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2993B - 移动通信装置和接收质量信息建立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装置和接收质量信息建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32993B
CN101432993B CN2007800152182A CN200780015218A CN101432993B CN 101432993 B CN101432993 B CN 101432993B CN 2007800152182 A CN2007800152182 A CN 2007800152182A CN 200780015218 A CN200780015218 A CN 200780015218A CN 101432993 B CN101432993 B CN 1014329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ption
quality information
reception quality
signal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1521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32993A (zh
Inventor
山口惠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Innovations Co ltd Hong Kong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32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29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329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299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97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36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SIR] or 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 [CI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73Predicting channel quality or other radio frequency [RF]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group of H04B3/00 - H04B13/00
    • H04B2201/69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 H04B2201/707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relating to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2201/70701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relating to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featuring pilot assisted re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当处理延迟检测单元(27)检测到从无线基站发送的公共导频信号的接收质量的测量的结束定时(F)已经从建立开始时限延迟时,则根据在建立开始时限之前测量的接收质量而建立近似接收质量信息(k)。所述近似接收质量信息发送到无线基站。可以防止接收质量信息的发送定时的延迟,并且无线基站可以迅速地设置到蜂窝电话的发送数据的传输速率。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装置和接收质量信息建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通信装置和一种接收质量信息建立方法,具体涉及适当地应用到符合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标准的蜂窝电话以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规范兼容的移动通信装置,以及用于所述移动通信装置的接收质量信息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W-CDMA(宽带码分多址)无线通信系统的标准化计划的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已经促进了HSDP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方案的标准化,所述HSDPA方案是为提高从无线基站到诸如蜂窝电话的移动通信装置的下行链路传输速率而设计的分组发送方案。这个HSDPA方案使用HS-PDSCH(高速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和HS-SCCH(HS-PDSCH的高速共享控制信道)作为下行链路物理信道。HS-PDSCH用于发送分组数据,并且由多个移动通信装置共享。HS-SCCH用于发送与H-ARQ(混合自动请求重发,其是基于纠错技术和自动请求重发技术的组合的编码方案)控制相关联的信息和诸如TFRI(传输格式和资源相关信息)的HS-PDSCH的第一层信息(OSI协议的物理信道)。
HS-DPCCH(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是在HSDPA方案内定义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这个HS-DPCCH用于发送用于上述的H-ARQ和CQI(信道质量指示符:接收质量信息)的响应信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测量CPICH(公共导频信道)信号的质量来获得接收质量信息。这个接收质量信息表示移动通信装置和无线基站之间的传播路径的通信状态,并且用于确定要经由HS-PDSCH发送到移动通信装置的数据的编码速率。另外,通过Ec/Io(每码片的能量/每单位频率的干扰功率)来表示质量。
传统上,如图6内所示,符合这个HSDPA方案的蜂窝电话包括天线1、双工器(DUP)2、接收单元3、解调单元4、解扩(de-spreading)单元5、接收功率计算单元6、缓冲器7、SIR计算单元8、CQI选择单元9、复用器(MUX)10、调制单元11和12、复用器(MUX)13和发送单元14。
在这种蜂窝电话内,接收单元3经由天线1和双工器2而对接收无线电波Wa进行接收,并且将接收结果分离为包括用户信息的HS-PDSCH(高速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PCH(专用物理信道)和包括控制信息的HS-SCCH(高速共享控制信道)/CPICH(公共导频信道)等。解调单元4将HS-PDSCH、HS-SCCH和DPCH解调为接收分组数据和控制信息等,并且将它们输出。
在所述控制信息内,CPICH信息用于测量/计算来自无线基站的下行链路信号的功率,并且用于建立CQI(接收质量信息)。在建立CQI中,首先,解扩单元5对CPICH的每个符号(例如8个比特)执行解扩处理,并且,接收功率计算单元6以对应于HSDPA方案的预定TTI(发送时间间隔)计算ISCP/RSCP。缓冲器7缓存(存储)所获得的ISCP/RSCP,直到存储了对应于CQI建立参考部分的ISCP/RSCP。其后,SIR计算单元8通过使用对应于CQI建立参考部分的ISCP/RSCP来计算SIR(信干比)。CQI选择单元9根据计算结果而建立CQI。
复用器(MUX)10将CQI与其它控制信息进行复用。调制单元11使用本地扩频码来执行对结果产生的信息的扩频调制。复用器(MUX)13将结果产生的信息与由调制单元12使用本地扩频码进行扩频调制的用户信息、控制信息等进行复用,以获得关于作为上行链路信道的HS-DPCCH的信息。发送单元14将所述经过复用的信息转换为发送信号,并且将其作为发送无线电波Wb从天线1经由双工器2发送。
除了上述的蜂窝电话之外,例如,在下面的参考文献中还公开了其它这种类型的技术。
在参考文献1(日本特许公开号2005-057710)中公开的通信终端装置根据用于表示从接收信号测量的接收质量的测量值(SNR)是否等于或者大于门限值或者小于门限值,建立用于表示不同的接收质量的接收质量信息(暂时CQI)。这种装置还通过使用所建立的接收质量信息来建立接收质量信息的概率密度分布,并且还计算中值,所述中值是用于指示所建立的概率密度分布的概率密度最大值的接收质量信息。随后,所述装置根据在所计算的中值和接收质量信息之间的差而校正接收质量信息,由此确定要报告给基站设备的接收质量信息(报告CQI)。
在参考文献2(日本特许公开号2005-064963)中公开的具有通信质量控制功能的通信装置,将根据信道质量的测量结果而建立的反馈信息报告给基站。这个装置在分配对应于从在反馈信息和实际用于发送的发送参数之间的差而预测的可能性的加权的同时,计数正常或者异常接收以由基站确定的发送参数而发送的数据块的次数,并且按照计数值而更新对应于所述反馈信息的信道质量门限值。这可以建立以适合于实际发送特性的发送参数而发送的反馈信息,并且执行自适应编码调制,即使传播环境不是不变的或者之前所报告的反馈信息与实际从基站发送的发送参数不同,所述自适应编码调制也将使高通信质量保持不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图6内所示的传统蜂窝电话内,例如,当由于接收环境中的衰变而导致在分配到自方站(self-station)的本地扩频码和用于接收信号的接收扩频码之间趋向于发生失步时,通过解扩单元5对CPICH进行的解扩处理所需要的时间可能动态地变化。这种变化引起下面的问题。
按照3GPP标准,例如,如图7内所示,CQI的参考部分S是一个子帧,其包括构成CPICH和HS-DPCCH的每个帧的多个时隙(例如15个时隙)中的三个时隙。在HS-DPCCH的一个子帧的首部的第一时隙分配用于发送确认信号,并且第二和第三时隙分配用于发送CQI。另外,在首部的第一时隙内设置CQI建立开始时限L,并且将从CQI建立开始时限L到第一时隙的结尾之间的间隔设置为CQI建立所需要的时间t。
对于解扩后的CPICH,接收功率计算单元6以TTI(发送时间间隔)计算ISCP/RSCP。传统上,在一些情况下,当通过解扩单元5对CPICH进行的解扩处理所需要的时间改变时,ISCP/RSCP的计算的结束定时FT从CQI建立开始时限L延迟,并且CQI的建立在所述建立所需要的时间t内未完成。如果CQI的建立在所需要的时间t内未完成,则CQI到无线基站的发送定时延迟,并且到属于该无线基站的蜂窝电话的发送数据的传输速率的设置延迟。
在参考文献1内公开的通信终端装置设计用于根据接收质量信息的概率密度分布而校正接收质量信息,并且与本发明的布置不同。即,上述问题保持不变。
另外,在参考文献2内公开的通信装置设计用于通过更新对应于反馈信息的信道质量门限值来改善通信质量,并且与本发明的布置不同。即,上述问题保持不变。
已经考虑到上述情况而做出本发明,并且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通信装置和一种用于所述移动通信装置的接收质量信息建立方法,所述移动通信装置防止CQI的发送定时延迟。
所述问题的解决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信装置包括:接收质量信息建立装置,用于以预定时间间隔在下行链路信号的每一帧中的预定部分中测量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并且根据测量结果来建立用于表示所述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的接收质量信息,所述下行链路信号是经由下行链路从无线基站发送的;发送装置,用于经由上行链路向所述无线基站发送由所述接收质量信息建立装置建立的接收质量信息;以及,接收装置,用于以由所述无线基站根据所述基站质量信息而设置的传输速率接收发送数据,其中,所述接收质量信息建立装置包括:处理延迟检测装置,用于确定接收质量的测量的结束定时是否已经从接收质量信息的预定建立开始时限延迟;以及,接收质量信息输出装置,用于当所述处理延迟检测装置确定所述结束定时已经延迟时,则根据在所述建立开始时限之前测量的接收质量来计算近似的接收质量信息,并且将所计算的近似接收质量信息作为所述接收质量信息而输出。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接收质量信息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预定时间间隔在下行链路信号的每一帧中的预定部分中测量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并且根据测量结果来建立用于表示所述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的接收质量信息,所述下行链路信号是经由下行链路从无线基站发送的;经由上行链路向所述无线基站发送所述已建立的接收质量信息;并且,以由所述无线基站根据所述基站质量信息而设置的传输速率接收发送数据,其中,所述建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接收质量的测量的结束定时是否已经从接收质量信息的预定建立开始时限延迟;并且,当确定所述结束定时已经延迟时,根据在所述建立开始时限之前测量的接收质量来计算近似的接收质量信息,并且将所计算的近似接收质量信息作为所述接收质量信息输出。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当检测到从无线基站发送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的测量的结束定时已经从接收质量信息的预定建立开始时限延迟时,根据在所述建立开始时限之前所测量的接收质量来计算近似的接收质量信息,并且将所计算的近似接收质量信息作为接收质量信息发送到所述无线基站。这可以防止接收质量信息的发送定时延迟,并且迅速地设置到属于所述无线基站的移动通信装置的发送数据的传输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蜂窝电话的主要部分的布置的方框图;
图2是示出了接收质量信息建立单元的布置的方框图;
图3是示出了SIR计算单元的布置的方框图;
图4是用于说明在图1内所示的蜂窝电话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是用于说明在图1内所示的蜂窝电话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6是示出了传统蜂窝电话的布置的方框图;以及
图7是用于说明在图6内的蜂窝电话内的问题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装置和一种用于所述移动通信装置内的接收质量信息建立方法,所述移动通信装置根据在建立开始时限之前所测量的接收质量而建立近似的接收质量信息,并且当检测到从无线基站发送的导频信号(CPICH)的接收质量的测量结束定时已经从CQI(接收质量信息)的建立开始时限延迟时,则将所述近似的接收质量信息作为CQI(接收质量信息)发送给无线基站。
将参考图1至图3来说明作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装置的布置。在图1内所示的移动通信装置是蜂窝电话,并且包括天线21、双工器(DUP)22、接收单元23、解调单元24、CPICH(公共导频信道)解扩单元25、接收功率计算单元26、处理延迟检测单元27、缓冲器28、SIR计算单元29、CQI选择单元30、复用器(MUX)31、调制单元32和33、复用器(MUX)34和发送单元35。注意,如图2内所示,SIR计算单元29和CQI选择单元30构成接收质量信息输出单元36。CPICH解扩单元25、接收功率计算单元26、处理延迟检测单元27、缓冲器28和上述的接收质量信息输出单元36构成接收质量信息建立单元37。
参见图1,天线21接收来自无线基站(未示出)的接收无线电波Wa,并且将发送无线电波Wb进行发送。无线基站设置用于这个蜂窝电话的下行链路,并且经由移动通信控制站、访问者移动业务交换中心和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未示出)而连接到一般的电话网络。
双工器(DUP)22分离接收无线电波Wa和发送无线电波Wb以防止它们之间的干扰。接收单元23对接收无线电波Wa进行接收,并且输出接收信号c。解调单元24通过从自接收单元23输出的接收信号c中解调出HS-PDSCH、HS-SCCH和DPCH而产生接收分组数据和控制信息d等。
CPICH解扩单元25从接收信号c中提取CPICH,并且通过下述方式来解调CPICH:通过使用按照码分多址分配给自方站的本地扩频码来解扩每个CPICH符号(例如8比特)的接收扩频码。CPICH解扩单元25然后输出导频信号e(下行链路信号)。接收功率计算单元26以对应于HSDPA方案的预定TTI(发送时间间隔)执行对导频信号e的ISCP(干扰信号码功率)/RSCP(接收信号码功率:来自无线基站的CPICH的接收功率)的计算,并且输出接收功率值f(接收质量)。所述接收功率值f由对应于通过解扩而解调的导频信号e(下行链路信号)的每单位频率的干扰功率的每个码片的能量Ec/Io(每码片能量/每单位频率的干扰功率)表示。
处理延迟检测单元27在导频信号e的每个帧内的预定部分(CQI参考部分)S内测量从接收功率计算单元26输出的接收功率值f,并且将结果产生的值作为接收功率值g输出到缓冲器28。每次由接收功率计算单元26以TTI计算的接收功率值f输入到处理延迟检测单元27时,则依序执行这个处理。在处理延迟检测单元27内具体设置用于由CQI选择单元30根据对于接收功率值f的测量结果而建立CQI(接收质量信息)的建立开始时限L,所述CQI用于表示下行链路的质量。处理延迟检测单元27在检测到接收功率值f的测量结束定时FT已经从所述建立开始时限L延迟后,将延迟检测信号v输出到SIR计算单元29。缓冲器28依序存储由处理延迟检测单元27产生的接收功率值g。
SIR计算单元29捕获在缓冲器28内存储的接收功率值g作为接收功率值h,并且计算和输出SIR(信干比: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值j。在这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具体地,SIR计算单元29包括在图3内所示的SIR存储单元29a和SIR近似单元29b。SIR存储单元29a在从当前到过去的预定间隔内存储SIR值j。当处理延迟检测单元27输出延迟信号v时,SIR近似单元29b将存储在缓冲器28内的接收功率值g捕获为接收功率值h,并且计算SIR值。然后,SIR近似单元29b按照这个在建立开始时限L之前已经在其中测量到接收功率值f的部分的长度来加权SIR值。如下所述的元素(1)和(2)用于这个加权操作:
(1)对应于用于计算SIR值的ISCP/RSCP的部分和确定为CQI参考部分S的部分(三个时隙)之间的比率;以及
(2)通过最小二乘法从过去的SIR值j的采样对CQI的变化趋势进行线性内插而进行回归分析从而计算的该部分中的预测SIR值。
通过在相对于当前处理部分附近的预定范围内的在过去的时间序列的标准偏差,确定用于计算这个预测的SIR值的过去的SIR值的采样组的数量。所计算的标准偏差越大,则收集采样点的范围越宽。另外,从用于加权操作的过去的SIR值j的采样组中排除压缩模式(用于对于具有不同频率的小区执行测量的模式)部分和CQI重复(CQI建立的重复)部分。如果SIR值j的变化趋势显示某种周期性,则通过使用傅立叶变换来将这样的变化趋势作为波形模型进行处理比通过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近似更好。可以在SIR值的计算定时之前完成上述标准偏差的计算,从而,上述标准偏差的计算就不会对CQI建立开始的时间限制施加任何妨碍。执行这样的加权操作可以维护与在另一个参考部分内产生的SIR值j的相对关系。
更具体而言,SIR近似单元29b关于所计算的SIR值对上述比率(1)进行积分以补偿部分数据的短缺,并且按照上述(2)从积分所得的值获取预测的SIR值。SIR近似单元29b将在这个预测的SIR值和实际计算的SIR值之间的中间值设置为最后的SIR值(近似SIR值)j。这个中间值是通过当已计算出的标准差减少时朝向预测的SIR值进行加权而调整的值。
CQI选择单元30具有这样的表格,在表格中,使得从SIR计算单元29输出的SIR值对应于CQI,并且CQI选择单元30选择和输出对应于SIR值j的CQI k。
复用器(MUX)31通过将从CQI选择单元30输出的CQI信息k与其它的控制信息进行复用而输出经过复用的信号m。调制单元32通过使用本地扩频码而对从复用器(MUX)31输出的经过复用的信号m进行扩频调制,并且输出经过调制的信号p以在HS-DPCCH(上行链路质量控制信道:上行链路,上行链路)上发送。调制单元33通过使用本地扩频码而对用户信息或者控制信息n等进行扩频调制,并且输出经过调制的信号q以在HS-DPCCH上发送。复用器(MUX)34通过将经过调制的信号p与经过调制的信号b进行复用而输出经过复用的信号u。发送单元35将经过复用的信号u转换为发送无线电波Wb,并且将其经由双工器22从天线21发送到无线基站。
无线基站根据所发送的CQI k来设置到这个蜂窝电话的发送数据的传输速率(编码速率)。
接着参考图4和5来说明通过用于在图1内所示的蜂窝电话的接收质量信息建立方法的处理的内容。
在这个蜂窝电话内,在处理延迟检测单元27内设置了用于由CQI选择单元30建立CQI(接收质量信息)k的建立开始时限L。当处理延迟检测单元27检测到从无线基站发送的导频信号(CPICH)的接收质量的测量的结束定时FT已经从建立开始时限L延迟时,则根据在建立开始时限L之前所测量的接收质量来建立近似的接收质量信息,并且将所述近似的接收质量信息发送到无线基站。通过下述方式来建立这个近似的接收质量信息:对在建立开始时限L之前测量的接收质量,与已经在其中测量接收质量的部分的长度相对应地进行加权和线性内插。无线基站根据这个近似的接收质量信息来设置到这个蜂窝电话的发送数据的传输速率(编码速率)。下面详细说明这个操作。
来自无线基站的接收无线电波Wa被天线21接收,并且经由双工器22输入到接收单元23。然后,接收单元23输出接收信号c。接收信号c输入到解调单元24,并且解调为HS-PDSCH、HS-SCCH和DPCH,由此产生接收分组数据和控制信息d等。
如图4内所示,CPICH解扩单元25从HSDPA的开始时间起从接收信号c提取CPICH,并且通过使用本地扩频码来解扩每个符号的CPICH的接收扩频码,由此解调导频信号e(在步骤S1内的CPICH解扩处理循环的开始)。接收功率计算单元26执行对导频信号e的ISCP/RSCP的计算(步骤S2),并且输出接收功率值f(接收质量)。接收功率值f作为接收功率值g经由处理延迟检测单元27发送,并且存储在缓冲器28内(在步骤S3内的缓冲)。
如果当前处理的数据部分是CQI参考部分S的结尾(步骤S4中为“是”),则SIR计算单元29捕获在此时间点之前在缓冲器28内存储的接收功率值g作为接收功率值n,并且计算SIR值j(步骤S5)。CQI选择单元30接收SIR值j,并且选择和输出对应于SIR值j的CQI k(步骤S6)。此时,清空缓冲器28(步骤S7)。CPICH解扩处理循环结束(步骤S8)。
如果当前处理的数据部分不是CQI参考部分S的结尾(步骤S4中为“否”),则处理延迟检测单元27确定接收功率值f的测量的结束定时FT是否已经从CQI选择单元30内的CQI建立开始时限L延迟(步骤S9)。如果所述单元确定所述定时未延迟(步骤S9中为“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2。注意:解扩后,在CPICH(导频信号e)的每半个时隙(时间宽度:1TTI)执行一次在步骤S2内的ISCP/RSCP的计算,如图5内所示。
相反,如果处理延迟检测单元27确定所述时间已经延迟(步骤S9中为“是”),则所述单元向SIR计算单元29输出延迟检测信号v。在这种情况下,SIR计算单元29捕获在这个时间之前在缓冲器28内存储的接收功率值g作为接收功率值h,并且计算SIR值。SIR计算单元29然后按照其中在建立开始时限L(在步骤S10内的加权计算)之前已经测量接收功率值f的部分的长度来加权SIR值,以计算最后的SIR值(近似SIR值)j(步骤S5)。其后,执行在步骤S6至S8内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CQI选择单元30选择适当的CQI,并且将其输出为CQI k。
复用器31将CQI k与其它控制信息复用,并且输出经过复用的信号m。调制单元32通过使用本地扩频码来对经过复用的信号m进行扩频调制,并且输出经过调制的信号p。调制单元33通过使用本地扩频码对用户信息和控制信息n等进行扩频调制,并且输出经过调制的信号q。复用器34将经过调制的信号p和经过调制的信号q复用为关于作为上行链路信道的HS-DPCCH的信息,并且输出结果产生的信号作为经过复用的信号u。发送单元35将经过复用的信号u转换为发送无线电波Wb,并且将其经由双工器22从天线21向无线基站发送。
无线基站根据所发送的CQI k来设置到这个蜂窝电话的发送数据的传输速率(编码速率)。
如上所述,在这个示例性实施例内,当处理延迟检测单元27检测到从无线基站发送的公共导频信号(CPICH)的接收质量的测量的结束定时FT已经从CQI(接收质量信息)k的建立开始时限L延迟时,接收质量信息建立单元37根据在建立开始时限L之前测量的接收质量来建立近似接收质量信息,并且将所述近似接收质量信息发送给无线基站。这可以防止接收质量信息的发送定时延迟,并且迅速地设置到属于该无线基站的蜂窝电话的发送数据的传输速率。
另外,接收质量信息建立单元37配置为接收作为下行链路信号的、从无线基站发送的导频信号,并且测量其接收质量。接收质量信息建立单元37还配置为通过使用按照码分多址分配给自方站的本地扩频码来解扩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扩频码,并且计算对应于通过解扩而解调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每单位频率的干扰功率的每码片能量,作为接收质量。
接收质量信息建立单元37还配置为通过下述方式来建立近似的接收质量信息:与在其中已经测量接收质量的部分的长度相对应地对在建立开始时限L之前已经测量的接收质量信息的接收质量进行加权。这个可以改善所述近似接收质量信息的精确度。接收质量信息建立单元37还配置为通过线性内插在建立开始时限L之前测量的接收质量而建立近似接收质量信息。这可以改善近似接收质量信息的精确度。
虽然以上已经参考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具体配置不限于这个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甚至包括其中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改变所述示例性实施例的设计的情况。
例如,在这个示例性实施例内,移动通信装置是蜂窝电话。但是,本发明可以一般地应用到向无线基站发送用于表示在其本身和无线基站之间的下行链路的质量的接收质量信息的移动通信终端等,例如PDA(个人数字助理)。
产业上的应用
本发明可以一般地应用到基于HSDPA方案的移动通信终端,并且可以有效地用于在所述终端和无线基站之间发生无线通信环境衰变等的位置。

Claims (14)

1.一种移动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质量信息建立单元,所述接收质量信息建立单元以预定时间间隔在下行链路信号的每一帧中的预定部分中测量该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并且根据所述测量结果来建立用于表示所述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的接收质量信息,所述下行链路信号是经由下行链路从无线基站发送的;
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经由上行链路向所述无线基站发送由所述接收质量信息建立单元建立的接收质量信息;以及,
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以由所述无线基站根据所述接收质量信息而设置的传输速率接收发送数据,
所述接收质量信息建立单元包括:
处理延迟检测单元,所述处理延迟检测单元确定接收质量的测量的结束定时是否已经从接收质量信息的预定建立开始时限延迟,以及,
接收质量信息输出单元,当所述处理延迟检测单元确定所述结束定时已经延迟时,所述接收质量信息输出单元根据在所述建立开始时限之前测量的接收质量来计算近似的接收质量信息,并且将所计算的近似接收质量信息作为所述接收质量信息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移动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接收质量信息建立单元还包括接收质量测量单元,所述接收质量测量单元测量作为从所述无线基站发送的下行链路信号的导频信号的接收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移动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接收质量信息建立单元还包括:
解扩单元,所述解扩单元使用按照码分多址分配给所述移动通信装置的本地扩频码对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扩频码进行解扩,以及
接收质量测量单元,所述接收质量测量单元计算与通过解扩而解调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每单位频率的干扰功率相对应的每码片的能量作为接收质量。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移动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接收质量信息输出单元通过与其中已经测量了接收质量的部分的长度相对应地对在建立开始时限之前测量的接收质量进行加权,来计算近似接收质量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移动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接收质量信息输出单元通过对在建立开始时限之前测量的接收质量进行线性内插而计算近似接收质量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的移动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接收质量信息输出单元包括:
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计算单元,所述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计算单元从所测量的接收质量计算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以及
接收质量信息选择单元,所述接收质量信息选择单元通过参考表格来选择对应于由所述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计算单元获得的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的接收质量信息,在上述表格中,使得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对应于接收质量信息,
所述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计算单元包括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近似单元,当所述处理延迟检测单元确定所述结束定时已经延迟时,则所述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近似单元从在所述建立开始时限之前测量的接收质量计算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并且用于通过与其中已经测量了所述接收质量的部分的长度相对应地对所述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进行加权,来计算近似的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并且
所述接收质量信息选择单元选择与由所述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近似单元计算的近似的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对应的接收质量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的移动通信装置,其中,所述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近似单元关于从在所述建立开始时限之前测量的接收质量而计算的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对在其中已经测量了接收质量的部分和预定部分的长度之间的比率进行积分,通过对关于所述积分获得的值的接收质量信息的变化趋势进行线性内插,来获得预测的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并且将所述预测的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和从在所述建立开始时限之前测量的接收质量中计算的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之间的值设置为近似的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
8.一种接收质量信息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以预定时间间隔在下行链路信号的每一帧中的预定部分中测量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并且根据所述测量结果来建立用于表示所述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的接收质量信息,所述下行链路信号是经由下行链路从无线基站发送的;
经由上行链路向所述无线基站发送所述已建立的接收质量信息;并且,
以由所述无线基站根据所述接收质量信息而设置的传输速率接收发送数据,
其中,所述建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接收质量的测量的结束定时是否已经从接收质量信息的预定建立开始时限延迟;以及
当确定所述结束定时已经延迟时,则根据在所述建立开始时限之前测量的接收质量来计算近似的接收质量信息,并且将所计算的近似接收质量信息作为所述接收质量信息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接收质量信息建立方法,其中,所述建立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测量作为从所述无线基站发送的下行链路信号的导频信号的接收质量。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接收质量信息建立方法,其中,所述建立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使用按照码分多址而分配的本地扩频码来对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扩频码进行解扩,并且
计算与通过解扩而解调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每单位频率的干扰功率相对应的每码片的能量作为接收质量。
11.根据权利要求8的接收质量信息建立方法,其中,所述输出步骤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与其中已经测量了接收质量的部分的长度相对应地对在建立开始时限之前测量的接收质量进行加权,来计算近似接收质量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8的接收质量信息建立方法,其中,所述输出步骤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对在建立开始时限之前测量的接收质量进行线性内插来计算近似的接收质量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8的接收质量信息建立方法,其中:
所述输出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测量的接收质量计算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并且
通过参考表格选择与所述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对应的接收质量信息,在所述表格中,使得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对应于接收质量信息,
所述计算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当确定所述结束定时已经延迟时,则从在所述建立开始时限之前测量的接收质量计算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并且通过与其中已经测量了接收质量的部分的长度相对应地对所述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进行加权,来计算近似的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并且
所述选择步骤包括选择与所计算的近似的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对应的接收质量信息的步骤。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接收质量信息建立方法,其中,所述计算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关于从在所述建立开始时限之前测量的接收质量计算的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对在其中已经测量了接收质量的部分和预定部分的长度之间的比率进行积分,
通过对关于积分所获得的值的接收质量信息变化趋势进行线性内插来获得预测的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并且
将在所述预测的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和从在所述建立开始时限之前测量的接收质量中计算的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之间的值设置为近似的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之比。
CN2007800152182A 2006-04-27 2007-04-27 移动通信装置和接收质量信息建立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329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23472/2006 2006-04-27
JP2006123472 2006-04-27
PCT/JP2007/059195 WO2007126064A1 (ja) 2006-04-27 2007-04-27 移動通信装置及び受信品質情報作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2993A CN101432993A (zh) 2009-05-13
CN101432993B true CN101432993B (zh) 2012-10-03

Family

ID=38655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521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32993B (zh) 2006-04-27 2007-04-27 移动通信装置和接收质量信息建立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983184B2 (zh)
EP (1) EP2015476B1 (zh)
JP (1) JP5024288B2 (zh)
CN (1) CN101432993B (zh)
WO (1) WO20071260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09539A (ja) * 2009-11-19 2011-06-02 Sony Corp 無線通信端末、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5440457B2 (ja) * 2010-09-08 2014-03-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5045585A1 (ja) * 2013-09-24 2015-04-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送信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
CN104717678B (zh) * 2013-12-16 2019-01-11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判断同步失步的方法和终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2097A (zh) * 2004-02-26 2005-08-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控制信道质量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EP1612981A2 (en) * 2004-07-02 2006-01-04 Fujitsu Limited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ing link adaption
EP1619923A2 (en) * 2004-07-22 2006-01-25 Fujitsu Limited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78312B2 (en) * 2000-12-22 2010-08-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demodulation processing delays in a receiver
EP1389367A1 (en) * 2001-05-21 2004-02-18 Nokia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transmit diversity
WO2002102109A1 (fr) * 2001-06-06 2002-12-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ppareil et procede de radiocommunications cellulaires
KR100498921B1 (ko) * 2001-08-23 2005-07-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수신 신호대간섭비 측정장치 및 방법
JP2003283375A (ja) * 2002-03-22 2003-10-03 Toshiba Corp Cdm受信装置
WO2003084099A1 (fr) * 2002-04-03 2003-10-09 Nec Corporation Systeme de communication mobil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de base, procede d'estimation de la qualite de la voie de communication utilise dans ce systeme
US20040066841A1 (en) * 2002-09-23 2004-04-08 Elias Jonsson Systems, methods of operating,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selecting delays for a rake receiver based on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s and/or powers
US7912490B2 (en) * 2002-11-01 2011-03-22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hannel quality predic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2005006252A (ja) * 2003-06-16 2005-01-06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送信電力制御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JP2005057710A (ja) 2003-08-07 2005-03-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基地局装置
JP4211032B2 (ja) 2003-08-15 2009-01-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品質制御機能を有する通信装置
JP2005156492A (ja) * 2003-11-28 2005-06-16 Agilent Technol Inc 可動機構、測定装置、静電容量式距離測定装置、および、位置決め装置
US8599972B2 (en) * 2004-06-16 2013-12-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IR estimation in a wireless receiver
EP1635592B1 (en) * 2004-09-13 2007-05-23 Alcatel Lucent Estimation of channel quality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421045B2 (en) * 2005-03-18 2008-09-02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uting SIR of time varying signa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711033B2 (en) * 2005-04-14 2010-05-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IR predi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7403745B2 (en) * 2005-08-02 2008-07-2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Channel quality predictor and method of estimating a channel condi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070071145A1 (en) * 2005-09-23 2007-03-29 Yona Perets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correct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estimation
US7715489B2 (en) * 2006-02-10 2010-05-11 Broadcom Corporation Space time transmit diversity (STTD) decoder within a HSDPA rake receiver
US7929591B2 (en) * 2006-10-25 2011-04-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 scrambling code impairment compens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2097A (zh) * 2004-02-26 2005-08-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控制信道质量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EP1612981A2 (en) * 2004-07-02 2006-01-04 Fujitsu Limited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ing link adaption
EP1619923A2 (en) * 2004-07-22 2006-01-25 Fujitsu Limited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7126064A1 (ja) 2007-11-08
JP5024288B2 (ja) 2012-09-12
JPWO2007126064A1 (ja) 2009-09-10
US7983184B2 (en) 2011-07-19
US20090154370A1 (en) 2009-06-18
CN101432993A (zh) 2009-05-13
EP2015476A1 (en) 2009-01-14
EP2015476B1 (en) 2018-01-24
EP2015476A4 (en) 2013-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06062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시변채널의 특성에 따라 채널품질정보의 전송을 제어하는 방법
RU2260913C2 (ru) Управление мощностью в системе радиосвязи
CN102057738B (zh) 根据移动电信网络中的传输块大小选择cqi值的方法和设备
CN101087160B (zh) 一种上行增强优先级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1843151B (zh) 支持小区测量的传输行为
CN101199145B (zh) 共享控制信道检测策略
Capuzzo et al.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LoRa WAN performance with bi-directional traffic
CN105764089A (zh) 报告非实时mdt测量
CN102948192A (zh) 基于网络流量水平来管理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CN104838715A (zh) 用于无线电资源分配的方法和系统
CN102740349B (zh) 终端测量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1026399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功率控制设备
CN101258692A (zh) 高速共享无线信道发射功率控制
CN101432993B (zh) 移动通信装置和接收质量信息建立方法
CN101568138B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的测量报告控制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1048003B (zh) 移动通信系统干扰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规划方法
CN103841666A (zh) 基站及其信号回传的方法、设备
Wrulich et al. HSDPA performance in a mixed traffic network
Türke Efficient methods for WCDMA radio network planning and optimization
CN115622595B (zh) 一种实现自适应大规模urllc的高能效组网方法
WO2001091322A1 (en) Link adaptation method and quality estimation in a cellular radio system
US20200099409A1 (en) Method of adjus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receiver power adaptation accodrding to the transmission environment in enodeb lte system
CN101507323A (zh) Tdd hsdpa系统中node b获得信道质量信息的方法
CN100544228C (zh) 一种节点b高速共享信息信道功率控制参数的配置方法
Vishwanath et al. Adaptive resource allocation in composite fading environ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ENOVO INNOVATION CO., LTD. (HONGKON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EC CORP.

Effective date: 2014121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TO: HONG KONG,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210

Address after: Hongk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LENOVO INNOVATIONS Co.,Ltd.(HONG KONG)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NEC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