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4030B - 一种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94030B
CN101394030B CN2008101955669A CN200810195566A CN101394030B CN 101394030 B CN101394030 B CN 101394030B CN 2008101955669 A CN2008101955669 A CN 2008101955669A CN 200810195566 A CN200810195566 A CN 200810195566A CN 101394030 B CN101394030 B CN 1013940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transmission assembly
connector according
connector
termi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9556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94030A (zh
Inventor
蔡旺昆
王凯弘
梁世杰
林志杰
韦冠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 Two Electronic Shenzhen Ltd
Original Assignee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 Two Electronic Shenzhe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 Two Electronic Shenzhen Ltd filed Critical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9556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940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94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40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940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40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单面设有复数导体的传输元件与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设有容置埠,并在该容置埠上、下壁面开设有复数端子槽,端子槽内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端子组,各第一端子一端与传输元件单面上的导体对应相连,另一端与对接件连接;各第二端子一端与传输元件单面上的导体对应相连,另一端也与对接件连接。本设计从同一方向对传输元件作电性连接及施压固定,提高了传输元件在容置埠内固定的稳定强度,省却了将信号及接地电缆交错插置,以及将连接端子弯折成型的组装工序,使整体的制造工艺简化且成本降低。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以软性排线作为传输元件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用于各类电子设备间进行自动控制或传输互动的。一般连接器为两端设有接头,或一端接头一端为控制电路板等形式,在连接器内作为信号传输用的媒介,主要为排线以及端子做导接,而端子多为细长的结构形态,端子组装方式的良莠,也连带影响了该连接器的良率与质量,且根据情况所需的不同,许多连接器上更需要有跳线与接地的设计。
如台湾地区专利发明证号为I267241的“多极连接器”,具备有一电缆连接器与一插座连接器,该电缆连接器配接有复数圆柱状的信号电缆及接地电缆,该电缆连接器随信号电缆以及接地电缆在自身内部设有交错排列的信号端子及接地端子,使信号电缆与接地电缆得交错排列插设于电缆连接器内,该信号与接地的端子各设有一接头部,该接头部一侧开有一导引槽部,使该信号及接地电缆得插固于导引槽部内,且该接头部一端设有突起部,而该插座连接器则设有一嵌合凹部,复数的端子在插设电缆之后,得各以突起部插接于嵌合凹部,使电缆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组合,且该插座连接于嵌合凹部对应各端子的部分各设有一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一端形成引线部露于插座连接器外,另一端则形成接点于嵌合凹部内与信号、接地端子接触,使信号、接地电缆得藉信号、接地端子与连接端子的接触而于组装于对应装置时,能发挥传输信号与排除电磁干扰的效果。
然而,该种连接器在组装时,得先在电缆连接器的绝缘体内装设端子,再将众多的电缆分信号、接地逐一交错排列插设入对应的端子中,另外该插座连接器也得先将众多连接端子装入嵌合凹部内,在逐一弯折分为接点与引线部,再将电缆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对位组合,而在组装过程中,信号、接地电缆容易在插入端子时发生故障,或无法顺利对位;端子在插入嵌合凹部时也可能因对位不当而损坏,或者未与连接端子的接点正常接触;该连接端子也可能在引线部弯折加工时不慎断开,由此可见其结构复杂,组装费时费工,不但不易生产而且制作成本偏高。
此外,由于该连接器是以复数电缆逐一插接装配于对应的信号、接地端子,再利用该信号、接地端子与连接端子的接触转接才能发挥效果,若结构中有任一组件未正确对位,或接触不良,则很容易无法正常传输信号或排除电磁干扰,加上该引线部细小脆弱,很容易在与对象物组装时因不当对位而变形。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连接器结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连接器,以改善现有连接器制造费工费时、成本偏高,且端子对位、接触不良的缺点。
本发明一种连接器的目的,将通过一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结构包括:
一传输组件,该传输组件的一单面上设有复数个导体;
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设有供所述传输组件插接的一容置埠,并在该容置埠的上下壁面列设有复数端子槽;
一第一端子组,安装在该容置埠的上壁面的端子槽内,该第一端子组由复数第一端子构成,且这些第一端子的一端与该传输组件单面上的复数导体电性相连,而这些第一端子的另一端与对接件连接;
一第二端子组,安装在该容置埠的下壁面的端子槽内,该第二端子组由复数第二端子构成,且这些第二端子的一端与该传输组件单面上的复数导体电性相连,而这些第二端子的另一端与对接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各第一端子具有一卡固部,各第二端子具有一顶固部,该卡固部与该顶固部面对于所述传输组件单面上的导体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与该端子槽配合定位用的第一定位段以及固定该传输组件用的卡固部,该卡固部包括弯折延伸的一弹抵件,该弹抵件与传输组件单面上的导体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端子包括与该端子槽配合定位用的第二定位段以及固定该传输组件用的顶固部,而该顶固部设有一拱顶件,该拱顶件与该弹抵件位于同一侧,并与该传输组件电性连接及固定。
再进一步地,所述各第一端子的卡固部包括由第一定位段朝反方向延伸的一倚靠段,该弹抵件是由该倚靠段向外弯折延伸成型,使该弹抵件与该抵靠段相对设置而形成叉状。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埠上下壁面的端子槽为交错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外装设有一壳体,该壳体包括一上壳体与一下壳体。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设有至少一弹片,并与传输组件相搭接。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在容置埠中间垂直设有一立壁,容置埠由立壁划分为前、后区间。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组件为软性排线。
本发明的设计方案,其投入应用后所具有的有益功效在于:
本设计从同一方向对传输元件作电性连接及施压固定,提高了传输元件在容置埠内固定的稳定强度,省却了将信号及接地电缆交错插置,以及将连接端子弯折成型的组装工序,使整体的制造工艺简化且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连接器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连接器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传输元件与绝缘本体组装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传输元件与绝缘本体组装完成后的结构立体图;
图5a是图4中AB线段的剖面图;
图5b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端子的立体结构图;
图6a是图4中CD线段的剖面图;
图6b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端子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深入地理解实现本发明创作目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此进行详细说明,以透彻剖析本发明的目的、具体途径以及特殊效果。但是以下附图仅作为实施例提供参考,并非以此对本发明保护范围进行限制。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1以及一传输组件2,该传输组件2的单面上设有复数个导体。在本实施例中,该传输组件2为软排线。其中:
该绝缘本体1开设有可供一传输组件2装设的容置埠10,该绝缘本体1在容置埠10中间垂直设有一立壁101,该立壁101将容置埠10分隔成为前、后区间,而容置埠10上、下的壁面则排列开设有复数端子槽11,该些上、下壁面的端子槽11穿过立壁101且交错排列;
该容置埠10上方的端子槽11设有第一端子组12,该第一端子组12由复数第一端子120构成,各第一端子120包括与端子槽11配合定位用的第一定位段1201以及固定传输组件用的一卡固部1202,该第一定位段1201装入位于容置埠10前区间的端子槽11内,而该卡固部1202设有包括由第一定位段1201朝反方向延伸入后区间,并且贴住容置埠10上壁面的一倚靠段12021、由倚靠段12021向外弯折延伸(本实施例向下弯折)的一弹抵件12022,该弹抵件12022与倚靠段12021相对设置而概成叉状;当将传输组件装入绝缘本体的容置埠时,部分的传输组件恰可插入第一端子的卡固部的倚靠段及弹抵件之间,以该倚靠段配合弹抵件于传输组件上下两侧施力将传输组件固定,且该弹抵件恰可与位于传输组件单侧的导体电性连接及固定;
该容置埠10下方的端子槽11设有第二端子组13,该第二端子组13由复数第二端子130构成,各第二端子130包括与端子槽11配合定位用的第二定位段1301以及一顶固部1302,该第二定位段1301同样设入位于容置埠10前区间的端子槽11内,而该顶固部1302系包括由第二定位段1301朝反方向延伸入后区间,并且贴住容置埠10下壁面的一倚靠段13021、由该倚靠段13021向外拱起成型(本实施例系向上拱起)的一拱顶件13022;当将传输组件装入绝缘本体的容置埠时,未受第一端子组固定的部分传输组件恰可插入容置埠的上壁面与第二端子之间,以该第二端子的顶固部上与弹抵件位于同一侧的拱顶件与传输组件做电性连接及固定;
该绝缘本体1可利用第一、第二端子组12、13将传输组件2组设固定在容置埠10的后区间中,而容置埠10的前区间则可留给其他信号传输用的对接件组装,并利用与第一、第二端子组12、13置于前区间的第一、第二定位段1201、1301接触,和位于后区间的传输组件2产生信号流连通的效果;
此外,该绝缘本体1外侧设有一壳体3,该壳体3包括一上壳体31及一下壳体32,该上、下壳体31、32各自装设于绝缘本体1的上下侧,该上壳体31设有可与传输组件2搭接,作为接地之用的至少一弹片311(本实施例设有四弹片);
如如图5a和图5b所示,当将传输组件2装入绝缘本体1的容置埠10时,部分的传输组件2恰可插入第一端子120的卡固部1202的倚靠段12021及弹抵件12022之间,以该倚靠段12021配合弹抵件12022在传输组件2上下两侧施力将传输组件2固定,且向下弯折的弹抵件12022恰可与位于传输组件2下方的导体电性连接及固定;又如图6a和图6b所示,部分的传输组件2恰可插入容置埠10的上壁面与第二端子130之间,以该第二端子130的顶固部1302上与弹抵件12022位于同一侧的拱顶件13022与传输组件2做电性连接及固定;
由此,本发明可藉由容置埠10上、下壁面分设的第一、第二端子组12、13,以该第一端子组12各第一端子120所弯折延伸而下的弹抵件12022,以及第二端子组13各第二端子130所向上拱起的拱顶件13022,由该弹抵件12022与拱顶件13022从同一方向(本实施中即传输组件的下方)对传输组件2施力,使传输组件2受力道左右而紧贴于第一端子120的卡固部1202与第二端子130的顶固部1302及容置埠10上壁面之间,因而达到将传输组件2稳定固定于容置埠10内的效果;
另外,该上壳体31以弹片311搭接传输组件2,而下壳体32配合上壳体31做平面顶置,除能有效排除传输组件2的电磁干扰外,还能再对其增加些许的稳固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连接器可以确实达到创作目的,其实用性值得推广应用。以上仅是针对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例所作的详细说明,并非以此限定该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但凡对于本说明书及实例附图作简易修改或等效结构变化,可达成前述效果的设计,均应该属于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结构包括:
一传输组件,该传输组件的一单面上设有复数个导体;
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设有供所述传输组件插接的一容置埠,并在该容置埠的上下壁面列设有复数端子槽;
一第一端子组,安装在该容置埠的上壁面的端子槽内,该第一端子组由复数第一端子构成,且这些第一端子的一端与该传输组件单面上的复数导体电性相连,而这些第一端子的另一端与对接件连接;
一第二端子组,安装在该容置埠的下壁面的端子槽内,该第二端子组由复数第二端子构成,且这些第二端子的一端与该传输组件单面上的复数导体电性相连,而这些第二端子的另一端与对接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第一端子具有一卡固部,各第二端子具有一顶固部,该卡固部与该顶固部面对于所述传输组件单面上的导体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埠上下壁面的端子槽为交错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与该端子槽配合定位用的第一定位段以及固定该传输组件用的卡固部,该卡固部包括弯折延伸的一弹抵件,该弹抵件与传输组件单面上的导体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端子包括与该端子槽配合定位用的第二定位段以及固定该传输组件用的顶固部,而该顶固部设有一拱顶件,该拱顶件与该弹抵件位于同一侧,并与该传输组件电性连接及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第一端子的卡固部包括由第一定位段朝反方向延伸的一倚靠段,该弹抵件是由该倚靠段向外弯折延伸成型,使该弹抵件与该抵靠段相对设置而形成叉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第二端子的顶固部包括由第二定位段朝反方向延伸的一倚靠段,该拱顶件是由该倚靠段向外拱起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外装设有一壳体,该壳体包括一上壳体与一下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设有至少一弹片,并与传输组件相搭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在容置埠中间垂直设有一立壁,容置埠由立壁划分为前、后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组件为软性排线。
CN2008101955669A 2008-10-16 2008-10-16 一种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40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955669A CN101394030B (zh) 2008-10-16 2008-10-16 一种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955669A CN101394030B (zh) 2008-10-16 2008-10-16 一种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4030A CN101394030A (zh) 2009-03-25
CN101394030B true CN101394030B (zh) 2010-09-01

Family

ID=40494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9556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4030B (zh) 2008-10-16 2008-10-16 一种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940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06028B2 (ja) * 2017-01-19 2020-12-2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多極コネクタセッ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4030A (zh) 2009-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16939C (zh) 堆叠式电连接器
CN201699248U (zh) 谐振改善的连接器
CN101950864B (zh) 带有电源连接件的正交连接器系统
US9478925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6229725B (zh) 模块化射频连接器系统
US7510425B2 (en) Cable assembly with wire management boar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1989696A (zh) 连接器
US7794271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wire management member thereof
CN102460840A (zh) 电连接器
US20110091160A1 (en) Optical connector with less crosstalk between therminals thereof
US8708754B2 (en) RJ connector transmitting electrical and optical signals
US20100151743A1 (en) Electrical adapter
JP2000501559A (ja) パッチコードコネクタ
CN112350090A (zh) 插头连接器
CN115347395A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CN201038469Y (zh) 多埠式插座连接器改良结构
CN102204023B (zh) 星绞电缆用插接连接器
US8162679B2 (en)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tact and electric connector using the same
US6120319A (en) IDC connector
CN201336460Y (zh) 电连接器
CN101394030B (zh) 一种连接器
WO2010016933A1 (en) High performance cable splice
US20120052716A1 (en) Wall plate assembly
CN201282235Y (zh) 层叠式插座电连接器
CN209963309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P-TWO ELECTRONIC (SHENZHEN) LTD.

Owner name: P-TWO ELECTRONIC (SHENZHEN)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SUNK ELECTRONICS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91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15129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TO: 518000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916

Address after: 518000 No. 1 Industrial North Road, Baoan District Industrial Park, Songgang Town,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P-TWO Electronic (Shenzhen) Ltd.

Address before: Fengqiao Industrial Park of Suzhou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in Jiangsu Province, Huashan Road No. 158-86 215129

Co-patentee before: P-TWO Electronic (Shenzhen) Ltd.

Patentee before: P-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1

Termination date: 2014101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