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1395B - 一种反馈信息生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馈信息生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31395B
CN101431395B CN2007101665750A CN200710166575A CN101431395B CN 101431395 B CN101431395 B CN 101431395B CN 2007101665750 A CN2007101665750 A CN 2007101665750A CN 200710166575 A CN200710166575 A CN 200710166575A CN 101431395 B CN101431395 B CN 1014313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data
resolved
message
perha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6657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31395A (zh
Inventor
鲁照华
方惠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71016657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313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31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13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313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139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馈信息生成方法,属于无线通信领域。特别适用于集中式调度控制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多个终端和/或非透明中继站同时采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技术向基站发送数据的过程,如基站对接收到的数据全部解析成功或者全部解析失败,则向所有需要HARQ反馈的终端发送统一的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中携带终端向基站发送所述数据的解析状态信息。本发明方法减少了对采用HARQ技术的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反馈消息比特数目,从而提高系统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反馈信息生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反馈信息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是给终端提供服务的设备,基站通过上下行链路与终端进行通信,其中下行是指基站到终端的方向,上行是指终端到基站的方向。多个终端可同时通过上行链路向基站发送数据,也可以同时通过下行链路从基站接收数据。
在采用基站集中式调度控制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系统所有可用资源的调度分配均由基站进行,例如基站进行下行传输时资源分配情况以及终端进行上行传输时所能使用的资源情况等。当终端利用基站为其分配的上行信道采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技术向基站发送数据时,基站会根据每个终端对应数据的解码情况对每个终端分别发送反馈消息进行回复,但在多个终端同时通过基站分配的上行信道向基站发送数据且基站都没有成功解码或都成功解码情况下,这样就会浪费宝贵的系统资源,降低系统的传输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反馈信息生成方法,用于基站集中式调度控制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从而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带宽利用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馈信息生成方法,适用于集中式调度控制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多个终端和/或非透明中继站同时采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技术向基站发送数据的过程,如基站对接收到的数据全部解析成功或者全部解析失败,则向所有需要HARQ反馈的终端发送统一的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中携带终端向基站发送所述数据的解析状态信息。
所述反馈信息包含在独立的消息中,且所有数据全部被基站成功解析时发送的消息中的消息序号与数据全部未被基站成功解析时发送的消息中的消息序号不同。
所述反馈信息包含在独立的消息中时,该消息包括消息序号元素及状态标识比特,该消息中的所述状态标识比特的值分别表示‘所有数据都被基站成功解析’和‘所有数据都未能被基站成功解析’。
所述反馈信息也可以是在所有需要HARQ反馈的终端都能识别的广播或者组播信道上发送的消息中的一个信息元素,该信息元素中包括索引号,用两个不同的索引号分别表示‘所有数据全部被基站成功解析’或者‘全部未被基站成功解析’的状态;或者,
该信息元素中包括索引号和状态标识比特,该状态标识比特的不同值分别表示‘所有数据全部被基站成功解析’或者‘所有数据全部未被基站成功解析’的状态;或者,
该信息元素中包括索引号和标志比特序列,该标志比特序列的不同组合分别表示‘所有数据全部被基站成功解析’或者‘所有数据全部未被基站成功解析’的状态;或者,
该信息元素中包含状态标识比特,该状态标识比特不同的值分别表示‘所有数据全部被基站成功解析’或者‘所有数据全部未被基站成功解析’的状态。
上述反馈信息作为一信息元素包含在其它消息中时,所述包含反馈信息的消息中还可以包括一标志位,用于标识该消息中是否存在所述信息元素。
上述方法用于802.16e标准无线通信系统时,所述反馈信息作为信息元素IE存在于DL-MAP消息中,其中IE包括索引号,不同的索引号值分别对应‘所有数据全部被基站成功解析’或者‘所有数据全部未被基站成功解析’;或者所述IE包括索引号和状态标识比特,该状态标识比特的不同值分别表示‘所有数据全部被基站成功解析’或者‘所有数据全部未被基站成功解析’的状态。
上述方法用于802.16j标准无线通信系统时,所述反馈信息作为信息元素IE存在于R-MAP消息中,其中IE包括索引号,不同的索引号值分别对应‘所有数据全部被基站成功解析’或者‘所有数据全部未被基站成功解析’;
或者所述IE包括索引号和状态标识比特,该状态标识比特的不同值分别表示‘所有数据全部被基站成功解析’或者‘全部未被基站成功解析’的状态;
或者所述IE包括索引号和两个标识比特,两个标识比特的不同组合分别表示‘所有数据全部被MR-BS成功解析’或者‘全部未被MR-BS成功解析’的状态;
或者所述IE包括索引号、一个标识比特和一个状态标识比特,相同的标识比特值和不同的状态标识比特值组合分别表示‘所有数据全部被基站成功解析’或者‘全部未被基站成功解析’的状态。
上述方法用于UMB标准无线通信系统时,所述反馈信息包含消息序号元素,不同的消息序号对应不同的数据解析状态;
或者反馈信息包含消息序号元素和状态标识比特,所述状态标识比特的值分别表示‘所有数据全部被基站成功解析’或者‘所有数据全部未被基站成功解析’的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基站集中式调度控制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基站在某一时刻对所有采用HARQ技术传输的上行数据成功解码或都未能成功解码的情况做处理,从而减少对采用HARQ技术的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反馈消息比特数目,提高系统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生成反馈信息的流程图;
图2是在802.16e系统中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生成反馈信息的流程图;
图3是一种在802.16j系统中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生成反馈信息的流程图;
图4是第二种在802.16j系统中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生成反馈信息的流程图;
图5是在UMB系统中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生成反馈信息的流程图;
图6是第三种在802.16j系统中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生成反馈信息的流程图;
图7是第四种在802.16j系统中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生成反馈信息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主要构思是,考虑到可以通过减少对采用HARQ技术的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反馈消息比特数目来提高系统传输效率,因此在多个终端同时通过基站分配的上行信道向其发送数据且基站都没有成功解码或都成功解码情况下,基站向所有需要HARQ反馈的终端发送统一的反馈消息,这样就达到了提高系统传输效率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描述了一种基站集中式调度控制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多个终端和/或非透明中继站同时采用HARQ技术发送上行数据到基站后,基站生成对应反馈信息的过程。若获得基站某一时刻T1上行资源,且采用HARQ技术发送上行数据的多个终端在时刻T1向基站发送数据,基站在固定时间间隔T后,即时刻(T1+T),向多个采用HARQ技术的终端发送反馈信息,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01,基站对接收到的多个终端的数据进行解码;
步骤102,判断数据解析情况,若所有采用HARQ技术向基站发送的数据都被基站成功解析或者都未被基站成功解析时,转入步骤103a,其它情况转入步骤103b;
步骤103a,基站向所有需要HARQ反馈的终端发送统一的反馈信息;
该步骤中,统一的反馈信息是指,基站在所有需要HARQ反馈的终端都能识别的广播或者组播信道上发送的信息,该信息可以反映两种数据解析状态,即‘所有采用HARQ技术向基站发送的数据都被基站成功解析’或‘所有采用HARQ技术向基站发送的数据都未能被基站成功解析’。
统一的反馈信息可以表现为独立的消息,该消息仅包含消息序号元素,不同的消息序号对应不同的数据解析状态。
统一的反馈信息也可以表现为一条独立的消息,该消息至少包含消息序号、状态标识比特两个元素。
当然统一的反馈信息还可以是,基站在所有需要HARQ反馈的终端都能识别的广播或者组播信道上发送的某个消息M中的一个信息元素,并通过一标志位标识表明该反馈信息是否存在。此时,信息元素中通过两个不同的索引号分别表示两种数据解析状态,或者包括索引号和状态标识比特,用状态标识比特的不同值分别表示两种数据解析状态,或者包括索引号和标志比特序列,用标志比特序列的不同组合表示两种数据解析状态,或者仅包含状态标识比特,状态标识比特不同的值对应不同的解析状态。
统一的反馈信息还可以是,基站在所有需要HARQ反馈的终端都能识别的广播或者组播信道上发送的某个消息M中的一个信息元素,终端通过解码该消息后获得消息M是否携带该信息元素。此时,信息元素中通过两个不同的索引号分别表示两种数据解析状态,或者包括索引号和状态标识比特,用状态标识比特的不同值分别表示两种数据解析状态,或者包括索引号和标志比特序列,用标志比特序列的不同组合表示两种数据解析状态,或者仅包含状态标识比特,状态标识比特不同的值对应不同的解析状态。
步骤103b,基站向每个需要HARQ反馈的终端发送反馈信息。
该步骤中,反馈信息是指基站在需要HARQ反馈的终端能识别的广播或者组播或者单播信道上发送的信息,该信息至少能反映两种数据解析状态,即‘该终端采用HARQ技术向基站发送的数据被基站成功解析’或‘该终端采用HARQ技术向基站发送的数据未能被基站成功解析’。
反馈信息可以表现为一条独立的消息,该消息至少包含消息序号、状态标识比特序列两个元素。
反馈信息可以表现为,基站在需要HARQ反馈的终端能识别的广播或者组播或者单播信道上发送的某个消息M中的一个信息元素,并通过一标志位标识表明该反馈消息是否存在于消息M中,此时反馈信息至少包含状态标识比特序列。此时该信息元素包括索引号和状态标识比特序列,或者包括索引号和标志比特序列,用标志比特序列的某个组合表示该信息元素是否包含状态表示比特序列,或者仅包含状态标识比特序列。
反馈信息还可以是,基站在需要HARQ反馈的终端能识别的广播或者组播或者单播信道上发送的某个消息M中的一个信息元素,终端通过解码该消息后获得消息M是否携带该信息元素。此时,该信息元素或者包括索引号和状态标识比特序列,或者包括索引号和标志比特序列,用标志比特序列的某个组合表示该信息元素是否包含状态表示比特序列。
所述状态表示比特序列中比特与终端的位置对应关系可通过终端与基站协商获得,也可通过基站和终端事先确定的缺省配置获得,通常比特‘1’代表成功解析,比特‘0’代表未成功解析。
下面通过几个实际应用中的示例来进行说明:
图2描述了在采用802.16e标准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多个终端同时采用HARQ技术发送上行数据到基站后,基站生成对应反馈信息的过程。其中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802.16是一种宽带无线城域网技术,旨在为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提供一个高效、实用并具有良好互操作性能的接入手段,其协议主要关注空中接口部分内容。
此时若获得基站第m帧上行资源的采用HARQ技术发送上行数据的多个终端在该帧中向基站发送数据,基站在固定帧间隔n后,即第(m+n)帧向采用HARQ技术的终端发送反馈信息,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01,基站对接收到的多个终端的数据进行解码;
步骤202,判断数据解析情况,若所有采用HARQ技术向基站发送的数据都被基站成功解析或都不能被基站成功解析时,转入步骤203a,其它情况转入步骤203b;
步骤203a,基站向所有需要HARQ反馈的终端发送统一的反馈信息,该信息以信息元素IE(information element)的形式存在于DL-MAP消息(downlink-map)中,该IE且只包括索引号,当索引号为A时表示基站的数据解析状态为‘所有采用HARQ技术向基站发送的数据都被基站成功解析’,当索引号为B时表示‘所有采用HARQ技术向基站发送的数据都未能被基站成功解析’;
步骤203b,基站向每个需要HARQ反馈的终端发送反馈信息,该消息以IE(information element)的形式存在于DL-MAP消息中,该IE包含索引号、状态标识比特序列两个元素,其中索引号为C,状态标识比特序列中的每个比特对应一个终端采用HARQ技术发送上行数据时基站对该数据的解析情况,通常比特‘1’表示解析成功,比特‘0’表示解析失败。
该步骤中,比特位置与终端的对应关系可通过终端与基站协商获得,也可通过基站和终端事先确定的缺省配置获得。
图3描述了在采用802.16j标准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多个非透明中继站RS(relay station)(也可以是部分非透明中继站和部分终端)同时采用HARQ技术发送上行数据到基站后,MR-BS生成对应反馈信息的过程。若获得中继节点多跳小区基站MR-BS(multi hop relay base station)第m帧上行资源的采用HARQ技术发送上行数据的非透明RS在该帧中向MR-BS发送数据,MR-BS在固定帧间隔n后,即第(m+n)帧向采用HARQ技术的非透明RS发送反馈信息,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301,MR-BS对接收到的多个非透明RS的数据进行解码;
步骤302,判断数据解析情况,若所有采用HARQ技术向MR-BS发送的数据都被MR-BS成功解析或都不能被MR-BS成功解析时,转入步骤303a,其它情况转入步骤303b;
步骤303a,MR-BS向所有需要HARQ反馈的非透明RS发送统一的反馈消息,该消息以IE的形式存在于R-MAP消息(relay-map)中,该IE且只包括索引号,当索引号为A时表示MR-BS的数据解析状态为‘所有采用HARQ技术的非透明RS向MR-BS发送的数据都被MR-BS成功解析’,当索引号为B时表示‘所有采用HARQ技术的非透明RS向MR-BS发送的数据都未能被MR-BS成功解析’;
步骤303b,MR-BS向每个需要HARQ反馈的非透明RS发送反馈消息,该消息以IE的形式存在于R-MAP消息中,该IE包含索引号、状态标识比特序列两个元素,其中索引号为C,状态标识比特序列中的每个比特对应一个非透明RS采用HARQ技术发送上行数据时MR-BS对该数据的解析情况,通常比特‘1’表示解析成功,比特‘0’表示解析失败。
该步骤中,比特位置与非透明RS的对应关系可通过终端与基站协商获得,也可通过基站和非透明RS事先确定的缺省配置获得。
图4描述了在采用802.16j标准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多个非透明RS同时采用HARQ技术发送上行数据到MR-BS后,MR-BS生成对应反馈信息的过程。若获得MR-BS第m帧上行资源的采用HARQ技术发送上行数据的非透明RS在该帧中向MR-BS发送数据,MR-BS在固定帧间隔n后,即第(m+n)帧向采用HARQ技术的非透明RS发送反馈信息,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401,MR-BS对接收到的多个非透明RS的数据进行解码;
步骤402,判断数据解析情况,若所有采用HARQ技术向MR-BS发送的数据都被MR-BS成功解析或都不能被MR-BS成功解析时,转入步骤403a,其它情况转入步骤403b;
步骤403a,MR-BS向所有需要HARQ反馈的非透明RS发送统一的反馈信息,该消息以IE的形式存在于R-MAP消息中,该IE包括索引号和一个标识比特,其中索引号为A,当标识比特为‘1’时表示MR-BS的数据解析状态为‘所有采用HARQ技术的非透明RS向MR-BS发送的数据都被MR-BS成功解析’,当标识比特为‘0’时表示‘所有采用HARQ技术的非透明RS向MR-BS发送的数据都未能被MR-BS成功解析’;
步骤403b,MR-BS向每个需要HARQ反馈的非透明RS发送反馈信息,该信息以IE的形式存在于R-MAP消息中,该IE包含索引号、状态标识比特序列两个元素,其中索引号为B,状态标识比特序列中的每个比特对应一个非透明RS采用HARQ技术发送上行数据时MR-BS对该数据的解析情况,通常比特‘1’表示解析成功,比特‘0’表示解析失败。
该步骤中,比特位置与非透明RS的对应关系可通过终端与基站协商获得,也可通过基站和非透明RS事先确定的缺省配置获得。
图5描述了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在采用超级移动宽带UMB(ultra mobilebroadband)标准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多个终端同时采用HARQ技术发送上行数据到基站后,基站生成对应反馈信息的过程。其中UMB是3GPP2标准组织目前制定的一种超级移动宽带标准,该标准以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为基础,通过引入很多新的技术来提升系统的吞吐量。此时,若获得基站第m帧上行资源的采用HARQ技术发送上行数据的多个终端在该帧中向基站发送数据,基站在固定帧间隔n后,即第(m+n)帧向采用HARQ技术的终端发送反馈信息,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501,基站对接收到的多个终端的数据进行解码;
步骤502,判断数据解析情况,若所有采用HARQ技术向基站发送的数据都被基站成功解析或都不能被基站成功解析时,转入步骤503a,其它情况转入步骤503b;
步骤503a,基站向所有需要HARQ反馈的终端发送统一的反馈信息,该信息仅包含消息序号元素,当消息序号为A时表示基站的数据解析状态为‘所有采用HARQ技术向基站发送的数据都被基站成功解析’,当消息序号为B时表示‘所有采用HARQ技术向基站发送的数据都未能被基站成功解析’;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信息包含消息序号元素和状态标识比特,状态标识比特的不同的值对应不同的解析状态,即比特“1”表示‘所有采用HARQ技术向基站发送的数据都被基站成功解析’,比特“2”表示‘所有采用HARQ技术向基站发送的数据都未能被基站成功解析’。
步骤503b,基站向每个需要HARQ反馈的终端以UMB标准中定义的反馈方式发送反馈信息。
图6描述了在采用802.16j标准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多个非透明RS同时采用HARQ技术发送上行数据到MR-BS后,MR-BS生成对应反馈信息的过程。若获得MR-BS第m帧上行资源的采用HARQ技术发送上行数据的非透明RS在该帧中向MR-BS发送数据,MR-BS在固定帧间隔n后,即第(m+n)帧向采用HARQ技术的非透明RS发送反馈信息,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601,MR-BS对接收到的多个非透明RS的数据进行解码;
步骤602,判断数据解析情况,若所有采用HARQ技术向MR-BS发送的数据都被MR-BS成功解析或都不能被MR-BS成功解析时,转入步骤603a,其它情况转入步骤603b;
步骤603a,MR-BS向所有需要HARQ反馈的非透明RS发送统一的反馈信息,该消息以IE的形式存在于R-MAP消息中,该IE包括索引号和两个标识比特,其中索引号为A,当标识比特为‘11’时表示MR-BS的数据解析状态为‘所有采用HARQ技术的非透明RS向MR-BS发送的数据都被MR-BS成功解析’,当标识比特为‘00’时表示‘所有采用HARQ技术的非透明RS向MR-BS发送的数据都未能被MR-BS成功解析’;
步骤603b,MR-BS向每个需要HARQ反馈的非透明RS发送反馈信息,该信息以IE的形式存在于R-MAP消息中,该IE包含索引号、两个标志比特(取值为‘01’)、状态标识比特序列三个元素,其中索引号为A,状态标识比特序列中的每个比特对应一个非透明RS采用HARQ技术发送上行数据时MR-BS对该数据的解析情况,通常比特‘1’表示解析成功,比特‘0’表示解析失败。
该步骤中,比特位置与非透明RS的对应关系可通过终端与基站协商获得,也可通过基站和非透明RS事先确定的缺省配置获得。
图7描述了在采用802.16j标准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多个非透明RS同时采用HARQ技术发送上行数据到MR-BS后,MR-BS生成对应反馈信息的过程。若获得MR-BS第m帧上行资源的采用HARQ技术发送上行数据的非透明RS在该帧中向MR-BS发送数据,MR-BS在固定帧间隔n后,即第(m+n)帧向采用HARQ技术的非透明RS发送反馈信息,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701,MR-BS对接收到的多个非透明RS的数据进行解码;
步骤702,判断数据解析情况,若所有采用HARQ技术向MR-BS发送的数据都被MR-BS成功解析或都不能被MR-BS成功解析时,转入步骤703a,其它情况转入步骤703b;
步骤703a,MR-BS向所有需要HARQ反馈的非透明RS发送统一的反馈信息,该消息以IE的形式存在于R-MAP消息中,该IE包括索引号、一个标识比特、一个状态标识比特,其中索引号为A,当标识比特为‘0’、状态标识比特为‘1’时表示MR-BS的数据解析状态为‘所有采用HARQ技术的非透明RS向MR-BS发送的数据都被MR-BS成功解析’,当标识比特为‘0’、状态标识比特为‘0’时表示‘所有采用HARQ技术的非透明RS向MR-BS发送的数据都未能被MR-BS成功解析’;
步骤703b,MR-BS向每个需要HARQ反馈的非透明RS发送反馈信息,该信息以IE的形式存在于R-MAP消息中,该IE包含索引号、一个标志比特(取值为‘1’)、状态标识比特序列三个元素,其中索引号为A,状态标识比特序列中的每个比特对应一个非透明RS采用HARQ技术发送上行数据时MR-BS对该数据的解析情况,通常比特‘1’表示解析成功,比特‘0’表示解析失败。
该步骤中,比特位置与非透明RS的对应关系可通过终端与基站协商获得,也可通过基站和非透明RS事先确定的缺省配置获得。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在基站集中式调度控制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若基站在某一时刻对所有采用HARQ技术传输的上行数据成功解码或都未能成功解码时,基站对所有需要HARQ技术的终端可以发送统一的反馈消息,从而提高系统传输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反馈信息生成方法,适用于集中式调度控制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多个终端和/或非透明中继站同时采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技术向基站发送数据的过程,其特征在于,如基站对接收到的数据全部解析成功或者全部解析失败,则向所有需要HARQ反馈的终端发送统一的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中携带终端向基站发送所述数据的解析状态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馈信息包含在独立的消息中,且所有数据全部被基站成功解析时发送的消息中的消息序号与数据全部未被基站成功解析时发送的消息中的消息序号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馈信息包含在独立的消息中,该消息包括消息序号元素及状态标识比特,该消息中的所述状态标识比特的值分别表示‘所有数据都被基站成功解析’和‘所有数据都未能被基站成功解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馈信息为在所有需要HARQ反馈的终端都能识别的广播或者组播信道上发送的消息中的一个信息元素,该信息元素中包括索引号,用两个不同的索引号分别表示‘所有数据全部被基站成功解析’或者‘所有数据全部未被基站成功解析’的状态;或者,
该信息元素中包括索引号和状态标识比特,该状态标识比特的不同值分别表示‘所有数据全部被基站成功解析’或者‘所有数据全部未被基站成功解析’的状态;或者,
该信息元素中包括索引号和标志比特序列,该标志比特序列的不同组合分别表示‘所有数据全部被基站成功解析’或者‘所有数据全部未被基站成功解析’的状态;或者,
该信息元素中包含状态标识比特,该状态标识比特不同的值分别表示‘所有数据全部被基站成功解析’或者‘所有数据全部未被基站成功解析’的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含反馈信息的消息中包括一标志位,用于标识该消息中是否存在所述信息元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用于802.16e标准无线通信系统时,所述反馈信息作为信息元素IE存在于DL-MAP消息中,其中IE包括索引号,不同的索引号值分别对应‘所有数据全部被基站成功解析’或者‘所有数据全部未被基站成功解析’;或者所述IE包括索引号和状态标识比特,该状态标识比特的不同值分别表示‘所有数据全部被基站成功解析’或者‘所有数据全部未被基站成功解析’的状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用于802.16j标准无线通信系统时,所述反馈信息作为信息元素IE存在于R-MAP消息中,其中IE包括索引号,不同的索引号值分别对应‘所有数据全部被基站成功解析’或者‘所有数据全部未被基站成功解析’;
或者所述IE包括索引号和状态标识比特,该状态标识比特的不同值分别表示‘所有数据全部被基站成功解析’或者‘所有数据全部未被基站成功解析’的状态;
或者所述IE包括索引号和两个标识比特,两个标识比特的不同组合分别表示‘所有数据全部被MR-BS成功解析’或者‘所有数据全部未被MR-BS成功解析’的状态;
或者所述IE包括索引号、一个标识比特和一个状态标识比特,相同的标识比特值和不同的状态标识比特值组合分别表示‘所有数据全部被基站成功解析’或者‘所有数据全部未被基站成功解析’的状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用于UMB标准无线通信系统时,所述反馈信息包含消息序号元素,不同的消息序号对应不同的数据解析状态;
或者反馈信息包含消息序号元素和状态标识比特,所述状态标识比特的值分别表示‘所有数据全部被基站成功解析’或者‘所有数据全部未被基站成功解析’的状态。
CN2007101665750A 2007-11-06 2007-11-06 一种反馈信息生成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313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665750A CN101431395B (zh) 2007-11-06 2007-11-06 一种反馈信息生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665750A CN101431395B (zh) 2007-11-06 2007-11-06 一种反馈信息生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1395A CN101431395A (zh) 2009-05-13
CN101431395B true CN101431395B (zh) 2012-04-18

Family

ID=40646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6657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31395B (zh) 2007-11-06 2007-11-06 一种反馈信息生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313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0242B (zh) * 2009-07-31 2014-08-13 夏普株式会社 频谱聚合系统中的自适应重传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2148673A (zh) * 2010-02-10 2011-08-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确认/非确认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SG11202010360VA (en) * 2018-04-26 2020-11-27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Harq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943057B2 (en) 2019-11-08 2024-03-26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sidelink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feedback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5983A (zh) * 2001-05-10 2002-1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调节迭代次数的h-arq接收方法
CN1567761A (zh) * 2003-07-08 2005-01-19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合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5983A (zh) * 2001-05-10 2002-1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调节迭代次数的h-arq接收方法
CN1567761A (zh) * 2003-07-08 2005-01-19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合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1395A (zh) 2009-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47431B (zh) 在含有中继站的通信系统中实现混合自动重传的方法
CN1918857B (zh) 具有宏观多路复用的无线多跳系统
CN101855859B (zh) 启用harq的循环带宽分配方法
CN101366197B (zh) 在蜂窝网络中为广播多播服务协作地中继数据的方法
CN101064547B (zh) 无线接入系统的中继方法及其基站、中继设备和中继系统
CN101821960B (zh) 利用有效的自动重复请求功能来支持同时广播-单播操作的协作中继系统
CN101375540B (zh) 中继网络中带宽高效的harq方案
CN101350700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和接收公共控制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CN101675682B (zh) 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
CN102474465A (zh) 用于回程链路的增强型控制信令
CN102461301A (zh) 在多分量载波系统中指示分量载波的动态分配
CN102742338A (zh) 用于无线回程链路上的多个传输块的资源映射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25045A (zh) 一种用于传输ack/nack消息的方法
US2011003286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CN101448337B (zh) 联合网络编码与信道编码的用户协作方法
CN102484833A (zh) 协作中继中的传输模式选择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17672A (zh) 无线广播多播业务的协同传输方法
CN101199142B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广播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CN101483509A (zh) 用于harq场景中的中继转发反馈信息的方法
CN101431395B (zh) 一种反馈信息生成方法
CN102006601B (zh) 一种发送协同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1635964B (zh) 控制信息管理及传输方法、控制信息传输方法
WO2009014751A2 (en) Apparatu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group source allocation for reducing signaling overhead
CN101527621A (zh) 一种中继网络下行链到链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
CN102006602B (zh) 一种发送协同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18

Termination date: 201611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