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41304A - 镜片及镜头模组 - Google Patents

镜片及镜头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41304A
CN101441304A CNA2007102025874A CN200710202587A CN101441304A CN 101441304 A CN101441304 A CN 101441304A CN A2007102025874 A CNA2007102025874 A CN A2007102025874A CN 200710202587 A CN200710202587 A CN 200710202587A CN 101441304 A CN101441304 A CN 1014413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
eyeglass
fixed part
lens module
eyeglass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20258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士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71020258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41304A/zh
Publication of CN101441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13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镜片,其包括光学部及包围该光学部并与光学部相接的固定部,所述光学部用于使光束通过成像,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具有至少一个与光学部相接的粗糙面,用于散射杂散光。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采用上述镜片的镜头模组,不仅散射杂散光,还可减少产生杂散光,提高镜头模组的成像质量。

Description

镜片及镜头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镜片及使用该镜片的镜头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多功能化的发展,镜头模组已成为广泛应用在数码相机、摄像机、个人数字助理及带有摄像功能的手机等消费性电子产品中摄像装置的关键零组件。
如图1所示,通常镜头模组100包括镜筒110,及设置在镜筒110内的两个镜片130及位于两个镜片130之间的间隔体120。该间隔体120位于两个镜片130之间,用于间隔两个镜片130,以防止两个镜片130相互接触磨损。所述镜片130包括光学部131及包围光学部131的固定部132。光学部131用于使光束完全透过并将光束聚焦于影像感测器件上,从而实现成像。
然而,由于光束在镜头模组100中的非正常传输,如漏光、光学表面的散射与衍射、透射光学表面的残余反射以及镜筒110内壁等非光学表面的残余反射,光在镜头模组100中传输成像的过程中会产生杂散光。请参见Breault等人在1990年发表于Proceedings of SPIE:Stray Radiation in optical systems上的论文Stray light technology:overview ofthe 1980 decade。特别是在镜头模组100的固定部132靠近光学部131的区域,杂散光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像面对比度与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调制传递函数)降低,图像上形成斑点,从而破坏镜头模组100的成像质量。
发明内容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镜片及使用该镜片的镜头模组,以散射杂散光,消除杂散光的传输路径,以改善镜头模组的成像质量。
以下将以多个实施例说明镜片及使用该镜片的镜头模组。
一种镜片,其包括光学部及包围该光学部并与光学部相接的固定部,所述光学部用于使光束通过成像,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具有至少一个与光学部相接的粗糙面,用于散射杂散光。
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镜筒、及设置在镜筒内的两个镜片,所述两个镜片分别包括光学部及包围该光学部并与光学部相接的固定部,所述光学部用于使光束通过成像,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镜片的固定部均设置有凸台,使两个镜片通过互卡配合方式固定;所述两个镜片中至少一个镜片为具有粗糙面的镜片,该粗糙面位于固定部并与光学部相接,用于散射杂散光。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镜片表面具有粗糙面,使杂散光被散射,消除杂散光的传输路径,提高像面对比度与MTF,防止图像上形成斑点,从而提高成像质量。使用上述镜片组装的镜头模组可有效散射杂散光,从而提高镜头模组的成像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镜头模组的剖视图。
图2是本技术方案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镜片的剖视图。
图3是本技术方案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镜片的俯视图。
图4是本技术方案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镜片的剖视图。
图5是本技术方案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镜头模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多个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提供的镜片及镜头模组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及图3,为本技术方案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镜片10,其包括位于镜片10中心的光学部11及包围该光学部11并与光学部11相接的固定部12。
所述光学部11为有效光学成像区域,用于使光束通过成像。光学部11具有第一光学面111及与第一光学面111相对设置的第二光学面112。该第一光学面111与第二光学面112可以是球面或非球面。
所述固定部12用于固定镜片10,并具有第一表面121及与第一表面121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122。该第一表面121与第二表面122分别与光学部11的第一光学面111与第二光学面112相接。该第一表面121与第二表面122可全部或部分经过粗化形成粗糙面,用于散射杂散光。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表面121部分经过粗化形成粗糙面,即第一表面121与光学部11的第一光学面111相接的环形面123为粗糙面。所述环形面123的径向宽度D以不超出固定部12的第一表面121为宜。当然,固定部12的第二表面122与光学部11的第二光学面112的并与环形面123对应的环形面也可为粗糙面。该环形面123的粗化可采用人工喷砂、砂纸打磨或其他机械加工方法,且粗化后的环形面123的表面粗糙度为10μm~20μm。
所述第一表面121与第二表面122粗糙面的大小可视其与镜头模组中其他元件(如透镜、间隔件及遮光片等)配合需要而定。本实施例中,根据固定部12的径向宽度与光学设计需要,镜片10的径向宽度D为0.05mm~1mm。
请参阅图4,为技术方案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镜片20,其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镜片10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固定部22。所述固定部22的第二表面222设置有向远离固定部22方向延伸的凸台23,以使镜片20可以通过互卡配合方式固定。可以理解,凸台23也可以设置于第一表面221或同时设置于固定部22的第一表面221与第二表面222。本实施例中,凸台23与光学部21的第二光学面212相接。当然,该凸台23也可不与光学部21的第二光学面212相接,以能与其他元件(例如镜片、间隔体等)相抵配合实现互卡固定为宜。环形粗化面223在第一表面221并与光学部21的第一光学面211相接。
请参阅图5,为技术方案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镜头模组300,其包括镜筒30、及沿光轴设置在镜筒30内的透镜40、遮光片50及本技术方案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镜片20。
所述透镜40包括透光部41及支撑部42。该透光部41位于透镜40中心,用于与镜片20的光学部21配合成像。该支撑部42包围并相接于透光部41,并设置有与镜片20的固定部12的凸台23相对应的凸出部43,用于与凸台23相抵配合,以互卡固定。当然,所述透镜40可为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镜片10或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镜片20,以能与镜片20互卡固定为宜。
所述遮光片50位于透镜40与镜片20之间,起间隔作用。本实施例中,采用较薄的遮光片50代替间隔环,是由于透镜40与镜片20的凸台设计,在保持透镜40的透光部41与镜片20的光学部21在镜头模组300中相对位置不变的前提下,减小了透镜40的支撑部42与镜片20的固定部12间距。
本实施例仅以镜头模组300使用一个镜片20为例。可以理解,镜头模组300也可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镜片20,镜头模组300还可使用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镜片10。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 【权利要求1】一种镜片,其包括光学部及包围该光学部并与光学部相接的固定部,所述光学部用于使光束通过成像,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具有至少一个与光学部相接的粗糙面,用于散射杂散光。
  2. 【权利要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具有第一表面及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全部为粗糙面。
  3. 【权利要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具有第一表面及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粗糙面为设置在固定部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并与光学部相接的环形面。
  4. 【权利要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面的径向宽度为0.05mm~1mm。
  5. 【权利要求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糙面的粗糙度为10μm~20μm。
  6. 【权利要求6】如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设置有凸台。
  7. 【权利要求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与光学部相接。
  8. 【权利要求8】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镜筒、及设置在镜筒内的两个镜片,所述两个镜片分别包括光学部及包围该光学部并与光学部相接的固定部,所述光学部用于使光束通过成像,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镜片的固定部均设置有凸台,使两个镜片通过互卡配合方式固定;所述两个镜片中至少一个镜片为具有粗糙面的镜片,该粗糙面位于固定部并与光学部相接,用于散射杂散光。
  9. 【权利要求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糙面的径向宽度为0.05mm~1mm。
  10. 【权利要求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设置于所述固定部并与光学部相接。
CNA2007102025874A 2007-11-19 2007-11-19 镜片及镜头模组 Pending CN1014413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2025874A CN101441304A (zh) 2007-11-19 2007-11-19 镜片及镜头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2025874A CN101441304A (zh) 2007-11-19 2007-11-19 镜片及镜头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1304A true CN101441304A (zh) 2009-05-27

Family

ID=40725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2025874A Pending CN101441304A (zh) 2007-11-19 2007-11-19 镜片及镜头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4130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62462A (zh) * 2012-09-19 2015-05-27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光通信用透镜及光通信模块
CN105190390A (zh) * 2013-03-26 2015-12-2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透镜及其制造方法及透镜单元、摄像模块、电子设备
CN110376664A (zh) * 2019-08-08 2019-10-25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遮光隔圈及其制造方法、成像镜头组、摄像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62462A (zh) * 2012-09-19 2015-05-27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光通信用透镜及光通信模块
CN105190390A (zh) * 2013-03-26 2015-12-2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透镜及其制造方法及透镜单元、摄像模块、电子设备
CN105190390B (zh) * 2013-03-26 2018-07-0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透镜及其制造方法及透镜单元、摄像模块、电子设备
CN110376664A (zh) * 2019-08-08 2019-10-25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遮光隔圈及其制造方法、成像镜头组、摄像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09201B2 (en) Near-infrared lens for cameras in mobile devices
CN202583578U (zh) 光学取像镜片系统
CN101888476B (zh) 相机模组
US7738026B2 (en) Increasing fill-factor on pixelated sensors
JP2008065305A (ja) 撮影用光学レンズ組
TW201139982A (en) Fixed focal length optical lens architecture providing a customized depth of focus optical system
CN103185954B (zh) 光学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CN107894646B (zh) 光学成像镜片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208888461U (zh) 镜头系统、指纹识别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1441304A (zh) 镜片及镜头模组
CN102928946B (zh) 镜头模组
CN102902036A (zh) 镜头模组
TW200928541A (en) Lens module and camera module using the same
CN107122003A (zh) 移动终端设备
JP6825888B2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6333417B2 (ja) 光学レンズ
TWI416191B (zh) 鏡頭模組及相機模組
TWI453491B (zh) 光學鏡片組及鏡頭模組
TW200925693A (en) Lens and lens module
CN101634739A (zh) 镜片及具有所述镜片的镜头模组
CN102902037A (zh) 镜头模组
CN101666899A (zh) 间隔环及使用该间隔环的镜头模组
JP5767907B2 (ja) 正立等倍レンズアレイ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TWI387797B (zh) 透鏡、具有該透鏡之鏡頭組件
CN214174729U (zh) 一种基于远心镜头平行组合光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