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08112A - 低浓度瓦斯热对流浮升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低浓度瓦斯热对流浮升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08112A
CN101408112A CNA2008102361225A CN200810236122A CN101408112A CN 101408112 A CN101408112 A CN 101408112A CN A2008102361225 A CNA2008102361225 A CN A2008102361225A CN 200810236122 A CN200810236122 A CN 200810236122A CN 101408112 A CN101408112 A CN 1014081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viding plate
collection
runner
section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2361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08112B (zh
Inventor
陈启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TRIGIAN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081023612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081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08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81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081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81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低浓度瓦斯热对流浮升收集装置,包括壳体(8),该壳体(8)内设置有导入段(1)、与该导入段(1)连通的浮升收集段(2)和与该浮升收集段(2)连通的分离段(3),所述导入段(1)内竖直方向设置有至少一块导入隔板(4),该导入隔板(4)将导入段(1)分隔成至少两个导入流道,所述浮升收集段(2)内竖直方向设置有至少一块收集隔板(5),该收集隔板(5)将浮升收集段(2)分隔成至少两个收集流道,两侧两个收集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流道设置有加热装置(7),所述分离段(3)内横向设置有分离隔板(6),该分离隔板(6)将分离段(3)分隔成两个分离流道。

Description

低浓度瓦斯热对流浮升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瓦斯气体的收集,特别是涉及一种低浓度瓦斯热对流浮升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煤炭生产大国,据统计矿井煤层气资源总量达35亿万m3,与陆地上天然气的储量相当,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的第三大煤层气储藏国。我国每年有100~150亿m3的纯甲烷混入矿井风流中以低浓度的形式通过乏风排空。一方面损失了巨大的不可再生能源资源,造成了严重浪费;另一方面甲烷对环境是强污染气体,其臭氧层破坏效果是CO2的7倍,温室效应是CO2的21倍;此外,煤矿通风瓦斯的排放还会给煤矿生产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收集浓度低于1.5%的风排瓦斯混合气体就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的低浓度瓦斯热对流浮升收集装置,用于分离收集浓度低于1.5%的风排瓦斯混合气体,可在保证瓦斯气体安全浓度的范围内对矿井风排瓦斯气体实现减量收集,为后续工艺对瓦斯混合气体进行浓缩创造条件。
本发明提供的低浓度瓦斯热对流浮升收集装置,包括壳体(8),该壳体(8)内设置有导入段(1)、与该导入段(1)连通的浮升收集段(2)和与该浮升收集段(2)连通的分离段(3),所述导入段(1)内竖直方向设置有至少一块导入隔板(4),该导入隔板(4)将导入段(1)分隔成至少两个导入流道,所述浮升收集段(2)内竖直方向设置有至少一块收集隔板(5),该收集隔板(5)将浮升收集段(2)分隔成至少两个收集流道,两侧两个收集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流道设置有加热装置(7),所述分离段(3)内横向设置有分离隔板(6),该分离隔板(6)将分离段(3)分隔成两个分离流道。
优选地,上述导入隔板(4)有三块,并且将导入段(1)分隔成四个导入流道,上述收集隔板(5)有三块,将浮升收集段(2)分隔成四个收集流道,并且所述三块收集隔板(5)中中间一块收集隔板(5)的上下两端都长于其他两块,两侧两个收集流道中分别设置有加热装置(7)。
优选地,上述三块收集隔板(5)中中间一块收集隔板(5)的上下两端都接触壳体(8),将收集流道隔断。
优选地,上述导入隔板(4)有五块,并且将导入段(1)分隔成六个导入流道,上述收集隔板(5)有五块,将浮升收集段(2)分隔成六个收集流道,并且所述五块收集隔板(5)中中间一块收集隔板(5)的上下两端都长于其他四块,两侧两个收集流道中分别设置有加热装置(7)。
优选地,上述五块收集隔板(5)中中间一块收集隔板(5)的上下两端都接触壳体(8),将收集流道隔断。
优选地,上述导入隔板(4)有七块,并且将导入段(1)分隔成八个导入流道,上述收集隔板(5)有七块,将浮升收集段(2)分隔成八个收集流道,并且所述七块收集隔板(5)中中间一块收集隔板(5)的上下两端都长于其他六块,两侧两个收集流道中分别设置有加热装置(7)。
优选地,上述七块收集隔板(5)中中间一块收集隔板(5)的上下两端都接触壳体(8),将收集流道隔断。
优选地,上述浮升收集段(2)为倾斜设置
发明提供的低浓度瓦斯热对流浮升收集装置,根据低浓度瓦斯气体的平面层流流动和扩散规律,采用狭长矩形截面收集流道并用加热装置加热,使收集流道中至少一个收集流道中的瓦斯混合气体产生向上的热对流,而其他流道中相对温度较低的瓦斯混合气体则产生向下的对流,并通过收集段底部通道对加热的收集流道进行补充,使用狭长矩形截面流道的目的是使低浓度瓦斯气体的流动保持为层流。
根据N-S方程,当某气体微团与周围气体存在温度差而产生体积膨胀导致其密度降低,从而产生“浮力”Δρg。当该气体微团的浮力大于阻碍其运动的阻力时产生浮升。在至少一个收集流道中安装适当形式的加热器,当低浓度瓦斯混合气体流过此通道时,气体受热膨胀,密度降低,因而产生了导致其上升对流的“浮力”,而其他收集流道由于气体未被加热,温度较低,因此形成循环对流。为确保产生稳定的层流对流,浮升收集段的上部保持气体流通,以方便热瓦斯气体的扩散和流动,热瓦斯混合气体浮升到流道上部后由于与气体混合使其温度降低。在后续热瓦斯混合气体的推动下,根据重力浮升原理,其中的空气由于其密度较大而继续下降。而密度相对较低的瓦斯气体基本停留在浮升收集段的上部空间内,并随主流动一起向前流动。为确保瓦斯气体能在浮升后富集在流道的上部空间内,因此控制浮升过程中的气体对流速度和沿流道轴向运动速度就成为整个问题的关键。控制浮升速度的关键是控制浮升气体与周围其他气体的温度差及流道的几何尺寸。为更有效地进行瓦斯气体的浮升分离,将流道设计成倾斜上升或下降的形式,使主流动配合重力浮升。
流道的形状可以是矩形或其它形状,如顶部为弧形等。当瓦斯混合气体进入有流道分隔板和加热装置等组成的倾斜的浮升收集段。倾斜的形式可以是向上倾斜,也可以是向下倾斜。从浮升收集段流出的瓦斯混合气体中,绝大部分都富集在上部,因此在分离段根据出口处瓦斯气体的浓度监测情况调节分离隔板的高度,一方面确保流道下部的空气被分离出去,另一方面保证所收集的瓦斯混合气体的浓度低于5%的安全线。
本发明提供的低浓度瓦斯热对流浮升收集装置可在保证瓦斯气体安全浓度的范围内对矿井风排瓦斯气体实现减量收集,为后续工艺对瓦斯混合气体进行浓缩创造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导入段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收集段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分离段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气体流向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组合结构的导入段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组合结构的收集段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组合结构的分离段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低浓度瓦斯热对流浮升收集装置,包括壳体(8),该壳体(8)内设置有导入段(1)、与该导入段(1)连通的浮升收集段(2)和与该浮升收集段(2)连通的分离段(3),所述导入段(1)内竖直方向设置有五块导入隔板(4),该五块导入隔板(4)将导入段(1)分隔成六个导入流道,所述浮升收集段(2)内竖直方向设置有五块收集隔板(5),该五块收集隔板(5)将浮升收集段(2)分隔成六个收集流道,两侧的收集流道中分别设置有加热装置(7),所述分离段(3)内横向设置有分离隔板(6),该分离隔板(6)将分离段(3)分隔成上下两个分离流道,各个流道的顶部为弧形,收集段(2)向下倾斜设置。上述五块收集隔板(5)中中间一块收集隔板(5)的上下两端都接触壳体(8),将收集流道隔断。
当然,流道的形状也可以是矩形或其它形状,倾斜的形式也可以是向上倾斜,五块收集隔板(5)中中间一块收集隔板(5)也可以上下两端都接触壳体(8),而是上下两端都长于其他四块。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低浓度瓦斯热对流浮升收集装置,根据低浓度瓦斯气体的平面层流流动和扩散规律,采用狭长矩形截面收集流道并用加热装置加热,使收集流道中两侧的收集流道中的瓦斯混合气体产生向上的热对流,而其他流道中相对温度较低的瓦斯混合气体则产生向下的对流,并通过收集段底部通道对加热的收集流道进行补充,使用狭长矩形截面流道的目的是使低浓度瓦斯气体的流动保持为层流。
根据N-S方程,当某气体微团与周围气体存在温度差而产生体积膨胀导致其密度降低,从而产生“浮力”Δρg。当该气体微团的浮力大于阻碍其运动的阻力时产生浮升。在至少一个收集流道中安装适当形式的加热器,当低浓度瓦斯混合气体流过此通道时,气体受热膨胀,密度降低,因而产生了导致其上升对流的“浮力”,而其他收集流道由于气体未被加热,温度较低,因此形成循环对流。为确保产生稳定的层流对流,浮升收集段的上部保持气体流通,以方便热瓦斯气体的扩散和流动,热瓦斯混合气体浮升到流道上部后由于与气体混合使其温度降低。在后续热瓦斯混合气体的推动下,根据重力浮升原理,其中的空气由于其密度较大而继续下降。而密度相对较低的瓦斯气体基本停留在浮升收集段的上部空间内,并随主流动一起向前流动。为确保瓦斯气体能在浮升后富集在流道的上部空间内,因此控制浮升过程中的气体对流速度和沿流道轴向运动速度就成为整个问题的关键。控制浮升速度的关键是控制浮升气体与周围其他气体的温度差及流道的几何尺寸。为更有效地进行瓦斯气体的浮升分离,将流道设计成倾斜上升或下降的形式,使主流动配合重力浮升。
从收集段流出的瓦斯混合气体中,绝大部分都富集在上部,因此在分离段根据出口处瓦斯气体的浓度监测情况调节分离隔板的高度,一方面确保流道下部的空气被分离出去,另一方面保证所收集的瓦斯混合气体的浓度低于5%的安全线。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低浓度瓦斯热对流浮升收集装置,包括壳体(8),该壳体(8)内设置有导入段(1)、与该导入段(1)连通的浮升收集段(2)和与该浮升收集段(2)连通的分离段(3),所述导入段(1)内竖直方向设置有一块导入隔板(4),该一块导入隔板(4)将导入段(1)分隔成两个导入流道,所述浮升收集段(2)内竖直方向设置有一块收集隔板(5),该一块收集隔板(5)将浮升收集段(2)分隔成两个收集流道,两侧的收集流道中的一个设置有加热装置(7),所述分离段(3)内横向设置有分离隔板(6),该分离隔板(6)将分离段(3)分隔成上下两个分离流道,各个流道的顶部为弧形,收集段(2)向下倾斜设置。当然,流道的形状也可以是矩形或其它形状,倾斜的形式也可以是向上倾斜。
本发明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原理一样,主要区别在于收集段中瓦斯混合气体只在两个流道中循环。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低浓度瓦斯热对流浮升收集装置,包括壳体(8),该壳体(8)内设置有导入段(1)、与该导入段(1)连通的浮升收集段(2)和与该浮升收集段(2)连通的分离段(3),所述导入段(1)内竖直方向设置有三块导入隔板(4),该三块导入隔板(4)将导入段(1)分隔成四个导入流道,所述浮升收集段(2)内竖直方向设置有三块收集隔板(5),该三块收集隔板(5)将浮升收集段(2)分隔成四个收集流道,两侧的收集流道中分别设置有加热装置(7),所述分离段(3)内横向设置有分离隔板(6),该分离隔板(6)将分离段(3)分隔成上下两个分离流道,各个流道的顶部为弧形,收集段(2)向下倾斜设置。当然,流道的形状也可以是矩形或其它形状,倾斜的形式也可以是向上倾斜,三块收集隔板(5)中中间的一块可以是上下两端都接触壳体(8),也可以上下两端都长于其他两块。
本发明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原理一样:当三块收集隔板(5)中中间的一块上下两端都接触壳体(8)时,在收集段中瓦斯混合气体分别在两个流道中循环;当三块收集隔板(5)中中间的一块上下两端都长于其他两块而不接触壳体(8)时,在收集段中瓦斯混合气体在两侧的两个流道中上升,而在中间的两个流道中下降,实现循环。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低浓度瓦斯热对流浮升收集装置,包括壳体(8),该壳体(8)内设置有导入段(1)、与该导入段(1)连通的浮升收集段(2)和与该浮升收集段(2)连通的分离段(3),所述导入段(1)内竖直方向设置有七块导入隔板(4),该七块导入隔板(4)将导入段(1)分隔成八个导入流道,所述浮升收集段(2)内竖直方向设置有七块收集隔板(5),该七块收集隔板(5)将浮升收集段(2)分隔成八个收集流道,两侧的收集流道中分别设置有加热装置(7),所述分离段(3)内横向设置有分离隔板(6),该分离隔板(6)将分离段(3)分隔成上下两个分离流道,各个流道的顶部为弧形,收集段(2)向下倾斜设置。当然,流道的形状也可以是矩形或其它形状,倾斜的形式也可以是向上倾斜,七块收集隔板(5)中中间的一块可以是上下两端都接触壳体(8),也可以上下两端都长于其他六块。
本发明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原理一样:当七块收集隔板(5)中中间的一块上下两端都接触壳体(8)时,在收集段中瓦斯混合气体分别在三个流道中循环;当七块收集隔板(5)中中间的一块上下两端都长于其他两块而不接触壳体(8)时,在收集段中瓦斯混合气体在两侧的两个流道中上升,而在中间的四个流道中下降,实现循环。
实施例5:
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低浓度瓦斯热对流浮升收集装置,将实施例1提供的低浓度瓦斯热对流浮升收集装置作为一个单元,把三个这样的单元组合在一起形成组合装置,该组合装置的导入段结构如图6所示,该组合装置的收集段结构如图7所示,该组合装置的分离段结构如图8所示,各个单元内的工作原理与本发明实施例1相同。当然,还可以把两个、四个或五个这样的单元进行组合,形成组合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低浓度瓦斯热对流浮升收集装置的使用范围:将瓦斯浓度在0.5%~1.5%的气体浓缩成瓦斯浓度为3%~4%的气体。严格控制在浮升收集过程中,所有区域的瓦斯浓度低于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低浓度瓦斯热对流浮升收集装置可在保证瓦斯气体安全浓度的范围内对矿井风排瓦斯气体实现减量收集,为后续工艺对瓦斯混合气体进行浓缩创造条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低浓度瓦斯热对流浮升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8),该壳体(8)内设置有导入段(1)、与该导入段(1)连通的浮升收集段(2)和与该浮升收集段(2)连通的分离段(3),所述导入段(1)内竖直方向设置有至少一块导入隔板(4),该导入隔板(4)将导入段(1)分隔成至少两个导入流道,所述浮升收集段(2)内竖直方向设置有至少一块收集隔板(5),该收集隔板(5)将浮升收集段(2)分隔成至少两个收集流道,两侧两个收集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流道设置有加热装置(7),所述分离段(3)内横向设置有分离隔板(6),该分离隔板(6)将分离段(3)分隔成两个分离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浓度瓦斯热对流浮升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入隔板(4)有三块,并且将导入段(1)分隔成四个导入流道,上述收集隔板(5)有三块,将浮升收集段(2)分隔成四个收集流道,并且所述三块收集隔板(5)中中间一块收集隔板(5)的上下两端都长于其他两块,两侧两个收集流道中分别设置有加热装置(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浓度瓦斯热对流浮升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三块收集隔板(5)中中间一块收集隔板(5)的上下两端都接触壳体(8),将收集流道隔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浓度瓦斯热对流浮升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入隔板(4)有五块,并且将导入段(1)分隔成六个导入流道,上述收集隔板(5)有五块,将浮升收集段(2)分隔成六个收集流道,并且所述五块收集隔板(5)中中间一块收集隔板(5)的上下两端都长于其他四块,两侧两个收集流道中分别设置有加热装置(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浓度瓦斯热对流浮升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五块收集隔板(5)中中间一块收集隔板(5)的上下两端都接触壳体(8),将收集流道隔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浓度瓦斯热对流浮升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入隔板(4)有七块,并且将导入段(1)分隔成八个导入流道,上述收集隔板(5)有七块,将浮升收集段(2)分隔成八个收集流道,并且所述七块收集隔板(5)中中间一块收集隔板(5)的上下两端都长于其他六块,两侧两个收集流道中分别设置有加热装置(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浓度瓦斯热对流浮升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七块收集隔板(5)中中间一块收集隔板(5)的上下两端都接触壳体(8),将收集流道隔断。
8、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低浓度瓦斯热对流浮升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浮升收集段(2)为倾斜设置。
CN2008102361225A 2008-11-24 2008-11-24 低浓度瓦斯热对流浮升收集装置 Active CN1014081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361225A CN101408112B (zh) 2008-11-24 2008-11-24 低浓度瓦斯热对流浮升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361225A CN101408112B (zh) 2008-11-24 2008-11-24 低浓度瓦斯热对流浮升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8112A true CN101408112A (zh) 2009-04-15
CN101408112B CN101408112B (zh) 2010-09-01

Family

ID=40571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361225A Active CN101408112B (zh) 2008-11-24 2008-11-24 低浓度瓦斯热对流浮升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08112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2929A (zh) * 2010-02-11 2010-06-16 常熟理工学院 叶栅绕流重力浮升装置
CN102174897A (zh) * 2011-03-14 2011-09-07 常熟理工学院 平板式超低浓度瓦斯热富集装置
CN102278134A (zh) * 2011-08-16 2011-12-14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煤矿乏风瓦斯的收集方法和装置
CN102628370A (zh) * 2012-04-18 2012-08-08 丁汀 地下矿井可移动式自然通风及瓦斯收集装置
CN103952201A (zh) * 2014-04-21 2014-07-30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低浓度瓦斯气流无动力提纯减排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4808B (zh) * 2012-08-21 2014-05-2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利用太阳能富集煤矿瓦斯的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2929A (zh) * 2010-02-11 2010-06-16 常熟理工学院 叶栅绕流重力浮升装置
CN101732929B (zh) * 2010-02-11 2012-05-30 常熟理工学院 叶栅绕流重力浮升装置
CN102174897A (zh) * 2011-03-14 2011-09-07 常熟理工学院 平板式超低浓度瓦斯热富集装置
CN102278134A (zh) * 2011-08-16 2011-12-14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煤矿乏风瓦斯的收集方法和装置
CN102278134B (zh) * 2011-08-16 2014-03-1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煤矿乏风瓦斯的收集方法和装置
CN102628370A (zh) * 2012-04-18 2012-08-08 丁汀 地下矿井可移动式自然通风及瓦斯收集装置
CN103952201A (zh) * 2014-04-21 2014-07-30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低浓度瓦斯气流无动力提纯减排装置
CN103952201B (zh) * 2014-04-21 2018-11-27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低浓度瓦斯气流无动力提纯减排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8112B (zh) 2010-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08112B (zh) 低浓度瓦斯热对流浮升收集装置
CN104453973B (zh) 一种隧道通风系统
CN101711180A (zh) 从大气中除去二氧化碳和全球恒温器
ES2795698T3 (es) Disposición para la electrólisis de dióxido de carbono
CN102652916B (zh) 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及工艺
CN204266430U (zh) 一种新型建筑光伏幕墙装置
CN102723516A (zh) 一种以液态金属锡为阳极的直碳燃料电池装置
KR101524469B1 (ko) Cog가스내 수소 분리장치
CN100536993C (zh) 沼气自动脱硫-再生装置
CN101240716A (zh) 一种含氧瓦斯气浓度变换装置及其应用
CN102034998B (zh) 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氧传质效率的方法及相应的电池
CN201701760U (zh) 一种新型降膜再沸器
CN206747556U (zh) 一种带隔板与筋板的除气流槽
CN101906986A (zh) 煤矿乏风装置进、排气气流分配方法
CN104393057B (zh) 用石墨烯汇流线和汇流条提高输电量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
CN201618434U (zh) 一种板式塔的塔内件
CN105854581B (zh) 一种co2净化装置
CN203406353U (zh) 蓄电池电解液循环和气体净化系统
CN1881774A (zh) 收集空气中的离子及其利用所述离子的装置
CN102174897A (zh) 平板式超低浓度瓦斯热富集装置
CN210546349U (zh) 一种用于脱硫剂生产的气选分筛装置
CN113137831A (zh) 一种煤炭质量检测微波烘干箱
CN202549859U (zh) 融雪型太阳能电池组件结构
CN101100288B (zh) 一种用空气制取o2-co2混合气体的系统及方法
CN204991859U (zh) 串联式燃料电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03

Address after: 214204 new street, Jiangsu, Yixing Nanyue Villag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wisdom Indust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500 Jiangsu, Changshou City, South Ring Road, No. three, No. 99

Patentee before: Changshu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4200 No. 3 Junzhi Road, Yix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Junzhi Wisdom Network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4204 Nanyue Village, Xinjie Street, Yixing,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wisdom Industrial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07

Address after: 214200 No.1 Junzhi Road, Yix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TRIGIA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3 Junzhi Road, Yix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200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Junzhi Wisdom Network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