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4760B - 改进的用于织机的旋转多臂机构中的连杆的联接滑动件 - Google Patents
改进的用于织机的旋转多臂机构中的连杆的联接滑动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84760B CN101384760B CN2007800053685A CN200780005368A CN101384760B CN 101384760 B CN101384760 B CN 101384760B CN 2007800053685 A CN2007800053685 A CN 2007800053685A CN 200780005368 A CN200780005368 A CN 200780005368A CN 101384760 B CN101384760 B CN 10138476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per
- sliding part
- connects
- pair
- connects seconda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C—SHEDDING MECHANISMS; PATTERN CARDS OR CHAINS; PUNCHING OF CARDS; DESIGNING PATTERNS
- D03C1/00—Dobbi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7/00—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 F16D27/10—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with an electromagnet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i.e. without collecting rings
- F16D27/118—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with an electromagnet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i.e. without collecting rings with interengaging jaws or gear tee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Abstract
用于联接/脱离用于织机的各个连杆(B)与旋转多臂机构的驱动轴(S)的滑动件,包含锥形联接副(1,2)和至少一个机械制动件(3,4),所述至少一个机械制动件在其联接步骤的过程中,在锥形联接副发生完全接触之前限定了滑动件的终止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织机的旋转多臂机构的联接滑动件,本发明特别涉及以下类型的滑动件,即具有优化的高频率联接/脱离性能,以能够成功地应用于最新一代的高速织机。
背景技术:
本发明形式的滑动件的大致结构已在EP-B-234321中公开,其内容在此结合参考。简言之,参考附图1,在采用该类型的滑动件的旋转多臂机构中,综框的提升/下降交替运动是由相应的连杆B控制的,该连杆通过偏心轮E安装在多臂机构驱动轴S上。更确切地说,偏心轮E位于与轴S一体化并且同心的驱动环A和连杆B的大头端之间。
偏心轮E可以交替地或根据指令与连杆B或环A整体化旋转,确切地说是通过移动可以在轴S直径方向上沿着与偏心轮E一体化的引导装置G滑动的键形滑动件Q。事实上,机械控制装置能够将滑动件Q径向地移动到外部位置,使所述的滑动件脱离环A。与之相反,滑动件Q的回程弹簧装置的作用是使它进入到成形于环A上的直径方向对面位置的联接匹配座I的内部位置(如图1所示)。电磁装置(未示出)作用在滑动件Q的外端QE上,以在设定的时间长度内将其保持在通过所述机械控制装置移动而进入的外部位置上。
在该时间周期中,为了避免由于环A的振动或摩擦拉动而产生的不希望有的偏心轮E旋转,两个对面相向的杆L铰接在引导装置G上,杆的一端通过相应的锚定在偏心轮E适当位置上的弹簧M总是保持牵引状态。两个杆的自由端定位于滑动件Q的下面(且因此它们在图1中仅部分可见)并相互啮合,用以在滑动件自身被所述的控制装置带入其外部位置时,一起组成活动的能弹性地接合两个相对的凹槽C中的一个的制动件,该凹槽相应于滑动件Q的两个可能的脱离位置设置在杆的大头端内。
当键形滑动件Q位于其外部位置即脱离环A时,轴S的转动不会限制连杆B的任何运动,事实上,它被稳定地保持在由于与两个凹槽C中的一个相接合的杆L的作用而精确确定的位置中,且相应的综框因而不发生任何移动。与之相反,当滑动件Q位于其与环A相接合的内部位置时,轴S的转动会导致偏心轮E的同步运动,并因此导致了连杆B的小头端相对于轴S的轴线的线性交替移动。该移动通过适当的杠杆作用导致了与所述连杆相连接的综框的提升运动(旋转第一个180°)和下降运动(旋转第二个180°)。
滑动件Q与环A的联接,可以仅在设置在环A上的两个相对的座I中的一个位于相应于滑动件A的联接端QI的位置时才发生。事实上,如果在该时点,将该滑动件保持在其外部位置的电磁装置是不起作用的,该滑动件就会被与环A的相应座I接合的弹簧装置召回。
由于这个系统的贡献,可以获得综框的运动的所有预定序列。事实上,只要相应的多臂机构连杆的滑动件Q是永久地与设置在环A上的一个座I相接合,每只综框就以交替持续和有规律的方式提升和下降,而当综框在提升或下降的位置保持静止时,无论何时滑动件Q对抗上述弹簧装置而脱离环A,它均会位于相应于成形于杆的大头端的两个相对的凹槽中的任意一个中。因此,可以获得任何所需的织物组织。
在已知类型的多臂机构中,滑动件/环的联接方式是典型的平面和平行的键合联接,因此仅具有足够元件间相互滑动的配合公差。这样的联接方式需要元件之间具有优化和稳定的用以致动的相对位置关系。随着织机速度的增长和振动的出现,已知装置的如下情况不再罕见,即不时地失去滑动件Q的联接,非接合性地撞击所述座的边缘,而不是与所期望的环A的座I在该处相接合,并且在轴S随后的半圈旋转中,摩擦所述环A外表面上的摩擦层直到它抵达直径方向上对面的座I。该缺陷的后果既在于纺织品性质方面,即会导致想要的织物组织再生产的缺失,也在于机械方面,因为假性联接导致的滑动件撞击和因而在环A外壁上的摩擦导致了不希望有的过早磨损。
通过在滑动件Q的联接端QI和相应的座I的接口部上都形成斜面来消除这个缺陷的尝试仅提供了非常有限的改进效果。因此目前仅能将上述类型的旋转多臂机构应用到预计运转速度不超过600纬/分的织机上,否则故障频率将高得令人无法接受。
尽管在当前市场中可以获得基于不同操作原理的旋转多臂机构,所述的多臂机构能够在高于600纬/分的速度下无故障运转,但由于其结构简单且牢固,具有如上文所述的结构的多臂机构的需求量仍然是很大的,并因而具有未得到满足的对于径向滑动件型的旋转多臂机构的市场需求,该旋转多臂机构还可以被应用到比目前该类多臂机构能安装的织机速度更快的织机上。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上述类型多臂机构的联接滑动件,它适用于常规的操作,即,即使在织机速度超过带有该类型多臂的织机的现有可能速度时也不会失去联接。
按照本发明,通过用于联接/脱离各个连杆和织机旋转多臂驱动轴的滑动件达到该目的,其特征在于,滑动件的联接端与相应的成形于所述轴上或成形于与该轴一体化的环上的座I之间的联接副是平面锥形的联接副。
按照本发明的优选附加特征,所述平面锥形的联接副进一步至少包括机械制动件,它在锥形联接副的相对壁达到完全接触之前决定了滑动件在联接步骤过程中的终止位。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征和益处将在下面的关于本发明优选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更加明显,如参考附图所示,其中:
图1是其中一个已知类型的织机旋转多臂机构的连杆的侧面正视图;
图2是在多臂机构驱动轴的转动过程中,本发明的位于脱离位置的滑动件的放大图;
图3与图2类似,带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位于脱离位置并对准其中一个设置在与多臂驱动轴一体化的环上的联接座;
图3A是圈在图3中的圆圈内的平面锥形联接副的细节放大图(放大比率约10∶1)。
图4和4A分别与图3和3A类似,示出了处于联接位置的平面锥形联接副。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放大示出轴S和各自的驱动环A的细节的图1和图2,使用了键式滑动件Q的旋转多臂连杆控制装置的总体结构已经在本发明说明书的背景技术部分加以说明,为达到上述目的,其上形成有两个相对的用于联接滑动件Q的联接端QI的座I。图2示出了滑动件Q脱离环A的位置。在该位置,轴S和驱动环A的旋转不会导致连杆B和在此与之连接的综框的任何移动。
每旋转180°,成形于环A上的两个座I中的一个就正好位于对应滑动件A的位置,如图3所示,且在此位置可以控制滑动件与环之间的联接,使将滑动件保持在其外部位置的电磁装置失去作用,这样该滑动件就会被上述回程弹簧装置推入联接位置。
这在放大细节的图3A中更明显,成形于环A上的座I具有会聚的倾斜侧壁1,分别平行于滑动件Q的联接端QI的对应的侧壁2,以在滑动件Q被引入座I时产生两个元件之间的锥体侧壁的两对平面联接副(下文中称为“平面锥形联接副”)。由于采用了这种特殊型式的联接副,在图3A所示的脱离位置,平面锥形联接副的壁1和2具有远远大于传统平面联接副的外周间隙P,例如定为1毫米。这种增大的间隙大大减少了错过联接的风险,并能在高速和出现振动和/或两个联接元件之间的相对微小移动时确保联接副的接合。
事实上,平面锥形联接副提供了高度简易、精确、安全和渐进式的联接,并进一步能够以预定的角度作用在联接副的所述侧壁的斜面上,以改变联接副的功能。事实上,带有较缓和地倾斜(相对于通常与多臂机构的轴S的径向同向的滑动件Q的轴线而言)的壁的联接副在渐进性和安全性的特征方面有所提高,而带有较急剧地倾斜的壁的联接副则提供了更宽阔的周围间隙P并随之增加了甚至是在苛刻的未对准或震动条件下进行接合的容易性。
然而,在使用本发明的平面锥形联接副时需要记住,由于作用在联接副的斜壁上的切向作用力的作用,在加速步骤的过程中,正是由于其结构的原因,会沿着滑动件Q轴向产生冲击。事实上,当滑动件与环A上的对应座I中的一个相接合时,它与轴S一起旋转并因此同时经受由相应的保持弹簧装置施加的轴向向心作用力,和在滑动件排出方向上的由于轴S的切向加速而导致产生的可变的作用力的轴向分力(正是由于锥形联接产生的),显然,联接壁相对于径向的斜度越大,该分力就越大。
在现有的高速织机上,轴A的交替加速度可以很高,这样这些释放在滑动件上的分力可以竖着克服弹簧装置的回复力,并因此导致了滑动件Q的暂时脱离接合和随之发生的综框的相对于所期望的运动模式的相位移。当然,为了克服该缺陷,可以增加弹簧装置的保持力和/或减小接合壁的斜度。不幸地是,这两个措施都会导致环A上的联接座I和滑动件Q的联接端QI的联接副由于相配合的壁1和2之间“楔进效应”而分别卡住的风险,该现象当然是极其有害的,因为它会阻挡滑动件Q在需要时的脱离动作,因而会导致对应的综框的连续交替运动并因此导致织物组织相对于原定方案的改变。
虽然因为其允许进行渐进和安全的联接而极其有利,这种小斜度锥形联接副可能具有缺陷,然而,可以通过使用按照本发明第二具体实施方式的滑动件而完全克服该缺陷。在这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滑动件Q除了具有按上述方式倾斜的联接壁2外,进一步地包括有由滑动件Q的侧肋形成的两个侧制动件3,其通过环绕座I的环A的侧壁4上的墩台限定了滑动件Q在接合步骤的过程中最大的可能动程d。制动件3的接触缘的位置经过精密地机械加工,这样当联接副闭合时,即制动件3与壁4接触时,平面锥形联接副的壁1和2并不是完全接触的,而是相互之间仍然具有足以防止出现“楔进效应”和随之产生的滑动件Q的端部QI卡入座I的外周公差F。该公差F的优选值在例如10μm到150μm的范围之间。
由于采用这种非常简单的方便措施,能根本上消除滑动件Q的联接端QI可能被卡在座I中的问题,这样即使在联接副的壁1、2具有非常小的角度或滑动件Q的回位弹簧的作用力很大的情况下,也能够采用锥形联接副。设计人为此可根据具体的特征及所达到的性能自由地改变联接副的这些元件。
特别地,通过使用按照本发明的具有平面锥形联接副的滑动件,甚至可以在相当大的织机速度和振动条件下显著地改进联接质量,同时将由于环A的加速力的实际作用在推出滑动件的方向上的离心分力而产生的滑动件Q偶而脱离联接的风险减少到可以忽略的水平。
试验测试表明,通过使用按照本发明的联接滑动件,相对于此前装备了应用平行平面联接副的滑动件的旋转多臂机构所能达到的极限值而言,可以将织机运转速度提高至100纬/分,而不会发生失去联接的问题,如果需要,壁1和2的斜角可以减小到至0.5°,由于制动件3的存在,不会由于楔进效应而发生任何联接副卡住的问题。
制动件3和相应的墩台壁4优选被处理为类似于联接副的其它配合壁,这样能具有高的表面硬度以确保不发生严重的磨损并因此长时间保持d的值不变,至少是在该类型装置的期望使用时间内不变。
本发明通过参考其优选具体实施方式得以说明,但显然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能够以显而易见的方式得出其变化形式,例如是关于联接副斜壁的外形和布置的或关于制动件3的数量、外形和布置的。因此这些变化方式都落入本发明的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织机的旋转多臂机构的锥形联接副,该锥形联接副用于使连杆(B)与所述旋转多臂机构的驱动轴(S)联接或脱离,所述联接副包括滑动件(Q)与成形于所述驱动轴(S)上或成形于与该驱动轴一体化的驱动环(A)上的相应的座(I),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含至少一个机械制动件(3),所述机械制动件(3)在联接步骤的过程中,在锥形联接副发生完全接触之前用于限定滑动件(Q)的终止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联接副,其中,所述锥形联接副是包含至少一对锥形侧壁(1,2)的平面联接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锥形联接副,其中,所述制动件(3)包括滑动件(Q)的至少一个侧肋,该至少一个侧肋能够与由所述驱动轴(S)的外壁(4)或与该驱动轴一体化的所述驱动环(A)的外壁(4)形成的围绕滑动件(Q)的联接座(I)的固定墩台相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锥形联接副,其中,所述制动件(3)是两个,并被布置在滑动件(Q)的两相对侧。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锥形联接副,其中,锥形联接副在处于脱离位置时的外周间隙(P)被定为1mm。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锥形联接副,其中,当所述制动件(3)与各自的墩台接触时,锥形联接副的留下的外周公差(F)居于10μm-150μm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锥形联接副,其中,联接副的锥形壁的斜角等于或大于0.5°。
8.如上述权利要求2所述的锥形联接副,其中,所述平面联接副包含至少两对锥形侧壁(1,2)。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06425125.9 | 2006-02-28 | ||
EP20060425125 EP1826301B1 (en) | 2006-02-28 | 2006-02-28 | Improved conical coupling of the connecting rod in a rotary dobby for weaving looms |
PCT/EP2007/051813 WO2007099083A1 (en) | 2006-02-28 | 2007-02-26 | Improved coupling slider of the connecting rod in a rotary dobby for weaving loom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84760A CN101384760A (zh) | 2009-03-11 |
CN101384760B true CN101384760B (zh) | 2011-04-13 |
Family
ID=36587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0053685A Active CN101384760B (zh) | 2006-02-28 | 2007-02-26 | 改进的用于织机的旋转多臂机构中的连杆的联接滑动件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1826301B1 (zh) |
CN (1) | CN101384760B (zh) |
DE (1) | DE602006003060D1 (zh) |
WO (1) | WO200709908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2112716A1 (de) * | 2012-12-20 | 2014-06-26 | MAQUET GmbH | Medizinischer Haltearm |
DE102012112712A1 (de) | 2012-12-20 | 2014-06-26 | MAQUET GmbH | Instrumentenhalter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234321A1 (en) * | 1986-01-31 | 1987-09-02 | FIMTESSILE FABBRICA ITALIANA MACCHINARIO TESSILE S.p.A. | Mechanism to control the oscillations of the heald frame connecting rods in a rotary dobby |
CN1068864A (zh) * | 1991-07-25 | 1993-02-10 | 努弗彼格诺工业机械及铸造有限公司 | 改进的高速转动的多臂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H639707A5 (de) | 1979-08-16 | 1983-11-30 | Staeubli Ag | Rotationsschaftmaschine. |
DE3001310C2 (de) | 1980-01-16 | 1982-02-04 | Maschinenfabrik Carl Zangs Ag, 4150 Krefeld | Rotations-Schaftmaschine |
EP0056098B1 (de) | 1981-01-09 | 1985-01-23 | Textilma AG | Kupplungs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e Textilmaschine |
EP0080547A1 (de) * | 1981-11-30 | 1983-06-08 | GebràDer Sulzer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für den Betrieb einer Kupplungsanordnung zum Steuern der Schäfte einer Webmaschine und zugehörige Kupplungsanordnung |
DE3462156D1 (en) | 1983-10-07 | 1987-02-26 | Staeubli Ag | Lifting device for a rotary dobby |
-
2006
- 2006-02-28 EP EP20060425125 patent/EP1826301B1/en active Active
- 2006-02-28 DE DE200660003060 patent/DE602006003060D1/de active Active
-
2007
- 2007-02-26 CN CN2007800053685A patent/CN101384760B/zh active Active
- 2007-02-26 WO PCT/EP2007/051813 patent/WO2007099083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234321A1 (en) * | 1986-01-31 | 1987-09-02 | FIMTESSILE FABBRICA ITALIANA MACCHINARIO TESSILE S.p.A. | Mechanism to control the oscillations of the heald frame connecting rods in a rotary dobby |
CN1068864A (zh) * | 1991-07-25 | 1993-02-10 | 努弗彼格诺工业机械及铸造有限公司 | 改进的高速转动的多臂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826301A1 (en) | 2007-08-29 |
CN101384760A (zh) | 2009-03-11 |
WO2007099083A1 (en) | 2007-09-07 |
DE602006003060D1 (de) | 2008-11-20 |
EP1826301B1 (en) | 2008-10-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14352B (zh) | 圆梳 | |
US10300499B2 (en) | Centrifuge with removable rotor | |
CN101384760B (zh) | 改进的用于织机的旋转多臂机构中的连杆的联接滑动件 | |
CN102549290A (zh) | 变速箱的同步单元 | |
KR20200067130A (ko) | 슬리브 받침 벽을 갖는 팽창 앵커 | |
KR100418081B1 (ko) | 제직기용로터리도비및,그것을구비한제직기 | |
CN102788101A (zh) | 变速器的同步器 | |
CN102080695A (zh) | 机械鼓式制动器 | |
CS234040B2 (en) | Coupling device especially for textile machine | |
CN212744660U (zh) | 一种防松自锁式螺母螺栓组件 | |
JPS6245748A (ja) | 織機のひ口形成装置のための昇降ビ−ム | |
CN201180072Y (zh) | 一种外转子式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 | |
CN202108873U (zh) | 一种防磨耗轴套装置 | |
CA3074527C (en) | Blow bar | |
CN209602789U (zh) | 一种双针驱动的绣花机机头及其针杆驱动机构 | |
KR20040106468A (ko) | 무선 실 제어장치 | |
EP1191137A2 (en) | Coupling for rotationally connecting actuating shafts of weave machines and weaving looms | |
CN205775066U (zh) | 提花机组件 | |
CN217951134U (zh) | 一种提升机用链条自动张紧机构 | |
CN115573088B (zh) | 一种沉降片结构 | |
JP2789471B2 (ja) | 円形編機のニードルシリンダー溝の底部にセレクターを係止する装置 | |
CN220285933U (zh) | 一种插销头及柱塞泵连接结构 | |
CN216159793U (zh) | 一种测齿隙固定工具 | |
JPH0157174B2 (zh) | ||
CN211199580U (zh) | 一种的圆织机梭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