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78349A - 数据传输隧道计算方法以及数据传输隧道管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隧道计算方法以及数据传输隧道管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78349A
CN101378349A CNA2007101456064A CN200710145606A CN101378349A CN 101378349 A CN101378349 A CN 101378349A CN A2007101456064 A CNA2007101456064 A CN A2007101456064A CN 200710145606 A CN200710145606 A CN 200710145606A CN 101378349 A CN101378349 A CN 1013783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bandwidth
information
node addresses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4560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78349B (zh
Inventor
闫长江
陈双龙
闫刚
李振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4560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78349B/zh
Priority to PCT/CN2008/072151 priority patent/WO200903015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3783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783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783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7834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04L47/125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by balancing the load, e.g. traffic engin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数据传输隧道计算方法以及数据传输隧道管理装置,用于减少路由路径计算,提高网络性能。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总带宽信息,其中,所述总带宽为至少能够满足两个子隧道的带宽需求的带宽;根据所述总带宽信息、预置的入口节点地址、预置的出口节点地址以及预置的建立属性参数计算主隧道的路径信息;根据各隧道的带宽需求将所述主隧道的路径信息分配给各子隧道;所述子隧道为入口节点地址,出口节点地址以及建立属性参数分别与所述预置的入口节点地址,预置的出口节点地址以及预置的建立属性参数对应相同的隧道。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隧道管理装置。本发明可以有效地减少路由路径计算,提高网络性能。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隧道计算方法以及数据传输隧道管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隧道计算方法以及数据传输隧道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Multi Protocol Label Switching)流量工程中,为了运行多种业务,在相同的入口节点和出口节点之间,通常会创建大量的流量隧道,这些隧道中可能有很多隧道的路径是完全相同的,尤其在骨干网络上,这种情况就更加明显。
在极端网络情况下,譬如入口节点和出口节点之间只有一条路可达,那么所有在这两点间的隧道的路径都完全相同。
请参阅图1,现有技术中一种隧道计算方法为:
用户首先在入口节点101配置第一隧道,目的地址为出口节点102;
根据约束最短路径优先(CSPF,Constraint Based Shortest Path First)算法为第一隧道计算路径,根据最小生成树原则,得到第一隧道的路径为“入口节点101—第一中转节点103—出口节点102”;
用户依次配置第二隧道至第N隧道,会依次触发CSPF计算,如果“入口节点101—第一中转节点103—出口节点102”路径的带宽足够,则所有的隧道路径都将会是这条路径;
若入口节点101至第一中转节点103的链路失效,则入口节点101处会触发所有隧道的CSPF重新计算。
从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看出,如果存在大量的隧道,则按照现有技术的方案,当某条主要链路失效的时候可能会进行大量的路由路径计算,影响了网络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据传输隧道计算方法以及数据传输隧道管理装置,减少路由路径计算,提高网络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隧道计算方法,包括:获取总带宽信息,其中,所述总带宽为至少能够满足两个子隧道的带宽需求的带宽;根据所述总带宽信息、预置的入口节点地址、预置的出口节点地址以及预置的建立属性参数计算主隧道的路径信息;根据各隧道的带宽需求将所述主隧道的路径信息分配给各子隧道;所述子隧道为入口节点地址,出口节点地址以及建立属性参数分别与所述预置的入口节点地址,预置的出口节点地址以及预置的建立属性参数对应相同的隧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隧道管理装置,包括:总带宽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总带宽信息,其中,所述总带宽为至少能够满足两个子隧道的带宽需求的带宽;路径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总带宽信息、预置的入口节点地址、预置的出口节点地址以及预置的隧道建立属性参数计算主隧道的路径信息;信息分配单元,根据各隧道的带宽需求将所述主隧道的路径信息分配给各子隧道;所述子隧道为入口节点地址,出口节点地址以及建立属性参数与所述预置的入口节点地址,预置的出口节点地址以及预置的建立属性参数对应相同的隧道。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能够满足至少两条子隧道带宽需求的带宽作为总带宽信息,并根据总带宽信息,预置的入口节点地址、预置的出口节点地址以及预置的建立属性参数计算主隧道的路径,当链路失效时,计算主隧道路径,并根据计算结果将主隧道路径信息分配至各个子隧道,所以不需要计算每一条子隧道的路径,降低了路径计算消耗,提高了网络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隧道建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隧道计算方法第一实施例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隧道计算方法第二实施例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隧道管理装置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隧道管理装置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隧道管理装置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隧道计算方法以及数据传输隧道管理装置,用于提高网络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若干条具体相同属性的数据传输隧道看作一条主隧道,则在链路失效,需要重新计算隧道时,只计算主隧道路径,并根据计算结果将主隧道路径信息分配至各个子隧道。
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隧道的带宽至少能够满足两个子隧道的带宽需求,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隧道计算方法根据主隧道的建立方式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合并建立主隧道:
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隧道计算方法第一实施例包括:
201、获取隧道带宽信息;
获取满足预置条件的子隧道的带宽信息,这里的带宽信息是指该隧道要求的带宽大小。
本实施例中,满足预置条件是指具有相同的入口节点地址,相同的出口节点地址以及相同的建立属性参数。
202、计算总带宽信息;
本实施例中,将步骤201中获取到的满足预置条件的子隧道的带宽信息进行求和得到总带宽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计算总带宽信息不一定需要求和运算,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者预置的规则进行计算,只要能够达到合并带宽信息的目的即可。
203、计算主隧道路径;
根据计算得到的总带宽,以及前述步骤中的入口节点地址,出口节点地址以及建立属性参数计算主隧道的路径。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主隧道路径建立过程可以为:MPLS管理装置根据入口节点地址向对应的入口节点请求建立隧道;
发送的请求中至少包含有出口节点地址,需求的带宽信息以及建立属性参数,具体的建立属性参数可以包括有使用的数据传输协议,例如TCP,或者使用的数据格式等参数。
入口节点根据接收到的出口节点地址向对应的出口节点发送隧道建立请求;
隧道建立请求中至少包含有带宽信息以及建立属性参数,其中建立属性参数中可以包括入口节点支持的数据传输协议,或者是入口节点支持的数据格式等。
出口节点接收到隧道建立请求后,获取其中的带宽信息以及建立属性参数,根据自身的配置参数,例如支持的数据传输协议以及数据格式与入口节点进行参数协商;
入口节点与出口节点完成参数协商之后,按照协商结果配置入口节点与出口节点上的隧道参数,并形成隧道标识;
当进行数据传输时,入口节点判断接收到的数据包的隧道头部分所包含的隧道标识,将该数据包通过对应的隧道发送至出口节点。
可以理解的是,同样可以采用其他的隧道建立方式,具体的方式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主隧道可以理解为满足各个子隧道的要求的一条隧道。
204、分配信息。
计算出主隧道路径之后,将该路径信息分配至前述各个子隧道。可以理解的是,如果链路失效,重新计算主隧道路径之后,直接将该路径信息分配至各个子隧道,则不需要对每条子隧道进行重新计算,所以节省了计算消耗,提高了网络性能。
本实施例中计算路径采用的是CSPF算法,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路径计算算法。
本实施例中描述了合并建立主隧道的方式,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预先根据需求建立一个主隧道,具体的方案为:
二、预置建立主隧道:
请参阅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隧道计算方法第二实施例包括:
301、根据预置信息计算主隧道路径;
预置的信息包括入口节点地址,出口节点地址以及建立属性参数,这些参数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设定。
具体的建立隧道的方式与第一实施例中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本实施例中预置信息还包括带宽信息,此处的带宽信息可以根据用户要求灵活配置。
根据上述信息计算出满足条件的主隧道的路径。
302、判断新的子隧道信息与主隧道信息是否对应,若对应,则执行步骤304,若不对应,则执行步骤303;
当配置新的子隧道的时候,判断新的子隧道的入口节点地址,出口节点地址以及建立属性参数与主隧道的入口节点地址,出口节点地址以及建立属性参数时都对应相同。
303、其他流程;
若新的子隧道信息与主隧道信息不对应,则执行其他流程,具体流程不作限定。
304、复用路径信息;
若新的子隧道信息与主隧道信息对应,则直接将主隧道的路径信息作为新的子隧道的路径信息,即新的子隧道的路径信息复用主隧道的路径信息。
305、扣除带宽;
复用路径信息之后,获取新的子隧道的带宽信息,从主隧道的带宽信息对应的带宽中扣除新的子隧道的带宽信息对应的带宽。
306、进行带宽监控。
监控主隧道的带宽是否足够,若不足,则重新进行路径计算。
本实施例中带宽不足可认为是带宽低至重计算门限,具体的门限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本实施例中计算路径采用的是CSPF算法,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路径计算算法。
本实施例中,由于在主隧道带宽足够的情况下,满足条件的新的子隧道可以直接复用主隧道的路径信息,所以当链路失效时,只需要计算主隧道的路径即可,而不需要计算所有的子隧道的路径,所以减少了路径计算消耗,提高了网络性能。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隧道计算方法,具体流程与实施例二的流程类似,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中,不是根据预置信息计算主隧道路径,而是从当前入口节点与出口节点之间的链路中选择具有最大带宽的路径作为主隧道的路径,请参阅图1,假设入口节点101至第一中转节点103之间的带宽为10Mb,第一中转节点103至出口节点102之间的带宽为10Mb,入口节点101至第二中转节点104之间的带宽为20Mb,第二中转节点104至出口节点102之间的带宽为20Mb,则在本实施例中会选择“入口节点101—第二中转节点104—出口节点102”作为主隧道的路径,之后的处理流程与实施例二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装置实施例根据主隧道建立的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请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隧道管理装置第一实施例包括:
总带宽获取单元400,用于获取总带宽信息,其中,所述总带宽为至少能够满足两个子隧道的带宽需求的带宽;
路径计算单元403,用于根据入口节点地址,出口节点地址,建立属性参数以及总带宽信息计算主隧道的路径;
信息分配单元404,用于将主隧道的路径的信息分配至各个子隧道。
本实施例中,总带宽获取单元400包括:
获取单元401,用于获取满足预置条件的子隧道的带宽信息,满足预置条件为具有相同的入口节点地址,相同的出口节点地址以及相同的建立属性参数;
合并单元402,用于对满足预置条件的子隧道的带宽信息求和得到总带宽信息。
二、请参阅图5,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隧道管理装置第二实施例包括:
总带宽获取单元501,用于获取总带宽信息;
路径计算单元502,用于根据预置的入口节点地址,出口节点地址,建立属性参数以及总带宽信息计算主隧道的路径;
属性校验单元503,用于配置新的子隧道时,判断新的子隧道的入口节点地址,出口节点地址以及建立属性参数是否与主隧道的入口节点地址,出口节点地址以及建立属性参数对应一致;
隧道重用单元504,用于当新的子隧道的入口节点地址,出口节点地址以及建立属性参数与主隧道的入口节点地址,出口节点地址以及建立属性参数对应一致时,使用主隧道路径的路径信息作为新的子隧道的路径信息。
三、请参阅图6,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隧道管理装置第三实施例包括:
总带宽获取单元600,用于获取总带宽信息,其中,所述总带宽为至少能够满足两个子隧道的带宽需求的带宽;
路径计算单元603,用于根据总带宽信息,预置的入口节点地址,出口节点地址以及建立属性参数计算主隧道的路径;
属性校验单元604,用于配置新的子隧道时,判断新的子隧道的入口节点地址,出口节点地址以及建立属性参数是否与主隧道的入口节点地址,出口节点地址以及建立属性参数对应一致;
隧道重用单元605,用于当新的子隧道的入口节点地址,出口节点地址以及建立属性参数与主隧道的入口节点地址,出口节点地址以及建立属性参数对应一致时,使用主隧道路径的路径信息作为新的子隧道的路径信息。
本实施例中,总带宽获取单元600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601,用于获取入口节点与出口节点之间路径的带宽信息;
隧道选择单元602,用于根据带宽信息选择带宽最大的带宽信息作为总带宽信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总带宽信息,其中,所述总带宽为至少能够满足两个子隧道的带宽需求的带宽;
根据所述总带宽信息、预置的入口节点地址、预置的出口节点地址以及预置的建立属性参数计算主隧道的路径信息;
根据各隧道的带宽需求将所述主隧道的路径信息分配给各子隧道;
所述子隧道为入口节点地址,出口节点地址以及建立属性参数分别与所述预置的入口节点地址,预置的出口节点地址以及预置的建立属性参数对应相同的隧道。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隧道计算方法以及数据传输隧道管理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数据传输隧道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总带宽信息,其中,所述总带宽为至少能够满足两个子隧道的带宽需求的带宽;
根据所述总带宽信息、预置的入口节点地址、预置的出口节点地址以及预置的建立属性参数计算主隧道的路径信息;
根据各隧道的带宽需求将所述主隧道的路径信息分配给各子隧道;
所述子隧道为入口节点地址,出口节点地址以及建立属性参数分别与所述预置的入口节点地址,预置的出口节点地址以及预置的建立属性参数对应相同的隧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隧道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总带宽信息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各子隧道的带宽信息求和得到所述总带宽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隧道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主隧道的路径的步骤包括:
根据约束最短路径优先算法计算所述主隧道的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隧道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总带宽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预置的总带宽信息;
所述根据各隧道的带宽需求将所述主隧道的路径信息分配给各子隧道的步骤包括:
使用所述主隧道路径的路径信息作为新的子隧道的路径信息;
获取所述新的子隧道的带宽信息;
从所述主隧道的总带宽信息对应的带宽中扣除所述新的子隧道的带宽信息对应的带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隧道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主隧道的总带宽信息对应的带宽中扣除所述新的子隧道的带宽信息对应的带宽的步骤之后包括:
判断所述主隧道的可用带宽是否达到预置的重计算门限,若达到,则根据预置的入口节点地址,预置的出口节点地址,预置的建立属性参数以及总带宽信息计算主隧道的路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隧道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总带宽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入口节点与出口节点之间路径的带宽信息;
根据所述带宽信息选择带宽最大的带宽信息作为总带宽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2,4或6所述的数据传输隧道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属性参数包括:
所述隧道使用的传输协议以及所述隧道使用的数据格式。
8、一种数据传输隧道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总带宽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总带宽信息,其中,所述总带宽为至少能够满足两个子隧道的带宽需求的带宽;
路径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总带宽信息、预置的入口节点地址、预置的出口节点地址以及预置的隧道建立属性参数计算主隧道的路径信息;
信息分配单元,根据各隧道的带宽需求将所述主隧道的路径信息分配给各子隧道;所述子隧道为入口节点地址,出口节点地址以及建立属性参数与所述预置的入口节点地址,预置的出口节点地址以及预置的建立属性参数对应相同的隧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传输隧道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带宽获取单元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各子隧道的带宽信息;
合并单元,用于对所述各子隧道的带宽信息求和得到总带宽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传输隧道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带宽获取单元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入口节点与出口节点之间路径的带宽信息;
隧道选择单元,根据所述带宽信息选择带宽最大的带宽信息作为总带宽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数据传输隧道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分配单元包括:
属性校验单元,用于配置新的子隧道时,判断所述新的子隧道的入口节点地址,出口节点地址以及建立属性参数是否与所述预置的入口节点地址,所述预置的出口节点地址以及所述预置的建立属性参数对应相同;
隧道重用单元,用于当新的子隧道的入口节点地址,出口节点地址以及建立属性参数与所述预置的入口节点地址,所述预置的出口节点地址以及所述预置建立属性参数对应相同时,使用所述主隧道路径的路径信息作为所述新的子隧道的路径信息。
CN2007101456064A 2007-08-30 2007-08-30 数据传输隧道计算方法以及数据传输隧道管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783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456064A CN101378349B (zh) 2007-08-30 2007-08-30 数据传输隧道计算方法以及数据传输隧道管理装置
PCT/CN2008/072151 WO2009030150A1 (fr) 2007-08-30 2008-08-26 Procédé de calcul de tunnel de transmission de données, et appareil de gestion de tunnel de transmission de donné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456064A CN101378349B (zh) 2007-08-30 2007-08-30 数据传输隧道计算方法以及数据传输隧道管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78349A true CN101378349A (zh) 2009-03-04
CN101378349B CN101378349B (zh) 2011-09-14

Family

ID=40421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560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78349B (zh) 2007-08-30 2007-08-30 数据传输隧道计算方法以及数据传输隧道管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78349B (zh)
WO (1) WO200903015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32518A1 (zh) * 2012-08-29 2014-03-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L2tp隧道的建立方法及系统
CN103916303A (zh) * 2014-04-18 2014-07-0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mpls te隧道配置装置和方法
CN108667729A (zh) * 2017-03-30 2018-10-16 杭州达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pls的sdn业务隔离及选路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3881B (zh) * 2014-10-10 2018-06-1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工程隧道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1447114A (zh) * 2020-03-25 2020-07-24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78492B2 (en) * 2002-01-17 2004-08-17 Cisco Technology, Inc. Load balancing for fast reroute backup tunnels
JP3705222B2 (ja) * 2002-02-06 2005-10-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パス設定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る通信ネットワーク並びにノード装置
DE102004008444A1 (de) * 2004-02-19 2005-09-08 Global Scaling Technologies Ag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drahtlosen Datenübertragung
US7031262B2 (en) * 2004-05-19 2006-04-18 Cisco Technology, Inc. Reoptimization triggering by path computation elements
CN100461755C (zh) * 2005-08-12 2009-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mpls te隧道的数据报文传输方法和节点设备
CN100542141C (zh) * 2007-02-08 2009-09-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部署流量工程te隧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32518A1 (zh) * 2012-08-29 2014-03-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L2tp隧道的建立方法及系统
CN103634189A (zh) * 2012-08-29 2014-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L2tp隧道的建立方法及系统
CN103916303A (zh) * 2014-04-18 2014-07-0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mpls te隧道配置装置和方法
CN103916303B (zh) * 2014-04-18 2018-01-0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mpls te隧道配置装置和方法
CN108667729A (zh) * 2017-03-30 2018-10-16 杭州达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pls的sdn业务隔离及选路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67729B (zh) * 2017-03-30 2021-02-02 上海层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pls的sdn业务隔离及选路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78349B (zh) 2011-09-14
WO2009030150A1 (fr) 2009-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50459B2 (en) Bandwidth on-demand services in multiple layer networks
CN100493210C (zh) 动态交换光传输网的基于限制的最短路径优先方法
CN101378349B (zh) 数据传输隧道计算方法以及数据传输隧道管理装置
EP3179679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link state information announcement
CN102281193B (zh) 一种在光纤通道网络中实现报文转发的方法和fc设备
CN104253736A (zh) 通告pe设备的信息的方法和pe设备
CN103490970A (zh) 一种流量工程隧道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2001365A1 (zh) 信息交互、隧道建立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04283781A (zh) 一种路径计算方法和装置
CN101296178B (zh) 域间流量工程路径计算方法和路径计算装置
US10476772B2 (en) Soft constrained shortest-path tunneling
CN112350935A (zh) 针对具有栈深约束的路径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02752185B (zh) 一种确定路由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US7836201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efficient provisioning of data flows
CN104320336A (zh) 一种mpls te链路带宽信息发布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967571A (zh) 一种带宽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6074204A (zh) 算路方法、路由计算设备、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KR20150080183A (ko) 데이터 센터 네트워크의 동적 트래픽 분배 방법 및 장치
CN105515981A (zh) 算路方法、隧道建立方法、pcc、pce及算路系统
CN101258715A (zh) 保证带宽服务的优化带宽分配
CN110958168B (zh) 跨域双向隧道创建方法、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02055662A (zh) 预置路由的确定方法与装置
CN116346717A (zh) 一种确定处理能力的方法、节点和系统
CN109802914B (zh) 一种bsl的确定方法、bier-te控制器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1621451B (zh) 一种承载业务的方法、节点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14

Termination date: 2019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