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7159B - 数字图像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字图像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37159B
CN101437159B CN2008102182776A CN200810218277A CN101437159B CN 101437159 B CN101437159 B CN 101437159B CN 2008102182776 A CN2008102182776 A CN 2008102182776A CN 200810218277 A CN200810218277 A CN 200810218277A CN 101437159 B CN101437159 B CN 1014371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image
divided
pixel
view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182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37159A (zh
Inventor
田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evice Co Ltd
Huawei Device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21827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371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37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7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371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71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字图像的发送方法,包括:将图像数据分割成N个集合,所述集合的并集等于整个图像数据,并且,其中至少两个集合的并集的图像数据密度大于这两个集合中任意一个集合的图像数据密度;分别发送所述N个集合包含的数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字图像的发送装置。

Description

数字图像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数字图像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数字图像在当今人们的生活当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数字图像在网络上的传输也越来越常见。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的数字图像像素越来越多,占用的存储体积也相应的越来越大,这使得在网络中传输数字图像时,受网络带宽的限制,有时传输的时间会比较长。传统的传输方式下,要在一幅图像的全部数据都接收完毕后才解码显示,用户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看到图像。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在普遍采用对数字图像进行像素分割的方法,例如从上到下或从左至右分割图像,逐个传输分割后的图像数据,接收端边接收边解码,显示出来的效果是图像从上到下或从左至右逐渐显示,虽然这种技术比传统的做法稍好,但是接收图像的用户不能即时看到图像的内容,感觉到图像被强行分割,影响了用户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字图像的发送方法,使用户在图像的传输过程中较为及时地看到图像的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方法:
将图像数据分割成N个集合,所述集合的并集等于整个图像数据,并且,其中至少两个集合的并集的图像数据密度大于这两个集合中任意一个集合的图像数据密度,N是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
分别发送所述N个集合包含的数据;
所述将图像数据分割成N个集合,具体包括:对图像中像素的行标识或者列标识施行除以N取余数的运算,运算结果分别为0,1,......,N-1的像素所对应的图像数据分别为所述N个集合之一;
所述图像数据密度的定义为:若此集合对应的像素构成一个单连通域,则所述数据密度等于集合中包含的数据量除以像素个数,若为复连通域或不是连通域,则所述数据密度定义为集合中包含的数据量除以整个图像的像素个数。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数字图像的发送方法,包括:
将图像数据分割成N个集合,所述集合的并集等于整个图像数据,并且,其中至少两个集合的并集的图像数据密度大于这两个集合中任意一个集合的图像数据密度,N是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
分别发送所述N个集合包含的数据;
所述将图像分割成N个集合,具体包括:取图像中各颜色通道的数据分别为N个集合,N等于颜色通道的个数;
所述图像数据密度的定义为:若此集合对应的像素构成一个单连通域,则所述数据密度等于集合中包含的数据量除以像素个数,若为复连通域或不是连通域,则所述数据密度定义为集合中包含的数据量除以整个图像的像素个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字图像的发送装置,包括:
集合分割单元,用于将图像数据分割成N个集合,所述集合的并集等于整个图像数据,并且,其中至少两个集合的并集的图像数据密度大于这两个集合中任意一个集合的图像数据密度,N是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
图像发送单元,用于分别发送所述集合分割单元分割出的N个集合包含的图像数据。
所述集合分割单元包括:
取余运算模块,用于对图像中像素的行标识或者列标识施行除以N取余数的运算;
像素选取模块,用于选取取余运算单元运算的结果分别为0,1,......,N-1的像素所对应的图像数据分别为所述N个集合之一;
所述图像数据密度的定义为:若此集合对应的像素构成一个单连通域,则所述数据密度等于集合中包含的数据量除以像素个数,若为复连通域或不是连通域,则所述数据密度定义为集合中包含的数据量除以整个图像的像素个数。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数字图像的发送装置,包括:
集合分割单元,用于将图像数据分割成N个集合,所述集合的并集等于整个图像数据,并且,其中至少两个集合的并集的图像数据密度大于这两个集合中任意一个集合的图像数据密度,N是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
图像发送单元,用于分别发送所述集合分割单元分割出的N个集合包含的图像数据;
所述集合分割单元具体用于取图像中各颜色通道的数据分别为N个集合,N等于颜色通道的个数;
所述图像数据密度的定义为:若此集合对应的像素构成一个单连通域,则所述数据密度等于集合中包含的数据量除以像素个数,若为复连通域或不是连通域,则所述数据密度定义为集合中包含的数据量除以整个图像的像素个数。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数字图像的发送方法的实施例发送符合上述条件的集合包含的数据,使得接收端在接收显示图像的时候,图像不是从上到下或者从左至有逐渐显现,用户可以较为及时看到图像的内容,改善了用户在通过网络观看数字图像的过程中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变形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3a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一或二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颜色通道分割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在本发明实施例四或五的基础上增加颜色通道分割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施例的流程图。它包括以下步骤:
S101,将图像数据分割成N个集合,所述集合的并集等于整个图像数据,并且,其中至少两个集合的并集的图像数据密度大于这两个集合中任意一个集合的图像数据密度;
此处的图像数据密度是这样定义的:若此集合对应的像素构成一个单连通域,则数据密度等于集合中包含的数据量除以像素个数,若为复连通域或不是连通域,则数据密度可以定义为集合中包含的数据量除以整个图像的像素个数。所谓连通域,是指区域中的任何两点均可通过一条区域内的曲线相连,若连通域中的任何闭合曲线均可连续收缩为区域内一点而不越过区域边界,则该连通域为单连通域,否则为复连通域。通俗的讲,在一个平面上,单连通域就是一个没有“孔”的区域。此处的N是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
S102:分别发送所述N个集合包含的数据。
此处发送数据的顺序是不重要的,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发送这些集合包含的数据,也可以按照随机排列的顺序依次发送相应行标识或列标识的像素所对应的图像数据,这样用户在接收不同图片时,图片中像素显示的顺序不同,不会显得单调乏味,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并且本步骤在执行时间上也不一定要在步骤S101之后,完全可以在S101执行的过程中同时执行本步骤,也即一边分割集合一边发送数据。
以下实施例二和三均是本实施例的具体应用。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P Mod Q代表整数P除以整数Q取余数的运算。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实施例一中的S101具体包括:
S2101,对图像中像素的行标识或者列标识施行除以N取余数的运算,运算结果分别为0,1,......,N-1的像素所对应的图像数据分别为所述N个集合之一。
此处行标识、列标识分别指行和列的序号。本实施例在接受端的显示效果是间隔一定距离的行或者列依次显现,有如百叶窗合上的效果。
本实施例还可以进行如下变形,如图2a所示,前述S2101具体为:
S21011,对图像中像素的行标识施行除以L取余数的运算,对图像中像素的列标识施行除以M取余数的运算,行标识除以L的余数等于k的像素对应的图像数据和列标识除以M的余数等于k的像素对应的图像数据的并集作为所述N个集合之一,其中N为L和M中最大的数,k=0,1,...,N-1。
此处的L和M都是大于1的自然数。譬如,对行标识Mod3,对列标识Mod4,行标识Mod3等于0的像素对应的图像数据和列标识Mod4等于0的像素对应的图像数据作为第一个集合,行标识Mod3等于1的像素对应的图像数据和列标识Mod4等于1的像素对应的图像数据作为第二个集合,行标识Mod3等于2的像素对应的图像数据和列标识Mod4等于2的像素对应的图像数据作为第三个集合,因行标识Mod3的结果不可能等于3,其所对应的图像数据的集合为空集,故只有列标识Mod4等于3的像素对应的图像数据作为第四个集合。一般的来讲,当k大于或等于L和M中较小的数(设为S)时,除以S的余数等于k的像素对应的图像数据是个空集,相应的行标识除以L的余数等于k的像素对应的图像数据和列标识除以M的余数等于k的像素对应的图像数据的并集中就只有行标识或列标识除以L和M中最大的数的余数等于k的像素对应的图像数据。L和M也可以取为相等的自然数。如此,接收端的显示效果是依次显现网格状的像素。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发送散布于整个图像中的像素,可以使用户较为及时地看到图像的全貌,改善了用户的体验。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把图像数据按照颜色通道分割集合。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实施例一中的S101具体为:
S3101,取图像中各颜色通道的数据分别为N个集合,N等于颜色通道的个数。
此处颜色通道分别存储图像中各颜色分量的数值,以常见的RGB图像为例,图像中包括红色(R)、绿色(G)、蓝色(B)三个颜色通道,分别存储各个像素红、绿、蓝三色的数值。将各颜色通道的数据分别归为N个集合(N等于颜色通道的个数),再分别发送这N个集合所包含的图像数据。在接受端的显示效果是渐次显示一个幻色到真色的图像,例如传送一幅RGB图像,依次传送红色、绿色、蓝色通道的数据,接收端会渐次显示一幅偏红、偏黄到真色的图像。当然,本实施例并不局限于RGB图像,也适用于CYMK等其他颜色模式的图像。
本实施例按颜色通道分别发送图像数据,可以使用户较为及时的看到图像的全貌,且图像颜色渐次改变的效果增加趣味性,进一步改善用户的体验。
本实施例也可与前述实施例一或二相结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3a所示,在所述分别发送所述集合包含的数据之前增加步骤S302:将前述实施例一至四分割出的每一个集合中的各颜色通道的图像数据分开成m个集合,m为颜色通道的个数。而步骤S102被替换为:分别发送所述m×N个集合包含的数据。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是图像发送装置的实施例。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U401,集合分割单元,用于将图像数据分割成N个集合,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所述N个集合的并集等于整个图像数据,并且,其中至少两个集合的并集的图像数据密度大于这两个集合中任意一个集合的图像数据密度;
此处的图像数据密度是这样定义的:若此集合对应的像素构成一个单连通域,则数据密度等于集合中包含的数据量除以像素个数,若为复连通域或不是连通域,则数据密度可以定义为集合中包含的数据量除以整个图像的像素个数。所谓连通域,是指区域中的任何两点均可通过一条区域内的曲线相连,若连通域中的任何闭合曲线均可连续收缩为区域内一点而不越过区域边界,则该连通域为单连通域,否则为复连通域。通俗的讲,在一个平面上,单连通域就是一个没有“孔”的区域。
U402,图像发送单元,分别发送集合分割单元U601分割的集合包含的数据。
此处U402可以用于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发送这些集合包含的数据,也可以用于按照随机的顺序发送,这样用户在接收不同图片时,图片中像素显示的顺序不同,不会显得单调乏味,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以下实施例五和六都是对本实施例的具体应用。
实施例五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实施例四中的集合分割单元U401具体包括:
U5401,取余运算模块,用于对图像中像素的行标识或者列标识施行除以N取余数的运算;
此处行标识、列标识的定义同实施例二,N是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
U5402,像素选取模块,用于选取取余运算单元U5401运算的结果分别为0,1,......,N-1的像素所对应的图像数据分别为所述N个集合之一。
本实施例在接受端的显示效果是间隔一定距离的行或者列依次显现,有如百叶窗合上的效果。
本实施例还可以进行如下变形:
U5401具体用于,对图像中像素的行标识施行除以L取余数的运算,对图像中像素的列标识施行除以M取余数的运算;
U5402具体用于,选取取余运算模块U5401对行标识施行除以L取余数的运算的结果等于k的像素对应的图像数据和取余运算模块U7601对列标识施行除以M取余数的运算的结果等于k的像素对应的图像数据的并集作为所述个集合之一,其中N为L和M中最大的数,k=0,1,...,N-1。
此处L和M都是大于1的自然数。譬如,对行标识Mod3,对列标识Mod4,行标识Mod3等于0的像素对应的图像数据和列标识Mod4等于0的像素对应的图像数据作为第一个集合,行标识Mod3等于1的像素对应的图像数据和列标识Mod4等于1的像素对应的图像数据作为第二个集合,行标识Mod3等于2的像素对应的图像数据和列标识Mod4等于2的像素对应的图像数据作为第三个集合,因行标识Mod3的结果不可能等于3,其所对应的图像数据的集合为空集,故只有列标识Mod4等于3的像素对应的图像数据作为第四个集合。一般的来讲,当k大于或等于L和M中较小的数(设为S)时,除以S的余数等于k的像素对应的图像数据是个空集,相应的行标识除以L的余数等于k的像素对应的图像数据和列标识除以M的余数等于k的像素对应的图像数据的并集中就只有行标识或列标识除以L和M中最大的数的余数等于k的像素对应的图像数据。L和M也可以取为相等的自然数。如此,接收端的显示效果是依次显现网格状的像素。
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用于发送散布于整个图像中的像素,可以使用户较为及时地看到图像的全貌,改善了用户的体验。
实施例六
在本实施例中,实施例六中的集合分割U401具体用于:
取图像中各颜色通道的数据分别为N个集合,N等于颜色通道的个数。
此处颜色通道分别存储图像中各颜色分量的数值,以常见的RGB图像为例,图像中包括红色(R)、绿色(G)、蓝色(B)三个颜色通道,分别存储各个像素红、绿、蓝三色的数值。将各颜色通道的数据分别归为N个集合(N等于颜色通道的个数),再分别发送这N个集合所包含的图像数据。在接受端的显示效果是渐次显示一个幻色到真色的图像,例如传送一幅RGB图像,依次传送红色、绿色、蓝色通道的数据,接收端会渐次显示一幅偏红、偏黄到真色的图像。当然,本实施例并不局限于RGB图像,也适用于CYMK等其他颜色模式的图像。
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用于按颜色通道分别发送图像数据,可以使用户较为及时的看到图像的全貌,且图像颜色渐次改变的效果增加趣味性,进一步改善用户的体验。
本实施例也可与前述实施例四或五相结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6所示,即在前述实施例四或五中增加一个颜色通道分割单元U601,用于将集合分割单元U401分割出的每一个集合中的各颜色通道的图像数据分割成m个集合,m为颜色通道的个数。而图像发送单元U402具体用于分别发送颜色通道分割单元U601分割出的m×N个集合包含的数据。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单元、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单元或步骤制作成单个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此外,本发明不受限于任何特定的图像格式,也不受限于应用的网络环境,本发明既可以应用于有线网络,亦可应用于无线网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数字图像的发送方法,包括:
将图像数据分割成N个集合,所述集合的并集等于整个图像数据,并且,其中至少两个集合的并集的图像数据密度大于这两个集合中任意一个集合的图像数据密度,N是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
分别发送所述N个集合包含的数据;
所述将图像数据分割成N个集合,具体包括:对图像中像素的行标识或者列标识施行除以N取余数的运算,运算结果分别为0,1,......,N-1的像素所对应的图像数据分别为所述N个集合之一;
所述图像数据密度的定义为:若此集合对应的像素构成一个单连通域,则所述数据密度等于集合中包含的数据量除以像素个数,若为复连通域或不是连通域,则所述数据密度定义为集合中包含的数据量除以整个图像的像素个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图像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图像中像素的行标识或者列标识施行除以N取余数的运算,运算结果分别为0,1,......,N-1的像素所对应的图像数据分别为所述N个集合之一,具体包括:对图像中像素的行标识施行除以L取余数的运算,对图像中像素的列标识施行除以M取余数的运算,行标识除以L的余数等于k的像素对应的图像数据和列标识除以M的余数等于k的像素对应的图像数据的并集作为所述N个集合之一,其中L和M均为大于1的自然数,N为L和M中最大的数,k=0,1,...,N-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字图像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别发送所述N个集合包含的数据之前,还包括:取所述N个集合中的每一个集合包含的各颜色通道的图像数据分别为m个集合,m为颜色通道的个数;
所述分别发送所述N个集合包含的数据,具体为:分别发送所述m×N个集合包含的数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字图像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发送所述N个集合包含的数据,具体为:按照随机的顺序发送所述m×N个集合包含的数据。
5.一种数字图像的发送方法,包括:
将图像数据分割成N个集合,所述集合的并集等于整个图像数据,并且,其中至少两个集合的并集的图像数据密度大于这两个集合中任意一个集合的图像数据密度,N是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
分别发送所述N个集合包含的数据;
所述将图像分割成N个集合,具体包括:取图像中各颜色通道的数据分别为N个集合,N等于颜色通道的个数;
所述图像数据密度的定义为:若此集合对应的像素构成一个单连通域,则所述数据密度等于集合中包含的数据量除以像素个数,若为复连通域或不是连通域,则所述数据密度定义为集合中包含的数据量除以整个图像的像素个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字图像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发送所述N个集合包含的数据,具体为:按照随机的顺序发送所述N个集合包含的数据。
7.一种数字图像的发送装置,包括:
集合分割单元,用于将图像数据分割成N个集合,所述集合的并集等于整个图像数据,并且,其中至少两个集合的并集的图像数据密度大于这两个集合中任意一个集合的图像数据密度,N是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
图像发送单元,用于分别发送所述集合分割单元分割出的N个集合包含的图像数据。
所述集合分割单元包括:
取余运算模块,用于对图像中像素的行标识或者列标识施行除以N取余数的运算;
像素选取模块,用于选取取余运算单元运算的结果分别为0,1,......,N-1的像素所对应的图像数据分别为所述N个集合之一;
所述图像数据密度的定义为:若此集合对应的像素构成一个单连通域,则所述数据密度等于集合中包含的数据量除以像素个数,若为复连通域或不是连通域,则所述数据密度定义为集合中包含的数据量除以整个图像的像素个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字图像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余运算模块具体用于:对图像中像素的行标识施行除以L取余数的运算,对图像中像素的列标识施行除以M取余数的运算,L和M均为大于1的自然数;
所述像素选取模块具体用于:选取所述取余运算模块对行标识施行除以L取余数的运算的结果等于k的像素对应的图像数据和所述取余运算模块对列标识施行除以M取余数的运算的结果等于k的像素对应的图像数据的并集作为所述N个集合之一;
其中N为L和M中最大的数,k=0,1,...,N-1。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数字图像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颜色通道分割单元,用于取所述集合分割单元分割出的每一个集合中的各颜色通道的图像数据分别为m个集合,m为颜色通道的个数;
所述图像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分别发送所述颜色通道分割单元分割出的m×N个集合包含的数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字图像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发送单元,具体用于按照随机的顺序发送所述颜色通道分割单元分割出的m×N个集合包含的数据。
11.一种数字图像的发送装置,包括:
集合分割单元,用于将图像数据分割成N个集合,所述集合的并集等于整个图像数据,并且,其中至少两个集合的并集的图像数据密度大于这两个集合中任意一个集合的图像数据密度,N是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
图像发送单元,用于分别发送所述集合分割单元分割出的N个集合包含的图像数据;
所述集合分割单元具体用于取图像中各颜色通道的数据分别为N个集合,N等于颜色通道的个数;
所述图像数据密度的定义为:若此集合对应的像素构成一个单连通域,则所述数据密度等于集合中包含的数据量除以像素个数,若为复连通域或不是连通域,则所述数据密度定义为集合中包含的数据量除以整个图像的像素个数。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字图像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发送单元,具体用于按照随机的顺序发送所述集合分割单元分割出的N个集合包含的数据。
CN2008102182776A 2008-12-08 2008-12-08 数字图像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14371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182776A CN101437159B (zh) 2008-12-08 2008-12-08 数字图像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182776A CN101437159B (zh) 2008-12-08 2008-12-08 数字图像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7159A CN101437159A (zh) 2009-05-20
CN101437159B true CN101437159B (zh) 2011-06-15

Family

ID=40711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82776A Active CN101437159B (zh) 2008-12-08 2008-12-08 数字图像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371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8545B (zh) * 2014-09-05 2019-04-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635065B (zh) * 2014-10-31 2019-07-19 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634719B (zh) * 2014-10-31 2019-07-19 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245511B (zh) * 2015-09-28 2019-03-12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049201B (zh) * 2019-04-08 2020-10-20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传输方法及系统、图像发送设备、存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7159A (zh) 2009-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53335B1 (en) Transmitting display management metadata over hdmi
CN103875230B (zh) 使用编码的前同步码对数据流的标识和处理
RU2409008C2 (ru)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ая передача изображения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их данных о глубине
JP5431726B2 (ja) 画像および関連データの組み合わされた交換
US9967599B2 (en) Transmitting display management metadata over HDMI
CN101437159B (zh) 数字图像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US8743178B2 (en) Multi-view video format control
EP1617683A1 (en) Three-dimensionally viewed image providing method, and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CN106899861A (zh) 一种图片文件处理方法及其设备、系统
CN102333201B (zh) 远程呈现的字幕传输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7852516A (zh) 广播信号发送装置、广播信号接收装置、广播信号发送方法和广播信号接收方法
JP5969597B2 (ja) データ送信方法、データ受信方法、無線送信機及び無線受信機
US2016005748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nd Displaying Optional Overlays
CN106937113A (zh) 基于混合色度采样率的图像压缩方法和装置
CN106454256A (zh) 一种多视频实时拼接方法及装置
US2015013521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nd Displaying Optional Overlays
CN102143166A (zh) 一种基于光栅的多视点立体手机视频处理方法
CN107872296A (zh) 用于传输视频的方法和数据发射机
CN107231564A (zh) 一种视频直播方法、直播系统和直播服务器
CN106921869A (zh) 一种图片文件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CN103248945B (zh) 图像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CN109194942A (zh) 一种裸眼3d视频播放方法、终端和服务器
US7675525B2 (en) Deep pixel display and data format
CN102238421A (zh) 多路视频同步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998104A (zh) 一种视频电话及其替代视频的生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29 Building 2, B District, Bantian HUAWEI bas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Huawei terminal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uilding 2, B District, Bantian HUAWEI bas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UAWEI DEVICE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29 Building 2, B District, Bantian HUAWEI bas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Huawei terminal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uilding 2, B District, Bantian HUAWEI bas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UAWEI DEVIC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21

Address after: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uilding 2, B District, Bantian HUAWEI bas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rminal (Shenzhe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