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2171A - 一种用于高炉冷却系统的纳米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高炉冷却系统的纳米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92171A
CN101392171A CNA2007100129510A CN200710012951A CN101392171A CN 101392171 A CN101392171 A CN 101392171A CN A2007100129510 A CNA2007100129510 A CN A2007100129510A CN 200710012951 A CN200710012951 A CN 200710012951A CN 101392171 A CN101392171 A CN 1013921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no
fluid
mother liquor
blast furnac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129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92171B (zh
Inventor
车玉满
朱建伟
李连成
孙波
孙鹏
郭天永
汤清华
尚策
杨金山
王志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gang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gang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gang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gang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01295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921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92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21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921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21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炉冷却系统的纳米流体及其制备方法,该流体包括软水或除盐水溶剂,Al2O3或CuO纳米级氧化物溶质。其中软水或除盐水溶剂pH=8.5~9.5,Al2O3或CuO纳米氧化物的粒度为50~100nm,占溶剂体积百分数0.5%~1.0%。其制备方法是在软水或除盐水中加入体积百分数为2.0%~2.3%的pH调节药剂,改变软水pH值,同时提高高炉闭路冷却系统水泵总压力,形成稳定悬浮溶液,提高传热效果,减少20%~25%冷却水用量,降低冷却水消耗,解决了目前制备纳米流体方法不能在大型高炉上应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高炉冷却系统的纳米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在高炉冷却系统中作为冷却介质的纳米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高炉冷却介质一般是纯净水、工业水、工业水通过药物处理形成软水或除盐水。由于纯净水成本太高,工业水冷却效果不好,目前高炉使用的冷却介质都是工业水加药物处理后形成的软水或除盐水。
随着高炉冶炼强度、煤比不断提高,炉内温度波动由50℃/min增大到150℃/min,在炉身下部、炉腰和炉腹区域热流强度平均在30~60kw/m2范围内,高时达到160kw/m2,炉况异常时最高达到240kw/m2。由于软水或除盐水导热系数低,为保证高炉寿命达到15~20年,满足热流强度要求,其工作参数必须达到以下指标:流速大于2m/s、冷却水流量大于3800m3/h、压力大于0.7MPa、使用强制换热器确保入口温度小于36℃。由此带来的是动力和新水消耗大,达到0.547m3/t,日消耗新水4376m3,水资源浪费大。
近年来,对纳米流体基础性研究和应用取得很大进展,纳米氧化物选择和纳米流体制备方法已经有应用事例。常用的纳米流体制备方法有两种,即“一步法”和“两步法”,一步法是利用物理气相方法,需要高真空、高温且密闭环境下,该方法制备速度漫,不适用于工业生产;两步法是把纳米粒子按一定体积百分数加到水或油溶液中,再加入一定比例分散剂、活性剂,并将混合液用超声振动获得纳米流体,当纳米粒子体积百分数为4%~5%,纳米流体导热系数可以提高60%,能够满足30kw/m2热流强度要求。目前使用分散剂、活性剂和超声振动方法制备纳米流体存在不足是制备量小,一般用作特殊散热装置的冷却介质,不适合大工业生产。
专利申请号200410098793.1发明使用旋转填充床反应器制备纳米流体,属于一步法,需要经过吸收、汽提和蒸馏分离过程,在工业应用中存在速度慢缺点。专利申请号02261796.5发明纳米封闭式自然循环传热装置,能够实现纳米与液体直接混合,该发明属于典型二步法,但需要添加分散剂、活性剂以及超声波震动制备纳米流体,该发明适用于小型特殊用途工业设备冷却介质,如作为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和其他设备的散热装置冷却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高炉冷却系统的纳米流体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使用纳米流体作为高炉冷却介质,强化冷却介质导热能力,减少冷却水消耗,同时避免高炉出现大于160kw/m2极端热流强度时热量传导不及时问题;通过改变母液PH值和高压方法制备纳米流体,解决目前使用添加活性剂、分散剂和超声波震动方法不能在大型高炉上应用等问题。
本发明一种用于高炉冷却系统的纳米流体包括溶剂和溶质组成,溶剂为软水或除盐水母液,溶质为Al2O3或CuO纳米级氧化物。软水或除盐水母液PH=8.5~9.5,Al2O3或CuO纳米氧化物的粒度为50~100nm,加入量为软水或除盐水母液体积百分数0.5%~1.0%。
本发明一种用于高炉冷却系统的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在原有高炉闭路冷却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纳米流体制备容池,其大小根据需要而定。
2)将所需容量的软水或除盐水母液注入容池内,并且加入PH调节药剂,加入量是软水或除盐水母液体积百分数2.0%~2.3%。目的是除去水中阴离子,改变软水或除盐软水PH值,同时减弱加入Al2O3或CuO纳米级氧化物颗粒后颗粒表面活化能,减弱纳米颗粒布朗运动,防止纳米颗粒团聚。
3)向处理后的软水或除盐水母液中加入粒度在50~100nm范围内的Al2O3或CuO纳米氧化物,加入量是软水或除盐水母液体积百分数0.5%~1.0%。在1.0~2.0小时内,按等间距2~4点取样,在实验室内使用热线装置测试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保证导热系数在原水导热系数0.604W(m.K)-1基础上提高20%~25%。
4)控制高炉闭路冷却系统水泵总压力在0.9~1.1MPa范围内,对流体进行搅拌,保证纳米粒子混合均匀,保证纳米流体在铜冷却壁水管内流速达到1.6~2.0m/s,同时消除纳米粒子团聚现象,保证悬浮液内纳米颗粒不沉降,形成稳定的悬浮液。按等间距2~4点取样,在实验室内用电子显微镜,检测纳米流体是否有团聚现象。
本发明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与目前常用软水或除盐水作为高炉冷却水相比较,在软水或除盐水中加入0.5%~1.0%(体积百分数)粒度为50~100nm的Al2O3或CuO纳米氧化物,形成稳定悬浮液。利用纳米材料粒度小(接近于水分子)不产生磨损或堵塞等不良现象,与水形成均匀混合的纳米流体,提高导热系数20%~25%,相应同比例减少软水或除盐水用量20%~25%,降低新水消耗0.15~0.19m3/t。
2)与目前所使用纳米流体制备方法相比较,本发明不使用亲水剂、分散剂和超声波震动方法,通过改变母液PH值和高压方法制备纳米流体,更适合作为高炉冷却介质这样大工业生产的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1)选用软水作为母液注入容池,容量为40m3;2)加入PH调节药剂为三聚磷酸钠药物,加入量为体积百分数2.0%,母液PH=8.5;3)纳米氧化物体积份数选择,在母液中直加入粒度为50~100nm的Al2O3纳米氧化物,使用量为母液体积百分数0.5%;4)水泵工作压力选择,根据铜冷却壁结构参数(水管直径φ=50mm)、纳米流体目标流速1.6~2.0m/s为基础条件,保证纳米流体在冷却水管内呈层流状态,即P=0.9MPa。
制备的纳米流体包括:软水母液PH=8.5,Al2O3纳米氧化物的粒度为50~100nm,加入量为软水母液体积百分数0.5%。
实施例二
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1)选用软水作为母液,容量为40m3;2)加入PH调节药剂为三聚磷酸钠药物,加入量为母液体积百分数2.3%,母液PH=9.5;3)纳米氧化物体积份数选择,在母液中直加入粒度为50~100nm的Al2O3纳米氧化物,使用量为母液体积百分数1.0%;4)水泵工作压力选择,根据铜冷却壁结构参数(水管直径φ=50mm)、纳米流体目标流速1.6~2.0m/s为基础条件,保证纳米流体在冷却水管内呈层流状态,即P=1.1MPa。
制备的纳米流体包括:软水母液PH=9.5,Al2O3纳米氧化物的粒度为50~100nm,加入量为软水母液体积百分数1.0%。
实施例三
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1)选用软水作为母液,容量为40m3;2)加入PH调节药剂为三聚磷酸钠药物,加入量为母液体积百分数2.3%,母液PH=9.5;3)纳米氧化物体积份数选择,在母液中直加入粒度为50~100nm的CuO纳米氧化物,使用量为母液体积百分数0.5%;4)水泵工作压力选择,根据铜冷却壁结构参数(水管直径φ=50mm)、纳米流体目标流速1.6~2.0m/s为基础条件,保证纳米流体在冷却水管内呈层流状态,即P=0.9MPa。
制备的纳米流体包括:软水母液PH=9.5,CuO纳米氧化物的粒度为50~100nm,加入量为软水母液体积百分数0.5%。
实施例四
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1)选用软水作为母液,容量为40m3;2)加入PH调节药剂为三聚磷酸钠药物,加入量为母液体积百分数2.3%,母液PH=9.5;3)纳米氧化物体积份数选择,在母液中直加入粒度为50~100nm的CuO纳米氧化物,使用量为母液体积百分数1.0%;4)水泵工作压力选择,根据铜冷却壁结构参数(水管直径φ=50mm)、纳米流体目标流速1.6~2.0m/s为基础条件,保证纳米流体在冷却水管内呈层流状态,即P=1.1MPa。
制备的纳米流体包括:软水母液PH=9.5,CuO纳米氧化物的粒度为50~100nm,加入量为软水母液体积百分数1.0%。
实施例五
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1)选用除盐水作为母液,容量为40m3;2)加入PH调节药剂为三聚磷酸钠药物,加入量为母液体积百分数2.0%,母液PH=8.5;3)纳米氧化物体积份数选择,在母液中直加入粒度为50~100nm的Al2O3纳米氧化物,使用量为母液体积百分数0.5%;4)水泵工作压力选择,根据铜冷却壁结构参数(水管直径φ=50mm)、纳米流体目标流速1.6~2.0m/s为基础条件,保证纳米流体在冷却水管内呈层流状态,即P=0.9MPa。
制备的纳米流体包括:除盐水母液PH=8.5,Al2O3纳米氧化物的粒度为50~100nm,加入量为除盐水母液体积百分数0.5%。
实施例六
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1)选用除盐水作为母液,容量为40m3;2)加入PH调节药剂为三聚磷酸钠药物,加入量为母液体积百分数2.3%,母液PH=9.5;3)纳米氧化物体积份数选择,在母液中直加入粒度为50~100nm的Al2O3纳米氧化物,使用量为母液体积百分数1.0%;4)水泵工作压力选择,根据铜冷却壁结构参数(水管直径φ=50mm)、纳米流体目标流速1.6~2.0m/s为基础条件,保证纳米流体在冷却水管内呈层流状态,即P=1.1MPa。
制备的纳米流体包括:除盐水母液PH=9.5,Al2O3纳米氧化物的粒度为50~100nm,加入量为除盐水母液体积百分数1.0%。
实施例七
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1)选用除盐水作为母液,容量为40m3;2)加入PH调节药剂为三聚磷酸钠药物,加入量为母液体积百分数2.3%,母液PH=9.5;3)纳米氧化物体积份数选择,在母液中直加入粒度为50~100nm的CuO纳米氧化物,使用量为母液体积百分数0.5%;4)水泵工作压力选择,根据铜冷却壁结构参数(水管直径φ=50mm)、纳米流体目标流速1.6~2.0m/s为基础条件,保证纳米流体在冷却水管内呈层流状态,即P=0.9MPa。
制备的纳米流体包括:除盐水母液PH=9.5,CuO纳米氧化物的粒度为50~100nm,加入量为除盐水母液体积百分数0.5%。
实施例八
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1)选用除盐水作为母液,容量为40m3;2)加入PH调节药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量为母液体积百分数2.0%,母液PH=8.5;3)纳米氧化物体积份数选择,在母液中直加入粒度为50~100nm的CuO纳米氧化物,使用量为母液体积百分数0.7%;4)水泵工作压力选择,根据铜冷却壁结构参数(水管直径φ=50mm)、纳米流体目标流速1.6~2.0m/s为基础条件,保证纳米流体在冷却水管内呈层流状态,即P=1.1MPa。
制备的纳米流体包括:除盐水母液PH=8.5,CuO纳米氧化物的粒度为50~100nm,加入量为除盐水母液体积百分数0.7%。

Claims (5)

1.一种用于高炉冷却系统的纳米流体,包括溶剂和溶质组成,其特征在于溶剂为软水或除盐水母液,溶质为Al2O3或CuO纳米级氧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炉冷却系统的纳米流体,其特征在于软水或除盐水母液PH=8.5~9.5,Al2O3或CuO纳米氧化物的粒度为50~100nm,加入量为软水或除盐水母液体积百分数0.5%~1.0%。
3.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冷却系统的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在原有高炉闭路冷却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纳米流体制备容池;2)将所需容量的软水或除盐水母液注入容池内,并且加入PH调节药剂,加入量是软水或除盐水母液体积百分数2.0%~2.3%;3)向处理后的软水或除盐水母液中加入粒度在50~100nm范围内的Al2O3或CuO纳米氧化物,加入量是软水或除盐水母液体积百分数0.5%~1.0%;4)控制高炉闭路冷却系统水泵总压力在0.9~1.1MPa范围内,对流体进行搅拌,消除纳米粒子团聚现象,形成稳定的悬浮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炉冷却系统的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H调节药剂为三聚磷酸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炉冷却系统的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H调节药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CN2007100129510A 2007-09-22 2007-09-22 一种用于高炉冷却系统的纳米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13921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129510A CN101392171B (zh) 2007-09-22 2007-09-22 一种用于高炉冷却系统的纳米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129510A CN101392171B (zh) 2007-09-22 2007-09-22 一种用于高炉冷却系统的纳米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2171A true CN101392171A (zh) 2009-03-25
CN101392171B CN101392171B (zh) 2011-07-27

Family

ID=40492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129510A Active CN101392171B (zh) 2007-09-22 2007-09-22 一种用于高炉冷却系统的纳米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9217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7956A (zh) * 2016-06-30 2016-09-21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一种利用强化介质纳米流体降低热电器件冷端温度的系统
CN110358507A (zh) * 2019-06-04 2019-10-22 北京华业阳光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集热管的换热工质及该集热管和灌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7956A (zh) * 2016-06-30 2016-09-21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一种利用强化介质纳米流体降低热电器件冷端温度的系统
CN110358507A (zh) * 2019-06-04 2019-10-22 北京华业阳光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集热管的换热工质及该集热管和灌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2171B (zh) 2011-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45930C (zh) 微胶囊水分散体作为传热液体的用途
CN101397491B (zh) 多元共聚油井水泥降滤失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16467B (zh) 一种智慧型沸腾表面及其调控沸腾方法
CN101392171B (zh) 一种用于高炉冷却系统的纳米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42776A (zh) 一种耐温、耐盐的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CN201883114U (zh) 淬火液冷却循环装置
CN103509199A (zh) 钻井液用聚合物溶胀微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66516A (zh) 一种结构可控的胍胶压裂液纳米交联剂的制备方法
CN104946355A (zh) 纳米变压器油
Hao et al. Preparation of spherical Ti-6Al-4V powder by RF induction plasma spheroidization combined with spray granulation
CN104531082A (zh) 一种纳米级铜铝合金微粒热传导液新材料
CN102303285B (zh) 一种磨削加工零件温度控制装置
CN113808766A (zh) 一种适用于压水堆核电站的纳米流体冷却回路系统
CN103388057A (zh) 水传导激光淬火工艺
CN114797699B (zh) 一种消除石蜡相变微胶囊过冷度且相变焓无损失的方法和制成的相变微胶囊及其应用
CN103265126A (zh) 一种无磷环保型软水缓蚀剂
CN102757769A (zh) 一种用于大功率cpu芯片及运行系统散热的水基型纳米氧化物冷却液
CN106431023B (zh) 一种富硼渣的低成本活化工艺方法
CN210635731U (zh) 一种中间相炭微球熔盐加热装置
CN105668615A (zh) 连续水热法制备二氧化锡纳米粉体的工艺
CN104927783A (zh) 内含纳米级钛铝合金微粒的热传导液新材料
CN101217228A (zh) 一种流体激光工作物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17142B (zh) 基于分层花状纳米颗粒流体的内燃机冷却系统及方法
CN104357924B (zh) 一种降低聚酰亚胺纤维纺丝液中凝胶类杂质的过滤方法
CN201978705U (zh) 一种纳米流体制备自动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