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04530A - Af协作通信系统中降低误符号率的功率分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Af协作通信系统中降低误符号率的功率分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04530A
CN101404530A CNA2008102318259A CN200810231825A CN101404530A CN 101404530 A CN101404530 A CN 101404530A CN A2008102318259 A CNA2008102318259 A CN A2008102318259A CN 200810231825 A CN200810231825 A CN 200810231825A CN 101404530 A CN101404530 A CN 1014045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sigma
power
source node
del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2318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南
葛建华
李靖
王勇
宫丰奎
高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di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di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A20081023182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04530A/zh
Publication of CN101404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45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F协作通信系统中降低误符号率的功率分配方法。其步骤为:在有中心控制器的网络中,由中心控制器根据服务质量QoS的需求、源节点和其他节点的位置及工作方式,给源节点分配中继节点;在无中心控制器的网络中,由源节点选定中继节点;定时检测源节点到各中继节点,各中继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路径损耗方差并反馈给系统中的中心控制器或源节点;中心控制器或源节点对各节点按照功率分配公式进行功率分配,并广播功率分配信息;所有节点以分配到的功率,按照预先分配的信道以AF协作协议向目的节点发送信息。本发明具有降低AF协作通信系统的误符号率,计算复杂度及网络信令负荷较低的优点,可用于对通信网络终端的功率分配。

Description

AF协作通信系统中降低误符号率的功率分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的功率分配方法,具体是一种降低具有N个中继节点的AF协作通信系统的误符号率的功率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发展至今,人们对无线传输的数据速率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与主要传送语音业务的第1、第2代无线通信系统不同,第3代及第4代无线通信系统还将支持速率高达100Mb/s~1Gb/s的多媒体宽带数据业务,因此寻求进一步扩大信道容量、改善通信质量的新技术是国内外学术界、产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无线信道具有的多径衰落特性是影响其传输速率与质量的重要瓶颈,而分集技术是抵抗多径衰落的有效方式。通常采用的分集方式有时间分集、频率分集和空间分集。然而在某些环境下,由于系统时延或带宽资源限制,时间分集和频率分集技术难以凑效,此时通信终端就需要借助多天线发射和接收来获得空间资源分集。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空间分集技术正是从不同的天线发送信号,使得接收端得到经历独立衰落的多个信号副本,从而有效消除多径衰落的影响,并且不需要占用额外的时间和频带资源,可以和其他信号处理方式相结合,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关注。MIMO多天线技术在通信链路的发送端与接收端均使用多个天线,能够将传统通信系统中存在的多径因素变成对用户通信性能有利的因素,在抗多径衰落,提高通信链路的通信速率和质量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已逐渐被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主流协议所采纳。但应当指出,虽然发射分集技术可使系统性能得到多方面的提升,但是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由于天线尺寸、功耗和成本等多方面的限制,通常的无线终端采用多天线是不可接受的,因此极大地限制了MIMO技术在无线移动终端中的应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Sendonaris,Laneman等学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空域分集技术-协作分集,使单天线的移动终端也可以实现空域分集。它的基本思想是系统中的每个终端可以拥有自己的一个或多个合作伙伴,合伙伙伴有责任帮助其伙伴传输信息。这样,每个源节点在传输信息的过程中既利用了自己又利用了合作伙伴的空间信道,从而获得了一定的空间分集增益。由于协作分集中的合作伙伴共享彼此的天线,从而构成了虚拟的MIMO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讲,协作分集为多天线技术走向实用化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因此,协作通信技术在将来的4G移动通信系统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无线蜂窝网、Ad-hoc网、无线局域网、无线传感器网等多种场合,协作通信技术能够在低成本的条件下提高系统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减少系统的总功率损耗,改善通信链路的稳定性,并提高网络的吞吐量。
协作分集的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源节点以广播方式发送信号,目的节点和所分配的中继节点接收信号,中继节点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为第二阶段作准备;第二阶段,各个中继节点将处理后的信号,按照预先分配的信道转发给目的节点。目的节点将第一阶段从源节点收到的信号和第二阶段从各个中继节点接收到的信号以一定的准则合并,译码出源信息。按中继节点对对接收信号的不同处理方式,一般可以分为放大转发AF协作分集系统和译码转发DF协作分集系统。基于放大转发的协作通信系统中,中继节点对从源节点接收到的信号直接放大然后转发给目的节点。而基于译码转发的协作通信系统中,中继节点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判决检测,然后重新编码调制发送给目的节点,该编码方式可以与源节点的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某些实际的通信系统中,出于通信安全的考虑,除了通信的目的节点外,其他的中继节点是不允许或不能对源信息进行译码的。并且,中继节点对源信息进行译码,不仅增加了移动终端的实现复杂度,还有可能造成译码错误的后向传播,影响通信质量。因此,基于放大转发的协作通信系统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与更低的应用复杂度。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大多数终端都是采用电池供电,尤其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电池是不可更换,不能充电的,因此如何有效的利用电池能量是延长终端待机时间和网络生存时间的关键因素。现有的功率分配算法,一般分为平均功率分配和自适应功率分配。采用平均功率分配时,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发射功率相等,实现比较简单,但是由于算法本身并没有考虑源节点和中继节点在网络中的各异性,没有充分的利用信道衰落特性,缺乏对系统的自适应性,因而极大地降低了系统能量的利用率。而自适应功率分配可以根据信道衰落特性,最优化系统的不同性能指标,因此,在使得系统的服务质量QoS满足既定条件的情况下,采用自适应功率分配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省系统能量。因此,自适应的功率分配问题就成为协作通信系统中重要的研究内容。然而,现有的许多自适应功率分配方法都是基于信道的瞬时信息的,需要时刻交换信道信息,重新再分配功率,不仅大大增加了运算的复杂度,加重了网络信令负荷,而且降低了功率分配的可实现性。基于信道统计信息的自适应功率分配算法,只要信道的统计信息不发生变化,则不需要重新计算,减小了运算复杂度和网络信令负荷。但是目前还没有具体针对AF协作通信系统,利用信道的统计信息来降低误符号率的功率分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AF协作通信系统中降低误符号率的功率分配方法,以利用信道的统计信息降低误符号率的功率分配,在保持消耗功率相等的情况下,能最大程度的降低系统的误符号率,提高系统端到端传输的可靠性,运算复杂度和网络信令负荷较低。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在AF协作通信系统中,仅知道源到各中继,各中继到目的节点路径损耗方差的情况下,对中继节点间的自适应功率进行分配,其中系统中的中继数为N,可以为任意的正整数,系统的调制方式可以为M-PSK或M-QAM,具体步骤如下:
(1)在有中心控制器的网络中,由中心控制器根据服务质量QoS的需求、源节点和其他节点的位置及工作方式,给源节点分配中继节点;在无中心控制器的网络中,由源节点根据服务质量QoS的需求、源节点和其他节点的位置及工作方式为自己选定中继节点;
(2)定时测量源节点到各个中继节点及各个中继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路径损耗的方差,并将这些路径损耗方差反馈给中心控制器或源节点;如果在通信的过程中,有任意一条路径损耗的方差发生改变及参与协作的中继节点个数发生改变,重新测量源节点到各个中继节点及各个中继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路径损耗的方差,并将该路径损耗方差反馈给中心控制器或源节点;
(3)中心控制器或源节点根据所获得的路径损耗统计信息,对各中继节点进行功率分配,即按照如下公式设定源端S的发射功率P0=δ0P和中继端Ri的发射功率 P R i = δ i P :
Σ i = 1 N δ 0 2 σ SR i 4 + 4 δ 0 σ SR i 2 σ R i D 2 / ( N + 1 ) σ R i D 2 - δ 0 Σ i = 1 N σ SR i 2 σ R i D 2 + 2 δ 0 = 2
δ i = - δ 0 σ SR i 2 + σ 0 2 σ SR i 4 + 4 δ 0 σ SR i 2 σ R i D 2 / ( N + 1 ) 2 σ R i D 2
式中,
Figure A20081023182500073
是源到第i个中继节点Ri的路径损耗方差;是第i个中继节点Ri到目的节点的路径损耗方差;δ0表示源端S的发射功率在总功率中所占的比例;δi表示中继端Ri的发射功率在功率中所占的比例;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发射功率满足功率限制 P 0 + Σ i = 1 N P R i = P , δ 0 + Σ i = 1 N δ i = 1 , P由信号发射端和服务中继节点的发射功率限制决定;
(4)中心控制器或源节点对分配后的功率信息进行广播;
(5)源节点和各个中继节点以分配的功率,按照预先分配的信道以AF协作协议发送信息。
本发明步骤(2)所述的统计信息,包括各条路径损耗的方差。
本发明步骤(2)所述的信息反馈,根据路径损耗的统计特性的变化设定其反馈的频率;该的路径损耗的统计特性的变化,是在通信的过程中,信道本身的变化,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位置的改变,参与协作的中继节点的改变。
本发明的功率分配由于是在保持源节点和中继节点所消耗的总功率相同的条件下使得系统的误符号率最低,因此在规定系统的误符号率限制的系统中,采用本发明的功率分配方法,可以使得系统的误符号率在满足既定的服务质量QoS的条件下,消耗更少的功率;同时由于本发明的功率分配公式是基于路径损耗方差的,故运算复杂度和网络信令负荷较低,使有限的无线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功率分配流程图;
图2是现有多中继AF协作通信系统模型;
图3是本发明的功率分配仿真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如图2所示的多中继AF协作通信系统模型。其中S为源节点,D为目的节点,共有N个中继节点{R1,R2,...,RN}。节点i到节点j的路径损耗为hij,其中hij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σij 2的复高斯分布。信道噪声为均值为0,方差为N0的加性高斯白噪声,所有节点的接收信号的噪声均相等。所有节点采用QPSK调制方式,多址方式为TDMA。
参照图1,本发明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分配中继节点。
在有中心控制器的网络中,中心控制器根据源节点所处的位置、其他节点的工作方式和位置为源节点分配中继节点。在无中心控制器的网络中,由源节点根据服务质量QoS的需求、源节点和其他节点的位置及工作方式为自己选定中继节点。
在本实施例中,假设网络为有中心控制器的网络,中心控制器为源节点分配一个中继节点时为R1,分配两个中继节点时为R1和R2,分配三个中继节点时为R1、R2和R3
步骤2,测量源节点S到各个中继节点和各个中继节点到目标节点的路径损耗的方差σij 2
通过系统中的测量电路测得的本实施例中的各条路径损耗的方差值如表1中所示。
表1    各条路径损耗的方差值
表1中的这些方差就是测量源节点到各个中继节点及各个中继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路径损耗的统计信息。
在通信的过程中,由于信道方差会随着信道环境、通信节点的位置及个数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因此需要定时的检测各条信道路径损耗方差的变化,根据路径损耗方差的变化,即统计特性的变化设定其定时检测反馈的频率。检测后如果没有发生改变,则按照原先分配的功率继续发射信息,如果有任意一条信道的路径损耗方差发生了变化,则需要重新计算功率分配信息,如果检测到参与协作的节点退出了协作,则需要重新计算功率分配信息。
步骤3,中心控制器根据所获得的源到各个中继,各个中继到目的节点的路径损耗的方差计算各个节点应分配的功率。
1.构建在总功率一定的条件下使得误符号率最小的功率分配公式δ0和δi
设为源节点S服务的中继个数为N,源节点的发送功率为P0,中继端Ri的发射功率为
Figure A20081023182500091
1)在采用M-PSK调制方式时,推导可得系统的误符号率为:
P PSK ≈ A · 1 P 0 σ SD 2 Π i = 1 N ( 1 P 0 σ SR i 2 + 1 P R i σ R i D 2 ) - - - ( 1 )
其中, A = 1 π ∫ 0 ( M - 1 ) π / M ( sin θ ) 2 ( N + 1 ) N 0 ( N + 1 ) b PSK ( N + 1 ) dθ , b PSK = sin 2 ( π M ) ;
(1)式中的其他符号如表1中所示;
2)在采用M-QAM调制方式时,推导可得系统的误符号率为:
P QAM ≈ B · 1 P 0 σ SD 2 Π i = 1 N ( 1 P 0 σ SR i 2 + 1 P R i σ R i D 2 ) - - - ( 2 )
其中, B = 4 k π ∫ 0 π 2 x ( θ ) dθ - 4 k 2 π ∫ 0 π 4 x ( θ ) dθ , x ( θ ) = ( sin θ ) 2 ( N + 1 ) ( 2 N 0 ) ( N + 1 ) b QAM ( N + 1 ) ,
k = 1 - 1 M , bQAM=3/(M-1);
(2)式中的其他符号如表1中所示;
3)确定接收端的误符号率最小的数学表达式
由于公式(1)中的A和公式(2)中的B与系统的功率分配无关,所以AF协作通信系统在采用MPSK和MQAM调制方式时,使得误符号率最小的功率分配是相同的。
设P0=δ0P, P R i = δ i P , i = 1,2 , · · · , N . 其中δ0是源节点发射功率在总功率中所占的比例,δ0>0,δi是中继节点Ri发射功率在总功率中所占的比例,0≤δi<1。
保持源节点S和中继节点所消耗的总功率在一个协作期内保持不变,即 P 0 + Σ i = 1 N P R i = P , Σ i = 1 N δ i = 1 . 在保持发射总功率不变的前提下,对源节点和各中继节点间的功率分配进行优化,使得接收端的误符号率最小的数学表达式为:
min { 1 δ 0 Pσ SD 2 Π i = 1 N ( 1 δ 0 Pσ SR i 2 + 1 δ i Pσ R i D 2 ) } subject Σ i = 1 N δ i = 1 - - - ( 3 )
4)求解(3)式得到δ0和δi的值为:
Σ i = 1 N δ 0 2 σ SR i 4 + 4 δ 0 σ SR i 2 σ R i D 2 / ( N + 1 ) σ R i D 2 - δ 0 Σ i = 1 N σ SR i 2 σ R i D 2 + 2 δ 0 = 2 - - - ( 4 )
δ i = - δ 0 σ SR i 2 + δ 0 2 σ SR i 4 + 4 δ 0 σ SR i 2 σ R i D 2 / ( N + 1 ) 2 σ R i D 2 - - - ( 5 )
2.计算各个节点应分配的功率。
1)根据式(4)和式(5)计算源节点S和各个中继节点的功率。
当中继节点为R1时,根据式(4)和式(5)可求得δ0=0.8267,δ1=0.1733,由此可得源节点S的发射功率为P0=0.8267P,中继节点R1的发射功率为 P R 1 = 0.1733 P ;
当中继节点为R1和R2时,根据式(4)和式(5)可求得δ0=0.6362,δ1=0.1222,δ2=0.2416,由此可得源节点S的发射功率为P0=0.6362P,中继节点R1和R2的发射功率分别为 P R 1 = 0.1222 P P R 2 = 0.2416 P ;
当中继节点为R1、R2和R3时,根据式(4)和式(5)可求得δ0=0.4883,δ1=0.0925,δ2=0.1821,δ3=0.2372,由此可得源节点S的发射功率为P0=0.4883P,中继节点R1、R2和R3的发射功率分别为 P R 1 = 0.0925 P , P R 2 = 0.1821 P , P R 3 = 0.2372 P .
2)确定源节点S和各个中继节点的功率
将源节点S和各个中继节点的功率与各自的最大发射功率相比较,如果源节点S和各个中继节点的功率小于各自的最大发射功率,则源节点S和采用不同的中继节点时的功率分配结果分别为:
当中继节点为R1时,源节点S的发射功率为P0=0.8267P,中继节点R1的发射功率为 P R 1 = 0.1733 P ;
当中继节点为R1和R2时,源节点S的发射功率为P0=0.6362P,中继节点R1和R2的发射功率分别为 P R 1 = 0.1222 P P R 2 = 0.2416 P ;
当中继节点为R1、R2和R3时,源节点S的发射功率为P0=0.4883P,中继节点R1、R2和R3的发射功率分别为 P R 1 = 0.0925 P , P R 2 = 0.1821 P , P R 3 = 0.2372 P .
如果源节点或者是中继节点所分配的功率高于其最大发射功率Pmax,则该节点应以最大发射功率发射,剩余出来的功率则按照节点之间的功率之比分配给其他的没有超过其最大发射功率限制的节点。
步骤4,将功率分配信息广播给源节点和各个中继节点。
中心控制器在确定各个节点的功率分配信息后,将这些信息通过控制信道广播给源节点S和各个中继节点。
步骤5,源节点S和各个中继节点按照分配的功率以AF协议与目的节点进行通信。
源节点收到功率分配信息后,在第一个阶段按照分配的功率广播发送信息,中继节点和目标节点均接收该信号,中继节点将接收到的信号乘以放大因子βi为第二阶段做准备,βi取值为
Figure A200810231825001110
在第二个阶段,各个协作的节点在预先分配时隙上转发放大后的信息。
目的节点将第一阶段收到的源节点的信息和第二阶段收到的各个中继节点的信息采用最大比合并,译码出源信息。
本发明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仿真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根据步骤2中给出的各个参数值和步骤3中所得的功率分配结果,总功率P从0dB到30dB时,仿真了本发明功率分配方案和平均功率分配方案的多中继AF协作系统在采用QPSK调制方式时的误符号率性能。仿真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本发明功率分配方案相对于平均功率分配方案有明显的优势。在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总功率保持不变时,本发明功率分配方案可以明显的降低系统的误符号率。当限制系统的误符号率必须满足规定值时,采用本功率分配方案所需要的总功率明显的低于平均功率分配方案,因此,节省了系统功率,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需要指出的是:A.本实施例是在有中心控制器的网络中实现的,对于在无中心控制器的网络中,其实现过程与有中心控制器的相同,所不同的是中继点的选择和功率分配信息的计算是由源节点进行的。B.虽然本发明仿真针对的是TDMA系统,但是由于本发明采用的方法及公式本身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当应用于其他多址方式时,仍能体现本发明方案的优越性。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所述的实施例。

Claims (4)

1.一种AF协作通信系统中降低误符号率的功率分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有中心控制器的网络中,由中心控制器根据服务质量QoS的需求、源节点和其他节点的位置及工作方式,给源节点分配中继节点;在无中心控制器的网络中,由源节点根据服务质量QoS的需求、源节点和其他节点的位置及工作方式为自已选定中继节点;
(2)测量源节点到各个中继节点及各个中继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路径损耗的统计信息,并将该信息反馈给中心控制器或源节点;
(3)中心控制器或源节点根据所获得的路径损耗统计信息,对各协作节点进行功率分配,即按照如下公式设定源端S的发射功率P0=δ0P和中继端Ri的发射功率 P R i = δ i P :
Σ i = 1 N δ 0 2 σ SR i 4 + 4 δ 0 σ SR i 2 σ R i D 2 / ( N + 1 ) σ R i D 2 - δ 0 Σ i = 1 N σ SR i 2 σ R i D 2 + 2 δ 0 = 2
δ i = - δ 0 σ SR i 2 + δ 0 2 σ SR i 4 + 4 δ 0 σ SR i 2 σ R i D 2 / ( N + 1 ) 2 σ R i D 2
式中,N表示系统中的中继个数,为任意的正整数;
Figure A2008102318250002C4
是源到第i个中继节点的路径损耗方差;
Figure A2008102318250002C5
是第i个中继到目的节点的路径损耗方差;δ0表示源端S的发射功率在总功率中所占的比例;δi表示中继端Ri的发射功率在功率中所占的比例;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发射功率满足功率限制 P 0 + Σ i = 1 N P R i = P , δ 0 + Σ i = 1 N δ i = 1 , P由信号发射端和服务中继节点的发射功率限制决定;
(4)中心控制器或源节点对分配后的功率信息进行广播;
(5)源节点和各个中继节点以分配的功率,按照预先分配的信道以AF协作协议发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2)所述的统计信息,包括各条路径损耗的方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2)所述的信息反馈,根据路径损耗的统计特性的变化设定其反馈的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路径损耗的统计特性的变化,是在通信的过程中,信道本身的变化,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位置的改变,参与协作的中继节点的改变。
CNA2008102318259A 2008-10-21 2008-10-21 Af协作通信系统中降低误符号率的功率分配方法 Pending CN1014045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2318259A CN101404530A (zh) 2008-10-21 2008-10-21 Af协作通信系统中降低误符号率的功率分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2318259A CN101404530A (zh) 2008-10-21 2008-10-21 Af协作通信系统中降低误符号率的功率分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4530A true CN101404530A (zh) 2009-04-08

Family

ID=40538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2318259A Pending CN101404530A (zh) 2008-10-21 2008-10-21 Af协作通信系统中降低误符号率的功率分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04530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20242A1 (zh) * 2009-08-19 2011-02-2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协作中继操作的方法、设备和节点
CN102625431A (zh) * 2012-03-07 2012-08-01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df中继协议的联合功率分配的自适应m-qam方法
CN102820950A (zh) * 2012-07-17 2012-12-12 遵义天义利威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模拟网络中的一种自适应传输方法
CN103781169A (zh) * 2013-12-06 2014-05-07 镇江坤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无线蜂窝网络的中继功率分配方法
CN105764145A (zh) * 2016-01-27 2016-07-13 浙江师范大学 增量双中继系统中基于误符号率的功率优化分配的方法
CN105848245A (zh) * 2016-05-13 2016-08-10 汕头大学 一种多用户能量采集中继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20242A1 (zh) * 2009-08-19 2011-02-2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协作中继操作的方法、设备和节点
CN102625431A (zh) * 2012-03-07 2012-08-01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df中继协议的联合功率分配的自适应m-qam方法
CN102625431B (zh) * 2012-03-07 2015-01-21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df中继协议的联合功率分配的自适应m-qam方法
CN102820950A (zh) * 2012-07-17 2012-12-12 遵义天义利威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模拟网络中的一种自适应传输方法
CN102820950B (zh) * 2012-07-17 2015-08-19 遵义天义利威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模拟网络中的一种自适应传输方法
CN103781169A (zh) * 2013-12-06 2014-05-07 镇江坤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无线蜂窝网络的中继功率分配方法
CN105764145A (zh) * 2016-01-27 2016-07-13 浙江师范大学 增量双中继系统中基于误符号率的功率优化分配的方法
CN105764145B (zh) * 2016-01-27 2019-10-25 浙江师范大学 增量双中继系统中基于误符号率的功率优化分配的方法
CN105848245A (zh) * 2016-05-13 2016-08-10 汕头大学 一种多用户能量采集中继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
CN105848245B (zh) * 2016-05-13 2019-02-19 汕头大学 一种多用户能量采集中继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5784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ue transmission pow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n et al. Energy efficiency analysis of one-way and two-way relay systems
Siam et al. Energy-efficient clustering/routing for cooperative MIMO operation in sensor networks
CN104067673A (zh) 控制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功率电平
CN103533529A (zh) 一种提高d2d系统能效的资源复用的方法和系统
CN104301984A (zh) D2d蜂窝网络中基于时域半双工中继的功率控制方法
CN101325549A (zh) 在无线中继网络中采用网络编码通信的方法
CN101404530A (zh) Af协作通信系统中降低误符号率的功率分配方法
CN105071840B (zh) 一种af双向中继系统节点发射功率控制和中继位置部署的联合实现方法
CN108271206B (zh) 一种基于阈值检测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CN102111209A (zh) 一种基于窄脉冲的协作超宽带通信系统的中继方法
Cacciapuoti et al. Software-defined network controlled switching between millimeter wave and terahertz small cells
CN103369646A (zh) 一种功率分配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3067140B (zh) 控制信令发送方法及系统
Lin et al. Cross-layer energy optimization in cooperative MISO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Nomikos et al. Relay selection in 5G networks
CN102802241B (zh) 一种高能效无线中继选择方法
Kim et al. Efficient groupcast schemes for vehicle platooning in V2V network
Lee et al. Cognitive beamforming based smart metering for coexistence with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20130121228A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and corresponding wireless network system
Yang et al. Joint uplink and downlink relay selection in cooperative cellular networks
Nguyen et al. Successful transmission probability of cognitive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underlaying cellular networks in the presence of hardware impairments
CN104837194B (zh) 一种基于af机制的双向中继系统功率分配方法
Grira et al. Energy efficiency of Cooperative MIMO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over Rayleigh fading Channel
CN102438246B (zh) 无线中继回程链路的自适应协同传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