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7461A - 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87461A
CN101387461A CN 200710049986 CN200710049986A CN101387461A CN 101387461 A CN101387461 A CN 101387461A CN 200710049986 CN200710049986 CN 200710049986 CN 200710049986 A CN200710049986 A CN 200710049986A CN 101387461 A CN101387461 A CN 1013874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energy
heat
heat energy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04998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71004998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8746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387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74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40Geothermal heat-pum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10Geothermal energy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热源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不需要消耗传统的能源,也不需要任何制冷机组,在该系统中没有能源转换设备,就可以实现将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利用于建筑供暖和制冷。该系统直接将适合的浅层地表热能直接输送到末端实现浅层地表热能的直接利用,也可以采用一个换热器与浅层地表热能进行换热,然后利用一种流体将热能输送到末端设备,末端设备将热能进行释放,从而实现浅层地表热能的直接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能利用,属于浅层地表热能的直接利用,特别是建筑的供暖、制冷。
背景技术
浅层地表热能是温度处于0—45度的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土壤中的能源,如何有效的利用,现有的技术需要再利用传统能源,将低品位能源进行提升,再将低品位能源加以利用,但是这种利用方式都需要消耗传统能源,如各种地源和水源热泵技术,需要电能进一步的补充,将其加以利用。
对于建筑物的温度控制技术有很多种,现有技术主要采用消耗一种能源的形式,来实现建筑的温度控制,主要的消耗电能的压缩制冷技术,以及后期发展的消耗其他传统能源的如燃气制冷技术,在其末端设备主要采用风机盘管和散热器,以及目前也在采用的利用各种管道为终端设备的供暖以及制冷。太阳能采集技术的出现,也出现了各种吸收以及吸附式制冷技术,但是这些技术都至少包含有一种制冷设备,需要消耗传统的能源才能实现建筑物的温度控制。
现有依靠空调制冷以及锅炉供暖的系统,采暖供回水温度取95/70,空调冷冻水取7/12,空调热水取60/50,由于空调是强制对流换热,所以它不需要在末端过大的温差,暖气采用95/70,原因是末端没有强制对流,冷冻水必须设定在机器露点以下,这就要求冷冻水一般要控制在12度之下。但是,水在0度以下要结冰,所以设定低温不能低于5度,人为规定了7/12度。因而在制冷时仅有5度的温差。在夏季工框下,室内空气温度25度,则水和空气的温差为15度左右。而冬季空气温度18度,水走60/50工况,水和空气的温差为37度左右。所以不考虑湿工况可以认为冬季的风盘换热能力几乎是夏季的两倍。因此,从风盘角度出发,最极端时水走30/25这样的工况也是可行的。如果采用传统的锅炉供热,本身锅炉的燃烧温度在500-1500度左右,视不同的燃料而不同。如果用近千度的烟气来加热40度左右的热水,换热效率太低,锅炉的能力大大浪费,这是不经济的,因此通常按照60/50这样的工况进行设计。这是热水锅炉的最低极限了,多数情况下还做不到,还要加换热器。同时这样的温度也可以防止水管和设备结垢。现有系统风机盘管的末端的温度差可以实现15度的温差制冷及供暖,但是由于热源采用锅炉和空调之间的差距,造成了目前普遍采用高温差进行供暖,由于必须采用高温的供暖因而出现了使用散热器进行冬季供暖,实际上,如果采用风机供暖,其换热能力在15度温差是可以进行供暖的,这样如果按照国标的要求室内温度达到18度,在冬季采用23度的水即可以实现冬季的供暖,因而为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直接的供暖提供了技术的可能性。
随着末端技术的发展,供暖和制冷需要的能源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差越来越小,如采用传统的散热器需要80—90度的热源供暖,采用地板采暖技术后,热源的温度可以降低到40—60度,后期出现的毛细管,其供暖温度为30—40度,其制冷温度可以采用10—20度,而传统的风机盘管技术需要5—12度的冷源,才可能保证建筑物的制冷效果。这种末端技术的出现,使得直接利用低品位热能成为可能。在浅层地表热能利用上,现有的垂直埋管的深度为60—100米,这种深度适合于现有的热泵技术,但是由于其温度基本处于15—20度的范围,无法直接用于供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热源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不需要消耗传统的能源,也不需要任何制冷机组,在该系统中没有能源转换设备,就可以实现将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利用于建筑供暖和制冷。该系统直接将适合的浅层地表热能直接输送到末端实现浅层地表热能的直接利用,也可以采用一个换热器与浅层地表热能进行换热,然后利用一种流体将热能输送到末端设备,末端设备将热能进行释放,从而实现浅层地表热能的直接利用。
该系统采用与目标温度5—15度的温差进行供暖和制冷,夏季冷源为11—21度,冬季热源为21—41度,实现对室内16—26度的温度控制。这样可以直接利用温度为0—45度的低品位热源,实现建筑的直接供暖和制冷。当然更高温度的热源以及更低温度的冷源更加可以直接利用,仍适合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的重点是采用低品位的能源进行直接的供暖和制冷。
具体发明内容如下:
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含有至少一个浅层地表热能能源、至少一个末端设备,将浅层地表热能能源直接输送到末端设备上,实现建筑供暖和/或制冷。
还含有至少一个浅层地表热能换热器和至少一个管道末端设备和至少一种流体,流体直接将浅层地表热能换热器交换的热能输送到末端设备上,实现建筑供暖和/或制冷。
当采用浅层地表热能用于建筑的制冷时,系统含有至少一个浅层地表热能热源换热器,实现温度低于21度的热能交换,其埋管换热的深度一般为1—100米,将该部分热能利用管道末端设备为建筑提供制冷。
当采用浅层地表热能用于建筑的供暖时,系统含有至少一个浅层地表热能热源换热器,实现温度高于21度的热能交换,其埋管的深度为200—1500米,将该部分热能利用管道末端设备为建筑提供供暖。
当采用浅层地表热能用于建筑的温室栽培时,系统含有至少一个浅层地表热能热源换热器,实现温度高于5度的热能交换,其埋管换热的深度一般为1—100米,由于温室要求的温度为3—15度,因而可以采用低温进行直接供暖,将该部分热能利用管道末端设备为温室栽培提供能源。
浅层地表热能选择处于下列至少一种物质中的热能:
A、土壤:任何土壤;
B、地表水:指江河湖海中的水;
C、地下水:地表以下的地下热水。
当采用浅层地表热能的土壤中的热能,基本采用水平埋管换热器和垂直埋管换热器来实现热能的交换,在地表土壤中,深度15米以下为恒温层,其深度为10—40米,在恒温层以下是变温层,每增加30度,温度增加一度。因此为了能够实现利用土壤中的能源直接对建筑提供制冷和供暖,对于夏季制冷,埋管的深度不高于100米,其温度处于8—20度的区间,可以直接的将热能进行交换后为建筑提供制冷,可以采用垂直或水平埋管的方式,实现对地下热能的交换。在冬季供暖时基本要达到地下21度以上的温度区域,通常需要的深度在300—1500米范围,可以优选在500—700米深度的范围进行能源的采集。
可以选择任何换热器来实现换热,但是通常选择下列至少一种浅层地表热能换热器:
A、水平埋管换热器;
B、垂直埋管换热器;
C、板式换热器;
D、管壳换热器;
E、热管换热器;
F、管翅换热器;
G、套管换热器。
由于地表以下土壤的温度的差别,为了使地表以下的热能可以被直接的利用,对于浅层地表热能利用的埋管换热系统,在制冷时埋管的深度不高于100米,在供暖时深度高于150米。
管道末端设备选自下列至少一种:
A、地暖管,为各种用于地板采暖的高分子管,现有直径最小为16MM。
B、毛细管。
现有地板采暖的管管间距为100—300MM,如果降低供暖温度和同时实现制冷,需要采用密布的方式,其管件的间距为10—100MM。如果仅是将其进行供暖。
传热流体为液体、气体、液体气体混合物、气体固体混合物、液体固体混合物、液体固体气体混合物、超临界流体中的一种。
在系统中还需要加入动力设备如泵来为系统提供动力,此外还需要控制器件、仪表、阀门、蓄热器件等设备来实现系统的能源的供应。
以浅层地表热能为主要能源的系统,采用与目标温度5—15度的温差进行供暖和制冷,夏季冷源为11—21度,冬季热源为21—41度,实现对室内16—26度的温度控制。在夏季制冷时,根据目前的国标,如果使室内温度最低26度,需要最低21度的冷源,在冬季如果使室内达到16度,需要最低21度的热源,只需提供21度的热源,就可以保证在冬季和夏季实现建筑供暖标准的能源供应。
上述的供暖以及制冷温度等是根据中国目前的国家标准设定的温度,但是在不同的国家以及在同一个国家不同的时期,国家标准也在改变,同时由于浅层地表热能的资源在不同的区域也有不同的变化,因而需要根据地理位置和国家政策对上述的各项温度进行调整,只要能够根据本发明的原理进行能源的供应,都是可以实施的方案,都是本发明的保护的内容。
附图说明
图中的数字标号的含义如下:
1:换热器,2:末端设备,3:传热流体,4:高温直埋管,5:低温直埋管,6:毛细管,7:蓄热器,8:湖,9:浅层地表热能热源。
图1: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利用系统示意图
由浅层地表热能系统直接经过换热系统利用终端实现的低品位热能的利用。
图2:具有高温和低温直埋管换热器示意图
由一个高温的换热器统和一个低温换热器构成的浅层地表热能换热利用。
图3:具有高温和低温直埋管低品位能源利用系统示意图
由一个高温和一个低温的浅层地表热能利用系统,通过一个换热器实现热能的交换,利用传热流体实现热能的传递,利用末端设备为建筑提供能源,实现制冷与供暖。
图4:利用浅层地表热能的温室栽培系统示意图
利用低温的浅层地表热能就可以为其温室栽培提供能源。
图5:利用地表水实现的热能利用示意图
将一个地表热能通过一个换热器进行换热,实现地表水的直接建筑制冷。
图6:低温地下水直接利用系统示意图
低温地下水直接利用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井水制冷系统
参见图1:可再生能源系统采用井水,其温度为15—21度,采用毛细管位室内制冷设备,直接将井水输送到室内毛细管处,实现室内21—26度温度的控制。
实施例二:具有高温和低温直埋管换热器
参见图2:低温热源为处于地下30米处的冷源,采用普通PPR的“u”型管,可以采集温度为15—19的冷源,其热功率为1—3KW;其高温的热源为150MM的不锈钢管,深度为300米,温度为25—30度的热水。
实施例三:土壤热源建筑能源供应系统
参见图3:低温热源为处于地下50米处的冷源,采用普通PPR的“u”型管,可以采集温度为15—19的冷源,其热功率为2.5—5KW;其高温的热源为300MM的不锈钢管,深度为400米,温度为25—30度的热水。将其不同温度的能源通过一个换热器进行换热,通过传热流体将热能输送到末端的地暖管中,实现建筑的供暖和夏季的制冷。
实施例四:土壤热源温室栽培能源供应系统
参见图4:温室的温度要求在冬季温度不低于10度,采用地下深度10—40米的地热,可以直接进行热能的提供,采用热管传热方式,采用直径为39MM的碳钢热管,末端设备采用毛细管。
实施例五:湖水制冷系统
参见图5:选择湖水温度为15—20度,通过一个湖水换热器,将18度的冷水提供给风机末端,实现利用湖水进行制冷。
实施例六:地下水直接利用系统
参见图6:利用温度低于45度的地下水,将其可以实现对建筑的直接供暖,采用地暖管密布的方式,实现地下水的直接的利用。

Claims (14)

1、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由浅层地表热能能源、空调末端设备组成,其特征是:含有至少一个浅层地表热能能源、至少一个末端设备,将浅层地表热能能源直接输送到末端设备上,实现建筑供暖和/或制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其特征是:还包含至少一个浅层地表热能换热器和至少一种传热流体,传热流体直接将浅层地表热能换热器交换的热能输送到末端设备上,实现建筑供暖和/或制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其特征是:传热流体为液体、气体、液体气体混合物、气体固体混合物、液体固体混合物、液体固体气体混合物、超临界流体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其特征是:含有至少一个浅层地表热能热源换热器,实现温度低于21度的热能交换,将该部分热能利用管道末端设备为建筑提供制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其特征是:含有至少一个浅层地表热能热源换热器,实现温度高于21度的热能交换,将该部分热能利用管道末端设备为建筑提供供暖。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其特征是:含有至少一个浅层地表热能热源换热器,实现温度高于5度的热能交换,将该部分热能利用管道末端设备为温室栽培提供能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其特征是:含有至少一个低温浅层地表热能热源换热器以及至少一个高温浅层地表热能热源换热器,将该部分热能利用管道末端设备为建筑在冬季提供供暖,在夏季提供制冷。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其特征是:浅层地表热能选择处于下列至少一种物质中的热能:
A、土壤;
B、地表水;
C、地下水。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其特征是:采用下列至少一种浅层地表热能换热器:
A、水平埋管换热器;
B、垂直埋管换热器;
C、板式换热器;
D、管壳换热器;
E、热管换热器;
F、管翅换热器;
G、套管换热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其特征是:浅层地表热能换热器采用埋管换热系统时,对于浅层地表热能利用的埋管换热系统,在制冷时埋管的深度不高于100米,在供暖时深度高于150米。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其特征是:管道末端设备选自下列至少一种:
A、地暖管;
B、毛细管;
C、风机盘管。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其特征是:管道末端设备采用地暖管时需要采用密闭的方式,其管件的间距为10—100MM。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其特征是:还设置有动力设备、控制器件、仪表、阀门、蓄热器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其特征是:采用与目标温度5—15度的温差进行供暖和制冷,夏季冷源为11—21度,冬季热源为21—41度。
CN 200710049986 2007-09-10 2007-09-10 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 Pending CN1013874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049986 CN101387461A (zh) 2007-09-10 2007-09-10 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049986 CN101387461A (zh) 2007-09-10 2007-09-10 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7461A true CN101387461A (zh) 2009-03-18

Family

ID=40477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10049986 Pending CN101387461A (zh) 2007-09-10 2007-09-10 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8746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2764A (zh) * 2016-10-21 2017-05-10 浙江陆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深层地温复合模式换热地埋管装置
CN108151204A (zh) * 2017-12-13 2018-06-12 湖南中大经纬地热开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节能的制冷制热系统
CN114322135A (zh) * 2021-12-16 2022-04-12 山西奥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浅层地能用于建筑空调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2764A (zh) * 2016-10-21 2017-05-10 浙江陆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深层地温复合模式换热地埋管装置
CN108151204A (zh) * 2017-12-13 2018-06-12 湖南中大经纬地热开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节能的制冷制热系统
CN114322135A (zh) * 2021-12-16 2022-04-12 山西奥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浅层地能用于建筑空调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6063532A1 (fr) Dispositif a tube de chauffage exploitant l’energie froide et application dudit dispositif
CN101387458A (zh) 一种低品位热能直接利用系统及方法
JP2007183023A (ja) 地熱利用冷暖房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3776199B (zh) 具有热平衡主动恢复功能的土壤源燃气热泵系统
CN101387459B (zh) 一种太阳能浅层地表热能互补建筑能源利用方法
CN101387461A (zh) 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
CN203657274U (zh) 具有热平衡主动恢复功能的土壤源燃气热泵系统
CN203216151U (zh) 地源热泵用地埋管
CN105180516B (zh) 一种蓄能补偿式热泵
CN105650781A (zh) 利用季节转换的冷热蓄能空调系统
CN103148636A (zh) 空气能太阳能蓄热式热泵系统
CN101387460A (zh) 一种太阳能浅层地表热能互补建筑能源利用方法
CN201104051Y (zh) 一种太阳能浅层地表热能互补建筑能源利用装置
CN102506517A (zh) 一种清洁能源及地源热泵集成供暖空调控制装置
CN201104050Y (zh) 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装置
CN202734123U (zh) 具有流量调节功能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CN202581626U (zh) 混合式地源热泵系统
CN205481935U (zh) 一种地埋管式自动控制地源热泵系统
CN206055821U (zh) 一种高效浅层地能—空气源热泵系统
CN201104052Y (zh) 一种低品位热能直接利用装置
CN210602334U (zh) 一种提升地源热泵能效的浅层地热利用设备
CN209623006U (zh) 一种内嵌管式辐射供冷相变墙体
CN207035371U (zh) 一种基于环保低温冷媒的复合热泵空调系统
CN101799228A (zh) 一种蓄能供能系统及其应用方式和一种供应热水装置
CN201740227U (zh) 水源热泵热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