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56826A - 编辑装置、编辑方法、编辑程序及编辑系统 - Google Patents

编辑装置、编辑方法、编辑程序及编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56826A
CN101356826A CNA2007800011466A CN200780001146A CN101356826A CN 101356826 A CN101356826 A CN 101356826A CN A2007800011466 A CNA2007800011466 A CN A2007800011466A CN 200780001146 A CN200780001146 A CN 200780001146A CN 101356826 A CN101356826 A CN 1013568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it
coding
data
data flow
g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0114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56826B (zh
Inventor
森本直树
有留宪一郎
矶部幸雄
前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56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68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568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68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80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by content creator independently of the distribution process; Content per se
    • H04N21/85Assembly of content; Generation of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 H04N21/854Content author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4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dis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 H04N19/17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the region being a slice, e.g. a line of blocks or a group of bloc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4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video transcoding, i.e. partial or full decoding of a coded input stream followed by re-encoding of the decoded output stre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4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compressed domain processing techniques other than decoding, e.g. modification of transform coefficients, variable length coding [VLC] data or run-length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7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syntax aspects related to video coding, e.g. related to compression standa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6Assembling of a multiplex stream, e.g. transport stream, by combining a video stream with other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inserting a 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into a video stream, multiplexing software data into a video stream; Remultiplex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Insertion of stuffing bits into the multiplex stream, e.g. to obtain a constant bit-rate; Assembling of a packetised elementary stream
    • H04N21/2368Multiplexing of audio and video str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8Interfacing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e.g.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of a video stream to network bandwidth; Process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 H04N21/2383Channel coding or modulation of digital bit-stream, e.g. QPSK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4Disassembling of a multiplex stream, e.g. demultiplexing audio and video streams, extraction of additional data from a video stream; Remultiplex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Extraction or processing of SI; Disassembling of packetised elementary stream
    • H04N21/4341Demultiplexing of audio and video str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client for facilitating the reception of or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content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the end-user or to the client device itself, e.g.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resolving scheduling conflicts
    • H04N21/462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management, e.g. creating a master electronic program guide from data received from the Internet and a Head-end, controlling the complexity of a video stream by scaling the resolution or bit-rate based on the client capabilities
    • H04N21/4621Controlling the complexity of the content stream or additional data, e.g. lowering the resolution or bit-rate of the video stream for a mobile client with a small scre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37Control signals issued by the client directed to the server or network components
    • H04N21/6377Control signals issued by the client directed to the server or network components directed to server
    • H04N21/6379Control signals issued by the client directed to the server or network components directed to server directed to encoder, e.g. for requesting a lower encoding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84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optical recording
    • H04N5/85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optical recording on discs or dru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5/9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04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 H04N9/804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involving data red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04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 H04N9/806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with processing of the sound signal
    • H04N9/8063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with processing of the sound signal us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x of the PCM audio and PCM video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编辑装置、编辑方法、编辑程序及编辑系统。其可适当地对使用帧间压缩而被压缩编码后的视频数据进行编辑处理。从存储有编辑对象的视频流的流文件中抽出用于识别记录了该文件的装置的识别信息。若抽出的识别信息表示可以用与编辑装置的编码器可对应的属性相同的属性进行编码的装置,则使用仅对必要最小区间进行解码并再编码的方法来进行编辑处理。若不表示该装置,则对编辑对象的视频流的整体进行解码并再编码的方法来进行编辑处理。只根据视频流中的规定的识别信息就可以判断是否可进行使用了仅对必要最小区间进行解码并再编码的方法的编辑处理。

Description

编辑装置、编辑方法、编辑程序及编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编辑装置、编辑方法、编辑程序及编辑系统,其更快地进行使用帧间压缩进行压缩编码的视频数据的编辑。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可记录并可从记录再生装置上拆下、且记录容量较大、适于记录由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构成的AV(Audio/Video)数据的记录介质,具有4.7GB(Giga Byte)以上记录容量的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非常普及。在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04-350251)中公开了一种以DVD-Video格式对可记录型DVD进行记录的摄像装置。
这种可记录型DVD可以使用UDF(Universal Disk Forma)作为文件系统,并可通过与UDF相对应的计算机装置进行存取。UDF包括基于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9660的格式,并可通过在计算机装置中所使用的各种文件系统进行存取。将通过例如摄像装置拍摄的视频数据和伴随摄像而获得的音频数据作为文件并记录于该可记录型DVD,因此,可增加摄像装置与计算机装置等其它装置的亲和性,并可更为有效地活用记录的数据。
因此,由于视频数据的数据容量庞大,所以一般都将其以规定的方式进行压缩编码后记录于记录介质。作为视频数据的压缩编码方式,作为标准的方式,公知有MPEG2(Moving Pictures ExpertsGroup 2)方式。而且,近年来,进一步推进MPEG2的压缩编码方式并可进行有效的编码的、ITU-T(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Union-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建议的H.264或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EC(International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国际标准14496-10(MPEG-4part 10)Advanced Video Coding(以下简称为“H.264|AVC)也得以广泛普及。
在上述MPEG2及H.264|AVC中,进行使用了正交转换等的帧间编码的同时,还进行基于使用了运动补偿的预测编码的帧间编码,提高压缩率。以下,以MPEG2方式为例,对基于预测编码的帧间压缩进行说明。
首先,对基于MPEG2的数据流结构进行简要地说明。MPEG2是一种将使用了运动补偿的预测编码、和基于DCT的压缩编码进行组合的方式。MPEG2的数据结果形成阶层结构,从下层级开始为块层、宏块层、片层(slice layer)、图片层、GOP层及序列层。块层由进行DCT的单位、即DCT块构成。宏块层由多个DCT块构成。切片层由头部和大于等于1的宏块构成。图片层由头部和大于等于1的切片层构成。图片对应于1个画面。可通过规定的识别符来分别识别各层的界限。
GOP层包括头部、基于帧内编码的图片即、I(Intra-coded,帧内编码)图片、和基于预测编码的图片即、P(Predictive-coded,预测编码)图片、B(Bi-directionally predictive coded,双向预测编码)图片。I图片可仅通过其自身的信息来进行解码,P图片及B图片需要其前或前后的图像作为基准图像,不能单独解码。例如,P图片将时间上自身之前的I图片或P图片用作基准图像并被解码。而且,B图片使用自身前后的I图片或P图片这两张图片用作基准图像并被解码。将以至少包括一张I图片的其自身完结的组称为GOP(Group Of Picture,图像组),其是在MPEG的流中独立且可存储的最小单位。
GOP包括1个或多个图片。下面,GOP包括多个图片。在GOP中,存在两种GOP:在GOP内可完全解码的、具有用GOP封闭的结构的封闭GOP(closed GOP)、和当解码时可以编码的顺序来使用前一个GOP信息的开放GOP(open GOP)。开放GOP与封闭GOP相比使用更多的信息,且通过解码可获得高画质,所以更为广泛使用。
使用图1A、图1B及图1C,对进行了帧间压缩的数据的解码处理进行说明。在此,1个GOP包括1张I图片、4张P图片以及10张B图片共计15张图片,GOP的类型为开放GOP。如图1A的一例所示,GOP内的I图片、P图片及B图片的显示顺序为“B0B1I2B3B4P5B6B7P8B9B10P11B12B13P14”,此外,下标表示显示顺序。
在本例中,最初的2张B0图片及B1图片是使用前一个GOP中的最末尾的P14、和该GOP内的I2图片进行预测并解码的图片。GOP内的最初的P5图片是从I2图片开始预测且编码的图片。其他的P8图片、P11图片及P14图片分别是使用前一个P图片进行预测且解码的图片。而且,I图片以后的各B图片是分别从前后的I和/或P图片预测且解码的图片。
另一方面,B图片由于使用在时间上前后的I图片或P图片进行预测且编码,所以需要考虑解码器中的解码的顺序来确定流或记录介质上的I图片、P图片及B图片的排列顺序。即,用于解码B图片的I图片和/或P图片必须比该B图片更早地被解码。
在上述例中,如图1B所例示,流或记录介质上的各图片的排列为“I2B0B1P5B3B4P8B6B7P11B9B10P14B12B13”,以该顺序输入到解码器。此外,下标与图1A对应表示显示顺序。
如图1C所示,在解码器中的解码处理中,首先,解码I2图片,通过解码后的该I2图片和前一个GOP中的最末尾(显示顺序)的P14图片来预测B0图片及B1图片并进行解码。然后,按照解码的顺序从解码器中输出B0图片及B1图片,接着输出I2图片。当输出B1图片时,接下来,使用I2图片来预测P5图片并解码。然后,使用I2图片及P5图片来预测B3图片及B4图片并解码。然后,按照解码的顺序从解码器输出解码后的B3图片及B4图片,接着输出P5图片。
下面,同样地,将用于预测B图片的P图片或I图片比B图片更早地被解码,使用该解码后的P图片或I图片来预测B图片且解码,在输出解码后的B图片之后,重复输出用于解码该B图片的P图片或I图片的处理。一般使用记录介质上或流中的如图1B所示的图片排列。
此外,在H.264|AVC方式中,视频数据的编码及解码处理也大致与MPEG2方式中的处理相同。在H.264|AVC方式中,可以更为灵活地使用图片来进行帧间预测。而且,在H.264|AVC方式中,将相当于MPEG2方式中的I图片的、可随机存取的图片称为IDR(Instantaneous Decoding Refresh)图片。下面,以MPEG2方式来代表编码方式而进行说明。
在此,考虑对如MPEG2通过使用帧间压缩的编码方式进行压缩编码的视频数据进行编辑的情况。作为编辑处理的一例,对删除视频映像中的中间部的场景、并结合删除后的区间的前后的情况进行说明。例如,如图2A的一例所示,对GOP#1、GOP#2、...、GOP#9、...这样的GOP结构连接的视频流指定与用于删除的场景相对应的区间A-B。在此,以区间A-B的前端的编辑点A、和后端的编辑点B分别为GOP#3及GOP#7的中间部分的图片。通过编辑来删除该区间A-B的图片,结合编辑点A及编辑点B,从而获得编辑后的一个数据流(图2B)。
在进行这样的编辑的情况下,由于单纯地删除了区间A-B内的图片,所以导致结合后,在包括结合部分的GOP#3+7中GOP结构被破坏,产生无法正常再生这样的不良情况。因此,导致无法以帧精度进行编辑,而编辑以GOP为单位进行处理。
而且,作为以GOP为单位进行编辑处理的例子,考虑删除对象的区间A-B所包括的GOP#4~GOP#6,并结合GOP#3的后端和GOP#7的开头的方法。但是,当GOP取开放GOP结构时,产生在删除前侧的GOP的GOP#7中,开头侧的B图片组(在图1A、图1B及图1C的例子中,为B0图片及B1图片)无法解码这样的不良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的缺陷,考虑以下方法:一旦解码编辑对象的视频流,并在此基础上以帧精度进行编辑,再次编码。但是,对于在每次编辑时,对作为对象的视频流的整体进行解码并进行再编码的处理,其处理时间膨大。而且,对于对一旦编码后的视频流的整体进行解码并再编码,对于视频流的整体导致画质劣化。
而且,这些缺陷在结合多个视频流时也发生。
因此,以往,公知有仅对编辑点附近的必要最小区间进行解码并再编码的方法。即,根据进行删除和结合的部分的GOP及该GOP发生的变化,仅对受到影响的GOP进行解码及再编码,对此以外的GOP以GOP为单位进行复制。作为仅对该编辑点附近的必要最小区间进行解码并再编码的方法的代表例子,一般公知为被称为智能渲染(smart rendering)方法。
使用上述图2A及图2B,对仅对编辑点附近的必要最小区间进行解码并再编码的一例的处理进行简要地说明。在删除基于编辑点A及编辑点B的区间A-B的情况下,在编辑点A侧需要解码的部分为包括编辑点A的GOP#3、和GOP#3之前的GOP#2。当GOP为开放GOP时,为了以GOP#3的显示顺序对开头的B0图片及B1图片进行解码,则需要包括编辑点A的GOP#3之前的GOP#2。而且,在编辑点B侧解码所需的部分为包括编辑点B的GOP#7、和GOP#7之后的GOP#8。在开放GOP中,为了以GOP#8的显示顺序对开头的B图片组进行解码,则需要使用GOP#7的数据。
在图2A的状态下,例如,首先,删除GOP#4~GOP#6,然后分别对GOP#2和GOP#3、以及GOP#7和GOP#8进行解码。然后,在GOP#3中,删除被解码后的图片中编辑点A以后的图片。同样地,在GOP#7中,删除解码后的图片中,编辑点B以前的图片。然后,结合编辑点A及编辑点B,参照前后的GOP#2及GOP#8的编码量,同时对新制作的GOP#3+7进行再编码(图2B)。使用解码后的GOP#2的最后P15图片、和解码后的GOP#3的I3图片,对GOP#3+7的开头B0图片及B1图片进行编码。对于GOP#2及GOP#8,在存储器中存储解码前的GOP#2及GOP#8,从而可以使用它们。
这样的处理在进行结合多个视频流这样的编辑时也可同样适用。
因此,为了进行使用了上述的再编码的编辑,结合的视频流需要满足几个限制。如上述,视频流被存储在文件中并记录于记录介质。此时,对于与记录于一个文件中的视频流有关的规定的参数,在一个文件中,需要其值是固定的。
例如,将对于某参数具有不同的值的视频流通过编辑与一个视频流相结合且被存储在一个文件中,并通过再生装置对存储在该文件的视频流进行再生时,如果该属性值在再生中发生变化时,存在再生装置的解码器无法对应该参数值的变化的可能性。
作为需要将值作为固定值的参数的例子,有垂直及水平方向的各个方向的画框尺寸、纵横比(16∶9或4∶3等)、帧速率(29.97Hz、59.94Hz等)、帧结构、有无隐藏字幕的数据等。当通过编辑进行再编码时,在再编码区间结合的前后视频流中,这些参数值需要完全一致。
在编辑装置中,若可进行与这些参数的全部参数相对应的编码,则符合这些属性来设定规定值,并进行编码即可。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编辑装置对于在视频流的格式中规定的各参数,需要对应可以获得参数的值的全部组合,从而产生编码器规模的增大且成本增加这样的问题点。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在编辑装置侧,可以考虑仅对通过某指定记录装置记录的视频流进行编辑。这样,通过限制编辑对象的视频流,在编辑装置侧,仅对应该记录装置所对应的参数即可。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当对该编辑装置供给通过其他记录装置记录的视频流时,可能存在编辑装置误操作这样的问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对使用帧间压缩而压缩编码后的视频数据进行适当的编辑处理的编辑装置、编辑方法、编辑程序及编辑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编辑装置,其用于对使用帧间压缩而被压缩编码后的视频数据进行编辑,在上述编辑装置中,输入部,输入包括使用帧间压缩而被压缩编码后的视频数据的数据流;抽出部,从数据流中抽出加入到数据流中的、用于识别生成了数据流的装置的识别信息;解码部,用于解码数据流;编码部,根据使用了帧间压缩的压缩编码,以规定的属性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以及编辑部,根据对数据流设定的编辑点,对数据流进行解码及编码,编辑数流流,编辑部判断由抽出部从数据流中抽出的识别信息是否表示可以用与由编码部进行编码时的规定的属性相同的属性进行编码的装置,当判断为表示时,编辑部通过对包括编辑点的规定区间进行解码及编码,从而进行编辑。
而且,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编辑方法,其用于对使用帧间压缩而被压缩编码后的视频数据进行编辑,在编辑方法中,包括:抽出步骤,从数据流中抽出加入到由使用帧间压缩而被压缩编码后的视频数据构成的数据流中的、用于识别生成了数据流的装置的识别信息;解码步骤,解码数据流;编码步骤,根据使用了帧间压缩的压缩编码,以规定的属性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以及编辑步骤,根据对数据流设定的编辑点,对数据流进行解码及编码,从而编辑数据流,在编辑步骤中,判断由抽出部从数据流中抽出的识别信息是否表示可以用与在编码步骤中进行编码时的规定的属性相同的属性进行编码的装置,当判断为表示时,通过对包括编辑点的规定区间进行解码及编码,从而进行编辑。
此外,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编辑程序,其使计算机装置执行用于对使用帧间压缩而被压缩编码后的视频数据进行编辑的编辑方法,该编辑方法包括:抽出步骤,从数据流中抽出加入到包括使用帧间压缩而被压缩编码后的视频数据的数据流中的、用于识别生成了数据流的装置的识别信息;解码步骤,解码数据流;编码步骤,根据使用了帧间压缩的压缩编码,以规定的属性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以及编辑步骤,根据对数据流设定的编辑点,对数据流进行解码及编码,从而编辑数据流,在编辑步骤中,判断在抽出步骤中从数据流抽出的识别信息是否表示可以用与在编码步骤中进行编码时的规定属性相同的属性进行编码的装置,当判断为表示时,通过对包括编辑点的规定区间进行解码及编码,从而进行编辑。
并且,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编辑系统,使用帧间压缩对视频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并记录于记录介质,对从记录介质再生的、使用帧间压缩而被压缩编码后的视频数据进行编辑,该编辑系统包括记录装置和编辑装置,记录装置包括:第一编码部,根据使用帧间压缩的压缩编码,以规定的属性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并将其作为数据流进行输出;以及记录部,将从第一编码部输出的数据流作为流文件记录于记录介质,记录装置对数据流加入用于识别装置自身的识别信息并记录于记录介质;编辑装置包括:再生部,读出记录于记录介质的流文件并取出数据流;抽出部,用于从数据流中抽出识别信息;解码部,用于解码数据流;第二编辑部,根据使用帧间压缩的压缩编码,以规定的属性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以及编辑部,根据对数据流设定的编辑点,对数据流进行解码及编码,从而编辑数据流,编辑部判断由抽出部从数据流中抽出的识别信息是否表示可以用与通过第二编码部进行编码时的规定属性相同的属性进行编码的装置,当判断为表示时,通过对包括编辑点的规定区间进行解码及编码,从而进行编辑。
如上述,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及第三方面,由于从数据流中抽出嵌入由使用帧间压缩而被压缩编码后的视频数据构成的数据流中的、用于识别生成了数据流的装置的识别信息,根据对数据流设定的编辑点,对数据流进行解码及编码,从而编辑数流流。当编辑时,判断在由抽出部从数据流中抽出的识别信息是否表示可以用与通过使用帧间压缩的压缩编码而进行编码时的规定的属性相同的属性进行编码的装置,当判断为表示时,通过对包括编辑点的规定区间进行解码及编码,从而进行编辑,所以,仅观察嵌入数据流的、用于识别生成了数据流的装置的识别信息,就可以判断是否可进行包括编辑点的规定区间的解码及编码的编辑。
此外,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记录装置将根据使用帧间压缩的压缩编码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并输出的数据流作为流文件记录于记录介质,此时,对于数据流嵌入用于识别装置自身的识别信息并记录于记录介质,且编辑装置读取记录于记录介质的流文件,提取数据流,从数据流中抽取识别信息,根据对于数据流设定的编辑点,对于数据流根据使用了解码及帧间压缩的压缩编码以指定的属性进行编码,并编辑数据流,在编辑时,判断从数据流中抽出的识别信息是否表示可以用与由编辑装置进行编码时的指定属性相同的属性进行编码的装置,当判断为表示时,通过对包括编辑点的指定区间进行解码和编码,从而进行编辑,因此,编辑装置根据用于识别记录了数据流的装置的识别信息,可以知道是否是用对应的记录装置记录的数据流,如果判断是用对用的记录装置记录的数据流时,可以进行包括编辑点的规定区间解码以及编码的编辑。
如上述,本发明的第一、第二及第三方面可以获得如下效果:由于从数据流中抽出嵌入由使用了帧间压缩而被压缩编码后的视频数据构成的数据流中的、用于识别生成了数据流的装置的识别信息,根据对数据流设定的编辑点,对数据流进行解码及编码,并编辑数据流,当编辑时,判断在由抽出部从数据流中抽出的识别信息是否表示可以用与通过使用帧间压缩的压缩编码而进行编码时的规定属性相同的属性进行编码的装置,当判断为表示时,通过对包括编辑点的规定区间进行解码及编码,从而进行编辑,所以,仅通过观察嵌入数据流的、用于识别生成了数据流的装置的识别信息,就可以判断是否可进行包括编辑点的规定区间的解码及编码的编辑。
如上述,本发明第四方面可以获得如下效果:记录装置将根据使用帧间压缩的压缩编码以规定的属性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并输出的数据流作为流文件记录于记录介质,此时,对于数据流嵌入用于识别装置自身的识别信息并记录于记录介质,且编辑装置读取记录于记录介质的流文件,提取数据流,从数据流中抽取识别信息,根据对于数据流设定的编辑点,对于数据流根据使用了解码及帧间压缩的压缩编码以指定的属性进行编码,并编辑数据流,在编辑时,判断从数据流中抽出的识别信息是否表示可以用与由编辑装置进行编码时的指定属性相同的属性进行编码的装置,当判断为表示时,通过对包括编辑点的指定区间进行解码和编码,从而进行编辑,因此,编辑装置根据用于识别记录了数据流的装置的识别信息,可以知道是否是用对应的记录装置记录的数据流,如果判断是用对用的记录装置记录的数据流时,可以进行包括编辑点的规定区间解码以及编码的编辑。
附图说明
图1A、图1B及图1C是用于对进行了帧间压缩的数据的解码处理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2A及图2B是用于对删除视频映像中的中间部的场景(scene)并结合删除前后的编辑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NAL单元的一例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存取单元的一例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概略地表示可适用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视频数据的一例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表示SEI“User Data Unregistered SEI”存储的信息的一例结构的语法的示意图;
图7A及图7B是示出表示块one_modified_dv_pack()的结构的例子的语法的示意图;
图8A、图8B及图8C是用于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视频流的一例的编辑方法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编辑方法的一例的编辑处理的流程图;
图10A、图10B及图10C是用于概略地说明仅对编辑点附近的必要最小区间进行再编码方法的一例的编辑处理的示意图;
图11A及图11B是用于概略地说明对编辑对象的视频流的全部区间进行再编码的方法的一例的编辑处理的示意图;
图12A、图12B及图12C是概略地表示对两个流文件存储的视频流进行的编辑处理的示意图;
图13A、图13B及图13C是用于概略地说明对两个流文件存储的视频流进行编辑时的、仅对编辑点附件的必要最小区间进行再编码的方法的一例编辑处理的示意图;
图14A及图14B是用于概略地说明对两个流文件存储的视频流进行编辑时的、对编辑对象的全部区间进行再编码的方法的一例编辑处理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可适用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记录装置的一例结构的框图;
图16是表示可适用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编辑装置的一例结构的框图;以及
图17是概略地表示一般计算机装置的一例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首先,为了便于理解,对可适用于本发明的一例的格式(下面称为AVCHD格式)进行说明。由于AVCHD格式是一种将对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进行规定的多路复用后的AV(Audio/Video,音频/视频)流记录于可记录的记录介质的记录格式,所以,可以将AV流作为文件记录于记录介质,并可使用播放列表,以片段(clip)为单位来管理记录于记录介质的AV流。
在AVCHD中,作为编码方式,例如使用ITU-T(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 Union-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建议H.264或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国际标准14496-10(MPEG-4part 10)Advanced Video Coding(以下简称为“H.264|AVC)规定的编码方式,从而根据MPEG2系统的标准对视频数据及音频数据进行多路复用。
以H.264|AVC方式进行编码的、基于MPEG2系统被多路复用后的位流(bit stream)称为片段AV流(或者AV流)。片段AV流根据规定的文件系统作为文件而被记录在记录介质中。下面,将记录有片段AV流的文件称作流文件。
基于该AVCHD格式的数据结构以H.264|AVC所规定的位流结构为标准。在此,对H.264|AVC所规定的位流结构进行概略说明。在H.264|AVC中,构成为:规定有对运动图像编码处理本身进行处理的VCL(Video Coding Layer,视频编码层)、和处于与用于进行编码后的信息的传送和存储的下层级系统之间的NAL(Network Abstraction Layer,网络提取层),并分离VCL和NAL。而且,相当于序列和图片的头(header)信息的参数集(parameter set)也可以从在VCL中生成的信息中分离并处理。
以作为NAL的一个分区的NAL单元为单位,进行基于H.264|AVC的位流相对于下层级系统例如、MPEG2系统的映射(mapping)。图3是表示NAL单元的一个例子的构成。NAL单元包括NAL头及RBSP(Raw Byte Sequence Payload)。在NAL头中,在具有一位数据长度的固定位部分之后,配置有具有2位数据长度的信息nal_ref_idc、和具有5位数据长度的信息nal_unit_type。信息nal_ref_idc表示在该NAL单元中是否存储有可以作为参照图片的片(slice)。信息nal_unit_type表示该NAL单元的类型。RBSP存储有运动图像被压缩编码后的原始数据(raw data)。
此外,RBSP尾部位(trailing bit)是用于将该NAL单元的位长度调整为8位的倍数的调整用位。RBSP尾部位是从“1”开始其后连接“0”的构成,通过检测最初的位“1”,从而可以指定RBSP的最后位的位置。而且,当在“0”的后面检测出“1”时,可知该位置是NAL单元的开头。
在由信息nal_unit_type表示的NAL单元的类型中,存在编码后的各种图片的部分(slice)、SEI(Supplemental EnhancementInformation,补充增减信息)、SPS(Sequence Parameter Set)、PPS(Picture Parameter Set,图像参数集)、AU(Access Unit,访问单元)定界符、序列结束(End Of Sequence:EOS)、流结束(End OfStream:EOS)等,由信息nal_unit_type的值来表示RBSP中存储的信息为以上这些中的哪个信息。
SEI是补充的附加信息,其表示不是VCL解码所必须的附加信息。作为SEI信息,定义有与假设参照解码有关的各图片的定时信息、与平移/扫描(pan/scan)功能有关的信息、用于随机存取的信息、基于用户独自定义的信息(用户数据)等。SPS是包括有与序列整体的编码有关的信息的头。PPS是包括有与图片整体的编码模式有关的信息的头。而且,AU分隔符表示后述的存取单元的开头。
为了以图片为单位存取位流中的信息,将集中了多个NAL单元的一个分区称为存取单元。图4表示存取单元的一个例子的构成。在如图4所示的存取单元的结构中,除相当于主图片的各片的NAL单元以外的其它信息是没有必要一定要存在于存取单元中的任选信息(optional information)。如图4所示,当使用这些任选信息时,需要按照AU定界符、SPS、PPS、SEI、主图片、冗余图片(redundantpicture)、EOS(End Of Sequence)及EOS(End Of Stream)的顺序进行排列。根据NAL头的信息来识别各NAL单元。此外,关于冗余图片,由于与本发明关系较小,故省略对其的说明。
图5概略地示出可适用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视频数据的一例的结构。在该一实施例中,视频数据采取GOP(Group Of Picture,图片组)的结构,GOP包括至少一张I图片、一张至多张P图片、以及一张至多张B图片。
在每个GOP中设置有头。头与如图4所示的AU分隔符、SPS、PPS以及SEI相对应,其至少包括AU分隔符以及SEI。SEI在H.264|AVC标准中定义有多个名称,并对于每个名称传送不同的信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尤其在SEI中用户可独自定义的SEI即、“User Data Unregistered SEI”中存储记录装置固有的信息。
图6是示出表示该SEI“User Data Unregistered SEI”存储的信息的一例的结构的语法。在此,根据用作计算机装置等程序的记述语言的C语言记述法来表示语法。关于这点,在表示其它语法的图中也是同样。
在图6的最初行,将该SEI“User Data Unregistered SEI”表示为“user_data_unregistered(playloadSize)”,以指定有效载荷的大小即、该SEI“User Data Unregistered SEI”整体的数据长度的方式参照该SEI“User Data Unregistered SEI”。在图6中,具有128位数据长度的字段uuid_iso_icc_11578存储有规定的识别信息。后面的数据长度为32位的字段type_indicator表示该SEI“User DataUnregistered SEI”的类型。字段type_indicator的值为0x47413934,根据if语句,配置存储有隐藏字幕(closed caption)的数据的块cc_data()。关于隐藏字幕,由于与本发明关联较小,故省略对其的说明。
此外,在数值的记述中,“0x”表示该数值为十六进制的表记。这在下面的同样表记中是相同的。
若字段type_indicator的值为“0x4D44504D”,则根据if语句中的“else if”的记述,记述块ModifiedDVPackMeta()。该块ModifiedDVPackMeta()存储有记录了该数据的记录装置固有的信息。在块ModifiedDVPackMeta()中,具有8位数据长度的字段number_of_modified_dv_pack_entries表示该块ModifiedDVPackMeta()中存储的数据modified_dv_pack的数量。根据后面的for循环语句,仅存储该字段number_of_modified_dv_pack_entries中所表示的数量的数据modified_dv_pack即、块one_modified_dv_pack()。
块one_modified_dv_pack()包括具有8位数据长度的字段mpd_id、以及具有32位数据长度的字段mpd_data。图7A及图7B示出表示块one_modified_dv_pack()的结构例子的语法。图7A是下述例子:块one_modified_dv_pack()是存储表示记录了该数据的记录装置的信息的块MAKER&MODEL ID pack()。而且,图7B是下述例子:块one_modified_dv_pack()是存储表示记录时的画质模式的信息的块MAKER OPTION pack()。
对图7A的MAKER&MODEL ID pack()进行说明。字段mpd_id具有8位数据长度,表示该块one_modified_dv_pack()的类型。即,字段mpd_id以规定值表示该块one_modified_dv_pack()是用于存储表示记录了该数据的记录装置的信息的块MAKER&MODEL IDpack()。在该块MAKER&MODEL ID pack()中,如图6所示的字段mpd_data被分为分别具有16位数据长度的字段maker_ID、和字段maker_model_code。字段maker_ID表示用于识别记录了该数据的记录装置的制造商的识别信息。字段maker_model_code表示用于识别该记录装置的型号和机型的识别信息。
对图7B的MAKER OPTION pack()进行说明。如上述,在该块MAKER OPTION pack()中存储表示记录时的画质模式的信息。即,在记录并再生映像和声音的装置中,一般可通过阶段性地切换位速率来切换画质或音质。作为一例,设定有以下模式:虽然可以获得位速率最高的高画质(或者高音质)但可记录时间短的HQ(HighQuality,高精度)模式、实际应用上保证充分画质和可记录时间且位速率为中等程度的LP(Long Play,长时间播放)模式、画质是实际应用上不妨碍的程度且长时间记录优先的位速率低的SP(Standard Play,标准播放)模式。
另一方面,上述记录时的画质模式在映像及声音的记录格式上未必可以表达,例如在制造商、装置型号、机型中为固有的规格的情况比较多。而且,优选方式是,当再生时,可以向用户通知想要再生的内容是以何种记录模式来记录的。
因此,考虑定义在制造商、型号和机型中可记述固有的记录模式的块MAKER OPTION pack()。可以考虑将该MAKER OPTIONpack()与例如上述块MAKER&MODEL ID pack()并行使用。作为一例,对SEI“User Data Unregistered SEI”,并行记述块MAKER&MODEL ID pack()和块MAKER OPTION pack()。
在图7B中,字段mpd_id具有8位数据长度,表示该块one_modified_dv_pack()的类型。即,当字段mpd_id为规定值时,表示该块one_modified_dv_pack()为存储有表示记录该数据时的画质有关的记录模式的信息的块MAKER OPTION pack()。
在该块MAKER OPTION pack()中,如图6所示的字段mpd_data记述记录了视频数据时的、与画质有关的记录模式,其中,该视频数据包括在例如具有32位数据长度的字段REC_MODE中存储该块MAKER OPTION pack()的SEI“User Data Unregistered SEI”。例如,当字段REC_MODE的值为“0”时,表示HQ模式,当字段REC_MODE的值为“1”时,表示SP模式,当字段REC_MODE的值为“2”时,表示LP模式。记录模式并不仅限于此3种,还可以更多,也可以至少仅为HQ模式和SP模式这两种等。
如上述,对于视频数据,通过同时记述块MAKER OPTIONpack()和块MAKER&MODEL ID pack(),因此,当再生该视频数据时,可以由块MAKER&MODEL ID pack()判断该视频数据是否是用本机或与本机相同的制造商、相同的机型、型号的记录机来记录的,其中,块MAKER OPTION pack()记述有在SEI“User DataUnregistered SEI”中记录了该视频数据时的、与画质有关的记录模式,该MAKER&MODEL ID pack()记述有记录了该视频数据的记录机的制造商、型号和机型。当可以判断是通过本机或与本机相同的制造商、相同的机型、型号的记录机记录了该视频数据时,可以进行在该记录机中特有的数据的解释(parse)和处理。
作为一例,当再生时,从块MAKER OPTION pack()中读取记录有被再生的视频数据时的与画质有关的记录模式,并例如可以进行显示。而且,作为其它例子,通过对存储在SEI“User DataUnregistered SEI”中的块one_modified_dv_pack()定义与画质有关的记录模式,由于可以将表示该记录模式的信息写入视频数据的流中,所以,即使在对该视频数据进行了编辑作业的情况下,也可以接收记录模式信息。
下面,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当通过仅对编辑点附近的必要最小区间进行再编码而进行编辑时,编辑对象的视频流中所包括的规定参数的值在流文件中需要是固定的。例如,在AVCHD格式中,规定在1个流文件内以下参数(1)~(6)必须为一定。
参数(1):表示画框的水平方向的尺寸的参数
参数(2):表示画框的垂直方向的尺寸的参数
参数(3):表示显示图像的形状(aspect)的参数
参数(4):表示帧速率的参数
参数(5):表示帧结构的参数
参数(6):表示有无隐藏字幕数据的参数
此外,根据H.264|AVC标准,AVCHD中的上述参数(1)~(6)具体如下。参数(1)在SPS中记述为码pic_width_in_mbs_minusl。参数(2)在SPS中记述为码pic_height_in_map_units_minusl。参数(5)在SPS中记述为码frame_mbs_only_flag。而且,参数(3)在SPS中记述为码aspect_ratio_idc。根据例如SPS中的码video_format来求得参数(4)。上述码aspect_ratio_idc及码video_format在SPS中被记述为任选项。此外,在上述SEI“User Data Unregistered SEI”中,可以根据字段type_indicator的值来判断参数(6)。即,当字段type_indicator的值为“0x47413934”时,判断为存在隐藏字幕的数据。
在此,对于可获取编辑对象的流文件中的全部上述参数(1)~(6)的值,当编辑装置侧可进行编码时,可以适用一般仅对编辑点附近的必要最小区间进行再编码的方法的编辑方法,从而高速地进行编辑处理。因此,若将编辑装置设计成可对应参数(1)~(6)的全部的可获取的值,则不可避免编码规模变大,而且还导致成本提高。
因此,在本发明中,当对视频流进行编辑时,判断记录装置是否为指定的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被配置在编辑对象的视频流的规定位置上,用于抽出表示生成了该视频流的记录装置的信息,并生成编辑对象的视频流。
指定的记录装置是满足以下条件的记录装置:例如,在编辑装置侧,可通过与由该记录装置生成的视频流中的上述参数(1)~(6)中的各个值所示的属性相同的属性来进行编码。在例如使用图6、图7A及图7B所说明的SEI“User Data Unregistered SEI”中,表示指定记录装置的信息在存储于块ModifiedDVpackMeta()中的块MAKER&MODEL ID pack()中被记述为字段maker_ID及字段maker_model_code。
当判断结果为生成了编辑对象的视频流的记录装置是指定的记录装置时,使用仅对编辑点附近的必要最小区间进行再编码的方法来进行视频流的编辑。若判断生成了编辑对象的视频流的记录装置不是指定的记录装置,则对编辑对象的视频流的整体进行解码,并对解码后的视频流进行以帧为单位的编辑,对编辑后的视频数据的整体进行再编码。
根据本发明,当编辑视频流时,根据编辑对象的视频流中的信息,可以容易地判断是否可适用仅对编辑点附近的必要最小区间进行再编码的方法。而且,在编辑装置侧,当将在指定的记录装置中记录的流文件作为主要编辑对象时,编辑装置的编码器可以仅与作为对象的指定的记录装置同等的参数相对应,进行使用了对必要最小区间再编码的方法的编辑处理。
对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视频流的一例编辑方法进行说明。如图8A的例示,考虑包括GOP#1~GOP#9这9个GOP的视频流文件。对GOP#1~GOP#9分别附加头#1~头#9。在各个头#1~头#9中存储有用于记述块ModifiedDVPackMeta()的SEI“User Data UnregisteredSEI”,其中,该块ModifiedDVPackMeta()包括用于表示记录了该文件的记录装置的信息的数据modified_dv_pack。
如图8B的一例所示,对该文件中所存储的视频流进行如下的编辑处理:在GOP#3内的某个图片中设定编辑点A,在GOP#7内的某个图片中设定编辑点B,删除编辑点A及编辑点B之间的区间A-B所包括的图片,并将编辑点A及编辑点B结合。编辑结果为:如图8C所示的一例,删除编辑点A及编辑点B间的GOP#4~GOP#6,并生成在编辑点A及编辑点B结合包括编辑点A的GOP#3和包括编辑点B的GOP#7的GOP#3+7,作为整体,生成包括GOP#1、GOP#2、GOP#3+7、GOP#8以及GOP#9这5个GOP的视频流。此外,在图8B及图8C中,为了避免烦杂而省略了对于头的记述。
图9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编辑方法的一例编辑处理的流程图。当指定编辑对象的文件时,在步骤S10中,从被作为编辑对象的流文件中检索用于表示记录了该文件的记录装置的信息的数据modified_dv_pack的块MAKER&MODEL ID pack()(参照图6、图7A、图7B)。
例如,参照图8A,对存储于被作为编辑对象的流文件中的视频流的开头的头#1的NAL单元进行解析,并抽出SEI“User DataUnregistered SEI”。然后,从SEI“User Data Unregistered SEI”中检索包括数据modified_dv_pack的块ModifiedDVPackMeta(),其中,该数据modified_dv_pack用于表示记录了该数据的记录装置的信息,而且,根据字段mpd_id的值,再从块ModifiedDVPackMeta()中检索块MAKER&MODEL ID pack()。
在下面的步骤S11中,分别获取存储于块MAKER&MODELID pack()中的字段maker_ID及字段maker_model_code,并判断是否存在可用相同属性进行编码的机型数据。此外,所谓相同的属性是指,例如对于上述参数(1)~(6),可用相同的参数值进行编码。
例如,编辑装置预先在ROM(Read Only Memory)或硬盘驱动器等存储单元中存储用该编辑装置可对应的参数进行编码的记录装置的指定信息(字段maker_ID及字段maker_model_code的值),并判断存储的字段maker_ID及字段maker_model_code的值中从编辑对象的视频流中获取的字段maker_ID及字段maker_model_code的值一致的值是否存在。
在步骤S11中,若判断存在可用相同属性进行编码的机型数据时,处理则移至S12,使用将编辑对象的视频流的、仅对编辑点附近的必要最小区间进行再编码的方法进行编辑,另一方面,在步骤S11中,若判断不存在可用相同属性进行编码的机型数据,则处理移至S13,使用对编辑对象的视频流的全部区间进行再编码的方法进行编辑。
此外,当将多个流文件作为编辑对象时,例如,对两个流文件中的每个流文件设置编辑点,根据编辑点,进行结合该两个文件的编辑,在这种情况下,对各个编辑对象进行步骤S10及步骤S11的处理。例如,对编辑对象的两个文件,分别检索块MAKER&MODEL ID pack()(步骤S10),并判断各个MAKER&MODEL IDpack()中的字段maker_ID及字段maker_model_code的值(步骤S11)。
然后,若编辑对象的两个文件中的字段maker_ID及字段maker_model_code的值均与编辑装置中存储的值相一致时,则进行步骤S12中的仅对编辑点附近的必要最小区间进行再编码的处理。
使用图10A、图10B及图10C,对基于步骤S12的、仅对编辑点附近的必要最小区间进行再编码的方法的一例编辑处理进行概略地说明。此外,图10A、图10B及图10C所例示的视频流的结构对应上述图8A、图8B及图8C,由9个GOP#1~GOP#9构成。如上述,对于该视频流,在GOP#3内指定编辑点A,在GOP#7内指定编辑点B,并删除区间A-B。
首先,如图10A所例示,以GOP为单位,删除从包括编辑点A的GOP#3后面的GOP#4至包括编辑点B的GOP#7前面的GOP#6为止。对包括编辑点A的GOP#3、和该GOP#3前面的GOP#2进行解码。同样地,对包括编辑点B的GOP#7、以及GOP#7后面的GOP#8进行解码。
接下来,如图10B所例示,在解码完毕的GOP#3中,以帧为单位删除编辑点A至GOP#3的终端。同样地,在解码完毕的GOP#7中,以帧为单位删除GOP#7的开头至编辑点B。而且,如图10C所例示,结合编辑点A及编辑点B,并对GOP#2、GOP#3+7、以及GOP#8进行再编码。
此外,在上述图10A的状态下,可以考虑在存储器等中保存解码前的GOP#2,对GOP#3+7及GOP#8进行再编码,将保存的解码前的GOP#2覆盖在被编码的GOP#3+7之前。
使用图11A、图11B及图11C,对基于步骤S13的、用于将编辑对象的视频流的全部区间进行再编码的方法的一例编辑处理进行简要地说明。编辑对象的视频流的结构与上述图8A、图8B及图8C、以及图10A、图10B及图10C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1A所例示,以编辑对象的视频流的整体(在图11A及图11B的例子中为GOP#1~GOP#9)为对象进行解码,并以帧为单位删除编辑点A至编辑点B,然后结合编辑点A及编辑点B。作为结合编辑点A及编辑点B后的结果,生成GOP#3+7。若生成GOP#3+7,则对编辑结果的GOP#1、GOP#2、GOP#3+7、GOP#8以及GOP#9进行再编码(图11B)。
如上述,对在一个流文件中存储的视频流中设定编辑点A及编辑点B并进行编辑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上述的处理也可同样适用于在两个流文件中存储的视频流中分别设定编辑点A及编辑点B并进行编辑的情况。
图12A、图12B及图12C简要地示出了对在两个流文件中存储的视频流进行的编辑处理。考虑存储有以GOP#m为结尾的视频流100的第一流文件、以及存储有以GOP#1为开头的视频流101的第二流文件(图12A)。在视频流100的GOP#m-1中设定编辑点A,在视频流101的GOP#2中设定编辑点B。而且,删除视频流100的编辑点A至终端的内容,并删除视频流101的开头至编辑点B的内容(图12B),并结合编辑点A及编辑点B,制作一条视频流102(图12C)。
使用图13A、图13B及图13C,对基于步骤S12的、在两个流文件中存储的视频流进行编辑时的、仅对编辑点附近的必要最小区间进行再编码的方法的一例编辑处理进行简要地说明。此外,图13A、图13B及图13C所例示的视频数据的结构、编辑点A及编辑点B的设定、编辑位置等与上述图12A、图12B及图12C相同。
首先,如图13A所例示,在视频流100中,以GOP为单位删除包括编辑点A的GOP#m-1的后面的GOP#m,并对GOP#m-1及前面的GOP#m-2进行解码。同样地,在视频流101中,以GOP为单位删除包括编辑点B的GOP#2的前面GOP#1,并对GOP#2和后面的GOP#3进行解码。
下面,如图13B所例示,在视频流100的解码完毕的GOP#m-1中,以帧为单位删除编辑点A至GOP#m-1终端。同样地,在视频流101的解码完毕的GOP#2中,以帧为单位删除GOP#2的开头至编辑点B。而且,如图13C所例示,结合编辑点A和编辑点B,对GOP#m-2、GOP#(m-1)+(2)以及GOP#3进行再编码,从而制成一条视频流102。
此外,在上述图13A的状态下,考虑在存储器等中保存解码前的GOP#2,对GOP#3+7及GOP#8进行再编码,将保存的解码前的GOP#2覆盖在被编码的GOP#3+7之前。
使用图14A、图14B及图14C,对基于步骤S13的、对在两个流文件中存储的视频流进行编辑时、对编辑对象的全部区间进行再编码的方法的一例编辑处理进行简要地说明。此外,图14A、图14B及图14C所例示的视频数据的结构、编辑点A及编辑点B的设定、编辑位置等与上述图12A、图12B及图12C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4A所例示,分别将编辑对象的视频流100的整体、和视频流101的整体作为对象进行解码,在视频流100中,以帧为单位删除编辑点A至终端,并将其作为视频流100’,在视频流101中也同样地以帧为单位删除开头至编辑点B,并将其作为视频流101’。而且,如图14B所例示,结合编辑点A及编辑点B,对整体进行再编码,获得一条视频流102。
在此,如使用图10A、图10B及图10C、图11A、图11B及图11C、图13A、图13B及图13C以及图14A、图14B及图14C所说明的各个例子所述,当结合编辑点A及编辑点B并生成新的GOP时,由于编辑点A及编辑点B在GOP中的位置,可能出现该新的GOP中所包括的图片数未达到规定数量的情况、或超过规定数量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进行图片的复制或间隔剔除等,并使该新的GOP中的图片数达到规定数。
此外,使用图10A、图10B及图10C、图13A、图13B及图13C进行说明的、仅对编辑点附近的必要最小区间进行再编码的方法的步骤为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例,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该方法。
而且,如上述,根据图9的步骤S11中的、判断是否存在可通过相同属性进行编码的机型的数据的结果,如果数据不存在、且处理移至步骤S13时,使用对编辑对象的全部区间进行再编码的方法进行编辑。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例。例如,也可以使用规定的显示单元等来提示编辑对象的视频流可能与装置不对应的内容。
图15示出了可适用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一例结构。该记录装置以规定的方式压缩编码输入的视频数据及音频数据,多路复用压缩编码后的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并将其作为一个数据流,将该数据流作为文件记录在记录介质中。
该图15所例示的记录装置1例如是如下一种装置:与包括光学系统和摄像元件等像机模块组合,将基于拍摄到的摄像信号的视频数据记录于记录介质,并作为摄像机装置的记录模块而使用。但是,并不仅限于此,记录装置1还可以被用作将从外部输入的视频数据及音频数据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独立的记录装置。
作为可适用的压缩编码和多路复用方式,可以有多种考虑。例如,可将H.264|AVC规定的方式适用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压缩编码。而且,多路复用的方式可以适用例如MPEG 2系统。
记录数据的记录介质20可以使用例如可记录型DVD(DigitalVersatile Disc)。作为记录介质20,可考虑使用更大容量的Blu-rayDisc(蓝光盘,注册商标)。但并不仅限于此,作为记录介质20,也可以适用半导体存储器,还可以适用硬盘驱动器。
控制部5例如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RAM(Random Access Memory)和ROM(Read Only Memory)(未图示)等,根据预先存储在ROM中的程序或数据,将RAM用作工作存储器,并控制该记录装置1的整体。根据在控制部5中运行的程序,提供在该记录装置上使用的文件系统。例如,控制部5根据该文件系统,使在记录介质20中记录数据时的、记录介质20的物理地址和存储该数据的文件建立关联,同时,生成存储各数据的文件的逻辑管理信息。
UI(User Interface)部6按照规定设置有用于用户操作该记录装置的动作的操作元件,并输出与对操作元件的操作相对应的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被提供给控制部5。控制部5根据与用户的操作对应并基于从UI部6提供的控制信号而形成的程序的处理来控制记录装置1的各部分的动作。例如,根据对UI部6进行的操作,由控制部5控制记录装置的记录动作的开始和停止的动作。
从端子10输入基带(bese band)的数字视频数据,并提供给视频编码器11。视频编码器11具有可存储多帧视频数据的缓冲存储器,提供的基带数字视频数据被存入缓冲存储器,并以规定方式进行压缩编码。在以AVCHD格式、即H.264|AVC规定的方式为基准进行压缩编码的本实施例中,通过DCT(Discrete CosineTransform)和画面内预测来进行帧内压缩,并进行使用移动矢量的帧间压缩,而且还进行熵编码(entropy encoding),提高压缩效率。
而且视频编码器11按照规定根据压缩编码的视频数据生成SPS、PPS、SEI等附加信息。此时,作为SEI“User Data UnregisteredSEI”的块MAKER&MODEL ID pack()中的字段maker ID以及字段maker_model_code的值,生成用于识别该记录装置1的制造商名称的识别信息、用于识别机型和型号的识别信息。这些制造商名称、机型、型号的识别信息被预先存储在记录装置1具有的未图示的ROM中。视频编码器11根据压缩编码后的视频数据、和上述SPS、PPS、SEI等附加信息而形成NAL单元,并将其作为H.264|AVC的基本流(ES)进行输出。
此外,根据H.264|AVC的规定,在解码模型中,分别定义解码的输入侧的缓冲器即编码图片缓冲器(CPB:Coded PictureBuffer)、和输出侧的缓冲器即解码图片缓冲器(DPB:DecodedPicture Buffer),为了不使上述CPB及DPB不出现错误,编码器必须生成位流(基本流)。视频编码器11控制视频数据的编码处理,以便产生的编码量满足该规定。
此时,根据产生的编码量,可以求出CPB即解码器的输入侧的缓冲器的存储量(storage amount)信息,并将其按照规定插入通过编码获得的基本流中。例如,在NAL单元中,可以在作为SPS的任选的码bit_rate_scale、码cpb_size_scale、码bit_rate_value_minusl、码cpb_size_value_minusl等中记述缓冲器的存储量信息。该存储量信息可以相对于每张图片记述,还可以相对于每个GOP进行记述。
多路复用器(MUX)12按规定方式对从视频编码器11输出的基本流和从未图示的音频编码器输出的音频数据的基本流进行多路复用,将其作为1个数据流输出。在以MPEG2系统为基准进行多路复用的本实施例中,使用MPEG2的传输流,对被提供的压缩视频数据和压缩音频数据进行时分复用。
例如,多路复用器12具有缓冲存储器,将提供的基本流临时存储在缓冲存储器中。存储在缓冲器中的基本流以每个规定尺寸被分割并被附加头(header),打包成PES(Packetized ElementaryStream,打包基本流)包。头中存储所谓PTS和DTS(解码时间戳)的、MPEG2系统中规定的规定信息,其中,PTS表示存储在包中的数据的再生时刻,而DTS表示解码时刻。
PES包被进一步分割后被写入传输包(TS包)的有效载荷(payload)中。TS包的头中存储用于识别写入有效载荷中的数据类型等PID(Packet Identification)。对TS包还附加规定数据长度的头,并形成源包。多路复用器12连接该源包,并将其作为一个数据流进行输出。
从多路复用器12输出的数据流被临时存储在流缓冲器13中,以源包为单位按照规定控制对流缓冲器13写入数据流的定时、和从流缓冲器13读出数据流的定时,由此,可以取得对于记录介质20的存取速度、和编码音频数据及视频数据的信号处理速度间的整合性。
从流缓冲器13读出的源包被作为数据流提供给记录处理部14。记录处理部14对供给的数据进行错误纠正编码处理及记录编码处理,并对获得的数字数据按规定进行调制,并记录在记录介质20中。此时,记录处理部14根据来自控制部20等上位的命令,将数据写入指定的地址。
图16示出了可适用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编辑装置2的一例结构。该编辑装置2可编辑流文件中存储的视频流,其中,该流文件通过例如上述记录装置1记录在记录介质20上。即,编辑装置2再生记录在记录介质20中的流文件并取出视频流,按照规定进行解码及编码,并再次记录在记录介质20中。此外,在编辑装置2中,记录侧的结构具有与上述记录装置1相同的结构,所以对与图15相同的部分附加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对其的说明。
由未图示的控制部根据程序来控制该编辑装置2的整体。控制部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ROM(Read Only Memory)以及RAM(Random Access Memory),根据预先存储在ROM中的程序或数据,将RAM用作工作存储器进行动作,与编辑装置2的各部分进行命令、状态、数据等交换,控制编辑装置2的动作。而且,通过在控制部中运行的程序,提供在该编辑装置2中使用的文件系统。例如,控制部根据对UI部41进行的规定操作,可存取通过文件系统记录在记录介质20中的文件。
再生处理部30控制记录在记录介质20中的数据的再生。即,再生处理部30根据来自控制部等上位的命令,从记录介质20的指定的地址读出数据。再生处理部30对通过该数据的读出而从记录介质20再生的再生信号进行解调,将其作为再生数字数据,对再生数字数据的记录编码进行解码的同时,对错误纠正编码进行解码,从而进行错误纠正,获得再生数据流。该再生处理流连接源包并形成一个流。
从再生处理部30输出的数据流被临时存储在流缓冲器31中。以源包为单位按照规定控制对流缓冲器31写入数据流的定时、和从流缓冲器31读出数据流的定时,由此,可以获取对记录介质20的存取速度、和音频数据及视频数据的解码的信号处理速度间的整合性。
将从流缓冲器31读出的数据流提供给多路解调器(DEMUX)32。多路解调器32将在数据流中按照规定被分路复用的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进行分离并分别进行取出。在本实施例中,多路解调器32从供给的数据流中抽出源包,分离被抽出的源包的头,并作为TS包。多路解调器32还从TS包的头中检测PID,对于每个存储在有效载荷中的数据类型分割TS包。而且,对于分割后的TS包中的每个TS包,取出存储于有效载荷中的数据,再构建PES源包。此外,取出存储在PES源包的有效载荷中的压缩视频数据和压缩音频数据,并根据存储在PES源包中的信息等,附加头信息等,分别将其作为一个基本流进行输出。
从多路解调器32输出的、视频数据的基本流被提供给未图示的视频处理部。
从多路解调器32输出的、视频数据的基本流被提供给视频解码器33。视频解码器33具有可存储多帧的视频数据的缓冲存储器,将被提供的压缩视频数据存入缓冲存储器,通过与压缩编码方式相对应的解码方式进行解码,并将其作为基带数字视频数据进行输出。
在以H.264|AVC规定方式为基准进行视频数据的压缩编码的本实施例中,视频译码器33以H.264|AVC规定方式为基准进行解码处理。即,视频解码器33解析NAL单元,并从NAL单元中取出压缩编码后的视频数据、SPS、PPS、SEI等附加信息。视频解码器33根据从NAL单元取出的信息,进行压缩编码后的视频数据的解码处理。
视频解码器33可以根据由后述的多路解码器(DEMUX)32抽出的、由DTS(Decoding Time Stamp,解码印时戳)以及PTS(Presentation Time Stamp,显示印时戳)所表示的时刻,进行解码及输出。从端子34输出通过视频解码器32解码而获得的基带的数字视频数据。而且,当在该编辑装置2上连接有用于进行映像显示的监视器35时,从视频解码器33输出的基带的数字视频数据还被提供给监视器35。此外,监视器35是一种对应基带的数字视频数据的装置。
此外,在H.264|AVC标准中,可适用的图像格式涉及非常多的分支。AVCHD格式是对于可记录的记录介质的记录格式,将可使用的图像格式限定为HD(High Definition,高清晰度)格式和SD(Standard Definition,标准清晰度)格式,其中,在HD格式中,纵横比(aspect ratio)为16∶9,画框尺寸为1920行×1080像素,在SD格式中,纵横比为4∶3,画框尺寸为720行×480像素。
在此,当将视频数据的压缩编码处理、和压缩编码后的视频数据的解码处理相比较时,一般压缩编码处理的负荷远大于解码处理的负荷。因此,在本实施例的编辑装置2中,限制视频编码器11的功能,并将例如可编码的图像格式仅作为HD格式。另一方面,处理负荷比较小的视频解码器33对应SD格式及HD格式两者。
UI部41设置有用于进行视频数据的编辑所需的各种操作部件,并输出与对操作部件的操作相对应的控制信号。编辑部40根据从UI部41提供的控制信号,与未图示的控制部进行命令和数据的交换,并控制该编辑装置2的整体,对记录在记录介质20中的流文件中所存储的视频流进行编辑处理。编辑部40具有硬盘驱动器42,使用该硬盘驱动器42进行编辑处理。
视频编码器11以H.264|AVC规定的方式为基准对从编辑部40提供的视频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即,与使用图15说明的记录装置1的情况相同,按照规定压缩编码视频数据,同时,根据被压缩编码的视频数据,按照规定生成SPS、PPS、SEI等附加信息。此时,将用于识别该编辑装置2的制造商名的识别信息、和用于识别机型和型号的识别信息作为SEI“User Data Unregistered SEI”的块MAKER&MODEL ID pack()中的字段maker_ID及字段maker_model_code的值而生成,并追加到SEI“User DataUnregistered SEI”中。视频编码器11由压缩编码的视频数据、和上述SPS、PPS、SEI等附加信息形成NAL单元,并作为H.264|AVC基本流(ES)进行输出。
多路复用器12以以MPEG2系统为基准的方式对从编辑部(edit)40提供的基本流、和从未图示的视频编码器输出的视频数据的基本流进行多路复用。即,多路复用器12以每个规定尺寸分割被提供的基本流,附加存储有PTS和DTS等规定信息的头,并打包成PES(Packetized Elementary Stream,打包基本流)。多路复用器12进一步分割PES包,并加入到TS包的有效载荷中,按规定生成PID,然后附加头。对TS包进一步附加规定数据长度的头,并形成源包,连接源包并作为一个数据流进行输出。
从多路复用器12输出的数据流通过流缓冲器13被提供给记录处理部14,按照规定进行错误纠正编码及记录编码,解调处理后作为记录信号记录在记录介质20中。
对该编辑装置2的编辑处理进行简要地说明。作为一例,对以下情况进行说明:如使用图8A、图8B及图8C所说明,对存储在一个流文件中的视频流指定编辑点A及编辑点B并进行编辑。用户对UI部41进行规定的操作,并指定记录在记录介质20中的流文件中作为编辑对象的文件。编辑部40根据从UI部41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从记录介质20中读出编辑对象的流文件。当从记录介质20中读出流文件时,抽出基本流,并将该抽出的基本流写入硬盘驱动器42。
例如,从记录介质20读出的流文件通过再生处理部30及流缓冲器31被提供给多路解调器32,然后分解包结构,并抽出头信息的同时,取出有效载荷的数据,再构筑基本流。该基本流被提供给编辑部40,并写入硬盘驱动器42。
根据对UI部41进行的规定操作,从硬盘驱动器42读出基本流,并提供给视频解码器33,将其作为基带的数字视频数据。该数字视频数据被提供给监视器35进行显示。用户在观看在监视器35上显示的映像的同时,操作UI部41,指定编辑点A及编辑点B。通过例如帧编号、和时间码等来指定编辑点A及编辑点B。从UI部41向编辑部40提供编辑点A及编辑点B的信息,并进行保存。然后,当对UI部41进行用于指示例如执行编辑的操作时,编辑部40根据来自UI部41的控制信号,开始编辑处理。
即,如已经使用图9所说明,写入硬盘驱动器42的基本流被提供给视频解码器33。视频解码器33解析提供的基本流的NAL单元,并抽出SEI“User Data Unregistered SEI”。被抽出的SEI“UserData Unregistered SEI”被提供给编辑部40。
编辑部40从被提供的SEI“User Data Unregistered SEI”中检索包括数据modified_dv_pack的块ModifiedDVPackMeta(),其中,该数据modified_dv_pack表示记录了该文件的记录装置的信息,并根据字段mpd_id的值,从块ModifiedDVPackMeta()中检索块MAKER&MODEL ID pack()(图9的步骤S10)。编辑部40根据存储在检索的块MAKER&MODEL ID pack()中的字段maker_ID、和字段maker_model_code,进行图9的步骤S11的、可以用相同的属性进行编码的机型数据是否存在的判断。
此外,可以用与该编辑装置2相同的属性进行编码的机型的信息是被预先存储在具有控制部的未图示的ROM、或连接于编辑部40的硬盘驱动器42等中的信息。而且,也可以在为指定编辑点A及编辑点B而再生该流文件时,获取编辑对象的流文件中的SEI“User Data Unregistered SEI”的信息,并保存在编辑部40中。
如果判断为可以用相同的属性进行编码的机型的数据存在时,进行图9的步骤S12的、使用仅对必要最小区间进行再编码的方法进行编辑处理。
作为一例,如使用图10A、图10B及图10C所进行的说明,编辑部40从写入硬盘驱动器42的基本流中读出包括编辑点A的GOP#3、和GOP#3之前的GOP#2。例如,编辑部40按规定解析基本流的NAL单元的同时,检测GOP的位置,读出期望的GOP。读出的GOP#2及GOP#3被提供给视频解码器33并进行解码。解码后的数据被提供给编辑部40,写入硬盘驱动器42。也可以写入具有编辑部40的未图示的RAM。编辑部40对于写入硬盘驱动器42中的、解码完毕的GOP#3,删除编辑点A以后的内容。
同样地,编辑部40读出写入硬盘驱动器42的基本流的、包括编辑点B的GOP#7、和GOP#7之后的GOP#8。读出的GOP#7及GOP#8被提供给视频解码器33进行解码。解码后的数据被提供给编辑部40,写入硬盘驱动器42等。编辑部40对于写入硬盘驱动器42中的、解码完毕的GOP#7,从删除从开头至编辑点B的GOP。
然后,编辑部40连接删除编辑点A以后的GOP#3、和删除从开头至编辑点B的GOP#7,并作成新的GOP、即GOP#3+7。在GOP连接的情况下,当连接的GOP所包括的图片数未达到规定数时,进行图片的内插和间隔剔除等,以便使图片数达到规定数。
编辑部40将写入硬盘驱动器42的GOP#2、GOP#3+7及GOP#8提供给视频编码器11进行再编码。再编码后的GOP#2、GOP#3+7及GOP#8被写入硬盘驱动器42。此时,可以将最初写入硬盘驱动器42的、解码前的GOP#2覆盖在进行再编码并写入硬盘驱动器42的GOP#2上。编辑部40依次、连续地读出写入硬盘驱动器42的GOP#1、GOP#2、GOP#3+7、GOP#8及GOP#9,从而可以输出一个基本流。
此外,在记述记述于编辑对象的基本流中的缓冲器的存储量信息时,编辑部40根据该存储量信息,按规定控制发生编码量,进行GOP的编码。例如,对于包括编辑点A的GOP#3之前的GOP#2、包括编辑点A的GOP#3、包括编辑点B的GOP#7及GOP#7之后的GOP#8,解析NAL单元,获取缓冲器的存储量信息,并根据取得的存储量信息,进行编码处理,以便可不间断地连接各GOP并进行再生。
另一方面,在图9的步骤S11中,当根据SEI“User DataUnregistered SEI”内的块ModifiedDVPackMeta()中的块MAKER&MODEL ID pack()的信息,判断为可以用相同的属性进行编码的机型的数据不存在时,进行图9的步骤S13中的、使用可对编辑对象的视频流的全部区间进行再编码的方法进行编辑处理。
作为一例,如使用图11A、图11B及图11C所说明的,编辑部40读出写入硬盘驱动器42的基本流,提供给视频解码器33。视频解码器33对提供的基本流进行全部解码。解码的数据被提供给编辑部40,并提供给硬盘驱动器42。
编辑部40对解码的视频数据以帧为单位删除从编辑点A至编辑点B之间的内容,并连接编辑点A及编辑点B。此时,编辑部40在编辑点A及编辑点B连接的情况下,当包括连接部的GOP中所包括的图片数未达到规定数时,进行图片的内插和间隔剔除等,以便图片数达到规定数。
连接了编辑点A及编辑点B的视频数据被提供给视频编码器11。视频编码器11对提供的视频数据的总长进行再编码,并将其作为一个基本流进行输出。该基本流被提供给编辑部40,写入硬盘驱动器42。也可以从硬盘驱动器42读出写入硬盘驱动器42的该数据,并通过多路复用器12、流缓冲器13及记录处理部14分别进行规定处理,并写入记录介质20,也可以通过未图示的外部接口向外部输出。
此外,对两个流文件分别设定编辑点A及编辑点B并进行编辑,从而获得一个数据流时的处理,与对上述一个数据流分别设定编辑点A及编辑点B并进行编辑处理时的处理相同,所以省略对其的说明。
如上述,编辑装置2从记录介质20再生数据,并对记录于记录介质20的流文件中所存储的数据流进行编辑,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例。即,编辑装置2还可以对从外部提供的视频数据进行编辑。
当从外部以H.264|AVC的基本流的形式提供有视频数据时,例如,从外部提供的基本流被输入编辑部40,并被写入硬盘驱动器42。而且,根据在使用图9所说明的步骤中嵌入到数据流中的制造商信息、以及机型或型号的信息,进行判断处理,根据判断结果,根据仅对必要最小区间进行再编码的方法、或者对编辑对象的视频流的全部区间进行再编码的方法中的任一方法来进行编辑处理。
而且,当从外部以源包连接的数据流的形式、或者基于MPEG2系统的传输流的形式提供视频数据时,例如,从外部供给的数据流被输入给多路解调器32,分解包结构,抽取头信息的同时,取出有效载荷的数据,然后再构筑基本流。该基本流被提供给编辑部40,写入硬盘驱动器42。以后的处理与上述相同。
在上述的图16中,对将进行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编辑处理的编辑装置2作为专用的硬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所谓的个人计算机的计算机装置来构成编辑装置。
图17概略地示出了一般的计算机装置3的一例结构。在总线50上连接有CPU 51、ROM 52及RAM 53。CPU 51根据ROM 52、和后述的硬盘驱动器60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将RAM 53用作工作存储器,并通过总线50与各部分进行通信,同时,控制该计算机装置3中的各部分的动作。
在总线50上连接有图形处理部54及通信接口(通信I/F)55。图形处理部54上连接有监视器54A,将从CPU 51供给的显示控制信号转换为映像信号,并提供给监视器54A,从而可以使监视器54A显示规定的图像。而且,通信I/F 55与例如互联网、或LAN(LocalArea Network,局字段网)这样的网络连接,根据CPU 55的命令,通过网络,控制该计算机装置3和外部之间的通信。
在总线50上还连接有输入接口(输入I/F)56、视频接口(视频I/F)57、驱动器装置58以及硬盘驱动器60。
在输入I/F 56上连接有例如鼠标56A等的指示装置、和键盘56B这样的字符输入装置等、受理用户的输入的输入装置。连接于输入I/F 56的输入装置并不仅限于这些,还可以考虑用于输出与旋转角相对应的控制信号的回转式编码器、根据棒的倒向和程度而输出控制信号的操作杆(joy stick)、通过指定平面上的位置而输出值的感应板(tablet)等各种装置。
数据I/F 57是在该计算机装置3和外部设备之间用于进行数字数据的交换的接口,其可以适用例如USB(Universal Serial Bus)、或IEEE 1394(Institu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1394)这样的接口。当接口所对应的外部设备与输入输出端57A连接时,在外部设备与数据I/F 57之间,根据接口的协议,进行数据的交换,从而使外部设备和计算机装置3之间处于可数据通信的状态。
驱动器装置58对应例如盘状的记录介质,可以对装填后的可记录型的记录介质进行数据写入、或从记录介质中读出数据。可记录型的记录介质可使用例如可记录型的DVD。但并不仅限于此,驱动器装置58也可以对应可记录型的CD(Compact Disc)或Blu-rayDisc。而且,驱动器装置58除可记录型的记录介质之外,还可以从再生专用记录介质、例如DVD-ROM、CD-ROM(Compact Disc-ReadOnly Memory)中读出数据。而且,驱动器装置58也并不限于可对应盘状记录介质的介质,也可以将例如闪存等半导体存储器作为记录介质59使用。
如上述,硬盘驱动器60存储有在CPU 51中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当然,还可以通过总线50写入及读出被提供的其他数据。
通过在上述计算机装置3中安装用于执行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编辑方法的编辑程序,可以使该计算机装置3作为与AVCHD格式对应的视频流的编辑装置进行动作。即,通过该编辑程序,由CPU51实现使用图16所说明的编辑装置2中的视频编码器11、多路复用器12、多路解调器32、视频解码器33以及编辑部40的功能。此外,由于视频编码器11处理的负荷较大,所以也可以作为与总线50连接且由CPU 51控制的独立的硬件。
编辑程序被记录在例如CD-ROM或DVD-ROM这样的记录介质中进行提供。作为一例,在将编辑程序记录于DVD-ROM的情况下,当将该DVD-ROM装填入驱动器装置58时,例如,根据CPU51的控制,读出记录于通过驱动装置58装填的DVD-ROM中的、存储有编辑程序的程序文件。从程序文件中读出编辑程序,并通过CPU 51按照规定展开,写入硬盘驱动器60的同时,登录于系统中,成为在该计算机装置3上可执行的状态。
此外,向计算机装置3提供编辑程序的方法并不限于通过记录介质的方法。也可以例如在连接于网络的服务器上准备该程序文件,并从服务器通过网络由通信I/F 55进行取得。而且,还可以通过数据I/F 57接受程序文件。
对在这样安装有可执行的编辑程序的计算机装置3中,执行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编辑方法时的一例处理进行简要地说明。例如,将在如图15所示的记录装置1中记录了流文件的记录介质20装填入驱动器装置58,并对记录于记录介质20的流文件进行编辑。
记录有流文件的记录介质20被装填入驱动器装置58,使用由用户连接到输入I/F 56的输入装置,指示编辑记录于记录介质20的流文件。
CPU 51控制将记录于记录介质20的流文件复制到硬盘驱动器60。CPU 51读取写入硬盘驱动器60的流文件,将RAM 53作用工作存储器并分解包,并从各包的头开始收集规定的信息的同时,再构筑视频及音频的基本流。基本流被写入硬盘驱动器60。此外,下面,对视频数据的基本流进行说明。
CPU 51读取写入硬盘驱动器60的基本流并进行解码,获得基带的视频数据。该基带的视频数据被提供给图形处理部54,转换成映像信号,在监视器54A上进行显示。用户观看在监视器54A显示的图像的同时,操作与输入I/F 56连接的输入设备,通过帧编号或时间码等指定编辑点A及编辑点B。编辑点A及编辑点B的信息被保存在例如RAM 53中。
当使用输入设备指示编辑执行时,CPU 51对写入硬盘驱动器60的基本流开始编辑处理。即,如图9所说明的,CPU 51解析写入硬盘驱动器60的基本流的NAL单元,抽出SEI“User DataUnregistered SEI”。然后,从抽出的SEI“User Data Unregistered SEI”中检索包括数据modified_dv_pack的块ModifiedDVPackMeta(),其中,该数据modifed_dv_pack表示记录了在记录介质20中存储有编辑对象的基本流的文件的记录装置的信息,而且,还从块ModifiedDVPackMeta()中根据字段mpd_id的值检索块MAKER&MODEL ID pack()(参照图9的步骤S10)。
此外,也可以是,为了指定编辑点A及编辑点B而再生该流文件时,取得编辑对象的流文件中的SEI“User Data UnregisteredSEI”的信息,并保存在RAM 53中。
CPU 51根据存储在检索的块MAKER&MODEL ID pack()中的字段maker_ID、和字段maker_model_code,进行图9的步骤S11中的、可以用相同的属性进行编码的机型数据是否存在的判断。
此外,可以用与该计算机装置3中安装的编辑程序相同的属性进行编码的机型信息与编辑程序一起存储在例如存储有该编辑程序的程序文件中。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其作为其他文件记录在记录有该程序文件的记录介质中,并提供,还可以通过网络从连接于网络的外部服务器等进行提供。
当判断为可以用相同的属性进行编码的机型数据存在时,进行图9的步骤S12的、使用仅对必要最小区间进行再编码的方法进行编辑处理。
作为一例,如使用图10A、图10B及图10C所说明的,CPU 51从写入硬盘驱动器60的基本流中读出包括编辑点A的GOP#3、和GOP#3之前的GOP#2。例如,编辑部40按照规定解析基本流的NAL单元的同时,检测GOP的位置,读出期望的GOP。CPU 51对读出的GOP#2及GOP#3进行解码,并写入硬盘驱动器60或RAM53。CPU 51对写入硬盘驱动器60或RAM 53中的、解码完毕的GOP#3,删除编辑点A以后的内容。同样地,CPU 51读出写入硬盘驱动器60的基本流的、包括编辑点B的GOP#7、和GOP#7之后的GOP#8并解码,并写入硬盘驱动器60或RAM 53。CPU 51对写入硬盘驱动器60或RAM 53中的、解码完毕的GOP#7,删除从开头至编辑点B的内容。
然后,CPU 51在硬盘驱动器60上或RAM 53中连接删除编辑点A以后的GOP#3、和删除从开头至编辑点B的GOP#7,并作成新的GOP、即GOP#3+7。在GOP连接的情况下,当被连接的GOP中所包括的图片数未达到规定数时,进行图片的内插和间隔剔除等,以便使图片数达到规定数。
CPU 51将写入硬盘驱动器60或RAM 53的GOP#2、GOP#3+7及GOP#8进行再编码,并写入硬盘驱动器60。此时,可以将最初写入硬盘驱动器60或RAM 53的、解码前的GOP#2覆盖在进行再编码并写入硬盘驱动器60的GOP#2上。CPU 51依次连续地读出写入硬盘驱动器60的GOP#1、GOP#2、GOP#3+7、GOP#8及GOP#9,并可以输出一个基本流。
此外,当在编辑对象的基本流中记述上述缓冲器的存储量信息时,CPU 51根据该存储量信息,按规定控制发生编码量,进行GOP的编码。
另一方面,在图9的步骤S11中,根据SEI“User DataUnregistered SEI”内的块ModifiedDVPackMeta()中的块MAKER&MODEL ID pack()的信息,如果判断为可以用相同的属性进行编码的机型数据不存在时,使用图9的步骤S13的、可对编辑对象的视频流的全部区间进行再编码的方法进行编辑处理。
作为一例,如使用图11A、图11B及图11C所说明的一样,CPU 51读出写入硬盘驱动器60的基本流并进行解码。解码后的数据被写入硬盘驱动器60。若RAM 53的容量足够大,也可以将解码后的数据写入RAM 53。
CPU 51对于解码的视频数据,以帧为单位删除从编辑点A直至编辑点B之间的GOP,并连接编辑点A及编辑点B。此时,CPU51在编辑点A及编辑点B连接的情况下,当包括连接部的GOP中所包括的图片数未达到规定数时,进行图片的内插和间隔剔除等,以便使图片数达到规定数。CPU 51对连接编辑点A及编辑点B的视频数据的全长进行再编码,并生成一个基本流。该基本流被被写入硬盘驱动器60。
此外,对两个流文件分别设定编辑点A及编辑点B并进行编辑而获得一个数据流时的处理为与对上述一个数据流分别设定编辑点A及编辑点B并进行编辑处理的情况相同的处理,所以,省略对其的说明。
编辑处理结束后写入硬盘驱动器60的基本流由CPU 51打包成PES包、TS包以及源包,并作为MPEG2系统的传输流。该数据流被提供给驱动器装置58,记录于记录介质。
编辑结果的基本流并不限于写入装入到驱动器装置58中的记录介质,还可以将其存储地保存在例如硬盘驱动器60中。而且,还可以将该基本流从硬盘驱动器60中读出,并通过数据I/F 57输出给外部设备。也可以从通信I/F 55通过网络发送给外部。而且,还可以将编辑结果的基本流按照规定打包,并作为传输流存储到硬盘驱动器60中,通过数据I/F 57输出给外部设备,从通信I/F 55通过网络发送给外部。
而且,并不限于从装入到驱动器装置58中的记录介质读出编辑对象的视频数据,也可以将从外部供给的视频数据作为编辑对象。例如,从输入输出端57A输入编辑对象的视频数据,通过数据I/F 57写入硬盘驱动器60。与上述同样地,CPU 51对写入硬盘驱动器60的视频数据进行编辑处理。
此外,如上述,对在编辑时的解码处理中视频解码器33可对输入的基本流进行解码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即,并不限于视频解码器33对格式中规定的全部流进行解码。因此,例如当在图9的步骤S11中,可以用相同的属性进行编码的机型数据是否存在的判断结果中,如果数据不存在时,可能存在视频解码器33不能对输入到视频解码器33的基本流进行解码的可能性。
在这种情况下,考虑使用下面所示的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第一方法是如下这种方法:图9的步骤S11中的可以用相同的属性进行编码的机型数据是否存在的判断结果中,即使是数据不存在时,如上述,将该基本流输入到视频解码器33并进行解码处理,若在视频解码器33中发生错误,则解码失败。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使用规定的显示单元等通知无法解码的内容。
第二方法是使用该基本流的属性信息的方法。例如,在AVCHD格式中,对于存储有将该基本流打包后的视频流的流文件,制作存储有表示该视频流的属性的属性信息的属性信息文件,在记录有该流文件的记录介质中,还记录有该属性信息文件。在该属性信息文件中记述有对应的流的个数、和与对应的各个流的编码有关的参数。
因此,在编辑情况下的解码时,参照该属性信息文件,抽出与编码有关的参数,判断是否可对应。若判断为不可对应,则中止(cancel)解码处理。此时,优选例如,使用规定的显示单元等提示该内容。另一方面,若根据参数判断为可对应,则将该基本流输入到视频解码器33,开始解码。在解码开始之后,与上述第一方法相同,若在视频解码器33中发生错误,则解码失败。

Claims (8)

1.一种编辑装置,用于对使用帧间压缩而被压缩编码后的视频数据进行编辑,所述编辑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部,输入包括使用帧间压缩而被压缩编码后的视频数据的数据流;
抽出部,从所述数据流中抽出加入到所述数据流中的、用于识别生成了所述数据流的装置的识别信息;
解码部,用于解码所述数据流;
编码部,根据使用了帧间压缩的压缩编码,以规定的属性对所述视频数据进行编码;以及
编辑部,根据对所述数据流设定的编辑点,对所述数据流进行所述解码及所述编码,从而编辑所述数据流,
所述编辑部判断由所述抽出部从所述流数据中抽出的所述识别信息是否表示可以用与由所述编码部进行所述编码时的所述规定的属性相同的属性进行编码的装置,当判断为表示时,所述编辑部通过对包括所述编辑点的规定区间进行所述解码及所述编码,从而进行编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辑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编辑部判断为由所述抽出部从所述流数据中抽出的所述识别信息不表示可以用与由所述编码部进行所述编码时的所述规定属性相同的属性进行编码的装置时,所述编辑部通过对所述数据流的整体进行所述解码及所述编码,从而进行编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信息包括用于识别所述装置的制造商的信息、以及用于识别所述装置的机型或型号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属性包括所述视频数据的画框尺寸、纵横比、帧速率、帧结构及有无隐藏字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抽出部还抽出加入到所述流数据中的、对所述流数据进行解码时的缓冲器存储量信息,所述编码部根据由所述抽出部抽出的所述缓冲器存储量信息,进行所述编码。
6.一种编辑方法,用于对使用帧间压缩而被压缩编码后的视频数据进行编辑,所述编辑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抽出步骤,从数据流中抽出加入到包括使用帧间压缩而被压缩编码后的视频数据的所述数据流中的、用于识别生成了所述数据流的装置的识别信息;
解码步骤,解码所述数据流;
编码步骤,根据使用了帧间压缩的压缩编码,以规定的
属性对所述视频数据进行编码;以及
编辑步骤,根据对所述数据流设定的编辑点,对所述数据流进行所述解码及所述编码,从而编辑所述数据流,在所述编辑步骤中,判断由所述抽出部从所述流数据中抽出的所述识别信息是否表示可以用与在所述编码步骤中进行所述编码时的所述规定的属性相同的属性进行编码的装置,当判断为表示时,通过对包括所述编辑点的规定区间进行所述解码及所述编码,从而进行编辑。
7.一种编辑程序,其使计算机装置执行用于对使用帧间压缩而被压缩编码后的视频数据进行编辑的编辑方法,所述编辑程序的特征在于,
所述编辑方法包括:
抽出步骤,从所述数据流中抽出加入到包括使用帧间压缩而被压缩编码后的视频数据的数据流中的、用于识别生成了所述数据流的装置的识别信息;
解码步骤,解码所述数据流;
编码步骤,根据使用了帧间压缩的压缩编码,以规定的属性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以及
编辑步骤,根据对所述数据流设定的编辑点,对所述数据流进行所述解码及所述编码,从而编辑所述数据流,在所述编辑步骤中,判断在所述抽出步骤中从所述流数据抽出的所述识别信息是否表示可以用与在所述编码步骤中进行所述编码时的所述规定属性相同的属性进行编码的装置,当判断为表示时,通过对包括所述编辑点的规定区间进行所述解码及所述编码,从而进行编辑。
8.一种编辑系统,使用帧间压缩对视频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并记录于记录介质,对从所述记录介质再生的、使用所述帧间压缩而被压缩编码后的视频数据进行编辑,所述编辑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编辑系统包括记录装置和编辑装置,
所述记录装置包括:
第一编码部,根据使用帧间压缩的压缩编码,以规定的属性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并作为数据流进行输出;以及
记录部,将从所述第一编码部输出的所述数据流作为流文件记录于记录介质,
所述记录装置对所述数据流加入用于识别装置自身的识别信息并记录于记录介质;
所述编辑装置包括:
再生部,读出记录于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流文件并取出所述数据流;
抽出部,用于从所述数据流中抽出所述识别信息;
解码部,用于解码所述数据流;
第二编码部,根据使用帧间压缩的压缩编码,以所述规定的属性对所述视频数据进行编码;以及
编辑部,根据对所述数据流设定的编辑点,对所述数据流进行所述解码及所述编码,从而编辑所述数据流,
所述编辑部判断由所述抽出部从所述流数据中抽出的所述识别信息是否表示可以用与通过所述第二编码部进行所述编码时的所述规定属性相同的属性进行编码的装置,当判断为表示时,通过对包括所述编辑点的规定区间进行所述解码及所述编码,从而进行编辑。
CN2007800011466A 2006-08-10 2007-08-08 编辑装置、编辑方法及编辑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568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19002A JP4737003B2 (ja) 2006-08-10 2006-08-10 編集装置、編集方法、編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編集システム
JP219002/2006 2006-08-10
PCT/JP2007/065882 WO2008018618A1 (en) 2006-08-10 2007-08-08 Edition device, edition method, edition program, and edi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6826A true CN101356826A (zh) 2009-01-28
CN101356826B CN101356826B (zh) 2010-11-03

Family

ID=39033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0114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56826B (zh) 2006-08-10 2007-08-08 编辑装置、编辑方法及编辑系统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189665B2 (zh)
EP (1) EP2051528B1 (zh)
JP (1) JP4737003B2 (zh)
KR (1) KR101323472B1 (zh)
CN (1) CN101356826B (zh)
TW (1) TW200908745A (zh)
WO (1) WO20080186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25657B2 (ja) * 2006-10-02 2009-09-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信号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09081708A1 (ja) * 2007-12-20 2009-07-02 Nec Corporation 端末装置、端末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JP4445555B2 (ja) * 2008-02-06 2010-04-07 株式会社東芝 コンテンツ編集装置
JP5085462B2 (ja) * 2008-08-11 2012-11-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装置、撮像装置、情報記録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1667723B1 (ko) * 2008-12-02 2016-10-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3차원 영상신호 전송 방법과, 3차원 영상표시 장치 및 그에 있어서의 신호 처리 방법
JP5553533B2 (ja) * 2009-06-08 2014-07-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編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471890B1 (en) * 2009-12-30 2013-06-25 Insors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s Adaptive video communication channel
MX2014000048A (es) * 2011-07-02 2014-04-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odo y aparato para multiplexar y desmultiplexar datos de video para identificar el estado de reproduccion de los datos de video.
WO2014006921A1 (en) * 2012-07-06 2014-01-0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nic devices for signaling sub-picture based hypothetical reference decoder parameters
JP6463967B2 (ja) * 2014-12-25 2019-02-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05999B2 (ja) * 1997-12-26 2002-07-24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画像圧縮ストリーム編集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EP0935395A2 (en) * 1998-02-06 1999-08-11 Sony Corporation Video encod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JPH11289541A (ja) * 1998-02-06 1999-10-19 Sony Corp 動画像符号化方法、動画像符号化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JP4545993B2 (ja) 2000-06-26 2010-09-1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についての編集装置、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な記録媒体、編集プログラム。
JP3932546B2 (ja) * 2001-01-24 2007-06-2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Mpegビデオ編集装置及びmpegビデオ編集方法
JP2003085877A (ja) * 2001-09-10 2003-03-20 Hitachi Ltd ビットストリーム変換装置と多重化装置、記録装置、再生記録装置及びデータ集合体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ソフトウエア
JP3896949B2 (ja) 2002-11-08 2007-03-2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ビデオ編集装置及びビデオ編集プログラム
JP3912536B2 (ja) 2003-03-25 2007-05-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方法、記録装置、記録媒体、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方法
JP4228767B2 (ja) * 2003-04-25 2009-02-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再生方法、再生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4357055A (ja) 2003-05-29 2004-12-16 Toshiba Corp 編集装置及び編集方法
JP4127662B2 (ja) 2003-06-27 2008-07-30 株式会社東芝 編集方法及び編集装置
JP4179262B2 (ja) * 2004-10-06 2008-11-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9260933A (ja) * 2008-03-17 2009-11-05 Toshiba Corp 動画素材編集装置とそのプログラム及び動画素材編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323472B1 (ko) 2013-10-31
KR20090048386A (ko) 2009-05-13
US20090136145A1 (en) 2009-05-28
EP2051528A4 (en) 2010-05-26
WO2008018618A1 (en) 2008-02-14
US8189665B2 (en) 2012-05-29
EP2051528B1 (en) 2014-07-30
EP2051528A1 (en) 2009-04-22
JP4737003B2 (ja) 2011-07-27
TW200908745A (en) 2009-02-16
TWI346508B (zh) 2011-08-01
JP2008047983A (ja) 2008-02-28
CN101356826B (zh) 2010-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56826B (zh) 编辑装置、编辑方法及编辑系统
JP4668308B2 (ja) 画像符号化装置、画像符号化方法および記録方法
CN101778235B (zh) 运动画面产生装置,编码装置,解码装置及多路复用装置
KR100997270B1 (ko) 스트림 생성 장치, 스트림 생성 방법, 및 기록 매체
JP4813591B2 (ja) 動画像符号化方法および装置、動画像復号化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記録方法
KR100750520B1 (ko) 부호화 스트림 생성 장치 및 방법, 데이터 전송 시스템 및 방법, 편집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1075462B (zh) 记录/再现/编辑装置、方法
KR20060136399A (ko) 스트림 생성 장치, 스트림 생성 방법, 코딩 장치, 코딩방법, 기록 매체 및 그 프로그램
EP2012322B1 (en)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recording apparatus, reproducing apparatus, recording method, reproduc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WO2006019014A1 (ja) 画像符号化装置、画像復号化装置
KR100463944B1 (ko) 기록 장치 및 기록 방법
CN101123108B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JP5428614B2 (ja) 編集装置、編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WO2006088090A1 (ja) エンコード装置、エンコード方法およびエンコードを行う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6157846A (ja) 情報記録媒体、画像符号化方法、および画像復号方法
JP2005245006A (ja) アフレコ信号再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03

Termination date: 2016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