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52185B - 一种确定路由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确定路由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52185B
CN102752185B CN201110099550.XA CN201110099550A CN102752185B CN 102752185 B CN102752185 B CN 102752185B CN 201110099550 A CN201110099550 A CN 201110099550A CN 102752185 B CN102752185 B CN 1027521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source node
ability
computing unit
time d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9955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52185A (zh
Inventor
王其磊
付锡华
鲍远林
汪学蓉
唐可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09955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521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521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21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521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21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路由路径的方法及系统,此方法包括:路径计算单元优先选择能够连通源节点和终节点的并且均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的一个或多个路径段,将此路径段构成的源节点至终节点的并且满足源节点至终节点时延要求的路径作为最终确定的路由路径,路径计算单元判断不存在上述路径时,选择能够连通源节点和终节点的并且均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的一个或多个路径段,将此路径段构成的源节点至终节点的并且满足源节点至终节点时延要求的路径作为最终确定的路由路径。本发明通过提前获知各域是否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以及是否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进而根据上述参数确定满足时延要求的路径,提高建立路由路径的效率和成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确定路由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组传送网和光网络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确定路由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ITU-T现有标准提供了以太网(Ethernet)的时延测量机制,利用这些机制,可以测量以太网数据帧在两个以太网设备之间链路传输的时延值。ITU-T现有标准G.709同样定义了时延相关的开销字节和时延测量机制,利用标准提供的机制,可以测量信号在两个光传输网络(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简称OTN)节点之间的链路传输时发生的时延值。IETF现有标准中提出了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简称MPLS)以及传送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TP)网络中时延的测量机制,利用这些机制,可以测量数据包在两个MPLS或者MPLS-TP节点之间传输的时延值。
目前较多的运营商提出了网络时延测试需求,根据服务级别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简称SLA)等级分配给用户不同的时延。延时测量结果应该足够精准以支持此协议,即实际的时延必须精准为客户提供可靠的时延测量结果。由于目前的网络运维模式是在只有确定客户的业务路由后(即确定信号传递路径后),通过发送测试信号来检测整条路径的时延值是否满足客户的时延要求,如果不满足客户的需求,还需要重新查找其他可用的路由,再次进行时延测量,这样方式下的运维模式成本很高,并且耗费时间。
针对上述的情况,本申请人提出了下述方案:将链路时延信息及节点时延信息(例如分组传送网中的转发处理时延)作为流量工程属性信息在路由域中发布,然后通过路径计算单元(Path Computation Element,简称PCE)计算一条时延符合要求的路径。但考虑到在实际情况中,并不是所有的域都支持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路由发布,以及并不是所有的PCE都具备时延流量工程的计算能力。现有技术中还可以通过信令时延累加的方法选择符合时延要求的路径,但在实际情况中,并不是所有的域都具备时延累加的能力,所以需要新的确定路由路径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确定路由路径的方法及系统,提高建立路由路径的效率和成功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路由路径的方法,包括:路径计算单元优先选择能够连通源节点和终节点的并且均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的一个或多个路径段,将此路径段构成的源节点至终节点的并且满足源节点至终节点时延要求的路径作为最终确定的路由路径,路径计算单元判断不存在上述路径时,选择能够连通源节点和终节点的并且均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的一个或多个路径段,将此路径段构成的源节点至终节点的并且满足源节点至终节点时延要求的路径作为最终确定的路由路径。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终节点归属于同一子路径计算单元时,所述路径计算单元是指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终节点所属的子路径计算单元;所述源节点向所述子路径计算单元发送路径计算请求,所述子路径计算单元根据本区域是否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以及是否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确定所述路由路径。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终节点属于同一自治区域且属于不同区域时,所述路径计算单元是指所述源节点所属区域的子路径计算单元;所述源节点向本区域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发送路径计算请求,所述源节点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向所述终节点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发送路径计算请求以获知所述终节点所在区域是否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以及是否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并确定所述路由路径。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终节点属于不同的自治区域时,所述路径计算单元是指父路径计算单元;所述源节点经由本区域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向父路径计算单元发送路径计算请求,所述父路径计算单元确定能够连通源节点和终节点的路径段并向与所述路径段相关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发送路径计算请求,并获知各子路径计算单元所在区域是否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以及是否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并确定所述路由路径。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在所述路径计算请求指示所述时延要求的方式为:度量对象中T字段的值为预设指示值,度量值字段指示所述时延要求的值。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路径计算请求中指示需要获知是否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和/或是否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从其它路径计算单元收到路径计算请求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判断所在区域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时,在返回的路径计算响应中指示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并指示路径段对应的时延值,判断所在区域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时,在返回的路径计算响应中指示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路径计算请求和/或路径计算响应中的载荷信号处理主体对象的属性类型长度值字段的第七比特位用于指示是否需要获知或者是否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
路径计算请求和/或路径计算响应中的载荷信号处理主体对象的属性类型长度值字段的第八比特位用于指示是否需要获知或者是否具备信令时延累加的能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确定路由路径的系统,包括节点和路径计算单元 ;路径计算单元,用于优先选择能够连通源节点和终节点的并且均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的一个或多个路径段,将此路径段构成的源节点至终节点的并且满足源节点至终节点时延要求的路径作为最终确定的路由路径,还用于判断不存在上述路径时,选择能够连通源节点和终节点的并且均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的一个或多个路径段,将此路径段构成的源节点至终节点的并且满足源节点至终节点时延要求的路径作为最终确定的路由路径。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节点,用于作为源节点时,向所属区域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发送路径计算请求;所述路径计算单元,用于同时管理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终节点时,在收到源节点发送的路径计算请求后,根据本区域是否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以及是否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确定所述路由路径。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路径计算单元包括源节点所属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和终节点所属的子路径计算单元;所述节点,用于作为源节点时向所属区域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发送路径计算请求;所述源节点所属的子路径计算单元,用于在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终节点属于同一自治区域且属于不同区域时,在收到源节点的路径计算请求后,向所述终节点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发送路径计算请求并获知所述终节点所在区域是否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以及是否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确定所述路由路径;所述终节点所属的子路径计算单元,用于收到路径计算请求后,将所在区域是否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以及是否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的信息通知至所述源节点所属的子路径计算单元。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路径计算单元包括父路径计算单元和子路径计算单元;所述节点,用于作为源节点时,向所属区域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发送路径计算请求;所述子路径计算单元,用于作为源节点所属子路径计算单元并且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终节点属于不同的自治区域时,在收到源节点的路径计算请求后,向所述父路径计算单元转发所述路径计算请求;还用于作为与路径段相关的子路径计算单元时,在收到父路径计算单元发送的路径计算请求后,将所在区域是否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以及是否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的信息通知至所述父路径计算单元;所述父路径计算单元,用于确定能够连通源节点和终节点的路径段,向与所述路径段相关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发送路径计算请求,并根据各子路径计算单元返回的能力信息确定所述路由路径。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源节点或所述子路径计算单元或所述父路径计算单元,还用于在发出的路径计算请求中指示需要获知是否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和/或是否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所述子路径计算单元,还用于在判断所在区域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时,在返回的路径计算响应中指示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并指示路径段对应的时延值,判断所在区域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时,在返回的路径计算响应中指示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
本发明通过提前获知各域是否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以及是否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进而根据上述参数确定满足时延要求的路径,提高建立路由路径的效率和成功率。
本发明通过PCE的判断操作或者PCE间的协作为源节点提供一条时延符合要求的路径(也就是路径所经过的区域均支持流量时延工程),或者是提供一条路径所经过区域均支持时延累加的域序列,源节点采用每域计算的方式得到一条时延符合要求的路径。本方法后续可以扩展到根据SRLG ID、光损伤和丢包等属性建立一条合格路径。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确定路由路径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Metric对象的格式示意图;
图3是LSPA对象的格式示意图;
图4是属性TLV的格式示意图;
图5是具体实施例三中节点的布局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确定路由路径的系统包括节点和路径计算单元。
负责各区域的路径计算单元中存储有此路径计算单元管理的区域是否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和是否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的信息。
路径计算单元用于优先选择能够连通源节点和终节点的并且均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的一个或多个路径段,将此路径段构成的源节点至终节点的并且满足源节点至终节点时延要求的路径作为最终确定的路由路径,还用于判断不存在上述路径时,选择能够连通源节点和终节点的并且均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的一个或多个路径段,将此路径段构成的源节点至终节点的并且满足源节点至终节点时延要求的路径作为最终确定的路由路径。
本系统中,采用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确定的时延比采用信令时延累加能力确定的时延效率更高,所以优先选择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的各路径段组成的路径,次选择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的各路径段组成的路径,并且根据信令时延累加能力计算得到的端到端的时延可以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来验证根据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计算得到的端到端的时延是否正确。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应用于源节点与终节点均归属于一路径计算单元(即由同一路径计算单元管理)的场景。
系统中的节点用于作为源节点时,向所属区域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发送路径计算请求。
系统中的路径计算单元用于同时管理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终节点时,在收到源节点发送的路径计算请求后,根据本区域是否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以及是否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确定所述路由路径。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应用于源节点与终节点属于相同的自治区域(AS)但属于不同的区域(area)的场景。此场景中,源节点所属区域的子路径计算单元能够感知到终节点所属区域的子路径计算单元的位置。并且,源节点所属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可以事先通过配置方式或者自动发现方式得知目的节点所属子路径计算单元及区域是否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以及是否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源节点所属的子路径计算单元也可以通过发送信息查询请求的方式从目的节点所属子路径计算单元获知上述能力信息。
本实施例中的路径计算单元包括源节点所属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和终节点所属的子路径计算单元。
本系统中的节点用于作为源节点时向所属区域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发送路径计算请求。
源节点所属的子路径计算单元用于在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终节点属于同一自治区域且属于不同区域时,在收到源节点的路径计算请求后,向所述终节点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发送路径计算请求并获知所述终节点所在区域是否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以及是否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确定所述路由路径。
终节点所属的子路径计算单元用于收到路径计算请求后,将所在区域是否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以及是否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的信息通知至源节点所属的子路径计算单元。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应用于源节点与所述终节点属于不同的自治区域(AS)并且源节点所属区域的子路径计算单元与终节点所属区域的子路径计算单元不能自动发现其他PCE所支持的时延能力的场景。
本实施例中路径计算单元包括父路径计算单元和子路径计算单元。
本系统中的节点用于作为源节点时,向所属区域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发送路径计算请求。
子路径计算单元用于作为源节点所属子路径计算单元并且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终节点属于不同的自治区域时,在收到源节点的路径计算请求后,向父路径计算单元转发路径计算请求;还用于作为与路径段相关的子路径计算单元时,在收到父路径计算单元发送的路径计算请求后,将所在区域是否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以及是否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的信息通知至父路径计算单元。
父路径计算单元用于确定能够连通源节点和终节点的路径段,向与路径段相关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发送路径计算请求,并根据各子路径计算单元返回的能力信息确定路由路径。
本实施例中的各个子路径计算单元可以通过配置的方式得知其他路径计算单元所支持的时延能力。
各实施例中,通过路径计算请求和路径计算响应完成时延能力的获知过程。具体的,源节点或子路径计算单元或所述父路径计算单元还用于在发出的路径计算请求中指示需要获知是否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和/或是否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子路径计算单元还用于在判断所在区域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时,在返回的路径计算响应中指示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并指示路径段对应的时延值,判断所在区域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时,在返回的路径计算响应中指示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
如图1所示,确定路由路径的方法包括:路径计算单元优先选择能够连通源节点和终节点的并且均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的一个或多个路径段,将此路径段构成的源节点至终节点的并且满足源节点至终节点时延要求的路径作为最终确定的路由路径,路径计算单元判断不存在上述路径时,选择能够连通源节点和终节点的并且均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的一个或多个路径段,将此路径段构成的源节点至终节点的并且满足源节点至终节点时延要求的路径作为最终确定的路由路径。具体的,可以通信令方式选择上述源节点至终节点的并且满足源节点至终节点时延要求的路径。
上述方法中,如果能够选择到一条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的路径,则确定此路径;如果无法选择到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的合适路径,则根据各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的区域,进行信令时延累加选择一条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的路径,预先选择域序列可以提高信令时延累加建立合格路径的成功率。本发明中域中支持时延流量工程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域中节点支持时延流量工程属性泛洪以及PCE支持时延流量工程计算。域支持时延累加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域中节点支持信令来收集时延然后累加的能力。
本方法中,采用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确定的时延比采用信令时延累加能力确定的时延更为精确,所以优先选择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的各路径段组成的路径。如果无法得到一条上述的路径,则选择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的域序列中的各路径段组成的路径,并且根据信令时延累加能力计算得到的端到端的时延,同样可以在信令时延累加的过程中进行时延的验证,验证路径是否符合时延约束条件。在时延流量工程和信令时延累加两种方式并存的情景中,信令时延累加的方式可以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
本方法,适用于分组传送网或者光传送网,在每两个节点之间启动时延测量功能,每两个节点通过时延测量机制,测量位于这两个节点之间的所有链路的时延;时延测量可按照主动测量方式,每15分钟或24小时自动发起延时测量,也可以按照需要的时间间隔(比如5分钟或者1小时)测量链路的时延。时延测量的时间间隔可配置。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应用于源节点与终节点均归属于一路径计算单元(即由同一路径计算单元管理)的场景。
确定路由路径的路径计算单元是指源节点所属区域的子路径计算单元;源节点向此子路径计算单元发送路径计算请求,此子路径计算单元根据本区域是否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以及是否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确定所述路由路径。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应用于源节点与终节点属于相同的自治区域(AS)但属于不同的区域(area)的场景。此场景中,源节点所属区域的子路径计算单元能够感知到终节点所属区域的子路径计算单元的位置。并且,源节点所属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可以事先通过配置方式或者自动发现方式得知目的节点所属子路径计算单元及区域是否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以及是否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源节点所属的子路径计算单元也可以通过发送信息查询请求的方式从目的节点所属子路径计算单元获知上述能力信息。
确定路由路径的路径计算单元是指所述源节点所属区域的子路径计算单元。源节点向本区域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发送路径计算请求,源节点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向所述终节点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发送路径计算请求以获知所述终节点所在区域是否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以及是否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并确定所述路由路径。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应用于源节点与所述终节点属于不同的自治区域(AS)并且源节点所属区域的子路径计算单元与终节点所属区域的子路径计算单元不能自动发现其他PCE所支持的时延能力的场景。
确定路由路径的路径计算单元是指父路径计算单元。源节点经由本区域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向父路径计算单元发送路径计算请求,父路径计算单元确定能够连通源节点和终节点的路径段并向与所述路径段相关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发送路径计算请求,并获知各子路径计算单元所在区域是否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以及是否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并确定路由路径。
各实施例中,在路径计算请求指示时延要求的方式为:度量对象(Metric Object)中T字段的值为预设指示值,度量值字段指示所述时延要求的值。此时延要求也可以在路径计算响应中指示。
现有协议或标准(RFC5440)中,度量对象(Metric Object)包括Reserved字段、Flags字段、C比特位、B比特位、T字段和metric-value字段,如图2所示。对T字段定义了三个值,对应于metric-value代表不同的属性。本发明中对其中字段增加了两个新的定义。T字段的值为预设指示值(此值可以为“11”比特值和“12”比特值,或者其它值)时,metric-value字段中的值为源节点到终节点的端到端时延要求的值和时延抖动值。本发明还包括以下设置方式:路径计算请求中度量对象(Metric Object)中B比特位设置为1时,表示metric-value字段中携带的是端到端时延要求的最大值和最大抖动值,PCE计算出的路径时延值不应超过此时延最大值及时延抖动最大值。路径计算请求中度量对象(Metric Object)中C比特位设置为1时,表示指示PCE必须提供计算后的路径时延值。
各实施例中,通过路径计算请求和路径计算响应完成时延能力的获知过程。具体的,路径计算请求中指示需要获知是否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和/或是否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从其它路径计算单元收到路径计算请求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判断所在区域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时,在返回的路径计算响应中指示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并指示路径段对应的时延值,判断所在区域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时,在返回的路径计算响应中指示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
现有协议中,载荷信号处理主体对象(LSPA Object)用于描述在使用PCE进行路径计算时需要考虑的各种流量工程标签交换路径(简称TE-LSP)的属性。
本发明中扩展LSPA Object的属性(Attribute)类型长度值(Type-Length-Value,简称TLV)进行指示,如图3所示为LSPA Object,图4所示为属性TLV格式:使用路径计算请求和/或路径计算响应中的载荷信号处理主体对象(LSPA Object)的属性TLV字段的第七比特位用于指示是否需要获知或者是否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使用路径计算请求和/或路径计算响应中的载荷信号处理主体对象的属性TLV字段的第八比特位用于指示是否需要获知或者是否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例如,在路径计算请求中携带LSPA Object的属性TLV字段(Attribute TLV)中第七、八比特的值为“10”时,表示优先希望通过时延流量工程能力得到一条符合时延要求的路径。在路径计算响应中携带LSPA Object的属性TLV字段(Attribute TLV)中第七、八比特的值为“11”时,表示同时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和信令时延累加能力。
具体实施例一
对应于实施例一的场景。PCE1内包括节点1和节点2,节点1作为源节点,需要建立连接到节点2的路径。
节点1向PCE1发送路径计算请求,此请求的度量对象中T字段的值为“11”,度量值字段中值为节点1能够容忍的时延要求,此请求中载荷信号处理主体对象的属性TLV字段的第七、八字比特位的值为“10”。PCE1收到此请求后,判断终节点为节点2且位于同一自治(AS)区域内,PCE1判断本区域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时,计算出一条从节点1到节点2的符合时延要求的路径(此路径可以是节点1直接到节点2的路径,也可以是节点1经由其它节点到节点2的路径),PCE1将此路径通知至首节点。PCE1判断本区域不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但同时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时,在向节点1发送的路径计算响应的LSPA对象的属性TLV相应字段中指示“01”表示其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首节点在获知其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后,采用信令时延累加的方式寻找一条合适的路径。
具体实施例二
对应于实施例二的场景。PCE1负责节点1所在区域(area)的路径计算,PCE2负责节点2所在区域(area)的路径计算,PCE1和PCE2能够通过发现机制或者配置的方式互通位置信息,需要建立节点1至节点2的路径。
节点1向PCE1发送路径计算请求,此请求的度量对象中T字段的值为“11”,度量值字段中值为节点1能够容忍的时延要求,此请求中载荷信号处理主体对象的属性TLV字段的第七、八字比特位的值为“10”。PCE1收到此请求后,判断终节点为节点2且位于PCE2的区域内,向PCE2发送路径计算请求,在此请求中携带能力获知要求以及时延要求,PCE2判断本区域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时,通过两个PCE之间请求应答信息的交互,确定出一条从节点1到节点2的符合时延要求的路径,将此路径通知至节点1。PCE2判断本区域不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但同时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时,在向节点1发送的路径计算响应的LSPA对象的属性TLV相应字段中指示“01”表示其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首节点在获知其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后,采用信令时延累加的方式寻找一条合适的路径。
具体实施例三
在父PCE和子PCE共存的结构中,初始化PCE的层次信息,即配置PCE与父PCE和子PCE之间的信息交互如层次PCE标准中描述;配置的信息包括在子PCE上配置父PCE的位置,交互的信息包括域间链路的属性信息等。
如图5所示,PCE 1、PCE 2、PCE 3、PCE 4均为子PCE,PCE 5为父PCE;BN为边界节点;图中包含5个区域,其中1-4区域为子PCE负责的区域,区域5为父PCE负责的区域,包含上述的子区域。
计算一条时延符合约束条件的从PCE1中源节点到PCE3中的终节点的的路径包括:
1)、区域1中的源节点发送路径计算请求(PCReq)给负责本区域的PCE 1,要求计算一条到终节点的端到端路径,路径计算请求中携带LSPA Object描述PCE路径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的LSP属性,在LSPA Object携带的可选属性TLV字段中携带属性TLV,将扩展的时延比特位设置为“10”,暗示需要优先考虑时延流量工程计算一条可行的路径,同时使用扩展的Metric Object携带要求的可接受时延最大值,将Metric Object对象中的C比特设置为1。
2)、PCE 1发现终节点不在本区域,发送路径计算请求给父PCE(即 PCE5),路径计算请求中包含步骤1)中所述的LSPA Object和Metric Object。
3)、PCE 5发现终节点在区域3,然后PCE 5根据域之间的连通性以及域间链路的属性(包括是否支持时延相关属性等),决定出一些可能的域路径。比如:决定出三条可能的域路径(例如:S-BN13-BN41-D4-BN42-BN33-D,S-BN11-BN21-D2-BN23-BN31-D,S-BN11-BN21-D2-BN24-BN32-D;这里假如BN12-BN22属性不符合)。
4)、PCE 5发送边缘-边缘的路径计算请求给负责区域2的PCE 2(例如:BN21-BN23和BN21-BN24);PCE 5发送同样的边缘-边缘的路径计算请求给PCE 4(例如:BN41-BN42)。路径计算请求中包含LSPA Object上述的Metric Object。在LSPA Object携带的可选属性TLV字段中携带属性TLV,将扩展的时延比特位设置为“10”,暗示需要优先考虑时延流量工程计算一条可行的路径,同时使用扩展的Metric Object携带要求的可接受时延最大值,将Metric Object对象中的C比特设置为1。
5)、PCE 5发送源节点-边缘的路径计算请求给负责区域1的PCE 1(例如:S-BN11和S-BN13)。路径计算请求中同样包含LSPA Object和Metric Object,设置同步骤4)中描述。
6)、PCE 5发送边缘-终节点的路径计算请求给负责区域3的PCE 3(例如: BN31-D、BN32-D和BN33-D)。路径计算请求中同样包含LSPA Object和Metric Object,设置同4)中描述。
7)、区域2如果只支持时延流量工程,不支持信令时延累加,则PCE3在应答给PCE 5的PCRep消息中使用Metric object携带区域2内请求的路径段(例如BN21-BN23或者BN21-BN24)的时延值,同时携带LSPA Object,设置对应标识位为10。
如果此时区域2同时支持信令时延累加,则同时在应答给PCE 5的PCRep消息中携带LSPA Object,设置对应比特位为11;
如果区域2不支持时延流量工程,但支持信令时延累加的方式获得路径,则在应答给PCE 5的PCRep消息中包含LSPA Object,其中将LSPA Object中扩展的比特位设置为01,同时携带NO-PATH Object,暗示区域2没有选择符合时延要求的路径,但可以通过信令时延累加的方式选择一条可行的路径;
如果区域2上述两者均不支持,则在PCRep消息中包含NO-PATH Object,暗示区域2既不支持时延流量工程,也不可以通过信令时延累加,无法找到可行的路径。同样其他子PCE负责的区域也是按照区域2的方式发送PCRep消息给PCE 5。
8)、PCE 5在接收到所有子PCE的应答之后,结合域间链路属性,如果可以计算出一条时延符合要求的端到端路径,则返回给PCE 1一条结果路径,在PCRep消息中携带Metric Object,标识计算后的端到端路径的时延值;如果只能选择一条具备时延累加特性的域路径,则返回给PCE 1这条域路径;如果上述二者均无法做到,则返回NO-PATH对象给PCE 1。PCE 1接收到上述消息后,发送给源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Claims (13)

1.一种确定路由路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路径计算单元优先选择能够连通源节点和终节点的并且均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的一个或多个路径段,将此路径段构成的源节点至终节点的并且满足源节点至终节点时延要求的路径作为最终确定的路由路径,路径计算单元判断不存在上述路径时,选择能够连通源节点和终节点的并且均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的一个或多个路径段,将此路径段构成的源节点至终节点的并且满足源节点至终节点时延要求的路径作为最终确定的路由路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终节点归属于同一子路径计算单元时,所述路径计算单元是指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终节点所属的子路径计算单元;
所述源节点向所述子路径计算单元发送路径计算请求,所述子路径计算单元根据本区域是否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以及是否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确定所述路由路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终节点属于同一自治区域且属于不同区域时,所述路径计算单元是指所述源节点所属区域的子路径计算单元;
所述源节点向本区域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发送路径计算请求,所述源节点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向所述终节点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发送路径计算请求以获知所述终节点所在区域是否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以及是否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并确定所述路由路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终节点属于不同的自治区域时,所述路径计算单元是指父路径计算单元;
所述源节点经由本区域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向父路径计算单元发送路径计算请求,所述父路径计算单元确定能够连通源节点和终节点的路径段并向与所述路径段相关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发送路径计算请求,并获知各子路径计算单元所在区域是否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以及是否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并确定所述路由路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路径计算请求指示所述时延要求的方式为:度量对象中T字段的值为预设指示值,度量值字段指示所述时延要求的值。
6.如权利要求2、3、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径计算请求中指示需要获知是否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和/或是否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从其它路径计算单元收到路径计算请求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判断所在区域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时,在返回的路径计算响应中指示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并指示路径段对应的时延值,判断所在区域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时,在返回的路径计算响应中指示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路径计算请求和/或路径计算响应中的载荷信号处理主体对象的属性类型长度值字段的第七比特位用于指示是否需要获知或者是否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
路径计算请求和/或路径计算响应中的载荷信号处理主体对象的属性类型长度值字段的第八比特位用于指示是否需要获知或者是否具备信令时延累加的能力。
8.一种确定路由路径的系统,包括节点和路径计算单元,其特征在于,路径计算单元,用于优先选择能够连通源节点和终节点的并且均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的一个或多个路径段,将此路径段构成的源节点至终节点的并且满足源节点至终节点时延要求的路径作为最终确定的路由路径,还用于判断不存在上述路径时,选择能够连通源节点和终节点的并且均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的一个或多个路径段,将此路径段构成的源节点至终节点的并且满足源节点至终节点时延要求的路径作为最终确定的路由路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节点,用于作为源节点时,向所属区域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发送路径计算请求;
所述路径计算单元,用于同时管理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终节点时,在收到源节点发送的路径计算请求后,根据本区域是否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以及是否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确定所述路由路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径计算单元包括源节点所属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和终节点所属的子路径计算单元;
所述节点,用于作为源节点时向所属区域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发送路径计算请求;
所述源节点所属的子路径计算单元,用于在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终节点属于同一自治区域且属于不同区域时,在收到源节点的路径计算请求后,向所述终节点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发送路径计算请求并获知所述终节点所在区域是否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以及是否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确定所述路由路径;
所述终节点所属的子路径计算单元,用于收到路径计算请求后,将所在区域是否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以及是否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的信息通知至所述源节点所属的子路径计算单元。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径计算单元包括父路径计算单元和子路径计算单元;
所述节点,用于作为源节点时,向所属区域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发送路径计算请求;
所述子路径计算单元,用于作为源节点所属子路径计算单元并且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终节点属于不同的自治区域时,在收到源节点的路径计算请求后,向所述父路径计算单元转发所述路径计算请求;还用于作为与路径段相关的子路径计算单元时,在收到父路径计算单元发送的路径计算请求后,将所在区域是否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以及是否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的信息通知至所述父路径计算单元;
所述父路径计算单元,用于确定能够连通源节点和终节点的路径段,向与所述路径段相关的子路径计算单元发送路径计算请求,并根据各子路径计算单元返回的能力信息确定所述路由路径。
12.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节点或所述子路径计算单元,还用于在发出的路径计算请求中指示需要获知是否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和/或是否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
所述子路径计算单元,还用于在判断所在区域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时,在返回的路径计算响应中指示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并指示路径段对应的时延值,判断所在区域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时,在返回的路径计算响应中指示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节点或所述子路径计算单元或所述父路径计算单元,还用于在发出的路径计算请求中指示需要获知是否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和/或是否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
所述子路径计算单元,还用于在判断所在区域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时,在返回的路径计算响应中指示具备时延流量工程属性能力并指示路径段对应的时延值,判断所在区域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时,在返回的路径计算响应中指示具备信令时延累加能力。
CN201110099550.XA 2011-04-20 2011-04-20 一种确定路由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521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99550.XA CN102752185B (zh) 2011-04-20 2011-04-20 一种确定路由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99550.XA CN102752185B (zh) 2011-04-20 2011-04-20 一种确定路由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2185A CN102752185A (zh) 2012-10-24
CN102752185B true CN102752185B (zh) 2016-09-14

Family

ID=47032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9955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52185B (zh) 2011-04-20 2011-04-20 一种确定路由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521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6182B (zh) * 2015-09-06 2019-06-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配置ptn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US9967052B2 (en) * 2016-08-26 2018-05-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hotonic layer aware path computation element
CN108965132B (zh) 2017-05-22 2021-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路径的方法及装置
WO2019162210A1 (en) * 2018-02-20 2019-08-29 Anapaya Systems Ag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facing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10324242B (zh) * 2018-03-29 2021-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发送的方法、网络节点和系统
CN109787868B (zh) * 2019-03-18 2022-03-01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选取路由路径的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5311A (zh) * 2004-11-05 2007-12-26 思科技术公司 用于使用路径密钥从路径计算元件中取回计算出的路径的系统和方法
CN101159695A (zh) * 2007-11-16 2008-04-0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链路选择方法和设备
CN101325544A (zh) * 2008-07-21 2008-12-17 武汉理工大学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链路多特征值的多路径路由建立方法
CN101616055A (zh) * 2008-06-27 2009-12-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系统和节点
CN101662704A (zh) * 2008-08-26 2010-03-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光波长路径的方法、系统和节点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50672B (en) * 2007-12-31 2011-10-11 Nat Univ Tsing Hua A matjod for constructing network application-layer multicast trees by transmiting data among network terminal equipment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5311A (zh) * 2004-11-05 2007-12-26 思科技术公司 用于使用路径密钥从路径计算元件中取回计算出的路径的系统和方法
CN101159695A (zh) * 2007-11-16 2008-04-0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链路选择方法和设备
CN101616055A (zh) * 2008-06-27 2009-12-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系统和节点
CN101325544A (zh) * 2008-07-21 2008-12-17 武汉理工大学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链路多特征值的多路径路由建立方法
CN101662704A (zh) * 2008-08-26 2010-03-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光波长路径的方法、系统和节点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2185A (zh) 2012-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06341B (zh) 用于在穿过提供商网络的ce-ce路径上高效路由ip流量的技术
CN102752185B (zh) 一种确定路由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CN1973486B (zh) 在采用受保护链路的数据网络中避免微环的方法和装置
EP2548341B1 (en) Alternate down paths for directed acyclic graph (dag) routing
US7567512B1 (en) Traffic engineering using extended bandwidth accounting information
CN102104495B (zh) 共享Mesh保护的实现方法和设备及光网络系统
US957138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domain RSVP-TE LSP load balancing
US20070268821A1 (en) Rpr representation in ospf-te
JP2013541290A (ja) 複数の領域及び複数の自律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リレーされるcspf
WO2013159451A1 (zh) 跨域端到端路由的获取方法及装置、子路由计算实体
CN102119517B (zh) 用于多拓扑支持的系统和方法
CN101237399A (zh) 获取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281193B (zh) 一种在光纤通道网络中实现报文转发的方法和fc设备
WO2014081766A1 (en) Bandwidth on-demand services in multiple layer networks
CN102714621A (zh) 向路径计算单元提供反馈
EP267898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vertising a composite link in 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 and/or 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traffic engineering
CN108881017B (zh) 改变多路径标签交换路径中每跳带宽约束的方法及路由器
CN101159695A (zh) 链路选择方法和设备
CN103166848A (zh) 选择多协议标签交换流量工程旁路隧道的方法及节点
CN101964743A (zh) 多协议标签交换路径aps保护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3542120B (zh) 一种路径选择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320336B (zh) 一种mpls te链路带宽信息发布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6416153A (zh) 表示lsp切换阈值的ldp切换阈值tlv
CN101521601A (zh) 一种通告相邻网络域ds-te信息的方法和系统及设备
CN116346717A (zh) 一种确定处理能力的方法、节点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14

Termination date: 2019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