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2540A - 车轮用轴承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轮用轴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32540A
CN101432540A CNA2007800149669A CN200780014966A CN101432540A CN 101432540 A CN101432540 A CN 101432540A CN A2007800149669 A CNA2007800149669 A CN A2007800149669A CN 200780014966 A CN200780014966 A CN 200780014966A CN 101432540 A CN101432540 A CN 1014325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inner ring
cylindrical part
bearing apparatus
raceway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1496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32540B (zh
Inventor
平井功
乘松孝幸
加藤浩也
藤村启
深田贵久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T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16787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98651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TN Corp filed Critical NTN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07/00042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7125646A1/ja
Publication of CN1014325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25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325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25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 Mounting Of Bearings Or Others (AREA)
  • Support Of The Bea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轮用轴承装置,其中毂轮的内圈装配表面的抗蠕动特性提高,从而提高毂轮和敛缝到毂轮上的内圈的耐用性。在该轴承装置中,内圈(5)在内滚道表面(5a)的大直径侧具有大凸缘部(5b),并且内圈(5)压配合在毂轮(1)的小直径台阶部(1b)上并通过敛缝部(8)固定。在小直径台阶部(1b)的一端形成环形凹部(13),该凹部(13)的从内圈(5)的端部(5d)开始的深度(b)设为不超过5mm。在从车轮安装凸缘(3)的基部至小直径台阶部(1b)的区域中通过感应淬火形成预定硬化层(12)。硬化层(12)的内侧的端部位置(P)设在从内圈(5)的倒角部(5e)的边缘(P0)直至对应于大凸缘部(5b)的高度(a)的范围内。结果,抑制了装配表面上的微动磨损而提高毂轮的耐用性,并使因敛缝引起的内圈(5)的大凸缘部(5b)的变形最小。

Description

车轮用轴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用于可旋转地支撑诸如汽车之类的车辆的车轮,更具体地涉及这样一种车轮用轴承装置,该车轮用轴承装置旨在通过改善毂轮的内圈装配表面的抗蠕动特性,而提高毂轮和敛缝到毂轮上的内圈的耐用性。
背景技术
用于支撑车轮的车轮用轴承装置是通过双列滚动轴承可旋转地支撑用于安装车轮的毂轮的装置,并包括用于驱动轮和从动轮的车轮用轴承装置。由于结构的原因,通常,对于驱动轮采用内圈旋转型轴承,对于从动轮采用内圈旋转型和外圈旋转型轴承。通常,车轮用轴承装置分为:所谓的第一代型,其中包括双列角接触滚珠轴承的车轮轴承装配在转向节与毂轮之间;第二代型,其中车体安装凸缘或车轮安装凸缘直接形成在外部件的外周上;第三代型,其中内滚道表面之一直接形成在毂轮的外周上;以及第四代型,其中内滚道表面直接形成在毂轮和等速万向节各自的外接合部件的外周上。
通过双列滚动轴承相对于悬架装置可旋转地支撑车轮,并且对于诸如越野车或卡车的重载车辆使用包括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车轮轴承。在该车轮轴承中,在从毂轮的表面层部分的内侧端到其车轮安装凸缘的根部的范围内,通过高频感应加热形成硬化层(参见日本专利公报特开No.51064/1999)。
在重型车辆的车轮轴承中,需要增加毂轮的车轮安装凸缘的刚度,由此形成硬化层以满足这种需求。另外,在毂轮的硬化层中需要内圈装配表面以提高其抗蠕动特性。
在内圈旋转型的第三代车轮轴承中,通过对毂轮的内侧端敛缝而将装配到毂轮上的内圈轴向固定,并且这种类型的轴承是用于从动轮的车轮轴承的主流。图6表示该车轮轴承的代表性实施例。该车轮轴承为第三代型,并包括内部件51、外部件60以及容纳在内部件51与外部件60之间的双列滚珠55、55。内部件51包括毂轮52、以及以预定过盈压配合到毂轮52上的内圈53。在以下描述中,术语“外侧”限定为当车轮用轴承装置安装在车体上时位于车体外侧的那一侧(图中的左手侧),而术语“内侧”限定为当车轮用轴承装置安装在车体上时位于车体内侧的那一侧(图中的右手侧)。
毂轮52一体形成有:在其一端的车轮安装凸缘54;内滚道表面52a;以及从内滚道表面52a轴向延伸的筒形部52b。通过使筒形部52b的端部径向向外塑性变形而形成的敛缝部52c,将在外周上形成有内滚道表面53a的内圈53压配合到筒形部52b上并相对于毂轮52轴向固定。
外部件60在其外周上一体形成有适于安装在车体上的车体安装凸缘60b,并在其内周上一体形成有双列外滚道表面60a、60a。在外滚道表面和内滚道表面60a、52a;60a、53a之间由保持架(cage)56、56可滚动地保持多个滚珠55、55。另外,在外部件60的两端安装有密封件57、58,以防止容纳在车轮轴承内的油脂泄漏,并防止雨水或灰尘侵入车轮轴承中。
在从毂轮52的筒形部52b到车轮安装凸缘54的根部54a的范围内在表面层部分中形成有热处理层59。如图7所示,将热处理层59的内侧端的位置“A”设在距内圈53的内侧端面(大端面)和内圈53的内周的倒角部53c的边缘“B”的外侧的距离为8mm以下的范围内。这样可以通过敛缝轴向固定内圈53,而提高了车轮安装凸缘54的刚度以及毂轮52的筒形部52b的抗蠕动特性,并且可以防止由于敛缝引起的内圈53和内滚道表面53a变形使得车轮轴承的寿命缩短(参见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公报No.76346/2006)。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现有技术的包括双列角接触滚珠轴承的车轮用轴承装置中,由滚道表面52a、53a、60a和滚珠55来承受诸如力矩负载等的负载。另一方面,在包括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车轮用轴承装置中,不仅由滚道表面和锥形滚子承受负载,而且由内圈的用于引导锥形滚子的大凸缘部来承受负载。因而,如果内圈因敛缝过程而变形,则由于所谓的“凸缘陷落”(即,大凸缘部朝向滚道表面变形)效应而不能适当地引导锥形滚子,由此轴承的转矩增加,因而车辆的燃料消耗将劣化。另外,因滚道表面与锥形滚子之间的接触压力增加所导致的过大温升,也会使轴承寿命缩短。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轮用轴承装置,该车轮用轴承装置旨在通过改善毂轮的内圈装配表面的抗蠕动特性,而提高毂轮和敛缝到毂轮上的内圈的耐用性。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轮用轴承装置,该车轮用轴承装置形成为毂轮和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单元,并包括:外部件,该外部件在其内周上形成有均轴向向外开口的锥形双列外滚道表面;内部件,该内部件包括毂轮,该毂轮具有在其一端一体形成的车轮安装凸缘、以及从所述车轮安装凸缘轴向延伸的筒形部,并且该内部件包括至少一个以预定过盈装配在所述毂轮的筒形部上的内圈,各内圈在其外周上形成有与所述双列外滚道表面中的一个外滚道表面对向布置的一个锥形双列内滚道表面,并在其大外径侧形成有用于引导锥形滚子的大凸缘部;双列锥形滚子,它们经由保持架可滚动地布置在所述外滚道表面与所述内滚道表面之间;以及通过使所述筒形部的端部径向向外塑性变形而形成的敛缝部,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内圈固定在所述毂轮上,该车轮用轴承装置的特征在于:通过在从所述车轮安装凸缘的基部到所述筒形部的范围内进行高频感应淬火而形成预定的硬化层,并且将所述硬化层的内侧端的位置设在从所述内圈的敛缝侧处的倒角部的边缘到对应于所述大凸缘部的根部的位置的范围内(第一方面)。
如根据第一代至第三代型车辆轴承装置的第一方面中所限定的,该车轮用轴承装置包括毂轮,该毂轮具有在其一端一体形成的车轮安装凸缘、以及从所述车轮安装凸缘轴向延伸的筒形部,并且该车轮用轴承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以预定过盈装配在所述毂轮的筒形部上的内圈,各内圈在其外周上形成有与所述双列外滚道表面中的一个外滚道表面对向地布置的一个锥形双列内滚道表面,并在其大外径侧形成有用于引导锥形滚子的大凸缘部,由于通过在从所述车轮安装凸缘的基部到所述筒形部的范围内进行高频感应淬火而形成预定的硬化层,并且将所述硬化层的内侧端的位置设在从所述内圈的敛缝侧处的倒角部的边缘到对应于所述大凸缘部的根部的位置的范围内,因此可以通过抑制内圈的装配表面处的微动磨损而提高毂轮的耐用性,并且使毂轮的筒形部的端部的径向扩张最小化,由此抑制在敛缝过程期间内圈的内滚道表面和大凸缘部的变形。因而,可以通过抑制滚子与内圈之间的接触压力而实现锥形滚子的平滑引导,由此可以提高内圈的耐用性。
优选的是,将所述硬化层的内侧端的所述位置设在如下范围内,该范围介于所述内圈的大凸缘部的内表面的延长线和所述筒形部的外表面的交叉点的内侧,与所述内圈的敛缝侧处的倒角部的边缘的外侧之间(第二方面)。这样可以相对于因加载于轴承装置上的弯矩而施加于内侧内圈的大凸缘部上的力提高筒形部的刚度和强度。由此,即使向筒形部施加在筒形部未经受任何热处理的情况下大到足以使筒形部塑性变形的负载或弯矩时,也不会在筒形部自身中导致塑性变形。
还优选的是,将所述硬化层的内侧端的所述位置设在距所述内圈的大端面为8mm以下的距离处(第三方面)。这样可以减少在敛缝过程中内圈的装配表面的径向扩张,并将径向扩张的起始点移动到敛缝部附近。由此,还可以抑制在敛缝过程中内圈和内滚道表面的变形,并延长车轮用轴承装置的寿命。
优选的是,在所述筒形部的端部上形成有环形凹部,将该环形凹部从所述内圈的敛缝侧的大端面开始的深度设为5mm以下的长度(第四方面)。这样在保持毂轮的强度和刚度的情况下获得用于内圈的预定的固定力,由此易于塑性变形,并抑制在内圈中产生圆周应力。
还优选的是,将所述倒角部的曲率半径(r)设在1.0~2.5mm的范围内(第五方面)。这样可以防止由于在敛缝过程中筒形部的径向扩张增加而在敛缝部的根部处产生应力集中,并防止在内圈的外周中产生过大的圆周应力。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车轮用轴承装置,由于该车轮用轴承装置形成为毂轮和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单元,并包括:外部件,该外部件在其内周上形成有均轴向向外开口的锥形双列外滚道表面;内部件,该内部件包括毂轮,该毂轮具有在其一端一体形成的车轮安装凸缘、以及从所述车轮安装凸缘轴向延伸的筒形部,并且该内部件包括至少一个以预定过盈装配在所述毂轮的筒形部上的内圈,各内圈在其外周上形成有与所述双列外滚道表面中的一个外滚道表面对向布置的一个锥形双列内滚道表面,并在其大外径侧形成有用于引导锥形滚子的大凸缘部;双列锥形滚子,它们经由保持架可滚动地布置在所述外滚道表面与所述内滚道表面之间;以及通过使所述筒形部的端部径向向外塑性变形而形成的敛缝部,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内圈固定在所述毂轮上,该车轮用轴承装置的特征在于:通过在从所述车轮安装凸缘的基部到所述筒形部的范围内进行高频感应淬火而形成预定的硬化层,并且将所述硬化层的内侧端的位置设在从所述内圈的敛缝侧处的倒角部的边缘到对应于所述大凸缘部的根部的位置的范围内,因此可以通过抑制内圈的装配表面处的微动磨损而提高毂轮的耐用性,并且使毂轮的筒形部的端部的径向扩张最小化,由此抑制在敛缝过程中内圈的内滚道表面和大凸缘部的变形。因而,可以在抑制滚子与内圈之间的接触压力的情况下实现锥形滚子的平滑引导,由此可以提高内圈的耐用性。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方式是一种车轮用轴承装置,该车轮用轴承装置形成为毂轮和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单元,并包括:外部件,该外部件在其内周上形成有均轴向向外开口的锥形双列外滚道表面;内部件,该内部件包括毂轮,该毂轮具有在其一端一体形成的车轮安装凸缘、以及从所述车轮安装凸缘轴向延伸的筒形部,并且该内部件包括至少一个以预定过盈装配在所述毂轮的筒形部上的内圈,各内圈在其外周上形成有与所述双列外滚道表面中的一个外滚道表面对向布置的一个锥形双列内滚道表面,并在其大外径侧形成有用于引导锥形滚子的大凸缘部;双列锥形滚子,它们经由保持架可滚动地布置在所述外滚道表面与内滚道表面之间;以及通过使所述筒形部的端部径向向外塑性变形而形成的敛缝部,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内圈固定在所述毂轮上,该车轮用轴承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筒形部的端部上形成有环形凹部,将该环形凹部从所述内圈的敛缝侧的大端面的深度设为5mm以下的长度,并且通过在从所述车轮安装凸缘的基部到所述筒形部的范围内进行高频感应淬火而形成预定的硬化层,并且将所述硬化层的内侧端的位置设在从所述内圈的敛缝侧处的倒角部的边缘到对应于所述大凸缘部的根部的位置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的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将明白本发明的附加优点和特征,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车轮用轴承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纵向剖面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3是图2的修改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4是图2和图3的局部放大剖面图,表示在敛缝过程之前的情形;
图5是本发明的车轮用轴承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纵向剖面图;
图6是现有技术的车轮用轴承装置的纵向剖面图;以及
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车轮用轴承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纵向剖面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图3是图2的修改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图4是图2和图3的局部放大剖面图,表示在敛缝过程之前的情形。在下面描述中,术语车轮用轴承装置的“外侧”是指当车轮用轴承装置安装在车体上时位于车体外侧的那一侧,而术语车轮用轴承装置的“内侧”是指当车轮用轴承装置安装在车体上时位于车体内侧的那一侧。
图1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具有用于驱动轮的第二代型结构,并包括毂轮1和装配在毂轮1上的车轮轴承2。毂轮1在外侧端部一体形成有车轮安装凸缘3,并具有从车轮安装凸缘3经由肩部1a轴向延伸的筒形部1b。筒形部1b在其内周上形成有锯齿部(或花键)1c。沿着车轮安装凸缘3的周边等距地安装有毂螺栓3a。
车轮安装轴承2包括:位于其外周上的外部件4,该外部件一体形成有车体安装凸缘4b,并在其内周面上形成有锥形向外开口的双列外滚道表面4a、4a;一对内圈5、5,这对内圈在外周上均形成有与各双列外滚道表面4a、4a对向地相对应的锥形内滚道表面5a;以及双列锥形滚子7、7,它们通过保持架6可滚动地容纳在外滚道表面与内滚道表面之间。在各内圈5的大直径端上均形成有用于引导锥形滚子7的大凸缘5b,并且在其小直径端上形成有小凸缘部5c,用于防止锥形滚子7从内滚道表面5a脱离。所述一对内圈5、5在筒形部1b上布置成使它们的小凸缘部5c的小端面彼此抵靠,从而形成所谓的背靠背双联轴承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外部件4和内圈5、5由例如SUJ2的高碳铬轴承钢制成,并通过浸入淬火硬化至其芯部而具有58~64HRC。外部件4也可以由碳含量按重量计为0.40~0.80%的中碳钢(例如S53C(机械结构用的JIS SC碳钢))制成,并且至少双列外滚道表面4a、4a通过高频感应淬火而被硬化为具有58~64 HRC的表面硬度。
以预定过盈将车轮轴承2压配合到毂轮1的筒形部1b上,使得内圈5的外侧大端面5d抵靠毂轮1的肩部1a,并沿轴向固定成具有预定的预载荷。在敛缝变形之前,敛缝部8保持为具有从毂轮1的内侧端伸出的筒形部8a,并且通过使筒形部8a径向向外塑性变形而形成敛缝部8(参见图4)。对筒形部1b的敛缝能够提供自保持结构,该自保持结构可以长时间地保持稳定的预载荷,而无需通过调整紧固螺母的紧固力矩来控制预载荷。
在形成于外部件4与内圈5、5之间的环形空间的两个开口处布置有密封件9、9。各密封件9均包括环形密封板10和具有大致“L”形截面的挡油环11,它们彼此对向地布置以形成所谓的充填密封。这些密封件9、9防止了容纳在轴承内的润滑油脂泄漏,并防止雨水或灰尘侵入轴承中。尽管这里示出了用于驱动轮的第二代型,但是应注意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从动型以及第一代型或第三代型,其中外侧内滚道表面直接形成在毂轮上。
毂轮1由碳含量按重量计为0.40~0.80%的中碳钢(例如S53C)制成,并且从形成车轮安装凸缘3的基部的肩部1a开始形成有硬化层12(图中用交叉影线表示),通过高频感应淬火而使该硬化层具有50~64HRC的表面硬度。敛缝部8保持为在锻造后表面硬度低于25HRC。
如图2所示,将硬化层12的内侧端的位置“P”设在从内圈5的敛缝侧处的倒角部5e的边缘“P0”到对应于高度“a”(即,大凸缘部5b的根部)的位置“P1”的范围内。由此,可以通过抑制内圈5、5的装配表面处的微动磨损而提高毂轮1的耐用性,并且使毂轮1的筒形部1b的端部的径向扩张最小化,由此抑制在敛缝过程中内圈5的内滚道表面5a和大凸缘部5b的变形。因而,可以在抑制滚子7与内圈5之间的接触压力的情况下实现锥形滚子的平滑引导,由此可以提高内圈5的耐用性。
在该实施方式中,倒角部5e的曲率半径“r”设在1.0~2.5mm的范围内。如果将曲率半径“r”设为小于1.0mm,则在敛缝部8的根部处将导致应力集中,当在车辆行驶期间向轴承装置施加弯矩时,会产生诸如微裂缝的损伤。另一方面,如果将曲率半径“r”设为大于2.5mm,则在敛缝过程中由于筒形部1b的径向扩张的增加,会在内圈5的外周中产生过大的圆周应力。
另外,在毂轮1的筒形部1b的端部上形成有环形凹部13,并将环形凹部13从内圈5的大端面5d开始的深度“b”设为小于预定长度。根据由本申请的申请人进行的敛缝实验发现,凹部13的深度“b”越大,则越容易敛缝,由此降低了在内圈5的外周中产生的圆周应力。但是,即使将凹部13的深度“b”设为大于5mm(b>5mm)也不能显著地减少应力,并且由于缺少内圈5的推入量因而不能获得预定的内圈固定力,由此毂轮1的强度和刚度下降。
图3表示图2所示的前述实施方式的修改例。该修改例与图1和图2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硬化层的范围,由此使用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所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以避免对其进行重复描述。
在该修改例中,将硬化层14的内侧端的位置“P”设在如下范围内,该范围介于内侧内圈5的大凸缘部5b的内表面15的延长线和筒形部1b的外表面的交叉点“P2”的内侧,与内圈5的敛缝侧处的倒角部5e的边缘“P0”的外侧之间(条件(i))。另外,将硬化层14的内侧端的位置“P”设在距内圈5的大端面5d为8mm以下的距离处(条件(ii))。将硬化层14的内侧端的位置“P”设在同时满足条件(i)和(ii)的范围内。
由于将硬化层14的内侧端的位置“P”设在内圈的大凸缘部5b的内表面15的延长线的交叉点“P2”的内侧,因此可以相对于因加载在轴承装置上的弯矩而施加于内侧内圈5的大凸缘部5b上的力提高筒形部1b的刚度和强度。由此,即使向筒形部1b施加在筒形部1b未经受任何热处理的情况下大到足以使筒形部塑性变形的负载或弯矩时,也不会在筒形部自身中导致塑性变形。
此外,由于将硬化层14的内侧端的位置“P”设在筒形部1b的外表面和倒角部5e的边缘“P0”的外侧处,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塑性变形以形成敛缝部8,由此可以防止在敛缝过程中在硬化层14中产生裂缝。
此外,由于将硬化层14的内侧端的位置“P”设在距内圈5的大端面5d为8mm以下的距离处并由此硬化层14延伸到大端面5d的附近区域,因此可以减少在敛缝过程中内圈5的装配表面5f的径向扩张,并将径向扩张的起始点移动到敛缝部8附近。由此,还可以抑制在敛缝过程中内圈5和内滚道表面5a的变形,并延长车轮用轴承装置的寿命。
第二实施方式
图5是本发明的车轮用轴承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纵向剖面图。该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图1)的区别之处仅在于毂轮的结构,由此使用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所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以避免对其进行重复描述。
该实施方式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具有用于驱动轮的第三代型结构,其中毂轮16和双列圆锥滚子轴承17形成为单元。双列圆锥滚子轴承17包括内部件18和外部件4,内部件18包括毂轮16和固定在毂轮16上的内圈5,外部件4经由锥形滚子7、7而安装在内部件18周围。
毂轮16在外侧端部一体形成有车轮安装凸缘3,并具有形成在外周上的锥形内滚道表面16a(外侧)、从内滚道表面16a经由肩部16b轴向延伸的筒形部16c以及形成在内周上的锯齿部(或花键)1c。筒形部16c形成在毂轮16的纵向中心的轴向内侧。在内圈5上在内滚道表面16a的大直径侧形成有用于引导锥形滚子7的大凸缘部5b。
以预定过盈将内圈5压配合到筒形部16c上,使得内圈5的小凸缘部5c的端面抵靠毂轮16的肩部16b。而且,通过施加预定的预载荷使筒形部16c的端部径向向外塑性变形而形成的敛缝部8,将内圈5轴向固定在毂轮16上。
在形成于外部件4与内部件18之间的环形空间的两个开口处布置有密封件19、9。外侧密封件19包括整体式密封件,该整体式密封件包括多个与车轮安装凸缘3的基部3b可滑动地接触的密封唇。这些密封件19、9防止了容纳在轴承内的润滑油脂泄漏,并防止雨水或灰尘侵入轴承中。
毂轮16由碳含量按重量计为0.40~0.80%的中碳钢(例如S53C)制成,并且在从车轮安装凸缘3的基部3b到筒形部16c的范围内形成有硬化层12(图5中用交叉影线表示),通过高频感应淬火而使该硬化层具有50~64HRC的表面硬度。与第一实施方式相似,将硬化层12的内侧端的位置“P”设在从内圈5的敛缝侧处的倒角部5e的边缘“P0”到对应于高度“a”的位置“P1”的范围内。
优选的是,将硬化层12的内侧端的位置“P”设在如下范围内,该范围介于内侧内圈5的大凸缘部5b的内表面15的延长线和筒形部16c的外表面的交叉点“P2”的内侧,与内圈5的倒角部5e的边缘“P0”的外侧之间(条件(i))。另外,将硬化层12的内侧端的位置“P”设在距内圈5的大端面5d为8mm以下的距离处(条件(ii))。与第一实施方式相似,这样可以增加毂轮16的刚度,以具有重量轻且紧凑的车轮用轴承装置。
已参考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显然,在阅读并理解了前面的详细描述之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明白多种修改和替代。本发明应理解为包括所有这样的修改和替代,只要它们落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内即可。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可应用于第一代、第二代或第三代型的车轮用轴承装置,该车轮用轴承装置包括毂轮以及装配在毂轮上的所谓背靠背双联轴承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并且在该车轮用轴承装置中,通过摆动敛缝将内圈固定在毂轮上。

Claims (5)

1、一种车轮用轴承装置,该车轮用轴承装置形成为毂轮(1;16)和双列圆锥滚子轴承(2;17)的单元,并包括:
外部件(4),该外部件在其内周上形成有均轴向向外开口的锥形双列外滚道表面(4a);
内部件(1,5;16,5),该内部件包括毂轮(1;16),该毂轮具有在其一端一体形成的车轮安装凸缘(3)以及从所述车轮安装凸缘(3)轴向延伸的筒形部(1b;16c),并且该内部件包括至少一个以预定过盈装配在所述毂轮(1;16)的筒形部(1b;16c)上的内圈(5),各内圈(5)在其外周上形成有与所述双列外滚道表面(4a)中的一个外滚道表面对向布置的一个锥形双列内滚道表面(5a),并在其大外径侧形成有用于引导锥形滚子(7)的大凸缘部(5b);
双列锥形滚子(7),它们经由保持架(6)可滚动地布置在所述外滚道表面(4a)与所述内滚道表面(5a)之间;以及
通过使所述筒形部(1b;16c)的端部径向向外塑性变形而形成的敛缝部(8),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内圈(5)固定在所述毂轮(1;16)上,该车轮用轴承装置的特征在于:
通过在从所述车轮安装凸缘(3)的基部到所述筒形部(1b;16c)的范围内进行高频感应淬火而形成预定的硬化层(12),并且
将所述硬化层(12)的内侧端的位置(P)设在从所述内圈(5)的敛缝侧处的倒角部(5e)的边缘(P0)到对应于所述大凸缘部(5b)的根部的位置(P1)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中,将所述硬化层(14)的内侧端的所述位置(P)设在如下范围内,该范围介于所述内圈(5)的大凸缘部(5b)的内表面(15)的延长线和所述筒形部(1b;16c)的外表面的交叉点(P2)的内侧,与所述内圈(5)的敛缝侧处的倒角部(5e)的边缘(P0)的外侧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中,将所述硬化层(14)的内侧端的所述位置(P)设在距所述内圈(5)的大端面(5d)为8mm以下的距离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中,在所述筒形部(1b;16c)的端部上形成有环形凹部(13),将该环形凹部(13)从所述内圈(5)的敛缝侧的大端面(5d)开始的深度设为5m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中,将所述倒角部(5e)的曲率半径(r)设在1.0~2.5mm的范围内。
CN2007800149669A 2006-04-25 2007-04-19 车轮用轴承装置 Active CN1014325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20105/2006 2006-04-25
JP2006120105A JP2007292184A (ja) 2006-04-25 2006-04-25 車輪用軸受装置
JP2006167875A JP4986512B2 (ja) 2006-06-16 2006-06-16 車輪用軸受装置
JP167875/2006 2006-06-16
PCT/JP2007/000427 WO2007125646A1 (ja) 2006-04-25 2007-04-19 車輪用軸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2540A true CN101432540A (zh) 2009-05-13
CN101432540B CN101432540B (zh) 2010-10-13

Family

ID=38762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49669A Active CN101432540B (zh) 2006-04-25 2007-04-19 车轮用轴承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7292184A (zh)
CN (1) CN10143254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8879A (zh) * 2009-06-03 2012-05-16 Ntn株式会社 车轮用轴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3230A (zh) * 2001-06-13 2003-12-24 Ntn株式会社 驱动车轮用轴承装置以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8879A (zh) * 2009-06-03 2012-05-16 Ntn株式会社 车轮用轴承装置
CN102458879B (zh) * 2009-06-03 2014-06-11 Ntn株式会社 车轮用轴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292184A (ja) 2007-11-08
CN101432540B (zh) 2010-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48909B2 (en) Bearing apparatus for a wheel of vehicle
US7641394B2 (en) Bearing apparatus for a wheel of vehicle
JP2005188599A (ja) 車輪用軸受装置
CN101506536B (zh) 车轮用轴承装置
US7618196B2 (en) Wheel bearing apparatus
US7635226B2 (en) Bearing apparatus for a wheel of vehicle
JP2008115949A (ja) 車輪用軸受装置
CN102459935A (zh) 车轮用轴承
EP2085249B1 (en) Hub unit
JP5890636B2 (ja) 車輪用軸受装置
CN102203443A (zh) 车轮用轴承装置
JP5252834B2 (ja) 車輪用軸受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1432540B (zh) 车轮用轴承装置
JP5852388B2 (ja) 車輪用軸受装置
CN102202913B (zh) 车轮用轴承装置
CN101443564A (zh) 车轮用轴承装置
JP4998979B2 (ja) 車輪用軸受装置
JP4994713B2 (ja) 車輪用軸受装置
JP4998980B2 (ja) 車輪用軸受装置
JP4994717B2 (ja) 車輪用軸受装置
JP5000206B2 (ja) 車輪用軸受装置
JP4969899B2 (ja) 車輪用軸受装置
JP2008008374A (ja) 車輪用軸受装置
JP4986277B2 (ja) 車輪用軸受装置
JP4998978B2 (ja) 車輪用軸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