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64501B - 继电器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继电器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64501B
CN101364501B CN2007101432337A CN200710143233A CN101364501B CN 101364501 B CN101364501 B CN 101364501B CN 2007101432337 A CN2007101432337 A CN 2007101432337A CN 200710143233 A CN200710143233 A CN 200710143233A CN 101364501 B CN101364501 B CN 1013645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tact
base plate
pin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432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64501A (zh
Inventor
郭明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RONG ELECTRONICS Co Ltd
Excel Cell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RO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RO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RO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4323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645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645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45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645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450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继电器的制造方法,是先制备一个本体,然后依序将一支第一端子、一支第二端子、一支第三端子沿水平方向组立于该本体,最后将前述组件置入一个壳体内进行封胶作业。该第一端子具有一支线圈轴用以供线圈卷绕,及一个位于该本体的一块顶板顶侧的第一触点,该第二端子具有一片朝向该第一触点延伸的弹片,及一个固定于该弹片并对准该第一触点的第二触点,该第三端子具有一对准并位于该第二触点顶侧的第三触点。借此,使本发明具有可以自动化组立,以及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特性。

Description

继电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自动化组立,以及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特性的继电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图9所示,图1是一般现有的继电器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9是一说明继电器的本体置入一个壳体内并进行封胶状态的组合结构立体图。一般现有的继电器10的制造方法,包含有以下步骤21~26。 
请参阅图1、图2所示,图2是一说明一般现有的继电器的一个本体的立体图。该步骤21,是制备一个本体11,该本体11具有分别沿水平方向X延伸的一块底板111与一块顶板112,沿直立方向Y安装固定在该底板111与该顶板112之间用以供线圈12卷绕的一支线圈轴113,一块安装固定在该底板111与该顶板112之间的L形连结板114,及分别插置固定于该底板111的二支插柱115。 
请参阅图1、图3、图4所示,图3是一说明一般现有的继电器的一支第一端子沿水平方向组立于该本体前状态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4继电器的本体、第一端子组立后状态的局部组合结构立体图。该步骤22,是将一支第一端子13沿水平方向X组立于该本体11,该第一端子13具有一支沿直立方向Y延伸并嵌置于该底板111的第一接脚131,一块自该第一接脚131弯折并位于该顶板112顶侧的固定块132,及一个固定于该固定块132的第一触点133。 
请参阅图1、图5、图6所示,图5是说明一般现有的继电器的一支第二端子沿直立方向组立于该本体前状态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6继电器的本体、第二端子组立后状态的局部组合立体图。该步骤23,是将一支第二端子14沿直立方向Y组立于该本体11,该第二端子14具有一支沿直立方向Y延伸并插置入该底板111的一个穿孔116的第二接脚141,一片沿水平方向X延伸并位于该顶板112与该固定块132顶侧的弹片142,一个固定于该弹片142并对准该第一触点133的第二触点143,分别自该第二接脚141长出弯折的二片翼片144,及分别设置于前述翼片144内的二片舌片145。当该第二接脚141插入该穿孔116后,工作人员需要再使用钳子(图中未示)将前述翼片144分别朝向该连结板114弯折,使前述舌片145分别扣置于该连结板114,进而使该第二端子14定位。 
请参阅图1、图7、图8所示,图7是一说明一般现有的继电器的一支第三端子沿水平方向组立于该本体前状态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8是继电器的本体、第三端子组立后状态的局部组合结构立体图。该步骤24,是将一支第三端子15沿水平方向X组立于该本体11,该第三端子15具有一支沿直立方向Y延伸并嵌置于该底板111与该顶板112的第三接脚151,一块自该第三接脚151弯折并位于该弹片142顶侧的固定块152,及一个固定于该固定块152并对准该第二触点143的第三触点153。 
该步骤25,是检测该弹片142的预设弹力,是利用检测仪器(图中未示)进行检测,当该弹片142的预设弹力未落入预设值时,工作人员需要使用钳子调整该弹片142,使该弹片142的预设弹力符合标准。 
请参阅图1、图9所示,该步骤26,是进行封胶作业,其是将前述本体11、第一端子13、第二端子14、第三端子15置入一个壳体16内,然后将树脂17注入该壳体16与该底板111之间。 
使用时,当未通电,是呈该第二触点143与该第三触点153接触,使该继电器10产生第一种电路的状态,当通电后,可以借由该线圈12产生电磁场磁吸该弹片142下压,进而变成该第二触点143与该第一触点133接触,使该继电器10转换成第二种电路的状态。 
该继电器10虽然具备可以转换电路的使用功能,但是实际上存在有下列的缺点: 
一、因为该第二端子14是沿直立方向Y组立于该本体11,与该第一端子13、该第三端子15沿水平方向X组立的方向不同,加上前述翼片144呈弯折设计,则前述舌片145会碰触该连结板114进而干扰该第二端子14的组立作业,所以必须通过人工组立该第二端子14,而存在有无法自动化组立、生产效率不佳的缺失。 
二、因为该第二端子14需通过人工进行组立作业,存在有在组立过程中极容易改变该弹片142的预设弹力,导致存在有需要再进行人工检测调校作业、较浪费人力、生产效率较差的缺失。 
三、因为该第二端子14的第二接脚141与该穿孔116的配合公差不可太大,否则该第二端子14会产生摇晃,而导致存在有校对组装较费时、生产效率较差的缺失。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继电器的制造方法在方法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方法又没有适切的制造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继电器的制造方法,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继电器的制造方法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的继电器的制造方法,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继电器的制造方法,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继电器的制造方法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可以自动化组立,可提高生产效率,及可删除人工检测调校作业以节省人力的继电器的制造方法,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继电器的制造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 
(A)、制备一个本体,该本体具有分别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一块底板与一块顶板,沿直立方向安装固定在该底板与该顶板之间用以供线圈卷绕的一支线圈轴,一块安装固定在该底板与该顶板之间的连结板,及分别插置固定于该底板的二支插柱; 
(B)、将一支第一端子沿水平方向组立于该本体,该第一端子具有一支沿直立方向延伸并嵌置于该底板的一个第一嵌槽的第一接脚,一块自该第一接脚弯折并位于该顶板顶侧的第一固定块,及一个固定于该第一固定块的第一触点; 
(C)、将一支第二端子沿水平方向组立于该本体,该第二端子具有一支沿直立方向延伸并嵌置入该底板的一个第二嵌槽的第二接脚,一片自该第二接脚弯折并位于该第一固定块顶侧的弹片,一个固定于该弹片并对准该第一触点的第二触点,分别自该第二接脚长出的二片翼片,及分别设置于前述翼片用以扣置该连结板的二片舌片; 
(D)、将一支第三端子沿水平方向组立于该本体,该第三端子具有一支沿直立方向延伸并嵌置于该底板的一个第三嵌槽与该顶板的第三接脚,一块自该第三接脚弯折并位于该弹片顶侧的第三固定块,及一个固定于该第三固定块并对准该第二触点的第三触点;以及 
(E)、封胶,将前述本体、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置入一个壳体内,然后将树脂注入该壳体与该底板之间。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继电器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C)中,先将前述翼片朝向该连结板弯折设定角度,当该第二接脚被嵌置入该第二嵌槽,该二舌片同时扣置该连结板,使该第二端子定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 案,本发明继电器的制造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步骤,使本发明具有可以自动化组立,以及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特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继电器的制造方法,是先制备一个本体,然后依序将一支第一端子、一支第二端子、一支第三端子沿水平方向组立于该本体,最后将前述组件置入一个壳体内进行封胶作业。该第一端子具有一支线圈轴用以供线圈卷绕,及一个位于该本体的一块顶板顶侧的第一触点,该第二端子具有一片朝向该第一触点延伸的弹片,及一个固定于该弹片并对准该第一触点的第二触点,该第三端子具有一对准并位于该第二触点顶侧的第三触点。借此,使本发明具有可以自动化组立,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特性,以及可以删除人工检测调校作业以节省人力的功效。本发明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方法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继电器的制造方法具有增进的突出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一般现有的继电器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一说明一般现有的继电器的一个本体的立体图。 
图3是一说明一般现有的继电器的一支第一端子沿水平方向组立于该本体前状态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4是一说明一般现有的继电器的本体、第一端子组立后状态的局部组合结构立体图。 
图5是一说明一般现有的继电器的一支第二端子沿直立方向组立于该本体前状态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6是一说明一般现有的继电器的本体、第二端子组立后状态的局部组合立体图。 
图7是一说明一般现有的继电器的一支第三端子沿水平方向组立于该本体前状态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8是一说明一般现有的继电器的本体、第三端子组立后状态的局部组合结构立体图。 
图9是一说明一般现有的继电器的本体置入一个壳体内并进行封胶状态的组合结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继电器的制造方法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1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说明一个本体的立体图。 
图12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说明一支第一端子沿水平方向组立于该本体前状态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1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说明该本体与该第一端子组立后状态的局部组合结构立体图。 
图1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说明一支第二端子沿水平方向组立于该本体前状态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1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说明该本体与该第二端子组立后状态的局部组合结构立体图。 
图16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说明一支第三端子沿水平方向组立于该本体前状态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17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说明该本体与该第三端子组立后状态的局部组合结构立体图。 
图18是该较佳实施例的说明该本体、该第一端子、该第二端子、该第三端子置入一个壳体内并进行封胶状态的组合结构立体图。 
图19是取自图18的说明该继电器处于第一种电路状态的组合结构剖视图。 
图20是类似于图19的视图,说明该继电器处于第二种电路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继电器的制造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方法、步骤、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在详细说明之前要注意的是,在整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相对位置用语,例如“水平方向X”、“直立方向Y”是以各图所示的座标方向为基准,且该水平方向X与该直立方向Y彼此垂直。 
请参阅图10所示,是本发明继电器的制造方法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继电器的制造方法,包含有以下步骤31~35。 
请参阅图10、图11、图12所示,图11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说明一个本体的立体图,图12是说明一支第一端子沿水平方向组立于该本体前状态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在该步骤31中,是制备一个本体40,该本体40具有分别沿该水平方向X延伸的一块底板41与一块顶板42,沿该直立方向Y安装固定在该底板41与该顶板42之间用以供线圈50卷绕的一支线圈轴43,一块安装固定在该底板41与该顶板42之间的L形连结板44,及分别插置固定于该底板41的二支插柱45。 
该底板41,具有分别沿该水平方向X开设并呈反向的一个第一嵌槽411与一个第二嵌槽412,及一个与该第一嵌槽411同向的第三嵌槽413,较佳地,该底板41还具有一个连通该第二嵌槽412的喇叭形导口414。 
该顶板42,具有相互间隔的一块第一嵌块421与一块第二嵌块422。 
请参阅图10、图12、图13所示,图1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说明该本体与该第一端子组立后状态的局部组合结构立体图。在该步骤32中,是将一支第一端子60沿该水平方向X安装于该本体40,该第一端子60具有一支沿该直立方向Y延伸并嵌置于该底板41的第一嵌槽411的第一接脚61,一块自该第一接脚61弯折并嵌置于该第一嵌块421且位于该顶板42顶侧的第一固定块62,及一个固定于该第一固定块62的第一触点63。 
请参阅图10、图14、图15所示,图1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说明一支第二端子沿水平方向组立于该本体前状态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1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说明该本体与该第二端子组立后状态的局部组合结构立体图。在该步骤33中,是将一支第二端子70沿该水平方向X安装于该本体40,该第二端子70具有一支沿该直立方向Y延伸并嵌置入该底板41的第二嵌槽412的第二接脚71,一片自该第二接脚71弯折并位于该顶板42与该第一固定块62顶侧的弹片72,一个固定于该弹片72的自由端721并对准该第一触点63的第二触点73,分别自该第二接脚71长出的二片翼片74,及分别设置在前述翼片74内的二片舌片75。进行组立前,可以先将前述翼片74朝向该连结板44弯折设定角度,当该第二接脚71沿该水平方向X被嵌置入该第二嵌槽412,前述舌片75可同时扣置于该连结板44,以使该第二端子70获得定位。 
请参阅图10、图16、图17所示,图16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说明一支第三端子沿水平方向组立于该本体前状态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17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说明该本体与该第三端子组立后状态的局部组合结构立体图。在该步骤34中,是将一支第三端子80沿该水平方向X安装于该本体40,该第三端子80具有一支沿该直立方向Y延伸并嵌置于该底板41的第三嵌槽413与该第二嵌块422的第三接脚81,一块自该第三接脚81弯折并位于该第二嵌块422与该弹片72顶侧的第三固定块82,及一个固定于该第三固定块82并对准该第二触点73的第三触点83。 
请参阅图10、图18、图19所示,图18是该较佳实施例的说明该本体、该第一端子、该第二端子、该第三端子置入一个壳体内并进行封胶状态的组合结构立体图,图19是取自图18的说明该继电器处于第一种电路状态的组合结构剖视图。在该步骤35中,是进行封胶作业,是将前述本体40、第一端子60、第二端子70、第三端子80置入一个壳体90内,然后将树脂100注入该壳体90与该底板41之间,较佳地,该壳体90具有一块挡块91可伸入该底板41的第二嵌槽412中,具有可以防止该树脂100流入该本体40内的作用。 
使用时,请参阅图19所示,当未通电,是呈该第二触点73与该第三触点83接触,使该继电器产生第一种电路的状态,请参阅图20所示,是类似于图19的视图,说明该继电器处于第二种电路的状态,当通电后,可以借由该线圈50产生电磁场磁吸该弹片72下压,进而变成该第二触点73与该第一触点63接触,使该继电器转换成第二种电路的状态。 
归纳上述,本发明继电器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的功效及优点,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及功效: 
一、因为本发明该第一端子60、该第二端子70与该第三端子80全部是沿该水平方向X组装,加上该第二端子70的翼片74虽然呈弯折设计,但是前述舌片75不会干扰组立作业,则当该第二接脚71被嵌置入该第二嵌槽412,前述舌片75可同时扣置于该连结板44,使本发明具有可以自动化组立、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功效及优点。 
二、因为本发明可通过机具(图中未示)将该第二端子70自动组立于该本体40,使该弹片72的预设弹力统一,不需要再对该弹片72进行预设弹力检测调校作业就可确保品质,而使本发明具有可以删减人工检测调校作业制程,可以节省人力及可提高生产效率的功效及优点。 
三、因为本发明可以通过机具将该第二端子70的第二接脚71沿该水平方向X自动嵌置入该第二嵌槽412,加上可以通过该导口414将该第二接脚71顺利导入该第二嵌槽412内,使本发明具有组装较省时,相对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的功效及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

1.一种继电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以下步骤:
(A)、制备一个本体,该本体具有分别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一块底板与一块顶板,沿直立方向安装固定在该底板与该顶板之间用以供线圈卷绕的一支线圈轴,一块安装固定在该底板与该顶板之间的连结板,及分别插置固定于该底板的二支插柱;
(B)、将一支第一端子沿水平方向组立于该本体,该第一端子具有一支沿直立方向延伸并嵌置于该底板的一个第一嵌槽的第一接脚,一块自该第一接脚弯折并位于该顶板顶侧的第一固定块,及一个固定于该第一固定块的第一触点;
(C)、将一支第二端子沿水平方向组立于该本体,该第二端子具有一支沿直立方向延伸并嵌置入该底板的一个第二嵌槽的第二接脚,一片自该第二接脚弯折并位于该第一固定块顶侧的弹片,一个固定于该弹片并对准该第一触点的第二触点,分别自该第二接脚长出的二片翼片,及分别设置于前述翼片用以扣置该连结板的二片舌片,先将前述翼片朝向该连结板弯折,当该第二接脚被嵌置入该第二嵌槽,该二舌片同时扣置该连结板,使该第二端子定位;
(D)、将一支第三端子沿水平方向组立于该本体,该第三端子具有一支沿直立方向延伸并嵌置于该底板的一个第三嵌槽与该顶板的第三接脚,一块自该第三接脚弯折并位于该弹片顶侧的第三固定块,及一个固定于该第三固定块并对准该第二触点的第三触点;以及
(E)、封胶,将前述本体、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置入一个壳体内,然后将树脂注入该壳体与该底板之间。
CN2007101432337A 2007-08-07 2007-08-07 继电器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645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432337A CN101364501B (zh) 2007-08-07 2007-08-07 继电器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432337A CN101364501B (zh) 2007-08-07 2007-08-07 继电器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64501A CN101364501A (zh) 2009-02-11
CN101364501B true CN101364501B (zh) 2011-11-16

Family

ID=40390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323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64501B (zh) 2007-08-07 2007-08-07 继电器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6450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86500A (en) * 1985-01-31 1987-08-11 Nec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4837538A (en) * 1987-03-13 1989-06-0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5041870A (en) * 1988-10-21 1991-08-20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5894253A (en) * 1996-08-26 1999-04-13 Nec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277730A (zh) * 1997-10-24 2000-12-20 西门子公司 生产继电器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86500A (en) * 1985-01-31 1987-08-11 Nec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4837538A (en) * 1987-03-13 1989-06-0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5041870A (en) * 1988-10-21 1991-08-20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5894253A (en) * 1996-08-26 1999-04-13 Nec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277730A (zh) * 1997-10-24 2000-12-20 西门子公司 生产继电器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64501A (zh) 2009-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80615C (zh) 一种卷尺的磁性尺钩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CN204584055U (zh) 带翻边的窄口u形夹弯曲模
CN101364501B (zh) 继电器的制造方法
CN206230208U (zh) 手机电池中板成型件
CN108927456B (zh) 一种90°接线端子冲压模具、冲压工艺以及端子
CN201134702Y (zh) 一种卷绕型定子铁芯
CN201900408U (zh) 单体电池镍带焊接工装
CN203265478U (zh) 一种通信线材折弯治具
CN205362324U (zh) 一种双定位管件冲凹成型模具
CN203850049U (zh) 一体式的线缆缠绕机
CN203839545U (zh) 扬声器用电连接器
CN201774007U (zh) 直立式hdmi连接器
CN203044658U (zh) 一种打弯模具
CN205039076U (zh) 一种新型线圈架绕线芯轴结构
CN205452606U (zh) 一种信息接口破线连接片
CN206180795U (zh) 一种扁线绕线模成型辅助装置
CN201438537U (zh) 电子设备的排线连接装置
CN205324472U (zh) 一种插片端子成型模具
CN203398198U (zh) 一种智能电池接线片改进结构
CN216563638U (zh) 一种等齐传感器线束2pin不锈钢针
CN203760392U (zh) 一种引出脚及其插拔式电磁继电器
CN203071265U (zh) Cf卡插头连接器的端子结构及端子料带
CN204649299U (zh) 一种人体秤钢片传感器的钢片压头
CN216700462U (zh) 一种稳定型嵌件插针结构
CN206022698U (zh) 一种电源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16

Termination date: 201708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