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5106B - 光照式开关及具有该开关的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照式开关及具有该开关的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85106B
CN101385106B CN2007800053596A CN200780005359A CN101385106B CN 101385106 B CN101385106 B CN 101385106B CN 2007800053596 A CN2007800053596 A CN 2007800053596A CN 200780005359 A CN200780005359 A CN 200780005359A CN 101385106 B CN101385106 B CN 1013851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heet
illuminated switch
switch
radiograp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0535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85106A (zh
Inventor
吉广贵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85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51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851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510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83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characterised by legends, e.g. Brail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light emitting or optic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84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characterised by ergonomic functions, e.g. for miniature keyboards; characterised by operational sensory functions, e.g. sound feedbac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05/00Movable contacts
    • H01H2205/016Separate bridge contact
    • H01H2205/024Means to facilitate positioning
    • H01H2205/028Protuberances on substr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5/00Tactile feedback
    • H01H2215/004Collapsible dome or bubble
    • H01H2215/02Reversed dom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5/00Tactile feedback
    • H01H2215/03Soun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9/00Legends
    • H01H2219/002Legends replaceable; adaptable
    • H01H2219/018Electroluminescent pane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1/00Actuators
    • H01H2221/062Damping vib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9/00Miscellaneous
    • H01H2239/004High frequency adaptation or shielding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在利用无机EL材料的光照开关中,为了降低噪声,光照式开关在结构体(101)的表面上形成多个突起(112)及多个支撑部(113),并具有多个开关部,其包括凸面与突起(112)相对配置的可弹性变形的导电体(124)、覆盖导电体(124)上方的布线片(102A)、覆盖布线片(102A)上方的光照片(160)、和配置在光照片(160)的上方的多个开关按钮(125)。支撑部(113)在突起(112)的周围至少设置二个以上,具有在突起(112)和开关片(102)之间形成的空隙部(111)。在该空隙部(111)中收容导电体(124)。在框体主体(101)的内部搭载电子配件(103),并配置有铺设了布线的基板(104)。开关按钮(125)固定在按键片(129)上。具有顶板(106),其包围开关按钮(125)周围,配置在按键片(129)上。顶板(106)配置为遮盖下部的构成品。

Description

光照式开关及具有该开关的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作为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的按键开关的光照结构,尤其涉及到一种实现薄型化、均匀照明的光照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移动电话、PHS(个人便携电话系统)、PDA(移动信息终端)等移动终端中,小型化、薄型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为了实现这种移动终端的小型化、薄型化,而推进构成它们的功能配件的小型/薄型化、搭载功能配件的印刷基板的薄壁化、天线方式的小型化、收容功能配件/印刷基板等的框体的薄壁化、薄型化等。在这种动向中,开关结构的薄型化也得以推进,但作为薄型化的缺点,存在损害开关光照的均匀性的倾向。
图21、图22是现有的移动终端的截面图。尤其是在图22所示的现有的移动终端中,一般情况下,结构体501、开关按钮525、按键片502、导电体524、开关基板555、搭载了电子配件503的基板504在厚度方向上重叠。在开关基板555的上部搭载预定个数的LED 560,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上放射光。开关基板555需要配置在平坦的面上,将LED 560配置在避开导电体524的位置上。
结构体501中存在多个贯通孔,使开关按钮525在该贯通孔贯通。在开关基板555的上表面形成布线图案522A、522B。导电体524由可弹性变形的导电性材料构成,其外周端与布线图案522A电连接。开关按钮525被按下时,经由按键片502使导电体524弹性变形,其中央部与布线图案522B接触,从而使布线图案522A和522B电导通。这样一来,可输入预定的信息。在输入了预定信息的时候,使LED 560照射光。来自LED 560的光透过周边的间隙从水平方向向垂直方向散射光线,从按键片、开关按钮射出。
其次,图21如专利文献1(JP特开2002-23921号公报)所示,在结构体101的上表面设置突起,在搭载了相对于突起112凸面向下的导电体124的布线片上,放置面发光的光照片160。面发光的原理取决于OLED(有机EL荧光材料)。在结构体101上配置多个突起112,在突起112的周边未设置支撑布线片的部件。并且,其特征在于光照区域是与布线片上的布线图案的区域不同的区域。其结构是:当开关按钮125被按下时,开关按钮125下压导电体124,通过突起112而下凹,发生点击动作,开关电路运行。在专利文献1中,仅限定了光照功能,对与之相伴的开关的点击特性、光照对周围的影响等未进行记载。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专利文献1所述,光照开关部使用OLED(有机EL荧光材料)时,开关按下时施加的按压力(例如点击按键产生的力)成为对发光面的压力,通过该压力,荧光体被物理性地破坏。以Zn、S等稀土类元素(矿物等)为原料形成的无机EL荧光材料对来自外部的应力较坚固。因此,通过将使用了无机EL荧光材料的光照片用于开关部,可实现对施加到发光面的压力较坚固的开关。
但是,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形状的光照开关结构中,使用利用了无机EL材料的光照片时,发现存在噪声较大的问题。已经判明:当使用无机EL材料时,通过交流电压驱动使之发光,但此时因施加到无机EL材料的电场,在片的厚度方向上产生微小的振动,形成噪声。
基于上述新的见解,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按下开关时产生的噪声、且提高光照识别性的开关结构。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光照式开关特征在于,具有:布线片,在表面设置有布线;弹性体,能够与上述布线片的上述布线导通;结构体,具有用于支撑上述布线片的多个支撑部;和光照片,在上述布线片的背面通过无机EL材料进行面发光,上述支撑部被配置在能够降低上述光照片产生的噪声的位置上,且上述多个支撑部之间的间隔(内尺寸)在纵向、横向上均大于上述弹性体的宽度。
并且,本发明的光照式开关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布线片上形成电极,上述电极配置在当上述弹性体变形时与上述弹性体电连接的位置上。
并且,本发明的光照式开关的特征在于,上述布线片在上述布线周围具有切口或狭缝。
并且,本发明的光照式开关的特征在于,上述弹性体由上述布线片和覆盖片夹持。
并且,本发明的光照式开关的特征在于,上述覆盖片在夹持上述弹性体的面上具有粘合剂。
并且,本发明的光照式开关的特征在于,上述光照片具有保护层,在上述保护层的发光区域外周部中,上述发光区域的外周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上述保护层的厚度形成得比上述发光区域薄。
并且,本发明的光照式开关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光照片的和具有上述布线片的面相反的一侧,具有开关按钮。
并且,本发明的光照式开关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光照片的和具有上述布线片的面相反的一侧,具有覆盖上述光照片的顶板。
并且,本发明的光照式开关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布线片的配置上述开关按钮的区域的外周区域中,配置上述支撑部以支撑上述布线片。
并且,本发明的光照式开关的特征在于,上述结构体具有由上述支撑部形成以收容上述弹性体的空隙部,在上述空隙部中形成有突起。
并且,本发明的光照式开关的特征在于,上述结构体是框体。
并且,本发明的光照式开关的特征在于,上述框体由金属板形成。
并且,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光照式开关的电子设备。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光照式开关,通过点状配置支撑部、也就是使支撑部之间的间隔(内尺寸)在纵向、横向上均大于弹性体的宽度地进行配置,具有降低无机EL光照引起的噪声的效果。并且,通过设置支撑部,提高固有振动频率,使频带向人的耳朵难以听到的方向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光照式开关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光照式开关的第1实施方式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光照式开关的第1实施方式的一个开关的截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无机EL光照式开关的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体的透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光照式开关的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体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光照式开关的开关片的截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光照式开关中的支撑部和突起的配置及尺寸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光照式开关的第2实施方式的开关片的分解透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光照式开关的第3实施方式的分解透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光照式开关的光照片的平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光照式开关的布线片的平面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光照式开关的布线片的切口形状的平面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光照式开关的布线片的布线图案的平面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光照式开关的布线片的粘合材料的平面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光照式开关的覆盖片的平面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光照式开关光照时的声音特性的图表。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光照式开关的点击音的图表。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光照式开关中的光照片的噪声的一例的图表。
图19是表示点击特性的图表。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光照式开关的点击特性的图表。
图21是说明现有的光照结构的一例的截面图。
图22是说明现有的光照结构的其他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照式开关的截面图。图2是分解表示光照式开关的透视图,图3是表示一个开关的截面图。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光照式开关在结构体101的表面形成有多个突起112和多个支撑部113。并且,从表示图1的开关部的截面的图3可知,还设有多个开关部,该多个开关部包括:凸面与突起112相对地配置的可弹性变形的导电体124、覆盖上述导电体124上方的布线片102A、覆盖上述布线片102A上方的光照片160、和配置在上述光照片160的上方的多个开关按钮125。
支撑部113在突起112的周围至少设置二个以上,且具有在突起112和开关片102之间形成的空隙部111。在该空隙部111中收容导电体124。在框体主体101的内部搭载电子配件103,并配置有铺设了布线的基板104。
开关按钮125固定在按键片129上。具有顶板106,其包围开关按钮125周围,并配置在按键片129上。顶板106配置为遮盖下部的构成品。
图3所示的开关片102是通过层叠光照片160、布线片102A、导电体124、覆盖片102B等而构成的复合片。在开关片102的上部搭载开关按钮125。导电体124由一部分或整个面具有粘合性的覆盖片102B把持,使凸起方向朝向突起112,配置在与布线片102A的布线图案122A、122B基本相同的位置上。并且,导电体124由覆盖片102B把持,使得其与布线图案122A、122B在水平方向的位置关系不偏离。
导电体124在布线片102A上设置有多个,实现各开关按钮的开关功能。导电体124可弹性变形,只要是在弹性变形时可电导通布线图案122A和122B的物体即可。例如,该导电体124可整体由导电体形成,也可在可弹性变形的基材上部分形成电导通布线图案122A和122B的物体。
布线片102A是FPC(软性印刷电路)片,在与配置开关按钮125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形成有布线图案(电极)122A及122B。布线图案122A及122B与图1的基板上的电子配件103电连接。并且,布线图案122A以布线图案122B为中心,在其周围形成为圆环状。其中,布线图案122A为了将布线图案122B引出到布线图案122A的形成区域外进行布线,可在局部存在切口。并且,布线图案122B无需是布线,可以是电极,只要可导通电信号即可。导电体124在受到来自覆盖片102B的按压力的状态下,其外周部与布线图案122A接触,从而使导电体124和布线图案122A电连接。其中,布线图案122B和导电体124的凸部上表面的距离为0.2mm左右,和布线图案122A的直径相比足够小。并且,布线片102A及覆盖片102B由具有弹性的片形成。
光照片160是通过荧光材料(尤其是无机EL荧光材料)进行面发光的薄型的光源。如图6所示,光照片160以在薄膜基板160A上具有透明电极160B、EL发光层(由无机EL材料形成的发光层)160C、介电层160D、背面电极160E、保护层160F的结构作为基本层构成。薄膜基板160A是透明或半透明的。EL发光层160C的光照方向是朝向薄膜基板的平面的方向。薄膜基板160A上形成的各层材料适用较柔软的高分子类材料,例如可通过丝网印刷法制造。光照区域从确保开关按钮的识别性的角度出发,优选是与开关按钮基本相同的区域。不限于上述光照区域,整个面也可是光照区域,并且也可是开关按钮的周边。从光照片160发出的光透过开关按钮125可通过肉眼看到,对开关按钮125的表面和背面的处理,例如可使印刷文字等的浓度、膜厚最佳化。
此外,上述结构如图1所示,由背面框体105覆盖,使电子配件103及基板104不暴露到外部。电子配件103及基板104通过某些保护材料电气、机械地保护时,也存在省略背面框体的情况。
其中,参照图5对支撑部113的配置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的一个方向的截面图所示,设置在结构体101上的支撑部113以预定的间距L1配置。在该图中,开关按钮在横向上配置有三个。当不存在设置于三个开关按钮配置之间的支撑部113时,开关片102两端的距离为L。在该支撑部113上搭载开关片102,进而在该开关片102上搭载顶板106。
进一步说明支撑部113和突起112的形状、尺寸、配置关系。开关按钮125周边的基本构成如图7的2开关按钮125”’所示,构成开关按钮125的板相对于一个开关功能为一对。此时,支撑部113配置在开关按钮125”’的四角。支撑部113的上表面需要选择圆形、椭圆形、或任意一种多边形,在此形成圆形和椭圆形。支撑部上表面的端面形成具有预定曲率的R形状。突起112为圆形,上表面的端面形成预定的R形状。突起112的外形和开关按钮125”’的外形在平面方向上以至少不在一个方向上重叠的方式设置间隙。
突起112的直径和高度影响导电体124的点击特性,尤其影响点击率和作用力,通常优选为导电体124的直径的20%~50%左右,在φ4mm的导电体124中,优选φ1.5~2.0mm、高度0.2~0.3mm的范围。支撑部113的高度设定得略大于突起112。
对光照和开关动作进行如下说明。
开关动作的特征在于,使导电体124的凸部下陷到突起112上,以进行点击动作。以下参照图3具体说明。使用者按下开关按钮125时,光照片160、布线片102、覆盖片102B弹性变形,布线图案122B被按压向下方。此时,导电体124的凸部由突起112向上按压,与布线图案122B在上下方向接触。这样一来,布线图案122A和122B经由导电体124导通,开关被按下的信息输入到基板104上的电子配件103。其中,导电体124无需总是与布线图案122B接触,只要在开关按钮125被按下而导通时,使布线图案122A和导电体外周、布线图案122B和导电体内周接触即可。
如图6所示,光照片160通过向其透明电极160B和背面电极160E施加预定的交流电压,激发作为荧光体的EL发光层160C而发光。交流电压从驱动电路161输出,以预定频率进行光照。光照的时序是,接收到将开关按钮125被按下这一信息输入到电子配件103的情况,通过电子配件103向驱动电路161输入预定的信号,使之进行光照。也可与开关按钮125是否被按下无关,而在和使用者操作对应的其他时序下进行光照动作。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效果。无机EL材料下的光照片160在通过交流电压驱动施加到材料上的电场下,在片的厚度方向上产生微小的振动,产生噪声。此时,可听到光照片160具有的固有频率的噪声。支撑光照片160两端的情况下,光照片160的固有频率通过公式1求出。
f 0 = 1 2 π 48 EI m L 3 - - - ( 1 )
E是纵向弹性系数,I是截面二次力矩,m是质量,L是两端支撑的距离。固有频率fo与距离L的二分之三次方成反比。这样一来,通过将多个支撑部113以适当的距离配置,可将固有频率fo向高频区域移动。并且,通过缩短支撑的距离,光照片160振动的振幅也被抑制,声压变小。
具体而言,使距离L1为13.4mm。与没有图5所示的二个支撑部113时的距离L的40.2mm相比为1/3,根据公式1,固有频率fo约为5倍。
图16表示光照片160发出的噪声的频率特性的一例。在现有的无支撑的结构中,在200~4000Hz中尤其是呈现1000Hz的固有频率fo和其整数倍的高频。与之相对,在以预定间隔设置多个本发明的支撑部113的结构中,向800~9000Hz的高频区域移动,并且固有频率fo约为5200Hz,声压也下降。人耳可听到的频率一般是20~20000Hz。易于听到的是300~4000Hz。因此,根据本发明,可将无机EL材料下的光照所产生的噪声改变为人耳难以听到的频率。
导电体124单体规格设定为外径φ4mm、作用力1.3N,对其具体一例进行说明。支撑部113相对于开关按钮125配置在四个角,下部左右具有二个圆柱形状、上部左右具有二个椭圆形状。突起112的上表面直径X1为φ1.5mm,支撑部113的上表面直径Y2和支撑部113’的纵向宽度Y2设定为1.35mm。并且,支撑部113的上表面端部R2为0.3mm,突起上表面的端部R1为0.3mm。圆形支撑部113和椭圆形支撑部113’的高度Y2均为0.35mm,突起112的高度为0.3mm,支撑部113和突起112的阶梯差为0.05mm。支撑部113’的高度具有与支撑部113同样的高度,具有在横方向上相邻的阶梯差Y4,其尺寸为0.08mm。
上述尺寸关系是根据频率的调整内容、开关按钮125的形状设计、各部件的材料、厚度等的组合,求出最佳数值。因此,不限定为上述数值。
并且,在现有结构中具有以下特性:由于是OLED(有机EL材料)产生的光照,因此相对于下压按键产生的按压力非常弱。因此,在有机EL中无法将布线图案和光照部配置在同一区域。因此,将布线图案和光照部在平面方向上配置在不同的区域。即,存在无法对开关按钮整个面进行光照的问题。根据本发明,通过由高分子类材料构成的无机EL材料,可实现对外部压力非常强的光照片160。因此,可将布线图案和光照部在平面方向上配置在同一区域。
进一步,通过设置支撑部113,在点击动作时,可适度调整开关片102容易极度挠曲的情况。通过适度的挠曲,可降低导电体124挠曲的冲击,减小点击声。
图17是表示支撑部113有/无时的点击声的不同的数据的一例。在暗噪声为20dB(A)以下的无声室中,在开关按钮125的10mm上方设置普通的噪声计,测定点击时的点击声。在无支撑部113的现有结构中为45dB(A)的点击声,而在本发明的结构中降低为32dB(A),具有减小点击声的效果。
(第2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第2实施方式。图8是表示作为第2实施方式的光照式开关的开关片102的结构的分解透视图。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粘合光照片160、布线片102A、覆盖片102B使其成一体。
具体而言,如图8及图14所示,在布线片102A的光照片160一侧的单个面上设置粘合材料1401。并且,如图14所示,在布线片102A的单个面的整个面上设置粘合材料1401。另一方面,如图15所示,在覆盖片102B的布线片102A一侧的单个面上也设置粘合材料1402,该粘合材料1402也设置在布线片102B的单个面的整个面上。如上所述,在大致整个面上设置粘合材料1401、1402并粘合,从而抑制无机EL材料在光照驱动时的片的振动。光照片160及其周边的片中没有突起,不会激发振动。并且,除了光照片160外,通过使相邻的二种片粘合并一体化,质量变为约3倍。这样一来,抑制了振幅,声压变小。
图18表示本实施方式下的声压(噪声)的一例。对未粘合光照片160、布线片102A、覆盖片102B之间而仅重叠的情况,及在大致整个面粘合的情况进行了比较。使输入到驱动电路161的输入电压(逆变器输入电压)为2.5V时,前者为40dB(A),而与之相对,后者为32dB(A),具有降低12dB(A)的效果。以约1/2面积、即部分粘合时,通过图18所示的实验可知,不会取得在大致整个面粘合时的程度的声压抑制效果。
光照片160、布线片102A、覆盖片102B不限为粘合固定,也可通过结合材料、结合片等固定。并且,设置粘合材料的面也可是未图示的光照片160一侧等。
(第3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第3实施方式。图9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光照式开关的结构体101的分解截面图。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结构体101中,形成突起112和支撑部113的区域由金属形成,其周围由树脂形成。
具体而言,首先,用金属制造第1框体1011,接着在其他的金属模具内设置第1框体1011,注入树脂,使第2框体1012成型,从而将第1框体1011和第2框体1012一体成型。这种情况下,第1框体1011通过金属板的冲压成型,或通过镁、铝的铸造成型而形成。另一方面,第2框体1012的树脂考虑强度、下落冲击性、成形性等多个因素来选择。
也可取代如上所述在金属模具内使金属和树脂一体成型,而将第1及第2框体1011、1012通过粘合、结合而一体化,获得所需的形状。
在无机EL材料的光照中,以100V交流的高压进行驱动,因此易产生电磁噪声。该电磁噪声有时会对周边的电子配件的动作产生不良影响。在本发明中,由金属形成突起112和支撑部113的区域,从而可屏蔽对配置在下部的基板上的配件的电磁噪声。尤其是通过用金属屏蔽易受到电磁噪声影响的声音配件(例如麦克)1032、无线电路配件1031和光照片160之间,具有抑制噪声、无需的谐振等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当进行屏蔽时,利用形成了石墨的片等,在本发明中,不用另行设置专用的配件,具有减少配件个数、降低成本的效果。进一步,由树脂形成第1框体1011时,从成形性和强度的角度出发,壁厚为0.8mm左右,由金属成型第1框体1011时,可成型0.3mm的薄的金属板,因此第1框体1011的厚度可进行0.5mm的薄型化。并且,通过用树脂形成第1框体1011的金属周边等,具有可简单做成用金属难于成型的配件保持部、嵌合部等复杂的形状。
突起112及支撑部113可由不同材料形成在金属板上。例如,可通过铆接、连接来结合金属边、树脂材料。这种情况下,冲压成型下的空间形成造成的隔热效果较小,配件个数增加,但冲压成型中的复杂形状得到缓解,因此对平坦精度输出是有利的,具有制造上的优点。
(第4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第4实施方式。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各构成品的图,支撑部113和突起112的尺寸和配置与图7相同。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通过对光照片160、布线片102A、覆盖片102B的各个片缓和其刚性,而具有提高点击特性的效果。
具体而言,首先使与光照片160的开关按钮的轮廓相当的区域的保护层变薄。如图10所示,将与形成有EL发光层160C的区域的外周相当的位置的保护层,在不影响光照的范围内变薄。保护层为20μm左右,通过薄到10μm左右来缓和刚性。并且,光照片160中,在不影响光照的范围内设置未图示的狭缝或切口,从而也易于挠曲。此时,荧光材料(尤其是无机EL荧光材料)具有对湿度较差的倾向,因此优选从光照区域、布线图案到光照片160的端面为止的距离极大。
其次,在布线片102A中,如图11所示,在布线图案122A的周围设有狭缝130。狭缝130的宽度用金属模具起模加工,考虑到量产性,限定最小宽度。并且,在狭缝130的周围需要具有设置布线图案的区域,因此优选狭缝宽尽量小,实际上,0.5~0.8mm左右适于量产。作为其他示例,如图12所示,也具有在布线图案122A的周围设置切口131的方法。只有切口131时容易裂开,因此优选在切口131的两端设置孔。该两端的孔越小越好,以确保设置周围的布线图案的区域,并且考虑到量产性,优选φ0.5~1.5mm左右。通常情况下从确保导电体124和布线图案122A的导通区域的角度出发,使Cu箔面增大。
如图11所示,与开关按钮125位于同心上的布线图案122A形成Cu箔的电极,使其区域比导电体124的外形略大,以缓和按下开关按钮时的Cu箔面的刚性。
对覆盖片102B也如图14所示,在导电体124周边设置狭缝130,成为易挠曲的结构。也可替代狭缝130而使用切口131。对于覆盖片102B,适用上述对布线片102A的狭缝和切口的可量产的加工推荐尺寸。
通过该构成部件的形状,在图19所示的按下开关按钮时的点击特性中,存在负荷位移曲线的峰P1和谷P2的差ΔP的值变大、P2的值变小的倾向,可获得明快且良好的点击特性。其中,点击特性是将按下、释放开关的操作时的开关动作的感触数值化的特性。表现点击特性的最普遍的参数是点击率,用ΔP/P1计算。
进一步说明支撑部113和突起112的尺寸和配置。开关按钮125的周边的基本构成如图7的2开关按钮125”’所示,形成开关按钮125的板相对于一个开关功能为一对。这种情况下,支撑部113配置在开关按钮125”’的四个角。支撑部113的上表面需要选择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的任意一种,在此形成圆形和椭圆形。支撑部上表面的端面形成具有预定曲率的R形状。突起112为圆形,上表面的端面形成预定的R形状。突起外形和开关按钮外形在平面方向上以至少不在一个方向重叠的方式设置间隙。上述间隙较小时,影响点击特性,尤其是影响点击率的下降和作用力的上升,并且由于间隙尺寸与开关按钮之间的间隔直接相关,因此影响设计性。因此,支撑部113和突起112的尺寸、配置关系根据使用的材料特性、设计及调整来决定。突起112的直径和高度影响导电体124的点击特性、尤其影响点击率和作用力,通常优选为导电体的直径的20%~50%左右,在φ4mm的导电体中,优选φ1.5~2.0mm、高度0.2~0.3mm的范围。支撑部113的高设定得略大于突起112。支撑部113的面积在突起部112的周围过多时、支撑部113过于接近突起112时、或支撑部113和突起112的高度方向的阶梯差过大时,会妨碍点击特性。并且,突起112高于支撑部113时,引起周边的开关按钮的误动作、或周边挠曲。因此,对于支撑部113的配置、形状,优选根据构成开关部的部件,即在本构成中根据光照片160、覆盖片102B、布线片102B、导电体124、顶板106、开关部126的尺寸、厚度、材质、粘合形状等,使之最佳化。
具体而言,以图7所示的配置和尺寸关系为例进行示例。将导电体单体的规格设定为外径φ4mm、作用力为1.3N,来说明突起112、支撑部113的开关、尺寸、配置的一例。其中,2开关按钮125”’的横向宽度X0为9.5mm,纵向宽度Y0为5mm,横向间距PX为12.5mm,纵向间距PY为7.5mm。支撑部113相对于开关按钮125配置在四角,下部左右有二个圆柱形状,上部左右有二个椭圆形状。突起112的上表面直径X1为φ1.5mm,支撑部113的上表面直径Y2和支撑部113’的纵向宽度Y2设定为1.35mm。并且,支撑部113的上表面端部R2为0.3mm,突起上表面的端部R1为0.3mm,形成模仿开关按钮、导电体等挠曲时的形状的R形状。圆形的支撑部113和椭圆形的支撑部113’的高度Y2均为0.35mm,突起112的高度为0.3mm,支撑部113和突起112的阶梯差为0.05mm。支撑部113’的高度具有和支撑部113同样的高度,具有在横向上相邻的阶梯差Y4,其尺寸为0.08mm。该尺寸关系下,开关按钮125和支撑部113的横向的间隙X约为0.8mm,纵向间隙Y为0.6mm。点击特性中,上述间隙X、间隙Y、突起高度Y1、支撑部高度Y2、突起112和支撑部113的阶梯差Y3、支撑部上表面的形状影响较大。进一步,从图7可知,支撑部113、113’之间的间隔(内部尺寸)在纵向、横向上均大于导电体124的宽度,其有助于改善点击特性。
上述尺寸关系是可获得良好的点击特性的一种设定。此外,也可同时调整构成材料的种类、厚度、粘合材料、粘合面积。上述尺寸关系是通过开关按钮125的配置的设计、各部件的材料、厚度的组合而求得的最佳数值。因此,不限于上述数值。
图20是将本发明的点击特性提高效果图表化表示的图。以导电体单体的作用力为1.3N时为例,在本发明的光照结构中,点击率为30%左右,作用力为1.35N左右。良好的点击特性一般情况下点击率为30%左右,作用力为1.1~1.6N左右。因此,本发明的开关具有良好的点击特性。并且,通过配置支撑部113,在按下开关按钮时,具有防止周围的开关按钮125误动作的效果。进一步,开关按钮125周围的顶板106也可保持平坦度、确保刚性感。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记载了导电体124,而导电体124只要是在开关按钮125被按下时弹性变形而可电导通布线图案122A和布线图案122B的弹性体即可。
本发明的光照式开关可适用于移动电话、PDA等移动终端及个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可实现薄型化,并且发挥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效果。
本发明不仅可适用于移动电话,而且可适用于PDA等其他移动终端及个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

Claims (13)

1.一种光照式开关,其特征在于,
具有:布线片,在表面设置有布线;
弹性体,能够与上述布线片的上述布线导通;
结构体,具有用于支撑上述布线片的多个支撑部;和
光照片,在上述布线片的背面通过无机EL材料进行面发光,
上述多个支撑部被配置在能够降低上述光照片产生的噪声的上述弹性体周围的位置上,且互相隔开而配置为点状,上述多个支撑部之间的间隔在纵向、横向上均大于上述弹性体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照式开关,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布线片上形成电极,上述电极配置在当上述弹性体变形时与上述弹性体电连接的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照式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布线片在上述布线周围具有切口或狭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照式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体由上述布线片和覆盖片夹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照式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覆盖片在夹持上述弹性体的面上具有粘合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照式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光照片具有保护层,在上述保护层的发光区域外周部中,上述发光区域的外周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上述保护层的厚度形成得比上述发光区域的保护层的厚度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照式开关,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光照片的和具有上述布线片的面相反的一侧,具有开关按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照式开关,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光照片的和具有上述布线片的面相反的一侧,具有覆盖上述光照片的顶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照式开关,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布线片的配置开关按钮的区域的外周区域中,配置上述支撑部以支撑上述布线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照式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结构体具有由上述支撑部形成以收容上述弹性体的空隙部,在上述空隙部中形成有突起。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照式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结构体是框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照式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框体具有第1框体和第2框体,第1框体由金属形成。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照式开关。
CN2007800053596A 2006-02-13 2007-02-13 光照式开关及具有该开关的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51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35859 2006-02-13
JP035859/2006 2006-02-13
PCT/JP2007/052904 WO2007094484A1 (ja) 2006-02-13 2007-02-13 照光式スイッチおよびこれ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5106A CN101385106A (zh) 2009-03-11
CN101385106B true CN101385106B (zh) 2012-08-08

Family

ID=38371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0535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5106B (zh) 2006-02-13 2007-02-13 光照式开关及具有该开关的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7960663B2 (zh)
EP (1) EP1986205A4 (zh)
JP (1) JP5177424B2 (zh)
CN (1) CN101385106B (zh)
WO (1) WO20070944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59812B2 (ja) 2002-07-08 2009-11-1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一体型筐体およびこれ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CN101385106B (zh) * 2006-02-13 2012-08-0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光照式开关及具有该开关的电子设备
US20110011715A1 (en) * 2008-03-06 2011-01-20 Nec Corporation Switch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5145595B2 (ja) * 2008-04-04 2013-02-20 住友電工プリントサーキット株式会社 導光板および配線モジュール
US8995677B2 (en) 2008-09-03 2015-03-31 Apple Inc. Accessory controller for electronic devices
JP5267077B2 (ja) * 2008-11-27 2013-08-21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メンブレンスイッチ
WO2010064626A1 (ja) * 2008-12-02 2010-06-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機構及び電子機器
JP2010135160A (ja) * 2008-12-04 2010-06-17 Panasonic Corp 導光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可動接点体
US8314354B2 (en) 2009-07-27 2012-11-20 Apple Inc. Accessory controller for electronic devices
US8724339B2 (en) 2009-12-01 2014-05-13 Apple Inc. Compact media player
EP2395530B1 (en) * 2010-06-10 2015-10-14 BlackBerry Limited Keypad stiffe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JP2012199254A (ja) * 2012-07-23 2012-10-18 Sumitomo Electric Printed Circuit Inc 配線板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WO2016042543A1 (en) 2014-09-16 2016-03-24 Verifone, Inc. Secure smartcard reader
US11397473B1 (en) * 2018-09-19 2022-07-26 Apple Inc. Electrical key support membrane
JP7001650B2 (ja) * 2019-10-04 2022-01-19 Nec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株式会社 クリックパッド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CN115668109B (zh) * 2022-05-23 2023-09-0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组件、触控板及电子设备
US11990292B2 (en) * 2022-09-22 2024-05-21 Apple Inc. Button mechanism with stabilizing do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80160A (en) * 1995-02-09 1997-10-21 Leading Edge Industries, Inc. Touch activated electroluminescent lamp and display switch
KR20000071435A (ko) * 1999-03-12 2000-11-25 가쯔미 야마무라 조광식 스위치
US6369330B2 (en) * 1999-09-24 2002-04-09 Chin-Wen Chou Printed circuit board with pushbutton and air corridors
US7194085B2 (en) * 2000-03-22 2007-03-2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FI108582B (fi) 2000-05-02 2002-02-15 Nokia Corp Näppäimistön valaisujärjestely, joka mahdollistaa näppäinten muuttuvan ja yksilöllisen valaisemisen, sekä menetelmä sen käyttämiseksi
JP2002056737A (ja) * 2000-08-08 2002-02-22 Seiko Precision Inc 照光式スイッチ
JP4718731B2 (ja) * 2000-09-11 2011-07-06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電子装置
KR100522528B1 (ko) * 2000-10-13 2005-10-19 가부시키가이샤 덴소 터치 패널 및 표시장치
JP4359812B2 (ja) 2002-07-08 2009-11-1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一体型筐体およびこれ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JP4342880B2 (ja) 2003-09-08 2009-10-14 ポリマテック株式会社 キーパッ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60042923A1 (en) 2004-09-01 2006-03-02 Emmanuel De Richecour Hyper thin tactile keyboard assembly
US20060066539A1 (en) * 2004-09-24 2006-03-30 Matsushita Toshiba Picture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employing capacitive self-emitting element,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TW200708214A (en) * 2005-08-04 2007-02-16 Speed Tech Corp Key pad assembly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JP2007173185A (ja) * 2005-12-26 2007-07-05 Polymatech Co Ltd 照光式キーシート
CN101385106B (zh) * 2006-02-13 2012-08-0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光照式开关及具有该开关的电子设备
US7619176B2 (en) * 2006-02-13 2009-11-17 Nec Corporation Switch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hav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86205A4 (en) 2011-10-12
US7960663B2 (en) 2011-06-14
US8497441B2 (en) 2013-07-30
JPWO2007094484A1 (ja) 2009-07-09
JP5177424B2 (ja) 2013-04-03
WO2007094484A1 (ja) 2007-08-23
EP1986205A1 (en) 2008-10-29
US20110209973A1 (en) 2011-09-01
CN101385106A (zh) 2009-03-11
US20090200146A1 (en) 2009-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85106B (zh) 光照式开关及具有该开关的电子设备
US9450631B2 (en) Case for a hand held device
US7027036B2 (en) Keypad for mobile phone
US7455416B2 (en) Light guide structure and keypad having the same
CN100483588C (zh) 开关一体型壳体和具有该壳体的电子设备
EP1826904A2 (en) Touch sensor device
JP4186449B2 (ja) 入力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携帯機器
CN101097812B (zh) 按键板及按钮开关
US2010006720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7705256B2 (en) Thin key sheet
US20060097035A1 (en) Size effective keypad switching and backlighting scheme
CN112053632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KR100980463B1 (ko) 터치 패널
KR100851657B1 (ko) 액추에이터를 갖는 도파시트를 구비한 키 패널
JP2019121594A (ja) キーシー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る電子機器
JP2007294246A (ja) キーシー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キーユニット
KR20090109931A (ko) 돌기가 구비되어 있는 돔 시트
JP4545693B2 (ja) 携帯電子機器
KR100344970B1 (ko) 휴대폰용 키패드와 그 제작방법
KR100823984B1 (ko) 박막형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의 입력 장치
KR200374556Y1 (ko) 키 패널 램프 스위치
JP4749371B2 (ja) 携帯電子機器
JP2011159566A (ja) 導光板、プリント配線板、キー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KR20080037974A (ko) 키패드 어셈블리
JP2004288593A (ja) スイッチシート並びにスイッ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8

Termination date: 201602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