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7670A - 保龄球瓶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保龄球瓶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37670A
CN101437670A CNA2007800165159A CN200780016515A CN101437670A CN 101437670 A CN101437670 A CN 101437670A CN A2007800165159 A CNA2007800165159 A CN A2007800165159A CN 200780016515 A CN200780016515 A CN 200780016515A CN 101437670 A CN101437670 A CN 1014376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hollow bulb
pin
neutron
follo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1651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铃木伸典
毛利孝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MAMATSU KENKIYOSHI KK
Hamamatsu Kenm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MAMATSU KENKIYOSHI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MAMATSU KENKIYOSHI KK filed Critical HAMAMATSU KENKIYOSHI KK
Publication of CN101437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76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是提供一遭受保龄球强度撞击下,不仅拥有不会破裂的超强耐久性并具有反斥力的保龄球瓶制造方法。本发明保龄球瓶含合成树脂制芯材(3)及覆盖芯材表面的表皮部(15)两部份。芯材具上中空部(5a)及下中空部(5b),上中空部与下中空部各装设有上盖(9)与下盖(13)。另,还包含强化芯(3a)及弹性带(4a)。瓶身是于芯材上装设上盖状态下固定,于芯材周围以热融树脂射出形成表皮部;于设置强化芯时,先于芯材成型用模具设置强化芯,于强化芯周围以热融树脂射出成型;于设置弹性带时,先于芯材周围设周沟,于该周沟充填合成树脂后即形成弹性带。

Description

保龄球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保龄球瓶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遭受保龄球强力撞击时,不仅拥有不会破裂的超强耐久性并具有反斥力的保龄球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保龄球瓶不仅是一项受欢迎的轻松休闲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常见的竞技项目。保龄球所使用的球瓶,在与球或球瓶间相互撞击时的易倒性极为重要,撞击时的撞击力或撞击角度等条件若相同,则可得相同的倒瓶率。因此,国际规格中严密的规定其形状及重量。
再者,保龄球瓶必须在与球或球瓶间相互撞击时发出球瓶独特的清脆响音以及具有可耐受反复撞击的耐久性;以往是于木制芯材的表面喷涂上合成树脂制成,然后于此木制保龄球及瓶身表面烤漆上文字或图案等显示部。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即揭示一种保龄球瓶,其是在木制保龄球瓶本体的最大径部圆周上,设计一具适切宽度及深度的周沟,于此周沟中嵌入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环带,于最小径部中心设一纵长状的空洞,于此空洞中嵌入由合成树脂所制的心棒,并在表面包覆上合成树脂的外膜。
然而,专利文献1中所揭示的保龄球瓶因其瓶身本体由木材所构成,故会产生几个问题。举例来说,重量重的球撞击球瓶时,加上投球所带来的速度,其能量相当大,虽然依其使用频率会有些差异,但球瓶大约每几个月就得更换新品,具有堪用期较短的缺点。
于是近年来有人提出使用具耐久性的合成树脂来替代木制芯材。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便提出于第1模腔内灌入热融树脂,使的固化形成中芯部,在于此中芯部周围覆盖上一层表皮,即所谓具双层树脂的保龄球瓶。
专利文献1:实开平6-77781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2-2053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2的保龄球瓶上有下述问题。意即,于形成表皮时,为将中芯部固定于模具上,于其上下设有孔洞,于制造保龄球瓶最后的步骤中,会将树脂制的盖子压入此孔洞中方为完成;但因是于合成树脂制硬的芯材上以再以同样硬的合成树脂表皮覆盖的原因,保龄球强烈撞击时所产生的保龄球瓶易倒性太过强烈,具有与以往木制保龄球瓶不同易倒性的问题。并且,因保龄球及球瓶间的强烈撞击,亦使得保龄球瓶容易于颈子部分发生断裂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以往的问题点,本发明的目的不仅在于提供符合保龄球瓶所要求的形状、重量、撞击时发出的声响等条件,更进一步提供与以往保龄球瓶易倒性相近的新式保龄球瓶及其制造方法。并且,提供一即使保龄球或球瓶间撞击力增强,其球瓶颈部不会断裂,具高耐久性的保龄球瓶及其制造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为一种保龄球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含两过程:一为芯材制造过程,其是形成一较保龄球外形小的芯材;以及表皮部形成过程,其是在上个过程后,制作其芯材的表皮部过程:
其在芯材成形用模具上,安装上中子、下中子,以及由上中子及下中子挟持住的强化芯,藉由匣口将呈溶融状态的合成树脂射入空腔中冷却后,去除上述上中子与下中子,便制成朝上方开口的上中空部以及朝下方开口的下中空部,形成拥有强化芯的所述芯材,再将上述上中空部装设上盖,同时于下中空部亦装设下盖;上盖的突起部嵌入上型的凹部,作为上扣止部,将下型的插梢嵌入下盖的凹部,作为下扣止部,于所述芯材周围保有间隙,并且在空腔内由上下两方固定住所述芯材,于所述间隙,藉由匣口射出热融树脂形成一表皮部,一体性的将上盖及下盖与芯材同时包覆的特征。
本发明的保龄球瓶,其特征是具有较保龄球瓶外形小的芯材,以及包覆此芯材外层的表皮部,上述芯材的特征为:含有朝上方开口的上中空部、有朝下方开口的下中空部以及铸于上述上中空部及下空中部之间的强化芯;上述上中空部装设上盖,同时于下中空部亦装设下盖;上盖与下盖与芯材呈一体性藉由表皮部披覆成型。此保龄球瓶建议将上述下盖底面保持露出于表面,再由表皮部包覆成型。
本发明的保龄球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含两过程:一为芯材制造过程,其是形成一较保龄球外形小的芯材;以及表皮部形成过程,其是在上个过程后,制作其芯材的表皮部过程:
其在芯材成形用模具上,安装上中子、下中子,藉由匣口将呈溶融状态的合成树脂射入空腔中冷却后,去除上述上中子与下中子,便制成拥有朝上方开口的上中空部及朝下方开口的下中空部,以及周围绕有最大径部周沟的芯材;并于所述周沟处充填入较上述构成芯材更软的合成树脂,于周围形成弹性带;再将上述上中空部装设上盖,同时于下中空部亦装设下盖;上盖的突起部嵌入上型的凹部,作为上扣止部,将下型的插梢嵌入下盖的凹部,作为下扣止部,于所述芯材周围保有间隙,并且在空腔内由上下两方固定住所述芯材,于所述间隙,藉由匣口射出热融树脂形成一表皮将上盖、下盖、弹性带以及芯材一体包覆的特征。
本发明的保龄球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含两过程:一为芯材制造过程,其是形成一较保龄球外形小的芯材;以及表皮部形成过程,其是在上个过程后,制作其芯材的表皮部过程:
其在芯材成形用模具上,安装上中子、下中子,藉由匣口将呈溶融状态的合成树脂射入空腔中冷却后,去除上述上中子与下中子,便制成拥有朝上方开口的上中空部及朝下方开口的下中空部,以及周围绕有最大径部周沟的芯材;并于所述周沟处充填入较上述构成芯材更软的合成树脂,于周围形成弹性带;再将上述上中空部装设上盖,将上盖的突起部嵌入上型的凹部,作为上扣止部,将下型的插梢嵌入下中空部,作为下扣止部,于所述芯材周围保有间隙,并且在空腔内由上下两方固定住所述芯材,于所述间隙,藉由匣口射出热融树脂形成一表皮将上盖、弹性带及芯材一体包覆后,再于下中空部装设下盖的特征。
又,本发明的保龄球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含两过程:一为芯材制造过程,其是形成一较保龄球外形小的芯材;以及表皮部形成过程,其是在上个过程后,制作其芯材的表皮部过程:
其在芯材成形用模具上,安装上中子、下中子,以及由上中子及下中子挟持住的强化芯,藉由匣口将呈溶融状态的合成树脂射入空腔中冷却后,去除上述上中子与下中子,便制成朝上方开口的上中空部以及朝下方开口的下中空部,融铸上述强化芯的周围绕有最大径部周沟的芯材;并于所述周沟处充填入较上述构成芯材更软的合成树脂,于周围形成弹性带;再将上述上中空部装设上盖,同时于下中空部亦装设下盖;上盖的突起部嵌入上型的凹部,作为上扣止部,将下型的插梢嵌入下盖的凹部,作为下扣止部,于所述芯材周围保有间隙,并且在空腔内由上下两方固定住所述芯材,于所述间隙,藉由匣口射出热融树脂形成一表皮将上盖、下盖、弹性带以及芯材一体包覆的特征。
本发明的保龄球瓶,其特征是具有较保龄球瓶外形小的芯材,以及包覆此芯材外层的表皮部,上述芯材的特征为:含有朝上方开口的上中空部、有朝下方开口的下中空部以及含有周围绕有最大径部周沟。上述上中空部装设上盖,同时于下中空部亦装设有一下盖;所述周沟处充填入较上述构成芯材更软的合成树脂,于周围形成弹性带;将所述上盖、下盖、弹性带以及芯材利用一表皮层包覆的特征。
本发明的保龄球瓶,其特征是具有较保龄球瓶外形小的芯材,以及包覆此芯材外层的表皮部,上述芯材的特征为:含有朝上方开口的上中空部、有朝下方开口的下中空部以及含有周围绕有最大径部周沟。上述上中空部装设上盖,同时于下中空部亦装设有一下盖;所述周沟处充填入较上述构成芯材更软的合成树脂,于周围形成弹性带;将所述上盖、弹性带以及芯材利用一表皮层包覆的特征。
并且,此保龄球瓶中,建议其芯材中融铸上一强化芯为理想。
发明的效果
发明的保龄球瓶,芯材与保龄球可能撞击处有设置周沟,于该周沟中充填入较软的合成树脂形成弹性带,再利用表皮部将该弹性带包覆制作完成的原因,瓶子可吸收缓和保龄球的强烈撞击,球瓶的易倒性亦与以往木制保龄球瓶相近,并且,由于保龄球瓶颈部设置有一强化芯,即使保龄球的撞击力增强,亦不会发生断裂,为具极佳耐久性的保龄球瓶。
再者,本案发明的保龄球瓶,因上下部均设有中空部,此部份中空部接续处并铸加上强化芯的芯材的原因,于保龄球比赛中,遭受反复撞击球瓶易不会断裂。且,本发明的保龄球瓶,其具强化蕊的芯材表面是利用表皮部压缩铸融而成,故即使遭受保龄球强烈撞击亦不会发生破裂情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型态1中显示保龄球瓶的纵切图;
图2为实施型态1中保龄球瓶内部铸入芯材的纵切图;
图3为实施型态1中芯材制造方法的说明纵切图;
图4为实施型态1中,说明绕芯材最大径部外周周沟弹性带的制成方式纵切图;
图5为实施型态1中,说明芯材表面如何形成表皮部的纵切图;
图6为下盖部不被表皮部覆盖时的实施型态2的保龄球瓶切面图;
图7为实施型态2中显示保龄球瓶制造过程的切面图;
图8为让下盖部底面露出表面,以表皮部覆盖形成的保龄球瓶身说明图;
图9为装附构成下盖13零件状态说明图;
图10为装置强化芯的实施型态3的保龄球瓶切面图;
图11为实施型态3的保龄球瓶芯材切面图;
图12为实施型态4的保龄球瓶构成纵切图;
图13为实施型态4中,铸入于保龄球瓶内部的芯材构成纵切图;
图14为实施型态4的保龄球瓶制造方法说明图;
图15为实施型态4的保龄球瓶制造方法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保龄球瓶;3:芯材;3a:强化芯;4:弹性带;4a:周沟;5a:上中空部;5b:下中空部;7:上侧开口;9:上盖;11:下侧开口;13:下盖;13a:凹部;13b:倾斜面;13x:露出零件;13y:补强零件;13z:连接零件;15:表皮部;17:线条部(图样部);21:芯材成型用模具;23:下中子;25:上中子;26,26a:匣口;27:空腔;28:空腔;28a:间隙;31:下型;31a:插梢;37:突起部;37a:凹部;39:上型;51:匣口;52:凹部;109:显示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型态1)
以下将参照图面说明本发明实施型态1相关保龄球瓶及其制造方法。
图1为本实施型态1中显示保龄球瓶的纵切图。图2为其内部铸入芯材的纵切图。图3为芯材制造方法的说明纵切图。图4为绕芯材最大径部外周周沟弹性带的制成方式纵切图。图5为芯材表面如何形成表皮部的纵切图。图1、2中,芯材3的上部形成有上中空部5a,下部形成有下中空部5b。上中空部5a与下中空部5b间介有一芯材,但上中空部5a与下中空部5b呈连通状态也可。又,上中空部5a与下中空部5b间亦可夹一强化芯(于后实施型态3中再叙)。上中空部5a具有朝芯材3上端开口的上侧开口7,而下中空部5b则具有朝芯材3下端开口的下侧开口11。又,上中空部5a的上侧开口7上,嵌合有作为防止变形用的上盖9,下中空部5b的下侧开口11处亦嵌有一下盖13。
如图示,芯材3、上盖9以及下盖13皆由表皮部15所覆盖,除了两条线条部17及显示部109露出于表皮15之外,剩余皆被包覆。然而,于本发明中,如这些不是必须特别露出,亦可直接印刷于表皮部15之上。
于本发明中,芯材3其形状较保龄球瓶身小,就其材质来说,并无特别限制哪种合成树脂,但理想的材料推荐聚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重量轻,耐热性、射出成型性佳,刚性、撞击强度、硬度等均很适合作为芯材使用。而且,其低价、可回收的特性亦很理想。作为芯材3,其艾氏耐冲击强度试验(有缺口、20℃、ASTMD253)为200J/m以上,洛氏R硬度为80(20℃、ASTM D785)为理想。另外,聚丙烯树脂根据其组成可分为单聚合物以及共聚合体的无规则共聚物及块体共聚物,而作为芯材时,采用具高耐冲击强度的块体共聚物较为理想。举例来说,出光石油化学(社)制品「J-750HP」等。另外,于聚丙烯中混合其它树脂,能更赋予其优良特性。如于聚丙烯树脂中混入聚氨树脂即为一例。
再者,亦可使用再生粒状作为芯材3原料。举例来说,可使用如下述组合的再生粒状。
ADMER(商标)      9~15%(重量,以下亦同)
6Nylon(商标)     0~46%
666Nylon(商标)   0~33%
12Nylon(商标)    0~8%
EVOH树脂         0~21%
Ever(商标)       0~39%
PE(聚乙烯)       0~53%
PP(聚丙烯)       0~45%
将以上调配成总和100%添加使用。
于芯材3中,备有周沟4a环绕其下方最大径部外层,此周沟4a中嵌有由较形成表皮部15部分树脂更软的合成树脂所制成的弹性带4。藉由设置于硬表皮部15下层的具较柔软材质的弹性带4,可缓和遭保龄球撞击时所产生的球瓶反作用力。就此弹性带4的材质来说,理论上只要具弹性的材质均可,如氯乙烯、PVC(聚氯乙烯)、TPE(热塑性弹性体)、硅酮橡胶、氯甲酸酯、聚丙烯等单独或混合使用。而其中,氯甲酸酯、聚丙烯、氯甲酸酯与聚丙烯混合使用最佳。以氯甲酸酯来说,如大日本精化工业(股)的Resamin(レサミン)P-4580等。以聚丙烯来说,PRIMEPOLYMER社的J-750HP等。另,形成凹部4a处,即弹性带4所嵌入部位置,是以保龄球高度为其中心点设置。举例来说,约于保龄球瓶最大径部处,以约50~60mm幅宽环绕设置而成。又,弹性带4的厚度,以可缓和反作用力的厚度为适切,约3~6mm为理想。
包覆于芯材表面的表皮部15,其材质使用较芯材3更具耐摩擦磨耗性、耐冲击性的合成树脂较为理想。例如热可塑性工程塑料中,具胺基结合的聚氨树脂即适用。聚氨树脂具耐磨擦磨耗性、优越的耐撞击性,适合作为保龄球瓶表皮部的材料。作为表皮部,其特定为艾氏耐冲击强度试验(有缺口、23℃、ASTM D253)为600J/m以上,洛氏R硬度为(23℃、ASTM D785)110以上为理想,其耐磨擦磨耗性、耐撞击性、及其硬度必须比芯材高。意即,由于表皮部为直接受到保龄球撞击的部份,不容许有任何破裂或损伤,故有较严格的要求。
聚胺树脂根据其组成可分为单聚合体以及共聚合体的共聚合尼龙种。作为表皮部材料时,虽可使用其中任一种材料,而其中以聚ε-已酰胺树脂(〔NH(CH2)5CO〕n Nylon6)较为理想。再者,聚ε-已酰胺树脂中混合微量弹性体,因可赋予外观光泽性、柔软性,很适合最为表皮部的材料使用。在聚ε-已酰胺树脂中混入含微量弹性体的市售树脂,如TORAY(社)制品「AMILAN(アミラン)U141」等。另,于聚胺树脂中混入其它树脂或颜料,亦可赋予其它特性。例如,加入颜料的表皮部可着色呈象牙色系。
于本发明中,表皮部15的上层是不需要施以底漆处理或透明喷涂的。由于上述表皮部的合成树脂为非常坚硬材质,具有优良的耐损伤性、耐磨擦磨耗性、耐撞击性等,故表皮部即使不施以任何保护亦可保持美观。但是,亦可依需求于表皮部表面印刷上符号或图案。
显示部109是由弯曲的透明片所构成。透明片延着保龄球瓶圆周方向设置成弯曲状,其内侧藉由透明黏着剂贴附上印刷有文字或图案的显示体。透明片的材质,可采用如聚碳酸脂。
另外,本发明中,亦可不设显示部109,可利用其它印刷方式达成。
接下来,将说明实施型态1中保龄球瓶的制造方法。首先,第一阶段先制作芯材。意即如图3所示,于芯材成型用模具21中,设置形成上中空部5a及下中空部5b的上中子25及下中子23,经由匣口26将呈溶蚀状态的合成树脂射出于空腔27中,制成芯材3。成型的芯材3含有具朝上侧开口的上侧开口7的上中空部5a以及具朝下侧开口的下侧开口11的下中空部5b两部分。
如图2所示,芯材3中,上下部分别形成上中空部5a及下中空部5b,此芯材3的上中空部5a中装设有上盖9,下中空部5b中装设有下盖13。上盖9的上方设一半球状头部,此头部的中心具有一突起部37,此突起部37将成为后述表皮部成型用模具中芯材3的上扣止部。
接着,将下盖13由芯材3下侧开口11装入下中空部5b中。并且,下盖13的下部侧壁呈倾斜状,形成越往下方径尺寸越小的倾斜面13b,嵌入下中空部5b时,与芯材3的下端周缘成为同一平面状态。再者,下盖13下部中央设有一底部开口的圆筒型凹部13a,此凹部13a是作为芯材3在后述表皮部成型用模具中芯材3的下侧扣止部。
接下来,如图4所示,将芯材3固定于弹性带成型用模具22中,于芯材3与弹性带成型用模具22间所产生的间隙,藉由匣口26a射出弹性带用树脂(如氯甲酸酯),于环绕芯材3最大径部外周的周沟4a中,充填入弹性带4。
接着,如图5所示,将敲入上盖9及下盖13,于最大径部充填入弹性带4的芯材3固定于表皮部成型用模具的上型39及下型31所形成空间的空腔28内。接着,于芯材3及空腔28所形成的间隙中,藉由匣口51射出聚胺树脂形成表皮部15(参照图1)。
为了将芯材3固定于空腔28内,将上盖9的突起部37嵌入上型39的凹部37a作为上扣止部,将下型31的插梢31a嵌入下盖13的凹部13a作为下扣止部,于芯材3周围同时维持间隙28a,并于空腔28内以上下方向固定。如此一来,即制成上盖9、下盖13以及弹性带4皆被表皮部15所包覆的保龄球瓶。
视需求,亦可于凹部52处射出红色的聚胺树脂,以所谓两色成型制成两条线条部17(参照图1)。但是,此线条部17的制作可藉由于表皮部15上印刷即可,于本发明中并不需要。
诸如上述,将包覆表皮部15的芯材3从上型39及下型31取下,切断上盖9头部的突起部37,使表皮部15与外面成同一平面状态。又,上盖9、下盖13、弹性带4以及芯材3因均一体性的被表皮部15所铸融包覆的缘故,于使用此保龄球瓶时,不会发生上盖9、下盖13及弹性带4脱落的现象。
(实施型态2)
图6为下盖部不被表皮部覆盖时的实施型态2的保龄球瓶切面图。图7为显示其制造过程的切面图。实施型态2的保龄球瓶与实施型态1不同点在于,下盖13不受表皮部15包覆。实施型态2的保龄球瓶,如图7所示,于芯材成形用模具上,安装上中子、下中子,藉由匣口将呈溶融状态的合成树脂射入空腔中冷却后,去除上述上中子与下中子,便制成拥有朝上方开口的上中空部5a及朝下方开口的下中空部5b,以及周围绕有最大径部周沟4a的芯材3;于周沟4a处充填入较上述构成芯材更软的合成树脂,于周围形成弹性带4。接着,如图6所示,于上中空部装设上盖9,同时于上盖的突起部37嵌入上型38的凹部37a,作为上扣止部,将下型31的插梢31a嵌入下中空部,作为下扣止部,于芯材3周围保有间隙,并且在空腔28内由上下两方固定住所述芯材3,于所述间隙28a,藉由匣口射出热融树脂,形成一表皮部15将上盖9、弹性带4以及芯材3一体包覆后,与下中空部5b处装设上下盖13后便完成。
又,下盖13的材质选择较软的材质(如氯甲酸酯、氯甲酸酯与聚丙烯、氯甲酸酯与ABS、氯甲酸酯与尼龙等等混合物),亦可赋予于遭保龄球撞击时,球瓶不会横向滑动等效果。
再者,亦可于下盖13底部加上花纹等增大磨擦是数,亦可赋予相同效果。此类软质材料的下盖,亦适用于后述采用强化蕊的保龄球瓶。
另,下盖13的一部分亦可被表皮部所包覆。如图8所示,此种保龄球瓶的下盖13露出于底部表面,被表皮部所包覆成型。如图9所示,此保龄球瓶下盖13使用上述软性材质(如氯甲酸酯等),其构造包含露出底部的露出零件13x、与露出零件13x上部嵌合的联接零件13z以及包卷露出零件13x与联接零件13z侧面使的一体化的补强用补强零件13y三部份所构成。虽亦可不区分露出零件13x、联接零件13z、补强零件13y,做成一单一零件,但如此一来下盖的厚度会变厚,成型较慢相对亦导致变形,厚度较厚的故亦须花较长树脂硬化时间,生产性不佳。因此,采零件分割组合方式进行。此时,因露出零件13x,因软性材质露出于表面的故,保龄球瓶放置于地板上时具防滑作用。而且,此种下盖13因下部被表皮部15所包覆的缘故,与保龄球撞击时亦不会从保龄球瓶上脱落。
又,此种下盖13的一部分露出瓶底的保龄球瓶,亦可适用于无装设弹性带4的保龄球瓶。
(实施型态3)
图10为装设上强化芯的实施型态3的保龄球瓶切面图。图11为其芯材的切面图。实施型态3的保龄球瓶与实施型态1不同点在于,将强化蕊铸入芯材内。实施型态3中的保龄球瓶,如图10所示,在芯材成型用模具上,安装上中子、下中子,以及由上中子及下中子挟持住的强化芯3a,藉由匣口将呈溶融状态的合成树脂射入空腔中冷却后,去除上述上中子与下中子,便制成朝上方开口的上中空部5a以及朝下方开口的下中空部5b,融铸强化芯3a的周围绕有最大径部周沟4a的芯材3(参阅图11)。接着,如图10所示,于周沟4a充填入较上述构成芯材3a更软的合成树脂,于周围形成弹性带4;再于上中空部5a装设上盖9,同时于下中空部5b亦装设下盖13;上盖9的突起部嵌入上型的凹部,作为上扣止部,将下型的插梢嵌入下盖13的凹部,作为下扣止部,于芯材3周围保有间隙,并且在空腔内由上下两方固定住所述芯材3,于所述间隙,藉由匣口射出热融树脂形成一表皮部15将上盖9、下盖13、弹性带4以及芯材3一体包覆的保龄球瓶。
强化芯3a的形状,棒状或管状等皆适用。就切面形状来说,圆形、椭圆、四角形等等皆可,无特别限定。其材质由具高度耐撞击性及强度的合成树脂制成较佳。意即,强化芯为球瓶运动时可使保龄球瓶强度提升的部材,其特性要求极为严格。如PC树脂即很适合。PC树脂具优秀的耐撞击性及强度,可作为耐保龄球撞击的颈部的强化材料。又,于树脂中混入碳纤维或玻璃纤维等材料亦可赋予提升强度,推荐使用。再者,树脂以外的材料,如金属等亦可适用。作为强化芯其特性为艾氏耐冲击强度试验(有缺口、23℃、ASTM D253)为700J/m以上为理想,需具优秀的耐撞击性及强度。将有设置强化芯及无设置强化芯的球瓶拿来做折曲测试后,得到以下结果。意即,将保龄球瓶横置,于保龄球瓶头部下方放置一28mm金属台,将保龄球瓶颈部以5mm/min速度往下压(压缩测试装置:(股)岛津制作所Autograph AG25TD)。其结果,设置强化芯的球瓶最大荷重15.8kN,无设置强化芯的最大荷重为13.1kN。
(实施型态4)
图12为实施型态4的保龄球瓶构成纵切图。图13为实施型态4中,铸入于保龄球瓶内部的芯材构成纵切图。实施型态4的保龄球瓶,其芯体内设置有强化芯这点与实施型态3相同,不同处在于无设置环绕于芯材最大径部外周的周沟内的弹性带。图12及13中,可看出本实施型态4的保龄球瓶,其上中空部5a与下中空部5b间嵌有一强化芯3a。
接下来,就图14~15说明实施型态4的保龄球瓶制造方法。首先,第一阶段先制作芯材3a。意即如图14所示,于芯材成型用模具21中,设置形成上中空部5a及下中空部5b的上中子25及下中子23与强化芯3a嵌合,经由匣口26将呈溶蚀状态的合成树脂射出于空腔27中,制成芯材3。成型的芯材3含有具朝上侧开口的上侧开口7的上中空部5a以及具朝下侧开口的下侧开口11的下中空部5b两部分。
如图13所示,芯材3中,上下部分别形成上中空部5a及下中空部5b,如图15所示,此芯材3的上中空部5a中装设有上盖9,下中空部5b中装设有下盖13。上盖9的上方设一半球状头部,此头部的中心具有一突起部37,此突起部37将成为后述表皮部成型用模具中芯材3的上扣止部。
接着,将下盖13由芯材3下侧开口11装入下中空部5b中。且,下盖13的下部侧壁呈倾斜状,形成越往下方径尺寸越小的倾斜面13b,嵌入下中空部5b时,与芯材3的下端周缘成为同一平面状态。再者,下盖13下部中央设有一底部开口的圆筒型凹部13a,此凹部13a是作为芯材3在后述表皮部成型用模具中芯材3的下侧扣止部。
接着,将显示部109的凸起部各自插入芯材3的小孔中,将显示部固定于芯材3上。又,于芯材成型用模具21中,形成为了让芯材3外周产生小孔所制的凸部,突出于空腔27中。
接下来,如图15所示,将打入上盖9、下盖13以及显示板109的芯材3固定于表皮部成型用模具的由上型39及下型31所形成的空腔28内。接着,于芯材3与空腔28间所产生之间隙28a,藉由匣口51射出聚丙烯树脂形成表皮部15(参阅图12)。
为了将芯材3固定于空腔28内,将上盖9的突起部37嵌入上型39的凹部37a作为上扣止部,将下型31的插梢31a嵌入下盖13的凹部13a作为下扣止部,于芯材3周围同时维持间隙28a,并于空腔28内以上下方向固定。如此一来,即制成上盖9、下盖13几乎全被表皮部15所包覆,芯材3中间细的部份(相当于强化芯3a外围部份)表皮部15于上下两处呈现小处凹部52。
接着,于凹部52处射出红色的聚胺树脂,以所谓两色成型制成两条线条部17(参照图12)。此线条部17是由充填入凹部52合成树脂所制成的故,不会像利用喷涂方式画上的线一般容易经过磨耗后消失。且,线条不局限于2条,1条、3条甚或图案都可制作。举例来说,BRUNSWICK社的皇冠设计图案亦可于所述凹部52处射出成图样部17。
表皮部15制作完成后显示部109即露出(显示体由表皮部露出的露出部)。如上所述,将包覆表皮部15及线条部17的芯材3从上型39及下型31取下,切断上盖9头部的突起部37,使表皮部15与外面成同一平面状态。接着,上盖9、下盖13以及芯材3因均一体性的被表皮部15所铸融包覆的故,于使用此保龄球瓶时,不会发生上盖9、下盖13脱落的现象。
以上详细叙述了本发明的实施型态,但具体构成并不限于此实施型态。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范围内,既使有设计变更等亦包含在本发明内。举例来说,上述凹部52可制成线条部,亦可藉由事先准备凹部形状的模具,设计出各种不同的图样。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如上所说明的,本发明的保龄球瓶,因于和保龄球撞击位置铸设有具弹性的弹性带的故,不仅于遭受保龄球强烈撞击时可缓和保龄球瓶的撞击力,使用于保龄球比赛时亦不会发生瓶头与瓶身分离的问题,于产业上具极高的利用可能性。

Claims (10)

1.一种保龄球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含两过程:一为芯材制造过程,其是形成一较保龄球外形小的芯材;以及表皮部形成过程,其是在上个过程后,制作其芯材的表皮部过程;
其在芯材成形用模具上,安装上中子、下中子,以及由上中子及下中子挟持住的强化芯,藉由匣口将呈溶融状态的合成树脂射入空腔中冷却后,去除上述上中子与下中子,便制成朝上方开口的上中空部以及朝下方开口的下中空部,形成拥有强化芯的所述芯材,再将上述上中空部装设上盖,同时于下中空部亦装设下盖;上盖的突起部嵌入上型的凹部,作为上扣止部,将下型的插梢嵌入下盖的凹部,作为下扣止部,于所述芯材周围保有间隙,并且在空腔内由上下两方固定住所述芯材,于所述间隙,藉由匣口射出热融树脂形成一表皮部,一体性的将上盖及下盖与芯材同时包覆。
2.一种保龄球瓶,其特征是具有较保龄球瓶外形小的芯材,以及包覆此芯材外层的表皮部,上述芯材的特征为:含有朝上方开口的上中空部、有朝下方开口的下中空部以及铸于上述上中空部及下空中部之间的强化芯;上述上中空部装设上盖,同时于下中空部亦装设下盖;上盖与下盖与芯材呈一体性藉由表皮部披覆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龄球瓶,其特征在于:其是将上述下盖底面保持露出于表面,再由表皮部包覆成型。
4.一种保龄球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含两过程:一为芯材制造过程,其是形成一较保龄球外形小的芯材;以及表皮部形成过程,其是在上个过程后,制作其芯材的表皮部过程;
其在芯材成形用模具上,安装上中子、下中子,藉由匣口将呈溶融状态的合成树脂射入空腔中冷却后,去除上述上中子与下中子,便制成拥有朝上方开口的上中空部及朝下方开口的下中空部,以及周围绕有最大径部周沟的芯材;并于所述周沟处充填入较上述构成芯材更软的合成树脂,于周围形成弹性带;再将上述上中空部装设上盖,同时于下中空部亦装设下盖;上盖的突起部嵌入上型的凹部,作为上扣止部,将下型的插梢嵌入下盖的凹部,作为下扣止部,于所述芯材周围保有间隙,并且在空腔内由上下两方固定住所述芯材,于所述间隙,藉由匣口射出热融树脂形成一表皮将上盖、下盖、弹性带以及芯材一体包覆的保龄球瓶。
5.一种保龄球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含两过程:一为芯材制造过程,其是形成一较保龄球外形小的芯材;以及表皮部形成过程,其是在上个过程后,制作其芯材的表皮部过程;
其在芯材成形用模具上,安装上中子、下中子,藉由匣口将呈溶融状态的合成树脂射入空腔中冷却后,去除上述上中子与下中子,便制成拥有朝上方开口的上中空部及朝下方开口的下中空部,以及周围绕有最大径部周沟的芯材;并于所述周沟处充填入较上述构成芯材更软的合成树脂,于周围形成弹性带;再将上述上中空部装设上盖,将上盖的突起部嵌入上型的凹部,作为上扣止部,将下型的插梢嵌入下中空部,作为下扣止部,于所述芯材周围保有间隙,并且在空腔内由上下两方固定住所述芯材,于所述间隙,藉由匣口射出热融树脂形成一表皮将上盖、弹性带及芯材一体包覆后,再于下中空部装设下盖的保龄球瓶。
6.一种保龄球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含两过程:一为芯材制造过程,其是形成一较保龄球外形小的芯材;以及表皮部形成过程,其是在上个过程后,制作其芯材的表皮部过程;
其在芯材成形用模具上,安装上中子、下中子,以及由上中子及下中子挟持住的强化芯,藉由匣口将呈溶融状态的合成树脂射入空腔中冷却后,去除上述上中子与下中子,便制成朝上方开口的上中空部以及朝下方开口的下中空部,融铸上述强化芯的周围绕有最大径部周沟的芯材;并于所述周沟处充填入较上述构成芯材更软的合成树脂,于周围形成弹性带;再将上述上中空部装设上盖,同时于下中空部亦装设下盖;上盖的突起部嵌入上型的凹部,作为上扣止部,将下型的插梢嵌入下盖的凹部,作为下扣止部,于所述芯材周围保有间隙,并且在空腔内由上下两方固定住所述芯材,于所述间隙,藉由匣口射出热融树脂形成一表皮将上盖、下盖、弹性带以及芯材一体包覆的保龄球瓶。
7.一种保龄球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含两过程:一为芯材制造过程,其是形成一较保龄球外形小的芯材;以及表皮部形成过程,其是在上个过程后,制作其芯材的表皮部过程;
其在芯材成形用模具上,安装上中子、下中子,以及由上中子及下中子挟持住的强化芯,藉由匣口将呈溶融状态的合成树脂射入空腔中冷却后,去除上述上中子与下中子,便制成朝上方开口的上中空部以及朝下方开口的下中空部,融铸上述强化芯的周围绕有最大径部周沟的芯材;并于所述周沟处充填入较上述构成芯材更软的合成树脂,于周围形成弹性带;再将上述上中空部装设上盖,同时将上盖的突起部嵌入上型的凹部,作为上扣止部,将下型的插梢嵌入下中空部,作为下扣止部,于所述芯材周围保有间隙,并且在空腔内由上下两方固定住所述芯材,于所述间隙,藉由匣口射出热融树脂形成一表皮将上盖、弹性带及芯材一体包覆后,再于下中空部装设下盖的保龄球瓶。
8.一种保龄球瓶,其特征是具有较保龄球瓶外形小的芯材,以及包覆此芯材外层的表皮部,上述芯材的特征为:含有朝上方开口的上中空部、有朝下方开口的下中空部以及含有周围绕有最大径部周沟。上述上中空部装设上盖,同时于下中空部亦装设有一下盖;所述周沟处充填入较上述构成芯材更软的合成树脂,于周围形成弹性带;将所述上盖、下盖、弹性带以及芯材利用一表皮层包覆的保龄球瓶。
9.一种保龄球瓶,其特征是具有较保龄球瓶外形小的芯材,以及包覆此芯材外层的表皮部,上述芯材的特征为:含有朝上方开口的上中空部、有朝下方开口的下中空部以及含有周围绕有最大径部周沟。上述上中空部装设上盖,同时于下中空部亦装设有一下盖;所述周沟处充填入较上述构成芯材更软的合成树脂,于周围形成弹性带;将所述上盖、弹性带以及芯材利用一表皮层包覆的保龄球瓶。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保龄球瓶,其特征在于:上述芯材中包含融铸上一强化芯。
CNA2007800165159A 2006-05-09 2007-05-08 保龄球瓶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14376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30816 2006-05-09
JP130816/2006 2006-05-09
JP314899/2006 2006-11-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7670A true CN101437670A (zh) 2009-05-20

Family

ID=40711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165159A Pending CN101437670A (zh) 2006-05-09 2007-05-08 保龄球瓶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3767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58646A4 (en) * 2013-02-22 2016-11-30 Rinotop Oy METHOD FOR PRODUCING A BOWLING CONE WITH ADJUSTABLE PROPERTIES AND CONE
CN107921681A (zh) * 2015-08-27 2018-04-17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经注射成型的部件、接头、注射成型装置以及用于制造经注射成型的部件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58646A4 (en) * 2013-02-22 2016-11-30 Rinotop Oy METHOD FOR PRODUCING A BOWLING CONE WITH ADJUSTABLE PROPERTIES AND CONE
CN107921681A (zh) * 2015-08-27 2018-04-17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经注射成型的部件、接头、注射成型装置以及用于制造经注射成型的部件的方法
US11559930B2 (en) 2015-08-27 2023-01-24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Injection-moulded component, joint, injection-mould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injection-moulded component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950483A (en)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CN102370285A (zh) 改进型运动安全头盔
CN1753779A (zh) 用作模制插入物的注射模制紧固件
CN1915132A (zh) 安全带装置
US6038704A (en) Helmet with opaque inner layer, translucent outer layer, and patterning therebetween
CN108430733B (zh) 腕带及其制造方法、手表或首饰
CN101437670A (zh) 保龄球瓶及其制造方法
US6289528B1 (en) Mat in the form of a liner or pad for sanitary facilities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mat by injection molding
CN1485197A (zh) 彩色鞋底的制造方法及其制品
JPWO2007129717A1 (ja) ボーリングピ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216979A (ja) 合成樹脂製のラベル容器及び、その成形方法
JP4452308B2 (ja) ボーリングピンの製造方法
JP2010158339A (ja) 模様付き二色成形食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60107582A1 (en) Fishing lure
JP4567329B2 (ja) ボーリングピン及びボーリングピンの製造方法
JPS5957001A (ja) 自動車用ハブキヤツプの製造方法
TW565503B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olorful shoe sole and product made by same
CN213704123U (zh) 一种uxc系列包胶共挤塑胶粒
JP2013139126A (ja) 成形型の製造方法
CN201782143U (zh) 首饰工艺饰品
CN213642976U (zh) 一种杠铃或哑铃铃片
JPS6362715A (ja) ヘルメツトの製造方法
JP2002154134A (ja) グラデーション成形方法及び成形体
CN201102442Y (zh) 皮革饰板
KR20100110440A (ko) 경량 보온욕조의 제조방법 및 경량 보온욕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