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61349A - 通信模块以及包括该通信模块的应用程序 - Google Patents

通信模块以及包括该通信模块的应用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61349A
CN101361349A CNA2007800017246A CN200780001724A CN101361349A CN 101361349 A CN101361349 A CN 101361349A CN A2007800017246 A CNA2007800017246 A CN A2007800017246A CN 200780001724 A CN200780001724 A CN 200780001724A CN 101361349 A CN101361349 A CN 1013613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program
mentioned
server
address
inter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0172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61349B (zh
Inventor
新里祐教
石田宏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reebi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reebi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reebi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reebi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613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13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613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13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04L12/4675Dynamic sharing of VLAN information amongst network nodes
    • H04L12/4679Arrangements for the registration or de-registration of VLAN attribute values, e.g. VLAN identifiers, port VLAN membersh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8Multiprotocol handlers, e.g. single devices capable of handling multiple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6Special purpose or proprietary protocols or archite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不依赖采用OS等的特定网络环境,通过使用由应用程序特定的通信协议进行双向通信。一种通信模块其为了将应用程序通过互联网上的服务器与假想网络连接,而安装在上述客户机中通信模块。该模块介于上述应用程序和安装在该计算机中的操作系统的局域通信协议栈组群之间,保持上述应用程序用的假想网络上的地址,并通过隧道处理由上述应用程序发送给假想网络的信息包进行上述局域通信。关于2字代码以及其它略语可参照定期发行的各PCT公报的卷首登载的“代码和略语的导读本”。

Description

通信模块以及包括该通信模块的应用程序
技术领域
该发明涉及可安装在各终端的通信模块,其可在IPV4(InternetProtocol Version 4)普及的目前的基础设施环境下,通过较简单的手段使属于不同局域网的各终端通过互联网,且以安全性高的方法实现双向通信。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在采用以互联网为主的公众网提供服务的环境下,所有信息的价值并不在客户一侧,而是集中在服务器一侧。
也就是说,各个客户的终端设备基本上不过是用来浏览互联网上信息的一种单纯的阅读工具。此外,各客户向互联网一侧提出种种信息需求,互联网一侧即可获得各客户的此种信息。也就是说,所有的信息全部集中在互联网一侧,互联网一侧则不过是单向性地提供定型的信息。因而出现了生产客户终端的厂家难以产生付加价值的状况。
要想改变此种状况,需使访问方向逆转,从而使服务器与客户的立场颠倒。也就是说,需创造出下述状态——当有与互联网连接的家庭内网络的情况下,首先由互联网访问家庭内网络,然后由家庭网络向互联网提供服务。
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能从互联网上单独确定连接在局域网上的各机,同时还需要解决家庭内的路由问题以及安全性问题。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第6代互联网协议)中提出了能够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技术。
然而,鉴于目前日本的包围载体及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的环境,看来IPv6的普及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例如,现用的IPv4的器材折旧最少需要2~3年时间,只能进行试验性服务。
厂商要想立马实现与IPv6对应的网络,只能着手到ISP水准的服务,但这要花费很高的成本,对多数厂商而言并不现实。家庭内网络的情况多种多样,有很大的差异,利用信息记录媒体及ISP连接的结构也会有很大差别,需要有用于吸收这些差别以统一的方法实现IPv6环境的结构。
要想在现存的IPv4环境下实现只有在IPv6网络中才能实现的家庭内网络与互联网的双向访问的情况下,存在下述问题。
例如,在现存的IPv4环境下在自己家中设置网络家电的情况下,需通过家庭网络连接与互联网连接的路由器之后才能使用。因此,网络家电的IP地址成为专用地址,无法从家庭网络之外加以访问。
因此,多年来,要想访问家庭网络家电,需使用具有控制网络家电功能的专用的路由器,或把用来控制网络家电的信息临时存储在互联网上设置的数据中心之中,需由网络家电经轮询后获得。
然而,在使用专用路由器的情况下,通用性很低,使成本上升。当通过轮询获取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不能进行实时访问,网络及服务器上的负担也加大。
为了解决该课题,本申请人于2005年5月20日提出的国际专利申请PCT/JP2005/9280号(WO2005/114926号公报)中公示出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及中继装置(WO2005/114926号公报可因该言及而纳入本说明书中)。若采用该发明,可通过在专用网络内的计算机系统和互联网上的互联网服务器之间确立隧道连接的会话,即可用较简单的手段实现家庭内网络与互联网的双向通信。
尤其是在WO2005/114926号公报中公示的中继装置之中,作为一种可安装在客户机中的程序,具有可看作是假想器件驱动器的接口,若采用此种构成,即可用简单的构成实现上述通信。然而,由于该公报公示的技术是通过安装在客户机中的OS(操作系统)进行通信的,因而在OS不存在特定的协议栈的情况下,往往无法进行使用应用程序的通信进行使用该协议的通信。
例如,在不存在IPv6协议的OS环境下,使用IPv6进行通信的应用程序是不能使用的。
该发明正是鉴于此种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模块,其无需依赖OS等的特定网络环境,通过使用应用程序确定的通信协议即可进行利用假想网络的双向通信。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若采用该发明的主要观点,即可提供一种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通信模块可安装在客户机之中,用于通过互联网上的服务器使局域网上的客户机中安装的应用程序与假想网络连接;
其介于上述应用程序和安装在该计算机中的操作系统的局域通信协议栈组群之间,保持上述应用程序用的假想网络上的地址,并在隧道处理由上述应用程序给假想网络的信息包后,将其通过上述局域通信协议栈组群,提供给上述服务器;
配置有独立于上述局域通信协议栈组群之外的,上述应用程序通过假想网络进行通信所需的协议栈。
若采用此种构成,由于保持了独立于客户机的OS的局域通信协议栈之外的第2、3、4层的协议栈,因而可编写出可不依赖OS等特定网络环境进行通信的网络应用程序(应用程序)。也就是说,即使在没有特定的协议栈的OS上也可实现使用该协议的应用软件。例如,即使在没有IPv6协议的OS环境下,仍能以应用软件单位保持IPv6地址,通过假想网络进行通信。
若采用该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该通信模块存储了互联网上的服务器的全局地址;
根据该服务器的全局地址,在该通信模块与服务器之间确立隧道连接;
捕捉上述应用程序提出的要求信息包,作为发信地址插入付有上述应用程序用的假想网络地址的信息,经上述隧道连接发送给上述服务器的同时;
通过上述局域通信协议栈把给该通信模块的信息包解除插入的同时,把该解除了插入的信息包提供给上述应用程序。
此处的该通信模块最好通过与设置在互联网上的隧道中介服务器连接,从该中介服务器接受上述服务器的全局地址。此外,该通信模块最好从上述互联网上的服务器接受并保持上述应用程序用的假想网络上的IP地址、MAC地址。
此外,若采用另一种实施方式,该通信模块最好被提供为由上述应用程序可调出的程序库程序。
此外,若采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该通信模块最好具有下述构成:具有初始化部,该初始化部具有下述构成:在与服务器层2连接情况下,生成上述所有层2、3、4协议栈;
与上述服务器层3连接情况下,生成层3及层4协议栈,层2协议栈则不生成。
若采用本发明的第2个主要观点,则可提供一种应用程序,其特征在于:是一种应用程序,可在计算机上实施,通过与互联网连接,实施规定的处理;
作为通信接口,配置有用来调出及纳入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模块的命令;采用该应用程序具有独立于上述计算机之外的IP地址的构成。
若采用一种实施方式,该应用程序是Voip程序,其通过互联网上的服务器与假想网络连接。
若采用另一种实施方式,该应用程序是代用程序,其使客户机通过互联网上的服务器与假想网络连接。
至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以及显著效果,业内人土可通过参照附图以及下述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进一步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的网络构成的例示图。
图2是表示同一通信中继模块的简要构成图。
图3是表示同一通信子程序的框图。
图4是实施例1的简要构成图。
图5是用来表示实施例1的动作状态的画面图。
图6是实施例2的简要构成图。
图7是用来表示实施例2的动作状态的画面图。
图8是实施例3的简要构成图。
图9是用来表示实施例3的动作状态的画面图。
图10是实施例3的系统构成的详图。
图11是表示实施例3的VOIP应用程序间的通信确立步骤的工作过程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局域网,2、客户机,4、互联网,6、互联网服务器,7、OS,8、通信中继模块,15、连线以太网,17、IP层(IPv4/IPv6),18、TCP/UDP层,19、隧道应用程序,20、隧道中介器,31、代用应用程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
图1是该实施方式涉及的网络构成的例示图。
图中的1是在IPv4(第1通信协议)条件下由进行通信的各种客户机2连接而成的局域网。该局域网1可由导入各家庭的LAN构成。此外,各客户机2内安装了OS(操作系统)7、作为该发明的通信模块的中继通信模块8、以及进行通信的应用程序9(例如互联网浏览器)。
并且,该局域网1经未图示的通信信息记录媒体/ISP与互联网4连接。可在该互联网4中使用IPv4进行通信。
并且,该互联网4上连接着互联网服务器6(该发明的“服务器”),其控制上述局域网1上的网络家电2的通信。该互联网服务器6,正如后文中所详说的那样,具有连接安装在上述网络家电2中的应用程序9和互联网4上或其它家庭/全球网络1a上的所有网络家电2a、个人电脑2b、服务器2c间的中介功能。
此处,至少中继通信模块8和互联网服务器6最好由同一厂家或以统一的规格提供或制造,预先设计为彼此联动。并且,中继通信模块8中正如后文所述,被付与了上述应用程序9用的IPv4条件下的假想专用地址/全局地址,通过确立无论是ISP还是信息记录媒体均与上述互联网服务器6隧道连接的TCP/IP会话,即可进行通信。
该发明的特征是不必经由客户机的OS即可将假想网络(或实际网络)与上述应用程序9连接。因此,具体而言,上述应用程序9本身能够保持假想网络(或实际网络)上的IPv4或IPv6地址、MAC地址。下面说明使之成为可能的构成及动作的一个实施例。
图2是表示安装在上述客户机2中的OS7,中继通信模块8以及应用程序9的功能的框图。在该说明之中,仅图示及说明与本发明的特征有关的构成,关于其它显然应具有的构成则省略其图示及说明。
在图2之中,OS7的部分表示核心程序中包含的局域通信协议栈组群,示出层叠性构成控制网络程序单的物理性网络适配器(层1、2)11、路径表12、IP层(层3)13、TCP层(层4)14的状态。
另外,上述中继通信模块8通过以依据RFC的形态,配置了独立于上述OS7之外的层2(Ethernet Link)15、路径表16、层3(IP层(IPv4/v6))17、层4(TCP/UDP层)18的各协议栈,使不依赖特定网络环境的应用程序9的编制成为可能。并且,该中继通信模块8还具有隧道应用程序19。该隧道应用程序19的功能后文详述,其通过防止TCP-Over-TCP问题云集、通信带宽下降的处理,利用隧道连接,把从以太网(注册商标)连接层15受取的信息包发送给互联网服务器6。图中示出SSL,但也可采用不配置该SSL的构成。
构成这些中继通信模块8的软件组群作为程序库提供,通过用上述应用程序9适当读出,可作为该应用程序9的通信接口使用。如上所述,通过程序库化可使各应用程序9的改变最小化。
下面参照图2以及图3说明该通信模块8的动作。
上述应用程序9一启动,即可利用该应用程序9的指令将上述中继通信模块8读入存储器。于是,该中继通信模块8正如图3的步骤S1中所示,首先上述隧道应用程序19与隧道中介器20连接。该隧道中介器20从未图示的地址数据库中选择出确立隧道连接的目标互联网服务器6,将该互联网服务器6的IPv4地址通知上述中继通信模块8。通过该动作,该中继通信模块8即可识别互联网服务器6,进行用户认证后(步骤S2)、使用从互联网服务器6受取的上述应用程序用MAC地址及IP地址,即可确立隧道会话,进行通信(步骤S3)。
也就是说,启动上述应用程序9,上述中继通信模块8一与互联网服务器6连接,即进行用于确立连接的认证,并据此由互联网服务器6给该通信模块8分配上述应用程序9用的假想专用网络用的MAC地址以及IP地址(该MAC地址以及IP地址也可由上述隧道中介器20分配)。该MAC地址以及IP地址由上述中继通信模块8作为数据保存在存储器中。
若采用此种实施方式,互联网服务器6一侧的程序,从上述应用程序9的角度而言,仿佛是假想网络上的一个集线器(HUB)。也就是说,互联网服务器6采用给每个组群分配集线器的构成。在本发明中,把该分配称之为组群化。当有多个互联网服务器6的情况下,虽然也可设想属于同一假想专用网络的应用程序9或网络终端2分别与各个互联网服务器6连接,但在此情况下,最好通过统一管理多个互联网服务器6或多个服务器程序(集线器服务器)的集线器骨干服务器21固定连接。下文将此种连接称之为HUB连接(或“层2连接)。
相对于上述层2连接,该中继通信模块8也可采用与上述互联网服务器6PPP连接(或“层3连接)的构成。上述层2连接和层3连接的切换可通过图2的23所示的初始化部实施。该初始化部23根据上述应用程序9交付的表示层2连接或层3连接的因数,实施初始化处理。在该初始化处理中,例如可按照该因数,选择规定的隧道中介器20以及互联网服务器6,进行连接确立。此外,上述初始化部23在按照上述因数层2连接的情况下,生成所有上述层2、3、4协议栈,层3连接的情况下,则采取只生成层3及层4协议栈而不生成层2协议栈的动作。
此外,在层2连接之中,关于MAC地址,在本申请人先前提出的国际申请PCT/JP2005/9280号(WO2005/114926号公报)中公示的网络连接方法及中继装置之中,是模拟性地使用两个MAC地址,进行MAC地址的操作的,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则无需这样的处理。
正如上文所述,在国际申请PCT/JP2005/9280号之中,是具有可看作假想器件驱动器的接口的,由于该假想器件均已被分配了同样的MAC地址,因而是通过根据需要换写信息包上的MAC地址,确保MAC地址的唯一性的。与之相对应,由于本实施方式的中继通信模块8实施与实际接口相同的动作,因而无需上述假想以太器件之类的MAC地址的换写。即,中继通信模块8把从互联网服务器6取得的MAC地址直接分配给自己,实施与实际接口相同的ARP要求/应答处理。
也就是说,若采用该发明,可提供上述客户机中安装的中继通信模块8,其用于把上述局域网上的客户机(网络家电2等)中安装的应用程序9通过互联网上的服务器(互联网服务器6)与假想网络连接。该中继通信模块8介于上述应用程序9和安装在该计算机中的OS7的局域通信协议栈组群(11~14)之间,保持上述应用程序9用的假想网络上的地址,并在隧道处理由上述应用程序9提供给假想网络的信息包之后,通过上述局域通信协议栈(11~14)提供给上述互联网服务器6。并且,该中继通信模块8配置有独立于上述局域通信协议栈组群(11~14)之外的,上述应用程序9进行通过假想网络通信所需的层2、3、4协议栈(15~18)。
若采用此种构成,由于保持了独立于OS7的局域通信协议栈(11~14)之外的层2、3、4协议栈,因而可编制出不依赖OS等的特定网络环境进行通信的网络程序(应用程序9)。也就是说,即使在不存在特定的协议栈的OS上,也可实现使用该协议的应用软件。例如,即使在不存在IPv6协议的OS环境下,仍可编制出以应用软件为单位使用IPv6的应用程序。
再换一种说法,由于上述应用程序9本身与本实施方式的中继通信模块8共为一体,因而可像是一个器件其可实现拥有独立于该客户机(的接口)之外的单独的IP地址。
下面说明该实施方式中所示的通信模块8以及应用程序9的实施例。
首先,图4所示的是使用了下述实施例1~3中的中继通信模块8的IPv4/IPv6应用程序的通信方式。也就是说,中继通信模块8使用客户计算机2上的TCP/IP(OS),通过互联网(IPv4)与互联网服务器6连接,从该互联网服务器6取得IPv6地址。互联网服务器6作为互联网(IPv4)和另一方的互联网(IPv6)的中继装置动作,中继通信模块8通过利用隧道(技术)与互联网服务器6直接通信,即可使用IPv6。因此,即使在客户计算机2上没有IPv6的情况下,应用程序9仍可通过使用中继通信模块8与保持互联网(IPv6)上的目录的目录服务器2c连接并进行通信。
(实施例1)
图5所示的是表示利用了本实施方式的中继通信模块的IPv4/IPv6应用程序代用程序的实施例。
在该例之中,客户机是与LAN等局域网(IPV4)连接的个人电脑(图4中示为A)的状态。在该客户机A中安装了配置有上述中继通信模块的代用服务器程序(代用程序)31。
用户在该客户机A上使用诸如浏览器32及电子邮件软件33一与该代用程序31连接,该代用程序31即经上述互联网服务器6与假想网络连接。该互联网服务器6与IPv6网络连接情况下,由于上述客户机A可经该互联网服务器6与IPv6网络连接,因而即使在没有IPv6协议的OS环境下,仍可以应用软件(这时为代用程序31)为单位保持IPv6地址,通过假想网络进行通信。这样即可从用IPv6启动的服务器B中下载只能在IPv6条件下取得的目录。
图6是举例说明该实施例1中的客户机A上的动作的实际画面图。
图中的34是利用ipconfig/all指令显示该客户机A的接口一览的窗口。从该一览可知,该客户机A的OS上并没有IPv6协议。
图中的35是表示内部安装了上述中继通信模块的代用服务器程序的动作状态的窗口。此外,图中的36是浏览器显示画面,其显示出只有在IPv6环境下才能浏览的含目录的网站(WWW.kame.net)。正如窗口35中所示,上述中继模块(代用程序)使用分配给该中继模块(代用程序)的专用地址经上述互联网服务器6访问WWW.kama.net。
在上述WWW.kame.net中,能用IPv6连接的情况下,可用网站中的乌龟活动来显示。在该图中难以理解,但可通过浏览器36上乌龟37的头部朝向这边并且在动加以确认。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应用程序是浏览器,但在该实施方式中则是代用程序。若采用此种构成,即使不改变浏览器软件,仅通过设定代用程序即可获得上述动作。
(实施例2)
图7是上述代用应用程序34不设置在客户机上而是设置在局域网或互联网上的其它服务器C上的用例。若采用此种构成,即使在客户机A未配置上述中继通信模块的情况下,仍可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经上述服务器C的代用程序34从上述服务器B下载IPv6目录。
图8是举例说明该实施例2中的客户机A上的动作的实际画面。
图中的37是显示服务器C上的接口一览的窗口。从该一览可知,该服务器C的OS上没有IPv6协议。
此外,图中的38是表示内部安装了上述中继通信模块的代用服务器程序的动作状态的窗口。此外,图中的39是上述客户机A上的浏览器显示画面,示出含有只能在IPv6环境下才能阅览的目录的网站(WWW.kame.net)。正如窗口38中所示,上述中继模块(代用程序)使用分配给该中继模块(代用程序)的专用地址,经上述互联网服务器6访问WWW.kame.net。
若采用此种构成,即使在客户机中未安装上述中继通信模块的情况下,仍可将只能在IPv6环境下下载的目录下载到上述客户机中。
(实施例3)
图9是把本发明适用于互联网电话等的VoIP程序中的用例,示出客户机的显示画面,在该实施例中,用户一把客户机A与互联网上的Web服务器B连接,即可作为网页将VoIP程序下载到客户机A中。该VoIP程序A一被浏览器32实施,上述中继通信模块即被安装到该客户机A中,通过经该通信模块与上述互联网服务器6隧道连接,即可将假想网络上的IP地址付与该VoIP程序(浏览器)。这样即可使用该VoIP程序进行通信。
此处,图9中的37是显示服务器C上的接口一览的窗口。从该一览可知,该服务器C的OS上没有IPv6协议。此外,图中的40是表示在浏览器32上实施的电话程序。由于该程序与OS的通信接口无关,分配有固定的IP地址,可经上述互联网服务器6进行双向通信,因而可在互联网上收发VoIP。
此处,VoIP程序是可安装在客户计算机中的电话与紧急通信等,但并不局限于此。此外,客户一侧的设备并不局限于计算机,只要是可安装在硬件中的应用程序即可。
此外,图10是将该实施例的系统构成进一步细化的图示,图11是表示采用该系统的VoIP应用程序间的通信确立处理的处理图。
图10中,互联网服务器6支持层3连接,处于中心一侧系统43之间,控制使用了SIP的互联网电话之间,以及应急通信系统之间的通信。也就是说,客户侧的VoIP程序9具有SIP等的信号协议,以及处理声音等的RTP模块42,上述中心侧系统43可处理该SIP等的信号协议。
当在两个用户分别设置的VoIP程序间进行声音通信的情况下,RTP等声音通信,可通过下述路径进行处理,客户应用程序的RTP模块→客户的中继通信模块→客户的OS的TCPIP→互联网服务器→客户的OS的TCPIP→客户的中继通信模块→客户应用程序的RTP模块。
此外,也可在互联网服务器中设置声音中继处理服务器,经由声音中继处理服务器进行处理。此时的通信处理成为:客户应用程序的RTP模块→客户的中继通信模块→客户的OS的TCPIP→互联网服务器→声音中继处理服务器→互联网服务器→客户的中继通信模块→客户应用程序的RTP模块。
在SIP等的协议中,客户侧的应用程序通过登录电话号码等识别号码和IP地址进行定位管理(IP地址),通信时解决地址,进行声音图像等的信息记录媒体通信。因而在SIP等的协议之中,可预备包括地址登录在内的方法
在本发明之中,利用该特征,VoIP应用程序9含有中继通信模块8,利用与互联网服务器6间的隧道会话的确立,进行电话号码等的识别号码和IP地址的管理。
下面参照图10及图11详细说明该处理。
首先,如图10所示,上述互联网服务器6配置有作为隧道终端的连接服务器44,此外,作为中心侧系统配置有SIP代用程序服务器45、用户信息管理服务器46、认证服务器47、接入服务器48。此外,该中心侧系统经专用网络49即可与IP地址管理DB50以及外线收发信网关51(以及经此与公众线路网52)连接。
如前所述,客户计算机2中设置的VoIP应用程序9利用上述中继通信模块8,不经OS直接实现与互联网服务器6的连接服务器44的隧道连接。通过该连接,可给该VoIP程序9分配假想网络上的IP地址,该VoIP程序9使用该IP地址,通过上述隧道会话经上述互联网服务器6的中心侧系统43进行声音通信。
也就是说,正如图11所示,VoIP应用程序一向上述中继通信模块发出隧道初始化请求(步骤S1),上述中继通信模块即通过与规定的中介服务器连接(步骤S2),接受VoIP通信中使用的互联网服务器的IP地址(或区域名)(步骤S3)。由于这样一来中继通信模块即可掌握互联网服务器的地址,因而若用识别码和密码等存入信息与上述互联网服务器的连接服务器连接,接受认证服务器的认证(步骤S5、S6)。一经认证,即可选定上述VoIP应用程序(用户)用的IP地址,将此回送给上述客户的中继通信模块(步骤S7)。
这样,中继通信模块即可用受取的IP地址和互联网服务器6的IP地址,在与该互联网服务器的连接服务器之间确立直接隧道会话(步骤S8)。该隧道会话一经确立,上述互联网服务器6即把该客户的IP地址与客户的识别码加以关联后登录到上述IP地址管理服务器中(步骤S9)。
这样即可在确立隧道连接的同时,登录上述VoIP应用程序9的IP地址以及识别码,进行声音通信。
也就是说,SIP代用程序服务器等一接受声音通信的INVITE(步骤S9),即可参照互联网服务器登录的IP地址管理DB进行通信(解决定位)(步骤S10),按照SIP中继声音通信(步骤S11)。
若采用此种构成,首先,上述VoIP应用程序本身与本发明的中继通信模块共为一体,可实现仿佛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于该客户机的接口之外的单独的IP地址的一个器件。还有,通过利用中继通信模块和服务器间使用的上述IP地址进行由SIP协议进行的定位管理,可高效进行通信及管理。
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一种实施方式,在不改变发明要旨的范围内可进行种种变形。
例如,在上述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应用程序是浏览器,互联网电话程序以及代用程序,但并不局限于此,可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双向通信的应用程序。
此外,在上述一种实施方式中,是上述隧道中介器选择互联网服务器,但也可在各通信中继模块中预先设置。
此外,该实施方式的通信模块100%是以用户方式动作(普通驱动器之类的程序是以核心程序方式动作)的,因而如果是可编制TCP/IP应用程序的OS,移植极为简单,在上述一种实施方式中举的OS以外,例如还可适用于家电厂商自行采用的独特的OS及寄存器等专业机中采用的OS等处。

Claims (11)

1、一种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
该通信模块安装在客户机之中,用于通过互联网上的服务器使局域网上的客户机中安装的应用程序与假想网络连接;
其介于上述应用程序和安装在该计算机中的操作系统的局域通信协议栈组群之间,保持上述应用程序用的假想网络上的地址,并通过隧道处理由上述应用程序发送给假想网络的信息包,通过上述局域通信协议栈组群,将其提供给上述服务器;
包括有独立于上述局域通信协议栈组群之外的,上述应用程序通过假想网络进行通信所需的协议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
存储有互联网上的服务器的全局地址;
根据该服务器的全局地址,在该通信模块与服务器之间确立隧道连接;
捕捉上述应用程序提出的要求信息包,作为发信源地址插入付有上述应用程序用的假想网络地址的信息,经上述隧道连接发送给上述服务器的同时;
通过上述局域通信协议栈把给该通信模块的信息包解除插入的同时,把该解除了插入的信息包提供给上述应用程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
该通信模块通过与设置在互联网上的隧道中介服务器连接,从该中介服务器接受上述服务器的全局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
该通信模块从上述互联网上的服务器接受并保持上述应用程序用的假想网络上的IP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
该通信模块从上述互联网上的服务器接受并保持上述应用程序用的假想网络连接用的MAC地址和IP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
该通信模块提供可用上述应用程序调出的程序库程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
具有初始化部,该初始化部具有下述构成:在与服务器层2连接情况下,生成所有上述层2、3、4协议栈;
与上述服务器层3连接情况下,生成层3及层4协议栈,层2协议栈则不生成。
8、一种应用程序,其特征在于:是一种应用程序,其可在计算机上实施,通过与互联网连接,实施规定的处理;
该应用程序作为通信接口,配置有用来调出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模块并将其纳入的命令;具有独立于上述计算机之外的IP地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程序,其特征在于:
该应用程序是Voip程序,其通过互联网上的服务器与假想网络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程序,其特征在于:
该应用程序是代用程序,其使客户机通过互联网上的服务器与假想网络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程序,其特征在于:
是一种VoIP应用程序,其利用需要进行SIP等的地址管理的协议,将此时的地址管理与隧道协议下的IP地址管理共用。
CN2007800017246A 2006-05-23 2007-05-23 一种通信方法和用于通信模块的方法 Active CN1013613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43314 2006-05-23
JP143314/2006 2006-05-23
PCT/JP2007/060556 WO2007136101A1 (ja) 2006-05-23 2007-05-23 通信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の通信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た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61349A true CN101361349A (zh) 2009-02-04
CN101361349B CN101361349B (zh) 2013-08-21

Family

ID=38723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017246A Active CN101361349B (zh) 2006-05-23 2007-05-23 一种通信方法和用于通信模块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543706B2 (zh)
EP (1) EP2031834A4 (zh)
JP (2) JP4146886B2 (zh)
KR (1) KR100941947B1 (zh)
CN (1) CN101361349B (zh)
WO (1) WO2007136101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8054A (zh) * 2010-04-30 2011-11-09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对连接到串行总线的外围设备进行远程访问的方法和系统
CN109088951A (zh) * 2011-01-05 2018-12-25 飞比特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存储卡装置
CN110267389A (zh) * 2019-05-22 2019-09-20 上海博昂电气有限公司 电源驱动装置以及led灯具
CN110995313A (zh) * 2019-12-18 2020-04-10 协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型数据中继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43706B2 (en) 2006-05-23 2013-09-24 Freebit Co., Ltd. Communication module for connecting application program to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CN102006333B (zh) * 2007-06-11 2012-1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安装软件组件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JP4430091B2 (ja) * 2007-08-17 2010-03-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ルーティング制御方法、パケットルーティング制御プログラム、端末装置、およびvpnサーバ
JP5198916B2 (ja) * 2007-12-08 2013-05-15 フリービット株式会社 インターネット接続システム
JP2010056835A (ja) * 2008-08-28 2010-03-11 Yamaha Corp 中継装置の動作設定方法、中継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2469124B (zh) 2010-11-09 2015-08-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aog的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实现方法、网关、代理及系统
EP2755169A1 (en) 2011-10-13 2014-07-16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method, and program
CN104932280A (zh) * 2015-06-04 2015-09-23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智能家用设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116747A (zh) * 2015-08-24 2015-12-02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JP6982451B2 (ja) * 2017-09-28 2021-12-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26952B2 (en) * 2001-09-28 2006-10-24 Intel Corporation Multiprotocol decapsulation/encapsulation control structure and packet protocol conversion method
AU2002319846A1 (en) 2002-05-31 2003-12-19 Nokia Corporation Protocol engine application interface
WO2003102827A1 (en) * 2002-06-04 2003-12-11 Zox Technologies, Inc.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providing role aware, extended relationship, distributed workflows
EP1575230B1 (en) * 2002-11-29 2011-01-12 Freebit Co., Ltd. Server for routing connection to client device
JP3649438B2 (ja) 2002-11-29 2005-05-18 フリービット株式会社 インターネット接続システム
US7340746B2 (en) * 2003-08-07 2008-03-04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systems having different protocol versions
KR20050049864A (ko) * 2003-11-24 2005-05-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소프트웨어 프로토콜 스택과 하드웨어 프로토콜 스택을사용한 멀티미디어 통신 장치 및 그 통신 방법
CA2567303C (en) 2004-05-20 2015-03-24 Freebit Co., Ltd. Server for routing connection to client device
US20060004667A1 (en) * 2004-06-30 2006-01-05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llecting operating system license revenue using an emulated computing environment
US20060070066A1 (en) * 2004-09-30 2006-03-30 Grobman Steven L Enabling platform network stack control in a virtualization platform
JP2006143314A (ja) 2004-11-24 2006-06-08 Risu Pack Co Ltd 合成樹脂製品の運搬用容器
WO2006063118A2 (en) * 2004-12-07 2006-06-15 Pure Networks, Inc. Network management
US7639715B1 (en) * 2005-09-09 2009-12-29 Qlogic, Corporation Dedicated application interface for network systems
JP2007221740A (ja) 2006-02-17 2007-08-30 Shimousa Systems:Kk Vpnシステム利用時のipアドレス競合回避策
US8543706B2 (en) 2006-05-23 2013-09-24 Freebit Co., Ltd. Communication module for connecting application program to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8054A (zh) * 2010-04-30 2011-11-09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对连接到串行总线的外围设备进行远程访问的方法和系统
CN102238054B (zh) * 2010-04-30 2015-02-25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对连接到串行总线的外围设备进行远程访问的方法和系统
US9244866B2 (en) 2010-04-30 2016-01-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mote access of peripheral device connected to serial bus
US9973594B2 (en) 2010-04-30 2018-05-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mote access of peripheral device connected to serial bus
CN109088951A (zh) * 2011-01-05 2018-12-25 飞比特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存储卡装置
CN110267389A (zh) * 2019-05-22 2019-09-20 上海博昂电气有限公司 电源驱动装置以及led灯具
CN110995313A (zh) * 2019-12-18 2020-04-10 协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型数据中继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941947B1 (ko) 2010-02-11
JPWO2007136101A1 (ja) 2009-10-01
JP2008306736A (ja) 2008-12-18
EP2031834A1 (en) 2009-03-04
CN101361349B (zh) 2013-08-21
JP4146886B2 (ja) 2008-09-10
US8543706B2 (en) 2013-09-24
US20100257226A1 (en) 2010-10-07
KR20080086870A (ko) 2008-09-26
WO2007136101A1 (ja) 2007-11-29
EP2031834A4 (en) 2010-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61349B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用于通信模块的方法
CN103503419B (zh) 使用网页代理服务器访问具有分配的网络地址的设备的系统和方法
US857101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voice over IP managed services utilizing a centralized data store
CN110191031B (zh) 网络资源访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US894820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secure communications between proxy servers in support of interdomain traversal
CA2394456C (en) Flexible automated connection to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US798325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ing real-time media streams in support of interdomain traversal
US792054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secure media gateways to support interdomain traversal
US20020143960A1 (en) Virtual network gene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5991796B (zh) 一种用于部署网络中的用户终端的配置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02136938B (zh) 向cgn设备提供用户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1352021A (zh) 移动设备上的网络服务的动态发现
WO2024012001A1 (zh) 一种在多模态网络中实现开源社区访问的方法及系统
US20100131631A1 (en) Method for management of a secured transfer session through an address translation device, corresponding server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3621036A (zh) 注册方法及设备、系统
CN101753400B (zh) 跨网域通讯系统及其方法
Liu Cisco CCNA/CCENT Exam 640-802, 640-822, 640-816 Preparation Kit
Huston Metadata retention and the internet
Huston Where is Metadata Anyway?
Campbell Getting Connected
JP2005033662A (ja) Ip電話システム、構内交換機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ip電話機接続方法
Hughes Third Generation Internet Reveale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2753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2753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