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6430A - 一种黄芩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黄芩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96430A
CN101396430A CN 200710175352 CN200710175352A CN101396430A CN 101396430 A CN101396430 A CN 101396430A CN 200710175352 CN200710175352 CN 200710175352 CN 200710175352 A CN200710175352 A CN 200710175352A CN 101396430 A CN101396430 A CN 1013964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scutellariae
spray drying
dispensing granule
plac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17535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96430B (zh
Inventor
吴玢
付静
张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cmages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MINGTIANR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MINGTIANR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MINGTIANR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71017535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964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96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64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964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64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soning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芩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该配方颗粒是以黄芩Radix Scutellariae为原料,经过水提、减压浓缩、喷雾干燥等工艺流程制得黄芩喷雾干燥粉,黄芩喷雾干燥粉直接或和适量辅料混合后干法制粒得到黄芩配方颗粒;本发明黄芩配方颗粒每克含相当生药量 10克,该黄芩配方颗粒具有如图3所示的红外指纹图谱。本发明所采用的制备方法能够有效保证本发明黄芩配方颗粒每克含相当生药量10克;本发明采用红外指纹图谱技术进行质量控制,该质量控制方法科学、先进、快捷,专属性及可操作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黄芩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黄芩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配方颗粒,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中药饮片经过各种工艺加工而成,用于临床中医处方调配使用的颗粒剂;与传统的中药煎剂相比,其服用方便,服用量小,质量可控,容易保存,便于携带;中药配方颗粒在国内目前处于试点生产状态,产品工艺及质量标准不统一。黄芩配方颗粒是常用中药配方颗粒的一种,目前黄芩配方颗粒多为传统水提取,不同生产单位由于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不同,水提工艺存在着差异,导致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品质量不一致,药效存在差别。其质量标准一般为黄芩苷、黄芩素及汉黄芩素薄层定性鉴别及黄芩苷含量测定,该标准的专属性受一定的实验条件和范围所限,缺乏产品的其他应有的质量信息,该标准无法全面判定黄芩配方颗粒产品的质量优劣及全貌。
红外光谱法是鉴别化合物和确定物质结构的常用手段之一。在药物分析中,以红外光谱具有的“指纹”特性作为药物鉴定的依据,是各国药典共同采用的方法。但由于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本身都是远比西药复杂得多的混合物体系,图谱解析困难,使常规红外光谱法在较长时期内未能在中药质量控制和管理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黄芩配方颗粒;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公开该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公开该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黄芩配方颗粒每克含相当生药量10克;颗粒中黄芩苷(C21H18O11)的含量不低于15.0%;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其红外指纹图谱;在1613cm-1及1074cm-1处有两个主要的强吸收峰,且1613cm-1处的吸收峰是一个阶梯峰的形状,其吸收从高到低为1613cm-1、1658cm-1;在2924cm-1、1450cm-1、1360cm-1处也有特征吸收;
其红外指纹图谱测定条件:仪器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范围为4000cm-1-400cm-1,DTGS检测器,分辨率4cm-1,扫描次数16次,扫描过程中时时扣除水和二氧化碳干扰,环境相对湿度低于60%,溴化钾直接压片法进行检测。
本发明所述黄芩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为:
取原料黄芩切碎后加入5-15倍重量份的水,浸润0.5-2小时,提取0.5-3小时,即一煎;一煎后药渣加入原料黄芩5-15倍重量份的水,提取0.5-3小时,即二煎;两煎药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得浓缩液;浓缩液喷雾干燥,得黄芩喷雾干燥粉;干燥粉直接制粒或者在黄芩喷雾干燥粉中加入其自身重量份0-25%的辅料糊精或者乳糖;干法制粒,得黄芩配方颗粒;
其中原料黄芩采用红外指纹图谱进行质量鉴别,红外指纹图谱鉴别方法为: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范围为4000cm-1-400cm-1,DTGS检测器,分辨率4cm-1,扫描次数16次,扫描过程中时时扣除水和二氧化碳干扰,环境相对湿度低于60%,溴化钾直接压片法进行检测;黄芩RadixScutellariae标准红外指纹图谱(图1)具有如下特征:在1614cm-1及1072cm-1处有两个主要的强吸收峰,且1614cm-1处的吸收峰是一个阶梯峰的形状,其吸收从高到低为1614cm-1、1650cm-1、1738cm-1;在2925cm-1、1451cm-1、1359cm-1处也有特征吸收。
上述制备方法中加水量可以是6-7倍重量份,8-12倍重量份或13-14倍重量份。
上述制备方法中提取时间可以是1-1.5小时或2-2.5小时。
上述制备方法优选为:取原料黄芩切碎后加入8倍重量份的水,浸润1小时,提取2小时,即一煎;一煎后药渣加入原料黄芩6倍重量份的水,提取1.5小时,即二煎;两煎药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8,得浓缩液;浓缩液喷雾干燥,得黄芩喷雾干燥粉;干燥粉直接制粒或者在黄芩喷雾干燥粉中加入其自身重量份0-25%的辅料糊精或者乳糖;干法制粒,得黄芩配方颗粒。
上述制备方法优选为:取原料黄芩切碎后加入6倍重量份的水,浸润1.5小时,提取1小时,即一煎;一煎后药渣加入原料黄芩8倍重量份的水,提取1.5小时,即二煎;两煎药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得浓缩液;浓缩液喷雾干燥,得黄芩喷雾干燥粉;干燥粉直接制粒或者在黄芩喷雾干燥粉中加入其自身重量份0-25%的辅料糊精或者乳糖;干法制粒,得黄芩配方颗粒。
上述制备方法优选为:取原料黄芩切碎后加入10倍重量份的水,浸润0.8小时,提取2.5小时,即一煎;一煎后药渣加入原料黄芩5倍重量份的水,提取1小时,即二煎;两煎药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0,得浓缩液;浓缩液喷雾干燥,得黄芩喷雾干燥粉;干燥粉直接制粒或者在黄芩喷雾干燥粉中加入其自身重量份0-25%的辅料糊精或者乳糖;干法制粒,得黄芩配方颗粒。
上述制备方法中喷雾干燥工艺参数为:药液预热温度40℃-60℃;进风温度170℃-185℃;料泵转速450-700转/分;出风温度70℃-85℃;风送温度40℃-50℃。
上述制备方法中制粒参数为:主压轮压力:4-6MPa;侧压轮压力:0.4-0.6MPa;主轴转速:300-500转/分;送料电压:100-150V;颗粒大小:20-60目。
本发明黄芩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A.黄芩喷雾干燥粉的质量控制方法:黄芩喷雾干燥粉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范围为4000cm-1-400cm-1,DTGS检测器,分辨率4cm-1,扫描次数16次,扫描过程中时时扣除水和二氧化碳干扰,环境相对湿度低于60%,溴化钾直接压片法进行检测;黄芩喷雾干燥粉标准红外指纹图谱(图2)为:在1613cm-1及1074cm-1处有两个主要的强吸收峰,且1613cm-1处的吸收峰是一个阶梯峰的形状,其吸收从高到低为1613cm-1、1658cm-1;在2929cm-1、1450cm-1、1360cm-1处也有特征吸收;
B.黄芩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黄芩配方颗粒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范围为4000cm-1-400cm-1,DTGS检测器,分辨率4cm-1,扫描次数16次,扫描过程中时时扣除水和二氧化碳干扰,环境相对湿度低于60%,溴化钾直接压片法进行测定;黄芩配方颗粒标准红外指纹图谱(图3)为:在1613cm-1及1074cm-1处有两个主要的强吸收峰,且1613cm-1处的吸收峰是一个阶梯峰的形状,其吸收从高到低为1613cm-1、1658cm-1;在2924cm-1、1450cm-1、1360cm-1处也有特征吸收。
本发明所述的黄芩原料可以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的合格品。
本发明所述的红外指纹图谱可以是与其相关性达到90%以上的红外指纹图谱。
附图说明
图1:黄芩Radix Scutellariae标准红外指纹图谱
图2:黄芩喷雾干燥粉标准红外指纹图谱
图3:黄芩配方颗粒标准红外指纹图谱
图4:含黄芩经典药对饮片煎液与颗粒配方“全成分”红外光谱图比较
图5:含黄芩经典方饮片煎液与颗粒配方“全成分”红外光谱图比较
图6:黄芩配方颗粒与黄芩药材薄层色谱比较
图7:黄芩配方颗粒与黄芩药材薄层样品红外指纹图谱比较
本发明配方颗粒具有完整的、先进的生产工艺及专属性强的、可控的质量控制标准,工艺先进可以实现,质量标准涉及到的检测方法科学、先进、快捷,可操作性强。本发明将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中药的质量控制,这是一种思路上的创新,这不仅符合传统中医药学关于“君、臣、佐、使”的理论,还突出了中药的整体效应,同时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某种中药作为一个整体,观察其“指纹性”,从而快速地解决了中药宏观质量控制中的一个首要问题---中药真伪的鉴定。
下述实验例和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本发明。
实验例1 本发明配方颗粒与黄芩药材的黄芩苷利用量比较
取黄芩饮片50克,以10倍量水提取30分钟,滤出药液;药渣加水8倍量,提取20分钟,滤出药液,合并两煎药液,适当浓缩得浓缩液100毫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中黄芩苷含量测定项方法,测定浓缩液中黄芩苷的含量,并计算煎液中黄芩苷的量,上述试验用不同批次的黄芩重复做3次,测得煎液中黄芩苷的量依次为0.75克,0.77克和0.76克。测定三批黄芩配方颗粒中的黄芩苷含量,依次为15.2%,15.0%,15.5%,即5克黄芩配方颗粒所含的黄芩苷分别为0.76克,0.75克,0.775克。说明5克黄芩配方颗粒中黄芩苷的量等效于50克黄芩饮片在汤剂中黄芩苷的利用量,1克本发明黄芩配方颗粒相当于10克黄芩药材的当量是科学的。
实验例2 含黄芩经典药对饮片煎液与颗粒配方“全成分”红外光谱图比较
黄芩-黄连药对出自《伤寒论》。
实验目的:研究黄芩-黄连药对饮片合煎液与颗粒配方的异同,确定黄芩配方颗粒工艺及当量的合理性。
实验方法:取黄芩饮片10g、黄连饮片6g组方,按饮片汤剂的煎煮方法煎煮制备饮片煎液样品;另取黄连饮片6g,按饮片汤剂的煎煮方法煎煮,药液适当浓缩,加入本发明黄芩配方颗粒1g,搅拌至完全溶解,制备颗粒配方样品;分别取饮片煎液样品、颗粒配方样品进行红外光谱检测。
检测条件:检测仪器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范围为4000cm-1-400cm-1,DTGS检测器,分辨率4cm-1,扫描次数16次,扫描过程中时时扣除水和二氧化碳干扰,环境相对湿度低于60%,溴化钾直接压片法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如图4所示饮片煎液样品与颗粒配方样品红外指纹图谱峰形、峰位、相对峰强度基本一致,相关性达95.1%。证明本发明配方颗粒所配汤液与饮片合煎液成分一致,即1g本发明黄芩配方颗粒与10g黄芩饮片所煎出成分一致,本发明黄芩配方颗粒1g相当于黄芩饮片10g的当量及生产工艺是合理的。
实验例3 含黄芩经典方饮片煎液与颗粒配方“全成分”红外光谱图比较
葛根黄芩黄连汤出自《伤寒论》,处方组成包括黄芩、葛根、黄连、炙甘草、4个药味;功效清里解表。
实验目的:研究葛根黄芩黄连汤饮片煎液与颗粒配方的异同,确定黄芩配方颗粒工艺及当量的合理性。
实验方法:按葛根黄芩黄连配比取黄芩等4个药味组方,按饮片汤剂的煎煮方法煎煮制备饮片煎液样品;另按葛根黄芩黄连汤处方配比分别取除黄芩外的其他饮片,按饮片汤剂的煎煮方法煎煮,药液适当浓缩,按葛根黄芩黄连汤处方配比和当量关系取本发明黄芩配方颗粒加入浓缩药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制备颗粒配方样品;分别取饮片煎液样品、颗粒配方样品进行红外光谱检测。
检测条件:仪器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范围为4000cm-1-400cm-1,DTGS检测器,分辨率4cm-1,扫描次数16次,扫描过程中时时扣除水和二氧化碳干扰,环境相对湿度低于60%,溴化钾直接压片法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如图5所示饮片煎液样品与颗粒配方样品红外指纹图谱峰形、峰位、相对峰强度基本一致,相关性达96.8%。证明配方颗粒所配汤液与饮片合煎液成分一致,即所加本发明黄芩配方颗粒与黄芩饮片所煎出成分一致,本发明黄芩配方颗粒1g相当于黄芩饮片10g的当量及生产工艺是合理的。
实验例4
(1)黄芩配方颗粒与黄芩药材薄层色谱比较研究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中黄芩药材鉴别项下薄层色谱法试验,用黄芩药材和本发明黄芩配方颗粒制备样品,进行测定,所得结果如图6所示,黄芩配方颗粒色谱中,在与黄芩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黄芩配方颗粒与黄芩药材薄层样品红外指纹图谱比较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1)中制备的黄芩药材和黄芩配方颗粒的薄层样品,其结果如图7所示,黄芩配方颗粒和黄芩药材的薄层样品红外指纹图谱峰形、峰位、相对峰强度基本一致。
结果证明,本发明黄芩配方颗粒和黄芩药材成分一致,本发明工艺是合理的。
下述实施例均能实现上述实验例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黄芩配方颗粒
取原料黄芩100kg,切碎,加入800kg水浸润1小时,提取2小时,即一煎;一煎后药渣加入600kg水,提取1.5小时,即二煎;两煎药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8,得浓缩液;浓缩液在50℃预热,进风温度175℃,料泵转速550转/分,出风温度80℃,风送温度45℃的条件下喷雾干燥,得黄芩喷雾干燥粉25kg;黄芩喷雾干燥粉在主压轮压力为5MPa,侧压轮压力为0.5MPa,主轴转速为400转/分,送料电压为120V的条件下直接干法制粒,得20-60目黄芩配方颗粒;
其中原料黄芩采用红外指纹图谱进行质量鉴别,红外指纹图谱鉴别方法为: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范围为4000cm-1-400cm-1,DTGS检测器,分辨率4cm-1,扫描次数16次,扫描过程中时时扣除水和二氧化碳干扰,环境相对湿度低于60%,溴化钾直接压片法进行检测;黄芩RadixScutellariae标准红外指纹图谱(图1)具有如下特征:在1614cm-1及1072cm-1处有两个主要的强吸收峰,且1614cm-1处的吸收峰是一个阶梯峰的形状,其吸收从高到低为1614cm-1、1650cm-1、1738cm-1;在2925cm-1、1451cm-1、1359cm-1处也有特征吸收。
实施例2:本发明黄芩配方颗粒
取原料黄芩100kg,切碎,加入600kg水浸润1.5小时,提取1小时,即一煎;一煎后药渣加入800kg水,提取1.5小时,即二煎;两煎药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得浓缩液;浓缩液在55℃预热,进风温度170℃,料泵转速600转/分,出风温度75℃,风送温度50℃的条件下喷雾干燥,得黄芩喷雾干燥粉23kg;在黄芩喷雾干燥粉中加入5.5kg的辅料糊精;在主压轮压力为6MPa,侧压轮压力为0.4MPa,主轴转速为450转/分,送料电压为110V的条件下干法制粒,得20-60目黄芩配方颗粒;
其中原料黄芩采用红外指纹图谱进行质量鉴别,红外指纹图谱鉴别方法为: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范围为4000cm-1-400cm-1,DTGS检测器,分辨率4cm-1,扫描次数16次,扫描过程中时时扣除水和二氧化碳干扰,环境相对湿度低于60%,溴化钾直接压片法进行检测;黄芩RadixScutellariae标准红外指纹图谱(图1)具有如下特征:在1614cm-1及1072cm-1处有两个主要的强吸收峰,且1614cm-1处的吸收峰是一个阶梯峰的形状,其吸收从高到低为1614cm-1、1650cm-1、1738cm-1;在2925cm-1、1451cm-1、1359cm-1处也有特征吸收。
实施例3:本发明黄芩配方颗粒
取原料黄芩100kg,切碎,加入1000kg浸润0.8小时,提取2.5小时,即一煎;一煎后药渣加入500kg水,提取1小时,即二煎;两煎药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0,得浓缩液;浓缩液在45℃预热,进风温度180℃,料泵转速500转/分,出风温度85℃,风送温度40℃的条件下喷雾干燥,得黄芩喷雾干燥粉27kg;在黄芩喷雾干燥粉中加入4.0kg的辅料乳糖;在主压轮压力为4MPa,侧压轮压力为0.6MPa,主轴转速为350转/分,送料电压为130V的条件下干法制粒,得20-60目黄芩配方颗粒;
其中原料黄芩采用红外指纹图谱进行质量鉴别,红外指纹图谱鉴别方法为: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范围为4000cm-1-400cm-1,DTGS检测器,分辨率4cm-1,扫描次数16次,扫描过程中时时扣除水和二氧化碳干扰,环境相对湿度低于60%,溴化钾直接压片法进行检测;黄芩RadixScutellariae标准红外指纹图谱(图1)具有如下特征:在1614cm-1及1072cm-1处有两个主要的强吸收峰,且1614cm-1处的吸收峰是一个阶梯峰的形状,其吸收从高到低为1614cm-1、1650cm-1、1738cm-1;在2925cm-1、1451cm-1、1359cm-1处也有特征吸收。
实施例4:本发明黄芩配方颗粒
取原料黄芩100kg,切碎,加入700kg水浸润1小时,提取1.5小时,即一煎;一煎后药渣加入1300kg水,提取2.5小时,即二煎;两煎药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9,得浓缩液;浓缩液在60℃预热,进风温度170℃,料泵转速600转/分,出风温度75℃,风送温度50℃的条件下喷雾干燥,得黄芩喷雾干燥粉24kg;在黄芩喷雾干燥粉中加入4.8kg的辅料糊精;在主压轮压力为5MPa,侧压轮压力为0.4MPa,主轴转速为500转/分,送料电压为100V的条件下干法制粒,得20-60目黄芩配方颗粒;
其中原料黄芩采用红外指纹图谱进行质量鉴别,红外指纹图谱鉴别方法为: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范围为4000cm-1-400cm-1,DTGS检测器,分辨率4cm-1,扫描次数16次,扫描过程中时时扣除水和二氧化碳干扰,环境相对湿度低于60%,溴化钾直接压片法进行检测;黄芩RadixScutellariae标准红外指纹图谱(图1)具有如下特征:在1614cm-1及1072cm-1处有两个主要的强吸收峰,且1614cm-1处的吸收峰是一个阶梯峰的形状,其吸收从高到低为1614cm-1、1650cm-1、1738cm-1;在2925cm-1、1451cm-1、1359cm-1处也有特征吸收。
实施例5:本发明黄芩配方颗粒
取原料黄芩100kg,切碎,加入1300kg浸润1小时,提取2.5小时,即一煎;一煎后药渣加入700kg水,提取1.5小时,即二煎;两煎药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6,得浓缩液;浓缩液在40℃预热,进风温度180℃,料泵转速500转/分,出风温度85℃,风送温度40℃的条件下喷雾干燥,得黄芩喷雾干燥粉26kg;在黄芩喷雾干燥粉中加入2.6kg的辅料乳糖;在主压轮压力为5MPa,侧压轮压力为0.6MPa,主轴转速为300转/分,送料电压为140V的条件下干法制粒,得20-60目黄芩配方颗粒;
其中原料黄芩采用红外指纹图谱进行质量鉴别,红外指纹图谱鉴别方法为: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范围为4000cm-1-400cm-1,DTGS检测器,分辨率4cm-1,扫描次数16次,扫描过程中时时扣除水和二氧化碳干扰,环境相对湿度低于60%,溴化钾直接压片法进行检测;黄芩RadixScutellariae标准红外指纹图谱(图1)具有如下特征:在1614cm-1及1072cm-1处有两个主要的强吸收峰,且1614cm-1处的吸收峰是一个阶梯峰的形状,其吸收从高到低为1614cm-1、1650cm-1、1738cm-1;在2925cm-1、1451cm-1、1359cm-1处也有特征吸收。
实施例6:实施例1制备的本发明黄芩喷雾干燥粉的质量控制方法
黄芩喷雾干燥粉的质量控制方法:黄芩喷雾干燥粉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范围为4000cm-1-400cm-1,DTGS检测器,分辨率4cm-1,扫描次数16次,扫描过程中时时扣除水和二氧化碳干扰,环境相对湿度低于60%,溴化钾直接压片法进行检测;黄芩喷雾干燥粉的标准红外指纹图谱特征为:在1613cm-1及1074cm-1处有两个主要的强吸收峰,且1613cm-1处的吸收峰是一个阶梯峰的形状,其吸收从高到低为1613cm-1、1658cm-1;在2929cm-1、1450cm-1、1360cm-1处也有特征吸收。实施例7:实施例2制备的本发明黄芩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黄芩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黄芩配方颗粒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范围为4000cm-1-400cm-1,DTGS检测器,分辨率4cm-1,扫描次数16次,扫描过程中时时扣除水和二氧化碳干扰,环境相对湿度低于60%,溴化钾直接压片法进行测定;黄芩配方颗粒的标准红外指纹图谱特征为:在1613cm-1及1074cm-1处有两个主要的强吸收峰,且1613cm-1处的吸收峰是一个阶梯峰的形状,其吸收从高到低为1613cm-1、1658cm-1;在2924cm-1、1450cm-1、1360cm-1处也有特征吸收。
实施例8:实施例3制备的本发明黄芩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A.黄芩喷雾干燥粉的质量控制方法:黄芩喷雾干燥粉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范围为4000cm-1-400cm-1,DTGS检测器,分辨率4cm-1,扫描次数16次,扫描过程中时时扣除水和二氧化碳干扰,环境相对湿度低于60%,溴化钾直接压片法进行检测;黄芩喷雾干燥粉的标准红外指纹图谱特征为:在1613cm-1及1074cm-1处有两个主要的强吸收峰,且1613cm-1处的吸收峰是一个阶梯峰的形状,其吸收从高到低为1613cm-1、1658cm-1;在2929cm-1、1450cm-1、1360cm-1处也有特征吸收;
B.黄芩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黄芩配方颗粒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范围为4000cm-1-400cm-1,DTGS检测器,分辨率4cm-1,扫描次数16次,扫描过程中时时扣除水和二氧化碳干扰,环境相对湿度低于60%,溴化钾直接压片法进行测定;黄芩配方颗粒的标准红外指纹图谱特征为:在1613cm-1及1074cm-1处有两个主要的强吸收峰,且1613cm-1处的吸收峰是一个阶梯峰的形状,其吸收从高到低为1613cm-1、1658cm-1;在2924cm-1、1450cm-1、1360cm-1处也有特征吸收。

Claims (10)

1、一种黄芩配方颗粒,其特征在于该配方颗粒每克含相当生药量10克;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不低于15.0%;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其红外指纹图谱,在1613cm-1及1074cm-1处有两个主要的强吸收峰,且1613cm-1处的吸收峰是一个阶梯峰的形状,其吸收从高到低为1613cm-1、1658cm-1;在2924cm-1、1450cm-1、1360cm-1处有特征吸收;
其红外指纹图谱测定条件:仪器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范围为4000cm-1-400cm-1,DTGS检测器,分辨率4cm-1,扫描次数16次,扫描过程中时时扣除水和二氧化碳干扰,环境相对湿度低于60%,溴化钾直接压片法进行检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芩配方颗粒,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红外指纹图谱是与其相关性达到90%以上的红外指纹图谱。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黄芩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取原料黄芩切碎后加入5-15倍重量份的水,浸润0.5-2小时,提取0.5-3小时,即一煎;一煎后药渣加入原料黄芩5-15倍重量份的水,提取0.5-3小时,即二煎;两煎药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得浓缩液;浓缩液喷雾干燥,得黄芩喷雾干燥粉;干燥粉直接制粒或者在黄芩喷雾干燥粉中加入其自身重量份0-25%的辅料糊精或者乳糖;干法制粒,得黄芩配方颗粒;
其中原料黄芩采用红外指纹图谱进行质量鉴别,红外指纹图谱鉴别方法为: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范围为4000cm-1-400cm-1,DTGS检测器,分辨率4cm-1,扫描次数16次,扫描过程中时时扣除水和二氧化碳干扰,环境相对湿度低于60%,溴化钾直接压片法进行检测;黄芩RadixScutellariae标准红外指纹图谱为:在1614cm-1及1072cm-1处有两个主要的强吸收峰,且1614cm-1处的吸收峰是一个阶梯峰的形状,其吸收从高到低为1614cm-1、1650cm-1、1738cm-1;在2925cm-1、1451cm-1、1359cm-1处有特征吸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黄芩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加水量为6-7倍重量份,8-12倍重量份或13-14倍重量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黄芩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提取时间为1-1.5小时或2-2.5小时。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黄芩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提取时间为1-1.5小时或2-2.5小时。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黄芩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取原料黄芩切碎后加入8倍重量份的水,浸润1小时,提取2小时,即一煎;一煎后药渣加入原料黄芩6倍重量份的水,提取1.5小时,即二煎;两煎药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8,得浓缩液;浓缩液喷雾干燥,得黄芩喷雾干燥粉;干燥粉直接制粒或者在黄芩喷雾干燥粉中加入其自身重量份0-25%的辅料糊精或者乳糖;干法制粒,得黄芩配方颗粒。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黄芩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取原料黄芩切碎后加入6倍重量份的水,浸润1.5小时,提取1小时,即一煎;一煎后药渣加入原料黄芩8倍重量份的水,提取1.5小时,即二煎;两煎药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得浓缩液;浓缩液喷雾干燥,得黄芩喷雾干燥粉;干燥粉直接制粒或者在黄芩喷雾干燥粉中加入其自身重量份0-25%的辅料糊精或者乳糖;干法制粒,得黄芩配方颗粒。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黄芩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取原料黄芩切碎后加入10倍重量份的水,浸润0.8小时,提取2.5小时,即一煎;一煎后药渣加入原料黄芩5倍重量份的水,提取1小时,即二煎;两煎药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0,得浓缩液;浓缩液喷雾干燥,得黄芩喷雾干燥粉;干燥粉直接制粒或者在黄芩喷雾干燥粉中加入其自身重量份0-25%的辅料糊精或者乳糖;干法制粒,得黄芩配方颗粒。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黄芩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A.黄芩喷雾干燥粉的质量控制方法:黄芩喷雾干燥粉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范围为4000cm-1-400cm-1,DTGS检测器,分辨率4cm-1,扫描次数16次,扫描过程中时时扣除水和二氧化碳干扰,环境相对湿度低于60%,溴化钾直接压片法进行检测;黄芩喷雾干燥粉标准红外指纹图谱为:在1613cm-1及1074cm-1处有两个主要的强吸收峰,且1613cm-1处的吸收峰是一个阶梯峰的形状,其吸收从高到低为1613cm-1、1658cm-1;在2929cm-1、1450cm-1、1360cm-1处有特征吸收;
B.黄芩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黄芩配方颗粒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范围为4000cm-1-400cm-1,DTGS检测器,分辨率4cm-1,扫描次数16次,扫描过程中时时扣除水和二氧化碳干扰,环境相对湿度低于60%,溴化钾直接压片法进行测定;黄芩配方颗粒标准红外指纹图谱为:在1613cm-1及1074cm-1处有两个主要的强吸收峰,且1613cm-1处的吸收峰是一个阶梯峰的形状,其吸收从高到低为1613cm-1、1658cm-1;在2924cm-1、1450cm-1、1360cm-1处有特征吸收。
CN 200710175352 2007-09-28 2007-09-28 一种黄芩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检测方法 Active CN1013964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175352 CN101396430B (zh) 2007-09-28 2007-09-28 一种黄芩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175352 CN101396430B (zh) 2007-09-28 2007-09-28 一种黄芩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6430A true CN101396430A (zh) 2009-04-01
CN101396430B CN101396430B (zh) 2011-06-08

Family

ID=40515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10175352 Active CN101396430B (zh) 2007-09-28 2007-09-28 一种黄芩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9643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74700A (zh) * 2016-06-20 2016-11-09 广东方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黄芩颗粒及其中药制剂
CN106511467A (zh) * 2016-12-30 2017-03-22 江西百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酒黄芩配方颗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27761A (zh) * 2017-09-26 2018-02-23 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黄芩制剂hplc特征图谱及其建立方法和应用
CN110286183A (zh) * 2019-08-14 2019-09-27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一种止得咳颗粒hplc指纹图谱及其质量分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9997A (zh) * 2005-11-24 2007-05-30 北京奇源益德药物研究所 抗病毒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质控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74700A (zh) * 2016-06-20 2016-11-09 广东方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黄芩颗粒及其中药制剂
CN106511467A (zh) * 2016-12-30 2017-03-22 江西百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酒黄芩配方颗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27761A (zh) * 2017-09-26 2018-02-23 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黄芩制剂hplc特征图谱及其建立方法和应用
CN110286183A (zh) * 2019-08-14 2019-09-27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一种止得咳颗粒hplc指纹图谱及其质量分析方法
CN110286183B (zh) * 2019-08-14 2022-03-04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一种止得咳颗粒hplc指纹图谱及其质量分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6430B (zh) 2011-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8589B (zh) 一种地黄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1396417B (zh) 一种金银花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1396426B (zh) 一种甘草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96458B (zh) 一种陈皮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检测方法
CN101396430B (zh) 一种黄芩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检测方法
CN101396423B (zh) 一种葛根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1342199B (zh) 一种麻黄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1342258A (zh) 一种钩藤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KANGRENTANG MEDICIN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WEIMING TIANREN CHINESE MEDICIN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061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612

Address after: Postal code 16, Hebei Avenue,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101300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Kangrent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Postal code 16, Lin Hebei street, Lin Rive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Shunyi District: 101300

Applicant before: WenMingTianR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