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1859A - 一种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91859A
CN101391859A CNA2007101331478A CN200710133147A CN101391859A CN 101391859 A CN101391859 A CN 101391859A CN A2007101331478 A CNA2007101331478 A CN A2007101331478A CN 200710133147 A CN200710133147 A CN 200710133147A CN 101391859 A CN101391859 A CN 1013918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water
vacuum
exhaust
silic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331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91859B (zh
Inventor
刘元生
梁五成
刘京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71013314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918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91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18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918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185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先将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点放在其中一片玻璃上形成玻璃液堆物,并在点放有玻璃液堆物的玻璃面上沿四周边涂敷一条闭合的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条,然后在上下片玻璃之间还设有若干个防粘合支撑物,合片后置于排气炉内固化,在固化封边的同时,玻璃液堆物亦固化形成玻璃支撑物,抽真空、降温、封口后,整理即得真空玻璃;所述的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是溶于水或其它液体溶剂的无机化合物盐类,包括硅酸盐类、磷酸盐类或硫酸盐类,也包括水溶性硅酸盐玻璃液。本发明工艺可以提高所生产的真空玻璃的品质,提高生产工效,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和无环境污染,有利于真空玻璃的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溶性封接及支撑材料制作真空玻璃的工业化生产方法。
技术背景
透明材料的绝热保温,一直是现代技术需要解决的热点之一。因为在现在的生活中,在建筑、家电、交通和可再生能源等许多领域都离不开透明保温材料。而透明绝热保温材料最理想的解决方案就是采用有真空层的玻璃。
现有技术中真空玻璃的生产方法是:在两块玻璃板之间放置若干支撑物,两片玻璃板的四周用封接材料密封;在上片玻璃上设置排气孔,通过抽气装置排空两块玻璃板间的空气,使中间空腔内处于真空状态;然后将排气孔密封,既可制作成真空玻璃。
从CN 94192667.2公开以来,已有近百个这方面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但是,由于这些发明和实用新型在真空玻璃结构和生产方法上有许多缺陷,真空平板玻璃至今没能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产品成品率低、成本高,不能满足建筑、家电等批量大、价格便宜的需求。迄今,涉及真空玻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先是采用两块平板玻璃之间安放固体支撑,陶瓷支柱(CN94192667.2)、金属丝(CN 02252980.2、CN 98118099.x)等材料制成的固体支撑形成间隔,玻璃板周边都是涂敷低熔点玻璃,加热使低熔点玻璃熔化把两块玻璃粘在一起,形成密封腔,然后通过预先加工、安放的排气口用抽真空系统排气,最后把排气孔密封,制成真空玻璃。其主要缺点如下:(1)在玻璃板上制备排气孔、安装排气装置,工艺复杂,且由于排气装置还需冷却,其生产效率低,并且两块玻璃形成的空间不易达到较高的真空度,从而降低真空玻璃的绝热、隔音效果。同时排气口的最后密封和保护是技术上的一个难题,虽然已有许多专利,例如CN 03263112.X、CN 02129539.5、CN02253744.9等,都试图解决问题,但是这些真空玻璃专利的工艺缺陷带来的问题,无法根本解决;(2)在玻璃板上均匀地安放并固定的玻璃、金属丝支柱,在工业化生产上劳动强度大,速度慢,效率低,极易返工,错放、漏放、多放支撑物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真空玻璃间隙支撑物的设置技术,已经成为限制提高真空玻璃性能和降低制作成本的障碍;(3)上述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复杂、操作环节多、固体支撑成品率低,因而难以实现大批量、低成本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CN02243513.1公开一种放置支撑物为单个支撑块或支撑板,CN02128829.1公开一种放置C形的镍铬合金支撑物的工艺;(4)各种低熔点熔接玻璃的配方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CN 200420109208.9公开一种柔性支撑的真空玻璃,CN200510122790.1公开一种半柔性密封、支撑的真空玻璃;这些支撑都采用有机物质放置在真空腔内,并且不能高温排气。用这种方法生产的真空玻璃真空度容易损失,所以不能达到绝热、隔音的效果。
CN 200610115228.0公开一种真空玻璃生产方法,该方法虽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成品率,但是低熔点玻璃的污染和透明问题还是没能得到解决。低熔点封接玻璃一般有铅硼酸盐玻璃、矾铅酸盐玻璃、铅锌酸盐玻璃等多种系列配方。要想找到熔接温度在350~500℃之间,膨胀系数和被接材料相近的无机氧化物,就必须使用铅、银、矾等贵重和有毒的氧化物玻璃。这给真空玻璃的大量推广带来令人担忧的环境污染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作工艺简单、高品质性能和生产工效、低成本的真空玻璃生产工艺。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其特点是,其步骤如下,先将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点放在其中一片玻璃上形成玻璃液堆物,并在点放有玻璃液堆物的玻璃面上沿四周边涂敷一条闭合的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条,然后在上下片玻璃之间还设有若干个防粘合支撑物,合片后置于排气炉内固化,在固化封边的同时,玻璃液堆物亦固化形成玻璃支撑物,抽真空、降温、封口后,整理即得真空玻璃;所述的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是溶于水或其它液体溶剂的无机化合物盐类,包括硅酸盐类、磷酸盐类或硫酸盐类,也包括水溶性硅酸盐玻璃液。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其特点是,其步骤如下:
(1)将洗净和经表面处理的玻璃置于台面上,用电脑控制的点胶设备将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一次多点地点放到玻璃上,在玻璃表面形成一个个玻璃液堆物;经过反复地点放,玻璃液堆物均匀地分布在玻璃表面上;
(2)用电脑控制的涂敷设备在点放有玻璃液堆物的玻璃面上,沿玻璃四周边涂敷一条闭合的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条,备用;
(3)将另外一块钻有排气孔的玻璃面上粘合若干个玻璃防粘合支撑物;
(4)合片;将粘合有若干玻璃防粘合支撑的玻璃对齐放到点有玻璃液堆物的玻璃上;将非蒸散型吸气剂置入排气孔的孔中;
(5)将合片后的玻璃组合片置于排气炉内,在排气直孔中紧密插入排气玻璃管,再在玻璃管周围的玻璃面上涂敷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排气玻璃管是通过炉壁上的孔,直接集中连接到排气炉外的抽真空设备上的;
(6)排气炉内加温,使温度升至析出微量气体的温度;保温,至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固化,用抽真空装置抽真空;在抽真空同时可以降温,当温度降至常温时,用手火封口,取出真空玻璃;使用有机或无机密封胶涂敷在玻璃和排气玻璃管的封接处,即得真空玻璃。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其特点是,在步骤(1)中,玻璃液堆物的点间距为10~40mm,玻璃液堆物高0.1~3.0mm,玻璃液堆物的底面直径为1~5mm;步骤(2)中所述的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封边宽度为2~30mm、高度为0.1~3.0mm;步骤(3)中所述的防粘合支撑物可选用任何无机材料制成,优选玻璃材料或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制成;步骤(6)中所述的排气炉室的排气温度为260~450℃,保温时间为5~60分钟;步骤(6)中所述的有机或无机密封胶涂敷在玻璃和排气玻璃管的封接处。这样防止碰撞;并且可以隔开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固化的玻璃与空气的接触,预防吸湿性水溶玻璃配方和固化方式的玻璃吸湿变性。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其特点是,所述水溶性硅酸盐玻璃液由液态硅酸盐或者由液态硅酸盐加入增强剂、固化剂、填料和偶联剂中至少一种助剂组成,所述的液态硅酸盐包括硅酸钠、硅酸钾或硅酸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其特点是,所述水溶性硅酸盐玻璃液由液态硅酸盐、增强剂、固化剂、填料和偶联剂组成,其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液态硅酸盐  20~80%       增强剂5~30%;
固化剂      5~12%        填料5~65%;
偶联剂      5~20%;
所述的液态硅酸盐是硅酸钠、硅酸钾和硅酸锂之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其特点是,所述的增强剂是磷酸盐类增强剂;所述的固化剂是三氯化铝、三氯化铁、硫酸铝钾、氟硅酸钠或氟硅酸钙,优选为氟硅酸钙(使用固化剂时需调配成双组份备用);所述的填料可以是金属或非金属填料,包括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铝、氧化镁、氧化硅、硅化钼、碳化硅、碳酸钠、磷酸盐或氧化锌,优选氧化硅(如沉淀二氧化硅(白炭黑)、透明玻璃粉等);所述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优选甲基三甲氧基硅烷。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其特点是,所述水溶性硅酸盐玻璃液的合成工艺如下:向反应器中加入经过滤处理的硅酸盐溶液,加热并控制搅拌速度在600~4500rpm,形成涡流,逐渐加入透明玻璃粉或者沉淀二氧化硅,保持涡流稳定,于45~75℃保温20~120分钟,直到形成透明粘稠的玻璃水溶液;再在搅拌环境下缓慢加入助剂(即增强剂、固化剂、填料和偶联剂之中的1种或多种),静置排气后使用。
以上所述的透明玻璃粉或者沉淀二氧化硅的目数优选在400目以上。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其特点是,其抽真空方法为,在上片玻璃上钻排气直孔,并在孔内放置非蒸散型吸气剂,然后插上排气玻璃管,并在玻璃管周围的玻璃面上涂敷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在排气炉内经高温烘烤,水溶性玻璃液固化,经保温、抽真空,所有玻璃析出微量气体,然后冷却后封口。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其特点是,抽真空时所用的抽真空装置由玻璃管直接构成,所述的排气玻璃管直接通过炉体上的孔,连通到排气炉外,再集中连接到抽真空装置,在固化封边及支撑材料的同时开始抽真空,至排气炉内工件冷却后,再由人工用火焰直接封口。
本发明所述的硅酸盐玻璃液为其所在领域的常规概念,其固化方式可为物理方法固化(失水)和化学反应固化(失碱),物理固化比化学固化所得玻璃的强度要大得多。但是物理固化后的玻璃吸湿性太强。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方法,其特点是,所述的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中添加有着色剂,所形成的玻璃液堆物按文字或图案形式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以及经进一步设计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制作工艺简单,它是采用在玻璃的表面涂布玻璃液点和封边材料堆物,使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堆物固化后形成玻璃支撑物和封边的方法,而不再采取放置硬质支撑和热熔低熔点玻璃封边的方法;为防止玻璃粘贴,只在其间放置少许支撑;这样可以提高所生产的真空玻璃的品质,提高工业化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防止对环境的污染,这更有利于真空玻璃的推广使用。
2、本发明工艺制成的真空玻璃,因水溶玻璃固化获得支撑,所以各处应力平衡,整体性好,并提高了真空玻璃的强度,延长真空玻璃的使用寿命。
3、由于除吸气剂外,本发明制作的真空玻璃可以采用与玻璃相同的材料制作,因而其性能稳定、可靠、不易结雾结霜。
4、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固化封边与热熔低熔点玻璃封边工艺相比:因为低熔点玻璃有热熔、固化的温度过程,排气温度要比最高温度低近100℃。而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固化排气温度即是排汽温度。所以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固化封边真空玻璃的生产能耗比热熔低熔点玻璃封边工艺的能耗要低许多。
5、本发明真空玻璃生产工艺中使用的原料及助剂环保无污染,所生产的真空玻璃的品质高,生产工效高,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和无环境污染,有利于真空玻璃的推广使用。
6、本发明制成的真空玻璃,经过260℃以上高温烘烤,析出玻璃材料中的微量气体,使真空度可达到10-3Pa以上,具有良好的绝热性能和长时间稳定的高真空度。
7、应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制成双层或多层真空玻璃,也可以制作成与中空玻璃复合一起的复合真空玻璃,还可以制作弯曲真空玻璃,还可以制作成夹胶玻璃复合在一起的夹胶真空玻璃,还可以制作钢化真空玻璃,其适用范围广泛,产品能够在各类车船上和高档建筑上应用。
8、本发明进一步公开的抽真空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直观,更节约能源和时间,解决原有工艺的繁杂和抽真空效果不好的问题。
9、原有热熔低熔点玻璃封边工艺生产的真空玻璃,破损和失误后将无法回收。本发明制成的真空玻璃经碱水蒸煮后,可得到原有的平板玻璃。
10、本发明进一步设计的透明水溶性玻璃支撑生产的真空玻璃,视觉效果良好。
11、本发明可以采用不太平整的廉价玻璃生产真空玻璃,这种特别低价的真空玻璃可以用在像墙体保温等不透明的环境中。这为绝热保温材料的选择,提供了一种廉价、相对较薄的隔温材料。因此这种真空玻璃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依实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实施例1。一种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其步骤如下,先将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点放在其中一片玻璃上形成玻璃液堆物,并在点放有玻璃液堆物的玻璃面上沿四周边涂敷一条闭合的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条,然后在上下片玻璃之间还设有若干个防粘合支撑物,合片后置于排气炉内固化,在固化封边的同时,玻璃液堆物亦固化形成玻璃支撑物,抽真空、降温、封口后,整理即得真空玻璃;所述的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是溶于水或其它液体溶剂的无机化合物盐类,包括硅酸盐类、磷酸盐类或硫酸盐类,也包括水溶性硅酸盐玻璃液。
实施例2。一种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其步骤如下:
(1)将洗净和经表面处理的玻璃置于台面上,用电脑控制的点胶设备将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一次多点地点放到玻璃上,在玻璃表面形成一个个玻璃液堆物;经过反复地点放,玻璃液堆物均匀地分布在玻璃表面上;
(2)用电脑控制的涂敷设备在点放有玻璃液堆物的玻璃面上,沿玻璃四周边涂敷一条闭合的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条,备用;
(3)将另外一块钻有排气孔的玻璃面上粘合若干个玻璃防粘合支撑物;
(4)合片;将粘合有若干玻璃防粘合支撑的玻璃对齐放到点有玻璃液堆物的玻璃上;将非蒸散型吸气剂置入排气孔的孔中;
(5)将合片后的玻璃组合片置于排气炉内,在排气直孔中紧密插入排气玻璃管,再在玻璃管周围的玻璃面上涂敷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排气玻璃管是通过炉壁上的孔,直接集中连接到排气炉外的抽真空设备上的;
(6)排气炉内加温,使温度升至析出微量气体的温度;保温,至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固化,用抽真空装置抽真空;在抽真空同时可以降温,当温度降至常温时,用手火封口,取出真空玻璃;使用有机或无机密封胶涂敷在玻璃和排气玻璃管的封接处,即得真空玻璃。
实施例3。实施例2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在步骤(1)中,玻璃液堆物的点间距为10mm,玻璃液堆物高0.1mm,玻璃液堆物的底面直径为1mm;步骤(2)中所述的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封边宽度为2mm、高度为0.1mm;步骤(6)中所述的排气炉室的排气温度为260℃,保温时间为5分钟;步骤(6)中所述的有机或无机密封胶涂敷在玻璃和排气玻璃管的封接处。
实施例4。实施例2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在步骤(1)中,玻璃液堆物的点间距为40mm,玻璃液堆物高3.0mm,玻璃液堆物的底面直径为5mm;步骤(2)中所述的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封边宽度为30mm、高度为3.0mm;步骤(3)中所述的防粘合支撑物选用玻璃材料制成;步骤(6)中所述的排气炉室的排气温度为450℃,保温时间为60分钟;步骤(6)中所述的有机或无机密封胶涂敷在玻璃和排气玻璃管的封接处。
实施例5。实施例2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在步骤(1)中,玻璃液堆物的点间距为25mm,玻璃液堆物高1.5mm,玻璃液堆物的底面直径为3mm;步骤(2)中所述的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封边宽度为15mm、高度为1.5mm;步骤(3)中所述的防粘合支撑物选用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制成;步骤(6)中所述的排气炉室的排气温度为350℃,保温时间为30分钟;步骤(6)中所述的有机或无机密封胶涂敷在玻璃和排气玻璃管的封接处。
实施例6。实施例2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在步骤(1)中,玻璃液堆物的点间距为30mm,玻璃液堆物高1.0mm,玻璃液堆物的底面直径为2mm;步骤(2)中所述的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封边宽度为10mm、高度为1.0mm;步骤(3)中所述的防粘合支撑物可选用任何无机材料制成;步骤(6)中所述的排气炉室的排气温度为300℃,保温时间为20分钟;步骤(6)中所述的有机或无机密封胶涂敷在玻璃和排气玻璃管的封接处。
实施例7。实施例2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在步骤(1)中,玻璃液堆物的点间距为15mm,玻璃液堆物高0.5mm,玻璃液堆物的底面直径为4mm;步骤(2)中所述的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封边宽度为25mm、高度为0.5mm;步骤(6)中所述的排气炉室的排气温度为400℃,保温时间为40分钟;步骤(6)中所述的有机或无机密封胶涂敷在玻璃和排气玻璃管的封接处。
实施例8。实施例2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在步骤(1)中,玻璃液堆物的点间距为35mm,玻璃液堆物高2.0mm,玻璃液堆物的底面直径为3mm;步骤(2)中所述的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封边宽度为18mm、高度为2.0mm;步骤(3)中所述的防粘合支撑物可选用任何无机材料制成;步骤(6)中所述的排气炉室的排气温度为380℃,保温时间为50分钟;步骤(6)中所述的有机或无机密封胶涂敷在玻璃和排气玻璃管的封接处。
实施例9。实施例1-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中,所述水溶性硅酸盐玻璃液由液态硅酸盐。
实施例10。实施例1-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中,所述水溶性硅酸盐玻璃液由液态硅酸盐加入增强剂或固化剂或填料或偶联剂组成,所述的液态硅酸盐为硅酸钠。
实施例11。实施例1-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中,所述水溶性硅酸盐玻璃液由液态硅酸盐加入增强剂、固化剂、填料和偶联剂中的二种助剂组成,所述的液态硅酸盐为硅酸钾。
实施例12。实施例1-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中,所述水溶性硅酸盐玻璃液由液态硅酸盐加入增强剂、固化剂、填料和偶联剂中的三种助剂组成,所述的液态硅酸盐为硅酸锂。
实施例13。实施例1-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中,所述水溶性硅酸盐玻璃液由液态硅酸盐加入增强剂、固化剂、填料和偶联剂组成,所述的液态硅酸盐为由硅酸钠、硅酸钾和硅酸锂组成的混合物。
实施例14。实施例1-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中,所述水溶性硅酸盐玻璃液由液态硅酸盐、增强剂、固化剂、填料和偶联剂组成,其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液态硅酸盐  20%             增强剂  30%;
固化剂      5%               填料   40%;
偶联剂      5%;
所述的液态硅酸盐是硅酸钠。
实施例15。实施例1-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中,所述水溶性硅酸盐玻璃液由液态硅酸盐、增强剂、固化剂、填料和偶联剂组成,其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液态硅酸盐 80%         增强剂  5%;
固化剂     5%          填料    5%;
偶联剂     5%;
所述的液态硅酸盐是硅酸钾。
实施例16。实施例1-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中,所述水溶性硅酸盐玻璃液由液态硅酸盐、增强剂、固化剂、填料和偶联剂组成,其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液态硅酸盐  20%            增强剂  5%;
固化剂      5%             填料  65%;
偶联剂      5%;
所述的液态硅酸盐是硅酸锂。
实施例17。实施例1-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中,所述水溶性硅酸盐玻璃液由液态硅酸盐、增强剂、固化剂、填料和偶联剂组成,其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液态硅酸盐  38%        增强剂  20%;
固化剂      12%        填料    10%;
偶联剂      20%;
所述的液态硅酸盐是硅酸钠和硅酸钾的混合物。
实施例18。实施例1-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中,所述水溶性硅酸盐玻璃液由液态硅酸盐、增强剂、固化剂、填料和偶联剂组成,其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液态硅酸盐  42%           增强剂  10%;
固化剂      8%            填料    30%;
偶联剂      10%;
所述的液态硅酸盐是硅酸钾和硅酸锂的混合物。
实施例19。实施例1-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中,所述水溶性硅酸盐玻璃液由液态硅酸盐、增强剂、固化剂、填料和偶联剂组成,其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液态硅酸盐  30%      增强剂  15%;
固化剂      10%      填料    30%;
偶联剂      15%;
所述的液态硅酸盐是硅酸钠和硅酸锂的混合物。
实施例20。实施例1-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中,所述水溶性硅酸盐玻璃液由液态硅酸盐、增强剂、固化剂、填料和偶联剂组成,其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液态硅酸盐  25%       增强剂  25%;
固化剂      6%        填料    26%;
偶联剂      18%;
所述的液态硅酸盐是硅酸钠、硅酸钾和硅酸锂的混合物。
实施例21。实施例1-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中,所述水溶性硅酸盐玻璃液由液态硅酸盐、增强剂、固化剂、填料和偶联剂组成,其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液态硅酸盐  60%          增强剂  8%;
固化剂      6%           填料    20%;
偶联剂      6%;
所述的液态硅酸盐是硅酸钠、硅酸钾和硅酸锂的混合物。
实施例22。实施例1-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中,所述水溶性硅酸盐玻璃液由液态硅酸盐、增强剂、固化剂、填料和偶联剂组成,其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液态硅酸盐  70%           增强剂  6%;
固化剂      8%            填料    8%;
偶联剂      8%;
所述的液态硅酸盐是硅酸钠、硅酸钾和硅酸锂的混合物。
实施例23。实施例10-2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中,所述的增强剂是磷酸盐类增强剂;所述的固化剂是三氯化铝、三氯化铁、硫酸铝钾、氟硅酸钠或氟硅酸钙;所述的填料是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铝、氧化镁、氧化硅、硅化钼、碳化硅、碳酸钠、磷酸盐或氧化锌;所述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
实施例24。实施例10-2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中,所述的增强剂是磷酸盐类增强剂;所述的固化剂是氟硅酸钙;所述的填料是氧化硅;所述的偶联剂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
实施例25。实施例1-2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中,所述水溶性硅酸盐玻璃液的合成工艺如下:向反应器中加入经过滤处理的硅酸盐溶液,加热并控制搅拌速度在600~4500rpm,形成涡流,逐渐加入透明玻璃粉或者沉淀二氧化硅,保持涡流稳定,于45~75℃保温20~120分钟,直到形成透明粘稠的玻璃水溶液;再在搅拌环境下缓慢加入助剂,静置排气后使用。
实施例26。实施例1-2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中,其抽真空方法为,在上片玻璃上钻排气直孔,并在孔内放置非蒸散型吸气剂,然后插上排气玻璃管,并在玻璃管周围的玻璃面上涂敷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在排气炉内经高温烘烤,水溶性玻璃液固化,经保温、抽真空,所有玻璃析出微量气体,然后冷却后封口。
实施例27。实施例26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中,抽真空时所用的抽真空装置由玻璃管直接构成,所述的排气玻璃管直接通过炉体上的孔,连通到排气炉外,再集中连接到抽真空装置,在固化封边及支撑材料的同时开始抽真空,至排气炉内工件冷却后,再由人工用火焰直接封口。
实施例28。实施例1-2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中,所述的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中添加有着色剂,所形成的玻璃液堆物按文字或图案形式分布。
实施例29。一种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
取规格为1000 x 600 x 5mm的钢化玻璃一块、1000 x 600 x 3mm浮法玻璃两块,将浮法玻璃周边研磨、抛光后并在角上同一位置处钻6mm的排气直孔;
用计算机喷涂装置在浮法玻璃上,一次喷洒完成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的封边(条)和支撑的玻璃液堆物,并在每个角上放置空间防粘合支撑,加吸气剂、将三片玻璃对齐合片;
把玻璃样品水平放在钢框架上,框架表面缠绕10层绝缘玻璃布,送排气炉膛中,插上玻璃管,在玻璃管周边涂上水溶性玻璃液;
在烧结炉膛中升温到400℃,保温10分钟;并开始排气,当真空度达10-4Pa时,给排气炉降温,当温度自然下降到60℃以下时,开炉封口,取出玻璃样品,在自然环境中冷却到室温,用玻璃硅胶涂敷在玻璃封边处和排气玻璃管的封口处,即获得所需的真空玻璃,并在抽气孔上粘加保护帽。
实施例30。一种真空玻璃的生产方法。
取规格为1000 x 600 x 3mm浮法玻璃两块,将浮法玻璃周边研磨、抛光后并在一块玻璃的角上钻6mm的排气孔;
用计算机喷涂装置在玻璃上一次喷洒完成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的封边(条)和支撑的玻璃液堆物,并在每个角上放置防粘合支撑,加吸气剂、将玻璃对齐合片,热熔后制成真空玻璃;
取规格为1000 x 600 x 4mm低辐射玻璃一块,经打胶、轧合铝封边条与制成真空玻璃合片,制作成为低辐射真空复合玻璃。
实施例31。一种真空玻璃的生产方法。
取浮法玻璃4mm一片,3mm两片将其裁制成车窗所需玻璃尺寸,周边研磨、抛光后,将三片玻璃一起放入热弯炉中,弯出所需弧度;
在外片上的边角处钻6mm排气孔,在凹面上用计算机喷绘上封边(条)和支撑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堆物,与中片玻璃合片时嵌入吸气剂,贴上抗粘合支撑,凸面向上送入排气炉制成热弯真空玻璃;
再与内片玻璃夹PVB胶片合片,送入热压设备中,制作成夹胶真空玻,胶真空玻璃是现代交通工具理想的节能透明材料。

Claims (10)

1、一种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先将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点放在其中一片玻璃上形成玻璃液堆物,并在点放有玻璃液堆物的玻璃面上沿四周边涂敷一条闭合的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条,然后在上下片玻璃之间还设有若干个防粘合支撑物,合片后置于排气炉内固化,在固化封边的同时,玻璃液堆物亦固化形成玻璃支撑物,抽真空、降温、封口后,整理即得真空玻璃;所述的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是溶于水或其它液体溶剂的无机化合物盐类,包括硅酸盐类、磷酸盐类或硫酸盐类,也包括水溶性硅酸盐玻璃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1)将洗净和经表面处理的玻璃置于台面上,用电脑控制的点胶设备将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一次多点地点放到玻璃上,在玻璃表面形成一个个玻璃液堆物;经过反复地点放,玻璃液堆物均匀地分布在玻璃表面上;
(2)用电脑控制的涂敷设备在点放有玻璃液堆物的玻璃面上,沿玻璃四周边涂敷一条闭合的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条,备用;
(3)将另外一块钻有排气孔的玻璃面上粘合若干个玻璃防粘合支撑物;
(4)合片;将粘合有若干玻璃防粘合支撑的玻璃对齐放到点有玻璃液堆物的玻璃上;将非蒸散型吸气剂置入排气孔的孔中;
(5)将合片后的玻璃组合片置于排气炉内,在排气直孔中紧密插入排气玻璃管,再在玻璃管周围的玻璃面上涂敷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排气玻璃管是通过炉壁上的孔,直接集中连接到排气炉外的抽真空设备上的;
(6)排气炉内加温,使温度升至析出微量气体的温度;保温,至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固化,用抽真空装置抽真空;在抽真空同时可以降温,当温度降至常温时,用手火封口,取出真空玻璃;使用有机或无机密封胶涂敷在玻璃和排气玻璃管的封接处,即得真空玻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玻璃液堆物的点间距为10~40mm,玻璃液堆物高0.1~3.0mm,玻璃液堆物的底面直径为1~5mm;步骤(2)中所述的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封边宽度为2~30mm、高度为0.1~3.0mm;步骤(3)中所述的防粘合支撑物选用玻璃材料或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制成;步骤(6)中所述的排气炉室的排气温度为260~450℃,保温时间为5~60分钟;步骤(6)中所述的有机或无机密封胶涂敷在玻璃和排气玻璃管的封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硅酸盐玻璃液由液态硅酸盐或者由液态硅酸盐加入增强剂、固化剂、填料和偶联剂中至少一种助剂组成,所述的液态硅酸盐包括硅酸钠、硅酸钾或硅酸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硅酸盐玻璃液由液态硅酸盐、增强剂、固化剂、填料和偶联剂组成,其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液态硅酸盐 20~80%   增强剂 5~30%;
固化剂 5~12%        填料 5~65%;
偶联剂 5~20%;
所述的液态硅酸盐是硅酸钠、硅酸钾和硅酸锂之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强剂是磷酸盐类增强剂;所述的固化剂是三氯化铝、三氯化铁、硫酸铝钾、氟硅酸钠或氟硅酸钙;所述的填料可以是金属或非金属填料,包括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铝、氧化镁、氧化硅、硅化钼、碳化硅、碳酸钠、磷酸盐或氧化锌;所述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包括甲基三甲氧基硅烷。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硅酸盐玻璃液的合成工艺如下:向反应器中加入经过滤处理的硅酸盐溶液,加热并控制搅拌速度在600~4500rpm,形成涡流,逐渐加入透明玻璃粉或者沉淀二氧化硅,保持涡流稳定,于45~75℃保温20~120分钟,直到形成透明粘稠的玻璃水溶液;再在搅拌环境下缓慢加入助剂,静置排气后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其抽真空方法为,在上片玻璃上钻排气直孔,并在孔内放置非蒸散型吸气剂,然后插上排气玻璃管,并在玻璃管周围的玻璃面上涂敷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在排气炉内经高温烘烤,水溶性玻璃液固化,经保温、抽真空,所有玻璃析出微量气体,然后冷却后封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抽真空时所用的抽真空装置由玻璃管直接构成,所述的排气玻璃管直接通过炉体上的孔,连通到排气炉外,再集中连接到抽真空装置,在固化封边及支撑材料的同时开始抽真空,至排气炉内工件冷却后,再由人工用火焰直接封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溶性无机盐玻璃液中添加有着色剂,所形成的玻璃液堆物按文字或图案形式分布。
CN2007101331478A 2007-09-20 2007-09-20 一种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18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331478A CN101391859B (zh) 2007-09-20 2007-09-20 一种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331478A CN101391859B (zh) 2007-09-20 2007-09-20 一种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1859A true CN101391859A (zh) 2009-03-25
CN101391859B CN101391859B (zh) 2011-08-24

Family

ID=40492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3314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1859B (zh) 2007-09-20 2007-09-20 一种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9185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3205A (zh) * 2009-08-14 2011-03-30 左树森 一种真空玻璃支撑物的布设方法
CN104961359A (zh) * 2015-06-12 2015-10-07 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玻璃的除气方法及装置
CN107200470A (zh) * 2017-07-27 2017-09-26 合肥伊只门窗有限公司 一种门窗用耐高温玻璃
CN116143390A (zh) * 2022-12-21 2023-05-23 伯恩高新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小尺寸3d玻璃加工工艺及小尺寸3d玻璃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63130A1 (en) * 1999-04-17 2000-10-26 University Of Ulster Method of sealing glass
CN100482605C (zh) * 2004-09-08 2009-04-29 淮安市淮阴辉煌真空镀膜有限公司 制造层板真空玻璃的新方法
CN2799805Y (zh) * 2005-03-11 2006-07-26 王世忠 建筑真空玻璃板
CN1903759B (zh) * 2006-08-10 2010-08-04 刘元生 一种真空玻璃的生产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3205A (zh) * 2009-08-14 2011-03-30 左树森 一种真空玻璃支撑物的布设方法
CN104961359A (zh) * 2015-06-12 2015-10-07 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玻璃的除气方法及装置
CN104961359B (zh) * 2015-06-12 2017-11-21 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玻璃的除气方法及装置
CN107200470A (zh) * 2017-07-27 2017-09-26 合肥伊只门窗有限公司 一种门窗用耐高温玻璃
CN116143390A (zh) * 2022-12-21 2023-05-23 伯恩高新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小尺寸3d玻璃加工工艺及小尺寸3d玻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1859B (zh) 201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51820A (zh) 真空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91859B (zh) 一种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
CN103422633B (zh) 有吸气剂的双真空层陶瓷复合真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22582B (zh) 陶瓷复合真空隔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95018A (zh) 金属复合真空隔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94952A (zh) 金属真空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94935A (zh) 双真空层玻璃复合真空隔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95023A (zh) 复合真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94934A (zh) 复合真空隔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20569A (zh) 有圆管和密封条槽的凸面真空玻璃的安装孔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22634B (zh) 有吸气剂的金属复合真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22632B (zh) 有吸气剂的石材复合真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09344087U (zh) 一种安全光伏真空玻璃
CN104295028A (zh) 陶瓷复合真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94931A (zh) 双真空层金属复合真空隔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95027A (zh) 有安装孔的陶瓷复合真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46736A (zh) 密封条封边双真空层玻璃复合真空隔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46669A (zh) 密封条封边的玻璃复合真空隔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46710A (zh) 有密封条和吸气剂的双真空层玻璃复合真空板及制备方法
CN104746737A (zh) 密封条封边的玻璃复合真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46719A (zh) 有密封条和安装孔的玻璃复合真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94929A (zh) 双真空层石材复合真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94933A (zh) 双真空层复合真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46711A (zh) 密封条封边双真空层玻璃复合真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46698A (zh) 密封条封边的陶瓷复合真空隔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24

Termination date: 2013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