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1393B - 重叠复用传输方法及基站与用户终端 - Google Patents

重叠复用传输方法及基站与用户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31393B
CN101431393B CN2007101768403A CN200710176840A CN101431393B CN 101431393 B CN101431393 B CN 101431393B CN 2007101768403 A CN2007101768403 A CN 2007101768403A CN 200710176840 A CN200710176840 A CN 200710176840A CN 101431393 B CN101431393 B CN 1014313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ination
user terminal
base station
iteration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7684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31393A (zh
Inventor
刘光毅
韩璐
黄宇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7684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313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31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13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313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13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重叠复用传输方法及基站与用户终端。包括:获取基站与用户终端之间的上行和/或下行链路质量,根据链路质量为用户终端从预先设置的一种以上的重叠复用编码的重叠编码约束长度L和重叠次数K的组合或迭代组合中,选择出满足业务数据传输质量要求的上行和/或下行链路的L和K的组合或迭代组合;基站与用户终端之间交互的业务数据,采用选择出的所述L和K的组合或迭代组合进行重叠复用编码后传送。本发明能有效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并进一步提高系统传输的效率。

Description

重叠复用传输方法及基站与用户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叠复用传输(OVxDM)方法,及具有重叠复用传输功能的基站与用户终端。
背景技术
重叠复用传输技术通过将多路并行的低阶调制信号在时域、频域或者码域等进行交叠传输。如图1所示为OVTDM的示意图,发射符号周期是Ts,为了提高传信率,强行将发射符号间隔缩小为Ts/K。根据线性系统基本的线性叠加原理,这样的符号重叠是不会扩展信号带宽的。因此,系统的频谱效率提高了K倍。即通过人为制造符号之间的重叠干扰,可以实现高效率的数据传输,同时获得编码和分集增益。
其中OVxDM可以在时域实现OVTDM,在码域实现为OVCDM,在空域实现为OVSDM,在频域实现为OVFDM,也可以在多个域混合实现为OVHDM。
对于OVxDM技术,其链路性能与采用的重叠次数K和重叠编码的约束长度L有关,同样的重叠次数,约束长度越长,其链路性能越好。而对于不同的重叠次数,相同的重叠的约束长度,重叠次数越大,传输效率越高,但同样的信号噪声比(Signal Noise Ratio,SNR)的条件下,其误码率(Bit Error Ratio,BER)或者误块率(Block Error Ratio,BLER)性能越差。
现有技术一中,采用对调制符号进行一次OVxDM编码后再发送的处理方式,其实现原理示意图如图2所示。
由于重叠次数K越大,重叠编码的约束长度L越长,检测的复杂度越大。为了降低检测的复杂度,现有技术二中采用了级联的方式实现高重叠次数K的OVxDM传输,其实现原理如图3所示,图3表示的是二次迭代重叠编码实现原理。实际中,还有可能采用二次以上的迭代重叠编码。
二次迭代重叠编码中,OVxDM编码1对应的重叠编码次数K1和OVxDM编码2对应的重叠编码次数K2的乘积为K,以保证级联传输效率和非级联传输的效率一致。其中,OVxDM编码1的重叠约束长度和重叠编码次数可以表示为组合(L1,K1);OVxDM编码2的重叠约束长度和重叠编码次数可以表示为组合(L2,K2);整个级联OVxDM的重叠约束长度和重叠编码次数可以表示为迭代组合(L1,K1;L2,K2)。
由于在实际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用户终端在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其接收到的或者发送到基站的信号强度不同,用户终端距离基站近,则其接收到的基站信号强,同时相同的发送功率,基站接收到的该用户终端的发送信号也强;当用户终端远离基站,则用户终端接收到的基站的信号就弱,同时相同发送功率,基站接收到该用户的信号的强度也弱。上述现有技术一和现有技术二中,均采用固定的重叠次数K和重叠编码的约束长度L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没有考虑用户终端与基站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对于OVxDM传输系统,如果采用固定的重叠次数和重叠编码的约束长度,则业务数据传输的性能随着用户终端距离基站的远近而差别很大,距离基站近时,链路性能好,数据传输可靠,而远离基站时,则数据传输很不可靠,难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重叠复用传输方法及具有重叠复用传输功能的基站与用户终端,有效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并进一步提高系统传输的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重叠复用传输方法,包括:
获取基站与用户终端之间的上行和/或下行链路质量,根据所述链路质量为所述用户终端从预先设置的一种以上的重叠复用编码的重叠编码约束长度L和重叠次数K的组合中,选择出满足业务数据传输质量要求的上行和/或下行链路的L和K的组合;
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交互的业务数据,采用选择出的所述L和K的组合进行重叠复用编码后传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预先设置的一种以上的重叠复用编码的重叠编码约束长度L和重叠次数K的组合;
第一功能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质量及存储的L和K的组合,选择出用户终端使用的所述L和K的组合,并通知给用户终端;以及接收用户终端通知的L和K的组合;
第一编码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终端通知的所述L和K的组合进行重叠复用编码;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重叠复用编码后信号传送给用户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终端,包括:
第二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预先设置的一种以上的重叠复用编码的重叠编码约束长度L和重叠次数K的组合;
第二功能单元,用于根据基站的下行链路质量及存储的L和K的组合,确定出基站使用的所述L和K的组合,并通知给基站;以及接收基站通知的L和K的组合;
第二编码单元,用于根据基站通知的所述L和K的组合进行重叠复用编码;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重叠复用编码后信号传送给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重叠复用传输方法,包括:
获取基站与用户终端之间的上行和/或下行链路质量,根据所述链路质量为所述用户终端从预先设置的一种以上的迭代组合中,选择出满足业务数据传输质量要求的上行和/或下行链路的迭代组合;所述迭代组合中包含二次以上迭代重叠复用编码分别对应的重叠编码约束长度和重叠次数;
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交互的业务数据,采用选择出的迭代组合进行迭代重叠复用编码后传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第三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预先设置的一种以上的迭代组合;所述迭代组合中包含二次以上迭代重叠复用编码分别对应的重叠编码约束长度和重叠次数;
第三功能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质量及存储的迭代组合,确定出用户终端使用的所述迭代组合,并通知给用户终端;以及接收用户终端通知的迭代组合;
第三编码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终端通知的所述迭代组合进行迭代重叠复用编码;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将迭代重叠复用编码后信号传送给用户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终端,包括:
第四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预先设置的一种以上的迭代组合;所述迭代组合中包含二次以上迭代重叠复用编码分别对应的重叠编码约束长度和重叠次数;
第四功能单元,用于根据基站的下行链路质量及存储的迭代组合,确定出基站使用的迭代组合,并通知给基站;以及接收基站通知的迭代组合;
第四编码单元,用于根据基站通知的所述迭代组合进行迭代重叠复用编码;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将迭代重叠复用编码后信号传送给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基站与用户终端之间的上行和/或下行链路质量,根据获得的链路质量为用户终端从预先设置的若干种重叠编码约束长度L和重叠次数K的组合(L,K)中,选择出满足业务数据传输质量要求的上行和/或下行链路的对应组合;或者从包含二次或二次以上迭代重叠复用编码分别对应的重叠编码约束长度和重叠次数的迭代组合中,选择出满足业务数据传输质量要求的相应迭代组合;采用选择出的L和K的组合(或迭代组合)对基站和用户终端之间交互的数据进行重叠复用编码后传送。从而使得不同的用户终端可以根据自身的链路质量(如SNR)选择出合适的L和K的组合(或迭代组合),有效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更进一步,通过选择传输效率最高的一种L和K的组合(或迭代组合),使得整个系统的传输效率达到最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OVTDM的处理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OVxDM实现原理示意图之一;
图3为现有技术中OVxDM实现原理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重叠复用传输方法具体实现步骤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四种(L,K)组合对应的信噪比与误块率曲线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基站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用户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重叠复用传输方法具体实现步骤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基站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用户终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用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重叠复用传输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1:对调制符号进行一次OVxDM编码发送。
参见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具体实现步骤流程图,包括:
步骤S101、设计若干种重叠编码约束长度L和重叠次数K的组合(L,K)。较佳地,使得设计的各种组合对应的重叠编码的链路性能能够随着SNR的变化而均匀变化。
在该步骤S101中,重叠编码约束长度L的取值一般为不大于10的正整数,重叠次数K的取值一般为不大于5的正整数。这样,L和K的组合方式就有很多种,在所有可能的L和K的组合中,需要确定出若干种L和K的组合作为预先设置的L和K的组合。为了使得设计的所述若干种L和K的组合能满足业务的需求,一个较佳的例子是使得与设计的若干种L和K的组合对应的、满足业务数据传输质量要求的信噪比与误码率/误块率曲线,能够随着信噪比(SNR)比值的变化均匀分布在以信噪比与误码率/误块率为坐标轴的坐标平面上。
如图5所示,为与设计的四种(L,K)组合(L1,K1)(L2,K2)(L3,K3)(L4,K4)分别对应的、满足业务数据传输质量要求的信噪比与误块率曲线示意图。
图5中,每条信噪比(SNR)与误块率(BLER)曲线表征的是通信系统的链路性能,在不同重叠编码约束长度和重叠次数的组合(L,K)情况下,通信系统链路性能不同。通常认为,在没有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时,BLER为0.01或更低时,系统可以正常工作,即,信噪比大于某值时系统才可保证通信质量。在图5中,以BLER为0.01为选择门限,4条曲线的SNR工作点分别为-2dB,2dB,6.2dB和10dB,记为目标SNR-1,目标SNR-2,目标SNR-3和目标SNR-4,即,对于某个重叠编码约束长度和重叠次数的组合(Ln,Kn),若对应的SNR大于目标SNR-n,则可正常工作。
这样,SNR与设计的多种(L,K)组合之间存在一种可选的对应关系,仍以图5为例:
当SNR<-2dB时,只能选择的(L,K)组合为(L1,K1);
当-2dB<SNR<2dB时,只能选择的(L,K)组合为(L1,K1);
当2dB<SNR<6.2dB时,可以选择的(L,K)组合包括(L1,K1)和(L2,K2);显然(L2,K2)对应的传输效率要高,因此最优选择为(L2,K2);
当6.2dB<SNR<10dB时,可以选择的(L,K)组合包括(L1,K1)、(L2,K2)和(L3,K3);显然(L3,K3)对应的传输效率最高,因此最优选择为(L3,K3);
当SNR>10dB时,可以选择的(L,K)组合包括(L1,K1)、(L2,K2)、(L3,K3)和(L4,K4);显然(L4,K4)对应的传输效率最高,因此最优选择为(L4,K4)。
根据图5所示例子,在用户终端和基站中存储有对应关系表;所述对应关系表中包括:SNR比值范围及对应最优L和K的组合,如下表1所示:
表1(对应一定的误码率或误块率阈值,即BLER为0.01)
  SNR比值范围   最优L和K的组合
  SNR<-2dB   (L1,K1)
  -2dB<SNR<2dB   (L1,K1)
  2dB<SNR<6.2dB   (L2,K2)
  6.2dB<SNR<10dB   (L3,K3)
  SNR>10dB   (L4,K4)
步骤S102、用户终端和基站确定出发送业务数据所使用的(L,K)组合。
方式一:用户终端和基站确定出对端发送业务数据使用的(L,K)组合。具体包括:
用户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确定出基站与用户终端之间的下行链路质量,本实施例中用信噪比SNR来表征链路质量(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即用户终端计算出下行链路的对应信噪比比值(为描述方便,下文称为第一信噪比比值);用户终端根据计算出的第一信噪比比值,以及自身本次请求的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数据传输误码率阈值或误块率阈值,从本地存储的对应关系表中选择出与第一信噪比比值所属的信噪比比值范围对应的、传输效率最高的L和K的组合,并通知给基站;
在基站侧,也可以进行如下处理:基站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参考信号,确定出用户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上行链路质量,本实施例中用信噪比SNR来表征链路质量(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即基站计算出用户终端上行链路的对应信噪比比值(为描述方便,下文称为第二信噪比比值);并计算出的第二信噪比比值,以及用户终端本次请求的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数据传输误码率阈值或误块率阈值,从本地存储的对应关系表中选择出与第二信噪比比值所属的信噪比比值范围对应的、传输效率最高的L和K的组合,并通知给用户终端。
方式二:用户终端和基站确定出自身发送业务数据使用的(L,K)组合。
在时分双工通信系统(TDD)中,上下行链路占用相同载频,这样,可以利用信道对称性,不需通过用户终端或基站进行反馈即可获得上行或下行的链路质量。例如,用户终端可以根据基站的发送参考信号判断接收信号的质量,以此判断信道的链路质量,在TDD系统中,上下行链路的信道存在对称性,即,上行链路质量可由下行链路反应。因此,终端根据该接收信号质量判断能够满足终端BER或者BLER要求的重叠编码约束长度L和重叠次数K的组合(L,K),以该确定出的(L,K)组合向基站发送数据;同理,基站可以根据用户终端发送的参考信号,通过接收信号质量判断能够满足终端BER或者BLER要求的重叠编码约束长度L和重叠次数K的组合(L,K),以该(L,K)组合向终端发送数据。
步骤S103、基站与用户终端之间交互的业务数据,采用选择出的L和K的组合进行重叠复用编码后传送。
具体包括:
用户终端采用所述基站通知的L和K的组合,对需要发送给基站的上行数据进行重叠复用编码后发送给所述基站;
基站采用所述用户终端通知的L和K的组合,对需要发送给用户终端的下行数据进行重叠复用编码后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1提供的重叠复用传输方法,一种具有该重叠复用传输功能的基站,其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
第一存储单元61,用于存储预先设置的一种以上的重叠复用编码的重叠编码约束长度L和重叠次数K的组合;
第一功能单元62,用于根据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质量及存储的L和K的组合,选择出用户终端使用的所述L和K的组合,并通知给用户终端;以及接收用户终端通知的L和K的组合;
第一编码单元63,用于根据用户终端通知的所述L和K的组合进行重叠复用编码;
第一发送单元64,用于将重叠复用编码后信号传送给用户终端。
更进一步,第一功能单元62可以包括:
第一链路质量确定模块621,用于确定出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质量;
第一组合确定模块622,用于根据确定出的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质量,选择出用户终端使用的所述L和K的组合;
第一发送/接收模块623,用于将选择出的用户终端使用的所述L和K的组合通知给用户终端;以及接收用户终端通知的L和K的组合信息。
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1提供的重叠复用传输方法,一种具有该重叠复用传输功能的用户终端,其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包括:
第二存储单元71,用于存储预先设置的一种以上的重叠复用编码的重叠编码约束长度L和重叠次数K的组合;
第二功能单元72,用于根据基站的下行链路质量及存储的L和K的组合,确定出基站使用的所述L和K的组合,并通知给基站;以及接收基站通知的L和K的组合;
第二编码单元73,用于根据基站通知的所述L和K的组合进行重叠复用编码;
第二发送单元74,用于将重叠复用编码后信号传送给基站。
更进一步,第二功能单元72还可以包括:
第二链路质量确定模块721,用于确定出基站的下行链路质量;
第二组合确定模块722,用于根据确定出的下行链路质量,选择出基站使用的所述L和K的组合;
第二发送/接收模块723,用于将选择出的基站使用的所述L和K的组合通知给基站;以及接收基站通知的L和K的组合信息。
实施例2:对调制符号进行二次迭代OVxDM编码发送,或者进行二次以上的迭代OVxDM编码发送。
参见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具体实现步骤流程图,包括:
步骤S201、设计若干种迭代组合(大于等于两种),所述迭代组合中包含二次或二次以上迭代重叠复用编码分别对应的重叠编码约束长度和重叠次数。较佳地,使得设计的各种迭代组合对应的级联重叠编码的链路性能能够随着SNR的变化而均匀变化。
例如,设计四种二次迭代组合为:
第一种迭代组合:(L1,K1;L2,K2),在该第一种迭代组合中,表示对调制符号进行第一级重叠复用编码处理,采用的重叠编码约束长度为L1和重叠次数为K1;再对第一级重叠复用编码处理后的符号进行第二级重叠复用编码处理,采用的重叠编码约束长度为L2和重叠次数为K2;
第二种迭代组合:(L3,K3;L4,K4),在该第二种迭代组合中,表示对调制符号进行第一级重叠复用编码处理,采用的重叠编码约束长度为L3和重叠次数为K3;再对第一级重叠复用编码处理后的符号进行第二级重叠复用编码处理,采用的重叠编码约束长度为L4和重叠次数为K4。
第三种迭代组合:(L5,K5;L6,K6);
第四种迭代组合:(L7,K7;L8,K8);具体含义与上述类似,不重述。
与实施例1类似,为了使得设计的所述若干种迭代组合能满足业务的需求,一个较佳的例子是使得与设计的若干种迭代组合对应的、满足业务数据传输质量要求的信噪比与误码率/误块率曲线,能够随着信噪比比值的变化均匀分布在以信噪比与误码率/误块率为坐标轴的坐标平面上。
同样地,在用户终端和基站中也可以存储对应关系表;该对应关系表中存储一定的误码率或误块率阈值条件下,SNR比值范围及其对应最优的迭代组合。
步骤S202、用户终端和基站确定出发送业务数据所使用的迭代组合。
方式一:用户终端和基站确定出对端发送业务数据使用的迭代组合。具体包括:用户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确定出基站与用户终端之间的下行链路质量,本实施例中用信噪比SNR来表征链路质量(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即用户终端计算出下行链路的对应信噪比比值(为描述方便,下文称为第三信噪比比值);用户终端根据计算出的第三信噪比比值,以及自身本次请求的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数据传输误码率阈值或误块率阈值,从本地存储的对应关系表中选择出一种传输效率最高迭代组合,并通知给所述基站;
在基站侧,基站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参考信号,确定出用户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上行链路质量,本实施例中用信噪比SNR来表征链路质量(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即基站计算出用户终端上行链路的对应信噪比比值(为描述方便,下文称为第四信噪比比值);基站根据计算出的第四信噪比,以及用户终端本次请求的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数据传输误码率阈值或误块率阈值,从本地存储的对应关系表中选择出一种传输效率最高的迭代组合,并通知给用户终端。
方式二:用户终端和基站确定出自身发送业务数据使用的迭代组合。
在时分双工通信系统(TDD)中,上下行链路占用相同载频,这样,可以利用信道对称性,不需通过用户终端或基站进行反馈即可获得上行或下行的链路质量。例如,用户终端可以根据基站的发送参考信号判断接收信号的质量,以此判断信道的链路质量,在TDD系统中,由于上下行链路的信道存在对称性,即,上行链路质量可由下行链路反应,因此,终端根据该接收信号质量判断能够满足终端BER或者BLER要求的迭代组合,以该确定出的迭代组合向基站发送数据;同理,基站可以根据用户终端发送的参考信号,通过接收信号质量判断能够满足终端BER或者BLER要求的迭代组合,以该迭代组合向终端发送数据。
步骤S203、基站与用户终端之间交互的业务数据,采用选择出的迭代组合进行迭代重叠复用编码后传送。
具体包括:用户终端采用基站通知的迭代组合,对需要发送给基站的上行数据进行迭代重叠复用编码后发送给所述基站;
基站采用用户终端通知的迭代组合,对需要发送给用户终端的下行数据进行迭代重叠复用编码后发送给用户终端。
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2提供的重叠复用传输方法,一种具有该重叠复用传输功能的基站,其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包括:
第三存储单元81,用于存储预先设置的一种以上的迭代组合;所述迭代组合中包含二次或二次以上迭代重叠复用编码分别对应的重叠编码约束长度和重叠次数;
第三功能单元82,用于根据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质量及存储的迭代组合,确定出用户终端使用的所述迭代组合,并通知给用户终端;以及接收用户终端通知的迭代组合;
第三编码单元83,用于根据用户终端通知的所述迭代组合进行迭代重叠复用编码;
第三发送单元84,用于将迭代重叠复用编码后信号传送给用户终端。
进一步,第三功能单元82包括:
第三链路质量确定模块821,用于确定出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质量;
第三组合确定模块822,用于根据确定出的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质量,选择出用户终端使用的迭代组合;
第三发送/接收模块823,用于将选择出的用户终端使用的所述迭代组合通知给用户终端;以及接收用户终端通知的迭代组合信息。
进一步,第三编码单元83包括若干个编码模块;每一个编码模块之间级联,每一个编码分别采用与每一次迭代对应的重叠编码约束长度和重叠次数进行重叠复用编码。
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2提供的重叠复用传输方法,一种具有该重叠复用传输功能的用户终端,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包括:
第四存储单元91,用于存储预先设置的一种以上的迭代组合;所述迭代组合中包含二次或二次以上迭代重叠复用编码分别对应的重叠编码约束长度和重叠次数;
第四功能单元92,用于根据基站的下行链路质量及存储的迭代组合,确定出基站使用的迭代组合,并通知给基站;以及接收基站通知的迭代组合;
第四编码单元93,用于根据基站通知的所述迭代组合进行迭代重叠复用编码;
第四发送单元94,用于将迭代重叠复用编码后信号传送给基站。
进一步,第四功能单元92还可以包括:
第四链路质量确定模块921,用于确定出基站的下行链路质量;
第四组合确定模块922,用于根据确定出的下行链路质量,选择出基站使用的迭代组合;
第四发送/接收模块923,用于将选择出的基站使用的所述迭代组合通知给基站;以及接收基站通知的迭代组合信息。
进一步,第四编码单元93包括若干个编码模块;每一个编码模块之间级联,每一个编码模块分别采用与每一次迭代对应的重叠编码约束长度和重叠次数进行重叠复用编码。
综上所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通过获取基站与用户终端之间的上行和/或下行链路质量,为用户终端从预先设置的若干种重叠编码约束长度L和重叠次数K的组合(L,K)中,选择出满足业务数据传输质量要求的对应组合;或者从包含二次或二次以上迭代重叠复用编码分别对应的重叠编码约束长度和重叠次数的迭代组合中,选择出满足业务数据传输质量要求的相应迭代组合;采用选择出的L和K的组合或迭代组合对基站和用户终端之间交互的数据进行重叠复用编码后传送。从而使得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终端对应的链路质量(如SNR)选择出合适的L和K的组合(或迭代组合)进行重叠复用传输,有效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另外,通过选择传输效率最高的一种L和K的组合(或迭代组合),使得整个系统的传输效率达到最优。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8)

1.一种重叠复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基站与用户终端之间的上行和/或下行链路质量,根据所述链路质量为所述用户终端从预先设置的一种以上的重叠复用编码的重叠编码约束长度L和重叠次数K的组合中,选择出满足业务数据传输质量要求的上行和/或下行链路的L和K的组合; 
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交互的业务数据,采用选择出的所述L和K的组合进行重叠复用编码后传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预先在基站和用户终端分别存储设置的一种以上的重叠复用编码的重叠编码约束长度L和重叠次数K的组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质量采用信噪比比值表征;所述选择出满足业务数据传输质量要求的上行和/或下行链路的L和K的组合,包括: 
根据获得的上行和/或下行链路的信噪比比值以及用户终端当前请求的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数据传输质量参数阈值,选择满足所述业务数据传输质量参数阈值的L和K的组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满足所述业务数据传输质量参数阈值的L和K的组合有多种时,选择传输效率最高的一种L和K的组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数据传输质量参数阈值,包括: 
与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数据传输误码率阈值,或者 
与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数据传输误块率阈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计算出第一信噪比比值;所 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第一信噪比比值,以及自身本次请求的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数据传输误码率阈值或误块率阈值,从本地存储的所述一种以上的L和K的组合中选择出一种传输效率最高的L和K的组合,并通知给所述基站,所述基站采用所述用户终端通知的L和K的组合,对需要发送给用户终端的下行数据进行重叠复用编码后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以及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参考信号,计算出第二信噪比比值;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信噪比比值,以及所述用户终端本次请求的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数据传输误码率阈值或误块率阈值,从本地存储的所述一种以上的L和K的组合中选择出一种传输效率最高的L和K的组合,并通知给所述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采用所述基站通知的L和K的组合,对需要发送给基站的上行数据进行重叠复用编码后发送给所述基站。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计算出第一信噪比比值;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第一信噪比比值,以及自身本次请求的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数据传输误码率阈值或误块率阈值,从本地存储的所述一种以上的L和K的组合中选择出一种传输效率最高的L和K的组合,并采用所述选择出的L和K的组合,对需要发送给基站的上行数据进行重叠复用编码后发送给所述基站;以及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参考信号,计算出第二信噪比比值;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信噪比比值,以及所述用户终端本次请求的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数据传输误码率阈值或误块率阈值,从本地存储的所述一种以上的L和K的组合中选择出一种传输效率最高的L和K的组合,并采用所述选择出的L和K的组合,对需要发送给用户终端的下行数据进行重叠复用编码后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基站还存储有第一对应关系表;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表中包括:信噪比比值范围及对应的L和K的组合; 
所述用户终端根据计算出的第一信噪比比值所属的信噪比比值范围,查询本地存储的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表,获得对应的L和K的组合;以及 
所述基站根据计算出的第二信噪比比值所属的信噪比比值范围,查询本地存储的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表,获得对应的L和K的组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置的一种以上的重叠复用传输的重叠编码约束长度L和重叠次数K的组合中,所述L的取值为不大于10的正整数,所述K的取值为不大于5的正整数; 
在所有可能的所述L和K的组合中,确定出若干种L和K的组合作为所述预先设置的L和K的组合,所述若干种L和K的组合对应的满足业务数据传输质量要求的信噪比与误码率/误块率曲线,随着信噪比比值的变化均匀分布在以信噪比与误码率/误块率为坐标轴的坐标平面上。 
10.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预先设置的一种以上的重叠复用编码的重叠编码约束长度L和重叠次数K的组合; 
第一功能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质量及存储的L和K的组合,选择出用户终端使用的所述L和K的组合,并通知给用户终端;以及接收用户终端通知的L和K的组合; 
第一编码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终端通知的所述L和K的组合进行重叠复用编码;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重叠复用编码后信号传送给用户终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单元包括: 
第一链路质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出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质量; 
第一组合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确定出的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质量,选择出用户终端使用的所述L和K的组合; 
第一发送/接收模块,用于将选择出的用户终端使用的所述L和K的组合 通知给用户终端;以及接收用户终端通知的L和K的组合信息。 
12.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预先设置的一种以上的重叠复用编码的重叠编码约束长度L和重叠次数K的组合;
第二功能单元,用于根据基站的下行链路质量及存储的L和K的组合,确定出基站使用的所述L和K的组合,并通知给基站;以及接收基站通知的L和K的组合;
第二编码单元,用于根据基站通知的所述L和K的组合进行重叠复用编码;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重叠复用编码后信号传送给基站。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功能单元包括:
第二链路质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出基站的下行链路质量;
第二组合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确定出的下行链路质量,选择出基站使用的所述L和K的组合;
第二发送/接收模块,用于将选择出的基站使用的所述L和K的组合通知给基站;以及接收基站通知的L和K的组合信息。
14.一种重叠复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基站与用户终端之间的上行和/或下行链路质量,根据所述链路质量为所述用户终端从预先设置的一种以上的迭代组合中,选择出满足业务数据传输质量要求的上行和/或下行链路的迭代组合;所述迭代组合中包含二次以上迭代重叠复用编码分别对应的重叠编码约束长度和重叠次数;
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交互的业务数据,采用选择出的迭代组合进行迭代重叠复用编码后传送。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预先在基站和用户终端分别存储设置的一种以上的所述迭代组合。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质量采用信噪比比值表征;所述选择出满足业务数据传输质量要求的上行和/或下行链路的迭代组合,包括:
根据获得的上行和/或下行链路的信噪比比值以及用户终端当前请求的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数据传输质量参数阈值,选择满足所述业务数据传输质量参数阈值的迭代组合。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满足所述业务数据传输质量参数阈值的迭代组合有多种时,选择传输效率最高的一种迭代组合。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数据传输质量参数阈值,包括:
与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数据传输误码率阈值,或者
与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数据传输误块率阈值。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计算出第三信噪比比值;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第三信噪比比值,以及自身本次请求的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数据传输误码率阈值或误块率阈值,从本地存储的所述一种以上的迭代组合中选择出一种传输效率最高迭代组合,并通知给所述基站,所述基站采用所述用户终端通知的迭代组合,对需要发送给用户终端的下行数据进行迭代重叠复用编码后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以及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参考信号,计算出第四信噪比比值;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四信噪比比值,以及所述用户终端本次请求的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数据传输误码率阈值或误块率阈值,从本地存储的所述一种以上的迭代组合中选择出一种传输效率最高的迭代组合,并通知给所述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采用所述基站通知的迭代组合,对需要发送给基站的上行数据进行迭代重叠复用编码后发送给所述基站。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计算出第三信噪比比值;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第三信噪比比值,以及自身本次请求的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数据传输误码率阈值或误块率阈值,从本地存储的所述一种以上的迭代组合中选择出一种传输效率最高迭代组合,并采用选择出的所述迭代组合,对需要发送给基站的上行数据进行迭代重叠复用编码后发送给所述基站;以及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参考信号,计算出第四信噪比比值;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四信噪比比值,以及所述用户终端本次请求的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数据传输误码率阈值或误块率阈值,从本地存储的所述一种以上的迭代组合中选择出一种传输效率最高的迭代组合,并采用所述选择出的迭代组合,对需要发送给用户终端的下行数据进行迭代重叠复用编码后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基站还存储有第二对应关系表;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中包括:信噪比比值范围及对应的迭代组合;
所述用户终端根据计算出的第三信噪比比值所属的信噪比比值范围,查询本地存储的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获得对应的迭代组合;以及
所述基站根据计算出的第四信噪比比值所属的信噪比比值范围,查询本地存储的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获得对应的迭代组合。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置的一种以上的迭代组合对应的、满足业务数据传输质量要求的信噪比与误码率/误块率曲线,随着信噪比比值的变化均匀分布在以信噪比与误码率/误块率为坐标轴的坐标平面上。
23.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预先设置的一种以上的迭代组合;所述迭代组合中包含二次以上迭代重叠复用编码分别对应的重叠编码约束长度和重叠次数;
第三功能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质量及存储的迭代组合,确 定出用户终端使用的所述迭代组合,并通知给用户终端;以及接收用户终端通知的迭代组合;
第三编码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终端通知的所述迭代组合进行迭代重叠复用编码;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将迭代重叠复用编码后信号传送给用户终端。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功能单元包括:
第三链路质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出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质量;
第三组合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确定出的用户终端的上行链路质量,选择出用户终端使用的迭代组合;
第三发送/接收模块,用于将选择出的用户终端使用的所述迭代组合通知给用户终端;以及接收用户终端通知的迭代组合信息。
25.如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编码单元包括若干个编码模块;
每一个所述编码模块级联,分别采用与每一次迭代对应的重叠编码约束长度和重叠次数进行重叠复用编码。
26.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四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预先设置的一种以上的迭代组合;所述迭代组合中包含二次以上迭代重叠复用编码分别对应的重叠编码约束长度和重叠次数;
第四功能单元,用于根据基站的下行链路质量及存储的迭代组合,确定出基站使用的迭代组合,并通知给基站;以及接收基站通知的迭代组合;
第四编码单元,用于根据基站通知的所述迭代组合进行迭代重叠复用编码;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将迭代重叠复用编码后信号传送给基站。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功能单元包括:
第四链路质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出基站的下行链路质量; 
第四组合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确定出的下行链路质量,选择出基站使用的迭代组合;
第四发送/接收模块,用于将选择出的基站使用的所述迭代组合通知给基站;以及接收基站通知的迭代组合信息。
28.如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编码单元包括若干个编码模块;
每一个所述编码模块级联,分别采用与每一次迭代对应的重叠编码约束长度和重叠次数进行重叠复用编码。 
CN2007101768403A 2007-11-05 2007-11-05 重叠复用传输方法及基站与用户终端 Active CN1014313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768403A CN101431393B (zh) 2007-11-05 2007-11-05 重叠复用传输方法及基站与用户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768403A CN101431393B (zh) 2007-11-05 2007-11-05 重叠复用传输方法及基站与用户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1393A CN101431393A (zh) 2009-05-13
CN101431393B true CN101431393B (zh) 2011-07-20

Family

ID=40646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768403A Active CN101431393B (zh) 2007-11-05 2007-11-05 重叠复用传输方法及基站与用户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313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2622B (zh) * 2012-11-14 2017-07-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端对端通信中数据重传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6911424A (zh) * 2015-12-22 2017-06-30 深圳超级数据链技术有限公司 译码方法、装置及其系统
CN107872295B (zh) 2016-09-28 2021-09-03 深圳光启合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OvXDM系统的软值提取方法、装置及OvXDM系统
CN107888327B (zh) 2016-09-30 2021-09-10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武威供电公司 一种用于OvXDM系统的译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919941B (zh) 2016-10-10 2022-01-25 深圳市硅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重叠复用的调制解调方法和装置
CN107919937B (zh) * 2016-10-10 2020-10-27 深圳光启合众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重叠复用的译码方法、装置及调制解调方法和系统
CN108667592B (zh) * 2017-03-30 2022-11-18 深圳光启合众科技有限公司 重叠复用系统的频谱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109962748A (zh) * 2017-12-22 2019-07-02 深圳超级数据链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WO2019134628A1 (zh) * 2018-01-04 2019-07-11 深圳超级数据链技术有限公司 重叠复用系统的译码方法和装置
CN110011754A (zh) * 2018-01-04 2019-07-12 深圳超级数据链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112491494B (zh) * 2019-09-11 2023-05-0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编码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52578A (zh) * 2020-06-28 2021-12-2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重叠层数确定和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发送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4655A (zh) * 2002-06-12 2003-12-3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新的正交频分多址系统的调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4655A (zh) * 2002-06-12 2003-12-3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新的正交频分多址系统的调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1393A (zh) 2009-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31393B (zh) 重叠复用传输方法及基站与用户终端
CN101331700B (zh) 用于多载波宽带无线通信的有效率的信道质量报告和链路适配
CN103152754B (zh) 一种lte系统中的链路自适应方法及装置
CN101399583A (zh) 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协作伙伴选择和预编码协作通信方法
CN101572654B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和设备
EP2562940A2 (en) Method for cooperative data transmission among terminals, and method for clustering cooperative terminals for same
CN104980247A (zh) 自适应调整调制编码方式和参考信号图样的方法、基站、终端和系统
CN101207621B (zh) Af-dstc协作通信协议中降低中断概率的功率分配方法
CN101217785A (zh) 通信架构中的无线网络、接入点和客户端设备
CN101394255B (zh) 多用户无线网络中的两用户协作通信方法
CN101359951B (zh) 基于信道质量指示的分集、复用传输确定方法与装置
CN101848524B (zh) 无线多中继协作传输网络的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方法
US876107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ppropriate coding scheme and transmission rate for transmitting a frame across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2340340A (zh) 在mimo中继系统中实现天线选择的方法和系统
CN101217302B (zh) 多用户无线网络中基于空时分集编解码的协同通信方法
CN104184509A (zh) 无线多播系统中的中继协作传输方法
CN104485988A (zh) 一种基于能量有效的分布式星群节点选择方法
CN102300234B (zh) 一种新型多跳路由传输方法
CN105228189A (zh) 异构协作网络中的无线接入模式及中继选择方法
CN101594661A (zh) 一种下行传输的方法、系统、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2891736B (zh) 一种应用于空天信息网络的异构链路帧长自适应方法
CN108880736B (zh) 一种上行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的传输方法
CN102769485A (zh) 一种基带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1883075B (zh) 一种基于虚拟mimo系统的协作传输方法
CN101938321A (zh) 一种调制编码方式确定方法和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