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4902A - 开放式循环型管状微生物透析培养系统 - Google Patents

开放式循环型管状微生物透析培养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34902A
CN101434902A CNA2008102439713A CN200810243971A CN101434902A CN 101434902 A CN101434902 A CN 101434902A CN A2008102439713 A CNA2008102439713 A CN A2008102439713A CN 200810243971 A CN200810243971 A CN 200810243971A CN 101434902 A CN101434902 A CN 1014349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lysis
culture
culture medium
microbial
open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2439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生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81024397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349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14349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49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开放式循环型管状微生物透析培养系统,涉及一种开放式循环型管状微生物透析培养器系统。包括密封的空心圆柱形培养基室,培养基室内设置密封的空心圆柱形微生物透析培养室;培养基室的上、下端分别通过连通管与培养基储存室连接,在连接管上串接蠕动泵;微生物透析培养室的上、下端分别通过连通管与培养液储存室连接,在连接管上串接蠕动泵;在培养基室上端、在微生物透析培养室上端分别设置排气孔,在培养基储存室和培养液储存室的上端分别设置排气孔。本发明将平面透析膜改变为管状透析膜,将非循环型透析培养改变为循环型透析培养,将单一批次透析培养方法改变为开放式连续多批次透析培养生产方法。

Description

开放式循环型管状微生物透析培养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放式循环型管状微生物透析培养器系统,特别是涉及适用于专性厌氧菌及兼性厌氧菌微生物透析培养器工业化生产的专用设备。
背景技术
微生物透析培养不仅能显著提高细胞浓度,还能获得较为纯化的细胞与大分子量产物。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虽有大量实验透析培养装置成功的报道,但可用于工业化生产的设备实属罕见。1985年我国因开发研究肉毒梭菌透析培养菌苗,获得中国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微生物的透析培养装置》实用新型专利证书(1985年10月9日第1873号)。采用这种封闭式非循环型透析培养器可使C型肉毒梭菌毒素产毒能力要比常法提高30倍以上;单位体积培养基的产毒能力要比常法增加1.8~6倍;毒素纯度比常法提高43倍。其产品使绵羊免疫剂量由传统生产方法每头4ml降至0.2ml。这一方法已列入我国《兽医生物制品生产和检验规程》,它不仅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而且为开发真正意义上的联合疫苗奠定了基础。
此后,这项透析培养技术又为我国开展肉毒毒素灭鼠开拓了新的生产方法。但是上述这种封闭型非循环微生物透析培养装置,每使用一批次需要应用饱和水蒸汽高压灭菌三次,如空箱灭菌、培养基灭菌及淘汰处理灭菌,装卸工艺十分烦琐,且在每批次用后都需更换透析膜,这对于工业化生产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发明一种便于工业化生产的开放式循环型管状微生物透析培养系统。
本发明包括密封的空心圆柱形培养基室,在所述培养基室内设置密封的空心圆柱形微生物透析培养室;所述形培养基室的上、下端分别通过连通管与培养基储存室连接,在所述连接管上串接蠕动泵;所述微生物透析培养室的上、下端分别通过连通管与培养液储存室连接,在所述连接管上串接蠕动泵;在所述培养基室上端、在微生物透析培养室上端分别设置排气孔,在培养基储存室和培养液储存室的上端分别设置排气孔。
透析培养是指在半透膜的培养环境中,使微生物生长的方法。培养基室营养成分透过半透膜扩散到微生物培养室,微生物代谢小分子量有害产物透过半透膜扩散到培养基室。这样微生物可充分利用营养成分,同时也改善微生物培养室生长环境,以此达到微生物透析培养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放式循环型管状微生物透析培养器系统,主要由管状透析培养室与外侧环状培养基室组成微生物透析培养器,通过上述两室的各自进、出口管道分别应用蠕动泵与外部透析培养液贮存瓶、培养基液贮存瓶相连,构成开放式循环型管状透析培养器系统。
本发明与原有封闭式非循环型微生物透析培养装置相比,将平面透析膜改变为管状透析膜,将非循环型透析培养改变为循环型透析培养,将单一批次透析培养方法改变为开放式连续多批次透析培养生产方法,为实现透析培养工业化生产又前进了十分重要的一步。
本发明的优越性表现在:
(1)充分发挥透析膜的有效面积,缩短培养室与培养基室之间距离,通过两室各自相向缓慢流动使透析膜两侧获得均匀的渗透率,以此达到理想的透析培养效应,提高细胞及其大分子量产物的收获率。
(2)在完成每批次微生物透析培养后,通过透析培养器外部的培养基室与微生物培养室的更换,可直接对透析培养器进行连续使用,提高设备利用率,明显减少设备的饱和水蒸气高压灭菌的次数,节省电能与用水量,减轻生产劳动强度。
本发明所述微生物透析培养室与培养基室的体积比为1∶8~12。通过封闭式非循环型微生物透析培养装置的长期实践,在继续保持培养液与培养基液的体积之比为1∶10的基础上,开放式循环型管状微生物透析培养器系统将会进一步改善与加速微生物生长、产毒过程,以防止营养成分不足过剩的不良现象。
为了方便生产组装,本发明所述培养基室由空心圆柱形柱壁和上、下两个盖体组成,所述柱壁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上、下两个盖体之间,上、下两个盖体之间通过螺柱和螺母相互固定连接。
为了便于观察,所述柱壁为透明材料或带有视镜的材料制成。
为了将微生物透析培养室固定在培养基室内,所述微生物透析培养室由管状透析膜和上、下两个不锈钢罩组成,所述管状透析膜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环密封连接在上、下两个不锈钢罩上。
另外,本发明还在各排气孔上分别插接内设过滤棉的空气过滤棒。目的是防止外部的尘土、微生物的污染,影响微生物培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空心圆柱形培养基室1由空心圆柱形柱壁101和上、下两个盖体102、103组成,柱壁101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上、下两个盖体102、103之间,上、下两个盖体102、103之间通过螺柱104和螺母105、106相互固定连接。柱壁101可以采用透明材料或带有视镜不锈钢材料制成。
空心圆柱形微生物透析培养室2由管状透析膜201和上、下两个不锈钢罩202、203组成,管状透析膜201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环204密封连接在上、下两个不锈钢罩202、203上。且,下不锈钢环203的下端焊接在圆柱形培养基室的下盖体103上。
微生物透析培养室2布置在培养基室1的中间,并使微生物透析培养室2与培养基室1的体积比为1∶8~12。
在培养基室1的上盖体102中心开设橡胶塞孔107,一旁开设排气孔108和通管口109。下盖体103中心开设与微生物透析培养室2连通的通管口110,下盖103一旁开设与培养基室1连通的通管口111。橡胶塞孔107上连接一橡胶塞3。
培养基储存室4在输出管5上串接一蠕动泵7,将培养基液经下盖103的通管口111输入培养基室1内。培养基室1内超出容积的培养基液通过虹吸作用由上盖体102通管口109,经输出管6返入培养基储存室4。培养基储存室4上端还连接一内设过滤棉的空气过滤棒13。
微生物培养室2培养液通过输出口110,在输出管10上还串接一蠕动泵12,输入培养液储存室8。在上不锈钢罩204的上端开设两孔,一孔连通管道9,培养液储存室8超出容积的培养液通过虹吸作用由管道9经橡胶塞3的中心孔输入微生物透析培养室2。在橡胶塞3内还插置内设过滤棉的空气过滤棒11,并使空气过滤棒11的下端通过不锈钢罩204的另一孔与微生物透析培养室2形成连通。培养液储存室8的上端连接一内设过滤棉的空气过滤棒14。
在培养基室1上盖102开设排气孔108,其上端连接一内设过滤棉的空气过滤棒15,并使空气过滤棒15与培养基室1形成连通。
本发明在用于适宜的微生物透析培养时将会产生明显的生产效应。如在D与C型肉毒梭菌透析培养中,毒素毒力可提高2~3倍,并能连续培养数十次。可以大大减轻生产工艺劳动强度,缩短生产周期,节省能源,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Claims (6)

1、开放式循环型管状微生物透析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的空心圆柱形培养基室,在所述培养基室内设置密封的空心圆柱形微生物透析培养室;所述形培养基室的上、下端分别通过连通管与培养基储存室连接,在所述连接管上串接蠕动泵;所述微生物透析培养室的上、下端分别通过连通管与培养液储存室连接,在所述连接管上串接蠕动泵;在所述培养基室上端、在微生物透析培养室上端分别设置排气孔,在培养基储存室和培养液储存室的上端分别设置排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开放式循环型管状微生物透析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透析培养室与培养基室的体积比为1∶8~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开放式循环型管状微生物透析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室由空心圆柱形柱壁和上、下两个盖体组成,所述柱壁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上、下两个盖体之间,上、下两个盖体之间通过螺柱和螺母相互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开放式循环型管状微生物透析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壁为透明材料或带有视镜的金属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开放式循环型管状微生物透析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透析培养室由管状透析膜和上、下两个不锈钢罩组成,所述管状透析膜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环密封连接在上、下两个不锈钢罩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开放式循环型管状微生物透析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各排气孔上分别插接内设过滤棉的空气过滤棒。
CNA2008102439713A 2008-12-18 2008-12-18 开放式循环型管状微生物透析培养系统 Pending CN1014349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2439713A CN101434902A (zh) 2008-12-18 2008-12-18 开放式循环型管状微生物透析培养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2439713A CN101434902A (zh) 2008-12-18 2008-12-18 开放式循环型管状微生物透析培养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4902A true CN101434902A (zh) 2009-05-20

Family

ID=40709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2439713A Pending CN101434902A (zh) 2008-12-18 2008-12-18 开放式循环型管状微生物透析培养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34902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4447A (zh) * 2012-04-18 2012-08-15 浙江万里学院 一种微阵列透析室及利用该透析室的富集培养方法
CN103923823A (zh) * 2013-11-06 2014-07-16 领绿生物镇江有限公司 一种高密度发酵嗜酸乳杆菌的发酵装置
CN104884606A (zh) * 2012-11-30 2015-09-02 株式会社百奥尼 自动化制备无细胞蛋白的设备及其制备蛋白质的方法
CN105132275A (zh) * 2015-09-28 2015-12-09 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 一种微生物富集装置及其应用
CN107261237A (zh) * 2017-07-01 2017-10-20 郑州大学第附属医院 一种具有消毒和加热功能的腹膜透析管连接装置
CN107475093A (zh) * 2017-07-10 2017-12-15 湖北物连网智能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水浴加热培养装置
CN109714962A (zh) * 2016-07-11 2019-05-03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益生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用于在体外培养细胞的系统和方法
CN110713897A (zh) * 2019-10-28 2020-01-21 华侨大学 一种微生物隔离培养及培养液供应装置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4447A (zh) * 2012-04-18 2012-08-15 浙江万里学院 一种微阵列透析室及利用该透析室的富集培养方法
CN102634447B (zh) * 2012-04-18 2013-09-18 浙江万里学院 一种微阵列透析室及利用该透析室的富集培养方法
US10287542B2 (en) 2012-11-30 2019-05-14 Bioneer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preparing cell-free proteins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proteins using same
CN104884606A (zh) * 2012-11-30 2015-09-02 株式会社百奥尼 自动化制备无细胞蛋白的设备及其制备蛋白质的方法
CN104884606B (zh) * 2012-11-30 2020-07-10 株式会社百奥尼 自动化制备无细胞蛋白的设备及其制备蛋白质的方法
CN103923823A (zh) * 2013-11-06 2014-07-16 领绿生物镇江有限公司 一种高密度发酵嗜酸乳杆菌的发酵装置
CN105132275A (zh) * 2015-09-28 2015-12-09 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 一种微生物富集装置及其应用
CN109714962A (zh) * 2016-07-11 2019-05-03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益生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用于在体外培养细胞的系统和方法
CN107261237A (zh) * 2017-07-01 2017-10-20 郑州大学第附属医院 一种具有消毒和加热功能的腹膜透析管连接装置
CN107261237B (zh) * 2017-07-01 2018-05-15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具有消毒和加热功能的腹膜透析管连接装置
CN107475093A (zh) * 2017-07-10 2017-12-15 湖北物连网智能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水浴加热培养装置
CN110713897A (zh) * 2019-10-28 2020-01-21 华侨大学 一种微生物隔离培养及培养液供应装置
CN110713897B (zh) * 2019-10-28 2022-07-29 华侨大学 一种微生物隔离培养及培养液供应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34902A (zh) 开放式循环型管状微生物透析培养系统
CN201459137U (zh) 微生物透析培养器
CN207452144U (zh) 一种杂交瘤细胞过滤灌流培养制备抗体的装置
CN105219667B (zh) 用于木糖发酵制氢的菌株及制氢方法
WO2016172998A1 (zh) 植物生物反应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1325964Y (zh) 开放式循环型管状微生物透析培养系统
CN106701547A (zh) 生物代谢产生的气体挥发物的收集装置及其实时采集方法
CN104560688B (zh) 一种用于培养混合微生物的装置及其培养方法
CN102234205B (zh) 一种多功能固态发酵反应器
CN103497890A (zh) 细菌用发酵罐灌流培养系统及方法
CN203057904U (zh) 一种液体菌种深层培养简易发酵装置
CN203559051U (zh) 一种用于培养混合微生物的装置
CN103865753B (zh) 一种液体、固体联合菌剂发酵制备系统
CN103125269A (zh) 一种液体菌种深层培养简易发酵装置
CN102492614A (zh) 一种用于固液分相微生物发酵方法
CN202626198U (zh) 一种易于细胞脱壁的高通量细胞培养器
CN108424855A (zh) 一种植物细胞、器官液体培养装置
CN209481660U (zh) 一种微藻固碳成矿联产一体化装置
CN204417517U (zh) 一种大规模细胞培养多联袋
CN215799493U (zh) 一种具有独立培养模块的好氧菌培养装置
CN202968544U (zh) 一种降低染菌概率的连续发酵扩培装置
CN103039269A (zh) 一种简易型液体菌种接种装置
CN203960185U (zh) 一种厌氧发酵系统
CN208857314U (zh) 一种植物细胞、器官液体培养装置
CN2937146Y (zh) 双向透析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