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51032A - 域切换方法、服务器与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域切换方法、服务器与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51032A CN101351032A CNA2007101299805A CN200710129980A CN101351032A CN 101351032 A CN101351032 A CN 101351032A CN A2007101299805 A CNA2007101299805 A CN A2007101299805A CN 200710129980 A CN200710129980 A CN 200710129980A CN 101351032 A CN101351032 A CN 10135103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ssion
- sign
- terminal
- request
- control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102100039901 Calcyclin-binding protein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102000018059 CS domains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3
- 108050007176 CS domain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02—Route determination based on requested QoS
- H04L45/306—Route determination based on the nature of the carried appl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83—In-session procedures
- H04L65/1095—Inter-network session transfer or sha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2—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 H04W36/00224—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between packet switched [PS] and circuit switched [CS]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 [CSFB]
- H04W36/00226—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between packet switched [PS] and circuit switched [CS]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 [CSFB] wherein the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comprise IP multimedia system [IMS], e.g. 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 [SRVC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 H04W80/10—Upper layer protocols adapted for application session management, e.g.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域切换方法、服务器与控制装置,其中,域切换方法包括:呼叫会话控制装置接收终端以会话转移标识作为被叫地址发起的呼叫请求,并将该呼叫请求路由到服务器,所述会话转移标识由服务器预先分配、用于标识所述会话及所述会话的域切换;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呼叫请求中的所述会话转移标识,获知所述呼叫请求用于对所述会话进行域切换,对所述会话进行相应的域切换。本发明实施例根据动态分配的STID对会话进行域切换,可有效保证域切换的正确性与有效性,促进网络业务的多元化发展,节省了网络资源,提高域切换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尤其是一种域切换方法、服务器与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以下简称:UMTS)核心网是在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以下简称:GSM)与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以下简称:GPR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以下简称:IP)骨干网。从逻辑上可分为电路交换(Circuit-Switched,以下简称:CS)域和分组交换(Packet-Switched,以下简称:PS)域。CS域是UMTS的电路交换核心网,用于支持电路数据业务;PS域是UMTS的分组业务核心网,用于支持分组数据业务和一些多媒体业务。在UMTS中,信令控制和数据传输是分离的。
目前,移动通信网络以CS为主,包括GSM、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以下简称:CDMA)等。目前,各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已经基于CS网络建立了比较完善与丰富的业务平台,其中,由移动交换中心(Mobile Switching Centre,以下简称:MSC)来负责呼叫的路由与业务逻辑的执行。另外,MSC也可以与CS网络的其它应用服务器,例如:彩铃服务器,配合提供相应业务。但是,由于CS网络的业务提供需要漫游地MSC的支持,限制了业务的发展。
网际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以下简称:IMS)是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以下简称:3GPP)在PS域上叠加的子系统,其采用IP分组域作为其控制信令和媒体传输的承载通道,引入会话初始化协议(Session Initial Protocol,以下简称:SIP)协议作为业务控制协议,利用SIP简单、易扩展、媒体组合方便的特点,实现业务管理、会话控制及承载接入的三者分离,提供丰富的多媒体业务。在IMS中,由于业务提供与漫游地无关,因此,有利于新的多媒体业务的引入。IMS支持终端通过各种分组交换接入网接入IMS网络进行IMS多媒体业务,目前最常使用的分子交换接入网是IP能力接入网(IP capability access network,以下简称:IP-CAN),例如:GPRS,即:IMS是架构在IP-CAN之上的业务平台。相对于CS网络,IP-CAN可提供更高的带宽,支持更丰富的业务。
IMS中的主要功能实体包括:用于控制用户注册、实现会话控制等功能的呼叫会话控制功能(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以下简称:CSCF)装置,也称为:呼叫会话控制装置,用于集中管理用户签约数据的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er Server,以下简称:HSS),和提供各种业务逻辑控制功能的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以下简称:AS),和用于服务质量(Qualityof Service,以下简称:Qos)管理的策略决定功能实体(Policy DecisionFunction,以下简称:PDF)。IMS的初始过滤标准(以下简称:iFC)业务触发架构,具有简单、处理效率高、与具体业务逻辑无关、通过串联AS实现简单的业务组合等优点,有力地支撑了IMS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核心特征。
目前,各大标准组织对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以下简称:NGN)的研究都基于IMS。随着以IMS为基础的NGN的部署,整个网络将出现IMS、NGN、CS域、因特网服务等多种业务网络共存的局面,IMS的特征将吸收更多的业务部署进来,最终可能取代NGN和CS网络。由于IMS网络无法在短期内完成,同时,不可能在短期内将所有CS网络用户终端更换为IMS终端,CS网络将会在一定时期与IMS网络共存。为了降低同时运营CS与IMS两个业务平台的成本、以及在引入新业务时同时改建CS与IMS两个业务平台的成,可以将CS网络业务平台的功能转移到IMS网络,以实现业务平台的统一,业务平台的统一也称为IMS集中业务(IMS CentralizedServices,以下简称:ICS)控制。
ICS需要终端通过CS网络承载语音媒体来建立IMS呼叫,由IMS中的AS提供呼叫业务。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ICS的构架图。其中,媒体网关(Media Gateway,以下简称:MGW)或MGW控制功能(MGW ControlFunction,以下简称:MGWF)装置是CS网络与IMS网络互通的设备,用于负责信令与媒体的转换;IMS电路交换控制功能(IMS CS Control Function,以下简称:ICCF)实现装置,也称为:IMS电路交换控制装置,用于完成CS域信令到IMS域SIP信令之间的适配,以及作为一个用户代理,实现用户在IMS域的业务控制与交互。在终端与ICCF装置之间,通过CS呼叫之外的信令通道传递对会话的控制消息,该信令通道称为IMS电路控制信道(IMS CSControl Channel,以下简称:ICCC);通过建立终端与ICCF装置之间的CS呼叫来实现CS网络承载。
语音呼叫连续性(Voice Call Continuity,VCC)提供了语音在CS域与IMS域间转移的能力,语音呼叫连续性应用服务器(Voice Call ContinuityApplication Server,以下简称:VCC AS)具有锚定(Anchor)功能、域选择功能(Domain Selection Function,以下简称:DSF)与域切换功能(DomainTransfer Function,以下简称:DTF),用于实现VCC,完成用户在通过电路交换域与IP-CAN之间的相互切换管理。
如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3GPP 23.206协议从PS域向CS域切换的流程图,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终端欲从PS域向CS域切换时,从VCC AS获取用于将切换请求从CS与路由到VCC AS的IP多媒体路由号码(IP Multimedia RoutingNumber,以下简称:IMRN);
步骤102,终端通过CS域向VCC AS发起呼叫请求,该呼叫请求被路由到CS域中的MSC,该呼叫请求中携带有IMRN与VCC域转移号(VCCDomain Transfer Number,以下简称:VDN)。VDN是用于指示需要发起域转移的一个号码,该号码预先静态分配给用户标识装置并存储在用户标识装置中,当域切换是从CS域发起的时候,需要使用VDN作为被叫号码;
步骤103,MSC根据IMRN将呼叫请求路由到归属IMS网络中的MGCF装置;
步骤104,MGCF装置根据IMRN将呼叫请求转换为IMS域SIP信令后发送给CSCF;
步骤105,CSCF根据IMRN将呼叫请求转发给VCC AS;
步骤106,VCC AS接收到呼叫请求后,通过其中携带的VDN获知该呼叫请求为一个切换请求,终端用户请求从PS域切换到CS域,将原会话的终端至ICCF装置的信令更新为CS域的接入部分;
步骤107:VCC AS释放原来的IP-CAN接入部分。
如图3所示,为现有技术3GPP 23.206协议从CS域向PS域切换的流程图,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终端通过IP-CAN向VCC AS发起呼叫请求,该呼叫请求被路由到归属IMS网络中的CSCF,该呼叫请求中携带有VCC域转移统一资源标识(VCC Domain Transfer URI,以下简称:VDI)。VDI是用于指示需要发起域转移的一个标识,该标识预先静态分配给用户标识装置并存储在用户标识装置中,VDI是与VDN完全独立的标识,当域切换是从PS域发起的时候,需要使用VDI作为被叫标识;
步骤202,CSCF根据VDI将该呼叫请求转发给VCC AS;
步骤203,VCC AS接收到呼叫请求后,通过其中携带的VDI获知该呼叫请求为一个切换请求,终端用户请求从CS域切换到PS域,将原会话中的接入部分更新为IP-CAN的接入部分;
步骤204,VCC AS释放原来的CS域接入部分。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CS域与PS域之间的切换方法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1,由于VDN与VDI预先静态配置在用户标识装置中,每个用户标识装置都存储并且仅存储一组VDN与VDI,在终端每次进行域切换时,均使用此VDN或者VDI作为被叫号码向VCC AS发起呼叫请求,这样,当终端同时与其它多个终端都存在会话时,VCC AS无法通过该VDN或VDI获知终端需要对哪个会话进行域切换,从而无法保证域切换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并且,由于仅存在一组VDN/VDI,无法满足终端同时与多个其它终端的会话需求,限制了网络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2,VDN与VDI的功能都是用于指示新的呼叫请求是一个域转移呼叫请求,其功能相同,由于传统的终端在CS域发起呼叫请求时只能携带数字号码,不能携带字符,因此,分别通过VDN与VDI来指示新的呼叫请求为域转移呼叫请求,但对于ICS终端而言,ICCC可以携带字符向ICCF装置发送指示信息,因此,VDN与VDI的功能完全可以集中到同一个标识实现,VDN与VDI的同时分配存在冗余,浪费了有限的VDN与VDI资源;
3,IMS域向CS域切换的过程中,由于VDN不具有路由功能,需要VCCAS预先为此次域切换动态分配IMRN,这就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降低了域切换效率;并且,这样在切换请求中就需要同时具有VDN与IMRN两个号码,同样浪费了号码资源;
4,向每个用户的用户标识装置都静态配置有一组VDN/VDI,但并不是每个用户在任何时刻都需要进行域切换,因此,静态配置VDN/VDI不仅不必要的占用了用户标识装置的存储空间,也浪费了网络的号码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利用在会话发起时,由服务器向会话动态分配的、标识该会话及其域切换请求的会话转移标识(Session TransferIdentifier,以下简称:STID),对多媒体会话进行域切换,节省网络号码资源,保证域切换的正确性与有效性,使终端可以同时与多个其它终端进行会话,促进网络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域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呼叫会话控制装置接收终端以会话转移标识作为被叫地址发起的呼叫请求,并将该呼叫请求路由到服务器,所述会话转移标识由服务器预先分配、用于标识所述会话及所述会话的域切换;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呼叫请求中的所述会话转移标识,获知所述呼叫请求用于对所述会话进行域切换,对所述会话进行相应的域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服务器,包括:
第一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多媒体会话请求与呼叫请求,获取呼叫请求中携带的用于对多媒体会话进行域切换的会话转移标识,以及发送分配的会话转移标识;
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所述多媒体会话是否为新会话;
分配模块,用于向新会话分配用于标识所述会话及所述会话的域切换的会话转移标识;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呼叫请求中是否携带有会话转移标识;
切换管理模块,用于实现多媒体会话连续性功能,在呼叫请求中携带有会话转移标识时,对所述对多媒体会话在电路交换域与分组交换域之间进行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包括:
第二收发模块,用于转发会话转移标识,接收会话控制信令与承载控制信令、呼叫请求会话消息与呼叫请求承载消息,发送由所述呼叫请求会话消息与所述呼叫请求承载消息进行融合后生成的呼叫请求,以及由所述会话控制信令与承载控制信令融合后生成的会话请求;
翻译模块,用于实现会话初始化协议与连接指示之间的翻译;
融合模块,用于对所述会话控制信令与承载控制信令融合生成会话请求,以及对所述呼叫请求会话消息与所述呼叫请求承载消息进行融合生成呼叫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在会话发起时,由服务器向发起会话请求的终端分配唯一标识该会话及其域切换的STID,在终端与其它终端存在多个会话时,服务器根据STID也可准备获知需要进行域切换的会话,可有效保证域切换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并且,可以满足终端同时与多个其它终端的会话需求,可促进网络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通过同一个标识STID来指示终端在CS域与PS域进行的呼叫请求为域切换请求,与现有技术中通过一组VDN/VDI来实现相比,避免了号码冗余,节省了有限的网络资源;并且,由STID便可实现对域切换请求的路由,无需在为域切换请求分配IMRN,进一步节省了网络资源,并且可由此缩短域切换时间,提高域切换效率;
在会话发起时,由服务器向发起会话请求的终端动态分配STID,无需预先存储在终端的用户标识模块中,与现有技术静态配置VDN/VDI相比,节省了用户标识装置的存储空间。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ICS的构架图。
图2为现有技术3GPP 23.206协议从PS域向CS域切换的流程图。
图3为现有技术3GPP 23.206协议从CS域向PS域切换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域切换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动态分配STID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的动态分配STID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的动态分配STID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的动态分配STID实施例四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域切换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域切换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服务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服务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控制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控制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在会话发起时,由服务器向发起会话请求的终端动态分配唯一标识该会话及其域切换的STID,根据该STID实现对会话的路由及域切换。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域切换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终端以会话转移标识作为被叫地址,向CSCF装置发起呼叫请求,该STID在会话发起时由服务器分配、用于唯一标识该会话及其域切换。
该服务器可称为域转移功能(Domain Transfering Function,以下简称为:DTF)装置,也称为:域转移服务器,其可用于提供包括语音在内的多媒体连续性功能,无论是从终端发起的主叫还是终结在该终端上的被叫,都要在DTF进行锚定,DTF也是作为一个背靠背用户代理(The Back-To-Back UserAgent,以下简称:B2BUA)出现,终结主叫方的信令,并向被叫方发起新的呼叫信令,同时DTF可向用户分配并保存STID,用于域转移;
步骤302,CSCF装置根据保存的iFC,将该呼叫请求路由到DTF;
步骤303,DTF根据呼叫请求中的STID,获知该呼叫请求为一个用于对其标识的会话进行域切换的域切换请求,对该会话进行相应的域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在会话发起时,由服务器向发起会话请求的终端分配唯一标识该会话及其域切换的STID,可有效保证域切换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并且,可以满足终端同时与多个其它终端的会话需求,促进网络业务的多元化发展;仅需通过一个标识STID就可以对会话进行域切换,节省了有限的网络资源;无需预先在终端的用户标识模块中存储STID,节省了用户标识装置的存储空间。
在图4所示的域切换之前,DTF需要向终端动态分配STID。该STID可以由数字和/或字符串构成,例如:当终端用户为CS业务用户时,可以向用户分配数字形式的STID,例如:电话号码(以下简称:TEL URI);当终端用户为ICS用户或PS业务用户时,可以向用户分配字符形式的STID,例如:SIP URI。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动态分配STID实施例一的流程图,终端发起会话请求,并通过PS域进行信令传输,该实施例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主叫方终端在PS域内,向CSCF装置发起对对方终端,即:被叫方终端的多媒体会话请求,请求发起一个多媒体会话。
步骤402,CSCF装置根据保存的iFC,将该会话请求转发给DTF;
步骤403,DTF判断该会话是否为一个用于发起新会话的新会话请求。若是一个新的会话请求,则执行步骤404;否则,DTF不执行后续向会话分配STID的流程。
具体的判断方法可以是:判断该会话请求中的被叫地址为STID还是对方终端的用户标识或者URI,若是对方终端的用户标识或者URI,则标识该会话请求是一个新会话请求,若为STID,则说明该会话请求不是一个新的会话请求。
步骤404,DTF向主叫方终端分配用于标识该会话及其后续的域切换的STID,同时,DTF建立该STID与其标识的会话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并存储;另外,DTF根据会话请求中携带的对方终端用户标识,将该会话请求转发给对方终端。
DTF向主叫方终端分配STID时,先判断终端用户类型,若终端用户为CS业务用户,可以向用户分配数字形式的STID,例如:TEL URI;若终端用户为ICS用户或PS业务用户,可以向用户分配字符形式的STID,例如:SIP URI。
步骤405,DTF接收到对方终端向主叫方终端返回的200OK响应消息后,将STID与200OK响应消息通过CSCF装置转发给主叫方终端。
具体地,DTF可利用对方终端返回的200OK响应消息,或者利用其它的响应消息,例如:180消息、183消息或其它用户终端发送的邀请(Invite)消息等,将STID发送给主叫方终端。
STID可以通过SIP的Contact头携带,写入STID之后的Contact的一个实例为:Contact:<STID>;isSTID。
步骤406,主叫方终端存储STID。若该主叫方终端接收到STID便对该STID标识的会话进行域切换,也可以不存在该STID。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动态分配STID实施例二的流程图,终端终结会话请求,并通过PS域进行信令传输,该实施例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对方终端通过Invite消息,向CSCF装置发起对PS域内的被叫方终端的会话请求。
步骤502,CSCF根据保存的iFC,将该会话请求转发给DTF。
步骤503,DTF判断该会话是否为一个用于发起新会话的新会话请求。若是一个新的会话请求,则执行步骤504;否则,DTF不执行后续向会话分配STID的流程。具体的判断方法可以同步骤404。
步骤504,DTF向该会话分配用于标识该会话及其后续的域切换的STID,同时,DTF建立该STID与其标识的会话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并存储。
步骤505,DTF将Invite消息与STID通过CSCF装置转发给被叫方终端。具体地,DTF可利用对方终端发送的Invite消息,或者利用其它的响应消息,例如:180消息、183消息或200Ok响应消息等,将STID发送给主叫方终端。
步骤506,被叫方终端存储STID。若该被叫方终端接收到STID便对该STID标识的会话进行域切换,也可以不存在该STID。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的动态分配STID实施例三的流程图,ICS用户终端发起会话请求,并通过CS域进行信令传输,该实施例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主叫方终端在CS域内,向ICCF装置发起呼叫请求,用于建立与ICCF的CS域承载路径,该呼叫请求通过MSC转发给MGCF装置。
步骤602,MGCF装置将CS域信令转译成SIP Invite信令发送给ICCF装置。通过步骤601~步骤602,建立了承载控制信令信道。
步骤603,主叫方终端通过ICCC,以非结构化补充业务数据(Unstructured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以下简称:USSD)向ICCF装置发送对方终端的媒体信息,用于会话控制。该步骤生成了会话控制信令。
步骤604,ICCF装置对承载控制信令与会话控制信令信息进行融合,生成一个发送给对方终端的新的Invite消息,即会话请求,并发送给CSCF装置。
步骤605,CSCF装置根据保存的iFC,将该会话请求转发给DTF;
步骤606,DTF判断该会话是否为一个用于发起新会话的新会话请求。若是一个新的会话请求,则执行步骤607;否则,DTF不执行后续向会话分配STID的流程。
步骤607,DTF向主叫方终端分配用于标识该会话及其后续的域切换的STID,同时,DTF建立该STID与其标识的会话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并存储;另外,DTF根据会话请求中携带的对方终端用户标识,将该Invite消息转发给对方终端。
步骤608,DTF接收到对方终端向主叫方终端返回的200OK响应消息后,将STID与200OK响应消息转发给CSCF装置。
具体地,DTF可利用对方终端返回的200OK响应消息,或者利用其它的响应消息,例如:180消息、183消息或其它用户终端发送的Invite消息等,将STID发送给CSCF装置。
步骤609,CSCF装置将该STID与200OK响应消息转发给ICCF装置。
步骤610,ICCF装置将STID与200OK响应消息由SIP消息翻译为USSD消息后,经过MSC发送给主叫方终端。
步骤611,ICCF根据收到的200OK消息生成新的200OK消息,发送给MGCF装置。
步骤612,MGCF装置从新的200OK消息中解析出对方终端的媒体信息,并生成CS域的连接提示,通过MSC将该连接指示发给主叫方终端。步骤611~步骤612与步骤610同时执行。
步骤613,主叫方终端存储STID。若该主叫方终端接收到STID便对该STID标识的会话进行域切换,也可以不存在该STID。
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的步骤608中,DTF将STID写入200OK响应消息,或者其它的响应消息中发送给CSCF装置,则步骤610中,ICCF装置需要实现从SIP信令到CS域信令的翻译,即:从Contact头中解析出STID值,并将其写入USSD后通过MSC发送给主叫方终端。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的动态分配STID实施例四的流程图,ICS用户终端终结会话请求,并通过CS域进行信令传输,该实施例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对方终端通过Invite消息,向CSCF装置发起对PS域内的被叫方终端的会话请求Invite消息。
步骤702,CSCF根据保存的iFC,将该会话请求转发给DTF。
步骤703,DTF判断该会话是否为一个用于发起新会话的新会话请求。若是一个新的会话请求,则执行步骤704;否则,DTF不执行后续向会话分配STID的流程。具体的判断方法可以同步骤404。
步骤704,DTF向该会话分配用于标识该会话及其后续的域切换的STID,同时,DTF建立该STID与其标识的会话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并存储。
步骤705,DTF将Invite消息与STID通过CSCF装置转发给ICCF装置。具体地,DTF可利用对方终端发送的Invite消息,或者利用其它的响应消息,例如:180消息、183消息、200Ok响应消息或其它终端发送的Invite消息等,将STID通过CSCF装置发送给ICCF装置。
步骤706,ICCF装置将SIP消息翻译为USSD消息后,通过MSC发送给主叫方终端。
步骤707,ICCF根据收到的Invite消息生成新的Invite消息,发送给MGCF装置。
步骤708,MGCF装置从新的Invite消息中解析出对方终端的媒体信息,生成CS域的呼叫请求信令,并通过MSC将该CS域的呼叫请求信令发送给主叫方终端。步骤707~步骤708与步骤706同时执行。
步骤709,主叫方终端存储STID。若该主叫方终端接收到STID便对该STID标识的会话进行域切换,也可以不存在该STID。
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的步骤705中,DTF将STID写入Invite消息,或者其它的响应消息中发送给ICCF装置,则步骤706中,ICCF装置需要从Contact头中解析出STID值,并将其写入USSD后通过MSC发送给主叫方终端。
在DTF向终端动态分配STID后,终端便可利用该STID发起对该STID标识的会话的域切换。
在本发明上述各动态分配STID实施例中,具体地,在步骤404中,或步骤504中,或步骤607中,或步骤704中,服务器向会话分配STID时,可以先根据接收STID的终端用户信息,判断该终端用户是CS业务用户还是ICS用户,若是CS业务用户,则可以向会话分配数字形式(例如:TEL URI)的STID,而在终端用户是ICS用户或PS业务用户时,向会话分配字符串形式(例如:SIP URI)的STID,这样,便可以节省有限的数字号码网络资源。
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域切换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该实施例将会话从PS域切换到CS域,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01,本方终端在ICS中的CS域内,通过ICCC的USSD,经由MSC向ICCF装置发起对对方终端的呼叫请求会话消息,该呼叫请求会话消息中包含STID。
步骤802,ICCF装置从USSD中解析获知其中的STID。
步骤803,本方终端通过MSC向ICCF装置发起呼叫请求承载消息,该呼叫请求承载消息中包括该本方终端的媒体信息,例如:终端的编码类型、地址、端口号等信息。另外,步骤803也可以先于步骤801~步骤802执行,还可以与步骤801~步骤802同时执行。
步骤804,ICCF装置将步骤802中发送的呼叫请求会话消息与步骤803中发送的呼叫请求承载消息进行融合,生成请求发起呼叫的呼叫请求Invite消息,并将STID写入呼叫请求中,具体的,可以写入Invite的请求通用资源标识符(以下简称:Request URI)消息头中发送给CSCF装置。
步骤805,ICCF装置将写入STID的呼叫请求Invite消息发送给CSCF装置。
步骤806,CSCF装置根据保存的iFC,将该呼叫请求转发给DTF。
步骤807,DTF由Invite的Request URI消息头中携带的STID识别出该呼叫请求为一个域切换请求,生成并向对方终端发送更新邀请(re-Invite)消息,该re-Invite消息中包含本方终端的媒体信息。
步骤808,对方终端向DTF返回200OK响应消息,该200OK响应消息中包含对方终端的媒体信息,例如:对方终端的编码类型、地址、端口号等信息。
步骤809,DTF接收到对方终端向本方终端返回的200OK响应消息后,将对方终端的媒体信息通过CSCF装置转发给ICCF装置。
步骤810,ICCF装置根据收到的200OK消息,生成新的200OK消息发往MGCF装置。
步骤811,MGCF装置从新的200OK消息中解析出对方终端的媒体信息,同时,将SIP消息翻译为CS域连接指示,并通过MSC将连接指示发送给本方终端。
步骤812,本方终端接收到对方终端的媒体信息后,建立与MGW装置之间的CS承载,MGW建立与对方终端的PS承载。释放原来的PS承载。具体地,可以由本方终端或MWG释放原来的PS承载。
如图10所示,为本发明域切换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该实施例将会话从CS域切换到PS域,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901,本方终端以STID作为被叫地址,在PS域内向CSCF装置发起SIP呼叫请求Invite消息,该Invite消息中包含本方终端的媒体信息,例如:本方终端的编码类型、IP地址、端口号等信息。
步骤902,CSCF装置根据保存的iFC,将该呼叫请求转发给DTF。
步骤903,DTF由Invite消息中的STID识别出该呼叫请求为一个域切换请求,生成并向对方终端发送re-Invite消息,该re-Invite消息中包含本方终端的媒体信息。
步骤904,对方终端向DTF返回200OK响应消息,该200OK响应消息中包含对方终端的媒体信息,例如:对方终端的编码类型、IP地址、端口号等信息。
步骤905,DTF接收到对方终端向本方终端返回的200OK响应消息后,将对方终端的媒体信息通过CSCF装置转发给本方终端。
步骤906,本方终端接收到对方终端的媒体信息后,建立与对方终端之间的PS承载,并释放原来的与MGW之间的CS承载。具体地,可以由本方终端或MGW释放原来的本方终端与MGW之间的CS承载。
如图11所示,为本发明服务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的服务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收发模块、分析模块与分配模块,以及与第一收发模块连接的识别模块,和与识别模块连接的切换管理模块。其中,第一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多媒体会话请求与呼叫请求,获取呼叫请求中携带的用于对多媒体会话进行域切换的STID并发送给识别模块,以及向终端发送由分配模块分配的STID;分析模块用于根据多媒体会话请求中是否携带STID来分析多媒体会话是否为新会话;分配模块用于在多媒体会话请求为新会话时,向新会话分配用于标识该会话及其域切换的STID并发送给第一收发模块。具体地,分配模块可以根据终端用户为CS业务用户还是ICS用户选择向会话分配的STID的类型,例如:当终端用户为CS业务用户时,向用户分配数字形式的STID,当终端用户为ICS用户时,可以向用户分配字符形式的STID;识别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收发模块是否从呼叫请求中获取到STID来识别该呼叫请求中是否携带有STID;切换管理模块用于实现多媒体会话连续性功能,在呼叫请求中携带有STID时,根据呼叫请求,对多媒体会话在CS域与PS域之间进行切换。
如图12所示,为本发明服务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11所示实施例的服务器还可以包括第一写入模块,设置于分配模块与第一收发模块之间,分别连接分配模块与第一收发模块,用于将向新会话分配的STID写入SIP的Request URI消息头并发送给第一收发模块;收发模块用于发送写入STID的Request URI消息。
再参见图12,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服务器还可以包括第一存储模块,与分配模块连接,用于存储STID。
进一步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服务器还可以包括第二存储模块,与切换管理模块连接,用于存储STID与多媒体会话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以便于切换管理模块根据该对应关系信息,由STID获知需要进行域切换的多媒体会话,如图12所示。
图11与图12所示的服务器可作为DTF,实现本发明上述的STID分配及域切换流程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为本发明控制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该控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翻译模块、第二收发模块与融合模块。其中,第二收发模块用于转发STID,接收会话控制信令与承载控制信令、呼叫请求会话消息与呼叫请求承载消息,发送由呼叫请求会话消息与呼叫请求承载消息进行融合后生成的呼叫请求,以及发送由会话控制信令与承载控制信令融合后生成的会话请求;翻译模块用于将STID由SIP消息翻译为USSD消息;融合模块用于对会话控制信令与承载控制信令融合生成会话请求,以及对呼叫请求会话消息与呼叫请求承载消息进行融合生成呼叫请求。
参见图14,为本发明控制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13所示实施例的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写入模块,设置于第二收发模块与融合模块之间,分别与第二收发模块及融合模块连接,用于将STID写入融合后生成的呼叫请求的Request URI消息头中发送给第二收发模块。
进一步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解析模块,设置于第二收发模块与翻译模块之间,分别与第二收发模块及翻译模块连接,用于从第二收发模块接收到的SIP的URI消息头中解析出STID并发送给翻译模块。
本发明在会话发起时,由服务器向发起会话请求的终端分配唯一标识该会话及其域切换的STID,在终端与其它终端存在多个会话时,服务器根据STID也可准备获知需要进行域切换的会话,可有效保证域切换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并且,可以满足终端同时与多个其它终端的会话需求,可促进网络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通过同一个标识STID来指示终端在CS域与PS域进行的呼叫请求为域切换请求,与现有技术中通过一组VDN/VDI来实现相比,避免了号码冗余,节省了有限的网络资源;并且,由STID便可实现对域切换请求的路由,无需在为域切换请求分配IMRN,进一步节省了网络资源,并且可由此缩短域切换时间,提高域切换效率;
在会话发起时,由服务器向发起会话请求的终端动态分配STID,无需预先存储在终端的用户标识模块中,与现有技术静态配置VDN/VDI相比,节省了用户标识装置的存储空间。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作限制性理解。尽管参照上述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种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并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2)
1、一种域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呼叫会话控制装置接收终端以会话转移标识作为被叫地址发起的呼叫请求,并将该呼叫请求路由到服务器,所述会话转移标识由服务器预先分配、用于标识所述会话及所述会话的域切换;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呼叫请求中的所述会话转移标识,获知所述呼叫请求用于对所述会话进行域切换,对所述会话进行相应的域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转移标识由数字和/或字符构成;所述数字为电话通用资源标识符,所述字符为会话初始化协议通用资源标识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分配会话转移标识包括:
若所述终端用户为电路交换业务用户,则分配由数字构成的会话转移标识;若服务器判断所述终端用户为IMS集中业务用户或分组交换业务用户,则分配由数字和/或字符构成的会话转移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以会话转移标识作为被叫地址发起呼叫请求包括:
所述终端以会话转移标识作为被叫地址,在电路交换域内向IMS电路交换控制装置发起呼叫请求;
所述IMS电路交换控制装置将所述会话转移标识写入所述呼叫请求中发送给所述呼叫会话控制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会话转移标识写入所述呼叫请求具体为:将所述会话转移标识写入所述呼叫请求的请求通用资源标识符消息头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对所述会话进行相应的域切换包括:
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呼叫会话控制装置将所述终端的媒体信息发送给所述会话的对方终端,并将所述对方终端返回的所述对方终端的媒体信息发送给所述呼叫会话控制装置;所述呼叫会话控制装置将所述对方终端的媒体信息发送给媒体网关控制功能装置;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媒体网关控制功能装置发送的连接指示,建立与所述媒体网关之间的电路交换域承载,所述媒体网关建立与所述对方终端之间的分组交换域承载;
释放原有的分组交换域承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分配所述会话转移标识包括:与5的关系?是对如下这句话的限定:向所述会话分配用于标识所述会话及所述会话的域切换的所述会话转移标识。权5限定的是服务器分配的标识的内容,该权限定的是分配标识的流程。
所述终端在分组交换域内向所述呼叫会话控制装置发起会话请求;
所述呼叫会话控制装置将所述会话请求路由到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识别出所述会话请求用于发起新会话时,向所述会话分配用于标识所述会话及所述会话的域切换的所述会话转移标识并存储该会话转移标识,根据所述会话请求中的对方终端用户标识,将所述会话请求发送给所述对方终端;
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对方终端返回的响应消息后,将所述会话转移标识发送给所述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分配所述会话转移标识包括:与5的关系?同上
所述对方终端向所述呼叫会话控制装置发起对分组交换域内的所述终端的会话请求;
所述呼叫会话控制装置将所述会话请求路由到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识别出所述会话请求用于发起新会话时,向所述会话分配用于标识所述会话及所述会话的域切换的所述会话转移标识并存储该会话转移标识;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会话请求中的所述终端用户标识,将所述会话转移标识发送给所述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会话转移标识发送给所述终端具体为:
将所述会话转移标识写入会话初始化协议的联系头中发送给所述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以会话转移标识作为被叫地址发起呼叫请求包括:
所述终端以会话转移标识作为被叫地址,在分组交换域内向所述呼叫会话控制装置发起会话初始化协议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中包括所述终端的媒体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对所述会话进行相应的域切换包括:
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呼叫会话控制装置将所述终端的媒体信息发送给所述会话的对方终端,并将所述对方终端返回的所述对方终端的媒体信息发送给所述呼叫会话控制装置;所述呼叫会话控制装置将所述对方终端的媒体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
所述终端建立与所述对方终端之间的分组交换域承载;
释放原有的电路交换域承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分配所述会话转移标识包括:
所述终端在电路交换域内发起一个会话请求,该初始会话请求被路由到所述IMS电路交换控制装置;
所述IMS电路交换控制装置将所述会话请求发送给所述呼叫会话控制装置;
所述呼叫会话控制装置将所述会话请求路由到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识别出所述会话请求用于发起新会话时,向所述会话分配用于标识所述会话及所述会话的域切换的所述会话转移标识并存储该会话转移标识,根据所述会话请求中的对方终端用户标识,将所述会话请求发送给所述对方终端;
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对方终端返回的响应消息后,将所述会话转移标识发送给所述IMS电路交换控制装置;
所述IMS电路交换控制装置将所述会话转移标识发送给所述终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分配所述会话转移标识包括:与5的关系?同上
对方终端向所述呼叫会话控制装置发起对电路交换域内的所述终端的会话请求;
所述呼叫会话控制装置将所述会话请求路由到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识别出所述会话请求用于发起新会话时,向所述会话分配用于标识所述会话及所述会话的域切换的所述会话转移标识并存储该会话转移标识;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会话请求中的所述终端用户标识,将所述会话转移标识发送给所述IMS电路交换控制装置;
所述IMS电路交换控制装置将所述会话转移标识发送给所述终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会话转移标识发送给所述IMS电路交换控制装置具体为:将所述会话转移标识写入会话初始化协议的联系头中发送给所述IMS电路交换控制装置;
所述IMS电路交换控制装置将所述会话转移标识发送给所述终端具体为:所述IMS电路交换控制装置从所述联系头中解析出所述会话转移标识,并发送给所述终端。
15、根据权利要求7、8、12、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会话转移标识发送给所述终端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存储所述会话转移标识。
16、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多媒体会话请求与呼叫请求,获取呼叫请求中携带的用于对多媒体会话进行域切换的会话转移标识,以及发送分配的会话转移标识;
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所述多媒体会话是否为新会话;
分配模块,用于向新会话分配用于标识所述会话及所述会话的域切换的会话转移标识;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呼叫请求中是否携带有会话转移标识;
切换管理模块,用于实现多媒体会话连续性功能,在呼叫请求中携带有会话转移标识时,对所述对多媒体会话在电路交换域与分组交换域之间进行切换。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写入模块,用于将向所述新会话分配的会话转移标识写入会话初始化协议的联系头中;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发送写入所述会话转移标识的联系头。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会话转移标识。
19、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会话转移标识与多媒体会话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
20、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收发模块,用于转发会话转移标识,接收会话控制信令与承载控制信令、呼叫请求会话消息与呼叫请求承载消息,发送由所述呼叫请求会话消息与所述呼叫请求承载消息进行融合后生成的呼叫请求,以及由所述会话控制信令与承载控制信令融合后生成的会话请求;
翻译模块,用于实现会话初始化协议与连接指示之间的翻译;
融合模块,用于对所述会话控制信令与承载控制信令融合生成会话请求,以及对所述呼叫请求会话消息与所述呼叫请求承载消息进行融合生成呼叫请求。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写入模块,用于将会话转移标识写入所述呼叫请求的请求通用资源标识符消息头中。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解析模块,用于从会话初始化协议的通用资源标识符消息头中解析出会话转移标识。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1299805A CN101351032B (zh) | 2007-07-20 | 2007-07-20 | 域切换方法及其服务器 |
PCT/CN2008/071567 WO2009012685A1 (fr) | 2007-07-20 | 2008-07-07 | Contrôleur, serveur et procédé de commutation de domaine |
EP08773122A EP2182691B1 (en) | 2007-07-20 | 2008-07-07 | Domain transfer method and domain transfer function |
US12/422,518 US20090196286A1 (en) | 2007-07-20 | 2009-04-13 | Domain Transfer Method, Server and Controller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1299805A CN101351032B (zh) | 2007-07-20 | 2007-07-20 | 域切换方法及其服务器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010251426 Division CN101917429B (zh) | 2007-07-20 | 2007-07-20 | 域切换方法、服务器与控制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51032A true CN101351032A (zh) | 2009-01-21 |
CN101351032B CN101351032B (zh) | 2010-08-04 |
Family
ID=40269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299805A Active CN101351032B (zh) | 2007-07-20 | 2007-07-20 | 域切换方法及其服务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90196286A1 (zh) |
EP (1) | EP2182691B1 (zh) |
CN (1) | CN101351032B (zh) |
WO (1) | WO2009012685A1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121521A1 (zh) * | 2009-04-22 | 2010-10-28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实现业务连续性的方法、系统、msc服务器及会话终端 |
CN101883342A (zh) * | 2009-05-05 | 2010-11-10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会话转移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1997847A (zh) * | 2009-08-14 | 2011-03-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电路域多会话切换到分组域时业务连续性实现方法及系统 |
CN102036319A (zh) * | 2009-09-30 | 2011-04-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彩铃的振铃状态会话的切换系统及方法 |
CN102056249A (zh) * | 2009-10-28 | 2011-05-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彩铃会话的起呼请求的切换系统及方法 |
CN103546459A (zh) * | 2013-09-22 | 2014-01-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会话初始协议进行会话的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
WO2018006650A1 (zh) * | 2016-07-08 | 2018-01-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会话连续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3905023A (zh) * | 2021-08-25 | 2022-01-07 | 北京房江湖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网页即时通信技术的外呼系统及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181226B2 (en) * | 2005-10-26 | 2012-05-15 |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media session transfer |
CN101330748B (zh) * | 2007-07-31 | 2011-11-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ip多媒体子系统集中业务会话控制路径的切换方法 |
CN102833042B (zh) * | 2008-06-13 | 2015-07-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业务控制信令信道的更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2055750A (zh) * | 2009-11-06 | 2011-05-11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终端间媒体转移过程中获取会话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
CN102244911B (zh) * | 2010-05-10 | 2016-06-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的呼叫的跨域切换方法和系统 |
MY171032A (en) * | 2010-10-22 | 2019-09-23 | Mimos Berhad | Location independent approach to session transfer for real-time voip session |
CN102325127B (zh) * | 2011-05-25 | 2016-06-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媒体实时导通的方法及系统 |
US9826452B2 (en) | 2014-04-14 | 2017-11-21 | Mediatek Inc. |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access domain selection (ADS) during an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IRAT) procedure |
US10178591B2 (en) * | 2016-05-09 | 2019-01-08 |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 Client-based access network handover |
CN112671986B (zh) * | 2019-10-16 | 2023-12-05 |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呼叫中心系统和呼叫中心系统的实现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60039900D1 (de) * | 1999-08-23 | 2008-09-25 | Motorola Inc | System zur domänenauswahl sowie verfahren |
WO2002091678A1 (en) * | 2001-05-10 | 2002-11-14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system and network element device for controlling sessions between terminals |
CN100417291C (zh) * | 2005-04-28 | 2008-09-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域间切换的方法、系统及所用的域切换控制器 |
WO2006126072A1 (en) * | 2005-05-27 | 2006-11-30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Circuit-switched and multimedia subsystem voice continuity with bearer path interruption |
CN1881958B (zh) * | 2005-08-08 | 2011-12-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户设备从分组域向电路域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
CN100496137C (zh) * | 2005-09-26 | 2009-06-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电路域和分组域互切换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
US7995565B2 (en) * | 2006-10-03 | 2011-08-09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call continuity in IMS network environment using SIP messaging |
-
2007
- 2007-07-20 CN CN2007101299805A patent/CN101351032B/zh active Active
-
2008
- 2008-07-07 EP EP08773122A patent/EP2182691B1/en active Active
- 2008-07-07 WO PCT/CN2008/071567 patent/WO200901268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
- 2009-04-13 US US12/422,518 patent/US2009019628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73656B (zh) * | 2009-04-22 | 2012-08-08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实现业务连续性的方法、系统、msc服务器及会话终端 |
WO2010121521A1 (zh) * | 2009-04-22 | 2010-10-28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实现业务连续性的方法、系统、msc服务器及会话终端 |
CN101883342A (zh) * | 2009-05-05 | 2010-11-10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会话转移方法、装置和系统 |
WO2010127604A1 (zh) * | 2009-05-05 | 2010-11-11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会话转移方法、装置和系统 |
US9392032B2 (en) | 2009-05-05 | 2016-07-12 | Huawei Device Co., Ltd. | Session transfer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CN101997847A (zh) * | 2009-08-14 | 2011-03-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电路域多会话切换到分组域时业务连续性实现方法及系统 |
CN101997847B (zh) * | 2009-08-14 | 2014-09-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电路域多会话切换到分组域时业务连续性实现方法及系统 |
CN102036319A (zh) * | 2009-09-30 | 2011-04-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彩铃的振铃状态会话的切换系统及方法 |
CN102056249A (zh) * | 2009-10-28 | 2011-05-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彩铃会话的起呼请求的切换系统及方法 |
CN102056249B (zh) * | 2009-10-28 | 2014-04-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彩铃会话的起呼请求的切换系统及方法 |
CN103546459A (zh) * | 2013-09-22 | 2014-01-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会话初始协议进行会话的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
WO2018006650A1 (zh) * | 2016-07-08 | 2018-01-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会话连续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3905023A (zh) * | 2021-08-25 | 2022-01-07 | 北京房江湖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网页即时通信技术的外呼系统及方法 |
CN113905023B (zh) * | 2021-08-25 | 2024-02-27 | 贝壳找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网页即时通信技术的外呼系统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182691A1 (en) | 2010-05-05 |
EP2182691B1 (en) | 2012-11-28 |
CN101351032B (zh) | 2010-08-04 |
WO2009012685A1 (fr) | 2009-01-29 |
US20090196286A1 (en) | 2009-08-06 |
EP2182691A4 (en) | 2010-09-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51032B (zh) | 域切换方法及其服务器 | |
EP1750400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working voice and multimedia services between CSI terminal and IMS terminal | |
JP5324703B2 (ja) | 単一無線音声通信継続性実現方法及び単一無線音声通信継続性システム | |
CN100583843C (zh) | 一种会话路由路径控制方法和系统 | |
CN103501518A (zh) | 在异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切换装置和方法 | |
US20080112395A1 (en) | Method for voice service based on service trigger, an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outing control of voice service based on service trigger | |
US20110032931A1 (en) |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service | |
US20100202447A1 (en) | Call Transfer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 |
CN101217788B (zh) | 一种多媒体会话连续性业务的起呼方法 | |
CN101605381B (zh) | 被叫接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EP2217015B1 (en) |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call forwarding | |
EP2089995B1 (en) | Heterogeneou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call in the same system | |
CN101123822B (zh) | Ip多媒体子系统集中业务中紧急呼叫业务的实现方法 | |
US8730916B2 (en) | Method for realizing 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 and 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 system | |
EP2716001B1 (en) | Routing of calls i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centralized services networks | |
US8665793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 | |
CN101325732B (zh) | 呼叫控制的方法和ims的电路交换控制装置及终端设备 | |
CN102833715B (zh) | 询问转接实现方法、应用服务器、业务终端和系统 | |
CN101917429B (zh) | 域切换方法、服务器与控制装置 | |
CN101212720B (zh) | Ip多媒体子系统集中业务非主席方加入会议业务的方法 | |
CN101651896B (zh) | 一种多媒体会话的关联方法 | |
CN101330746B (zh) | 一种ims集中控制业务中进行呼叫偏转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1330745B (zh) | 一种ims集中控制业务中进行呼叫偏转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1137096B (zh) | Ims集中控制业务中用户不可及前转的实现方法 | |
CN101127958B (zh) | 在ip多媒体子系统集中控制业务中进行呼叫偏转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