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74024B - 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偏振编码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偏振编码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74024B
CN101374024B CN2008102220439A CN200810222043A CN101374024B CN 101374024 B CN101374024 B CN 101374024B CN 2008102220439 A CN2008102220439 A CN 2008102220439A CN 200810222043 A CN200810222043 A CN 200810222043A CN 101374024 B CN101374024 B CN 1013740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ation
light
power
signal
optical ampl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220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74024A (zh
Inventor
李政勇
吴重庆
杨双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81022204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740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74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740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740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7402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偏振编码(PE)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使用SOA进行偏振旋转,并采用三种方法实现功率均衡的偏振编码:其一,采用电控方式编码,通过单路衰减实现功率均衡;其二,采用光电同步控制方式实现功率均衡的偏振编码;其三,采用光控方式编码,通过单路衰减实现功率均衡。基于这三种编码控制方法采用正交偏振编码方法实现三种相应的偏振编码器,在正交偏振编码方法中,S偏振态表示逻辑“0”,P偏振态表示逻辑“1”,并且两正交偏振光脉冲功率相同。根据本发明实现的偏振编码器编码速度比常规偏振编码器快很多,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偏振编码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编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偏振编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通信编码技术一般采用基于光强的有无(ON/OFF)方式对光信号进行二进制编码,即有光(ON)代表逻辑“1”,无光(OFF)代表逻辑“0”。这种编码方式因技术难度小容易实现而被广泛采用,但是光强的有无是靠媒质的增益和吸收来实现的,光强OFF状态的能量被吸收而转变为热能,处理器需要通过制冷过程稳定温度,因而会降低处理速度,特别是那些长连“0”的信号,光强编码方式将会损失大量能量。更重要的是对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而言,由于需要进行多波长信号叠加,这种编码方式会导致信号强度分布的严重不均衡,致使信号质量大大下降。
早在1975年,Watrasiewicz就曾指出可以用偏振的两个本征态实现二进制逻辑。十几年后,Y.C.Chen等人采用InGaAsP/InP激光器实现了电控偏振开关和双稳态(偏振逻辑),但是电控方式的速度比较低,而且具有功率不平衡的缺点。最近,Y.A.Zaghloul等人提出了一种应用薄膜技术实现的偏振二进制逻辑,偏振编码正一步步朝实用化方向发展。国内在偏振编码的应用研究侧重于量子通信,譬如唐志列等人提出的相位调制/偏振编码的编码方式,该编码器主要由偏振分束器、相位调制器、随机发生器和保偏光纤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一束偏振光入射到偏振分束器,分成两束等幅且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线偏振光,其中一束经保偏光纤直接进入偏振分束器;另一束经保偏光纤、相位调制器后进入偏振分束器,两光束在偏振分束器处发生偏振耦合。
该编码器利用相位调制偏振态的方法,对光子的偏振态进行编码。该方案可随机制备各种非正交偏振态的光子,适用于基于单光子的量子光通信,但由于采用马赫-贞德型干涉结构,该结构对相位变化十分敏感,两路耦合所得的偏振态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对于目前实用的基于大量相干光子的光纤通信而言,直接采用此种结构所得编码信号的稳定性难于保证。
此外,韩正甫,朱冰等在发明专利“一种偏振控制编码方法、编码器和量子密钥分配系统”(公开号:CN1312878C,公开日:2005.8.10)中公开了一种量子通信用偏振调制(编码)方案,通过两个动态偏振控制器对光量子进行偏振编码。由于动态偏振控制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线性特点,因而该方法能较好地实现偏振态编码。但其不足是:该动态偏振控制器的响应速度较慢,在微秒数量级,最大调制速率只有几兆赫兹,不能满足高速光通信的需要。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出了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emiconductor OpticalAmplifier,SOA)的快速偏振编码器,根据SOA的偏振相关特性进行偏振编码。SOA具有皮秒(百万分之一微秒)级的响应速度,并且对注入电流和输入光强的偏振旋转具有很好的关联特性,利用SOA这些特点,可以实现功率均衡的高速偏振编码,编码速率可达吉赫兹(数千兆赫兹)。根据本发明的编码器是光信息处理的基本元件,可广泛用于高速光纤通信、光信号处理、光分组交换、全光路由和光计算等领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结构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偏振编码器方法及装置,其根据SOA的偏振相关特性,利用SOA实现偏振编码。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偏振编码器方法,其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1依据SOA的偏振旋转原理,利用SOA的偏振相关特性实现输出光的正交偏振旋转。其中,所述SOA的偏振旋转原理如下:
其一,将SOA看作一个光学系统,那么输出偏振态
Figure G2008102220439D00021
与输入偏振态的关系可以用斯托克斯矢量和密勒矩阵描述,即
Figure G2008102220439D00023
其中密勒矩阵M是一个与模式增益相关的4×4矩阵。矩阵M(x)可由如下模型方程描述:
M = M A · M R · M P =
G · 1 0 0 0 0 1 0 0 0 0 cos θ sin θ 0 0 - sin cos θ · 1 cos 2 α 0 0 cos 2 α 1 0 0 0 0 sin 2 α 0 0 0 0 sin 2 α - - - ( 1 )
其中MP代表部分线性偏振器(PLP—Partly Linear Polarizer),MR为双折射波片,MA为偏振无关放大器,这是利用SOA进行偏振编码操作的模型基础。该模型表明光信号经过SOA所发生的物理过程可以等效为:首先,光信号经过一个具有α角的部分线偏振器;然后通过一个延迟量为θ的双折射波片,光信号的偏振矢量绕S1轴旋转θ;最后由偏振无关的放大器放大G倍完成。
其二,要实现正交偏振态输出,应该使两输出偏振矢量在Poincaré球的同一大圆上,即经过PLP的光信号其偏振态必须在S2-S3平面上,故输入光信号须满足
cos2α=-s1/s0        (2)
其中s1、s0为输入光偏振矢量的Stokes分量。
其三,由偏振态正交条件知,双折射波片对两个待编码信号的延迟量θ须满足:
Δθ=θ21=π       (3)
以上方程(1)~(3)就是所述基于SOA的偏振编码方法的理论基础。在满足方程(2)的条件下,通过增加SOA的偏置电流或控制光的功率,可使输出光的偏振态产生180°(π)旋转,即符合方程(3)的要求。
步骤2进行功率调整,实现功率均衡。步骤1中所述偏置电流或控制光功率增大时,SOA增益将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输出两正交偏振态的功率差异,本发明使用三种功率均衡单元(PEU)进行功率调整,相应地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实现功率均衡的偏振编码::其一,采用电控偏振编码方式,通过单路衰减实现功率均衡;其二,采用光电同步控制偏振编码方式实现功率均衡;其三,采用光控偏振编码方式,通过单路衰减实现功率均衡。
方法1采用电控偏振编码方式,通过单路衰减来实现功率均衡,其具体技术方案是:待编码为电信号,直接对SOA的注入电流(需提供一定的直流偏置)进行调制;然后对输出光采用功率均衡单元(PEU)进行功率调整,即首先将其进行偏振分束为一大一小两路光束,并将功率较大的一路光束衰减一部分,然后经过偏振合束将两路光束合成一路即可。
方法2采用光电同步控制偏振编码方式实现功率均衡,其具体实施方案是:采用对输入光功率进行同步控制来抑制输出光功率的增大,即增益大则减小输入光,反之则增大。所述输入光功率的变化也会影响输出偏振态,且所述输入光功率引起的偏振旋转与注入电流具有相同的旋转轴而且方向相反,具体地,当注入电流较大时使输入光减小,而当注入电流较小时使输入光增大,从而实现正交偏振旋转角,从而实现两偏振态的功率均衡。
方法3采用光控偏振编码方式,通过单路衰减实现功率均衡,其具体技术方案是:在注入电流不变的情况下,利用SOA的交叉偏振调制效应,通过引入另一波长的控制光实现对输入光的偏振编码。因交叉增益调制的影响,输出光信号的功率会出现差异,采用方式1中的功率均衡单元(PEU)进行功率均衡。这种光控方法可以将编码速度提高到皮秒级。
根据上述三种实现功率均衡的偏振编码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以下三种偏振编码器:
一种基于SOA的电控偏振编码器,其包括:激光源、SOA和功率均衡单元;其中,所述激光源包括:直流激光器和偏振控制器PC;所述功率均衡单元包括:窄带滤波器NBF、偏振控制器PC、偏振分束器PBS、偏振合束器PBC、可调衰减器VOA以及相位补偿Δt。
所述电控偏振编码器编码的是光信号的偏振态,其编码信号通过SOA的偏置电流加载到光信号之上,以SOA的偏置电流作为电信号输入完成光信号的偏振旋转;编码后的光信号经功率均衡单元调整后输出;所述功率均衡单元PEU用于实现两个正交偏振态的功率平衡;
该电控偏振编码器具有以下连接控制方式:
由激光源发出一偏振稳定的直流激光束,通过SOA的偏振旋转实现电信号到光偏振态的编码,获得S偏振态和P偏振态两种偏振光,再经功率均衡单元PEU实现这两种偏振光的功率平衡。
一种基于SOA的光电同步控制的偏振编码器,其包括:一个激光源、一个SOA和一个窄带滤波器NBF。其中,所述激光源包含直流激光器、外调制器EM和偏振控制器PC。该光电同步控制的偏振编码器具有以下连接方式:
由直流激光器CW Laser发出一偏振稳定的直流激光束,经外调制器EM进行同步调制后,由偏振控制器PC2调整输入偏振态进入SOA,通过SOA的偏振旋转实现电信号到光偏振态的编码,再经窄带滤波器NBF滤波,获得S偏振态和P偏振态两种偏振光。
所述光电同步控制的偏振编码器编码的是光信号的偏振态,其编码信号通过SOA的偏置电流加载到光信号之上,以SOA的偏置电流端作为电信号的输入并同步控制输入光信号完成偏振编码;而且其反码信号还同步地加载到外调制器上对输入光功率进行控制抑制输出光功率的变化;以电信号的正反码同步控制SOA的注入电流和输入光功率实现两正交偏振态的功率平衡。
所述光电同步是指光电信号相位一致,利用可编程脉冲发生器同步输出正反两种编码信号的特点,同时对SOA的电流和外调制器EM进行控制,使光电信号由同一编码源和同一时钟控制,从而实现严格意义上的光电同步。
一种基于SOA的光控偏振编码器,其包括:一个激光源、一个控制激光源、SOA、环型器和功率均衡单元;其中,所述激光源包含激光器Laser1、隔离器ISO和偏振控制器PC1;所述控制激光源包含激光器Laser2、外调制器EM和偏振控制器PC2;所述功率均衡单元(PEU)包含:窄带滤波器NBF、偏振控制器、偏振分束器BPF、偏振合束器BPC、可调衰减器VOA和相位补偿器Δt。
该光控偏振编码器编码的是光信号的偏振态,编码信号通过反向输入SOA的另一波长的高速编码控制光加载到光信号之上;而且编码光信号经功率均衡装置调整后输出;另一不同波长的激光器加上相应的编码电信号产生控制光,该控制光主要用来实现偏振编码;所述功率均衡单元(PEU)用于实现两个正交偏振态的功率平衡。
该光控偏振编码器具有以下连接方式:
激光器Laser1(波长为λ1)发出稳定的激光束,经隔离器(ISO)后由偏振控制器PC1调整输入偏振态进入SOA;控制激光器Laser2(波长为λ2)发出的激光经外调制器EM调制后,得到一个具有相应编码的光信号;再由偏振控制器PC2调整输入偏振态后,经环行器Circulator反向进入SOA,通过交叉偏振调制效应对信号光进行正交偏振编码,获得S偏振态和P偏振态两种正交偏振光;由于交叉增益调制的影响,输出两正交偏振信号的功率不相等,需再经过功率均衡单元PEU调整后得到所述功率均衡的偏振编码信号。
上述三种偏振编码器还具有以下特征:采用正交偏振编码,其中S偏振态表示逻辑“0”,P偏振态表示逻辑“1”;S偏振态表示的逻辑“0”与P偏振态表示的逻辑“1”的光脉冲功率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所述编码器适用于高速光纤通信领域,波长范围由SOA的参数决定;实现光编码的方式简单易行,只需同步调节SOA偏置电流与输入光大小即可;编码方式为电控光编码时,编码速度大于300MHz,编码源为数字电信号;编码方式为光控光编码时,编码速度可达10GHz以上,编码源为数字光信号或电信号;该编码方式实现的编码光信号,最简单的解码只需一个检偏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能方便地对光信号进行电控、或光电同步控制编码,而且可以实现完全光控的偏振编码,编码速度相当快,适用速率达到Gb/s以上,此外该方案还具有功率均衡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SOA的电控偏振旋转原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基于SOA电控的功率均衡偏振编码原理图;
图3是基于SOA光电同步控制的功率均衡偏振编码器原理图;
图4是基于SOA光控的功率均衡偏振编码原理图。
图中所标示名称的含义如下:
Laser:激光器;CW:直流;SOA:半导体光放大器;PC:偏振控制器;ISO:隔离器;PBS:偏振分束器;PBC:偏振合束器;VOA:可调衰减器;Δt:相位补偿;PEU:功率均衡单元;P State:P偏振态;S State:S偏振态;Circulator:环型器;NBF:窄带滤波器;Synchronous:同步;Modulating Current:调制电流;EM:外调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图1是基于SOA的电控偏振旋转原理图。如图1所示,在调制电流的作用下,可以使输出信号光的偏振态发生正交偏振旋转。具体地,将一束稳定的直流激光(CW Laser)引入SOA,通过调制注入(或偏置)电流(I),得到P态和S态偏振态,从而使输出信号光的偏振态出现两种正交偏振态。由于电流对SOA增益的影响,两正交偏振态的功率不等。
实施例2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电控方式实现基于SOA的功率均衡偏振编码。本实施例采用基于单路衰减的功率均衡单元(PEU)实现功率平衡,如图2中所示,将一束稳定的直流激光(CW Laser)引入SOA,通过调制注入(或偏置)电流(I),使输出信号光的偏振态发生正交偏振旋转。由于注入电流的增益作用,输出光的功率也会变化,为此采用功率均衡单元(PEU)实现功率平衡,用偏振分束器(PBS)和一个偏振控制器(PC2)先将两正交的偏振光分成两路,在光强大的一路增加一合适大小的衰减器(VOA),而在另一路加相位补偿器(Δt),使两路光分别经过衰减器和相位补偿器后,到达偏振合束器(PBC)时功率相同、相位不变。经过合束后,就得到功率均衡的偏振编码信号。图中窄带滤波器(NBF)起滤掉SOA的自发辐射噪声的作用。
实施例3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采用光电同步控制的方式实现基于SOA的功率均衡偏振编码。本实施例应用同步方法对输入光功率进行反相控制实现输出光信号的功率均衡,在图3中,通过对SOA的注入电流和输入光功率进行同步控制,以实现功率均衡的偏振编码。当电流为高脉冲“1”时,调制输入光的EM上所加电信号正好相反为低脉冲“0”,由于电流和光功率相反的旋转特性,因而能获得较大的偏振旋转角,同时输出光功率稳定于某事先确定的值,反之亦然。在该光电同步控制方法中,实现光电同步即光电信号相位的一致是关键,利用可编程脉冲发生器可以同步输出正反两种编码信号的特点,同时对SOA的电流和外调制器进行控制,使光电信号由同一编码源和同一时钟控制,从而得以实现严格意义上的光电同步。
实施例4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光控方式实现基于SOA的功率均衡偏振编码器。如图4所示,激光器Laser1(波长为λ1)发出稳定的激光束,经隔离器(ISO)后由偏振控制器(PC1)调整输入偏振态进入SOA;控制激光器Laser2(波长为λ2)发出的激光经外调制器(EM)调制后,得到一个具有相应编码的光信号;再由偏振控制器(PC2)调整输入偏振态后,经环行器(Circulator)反向进入SOA,通过交叉偏振调制效应对信号光进行正交偏振编码。由于交叉增益调制的影响,输出两正交偏振信号的功率不相等。为此,采用实施例2(如图2中所示)中的功率均衡单元(PEU)实现功率调整。图4中窄带滤波器(NBF)除滤掉SOA的自发辐射噪声外,还滤掉控制激光Laser2。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根据本发明实现的编码器是偏振敏感装置,系统搭建应尽量在光学平台上进行,而且系统搭建完成后须进行调试方可使用,否则不能达到上述功能。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偏振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依据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偏振旋转原理,利用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偏振相关特性实现输出光的正交偏振旋转;所述正交偏振旋转用于实现正交偏振态的输出,其正交偏振态的S偏振态表示逻辑“O”,P偏振态表示逻辑“1”;S偏振态表示的逻辑“O”与P偏振态表示的逻辑“1”的光脉冲功率相同;所述偏振旋转原理包括:
其一,将半导体光放大器看作一个光学系统,输出偏振态 
Figure FSB00000392037200011
与输入偏振态 
Figure FSB00000392037200012
的关系利用斯托克斯矢量和密勒矩阵M描述,即 
Figure FSB00000392037200013
所述密勒矩阵M是一个与模式增益相关的4×4矩阵,其模型方程描述如下:
Figure FSB00000392037200014
Figure FSB00000392037200015
其中,MP代表部分线性偏振器PLP,MR为双折射波片,MA为偏振无关放大器;该模型方程表明光信号经过半导体光放大器所发生的物理过程可以等效为:首先,光信号经过一个具有α角的部分线偏振器;然后,通过一个延迟量为θ的双折射波片,光信号的偏振矢量绕S1轴旋转θ;最后,由偏振无关的放大器放大G倍完成整个过程;
其二,实现正交偏振态输出,使两输出偏振矢量在Poincaré球的同一大圆上,即经过PLP的光信号其偏振态必须在S2-S3平面上,故输入光信号须满足:
cos 2α=-s1/s0                             (2)
其中,s1、s0为输入光偏振矢量的Stokes分量;
其三,由偏振态正交条件知,双折射波片对两个待编码信号的延迟量θ须满足:
Δθ=θ21=π                    (3)
其中,θ1为双折射波片对其中一个待编码信号的延迟量,θ2为双折射波片对另一个待编码信号的延迟量; 
在满足方程(2)的条件下,通过增加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偏置电流或控制光的功率,可使输出光的偏振态产生180°(π)旋转,即符合方程(3)的要求;
步骤2应用三种功率均衡单元(PEU)进行功率调整,相应地通过三种方式来实现功率均衡的偏振编码:其一,采用电控偏振编码方式,通过单路衰减实现功率均衡;其二,采用光电同步控制偏振编码方式实现功率均衡;其三,采用光控偏振编码方式,通过单路衰减实现功率均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偏振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电控偏振编码方式实现功率均衡是指:首先,待编码为电信号,直接对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具有某一直流偏置的注入电流进行调制;然后,将输出光功率偏振分束为一大一小两路光束,并将功率较大的一路光束衰减一部分;最后,经过偏振合束将两路光束合成一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偏振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光电同步控制偏振编码方式实现功率均衡是指:采用对输入光功率进行同步控制来抑制输出光功率的增大,即增益大则减小输入光,反之则增大输入光;所述输入光也影响输出偏振态,所述输入光引起的偏振旋转与注入电流具有相同的旋转轴而且方向相反,具体地,当注入电流较大时使输入光减小,而当注入电流较小的时候使输入光增大,从而实现正交偏振旋转,并且使两偏振态的功率均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偏振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光控偏振编码方式实现功率均衡是指:在注入电流不变的情况下,利用半导体光放大器的交叉偏振调制效应,通过引入另一波长的控制光实现对输入光的偏振编码;因交叉增益调制的影响,输出光信号的功率会出现差异,采用所述电控编码方式进行功率均衡。
5.一个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电控偏振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源、半导体光放大器和功率均衡单元;其中,所述激光源包括:直流激光器(CWLaser)和第一偏振控制器(PC1);所述功率均衡单元包括:窄带滤波器(NBF)、第二偏振控制器(PC2)、偏振分束器(PBS)、偏振合束器(PBC)、可调衰减器(VOA)和相位补偿(Δt);所述电控偏振编码器具有以下连接控制方式:
由直流激光器(CW Laser)发出一偏振稳定的直流激光束,通过增大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偏置电流所产生的偏振旋转实现电信号到光偏振态的编码,获得S偏振态和P偏振态两种偏振光,再经功率均衡单元(PEU)实现这两种偏振光的功率平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电控偏振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偏振编码器编码的是光信号的偏振态,其编码信号通过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偏置电流加载到光信号之上,并以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偏置电流作为电信号输入完成光信号的偏振旋转;编码后的光信号经功率均衡单元调整后输出;所述功率均衡单元用于实现两个正交偏振态的功率平衡。
7.一个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光电同步控制的偏振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激光源;一个半导体光放大器;以及,一个窄带滤波器(NBF);其中,所述激光源包含直流激光器(CW Laser)、外调制器(EM)和偏振控制器(PC);该光电同步控制的偏振编码器具有以下连接方式:
由直流激光器(CW Laser)发出一偏振稳定的直流激光束,经外调制器(EM)进行同步调制后,由偏振控制器(PC)调整输入偏振态进入半导体光放大器,通过增大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偏置电流与控制光的功率所产生的偏振旋转实现电信号到光偏振态的编码,再经窄带滤波器NBF滤波,获得S偏振态和P偏振态两种偏振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光电同步控制的偏振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同步控制的偏振编码器编码的是光信号的偏振态,其编码信号通过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偏置电流加载到光信号之上,以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偏置电流端作为电信号的输入同步控制输入光信号完成偏振编码;采用反码信号同步地加载到外调制器上,以对输入光功率进行控制从而抑制输出光功率的变化;以电信号的正反码同步控制半导体光放大器的注入电流和输入光功率实现两正交偏振态的功率平衡;所述光电同步是指光电信号相位一致,利用可编程码型发生器同步输出正反两种编码信号的特点,同时对半导体光放大器的电流和外调制器EM进行控制,使光电信号由同一编码源和同一时钟控制,从而得以实现严格意义上的光电同步。
9.一种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光控偏振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激光源、一个控制激光源、半导体光放大器、环型器和功率均衡单元;其中,所述激光源包含第一激光器(Laser1)、隔离器(ISO)和第一偏振控制器(PC1);所述控制激光源包含第二激光器(Laser2)、外调制器(EM)和第二偏振控制器(PC2);所述功率均衡单元包含:带通滤波器、偏振控制器、偏振分束器BPF、偏振合束器BPC、可调衰减器VOA和相位补偿器Δt;该光控偏振编码器具有以下连接方式:
第一激光器(Laser1)发出波长为λ1的稳定激光束,经隔离器(ISO)后 由第一偏振控制器(PC1)调整输入偏振态进入半导体光放大器;控制第二激光器(Laser2)发出波长为λ2的激光,经外调制器(EM)调制后得到一个具有相应编码的光信号;再由第二偏振控制器(PC2)调整输入偏振态,经环行器(Circulator)反向进入半导体光放大器,通过控制光的功率所产生的偏振旋转实现电信号到光偏振态的编码,获得S偏振态和P偏振态两种正交偏振光;由于交叉增益调制的影响,输出两正交偏振信号的功率不相等,需再经过功率均衡单元(PEU)调整后得到所述功率均衡的偏振编码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光控偏振编码器,其特征在于,该光控偏振编码器编码的是光信号的偏振态,编码信号是通过反向输入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另一波长的高速编码控制光加载到光信号之上;而且编码光信号经功率均衡装置调整后输出;另一个不同波长的激光器加上相应的编码电信号产生用来实现偏振编码的控制光;所述功率均衡单元(PEU).用于实现两个正交偏振态的功率平衡。 
CN2008102220439A 2008-09-08 2008-09-08 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偏振编码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740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220439A CN101374024B (zh) 2008-09-08 2008-09-08 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偏振编码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220439A CN101374024B (zh) 2008-09-08 2008-09-08 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偏振编码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74024A CN101374024A (zh) 2009-02-25
CN101374024B true CN101374024B (zh) 2011-04-20

Family

ID=40447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2204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74024B (zh) 2008-09-08 2008-09-08 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偏振编码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7402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2772B (zh) * 2017-12-14 2024-04-16 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耦合偏振分束器的硅基集成量子密钥分发芯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2303B (zh) * 2010-05-27 2013-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偏振合波功能的光交错滤波装置及方法
CN103412736B (zh) * 2013-07-15 2016-03-30 北京交通大学 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非线性偏振旋转的三值光学乘法器
CN104113307B (zh) * 2014-07-07 2016-10-26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全光时钟倍频装置及基于此装置的倍频方法
CN105259728B (zh) * 2015-11-25 2017-11-17 福州大学 一种提取非线性光纤放大器多信道信号增益‑偏振度关系特征参数的方法
CN107370542B (zh) * 2016-05-11 2019-12-27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功率均衡方法及其装置
CN107884956B (zh) * 2017-12-16 2021-08-27 贵州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偏振编码控制装置
CN108919436B (zh) * 2018-08-10 2024-04-26 无锡恒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半导体光放大系统
CN109462478A (zh) * 2018-12-29 2019-03-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基于自发辐射光源的量子密钥分发光源
JP7145786B2 (ja) * 2019-02-22 2022-10-03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信号伝送回路、信号伝送システム
CN114584220B (zh) * 2022-03-02 2023-07-25 厦门大学 一种基于光斑识别的非正交偏振编码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51428A (en) * 1996-11-07 2000-11-21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ll-optical wavelength coded logic gates
CN1928689A (zh) * 2006-09-22 2007-03-14 华中科技大学 瞬态交叉相位调制型全光半加器
US7257330B2 (en) * 2003-05-16 2007-08-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uobinary optical transmission apparatus using a 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51428A (en) * 1996-11-07 2000-11-21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ll-optical wavelength coded logic gates
US7257330B2 (en) * 2003-05-16 2007-08-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uobinary optical transmission apparatus using a 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
CN1928689A (zh) * 2006-09-22 2007-03-14 华中科技大学 瞬态交叉相位调制型全光半加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施伟伟等.基于SOA的XPM波长转换器的噪声特性分析.《半导体光电》.2004,第25卷(第5期),357-361.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2772B (zh) * 2017-12-14 2024-04-16 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耦合偏振分束器的硅基集成量子密钥分发芯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74024A (zh) 2009-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74024B (zh) 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偏振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10620652B (zh) 一种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Ueno et al. 3.8-THz wavelength conversion of picosecond pulses using a semiconductor delayed-interference signal-wavelength converter (DISC)
US5008958A (en) Polarization-insensitive technique for coherent optical communication
CN113708932B (zh) 用于量子密钥分发的相位编码装置及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CN103475425A (zh) 基于法拉第-萨格奈克环的单光子源及其实现方法
CN110601839A (zh) 一种偏振与相位复合编码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CN110620663A (zh) 一种偏振与相位复合编码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JPS61134134A (ja) 周波数偏移変調光送信装置
Huang et al. Stable and compact dual-loop optoelectronic oscillator using self-polarization-stabilization technique and multicore fiber
Zhang et al. All-optical logic or gate exploiting nonlinear polarization rotation in an SOA and red-shifted sideband filtering
Song et al. Photonics generation of baseband-free arbitrary-phase-coded microwave waveform pulse
Xu et al. All-optical wavelength conversion using SOA at nearly symmetric position in a fiber-based sagnac interferometric loop
CN105515665A (zh) 基于受激布里渊增益偏振特性的全光缓存器
WO2022037245A1 (zh) 一种四信道超高速双向otdm保密通信系统
CN210629516U (zh) 一种偏振与相位复合编码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CN210490895U (zh) 一种相位与偏振复合编码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Zhao et al. Dynamic birefringence of the linear optical amplifier and application in optical regeneration
US20050105847A1 (en) All-optical wavelength converter based on sagnac interferometer with an SOA at asymmetric position
Wong et al. Polarization-independent wavelength conversion at 10 Gb/s using birefringence switching in a 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
Whitaker et al. Polarization-independent all-optical switching
CN210629517U (zh) 一种偏振与相位复合编码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KR20040007352A (ko) 페브리 페롯 레이저 다이오드의 주입 잠김을 이용한 광파장 변환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220421838U (zh) 一种高效稳定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CN218829961U (zh) 一种基于sagnac环的强度调制偏振编码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0

Termination date: 2012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