壶体中的水一直被两个电加热器加热至沸腾之后,自动切换成第一电加热器通电加热,并且一直维持在沸腾状态,此时产生的蒸汽就远比两个电加热器同时通电发热产生的蒸汽小。当壶体中的水冷却至腔内温控开关复位动作,则第二电加热器再次通电发热,壶体中的水会被再次加热至沸腾。如此循环往复,可以使壶体中的水一直被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温度或者是沸腾状态。因此在煮水时,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可以将原有的一个电加热器的功率分拆在两个电加热器上,具有在加热总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双电加热器加热,单电加热器保温,烧水速度不减慢,保温时节省能源的优点。由于腔内温控开关在壶体内的水被烧煮沸腾时切断第二电加热器,避免了现有技术为了烧开水快捷,采用大功率电加热器,一旦烧开后又由于电加热器的功率过大导致水沸腾时翻滚汹涌,容易溅出烫伤人以及热能浪费的问题。
在蒸煮食物或者消毒餐具时,只需要翻开壶盖,将连接管的一端插入密封环的孔中,将食物或者需要消毒的餐具放到蒸笼中,壶体中的水能够被第一电加热器和第二电加热器迅速煮沸腾,之后,自动断开一个第二电加热器,保持利用一个第一电加热器就可以进行食物蒸煮或者对餐具进行蒸汽消毒。大大节省了能源,避免因产生过量的蒸汽导致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烧水蒸煮器具中电热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去掉底罩的仰视图。
图3为图2中电热水壶的电路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本发明电热水壶剖开后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烧水蒸煮器具结构图。
图6为图5中蒸笼笼体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烧水蒸煮器具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2、3、4中所示,本发明烧水蒸煮器具中电热水壶,包括壶体3,设在壶体3上的壶盖4,在所述的壶体3上设有第一电加热器1和第二电加热器2,在所述的壶体3和壶盖4构成的空间内设有可感应空间内气体的温度进行通、断切换的腔内温控开关5,所述的第二电加热器2与腔内温控开关5的开关连接端串联后与第一电加热器1并联,第一并联点6和第二并联点7串接于第一电源端8和第二电源端9之间。
壶体3的容积为1.5升,第一电加热器1功率为200瓦,第二电加热器2功率为1800瓦。腔内温控开关5是一个采用热敏复合金属片作为感应温度变化的的温控器,当蒸汽到达该温控器的热敏复合金属片上时,该温控器会产生动作,使常闭触点断开。当蒸汽停止一段时间后,热敏复合金属片复位,该温控器的常闭触点接通。
当打开壶盖4通电加热时,由于第一电加热器1和第二电加热器2并联同时通电发热,加热功率为2000瓦,当水沸腾后,大量的蒸汽使得腔内温控开关5受热动作,第二电加热器2断开,此时只有第一电加热器1处于同电加热状态,此时煮水的功率为200瓦,该功率可以维持沸腾的水持续沸腾,此时产生的蒸汽量小,可用于对干燥的室内进行适量的长时间地加湿。
所述的壶体3上设有蒸汽通道13,在所述的蒸汽通道13中设有蒸汽感应温控开关10,所述的蒸汽感应温控开关10的两个开关连接端接在相邻的并联点和电源端之间。
合上壶盖烧水时,当壶体3内的水被煮沸腾后,产生的蒸汽达到壶盖4,被壶盖4,阻挡后经过蒸汽通道13,通到蒸汽感应温控开关10,此时蒸汽感应温控开关10可以切断第一电加热器1和第二电加热器2的总电源,彻底停止加热,电热水壶具有烧开水后自动断电的功能。蒸汽感应温控开关10可以采用中国专利,专利号为00228279.8,名称为按键翘动式温控器所表述的结构,详见该专利文件。打开壶盖烧水时,当水烧开后腔内温控开关5会动作,此时第二电加热器2断开。由于壶盖打开后蒸汽不会进入蒸汽通道13,蒸汽感应温控开关10不会动作,第一电加热器1将一直保持通电状态,电热水壶具有烧开水后自动切换功率的功能,即有大功率转换成小功率。在使用时可以利用壶盖4的开与合进行选择煮水和产生蒸汽。
若是第一电加热器1的功率设计成刚好使达到壶体3容积允许的量的水能够烧开,则壶体3的水将保持在沸腾状态。若是因环境温度过低,导致壶体3内的水不能达到烧开时,由于第一电加热器1不断地加热,壶体3水温会缓慢下降到一定温度值后,腔内温控开关5会复位连通,此时第二电加热器2被再次通电对水进行加热。烧开水时,往往在壶体3内放入的水很多,几乎达到壶体3容积允许的量,因此在烧水时主要依靠第二电加热器2的功率进行加热。而煮咖啡时,用于咖啡液需要一定的浓度,咖啡液的量达不到像烧水时的水量,所以在壶体3内放入的水比烧水时放入的要少,主要利用第二电加热器2的功率进行加热。若是第一电加热器1的功率设计成正好使达到壶体3容积允许量的水能够烧开时,那么减少一半的水量,就相当于第一电加热器1增加了一倍的功率对原壶体3内的水进行烧煮。由此可知,第一电加热器1的功率大小不同,既可以使第二电加热器2不断通断地通电工作,也可以使第二电加热器2保持一直处于断电状态。通过调整放入壶体3内的水量,相当于改变了烧水的火力强度,可以利用来相当于调节火力进行烧煮咖啡或者其它食物。
壶体3的容积为1.5升,第一电加热器1功率为300瓦,第二电加热器2功率为1700瓦。腔内温控开关5是一个采用热敏复合金属片作为感应温度变化的的温控器,当蒸汽到达该温控器的热敏复合金属片上时,该温控器会产生动作,使常闭触点断开。当蒸汽停止一段时间后,热敏复合金属片复位,该温控器的常闭触点接通。
所述的壶体3内设有可以使水进入壶体3的遮挡层17,所述的蒸汽通道13的蒸汽入口18延伸在壶盖4与遮挡层17之间,所述的腔内温控开关5设置在遮挡层17的下面。在壶体3与遮挡层17围住的区域设置安装内密封环20的上端连接口19,便于与外部管道密封连接。
所述的遮挡层17上在水进入壶体3的部位设有上端连接口19。以便在上端连接口19处接上蒸汽管,将蒸汽引导到需要使用的地方。所述的密封环20设置在上端连接口19中,以便固定。
所述的壶体3的电热底板14上设有用于感应电热底板14上的水被烧干后温度不断上升的干烧温控器15,所述的干烧温控器15的两个开关连接端接在相邻的并联点和电源端之间。壶体3内有水时,电热底板14上的温度不会超过干烧温控器15设定的温度值,当壶体3的水被烧干时,电热底板14上的温度会超过干烧温控器15设定的温度值,并且不断上升,直至达到干烧温控器15设定的温度值,此时干烧温控器15动作,切断第一电加热器1和第二电加热器2的总电源,停止加热,保护了壶体3不会被烧毁。当重新往壶体3内加水后,电热底板14上的温度会降下来,干烧温控器15复位,接通第一电加热器1和第二电加热器2的总电源,使得可以继续工作。在此干烧温控器15起到了因为不慎导致壶体3内的水被烧干后的保护作用。
所述的壶体3的电热底板14上设有用于感应电热底板14上的水被烧干后温度不断上升的热熔断器16,所述的热熔断器16的两个连接端接在相邻并联点和电源端之间。热熔断器16与干烧温控器15的保护作用一样,只是产生受热后熔断不可恢复。
所述的热熔断器16与干烧温控器15串接在相邻的并联点和电源端之间,热熔断器16的熔断温度大于干烧温控器15的感应温度。正常干烧状态下,由干烧温控器15控制切断电源保护,当干烧温控器15失灵后,由热熔断器16熔断切断电源,实现双级干烧保护。
第一电加热器1、第二电加热器2、腔内温控开关5、蒸汽感应温控开关10、热熔断器16与干烧温控器15各个电器元件的电路结构如图3中所示。
如图2中所示,这是图1中壶体3去掉底罩38的仰视图。从图中可见所述的第一电加热器1呈C状贴置在电热底板14的底部,所述的干烧温控器15设置在电热底板14底部上第一电加热器1围住的区域中。正常使用时,第一电加热器1一直处于通电加热状态,有可能把壶体3内的水烧干,一旦水被烧干,第一电加热器1的热能迅速向C状围住的电热底板14中间集聚,使干烧温控器15能够迅速产生动作切断电源,保护壶体3不被烧毁。
所述的第二电加热器2呈C状贴置在电热底板14的底部,所述的热熔断器16设置在电热底板14底部上第二电加热器2围住的区域中。
第二电加热器2的电源控制首先是由腔内温控开关5控制,如果壶体3中有水,则腔内温控开关5可以受到蒸汽的感应而动作,切断第二电加热器2的电源。若是壶体3中无水,壶体3中就不会产生蒸汽,腔内温控开关5不会动作,蒸汽感应温控开关10也不会动作,此时若是干烧温控器15失灵,第二电加热器2的热能迅速向C状围住的电热底板14中间集聚,使热熔断器16能够迅速被熔断切断电源,保护壶体3不被烧毁。
如图5、6中所示,本发明所述的烧水蒸煮器具,包括上述电热水壶,在所述的壶体3上端连接口19中设有可装卸的密封环20,配备有一个可插入密封环20孔中的连接管30,所述的连接管30的另一端设有蒸笼31。
密封环20形状设计成对应与壶体3上端连接口19形状相适应,密封环20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当将密封环20从壶体3上端连接口19中取出,此时的装置便是上述电热水壶。
蒸煮食物或者利用蒸汽消毒餐具时,首先在上述的电热水壶中加入水,将壶盖4打开,此时壶体3中的水烧开后产生的蒸汽就不会因壶盖4的遮挡而通过蒸汽入口18进入到蒸汽通道13中,设置在蒸汽通道13中蒸汽感应温控开关10就不会工作了,这正是产生蒸汽所需要的。蒸汽可以通过连接管30通到蒸笼31内,利用蒸汽对蒸笼31内食物或者餐具进行蒸或者消毒。
所述的蒸笼31上设有壶座32,所述的壶座32上设有电连接插座33,所述的壶体3上设有可与电连接插座33接插的电插头34。壶座32可供壶体3摆放,使壶体3与蒸笼31之间保持固定的距离。电连接插座33与电插头34的结合既可以使壶体3固定在蒸笼31的一侧,又可以为壶体3提供电源。
所述的蒸笼31设有笼体35和笼罩36,所述的笼体35和笼罩36之间设有可供连接管30通入的通孔37。使用时,可以先将连接管30的一端插入到密封环20的孔中,而另一端搁置在通孔37处,将食物或者餐具放置到笼体35内,再将笼罩36盖上,操作方便。

Claims (10)

1.一种烧水蒸煮器具,包括壶体(3),设在壶体(3)上的壶盖(4),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壶体(3)的电热底板(14)上设有第一电加热器(1)和第二电加热器(2),在所述的壶体(3)和壶盖(4)构成的空间内设有可感应空间内气体的温度进行通、断切换的腔内温控开关(5),所述的第二电加热器(2)与腔内温控开关(5)的开关连接端串联后与第一电加热器(1)并联,第一并联点(6)和第二并联点(7)串接于第一电源端(8)和第二电源端(9)之间,在所述的壶体(3)上端连接口(19)中设有可装卸的密封环(20),配备有一个可插入密封环(20)孔中的连接管(30),所述的连接管(30)的另一端设有蒸笼(31),所述的壶体(3)内设有可以使水进入壶体(3)的遮挡层(17),所述的蒸汽通道(13)的蒸汽入口(18)延伸在壶盖(4)与遮挡层(17)之间,所述的腔内温控开关(5)设置在遮挡层(17)的下面,所述的上端连接口(19)设置在壶体(3)与遮挡层(17)围住的区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水蒸煮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笼(31)上设有壶座(32),所述的壶座(32)上设有电连接插座(33),所述的壶体(3)上设有可与电连接插座(33)接插的电插头(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水蒸煮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笼(31)设有笼体(35)和笼罩(36),所述的笼体(35)和笼罩(36)之间设有可供连接管(30)通入的通孔(37)。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烧水蒸煮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壶体(3)上设有蒸汽通道(13),在所述的蒸汽通道(13)中设有蒸汽感应温控开关(10),所述的蒸汽感应温控开关(10)的两个开关连接端接在相邻的并联点和电源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烧水蒸煮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热底板(14)上设有用于感应电热底板(14)上的水被烧干后温度不断上升的干烧温控器(15),所述的干烧温控器(15)的两个开关连接端接在相邻的并联点和电源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烧水蒸煮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热底板(14)上设有用于感应电热底板(14)上的水被烧干后温度不断上升的热熔断器(16),所述的热熔断器(16)的两个连接端接在相邻并联点和电源端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烧水蒸煮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壶体(3)的电热底板(14)上设有用于感应电热底板(14)上的水被烧干后温度不断上升的热熔断器(16),所述的热熔断器(16)与干烧温控器(15)串接在相邻的并联点和电源端之间,热熔断器(16)的熔断温度大于干烧温控器(15)的感应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烧水蒸煮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加热器(1)呈C状贴置在电热底板(14)的底部,所述的干烧温控器(15)设置在电热底板(14)底部上第一电加热器(1)围住的区域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烧水蒸煮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电加热器(2)呈C状贴置在电热底板(14)的底部,所述的热熔断器(16)设置在电热底板(14)底部上第二电加热器(2)围住的区域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烧水蒸煮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电加热器(2)呈C状贴置在电热底板(14)的底部,所述的热熔断器(16)设置在电热底板(14)底部上第二电加热器(2)围住的区域中。
CN2007100324886A 2007-12-14 2007-12-14 烧水蒸煮器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555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324886A CN101455516B (zh) 2007-12-14 2007-12-14 烧水蒸煮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324886A CN101455516B (zh) 2007-12-14 2007-12-14 烧水蒸煮器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5516A CN101455516A (zh) 2009-06-17
CN101455516B true CN101455516B (zh) 2011-11-30

Family

ID=40766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3248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55516B (zh) 2007-12-14 2007-12-14 烧水蒸煮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555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52487B (zh) * 2021-11-18 2022-06-10 广东长程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防干烧电水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5516A (zh) 2009-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55521B (zh) 电热水壶
US1110551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range top coils for cooking
CN108771466A (zh) 半自动电热烹调锅
CN108606627A (zh) 控压燃气压力锅
CN204207577U (zh) 一种电水壶
CN101455517B (zh) 烧水蒸煮组合器具
CN201293371Y (zh) 常压箱式家用电蒸炉
CN101455516B (zh) 烧水蒸煮器具
CN101214122B (zh) 可喷蒸汽的电热水壶
CN101455523B (zh) 烧水煮咖啡蒸煮器具
CN210018935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
CN101455527B (zh) 烧水煮咖啡器具
CN101455524B (zh) 烧水煮咖啡组合器具
CN110037567A (zh) 一种运算控制式烤箱及其控制方法
CN202136148U (zh) 多功能电热锅
CN202751194U (zh) 节能型饭焦锅
CN207486770U (zh) 一种磁能蒸汽机
CN206507764U (zh) 一种防干烧蒸汽加热节能高压锅
KR20160148079A (ko) 조리기기의 소화 방재 시스템
CN200942034Y (zh) 电热水壶过热保护装置
CN217524747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104856557B (zh) 一种电能水蒸汽加热烹饪锅
CN203615377U (zh) 灶头
CN204494766U (zh) 一种供水装置及电蒸箱、蒸汽烤箱、微波炉、咖啡机
CN220735116U (zh) 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作业的电蒸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30

Termination date: 2014121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