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01468A - 用于自适应天线的先进切换 - Google Patents

用于自适应天线的先进切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01468A
CN101401468A CNA2006800538446A CN200680053844A CN101401468A CN 101401468 A CN101401468 A CN 101401468A CN A2006800538446 A CNA2006800538446 A CN A2006800538446A CN 200680053844 A CN200680053844 A CN 200680053844A CN 101401468 A CN101401468 A CN 1014014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rrow
information
narrow beam
radio
object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538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01468B (zh
Inventor
B·哈格曼
B·戈兰森
D·英贝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14014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14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014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146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切换是用于支持网络内移动性的主要功能。在具有用于实现窄波束操作的自适应天线的蜂窝通信网络中,假定移动单元由有效小区集(S1)提供服务。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在为移动单元建立新的服务无线电链路之前,基于预先建立的移动单元当前有效小区集的邻近区域(S2)内窄波束的信息,在该邻近区域内选择窄目标波束,并发起直接与所选择的窄目标波束(S3)的新服务无线电链路的建立。这样,可以在切换开始时选择窄目标波束,并且可以不需要首先与小区宽波束建立无线电链路而直接与目标窄波束建立新的无线电链路,然后,在上行链路测量之后,重配置该无线电链路到窄波束上。

Description

用于自适应天线的先进切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无线或蜂窝通信,更特别地,涉及用于自适应天线的切换。
背景技术
自适应或智能天线的使用被看作是增加诸如WCDMA之类的无线系统的覆盖范围和容量的关键特征之一。当波束成形应用于基站中时,相比于扇形/小区波束,可以产生几个窄的波束,以保持小区内的覆盖范围。图1A图示扇形小区(sector cell)天线波束。尽管扇形天线对于向扇形小区内的所有移动站传送广播和/或控制信息是有用的,自适应天线可用于在仅仅覆盖扇形小区一部分的窄波束内进行发送和接收。图1B示出窄天线波束的例子。图2图示蜂窝网络的一个例子,其中,该蜂窝网络具有发送扇形波束的基站、发送多波束系统内可能波束之一的基站、和发送可控波束的基站。自适应天线的一些益处在图3内示出,其中,自适应天线的窄波束可以指向预期的移动站,因此在下载或下行链路方向内散布较少的干扰。窄波束还抑制在上行链路方向来自相邻小区干扰信号(interferer)的空间干扰。两种因素都增加了信号-干扰增益,并且因此增加了整个系统性能。目前在WCDMA系统领域内尚不存在自适应天线的商用安装。
蜂窝网络中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切换(HO)。切换是用于支持网络内移动性的主要功能。当用户在蜂窝网络中移动时,当来自当前小区的信号太弱以致于不能支持当前的无线电链路时,它不得不改变服务小区。另外,例如在WCDMA中存在软切换(SHO)功能性。这意味着在用户终端和网络之间可以存在几个无线电链路。这具有以下效果:几个无线电链路的组合可以一起提供足够质量的已组合无线电链路集。
当智能天线系统产生窄波束时,用户设备(UE)需要在不同的波束之间进行切换,以便保持呼叫。为了进行这些切换,参考(或导频)信号测量用于对特定基站天线波束的质量进行判定。
然而,当在诸如WCDMA网络之类的无线网络中组合自适应天线和切换时,出现一定问题。在许多系统中,例如WCDMA,公共导频信号用作切换测量的参考。如3GPP标准所规定的,该参考应在整个小区(定义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发送。因此,该参考对于整个小区是通用的,因此可以构成在应用波束成形时特定波束内质量的差的参考。此外,当执行切换时,移动站不知道相邻小区的窄波束,因此需要在覆盖宽波束的小区上执行切换。
在参考文献[1]中,与来自邻近基站的广播信号传输(signaling)相关联的下行链路质量测量由移动站检测,并报告给无线电网络。首先,基于该测量确定目标基站,并且使用广域小区(cell-wide)的广播信号在目标基站和移动站之间建立无线电链路。随后,利用上行链路测量确定希望的天线波束,然后无线电链路被重新配置到希望的天线波束。这意味着在建立无线电链路之后,该链路需要重新配置到窄波束上。在应当执行新的切换时,首先每一个无线电链路必须再次重新配置到扇形宽波束上。该过程不仅消耗网络内用于信号传输的资源,而且还会降低容量,因为一些无线电链路通过宽扇形波束发送,而不通过高增益的窄波束发送。
因此,通常需要改进当应用自适应天线和/或波束成形时在无线系统中的切换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配置中的这些以及其它缺点。
本发明的一般目的是使用自适应天线用于波束成形来改进无线蜂窝系统中的切换。
一个目的是提高安全且更充分地开发通过窄波束/自适应天线技术提供的系统容量/覆盖范围潜力的可能性。
特别地,希望促进切换功能,以允许来自/去往窄波束以及从窄波束到窄波束的直接切换,而不需要在切换时在整个小区上后退(back off)和发送。
简要地,在应用自适应天线(AA)技术时的问题是,由标准指定的公共参考信号覆盖整个小区,而由AA系统形成的波束方向图仅仅覆盖小区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在为移动单元建立新的服务无线电链路之前,基于预先建立的移动单元当前有效小区集的邻近区域内窄波束的信息,在该邻近区域内选择窄目标波束,并且发起直接与所选择的窄目标波束的新服务无线电链路的建立。
这样,可以在切换开始时选择窄目标波束,可以不需要首先与小区宽波束建立无线电链路而直接与目标窄波束(也称为子小区波束,或小区局部波束)建立新的无线电链路,然后,在上行链路测量之后,重新配置无线电链路到窄波束上。
有效小区集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有效小区,并且邻近区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邻近小区。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内的网络单元。该网络单元优选地包括切换控制器以及相关联的信息结构,例如用于存储所述蜂窝通信系统内窄波束信息的表和/或数据库。切换控制器可操作用于在为移动单元建立新的服务无线电链路之前查阅(consult)该信息结构,以在当前有效小区集的邻近区域内发现适合的窄目标波束,并且可操作用于发起直接与所选择的窄目标波束的新无线电链路的建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支持在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内切换的数据库,其中,该数据库被配置用于存储蜂窝通信系统内窄波束的信息,并被构造用于将有效小区集和目标小区的每一个相关组合与窄波束相关联,以使得能够响应于有效小区集和目标小区的信息来识别窄目标波束。
本发明提供以下优点:
Figure A200680053844D00091
 用于自适应天线的改进的切换。
 对潜在的系统容量/覆盖范围增益的改进的开发。
当阅读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时,将会理解本发明提供的其它优点。
附图说明
图1A图示扇形小区天线波束。
图1B示出窄天线波束的一个例子。
图2图示蜂窝网络的一个例子,其中,该蜂窝网络具有发送扇形波束的基站、发送多波束系统内可能波束之一的基站、和发送可控波束的基站。
图3图示自适应天线的窄波束如何指向预期的移动站并且因此在下载或下行链路方向传播较少的干扰。
图4图示包括耦合到代表性基站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基站控制器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一个例子。
图5是用于支持在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内切换的优选典型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该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具有能够实现窄波束操作的自适应天线。
图6是图示在RNC间切换的典型情况下在增加无线电链路时涉及的不同节点的示意性典型框图。
图7-8是图示指示在切换请求/开始时窄波束选择的切换过程的示意性信号和序列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诸如保存关于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内窄波束的结构化信息的表或数据库之类的信息结构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典型实施例诸如保存关于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内窄波束的结构化信息的表或等同数据库之类的信息结构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图示具有相关联的操作管理系统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从现有技术的简短概述和分析开始可能是有用的。
在WCDMA中,例如,切换测量和信号传输总是基于主公共导频信道P-CPICH,P-CPICH是系统内所有测量的基础。由系统内的所有终端测量每个小区内作为唯一序列的信号。能够证明该信号是定义WCDMA系统内小区的信号。由于该信号需要在整个小区内相同,因此在使用几个窄波束覆盖小区时(例如,在该系统中应用波束成形时)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切换机制基于P-CPICH上的质量测量。UE不断地测量来自邻近小区的导频质量,并且该导频质量被报告给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如果满足某些要求,例如,导频信号的质量在特定阈值以上,则RNC决定增加从某个小区到该有效集的链路。另外,当导频信号的质量降低到特定界限以下时,丢弃该无线电链路。这样,UE能够在其穿过系统的蜂窝布局时保持无线电连接。
图4图示无线电通信系统10的例子,该无线电通信系统10包括耦合到代表性基站18(BS1和BS2)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基站控制器(BSC)14。RNC/BSC 14还可以耦合到一个或多个其它网络12。RNC/BSC其中包括切换控制器16和存储器17,其中存储器17用于存储例如在作出切换判定过程中使用的信号质量信息。基站BS1将其覆盖范围划分为三个代表性的扇形S1、S2、S3。基站BS2同样将其覆盖范围划分为三个代表性的扇形S4、S5、S6。每一个扇形具有一个或多个天线。在图4的例子中,至少基站BS2包括一个或多个自适应天线,并且扇形S4包括用于广播诸如导频信号之类的公共信息的扇形波束天线。也可以使用其它广域小区的信号。导频信号的一个例子是主CPICH信号。扇形S4还可以包括多波束和/或可控波束天线,以便可以将一个或多个窄波束指向扇形小区的特定部分。移动站20具有与基站BS1的有效无线电链路,并且正在向由窄天线波束X覆盖的基站BS2的扇形S4的一部分移动。该移动提示到扇形S4的切换。
已经意识到在传统WCDMA系统中应用波束成形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管理切换。由于移动站或UE通过窄波束接收无线电链路,窄波束的信道质量可能与覆盖P-CPICH的扇形质量相差很大,因此UB在P-CPICH上作出的切换测量可能不反映通过窄波束传输的UE所经历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降低当在P-CPICH上测量时低于该阈值的无线电链路,即使在窄波束上的质量在该阈值以上。在使用波束成形时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现有技术的系统不能以有效的方式来处理小区间/内波束切换。由于所有切换测量都是基于P-CPICH,因此每一个波束的质量不能由UE来监控。
如在参考文献[2]的3GPP标准的最近版本中介绍的,对于小区内的情况,通过在给定小区的每一个小区部分内由用户测量,将该问题减轻到一定程度。然而,由于3GPP标准的限制,不能使用这些测量用于从一个小区到另一个小区的切换。另外,由于规定由基站在上行链路信道上执行该测量,因此它们不会真正断定下行链路信道的质量。
本发明提出一种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在为移动单元建立新的服务无线电链路之前,基于预先建立的在移动单元当前有效小区集的邻近区域内窄波束的信息,在该邻近区域内选择窄目标波束,并发起直接与所选择窄目标波束的新服务无线电链路的建立。
这样,可以在切换开始时选择窄目标波束,并且可以不需要首先与小区宽波束建立无线电链路而直接与目标窄波束(窄波束也称为子小区波束,或小区局部波束或波瓣)建立新的无线电链路,然后,在上行链路测量之后,重新配置无线电链路到窄波束上。
优选地,基于预先建立的关于无线电中央环境的信息,直接在切换开始时在相邻目标小区内选择目标波束,其中,该预先建立的信息包括系统内窄波束的标识和估计。该信息典型地包括在考虑的邻近区域内窄波束的标识以及关于所标识的窄波束的估计性能的信息。
在本发明的优选典型实施例中,预先建立的信息的表示存储在网络侧的表上,并且执行表查询以发现适合的窄目标波束。优选地,在配置蜂窝通信系统时,基于无线电中央环境的测量(包括窄波束的标识和估计)来建立该表。
例如,在系统配置时,测量无线电中央环境,以识别该系统的各个窄波束。一个具体的目标是例如在表内保持邻近窄波束的信息,以便能够减少切换的问题。优选地,在网络侧(例如在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或等同单元内)保持该信息或表。通过使用最近的“最佳”相邻的表,实际上可以执行窄波束之间的直接切换。如所指出的,优选地,在具有最高估计性能的那些窄波束(在考虑的邻近区域内)当中选择窄目标波束。如果需要,随后可以在配置之后基于在运行时间期间的切换经历来适应性地更新该表和/或在配置改变时更新该表。
这例如意味着在网络侧的表能够用于存储关于最佳估计的信息,并且能够用于在切换中分配新无线电链路时查询最佳窄波束传输。也可以在邻近小区的窄波束当中执行搜索,以发现适合的窄目标波束。
图5是用于支持在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内切换的优选典型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其中,该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具有能够实现窄波束操作的自适应天线。如在步骤S1中所指示的,移动单元由至少一个小区的有效小区集提供服务。如在步骤S2中所指示的,在建立新的服务无线电链路之前,基于预先建立的在移动单元当前有效小区集的邻近区域内窄波束的信息,在该邻近区域内选择窄目标波束。然后,如步骤S3中所指示的,发起直接与所选择目标波束的新服务无线电链路的建立。
优选地,根据普通的过程,基于质量测量来选择在考虑的邻近区域内的目标小区,并且通过使用预先建立的窄波束信息,并且更特别地,使用所选目标小区内的窄波束的信息,来选择目标小区内的窄目标波束。
在本发明的优选典型实施例中,建议在网络侧(例如,RNC)使用表、数据库或相似的信息结构,以促进切换功能。在系统配置时,测量无线电中央环境,意味着标识和估计该系统的各个波束,然后,优选地建立该环境的表。在这里,该思想是保持预先建立的相邻波束的表,这样能够减少切换问题。如上面描述的,例如WCDMA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系统(网络或UE)不知道邻近小区的窄波束。因此,从一个小区内的一个窄波束向邻近小区内的窄波束切换是不可能的,从覆盖波束的小区向窄波束切换或从窄波束向覆盖波束的小区切换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如本发明建议的在例如RNC内保持最近相邻的表或相似信息结构,即使测量仅仅基于P-CPICH或等同的导频信号,这实际上也是可能的。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6-8的特定例子来描述本发明。尽管主要参考W-CDMA系统来描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通常可应用于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内的切换。
图6是图示在RNC内切换的典型情况下增加无线电链路时涉及的不同节点的示意性框图。那些熟悉UMTS无线电接入网(UTRAN)和W-CDMA的人将会意识到图6的示意图对应于基本的UTRAN体系结构,具有核心网30、具有漂移RNC(DRNC)14-1以及相关联的节点B18-1和18-2的漂移无线电网络子系统、和具有服务RNC(SRNC)14-2以及相关联的节点B 18-3和18-4的服务无线电网络子系统。在这个例子中,UE 20具有与节点B3 18-3的无线电链路,并且当UE在蜂窝体系结构中移动时,系统反应是增加与节点B218-2的无线电链路。通常,对于每一个移动站或UE,一个RNC负责-服务RNC(SRNC),并且如果UE移动到由不同RNC控制的小区,则该RNC变成漂移RNC(DRNC),尽管主要控制继续在SRNC上。自然地。SRNC可以重新分配到DRNC的控制,然后以前的DRNC变成新的SRNC。
当该系统将要执行切换(HO)时,相关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将会向所考虑的节点B(WCDMA技术中的基站)[2]发出“无线电链路建立请求”[2]。该消息包含关于在节点B中将怎样配置新无线电链路的信息。
优选地,更改对有效集更新事件(即,新RBC向UE的当前有效集的增加“Add”)的系统反应。目前技术解决方案的状况仅仅是向有效集增加对应于P-CPICH的小区,其中,P-CPICH的测量触发了切换命令。如果目标小区配备有窄的固定波束(窄的多波束),则建立与承载P-CPICH的小区宽波束的新链路。仅仅基于软切换过程的完成,RNC能够发起物理信道重配置信令过程,该过程导致(基于新无线电上行链路上的测量检测到的)合适窄波束的分配。
现有技术解决方案需要合适波束的增加总是在下列步骤之后完成:
1.向新小区(宽波束)的软切换过程的完成;
2.随后在目标小区上波束切换过程的完成。
在下文中,上述两个步骤过程将被称为“宽波束切换”。
由于3GPP标准中的限制,在3GPP中,RNC不能命令RBS在切换完成之前在特定UE的上行链路上执行测量,不能提前测量或确定目标小区内的合适目标窄波束。因此,窄波束信息的估计和建立是该建议过程的重要部分,以使得能够在建立新的无线电链路之前选择合适的窄目标波束。
被称为“窄波束切换的”典型新颖过程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被建议,如图7-8的信号和序列图中表示的,该过程包括在(软)切换开始时,直接在目标小区内选择目标波束。
参考图7-8,SNRC检测到无线电链路将被增加到有效集,并根据本发明发起窄波束选择。这通常意味着SRNC或等同物理或逻辑网络单元查阅保存有预先建立的关于系统内窄波束信息的表、数据库或相似的信息结构。优选地,关于系统内窄波束的信息在系统配置时建立,并且可选地在配置改变时被更新和/或基于运行时间经历被更新。SNRC发送所谓的无线电链路建立请求到DRNC,该请求包括所选择的窄目标波束的指示。DRNC主要执行许可控制,以查看是否有任何可用的无线电资源。如果所请求的资源可用,则DRNC向相关的节点B(在这个例子中是B2)转发无线电链路建立请求,并且对诸如上行链路(UL)SIR目标限度的一组控制参数作出决定。节点B2然后分配所请求的资源,分配直接与所选窄目标波束的无线电链路,并在无线电链路建立响应中向DRNC报告成功的无线电资源分配。节点B开始上行链路(UL)接收。DRNC向SRNC回送无线电链路建立响应。其中,SRNC然后发起用户面建立,其通常包括Iur/Iub或等同数据传输承载的建立以及到专用信道(DCH)的绑定。然后,节点B开始下行链路(DL)传输。然后发起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有效集更新过程,通常意味着SRNC向UE发送有效集更新消息,UE用有效集更新完成消息进行确认。当节点B完成在Uu接口上的上行链路同步时,它可以用无线电链路恢复指示消息来通知DRNC。DRNC可以进而通知SRNC。
根据标准,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功能性还控制在无线电接口中将由UE测量的项目,该项目包括测量周期、定时和报告方法。测量开始是用于设置UE测量功能的传统过程,测量报告是用于UE向网络转发测量结果的传统过程。RRC还处理功率控制,并且可以由SRNC在无线电链路建立后的任何时候来发起下行链路功率控制过程(包括向相关的节点B发送下行链路(DL)功率控制请求)。
如先前提到的,在网络侧,例如在SRNC中,可以使用表或等同的信息结构来存储在每一次知道的(一个或多个)最佳估计并用于分配无线电链路时最佳波束传输的查询。这意味着能够直接建立与所选目标波束的新服务无线电链路。换句话说,所提出的“窄波束切换”方案意味着合适波束的增加是在向新小区和窄波束的切换过程完成之后完成的。这与现有技术形成明显对比,在现有技术中必须首先建立与小区宽波束的无线电链路,然后在上行链路测量之后,将该无线电链路重配置到窄波束上。
在正确估计目标窄波束的情况下,所提出的新过程的优点包括:
Figure A200680053844D0015144317QIETU
 增加新窄波束链路的延迟降低(无两相过程)。
Figure A200680053844D0015144327QIETU
 目标小区宽波束上的干扰降低(其是固定波束无线解决方案所提供的容量增强的重要限制因素)。
只有在不正确估计的情况下,在到目前在上行链路上可检测到的合适窄波束的波束切换过程完成之后可能不得不增加合适波束。这仅仅在窄波束估计失败时是一种后退。
在错误估计的情况下,下行链路信号将通过错误指向的窄波束传送到UE(这在上行链路上没有这种结果),直到波束切换过程完成。在该阶段中,该链路可能需要更大的功率(相对于宽波束切换),但是仍然只在由错误指配的窄波束覆盖的有限区域内产生干扰。还预期下行链路中连接丢失的可能性增加,然而,非常有限的增加,同时,预期的行为趋于零概率。
如果认为与窄目标波束的新无线电链路的通信质量是不够的,则将该无线电链路重配置到相应的小区宽波束上或另一个更适合的窄目标波束上。
当没有比随机估计更好的估计时,退回到宽波束切换过程可能是有利的。
建立和使用窄波束切换帮助表的例子
例如,WCDMA中切换测量和信号传输基于主公共导频信道P-CPICH。在系统中每一个小区内发送的这个参考信号可被视为定义WCDMA系统内小区覆盖范围的信号。由于该信号需要在整个小区内相同,因此当使用几个窄波束覆盖小区时(例如,在系统中应用波束成形时)出现某些问题。对于下行链路相干检测方案,需要相位参考,其中,该相位参考已经历与已发送的有效载荷传输相同的传播信道。为此原因,WCDMA支持辅助公共导频信道S-CPICH,其中这些参考信号中的每一个可以与窄波束(在3GPP中命名为小区部分)传输相关联。如果经由窄波束(小区部分)#n将专用传输指配给UE,则该无线电链路还在RNC级上关联到特定的S-CPICH#N。
此外,传统上,切换机制仅仅基于P-CPICH上的质量测量。UE不断地测量来自邻近小区的导频的质量,并且该质量被报告给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RNC向UE传送关于经由有限大小的邻近列表来监控哪些邻近的信息。
根据报告的用于邻近列表的P-CPICH测量,如果满足某些要求,例如,导频信号的质量在特定阈值以上,则RNC或相似的网络单元可以决定增加从某个小区到该有效集的链路。另外,相反,当导频信号的质量将降低到某个界限以下时,丢弃该无线电链路。这样,UE可以在其穿过系统的蜂窝布局时维持无线电连接。
基于当前的有效小区集,RNC因此可以根据报告的用于邻近列表的P-CPICH测量来选择目标小区。然后,RNC可以基于预先建立的窄波束信息(例如,从系统配置测量获得的信息)在目标小区内选择适合的窄目标波束。作为选择,RNC可以基于关于有效小区集的信息,例如,通过在邻近小区内的窄波束当中执行(或多或少彻底的)搜索以发现适合的(高性能的)窄目标波束,来共同地选择目标小区和目标波束。
图9是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诸如保存关于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内窄波束的结构化信息的表或数据库等信息结构的示意图。可以看到,关于有效小区集和目标小区的信息提供关于适合的目标窄波束的信息。通过例子,假定有效小区集目前由小区#x定义,并且假定对邻近小区的测量即将提供邻近小区#y具有最好的质量并被选择作为目标小区。图9的表或数据库被构造为用于将有效小区集和目标小区的每一个相关组合与窄波束相关联,以使得能够响应于有效小区集和目标小区的信息来识别窄目标波束。在该特定例子中,有效小区#x和目标小区#y的组合因此能够用作到该表的输入,以发现关于S-CPICH#N的信息,S-CPICH#N映射到对应于窄目标波束的给定小区部分。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典型实施例中,RNC内的最佳估计切换帮助表的建立利用基于来自每一个小区的用于HO的下列输入的知识:
1.基于P-CPICH测量的用于HO的目标小区(即,从正在监控的邻近列表中选择的邻近小区)。
2.有效小区(窄)波束使用(即,正在使用的S-CPICH或P-CPICH)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典型实施例诸如保存关于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内窄波束的结构化信息的表或等同数据库等信息结构的示意图。该表或数据库主要打算在从窄波束向邻近小区内的另一个窄波束切换时使用。该表帮助窄波束切换。这个例子示出了执行从有效小区#x向邻近列表单元中的新小区#y(即,目标小区#y)切换时的情况,所述有效小区#x具有窄波束(或使用相位参考S-CPICH的等效物)#z中的现有无线电链路,其中,该估计是使用窄波束(或相位参考S-CPICH)#N。换句话说,数据库或表可被视为多个抽屉的柜子,其中某个抽屉(对应于有效小区#x)被拉出用于进一步的研究。在该抽屉中,某个隔间(对应于所选择的邻近小区#y)然后被选择,并且在该隔间内的特定盒子(对应于有效小区#x中的有效S-CPICH#z)最终被打开,以发现对应于所选目标小区#y内的窄目标波束#N的目标S-CPICH。
在系统配置时基于无线电中央环境的估计窄波束HO表建立的例子
作为系统配置时的基线,通常可以测量无线电中央环境,用于识别该表内的所有实体。即,识别该系统的不同波束,并且建立该环境的表,以产生用于配置的最佳波束的基线估计。这能够并且通常将在每次升级配置(例如,新的位置/小区以及位置参数以及功率电平和其他参数的其它改变)时被重复。
通过基于在运行时间期间的经历适应地建立窄波束HO表来更新估计的例子
这里还公开了一种可选的更新方法,该方法基于根据运行时间期间的经历自适应地建立表。这里的目标是维持和更新邻近波束的表,以便切换管理能够随着时间或响应于改变而逐渐改进。
已经意识到用于当前连接的小区和/或窄波束与目标小区中的合适波束之间的相关性很高。换句话说,能够预期连接到特定小区集(或在这些小区也配备有固定波束时它们各自的窄波束)的UE大概位于所覆盖区域的特定部分内,并且因此将会向目标小区的特定部分(其进而(非常可能)对应于特定目标窄波束)移动。
为了量化上述关系,可以建立包括每一个特定完成的波束切换事件(该波束切换事件是根据宽和/或窄波束切换过程执行的)发生次数的数据库。
当执行切换时,向估计算法提供下列输入:
Figure A200680053844D00191
 有效集内的当前小区。
 如果这些小区内的一个或多个配备固定波束天线,则当前定义用于一个(或多个)小区内UE的窄波束。
Figure A200680053844D00193
 目标小区。
明显地,如果目标小区没有配备固定波束天线,则应用普通的切换过程。
对于其中“当前有效集”配置与已检查情况中相同的所有情况,如果目标小区配备有固定波束天线,则可以在数据库中检查对应于到目标小区窄波束的完成的切换的发生次数。完成的切换一般指的是到窄波束的成功切换,包括直接窄波束切换、经由第一宽波束到窄波束的切换、和经由第一未成功的窄波束切换到窄波束的切换。
当发现目标窄波束之一具有非常高的“成功”可能性(在数据库中出现的次数多得多)时,则该窄波束被选择作为新小区内的目标波束。
如果与不同可能的目标窄波束相关的可能性大概相同,则一个备选方案可以是选择宽波束作为用于切换的目标波束。其目的是把会导致无用下行链路连接的错误窄波束目标选择的次数降低。
窄波束的估计性能因此可以基于在相似切换环境下先前到该窄波束的切换“成功率”。在一个典型实施例中,关于每一个窄波束的估计性能的信息然后可以在特殊的数据库中保持,并用于更新更实用的切换表,其中,该切换表只包含最佳估计。
如上面提到的,优选地,新更新的估计将用于仅仅在其重要时更新该表。在确定估计是否重要时的可能因素包括:
Figure A200680053844D00201
 当前小区和目标小区的特定组合在数据库中出现的总次数(应当高于绝对阈值)。
Figure A200680053844D00202
 与目标窄波束相关的可能性的绝对值(即,在最高次数与出现总数之比)。
Figure A200680053844D00203
 与目标窄波束和排列第二的窄波束相关联的可能性之间的差。
Figure A200680053844D00204
 目标小区内窄波束的数量。
Figure A200680053844D00205
 目标窄波束和其最接近的邻近波束的可能性的和1
这能够/可以是更新切换帮助表时大量标准的基础。
图11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具有相关联的操作管理系统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的示意性框图。通常,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包括用于无线电资源管理的功能性,无线电资源管理例如是切换控制、功率控制、许可控制和分组调度、编码管理和/或宏分集管理。下面的描述将主要集中在与本发明(即,切换)相关的那些部件和/或功能上。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包括切换控制器210、用于信号质量信息(例如,基于P-CPICH测量的信息)的数据库220、预估计的窄波束表230、和具有在运行时间期间获得的窄波束性能操作的备选/可选数据库240。切换控制器210检测对建立与另一个小区的新无线电链路的需要。切换控制器然后可以在数据库220上查阅与在当前有效小区集的邻近列表内发现的那些小区相关的信号质量信息以选择合适的目标小区,并且然后查阅窄波束表230以发现所选择目标小区的合适窄目标波束。可替换地,窄波束表230被配置使得基于作为输入的有效小区集(以及可选地,还有有效小区部分)来共同地选择目标小区和窄目标波束。
Figure A200680053844D00206
1特别地,每个小区具有高数目的窄波束,考虑以下事实可能是有利的,即选择错误但邻近的窄波束比选择“非常”错误的窄波束可导致较好的性能.在这种情况下,下行链路可能被保持波束切换所需要的时间,因而仅仅导致(在有误差的情况下)与宽波束切换相同的延迟.
如先前解释的,可以在系统配置时例如借助于操作和管理系统(OMS)来建立窄波束表230,其中,OMS提供关于无线电中央环境的必要信息作为用于建立窄波束表230的输入。当然可以在配置改变时更新该表。
RNC还包括可选数据库240,该数据库240包括在运行时间期间获取的窄波束性能信息。该数据库还能够用于更新窄波束表。可替换地,数据库240本身可以充当窄波束表,并且切换控制器210可以直接与数据库240对接,用于选择合适的窄目标波束。
自然地,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存在许多其它变形和/或扩展。
简要地,本发明的目的是促进切换功能(在WCDMA中,并且,通常也可以应用于其它系统中),以允许直接的来自/去往窄波束和窄波束到窄波束的切换,而不需要退回和在切换时在整个小区上发送。这将显著地提高保护和实现由窄波束(智能天线/自适应天线/固定波束)技术承诺的系统容量/覆盖范围增益的可能性。
上面描述的实施例仅仅作为例子给出,应当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保留这里公开和要求的基本原理的进一步更改、改变和改进落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国际公开日期为2005年4月7日的国际专利申请WO2005/032200A2。
[2]3GPP标准规范,TS25.215 v5.7.0,Physicallayer-Measurements(FDD)。

Claims (30)

1、用于支持在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内切换的方法,所述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具有用于实现窄波束操作的自适应天线,其中,移动单元由所述蜂窝通信系统内的至少一个小区的有效小区集提供服务,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在为所述移动单元建立新的服务无线电链路之前,基于预先建立的当前有效小区集的邻近区域内窄波束的信息在所述邻近区域内选择窄目标波束;
发起直接与所选择的窄目标波束的所述新服务无线电链路的建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在当前有效小区集的邻近区域内选择窄目标波束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基于通信质量测量在所述邻近区域内选择目标小区;和
基于预先建立的在所述目标小区内窄波束的信息,在所述目标小区内选择所述窄目标波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先建立的信息包括关于无线电中央环境的信息,所述信息包括所述邻近区域内窄波束的标识和关于所述窄波束的估计性能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具有最高估计性能的那些窄波束当中选择所述窄目标波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窄波束的估计性能至少部分地基于先前在相似的切换环境下向该窄波束切换的成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先建立的信息的表示存储在网络侧的表上,并且执行表查询以发现所述窄目标波束,其中,所述表基于在蜂窝通信系统配置时的无线电中央环境来建立,所述无线电中央环境的测量包括窄波束的标识和估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选择窄目标波束的步骤至少部分地基于该有效集中一个或多个当前小区的信息来执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选择窄目标波束的步骤基于有效集内所选择的目标小区和一个或多个当前小区的信息来执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选择窄目标波束的步骤基于有效集内的所选择的目标小区、一个或多个当前小区以及当前定义用于该有效集中一个或多个当前小区内移动单元的一个或多个窄波束的信息来执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如果认为与窄目标波束的所述新无线电链路的无线电通信质量不足够,则将所述新无线电链路重配置到相应的小区宽波束或另一个窄目标波束上的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切换开始时直接执行所述在为所述移动单元建立新的服务无线电链路之前选择窄目标波束的步骤。
12、用于支持在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内切换的设备,所述蜂窝通信系统具有用于实现窄波束操作的自适应天线,其中,移动单元由所述蜂窝通信系统内的至少一个小区的有效小区集提供服务,其中,所述设备包括:
用于在为所述移动单元建立新的服务无线电链路之前,基于预先建立的当前有效小区集的邻近区域内窄波束的信息在所述邻近区域内选择窄目标波束的装置;
用于发起直接与所选择的窄目标波束的所述新服务无线电链路的建立的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用于在当前有效小区集的邻近区域内选择窄目标波束的装置包括:
用于基于通信质量测量在所述邻近区域内选择目标小区的装置;和
用于基于预先建立的在所述目标小区内窄波束的信息,在所述目标小区内选择所述窄目标波束的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预先建立的信息包括关于无线电中央环境的信息,所述信息包括所述邻近区域内窄波束的标识和关于所述窄波束的估计性能的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用于在当前有效小区集的邻近区域内选择窄目标波束的所述装置可操作用于在具有最高估计性能的那些窄波束当中选择所述窄目标波束。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窄波束的估计性能至少部分地基于先前向该窄波束切换的成功率,该窄波束具有与当前有效小区集相同的相应先前有效小区集。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在网络侧的表上存储所述预先建立的信息的表示的装置、和用于执行表查询以发现所述窄目标波束的装置,其中,所述表在蜂窝通信系统配置时基于无线电中央环境的测量来建立,所述无线电中央环境的测量包括窄波束的标识和估计。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如果认为与窄目标波束的所述新无线电链路的无线电通信质量不足够,则将所述新无线电链路重配置到相应的小区宽波束或另一个窄目标波束上的装置。
19、一种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内的网络单元,所述蜂窝通信系统具有用于实现窄波束操作的自适应天线,其中,所述网络单元包括:
用于存储所述蜂窝通信系统内窄波束信息的信息结构;和
切换控制器,该切换控制器可操作用于:
-在为移动单元建立新的服务无线电链路之前,查阅该信息结构,以在所述移动单元的当前有效小区集的邻近区域内发现适合的窄目标波束;和
-发起直接与所选择的窄目标波束的所述新服务无线电链路的建立。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络单元,其中所述切换控制器可进一步操作用于:
-基于通信质量测量在所述邻近区域内选择目标小区;和
-基于在所述信息结构内预先建立的在所述目标小区内窄波束的信息,在所述目标小区内选择所述窄目标波束。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络单元,其中所述信息结构包括在配置该蜂窝通信系统时基于无线电中央环境的测量建立的表,所述无线电中央环境的测量包括窄波束的标识和估计。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络单元,其中在配置改变时更新所述表。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络单元,其中基于在运行时间期间的切换经历来更新所述表。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网络单元,其中所述网络单元进一步包括:
用于收集关于在运行时间期间所述蜂窝通信系统内所识别的窄波束的估计切换性能的信息的装置;
用于基于所收集的信息更新所述表的装置。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网络单元,其中所估计的窄波束的性能对应于向窄波束切换的成功率,所述窄波束具有与当前有效小区集相同的相应先前有效小区集。
26、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络单元,其中所述信息结构被构造用于将有效小区集和目标小区的每一个相关组合与窄波束相关联,以使得能够响应于有效小区集和目标小区的信息来识别窄目标波束。
27、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络单元,其中所述信息结构被构造用于将有效小区集、有效集内的一个或多个有效窄波束和目标小区的每一个相关组合与窄波束相关联,以使得能够响应于有效小区集、有效集内的一个或多个有效窄波束以及目标小区的信息来识别窄目标波束。
28、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络单元,其中,所述网络单元是无线电网络控制器、移动性服务器和接入网关之一。
29、用于支持在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内切换的数据库,所述蜂窝通信系统具有用于实现窄波束操作的自适应天线,其中,该数据库被配置用于存储所述蜂窝通信系统内窄波束的信息,并被构造用于将有效小区集和目标小区的每一个相关组合与窄波束相关联,以使得能够响应于有效小区集和目标小区的信息来识别窄目标波束。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数据库,其中所述数据库被构造用于将有效小区集、有效集内的一个或多个有效窄波束和目标小区的每一个相关组合与窄波束相关联,以使得能够响应于有效小区集、有效集内的一个或多个有效窄波束以及目标小区的信息来识别窄目标波束。
CN2006800538446A 2006-03-13 2006-08-30 用于自适应天线的先进切换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14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78136806P 2006-03-13 2006-03-13
US60/781,368 2006-03-13
PCT/SE2006/000994 WO2007105999A1 (en) 2006-03-13 2006-08-30 Advanced handover for adaptive antenna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1468A true CN101401468A (zh) 2009-04-01
CN101401468B CN101401468B (zh) 2011-06-29

Family

ID=38509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5384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1468B (zh) 2006-03-13 2006-08-30 用于自适应天线的先进切换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426712B2 (zh)
EP (1) EP1994782A4 (zh)
JP (1) JP2009530900A (zh)
CN (1) CN101401468B (zh)
WO (1) WO2007105999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7533A (zh) * 2010-08-30 2012-03-21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无线通信系统中记录式最小化路测回传的方法及装置
CN107592977A (zh) * 2015-05-08 2018-01-16 索尼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基于多个波束的监测的波束形成控制
WO2018028426A1 (zh) * 2016-08-10 2018-0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波束管理方法及装置
WO2018082063A1 (zh) * 2016-11-04 2018-05-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波束赋形信息的交互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9392044A (zh) * 2017-08-10 2019-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10663197A (zh) * 2017-05-30 2020-01-0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无线电收发器装置的波束选择
CN110741682A (zh) * 2017-06-06 2020-01-3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控制无线设备的波束宽度来使干扰最小化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07382B1 (en) * 2009-01-08 2015-04-01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prioritizing handover targets for scanning by a mobile terminal in a wireless network
GB2474503B (en) 2009-10-19 2014-05-21 Ubiquisys Ltd Controlling mobility in cellular networks
JP5569427B2 (ja) * 2011-02-17 2014-08-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TWI470955B (zh) * 2011-05-20 2015-01-21 Wistron Corp 行動裝置、調整無線電發射功率之方法及電腦程式產品
KR101839386B1 (ko) * 2011-08-12 2018-03-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적응적 빔포밍 장치 및 방법
KR101847400B1 (ko) 2011-09-01 2018-04-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최적의 빔을 선택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KR101881847B1 (ko) 2012-02-21 2018-08-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4137609B (zh) * 2012-03-05 2018-08-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蜂窝式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方法
US9414371B2 (en) * 2012-04-16 2016-08-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ierarchical channel sounding an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massive MIMO systems
US9318805B2 (en) 2012-08-21 2016-04-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dating a beam pattern table
KR101957783B1 (ko) 2012-09-12 2019-03-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4718775B (zh) * 2013-09-12 2018-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基站
KR102169662B1 (ko) * 2014-03-10 2020-10-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 결정 장치 및 방법
US9629055B2 (en) * 2014-11-09 2017-04-18 Comsats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 and method for uninterrupted communication across black spots for multi interface mobile nodes
US9967886B2 (en) 2014-12-03 2018-05-08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Hierarchical beamforming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using the same
TWI574456B (zh) * 2014-12-03 2017-03-1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階層式波束成型方法及其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
CA2974948A1 (en) * 2015-01-29 2016-08-04 Sony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EP3073782B1 (en) * 2015-03-26 2019-08-1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s
CN107580757B (zh) 2015-05-13 2020-12-0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在多个波束成形方向上执行传输的设备、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MX367471B (es) * 2015-06-12 2019-08-23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ovilidad para sistemas de formacion de haces.
US10148557B2 (en) 2015-12-30 2018-12-04 Facebook, Inc. Link maintenance in point-to-poi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10313953B2 (en) * 2015-12-30 2019-06-04 Facebook, Inc. Micro-route characterization and selection
US10587499B2 (en) 2015-12-30 2020-03-10 Facebook, Inc. Wireless node memory utilization for storing beamforming settings
JP6530720B2 (ja) * 2016-01-19 2019-06-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6565035B2 (ja) * 2016-01-19 2019-08-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WO2018063051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etwork node,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therein for establishing active mode beam to idle mode cells neighbour relations in a wireles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6916274B2 (ja) 2016-09-30 2021-08-11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接続を処理するためのネットワーク、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およびその方法
EP3566489B1 (en) * 2017-01-04 2023-03-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performed therein for neighbour relationship establish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0383882B (zh) * 2017-03-08 2022-02-0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适配改变无线电连接的过程的ue、第一和第二无线电控制节点(rcn)以及其中的方法
EP3616438B1 (en) * 2017-04-28 2023-11-29 Apple Inc. Cell selection techniques for 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s
US10447374B2 (en) 2017-06-28 2019-10-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eam sweep or sca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7003497B2 (ja) 2017-09-01 2022-01-2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第1の基地局
WO2020166411A1 (ja) * 2019-02-12 2020-08-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および基地局
JP6814311B2 (ja) * 2020-01-08 2021-01-13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ビーム形成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87147A (en) * 1995-12-21 1998-07-28 Ericsson Inc. Test message generator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H10126831A (ja) 1996-10-18 1998-05-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チャネル切替方法およびチャネル切替システム
GB2320618A (en) * 1996-12-20 1998-06-24 Northern Telecom Ltd Base station antenna arrangement with narrow overlapping beams
SE509776C2 (sv) 1997-07-04 1999-03-0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Anordning och förfarande vid antennlobsstyrning i radiokommunikationssystem
US6118767A (en) * 1997-11-19 2000-09-12 Metawav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Interference control for CDMA networks using a plurality of narrow antenna beams and an estimation of the number of users/remote signals present
US6580910B1 (en) * 1997-12-19 2003-06-1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handoffs in cellular mobile radio systems
US6885866B1 (en) * 1998-06-26 2005-04-26 Nokia Corporation Handover-method in a cellular radio system with two frequency bands
JP2933615B1 (ja) * 1998-07-15 1999-08-16 静岡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コードレスにおける通話チャネル切替判定装置
US6208858B1 (en) 1998-07-21 2001-03-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call dropping rates in a multi-beam communication system
JP3001570B1 (ja) 1999-02-22 2000-01-24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適応アンテナ指向性制御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WO2000051368A2 (en) 1999-02-26 2000-08-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mart antenna beam assignment at mobile station hand-off
WO2000051863A1 (de) * 1999-03-02 2000-09-0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otor-antriebs-aggregat, insbesondere motor-pumpen-aggregat für eine kraftfahrzeug-antiblockier-bremsvorrichtung
GB9927517D0 (en) 1999-11-23 2000-01-19 Motorola Ltd Adaptive antenna and network incorporating same
US6701165B1 (en) * 2000-06-21 2004-03-02 Agere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in non-stationary subscriber radio units using flexible beam selection
JP2002026790A (ja) * 2000-07-03 2002-01-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129237C (zh) 2000-11-15 2003-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数字波束形成方法、模块及其阵列接收机
US6847832B2 (en) * 2001-03-09 2005-01-25 Kathrein-Werke Kg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hase matching with optimized beam widths
CN1232060C (zh) * 2002-08-30 2005-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切换波束型智能天线系统的波束判决方法和装置
JP4107494B2 (ja) 2002-09-20 2008-06-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4099118B2 (ja) 2003-08-08 2008-06-1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信号伝送装置及び信号伝送方法
US20050070285A1 (en) * 2003-09-29 2005-03-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andover for use with adaptive antennas
AR046714A1 (es) * 2003-11-24 2005-12-2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Un metodo y un aparato para utilizar una antena direccional en una unidad transmisora/receptora inalambrica
US7079843B2 (en) 2003-12-23 2006-07-18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 soft handoff by establishing a cell set used to facilitate antenna beam mode transitions in a mobile station
EP1772034B1 (en) * 2004-06-30 2015-08-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ntenna beam shape optimization
US9179319B2 (en) * 2005-06-16 2015-1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sectorization in cellular systems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7533A (zh) * 2010-08-30 2012-03-21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无线通信系统中记录式最小化路测回传的方法及装置
CN102387533B (zh) * 2010-08-30 2014-08-27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无线通信系统中记录式最小化路测回传的方法及装置
CN107592977A (zh) * 2015-05-08 2018-01-16 索尼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基于多个波束的监测的波束形成控制
CN107592977B (zh) * 2015-05-08 2021-04-02 索尼公司 对波束形成进行控制的方法和无线电通信装置
WO2018028426A1 (zh) * 2016-08-10 2018-0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波束管理方法及装置
WO2018082063A1 (zh) * 2016-11-04 2018-05-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波束赋形信息的交互方法和网络设备
US11564134B2 (en) 2016-11-04 2023-01-2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Beamforming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CN110663197A (zh) * 2017-05-30 2020-01-0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无线电收发器装置的波束选择
US11949486B2 (en) 2017-05-30 2024-04-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eam selection for a radio transceiver device
CN110741682A (zh) * 2017-06-06 2020-01-3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控制无线设备的波束宽度来使干扰最小化
CN109392044A (zh) * 2017-08-10 2019-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9392044B (zh) * 2017-08-10 2020-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94782A1 (en) 2008-11-26
WO2007105999A1 (en) 2007-09-20
US20090298502A1 (en) 2009-12-03
JP2009530900A (ja) 2009-08-27
EP1994782A4 (en) 2012-02-08
CN101401468B (zh) 2011-06-29
US9426712B2 (en) 2016-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01468B (zh) 用于自适应天线的先进切换
RU2482630C2 (ru) Механизм для автоматизированной реконфигурации элемента сети доступа
US952159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supporting softer handover in a cell using adaptive antenna in enabling narrow beam operation
US8824322B2 (en) Controlling cell activation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050070285A1 (en) Handover for use with adaptive antennas
US2011025551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communication
EP2641418B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cell outage compens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AU3039700A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ynamic threshold adjustment for handoffs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20120025609A (ko) 협력 라디오 액세스 시스템에서 에너지 절감
JP2004201137A (ja) 指向性ビーム通信システム、指向性ビーム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制御装置
WO1999033286A1 (en) Scalab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method
WO2004032548A1 (en) Cellular radio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043716B (zh) 用于无线演进网络中无线资源管理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977560B (zh) 天线波束形状优化
WO2017186282A1 (en) Shaping of transmission beams
US714616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 downlink connection in a cellular network
WO2017186281A1 (en) Shaping of transmission beams
JP4009516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通信方法及び制御局
KR20190076095A (ko) 소형셀 네트워크에서의 에너지 절감을 위한 분산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WO2013023698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topology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0589840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드 및 소프트 핸드오프 제어 방법및 시스템
CN100515101C (zh) 集中式基站中资源控制与更软切换的方法
KR20040107535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활성군 개수에 따라 적응적으로핸드오버 조건을 적용하는 방법
KR20100005311A (ko) 이동통신망에서 일정한 이동패턴을 보이는 단말에 대한핸드오버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20040056991A (ko) 스마트 안테나 기지국 시스템에서의 안테나 빔의 섹터간전이 방법과 이를 저장한 기록매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차세대비동기 이동통신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9

Termination date: 2017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