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03764A - 超负荷测试设备用的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超负荷测试设备用的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03764A
CN101403764A CNA2008101681743A CN200810168174A CN101403764A CN 101403764 A CN101403764 A CN 101403764A CN A2008101681743 A CNA2008101681743 A CN A2008101681743A CN 200810168174 A CN200810168174 A CN 200810168174A CN 101403764 A CN101403764 A CN 1014037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terminal
board
housing
overload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681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喆燮
权五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AMP Kore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AMP Kore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AMP Kore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AMP Kore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037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37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6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01R31/2601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负荷测试设备用的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包括:多个扩充板,设置在腔室的测试室的侧壁部;连接器,安装于各扩充板的端部,该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终端和第二连接终端,第一连接终端和第二连接终端分别包括沿上/下方向对称设置并且在本体内沿前/后方向排列成两行的成对的销;超负荷板,包括多个装载有半导体装置的插口;以及连接终端,形成在超负荷板内,以将超负荷板电连接于各扩充板。

Description

超负荷测试设备用的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负荷测试设备的连接装置,通过该装置,可以由单个超负荷测试设备兼容地实现使用传统的超负荷板和具有增加的连接销的新型超负荷板来检验测试半导体装置的初始缺陷。
背景技术
通常,完全组装的半导体装置在投放市场之前,要进行超负荷测试工序,以防止产品的初始缺陷。超负荷测试工序是通过向半导体装置施加热电应力以检测完全组装的半导体装置的缺陷的工序。
如图1所示,半导体装置通常设置在腔室100内。腔室100中具有测试室110,测试室110容纳多个扩充板120,这些扩充板连接于服务器(未示出)以分析测试结果。装载有多个待测试半导体装置的超负荷板130连接于扩充板120以实现测试工序。
超负荷板130包括多个插口131,每个插口具有对应于各半导体装置140的引线140a的插销131a。超负荷板130以这样的方式连接于扩充板120:超负荷板130的连接终端132插入设置在扩充板120的端部上的连接器121。连接终端132形成有多个连接销132a,这些连接销接触连接器121的连接终端(未示出)。
根据上述方式,将装载有半导体装置的超负荷板130连接于扩充板120后,向半导体装置140施加热电应力,以检测半导体装置140的初始缺陷。
新近的技术发展使在有限尺寸的超负荷板上装载更多的半导体装置成为可能。因此,超负荷板的连接终端形成有对应于增加数量的半导体装置的引线的连接销。
但是,扩充板施加有连接器,该连接器具有与传统的超负荷板的连接终端(包括设置成一行的多个连接销)对应的连接终端。因此,如果超负荷板的连接销的数量增加,那么扩充板的连接器就不能接收超负荷板的连接终端,结果超负荷板和扩充板不能相互连接。
因此,传统的扩充板应该由新型扩充板替代,该新型扩充板安装有连接器,该连接器具有对应于增加数量的连接销的连接终端;或者除了传统设备以外,应制造和使用装有新型扩充板的单独测试设备。
扩充板的替换会产生经济浪费和损失的问题,因为传统的昂贵的扩充板和超负荷板应被全部销毁。由于要生产新的测试设备,除了传统设备以外制造和使用装有新型扩充板的单独的测试设备会产生经济负担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考虑到上述问题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超负荷测试设备的连接装置,利用该装置,通过单个超负荷测试设备就可以兼容地实现使用传统超负荷板和具有增加的连接销的新超负荷板来检测半导体装置的初始缺陷。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超负荷测试(burn-in test)设备的连接装置,通过该装置,当制造由于增加了连接器和超负荷板的连接终端的连接销而具有复杂的电路构造的扩充板和超负荷板时,扩充板的连接终端和板图案(board patterns)之间的电连接以及超负荷板的连接销和板图案之间的电连接可以更容易地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和其它目的可以通过提供超负荷测试设备的连接装置来实现,该装置包括:多个扩充板,设置在腔室的测试室的侧壁部;连接器,安装于各扩充板的端部,该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终端和第二连接终端,第一连接终端和第二连接终端分别包括沿上/下方向对称设置并且在本体内沿前/后方向排列成两行的成对的销;超负荷板,包括多个装载有半导体装置的插口;以及连接终端,形成在超负荷板内,以将超负荷板电连接于各扩充板。
本体包括:第一壳体,用于固定地支承第一连接终端,第一壳体包括在其前部的第一插入孔和在其后部的壳体接收槽;第二壳体,用于固定地支承第二连接终端,第二壳体容纳在第一壳体的壳体接收槽内,并且包括在其前部的第二插入孔;以及锁合件,将第二壳体连接于第一壳体,该锁合件包括形成于第一壳体的侧面部的锁合槽和形成于第二壳体的侧面部以固定地安装进该锁合槽内的锁合突部。
超负荷板的连接终端可以包括多个第一连接销和多个第二连接销。第一连接销和第二连接销沿前/后方向设置成二行。
第一连接销和第二连接销交替设置。
附图说明
根据下面的结合附图所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及其它优点将得到更清楚的理解,其中:
图1是传统超负荷测试设备的透视图;
图2A和2B为本发明的连接结构,其中图2A为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的透视图,图2B为图2A中的“A”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3A至4B为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第一使用状态和内部结构,其中图3A和4A分别表示连接终端插入前状态的透视图和剖视图,图3B和4B分别表示连接终端的插入状态的透视图和剖视图;以及
图5A至6B表示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第二使用状态和内部结构,其中图5A和6A分别表示连接终端插入前状态的透视图和剖视图,图5B和6B分别表示连接终端的插入状态的透视图和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2为本发明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的透视图,图3A至4B表示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第一使用状态和内部结构的透视图和剖视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连接器1构造成这样的结构:第一连接终端13和第二连接终端14在本体10内沿前/后方向排列成二行。
更详细地描述,本体10包括固定支撑第一连接终端13的第一壳体11和固定支撑第二终端14的第二壳体11a。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1a通过锁合件15可分离地相互连接。如图2B所示,锁合件15包括形成于第一壳体11的侧面部上的锁合槽15a;和形成于第二壳体11a的侧面部上的弹性的钩形锁合突部15b,以固定地安装进锁合槽15a。
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1a在其前部分别形成有第一插孔12和第二插孔12a,超负荷板的连接终端插入其中。第一壳体11的第一连接终端13包括成对的销,其朝向第一插孔12沿上/下方向对称地排列。相似地,第二壳体11a的第二连接终端14包括成对的销,其朝向第二插孔12a沿上/下方向对称地排列。第一连接终端13的各销具有后水平部、从后水平部延伸的前倾斜部和在前倾斜部的顶部弯曲地形成的第一接触部13a。相似地,第二连接终端14的各销具有后水平部、从后水平部延伸的前倾斜部和在前倾斜部的顶部弯曲地形成的第一接触部14a。
第一壳体11在其后表面形成有壳体接收槽16,第二壳体11a可以插入其中。壳体接收槽16形成与第二壳体11a相应的形状。
为了防止第一连接终端13和第二连接终端14之间干涉,第一连接终端13形成的比较长,而第二连接终端14形成的比第一连接终端13短。而且,当由于超负荷板的连接终端的插入,第一连接终端13的成对的销的第一接触部13a相互远离移动时,或当由于超负荷板的包括排列成二行(将在后面描述)的连接销的连接终端的插入,第一连接终端13的成对的销的第一接触部13a和第二连接终端14的成对的销的第二接触部14a分别相互远离移动时,第一连接终端13和第二连接终端14应设置成防止相互干涉以及与周围构件干涉。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连接器1构造成这样的结构:第一连接终端13和第二连接终端14在壳体11内沿前/后方向排列成两行。因此,图3A至4B所示的形成有包括单行排列的连接销132a的连接终端132的传统的超负荷板和如图5A至6B所示的形成有包括排列成两行的第一连接销21和第二连接销22的连接终端2的超负荷板130可以兼容地应用于本发明的连接器1。
此后,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使用状态。
图3A至4B描述了传统的超负荷板130的连接终端132连接于本发明的连接器1的状态。如图3A和4A所示,本发明的连接器1构造成这样的结构:第一连接终端13和第二连接终端14在本体10内沿前/后方向设置成两行;而传统超负荷板130的连接终端132包括设置成单行的多个连接销132a。
在该状态下,如图3B和4B所示,传统的超负荷板130的连接终端132通过连接器1的第一插入孔12插进本体10,然后超负荷板的连接终端132的连接销132a连接于第一连接终端13的销的第一接触部13a,其朝向第一插入孔12沿上/下方向对称地排列。由此,连接器1和超负荷板130相互电性连接。
图5A至6B描述了超负荷板130的具有增加的连接销的连接终端2与本发明的连接器1的连接状态。如图5A和6A所示,连接器1构造成这样的结构:第一连接终端13和第二连接终端14在本体10内沿前/后方向排列成二行,而超负荷板的连接终端2包括沿前/后方向排列成二行的第一连接销21和第二连接销22。
在这种状态下,如图5B和6B所示,超负荷板的连接终端2通过连接器1的第一插入孔12插入本体10,接着超负荷板的连接终端2的第一连接销21和第二连接销22连接于分别朝向第一插入孔12和第二插入孔12a沿上/下方向对称排列的第一连接终端13的销的第一接触部13a和第二连接终端14的销的第二接触部14a。由此,连接器1和超负荷板相互电性连接。
而且,当制造由于增加了连接器和超负荷板的连接终端的连接销而具有复杂的电路构造的扩充板和超负荷板时,在超负荷板的连接终端2的第一连接销21和第二连接销22是交替设置的,而且连接器1的第一连接终端13的销和第二连接终端14的销也是交替设置的情况下,扩充板的连接终端和板图案之间的电连接以及超负荷板的连接销和板图案之间的电连接可以更容易地实现。
由上述描述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的用于超负荷测试设备的连接装置具有这样的效果:通过单个超负荷测试设备就可以兼容地实现使用传统超负荷板以及具有增加的连接销的新超负荷板的半导体装置来检测初始缺陷。因此,可以防止由于超负荷板的连接销的增加而更换扩充板时对传统的扩充板和传统的超负荷板的破坏而产生的经济浪费和损失。而且,可以更方便和更有效地使用超负荷测试设备,而没有由于除了传统设备以外制造具有新扩充板的单独的测试设备的经济负担。
而且,当制造由于增加了连接器和超负荷板的连接终端的连接销而具有复杂的电路构造的扩充板和超负荷板时,在超负荷板的连接终端的连接销(沿前/后方向设置成二行)和连接器的连接终端的销交替设置的情况下,扩充板的连接终端和板图案之间的电连接以及超负荷板的连接销和板图案之间的电连接可以更容易地实现,由此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虽然为了说明的目的已公开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超出所附权利要求所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主旨的情况下,各种修改、增加和替换都是可能的。

Claims (4)

1.一种超负荷测试设备用的连接装置,包括:
多个扩充板,设置在腔室的测试室的侧壁部;
连接器,安装于各扩充板的端部,该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终端和第二连接终端,第一连接终端和第二连接终端分别包括沿上/下方向对称设置并且在本体内沿前/后方向排列成两行的成对的销;
超负荷板,包括多个装载有半导体装置的插口;以及
连接终端,形成在超负荷板内,以将超负荷板电连接于各扩充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负荷测试设备的连接装置,其中,该本体包括:
第一壳体,用于固定地支承第一连接终端,第一壳体包括在其前部的第一插入孔和在其后部的壳体接收槽;
第二壳体,用于固定地支承第二连接终端,第二壳体容纳在第一壳体的壳体接收槽内,并且包括在其前部的第二插入孔;以及
锁合件,将第二壳体连接于第一壳体,该锁合件包括形成于第一壳体的侧面部的锁合槽和形成于第二壳体的侧面部以固定地安装进该锁合槽内的锁合突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负荷测试设备的连接装置,其中,超负荷板的连接终端包括多个第一连接销和多个第二连接销;
其中第一连接销和第二连接销沿前/后方向设置成二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负荷测试设备的连接装置,其中,第一连接销和第二连接销交替设置。
CNA2008101681743A 2007-10-05 2008-09-28 超负荷测试设备用的连接装置 Pending CN1014037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70100615 2007-10-05
KR1020070100615A KR20090003097A (ko) 2007-10-05 2007-10-05 번-인 테스트 장비의 접속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3764A true CN101403764A (zh) 2009-04-08

Family

ID=40485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1681743A Pending CN101403764A (zh) 2007-10-05 2008-09-28 超负荷测试设备用的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20090003097A (zh)
CN (1) CN101403764A (zh)
TW (1) TW20092201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49020B1 (ko) * 2012-09-17 2013-04-03 (주)디지털프론티어 하이 스피드 번인 테스트 장치
KR101249022B1 (ko) * 2012-09-17 2013-04-02 (주)디지털프론티어 하이 스피드 번인 테스트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22016A (en) 2009-05-16
KR20090003097A (ko) 2009-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87607A1 (en) Module connector
US7261579B2 (en) Wire-to-board connector
US6252415B1 (en) Pin block structure for mounting contact pins
KR20030024668A (ko) 테스트 하에 있는 장치와 테스트 헤드 사이의 범용 테스트인터페이스
EP1403973A2 (en) Module connector
US5986458A (en) Test head for semiconductor tester
KR101226466B1 (ko) 회로보드 어셈블리
CN101403764A (zh) 超负荷测试设备用的连接装置
KR102191759B1 (ko) 프로브 핀 및 이를 이용한 검사용 소켓
US7572151B2 (en) Plug connector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KR102075484B1 (ko) 반도체 테스트용 소켓
KR101249022B1 (ko) 하이 스피드 번인 테스트 장치
CN112582818A (zh) 一种低频连接器和ka频段相控阵天线
CN201590582U (zh) 测试接口转接器
US7357646B1 (en) Removable electronic assembly that requires validation
KR102531965B1 (ko) 동축케이블 커넥터
TWI485406B (zh) 半導體元件檢查裝置用連接器及老化測試設備用測試板
CN220340341U (zh) 一种芯片测试装置
KR20150060203A (ko) 멀티 커넥터, 그 배선 방법 및 그것을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장치
US6605952B2 (en) Zero connection for on-chip testing
CN218824585U (zh) 老化子板、老化测试组件及性能测试组件
CN218770206U (zh) 一种用于pcb板快插测试的射频连接器
JP3065007B2 (ja) 半導体装置用バイアス試験炉
US20020089322A1 (en) Modular high parallelism interface for integrated circuit testing, method of assembly, and use of same
KR20100062211A (ko) 메모리 모듈용 테스트 소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