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69967A - 发送及接收数据的方法、基站、终端 - Google Patents

发送及接收数据的方法、基站、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69967A
CN101369967A CNA2007101473144A CN200710147314A CN101369967A CN 101369967 A CN101369967 A CN 101369967A CN A2007101473144 A CNA2007101473144 A CN A2007101473144A CN 200710147314 A CN200710147314 A CN 200710147314A CN 101369967 A CN101369967 A CN 1013699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egmentation
data unit
module
buffer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4731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永强
郑潇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71014731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69967A/zh
Publication of CN1013699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99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送及接收数据的方法、基站、终端,发送数据的方法包括:判断发送缓存区中的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按照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顺序将所述发送缓存区中的数据分配到协议数据单元中对应的重排协议数据单元中,并在协议数据单元中设置分段指示标记及辅助标记进行发送。本方案保证了高优先级数据能够优先传输,得到处理。接收数据的方法包括:接收包含分段指示标记及辅助标记的协议数据单元;根据分段指示标记及辅助标记对协议数据单元中对应重排协议数据单元中的数据进行接收。本方案保证了在高优先级数据抢占传输的情况下,接收端仍能准确接收数据。

Description

发送及接收数据的方法、基站、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发送及接收数据的方法、基站、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中,利用增强的高速下行分组接入MAC(Enhanced HSDPA MAC,MAC-ehs)协议传输数据的过程主要包括:网络侧MAC-ehs实体作为发送端发送数据的过程,以及终端侧对等MAC-ehs实体作为接收端接收数据的过程。
其中,发送数据的过程具体为:网络侧MAC-ehs实体作为发送端,对同一个优先级队列中的待发送数据,采取“先入先出”的调度发送策略,即,对所有映射到同一个优先级队列中的逻辑信道不分优先级,不管该MAC-ehs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SDU)来自哪条逻辑信道,先发送先到达发送缓存区中的MAC-ehs SDU。发送完一个逻辑信道的MAC-ehs SDU后,如果还有剩余发送能力且发送缓存区中还存在其他逻辑信道的MAC-ehs SDU,则继续发送其他逻辑信道的MAC-ehs SDU。如果由于MAC-ehs SDU尺寸太大,或者由于网络侧MAC-ehs实体发送能力限制,而导致一个MAC-ehs SDU无法在一个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ing Interval,TTI)内全部发送完毕,则首先发送该MAC-ehs SDU的一个分段,剩余部分会在接下来的TTI中被优先发送。相应的,和该优先级队列对应的重排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Data Unit,PDU)所对应的“SI”域要被设置为相应的值。
接收数据的过程具体为:终端侧对等MAC-ehs实体作为接收端,按照网络侧MAC-ehs实体的发送规则来接收数据。根据对应“SI”域的指示,如果接收到非MAC-ehs SDU分段,则递交高层继续处理。如果接收到了MAC-ehsSDU分段,则首先将该分段保存在接收缓存中,然后等待下一个重排PDU。在没有重排PDU丢失的情况下,将下一个重排PDU中的第一个MAC-ehs SDU分段和接收缓存中的MAC-ehs SDU分段组装起来,然后根据对应“SI”域推导出新接收到的MAC-ehs SDU分段是否是对应MAC-ehs SDU的最后一个分段,如果是最后一个分段,则把组装完毕后的完整MAC-ehs SDU递交高层继续处理;否则,把组装完毕后的MAC-ehs SDU分段保存在接收缓存中继续等待下一个分段。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数据发送采取“先入先出”方式,对同一优先级队列中的不同逻辑信道不分优先级,当高优先级数据晚于低优先级数据到达发送缓存区时,导致低优先级数据先于高优先级数据发送,使得高优先级数据发送滞后,降低了用户感受度。并且,当高优先级数据是信令数据时,信令数据的发送滞后可能会导致某些流程时间过长甚至失败,从而大大影响了系统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发送及接收数据的方法,以保证高优先级数据的优先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基站,以使得基站能按照优先级发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在于提出一种终端,以使得终端能够接收按优先级分配发送的数据。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数据的方法,包括:
判断发送缓存区中的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按照所述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顺序将所述发送缓存区中的数据分配到协议数据单元中对应的重排协议数据单元中,并在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中设置分段指示标记及辅助标记进行发送。
本方案通过判断数据的优先级并根据优先级分配数据的发送,保证了高优先级数据能够优先传输,得到处理。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收数据的方法,包括:
接收协议数据单元,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中包含分段指示标记;
根据所述分段指示标记及辅助标记对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中对应重排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进行接收。
本方案根据发送端设置的分段指示标记及辅助标记接收数据,保证了在优先级数据抢占传输的情况下,接收端仍能准确接收数据。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发送模块,还包括:
优先级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发送缓存区中的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分配模块,用于按照所述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顺序将所述发送缓存区中的数据分配到协议数据单元中;
标记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中设置分段指示标记及辅助标记;
所述发送模块发送所述分配模块及标记设置模块设置的协议数据单元。
本方案通过优先级判断模块、分配模块、标记设置模块等模块,使得基站能够根据数据的优先级进行发送,从而有效保证了高优先级数据的优先传输。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协议数据单元接收模块,其中,所述协议数据单元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包含分段指示标记的协议数据单元;所述协议数据单元接收模块连接有数据接收模块,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分段指示标记对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中对应重排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进行接收。
本方案通过数据接收模块按照发送端设置的标记对数据进行接收,使得终端能够准确接收按照优先级发送的数据。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发送数据的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发送数据的方法实施例一中MAC-ehs PDU格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接收数据的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发送数据的方法实施例二中MAC-ehsPDU格式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发送数据的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接收数据的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终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发送方法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发送数据的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发送缓存区包含有多个优先级队列,一个优先级队列中的数据为来自不同优先级逻辑信道的SDU。其中,逻辑信道和优先级队列的映射关系以及每条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都来自于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协议层的参数配置。以发送缓存区中一个优先级队列中的待发送数据SDU1、SDU2及SDU3为例,当SDU1、SDU2及SDU3总的数据长度小于等于预先设置的值,如该优先级队列允许发送的数据比特数时,无需考虑SDU的优先级,可直接将SDU1、SDU2及SDU3置于MAC-ehs PDU对应的重排PDU中,并将该重排PDU对应的SI设置为表示该重排PDU中的所有SDU可递交高层的值,如00。优先级队列允许发送的数据比特数由基站里的MAC-ehs调度器根据0具体的资源情况和总体的调度策略来决定。若SDU1为其对应SDU的最后一个分段,且SDU1最先到达,则将重排PDU对应的SI设为该重排PDU中的第一个SDU为SDU分段的标记,如用01表示,将SDU1对应的LSI设为该SDU分段为末分段的标记,如1。若SDU1最后到达,则将重排PDU对应的SI设为该重排PDU中的最后一个SDU为SDU分段的标记,如用10表示。
本实施例中,MAC-ehs PDU格式如图2所示,重排PDU和优先级队列一一对应,由一个或多个MAC-ehs SDU组成;LCH-ID为逻辑信道标识,用于表示对应MAC-ehs SDU来自哪个逻辑信道;L用于表示对应MAC-ehs SDU的长度,单位为字节;TSN用于表示对应重排PDU的发送序列号,支持按序递交;SI为分段指示标记,用于指示对应重排PDU的分段情况;LSI为末分段指示(Last Segment Indication,),用于指示一个MAC-ehs SDU分段是否是对应MAC-ehs SDU的最后一个分段;Flag用于区分MAC-ehs头和有效载荷,长度为16个比特,对应值可设置为全0;如果MAC-ehs头加上有效载荷的长度小于等于传输格式资源组合(Transport FormatResource Combination,TFRC)选择的传输块尺寸减去24个比特,则需要在MAC-ehs头的末尾添加Flag,否则,不需要添加Flag,因为剩余的比特空间已经无法容纳一个最小的MAC-ehsSDU以及对应的LCH-ID、L和LSI域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主要考虑总的SDU长度大于对应重排PDU可承载的长度时,高优先级SDU后到达发送缓存区的情况,因此无需判断总的数据长度,可默认为高优先级数据后到达,面临滞后传输的问题。当SDU1、SDU2及SDU3总的数据长度大于MAC-ehs PDU中与该优先级队列对应的重排PDU长度时,假设SDU1、SDU2及SDU3先后顺序到达,SDU1、SDU2处于发送缓存区的待发送部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网络侧基站根据RRC协议层的参数配置判断发送缓存区中的数据对应逻辑信道的优先级,获得各个SDU的优先级,假设SDU2和SDU3的优先级高于SDU1;
步骤102:将SDU3替换SDU1,与SDU2一起置于对应的重排PDU如重排PDU4中,同时设置该重排PDU4对应的SI值,如00,标记该重排PDU4中的所有SDU均为SDU,接收后可直接发送到高层进行处理。
步骤103:发送重排PDU4所在的MAC-ehs SDU。将SDU1留待下一个TTI发送,保证了高优先级数据能够先于低优先级数据得到处理。
本实施例中,网络侧根据重排PDU4中SDU的分段情况对重排PDU4对应的SI进行相应的设置,具体见下表:
 
重排PDU4中SDU的分段情况 SI设置
重排PDU4中的第一个MAC-ehs SDU不是分段;重排PDU4中的最后一个MAC-ehs SDU不是分段; 00
重排PDU4中的第一个MAC-ehs SDU是分段;如果重排PDU4中包含的MAC-ehs SDU多于一个,那么最后一个MAC-ehs SDU不是分段。 01
重排PDU4中的最后一个MAC-ehs SDU是分段;如果重排PDU4中包含的MAC-ehs SDU多于一个,那么第一个MAC-ehs SDU不是分段。 10
重排PDU4中的第一个MAC-ehs SDU是分段;重排PDU4中的最后一个MAC-ehs SDU是分段 11
若SDU1为SDU1分段,则分割SDU1为SDU1A、SDU1B,分割SDU3为SDU3A、SDU3B,若SDU3A与SDUlB长度相同,则将SDU3A替换SDUlB,与SDU1A、SDU2一起按SDU3A、SDU2、SDU1A的顺序置于对应的重排PDU中;并设置该重排PDU对应的SI值,如11,标记该重排PDU中第一个与最后一个SDU为SDU分段,其余为SDU;并设置SDU3A、SDU2、SDU1A对应的LSI,如设置SDU3A的LSI为0,标记该SDU分段不是SDU3的最后一个分段;设置SDU1A的LSI为0,标记该SDU分段不是SDU1的最后一个分段,如果是末分段,则设置为1。然后发送包含有该重排PDU的MAC-ehs PDU,保证了后到达发送缓存区的高优先级数据能够与先到达缓存区的低优先级数据同时得到处理。
在下一个TTI,假设没有到达其他的SDU,则将SDU1B与SDU3B置于重排PDU中,并设置该重排PDU对应的SI设为重排PDU中第一个与最后一个SDU均为SDU分段的标记,如用11表示,同时将SDU1B、SDU3B对应的LSI均设为1,表示SDU1B、B分别为SDU1、SDU3的末分段。
接收方法实施例一
图3为本发明接收数据的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对应于上述发送方法实施例,接收端接收上述实施例发送的MAC-ehs PDU时,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201:终端侧接收基站发送的MAC-ehs PDU;
步骤202:判断MAC-ehs PDU中重排PDU4对应的SI值,并根据SI值接收重排PDU4中的SDU3、SDU2;具体为:
判断SI域值是否为“00”,若是,说明SDU3、SDU2均不是分段,则将该重排PDU4中的所有MAC-ehs SDU递交到高层继续处理。
否则,说明该重排PDU中存在SDU分段,如当SI域值为“01”时,说明重排PDU4中的第一个SDU——SDU3为SDU分段;当SI域值为“10”时,说明重排PDU4中的最后一个SDU——SDU2为SDU分段;当SI域值为“11”时,说明该重排PDU4中的SDU3、SDU2均为SDU分段;则继续判断终端侧接收缓存区中是否存在有与重排PDU4 TSN连续的上一个重排PDU;
若存在,则判断该上一个重排PDU中是否存在与重排PDU4中SDU分段如SDU3逻辑信道标记一致的SDU分段,若是,则组装这两个SDU分段;若SDU3对应的LSI为1,则说明当前SDU分段为对应SDU的最后一个分段,进一步将组装后的数据发送到高层;否则,继续保存在接收缓存区中,直到接收并组装对应SDU的最后一个分段,再发送到高层;若上一个重排PDU中不存在与重排PDU4中SDU分段逻辑信道标记一致的SDU分段,则将重排PDU4中的SDU分段保存到接收缓冲区。
若终端侧根据设置的标志位判断接收缓存区中没有收到与该重排PDU4的TSN连续的上一个重排PDU,则丢弃重排PDU4中的SDU分段,并丢弃接收缓存区中与重排PDU4中的SDU分段逻辑信道标记相同但TSN不连续的SDU分段。终端侧MAC-ehs实体会设置一个标志位来表示对应上一个TSN的重排PDU是否收到,当处理重排PDU时,只要根据这个标志位来做判断就可以了。
进一步地,当终端侧接收到的重排PDU4中既有SDU分段又有SDU,则在通过上述方法接收SDU分段的同时,还进一步将不是分段的SDU发送到高层。
发送方法实施例二
假设网络侧发送缓存区某一优先级队列中先后到达了SDU5、SDU6、SDU7,且其对应的逻辑信道优先级不同;当SDU5、SDU6及SDU7总的数据长度小于等于预先设置的值,如该优先级队列允许发送的数据比特数时,无需按照逻辑信道优先级将SDU5、SDU6及SDU7分配到MAC-ehs PDU中进行发送。本实施例中,MAC-ehs PDU格式如图4所示,与发送方法实施例一中MAC-ehs PDU格式的区别在于设置了被抢占指示标记(PI),PI与重排PDU中的一个MAC-ehs SDU相对应,用于指示该SDU是否被抢占;当SDU5、SDU6及SDU7总的数据长度大于该优先级队列允许发送的数据比特数时,发送SDU5、SDU6及SDU7时需要考虑其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具体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基站判断SDU5、SDU6及SDU7分别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假设SDU5及SDU7的逻辑信道优先级均高于SDU6。
步骤302:按照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分配SDU5、SDU6及SDU7进行发送。具体为:将SDU7替换SDU6,与SDU5按序置于MAC-ehs PDU中优先级队列对应的重排PDU如重排PDU8中,并设置重排PDU8对应的SI,如设置SI为00,且设置SDU7对应的PI为0,若SDU7曾经被抢占过,则设对应的PI为1,相应地,设置SDU5对应的PI值。
步骤303:发送重排PDU8所在的MAC-ehs PDU。在后续的TTI发送SDU6,保证了高优先级数据能够先于低优先级得到处理。
本实施例中,网络侧根据SDU5、SDU7的分段情况以及是否曾被抢占的情况对重排PDU8对应的SI进行相应的设置,具体见下表。
 
重排PDU8中SDU分段及抢占情况 SI设置
重排PDU8中的第一个MAC-ehs SDU不是分段;如果重排PDU8中包含的MAC-ehs SDU多于一个,那么当最后一个MAC-ehs SDU不是被抢占分段时,最后一个MAC-ehs SDU不是分段,否则最后一个MAC-ehs SDU是分段,而且是末分段。 00
重排PDU8中的第一个MAC-ehs SDU是分段,如果该分段是被抢占分段,那么该分段是末分段;如果重排PDU8中包含的MAC-ehs SDU多于一个,,那么当最后一个MAC-ehs SDU不是被抢占分段时,最后一个MAC-ehs SDU不是分段,否则最后一个MAC-ehs SDU是分段,而且是末分段。 01
重排PDU8中的最后一个MAC-ehs SDU是分段,当最后一个MAC-ehs SDU是被抢占分段时,该分段不是末分段;如果重排PDU8中包含的MAC-ehs SDU多于一个,那么第一个MAC-ehs SDU不是分段。 10
重排PDU8中的第一个MAC-ehs SDU是分段; 11
 
重排PDU8中的最后一个MAC-ehs SDU是分段,当最后一个MAC-ehs SDU是被抢占分段时,该分段不是末分段。
当SDU6为曾被抢占的分段时,则将SDU6继续分割为SDU6A、SDU6B,将SDU7替换SDU6B,进行发送,在下一个TTI发送SDU6B,保证了后到达发送缓存区的高优先级数据比先到达发送缓存区的低优先级数据优先得到处理,当高优先级数据是信令数据时能够满足高优先级信令数据的流程数据要求,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性能。
接收方法实施例二
图6为本发明接收数据的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与发送方法实施例二相对应,接收SDU5、SDU7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终端侧接收MAC-ehs PDU;
步骤402:根据MAC-ehs PDU中重排PDU8对应的SI以及重排PDU8中SDU5、SDU7对应的PI进行接收。具体为:
在SI域值为“00”的情况下:
若该重排PDU8中SDU5、SDU7对应的PI均为0,则递交该重排PDU中的所有MAC-ehs SDU--SDU5、SDU7到高层继续处理。
若该重排PDU8中SDU5对应的PI为0,SDU7对应的PI为1,说明重排PDU8是抢占重排PDU,SDU5不是分段,SDU7是被抢占的末分段:则把重排PDU8中的第1个MAC-ehs SDU--SDU5递交到高层继续处理;并且,判断接收缓存区中是否存在和重排PDU8中的第2个MAC-ehs SDU分段-SDU7的逻辑信道标识一致且PI域为“0”的MAC-ehs SDU分段,若是,则把以上两个MAC-ehs SDU分段组装起来并且递交到高层继续处理;否则丢弃重排PDU中的第2个MAC-ehs SDU分段SDU7。如果重排PDU8中在SDU7之后还有SDU,说明SDU7之后的SDU不是分段,则将SDU7之后的SDU递交到高层继续处理。
在SI域值为“01”的情况下:
如果该重排PDU8中只有SDU5,且SDU5对应的PI为1,说明SDU5为曾被抢占的末分段,则判断接收缓存区中是否存在和SDU5逻辑信道标志一致且PI域为“0”的MAC-ehs SDU分段,若是,则把以上两个MAC-ehs SDU分段组装起来并且递交到高层继续处理;否则,丢弃SDU5。
本实施例中,重排PDU8中有两个MAC-ehs SDU--SDU5、SDU7,如果该重排PDU8中SDU对应的PI均为0,说明重排PDU8不是抢占重排PDU,SDU5是末分段,SDU7不是分段,如果在接收缓存区中存在和SDU5的逻辑信道标志一致且TSN连续的MAC-ehs SDU分段,则把以上两个MAC-ehs SDU分段组装起来并且递交到高层继续处理;如果在接收缓存区中存在和SDU5的逻辑信道标志一致但TSN不连续的MAC-ehs SDU分段,则丢弃以上两个MAC-ehs SDU分段;如果在接收缓存区中不存在和重排PDU中的第1个MAC-ehs SDU分段SDU5的逻辑信道标志一致的MAC-ehs SDU分段,则丢弃SDU5。并递交SDU7到高层继续处理。
如果重排PDU8中SDU5对应的PI为1,SDU7对应的PI为0,说明重排PDU8是抢占重排PDU,且SDU5为被抢占的末分段,SDU7为不是分段,则将SDU7递交到高层继续处理,并判断接收缓存区中是否存在和SDU5的逻辑信道标志一致且PI域为“0”的MAC-ehs SDU分段,若是,则把以上两个MAC-ehs SDU分段组装起来且递交到高层继续处理;否则,丢弃SDU5。如果重排PDU8除SDU7外还有MAC-ehs SDU,如SDU9、SDU10,则把重排PDU8中的后续MAC-ehs SDU--SDU9、SDU10也递交到高层继续处理。
在SI域值为“10”的情况下:
如果该重排PDU8中SDU对应的PI均为“0”,说明重排PDU8不是抢占重排PDU,SDU5不是分段,SDU7是是首分段,则将SDU5递交到高层继续处理;将重排PDU8中最后一个MAC-ehs SDU分段SDU7存储在接收缓存区中。
如果该重排PDU8中SDU5对应的PI为“0”,SDU7对应的PI为“1”,说明该重排PDU8是抢占重排PDU,SDU5不是分段,SDU7是被抢占分段,但不是末分段,则把重排PDU8中的第1个MAC-ehs SDU--SDU5递交到高层继续处理;并判断接收缓存区中是否存在和重排PDU中的第2个MAC-ehsSDU分段SDU7的逻辑信道标志一致且PI域为“0”的MAC-ehs SDU分段,若是,则把以上两个MAC-ehs SDU分段组装起来,继续保存;否则,丢弃重排PDU8中的第2个MAC-ehs SDU分段SDU7。如果重排PDU8中SDU7之后还有MAC-ehs SDU或MAC-ehs SDU分段,如SDU9、SDU10,说明SDU7是被抢占的末分段,SDU9不是分段SDU10是首分段,则若接收缓存区中存在和重排PDU中的第2个MAC-ehs SDU分段SDU7的逻辑信道标志一致且PI域为“0”的MAC-ehs SDU分段,把以上两个MAC-ehs SDU分段组装起来并递交到高层继续处理;并将SDU9递交到高层继续处理;SDU10存储在接收缓存区中;如果重排PDU8中SDU10后还有SDU11,说明SDU9、SDU10均不是分段,SDU11是首分段,则将SDU9、SDU10均递交到高层继续处理,将SDU11存储在接收缓存区中;如果SDU11与SDU10之间还有SDU,同样都递交到高层继续处理。
在SI域值为“11”的情况下:
如果该重排PDU8中只有SDU5,且SDU5对应的PI为“1”,说明重排PDU8是抢占重排PDU,SDU5是被抢占分段,但不是末分段,则继续判断接收缓存区中是否存在和SDU5逻辑信道标识一致且PI域为“0”的MAC-ehsSDU分段,若是,则把以上两个MAC-ehs SDU分段组装起来,继续保存;否则,丢弃SDU5。如果该重排PDU8中SDU5对应的PI为“0”,说明重排PDU8不是抢占重排PDU,SDU5是分段,但不是末分段,则继续判断接收缓存区中是否存在和SDU5逻辑信道标志一致且TSN连续的MAC-ehs SDU分段,若是,则把以上两个MAC-ehs SDU分段组装起来继续保存;若在缓存中存在和SDU5逻辑信道标志一致但TSN不连续的MAC-ehs SDU分段,则丢弃以上两个MAC-ehs SDU分段;若在缓存中不存在和SDU5逻辑信道标志一致的MAC-ehs SDU分段,则丢弃SDU5。
如果该重排PDU8中SDU5、SDU7对应的PI均为“0”,说明重排PDU8不是抢占重排PDU,SDU5是末分段,SDU7是分段,是首分段;如果在接收缓存区中存在和SDU5逻辑信道标志一致且TSN连续的MAC-ehs SDU分段,则把以上两个MAC-ehs SDU分段组装起来并递交到高层继续处理;如果在接收缓存区中存在和SDU5逻辑信道标志一致但TSN不连续的MAC-ehsSDU分段,则丢弃以上两个MAC-ehs SDU分段;如果在接收缓存区中不存在和SDU5逻辑信道标志一致的MAC-ehs SDU分段,则丢弃SDU5。并将SDU7存储在接收缓存区中。如果在SDU5与SDU7之间还有其他SDU,说明这些SDU不是分段,则将这些SDU发送到高层继续处理。
如果重排PDU8中SDU5对应的PI为“1”,SDU7对应的PI为“0”,说明重排PDU8是抢占重排PDU,SDU5是被抢占的末分段,SDU7是首分段,则判断在接收缓存区中是否存在和SDU5的逻辑信道标志一致且PI域为“0”的MAC-ehs SDU分段,若是,则把以上两个MAC-ehs SDU分段组装起来递交到高层继续处理;否则,丢弃SDU5。并将SDU7保存到接收缓存区中。如果重排PDU8中除SDU5、SDU7之外还有其他的SDU,如SDU5、SDU7之间还有其他的SDU,说明这些SDU不是分段,则递交到高层继续处理。如果SDU7之后还有其他的SDU,说明SDU7不是分段,则将SDU5与最后一个SDU之间的包括SDU7的SDU都递交到高层继续处理,将最后一个SDU保存到接收缓存区中。
需要说明的是,SI、LSI及PI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给出的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设置。
基站实施例
图7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基站10中设置有:发送模块11、长度判断模块12、优先级判断模块13、分配模块14及标记设置模块15;当接收缓存区中的SDU总长度可能存在小于等于对应优先级队列允许发送的数据长度时,需要长度判断模块12判断发送缓存区中的SDU长度是否小于或等于对应优先级队列允许发送的数据长度,如果小于等于,则不存在高优先级SDU被滞后传输的问题,若大于,则需要考虑SDU的优先级。通过优先级判断模块12判断发送缓存区中的SDU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获得各SDU的优先级,从而使得分配模块13按照SDU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顺序将发送缓存区中的SDU分配到MAC-ehs PDU中进行发送;避免了高优先级SDU被滞后发送,保证了高优先级SDU的优先传输。同时,标记设置模块15根据分配模块14分配的MAC-ehs PDU中重排PDU的SDU分段情况设置该重排PDU对应的SI,以便于接收端准确接收。发送模块11发送分配模块14及标记设置模块15设置的MAC-ehs PDU。
上述基站实施例中,分配模块还可包括:分段判断模块、分割模块、末分段判断模块及数据分配模块;其中,分段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待发送部分中优先级低的SDU是否为SDU分段;分割模块用于分割分段判断模块判断为SDU分段的SDU,得到SDU子分段,及分割所述发送缓存区中待发送部分以外的SDU中优先级高于发送缓存区中待发送部分的SDU,保证后到达发送缓存区的高优先级SDU与先到达发送缓存区的低优先级SDU同时得到传输,实际上等于优先处理了高优先级SDU;数据分配模块把发送缓存区中带发送部分以外的高优先级SDU,或者该高优先级SDU经分割模块分割后得到的高优先级SDU分段中的一个替换分割模块分割得到的SDU子分段中的一个;末分段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分段判断模块判断为SDU分段的SDU是否为对应SDU的最后一个分段。这样,标记设置模块便可根据末分段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设置对应SDU的LSI,以便接收端准确接收。
上述基站实施例中,分配模块还可包括:分段判断模块、抢占判断模块、分割模块及数据分配模块;其中,分段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发送缓存区中待发送部分中优先级低的SDU是否为SDU分段;抢占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分段判断模块判断为SDU分段的SDU是否曾被抢占;分割模块用于分割分段判断模块判断为SDU分段、且抢占判断模块判断为曾被抢占的SDU,获得SDU子分段,数据分配模块将发送缓存区中待发送部分以外的SDU中优先级高于发送缓存区中待发送部分的SDU替换其中一个SDU子分段,置于对应的重排PDU中。保证了高优先级SDU的优先处理。并且使得标记设置模块能够根据抢占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设置重排PDU中对应SDU的PI,以保证接收端根据设置的PI正确接收数据。
终端实施例
图8为本发明终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终端20内设置有协议数据单元接收模块21及数据接收模块22,其中,协议数据单元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MAC-ehs PDU;数据接收模块22用于根据MAC-ehs PDU中的SI、LSI或PI对MAC-ehs PDU对应重排PDU的数据进行接收。
上述终端实施例中,数据接收模块还可包括:分段标记判断模块、末分段标记判断模块,其中,分段标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MAC-ehs PDU中SI的值;末分段标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MAC-ehs PDU中LSI的值;数据接收模块根据分段标记判断模块及末分段标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接收MAC-ehs PDU中对应重排PDU中的SDU,当对应重排PDU中的SDU均不是分段时,发送模块将MAC-ehs PDU中对应重排PDU中的所有SDU发送到高层。当对应重排PDU中的SDU存在SDU分段时,数据接收模块进一步包括组装模块,组装模块用于根据分段标记判断模块及末分段标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组装MAC-ehs PDU中对应重排PDU中的SDU与接收缓存区中逻辑信道标识一致且对应重排PDU序号连续的SDU。本实施例中,终端内还可设有发送模块,当对应重排PDU中的SDU为末分段时,发送模块进一步将组装后的SDU发送到高层,否则,数据接收模块进一步包括存储模块,将组装后的SDU或SDU分段继续存入接收缓存区中。
上述终端实施例中,数据接收模块还可包括:分段标记判断模块、被抢占标记判断模块,其中,分段标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MAC-ehs PDU中SI的值;被抢占标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MAC-ehs PDU中PI的值;数据接收模块根据分段标记判断模块及被抢占标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接收MAC-ehs PDU中对应重排PDU中的SDU,当对应重排PDU中的SDU均不是分段时,发送模块将MAC-ehs PDU中对应重排PDU中的所有SDU发送到高层。当对应重排PDU中的SDU存在SDU分段时,数据接收模块进一步包括组装模块,组装模块用于根据分段标记判断模块及被抢占标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组装MAC-ehs PDU中对应重排PDU中的SDU与接收缓存区中逻辑信道标识一致且对应重排PDU序号连续的SDU,或者组装MAC-ehs PDU中对应重排PDU中的SDU与接收缓存区中逻辑信道标识一致且PI值相反的SDU。本实施例中,终端内还可设有发送模块,当对应重排PDU中的SDU为末分段时,发送模块进一步将组装后的SDU发送到高层,否则,数据接收模块进一步包括存储模块,将组装后的SDU或SDU分段继续存入接收缓存区中。
上述发送方法实施例通过判断数据优先级并根据优先级顺序发送,保证了高优先级数据优先传输,上述接收方法实施例通过判断SI及LSI或PI的值对数据进行接收保证了数据接收的准确性,提高了系统的性能。上述基站实施例通过优先级判断模块、分配模块等模块使得基站能够对高优先级数据进行优先传输;上述终端实施例通过数据接收模块使得终端能够准确接收基站按优先级发送的数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30)

1.一种发送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发送缓存区中的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按照所述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顺序将所述发送缓存区中的数据分配到协议数据单元中对应的重排协议数据单元中,并在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中设置分段指示标记及辅助标记进行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发送缓存区中的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发送缓存区中的数据长度是否小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值;
若是,则设置区分协议数据单元头与有效载荷的标记,将所述发送缓存区中的数据置于协议数据单元中进行发送;否则,执行所述:判断发送缓存区中的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所述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顺序将所述发送缓存区中的数据分配到协议数据单元中对应的重排协议数据单元中具体为:
将所述发送缓存区中待发送部分以外的数据中,优先级高于所述发送缓存区中待发送部分的数据,替换所述待发送部分中低优先级的数据,与所述待发送部分中被替换数据以外的数据一起置于所述重排协议数据单元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标记为末分段指示标记;
所述:替换所述待发送部分中优先级低的数据,具体为:判断所述待发送部分中优先级低的数据是否为数据分段;
若是,则分割所述数据分段,获得数据子分段;用所述发送缓存区中待发送部分以外的数据中优先级高于所述发送缓存区中待发送部分的数据替换所述数据子分段中的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之后还包括:
在下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将另一个所述服务数据单元子分段分配到协议数据单元中对应的重排协议数据单元中进行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优先级高于所述发送缓存区中待发送部分的数据,与所述待发送部分中被替换数据以外的数据一起置于所述重排协议数据单元中之前还包括:
判断待置于所述重排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中是否存在服务数据单元分段或服务数据单元子分段;
若是,则将所述数据分段或数据子分段置于所述重排协议数据单元的前端或后端,及判断数据分段或数据子分段是否为对应服务数据单元的最后一个分段,并根据判断结果在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中,设置与所述数据分段或数据子分段对应的末分段指示标记。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标记为被抢占指示标记;
所述:替换所述待发送部分中优先级低的数据,具体为:
判断所述待发送部分中优先级低的数据是否为数据分段;
若是,则分割所述发送缓存区中待发送部分以外的数据中优先级高于所述发送缓存区中待发送部分的数据,获得待发送部分以外的高优先级数据分段;用所述高优先级数据分段中的一个替换所述数据分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割所述发送缓存区中待发送部分以外的数据中优先级高于所述发送缓存区中待发送部分的数据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数据分段是否曾被抢占;
若是,则分割所述数据分段,获得数据子分段;将所述发送缓存区中待发送部分以外的数据中优先级高于所述发送缓存区中待发送部分的数据替换长度相同的一个数据子分段,并设置在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中设置与另一个所述数据子分段对应的被抢占指示标记;
否则,执行所述:则分割所述发送缓存区中待发送部分以外的数据中优先级高于所述发送缓存区中待发送部分的数据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之后还包括:
在下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将被替换的所述数据子分段置于协议数据单元中,并在该协议数据单元中设置与所述被替换的数据子分段对应的被抢占指示标记,进行发送。
10.一种接收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协议数据单元,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中包含分段指示标记及辅助标记;
根据所述分段指示标记及辅助标记对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中对应重排协议数据单元中的数据进行接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标记为末分段指示标记;
所述:根据所述分段指示标记及辅助标记对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中对应重排协议数据单元中的数据进行接收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分段指示标记及末分段指示标记判断所述重排协议数据单元中的数据是否均为服务数据单元;
若是,则将数据传输到高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标记为末分段指示标记;
所述:根据所述分段指示标记及辅助标记对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中对应重排协议数据单元中的数据进行接收具体为:
根据所述分段指示标记及末分段指示标记判断所述重排协议数据单元中的数据是否存在数据分段;
若是,判断所述接收缓存区中上一个重排协议数据单元是否存在与所述数据分段逻辑信道标识一致的数据分段,若是,则组装这两个数据分段;否则,将所述数据分段存入接收缓存区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组装这两个数据分段之后还包括:
根据末分段指示标记判断所述重排协议数据单元中的数据分段是否为对应数据的最后一个分段,若是,则将组装后的数据发送到高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接收缓存区中上一个重排协议数据单元是否存在与所述数据分段逻辑信道标识一致的数据分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接收缓存区中是否收到与所述重排协议数据单元序列号连续的上一个重排协议数据单元,若是,则执行所述:判断所述接收缓存区中上一个重排协议数据单元数据是否存在与所述数据分段逻辑信道标识一致的数据分段的步骤;否则,丢弃所述重排协议数据单元中的数据分段以及所述接收缓存区中与所述重排协议数据单元中的数据分段信道逻辑标识一致的数据分段。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分段指示标记及辅助标记对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中对应重排协议数据单元中的数据进行接收还包括:
将所述重排协议数据单元中的服务数据单元发送到高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标记为被抢占指示标记;
所述:根据所述分段指示标记及辅助标记对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中对应重排协议数据单元中的数据进行接收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重排协议数据单元对应的分段指示标记及重排协议数据单元中最后一个数据对应的被抢占指示标记,判断所述最后一个数据是否为服务数据单元;
若是,则所述重排协议数据单元中的数据均为服务数据单元,将所述重排协议数据单元中的所有数据发送给高层。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标记为被抢占指示标记;
所述:根据所述分段指示标记及辅助标记对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中对应重排协议数据单元中的数据进行接收,具体为:
根据所述重排协议数据单元中的分段指示标记及被抢占指示标记判断所述重排协议数据单元中是否存在数据分段;
若是,将所述数据分段及所述接收缓存区中与所述数据分段逻辑信道标识一致且协议数据单元序号连续的数据分段进行组装。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数据分段及所述接收缓存区中与所述数据分段逻辑信道标识一致且重排协议数据单元序号连续的数据分段进行组装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接收缓存区中是否存在与所述数据分段逻辑信道标识一致且重排协议数据单元序号连续的已接收数据分段;
若是,则执行所述:将所述数据分段及所述接收缓存区中与所述数据分段逻辑信道标识一致且重排协议数据单元序号连续的已接收数据分段进行组装;
否则,若逻辑信道标识一致且重排协议数据单元序号不连续,则判断所述数据分段是否为被抢占数据分段;
若所述数据分段为被抢占数据分段,则根据被抢占指示标记判断所述已接收数据分段与所述被抢占数据分段是否为同一数据的连续分段,若是,则组装所述已接收数据分段与被抢占数据分段;否则,丢弃所述已接收数据分段与被抢占数据分段;若所述数据分段非被抢占数据分段,则丢弃所述数据分段与已接收数据分段;
若逻辑信道标识不一致,则将所述数据分段存入所述接收缓存区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组装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数据分段是否为对应数据的末分段;
若是,则将组装后的数据发送给高层。
20.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分段指示标记及辅助标记对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中对应重排协议数据单元中的数据进行接收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重排协议数据单元中的服务数据单元发送到高层。
21.一种基站,包括发送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优先级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发送缓存区中的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分配模块,用于按照所述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顺序将所述发送缓存区中的数据分配到协议数据单元中;
标记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中设置分段指示标记及辅助标记;
所述发送模块发送所述分配模块及标记设置模块设置的协议数据单元。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长度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发送缓存区中的数据长度是否小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值;
所述优先级判断模块还用于在所述长度判断模块判断所述发送缓存区中的数据长度大于预先设置的值时,判断所述发送缓存区中的数据的优先级。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模块还包括:
分段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待发送部分中优先级低的数据是否为数据分段;
分割模块,用于分割所述分段判断模块判断为数据分段的数据,获得数据子分段,及分割所述发送缓存区中待发送部分以外的数据中优先级高于所述发送缓存区中待发送部分的数据,获得高优先级数据分段;
末分段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分段判断模块判断为数据分段的数据是否为对应数据的最后一个分段;
数据分配模块,用于把高优先级数据或所述分割模块分割得到的高优先级数据分段,替换所述分割模块分割成的数据子分段,置于协议数据单元中对应的重排协议数据单元中;
所述标记设置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末分段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设置所述重排协议数据单元中的末分段指示标记。
24.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模块还包括:
分段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待发送部分中优先级低的数据是否为数据分段;
抢占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分段判断模块判断为数据分段的数据是否曾被抢占;
分割模块,用于分割所述分段判断模块判断为数据分段、且所述抢占判断模块判断为曾被抢占的数据,获得数据子分段;
数据分配模块,用于将所述发送缓存区中待发送部分以外的数据中优先级高于所述发送缓存区中待发送部分的数据,替换所述分割模块分割得到的数据子分段,置于协议数据单元中的对应重排协议数据单元中;
所述标记设置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抢占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设置所述重排协议数据单元中的被抢占指示标记。
25.一种终端,包括协议数据单元接收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协议数据单元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包含分段指示标记的协议数据单元;
所述协议数据单元接收模块连接有数据接收模块,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分段指示标记对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中对应重排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进行接收。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模块还包括:
分段标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中分段指示标记的值;
末分段标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中末分段指示标记的值;
所述终端还包括发送模块,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分段标记判断模块及末分段标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将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中对应重排协议单元中的数据发送到高层。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模块还包括:
组装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分段标记判断模块及末分段标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组装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中对应重排协议单元中的数据与接收缓存区中逻辑信道标识一致且对应重排协议单元序号连续的数据。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模块还包括:
分段标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中分段指示标记的值;
被抢占标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中被抢占指示标记的值;
所述终端还包括发送模块,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分段标记判断模块及被抢占标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将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中对应重排协议单元中的数据发送到高层。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模块还包括:
组装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分段标记判断模块及被抢占标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组装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中对应重排协议单元中的数据与接收缓存区中逻辑信道标识一致且对应重排协议单元序号连续或被抢占指示标记相反的数据。
30.根据权利要求27或2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模块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中对应重排协议单元中的数据分段存入所述接收缓存区中。
CNA2007101473144A 2007-08-14 2007-08-14 发送及接收数据的方法、基站、终端 Pending CN1013699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473144A CN101369967A (zh) 2007-08-14 2007-08-14 发送及接收数据的方法、基站、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473144A CN101369967A (zh) 2007-08-14 2007-08-14 发送及接收数据的方法、基站、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69967A true CN101369967A (zh) 2009-02-18

Family

ID=40413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473144A Pending CN101369967A (zh) 2007-08-14 2007-08-14 发送及接收数据的方法、基站、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69967A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3719A (zh) * 2011-06-21 2012-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主辅物理单元上实现联动的方法及系统
CN104009935A (zh) * 2013-02-22 2014-08-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优先级调度方法及装置
WO2015070444A1 (zh) * 2013-11-15 2015-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5163397A (zh) * 2015-08-06 2015-12-1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和装置
WO2016015441A1 (zh) * 2014-07-30 2016-0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289065A (zh) * 2017-01-10 2018-07-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0417186B2 (en) 2014-09-26 2019-09-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 mig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device
CN110266571A (zh) * 2019-06-17 2019-09-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提高can总线数据传输可靠性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1132232A (zh) * 2020-01-02 2020-05-08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智能接收5g nr rlc umd pdu的方法和装置
CN111835457A (zh) * 2019-08-09 2020-10-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接收设备及发送设备
CN112585913A (zh) * 2018-08-23 2021-03-3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程序
CN112787754A (zh) * 2020-12-29 2021-05-11 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6827883A (zh) * 2023-08-25 2023-09-29 明度智云(浙江)科技有限公司 Scada系统离线数据缓存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3719A (zh) * 2011-06-21 2012-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主辅物理单元上实现联动的方法及系统
CN102843719B (zh) * 2011-06-21 2017-03-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主辅物理单元上实现联动的方法及系统
CN104009935A (zh) * 2013-02-22 2014-08-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优先级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4009935B (zh) * 2013-02-22 2018-0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优先级调度方法及装置
WO2015070444A1 (zh) * 2013-11-15 2015-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US10136375B2 (en) 2014-07-30 2018-11-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service data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system
WO2016015441A1 (zh) * 2014-07-30 2016-0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417186B2 (en) 2014-09-26 2019-09-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 mig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device
CN105163397A (zh) * 2015-08-06 2015-12-1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8289065A (zh) * 2017-01-10 2018-07-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8130034A1 (zh) * 2017-01-10 2018-07-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1051322B2 (en) 2017-01-10 2021-06-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2585913A (zh) * 2018-08-23 2021-03-3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程序
CN110266571A (zh) * 2019-06-17 2019-09-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提高can总线数据传输可靠性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1835457A (zh) * 2019-08-09 2020-10-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接收设备及发送设备
CN111132232A (zh) * 2020-01-02 2020-05-08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智能接收5g nr rlc umd pdu的方法和装置
CN111132232B (zh) * 2020-01-02 2022-10-25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智能接收5g nr rlc umd pdu的方法和装置
CN112787754A (zh) * 2020-12-29 2021-05-11 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787754B (zh) * 2020-12-29 2022-08-16 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6827883A (zh) * 2023-08-25 2023-09-29 明度智云(浙江)科技有限公司 Scada系统离线数据缓存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6827883B (zh) * 2023-08-25 2023-11-17 明度智云(浙江)科技有限公司 Scada系统离线数据缓存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69967A (zh) 发送及接收数据的方法、基站、终端
CN103069757B (zh) 一种报文重组重排序方法、装置和系统
US7944935B2 (en) Method for priority based queuing and assembling of packets
CN1770734B (zh) 网络装置的通信量控制方法
US9565123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cheduling OFDM frames
EP1264430B1 (en) Non-consecutive data readout scheduler
US8553708B2 (en) Bandwith allocation method and routing device
US2013016685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serving the order of data
CN103339903B (zh) 用于接收和转发数据分组的装置和方法
CN101841403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1310483B (zh) 用于调度hsdpa的方法和基站
CN102932275A (zh) 一种应用于容延时网络的优先级报文转发方法
CN109688070A (zh)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网络设备及转发单元
CN107005834A (zh) 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WO2008007255A2 (en) Method for scheduling of packets in tdma channels
CN102957628A (zh) 报文聚合方法、装置和接入设备
CN105656807A (zh) 一种网络芯片多通道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装置
CN101631327B (zh) 微波业务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收发系统
EP3487132B1 (en)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and router
CN101207570A (zh)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发送速率控制方法及基站
CN102469602B (zh) 一种用户多业务调度方法
CN111740922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US9628398B1 (en) Queu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in a network device
CN105871747B (zh) 通信系统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5530196B (zh) 一种afdx终端系统基于子虚链路的调度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