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47004A - 卷曲的中心导体 - Google Patents

卷曲的中心导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47004A
CN101347004A CNA2006800493286A CN200680049328A CN101347004A CN 101347004 A CN101347004 A CN 101347004A CN A2006800493286 A CNA2006800493286 A CN A2006800493286A CN 200680049328 A CN200680049328 A CN 200680049328A CN 101347004 A CN101347004 A CN 1013470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center conductor
center
contact element
body hal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4932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47004B (zh
Inventor
R·文德兰
J·克斯
D·约翰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mscope Connectivity LLC
Original Assignee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3470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70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470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700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11End pieces or tapping pieces for wir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and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 H01R11/12End pieces terminating in an eye, hook, or f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00Details of selec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 H04Q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Q1/14Distribution frames
    • H04Q1/142Terminal blocks for distribution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01R13/111Resilient sockets co-operating with pins having a circular transverse s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1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01/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2201/16Coaxial cable conne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 Slot Machines And Peripheral Devices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 Superconductor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for (AREA)
  • Ropes Or Cables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例如用于同轴电缆插孔模块组件(60)中的中心导体(30)。中心导体包括具有卷曲区域(50)和不中断区域的导体(32)。卷曲区域仅定位于导体的第一半部(40)和第二半部(42)的一个中。导体的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由通过导体的中心轴线(A-A)限定的平面来限定。

Description

卷曲的中心导体
本申请以ADC通信公司,美国公司和常驻者(对于美国之外的所有国家的申请人);Randall Wendland,美国公民(仅对于美国的申请人);Jeffrey Kes,美国公民(仅对于美国的申请人);以及DavidJohnson,美国公民(仅对于美国的申请人)作为申请人在2006年10月11日作为PCT国际专利申请进行申请,并且要求2005年10月27申请的美国序列号No.11/260,502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电信工业中使用的设备,以及制造这种设备的相关方法。尤其是,本公开涉及在同轴电缆插孔模块中使用的中心导体。
背景技术
电信工业具有利用大量同轴电缆插孔模块的中心局或中心场所。同轴电缆插孔模块用来提供交叉连接功能、线路监测以及承载于同轴电缆上的高速信号的线路入口。
同轴电缆插孔模块通常包括承载一个或多个内部交换组件的壳体。每个交换组件通过形成于壳体中的插孔接收插头。内部交换组件互连至在壳体上与插孔相对地定位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同轴电缆连接器又附接至承载高速信号的同轴电缆。在使用中,插头插入插孔以提供交叉连接、线路监测以及线路入口功能。每个插头包括由交换组件的中心导体接收的销元件。示例同轴电缆插孔模块进一步的细节提供于美国专利No.5,467,062中,该美国专利的内容通过参考结合于此。
图1-3示出了一个能在同轴电缆插孔模块的交换组件中使用的常规中心导体10。在使用期间,插头12(图3中局部地示出)插入同轴电缆插孔模块的插孔中以使得插头12的销元件接收于中心导体10的端部16内。
中心导体10的端部16具有接收插头12的销元件14的大致管状结构18。管状结构18包括卷曲的接触部分20(图3),其确保中心导体10和插头12的销元件14之间的适当接触。(图1和2示出在形成卷曲的接触部分20之前的中心导体10。)卷曲的接触部分20定位于具有两个相对槽24、26的区域22中。相对的槽24、26彼此间隔开180度地定位。槽24、26适应于管状结构18的卷曲(也就是材料的向内位移),并且在销元件插入中心导体时允许卷曲的接触部分20扩展。也就是,卷曲的接触部分20用作机械连接至插头12的销元件14的弹性梁。接触部分20在管状结构18的整个圆周(360度)周围卷曲。
常规的中心导体布置经受麻烦的机械故障以及导体的卷曲接触部分处过早的疲劳。总的来说,针对这种导体设计已经在寻求改进,通常就部件可靠性以及中心导体延长的使用周期进行改进,同时仍然确保与插头的销元件适当的电接触。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涉及具有卷曲区域的中心导体。卷曲区域包括确保中心导体和插入中心导体的销元件之间接触的接触元件。卷曲区域定位于导体的两个半部的一个中。本公开的其它方面涉及包括所公开中心导体的同轴电缆插孔模块部件以及制造所公开中心导体的方法。
期望的产品特点或方法的很多例子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中变得明显,或者可通过实践本公开的各个方面获知。本公开的方面可涉及各个特点以及这些特点的组合。将理解到,前面的概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仅是解释性的,并且不是对所要求发明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两个180度相对槽的现有技术中心导体的透视图,示出为在形成卷曲的接触部分之前;
图2是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心导体的横截面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心导体的局部横截面图,示出为在形成卷曲的接触部分之后;
图4是具有根据所公开原理构造的卷曲区域的中心导体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的中心导体的俯视图;
图6是图5所示中心导体沿着6-6线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7是图4所示中心导体的侧视图;
图8是图7所示中心导体沿着8-8线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9是具有根据所公开原理构造的卷曲区域的中心导体的可选实施例;
图10是具有根据所公开原理构造的卷曲区域的中心导体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
图11是图10所示中心导体的侧视图;
图12是具有根据所公开原理的中心导体的同轴电缆插孔模块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视图;
图13是图12所示同轴电缆插孔模块组件的前部模块部件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其具有如图10所示的中心导体;
图14是图13所示前部模块部件的分解视图;
图15是图12所示同轴电缆插孔模块组件的后部模块部件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其具有如图9所示的中心导体;
图16是图15所示后部模块部件的分解视图;
图17是具有根据所公开原理构造的卷曲区域的中心导体的又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并且
图18是图17所示中心导体的局部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照在附图中示出的本公开的各个特点。只要可能,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数字将涉及相同或类似的部件。
图4示出了中心导体30的一个实施例,其具有作为根据本公开原理的创造性方面可如何实践的例子的卷曲区域50。优选的特点适合于提高中心导体的结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同时确保与插头销元件的适当电接触。
参照图4和5,中心导体30包括具有第一端34和第二端36的导体32。导体32包括定位于第一端34处的管状结构38。管状结构38限定尺寸适合于接收插头销元件(例如图3中的14)的内径D1(图6)。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管状结构38的内径D1大致在大约0.030和0.034英寸之间,更优选地大约0.032英寸。
中心导体30的导体32限定了中心纵向轴线A-A。纵向轴线A-A与管状结构38的内径D1大致同心。如图6和8所示,纵向轴线A-A限定了等分导体32以限定第一主体半部40和第二主体半部42的平面P。
中心导体30的卷曲区域50仅定位于第一主体半部40或第二主体半部42的一个中。卷曲区域的意思是材料径向地移位的区域,通常朝着中心导体的中心或纵向轴线A-A。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卷曲区域50仅定位于中心导体30的第一主体半部40内。
再参照图4和5,卷曲区域包括形成于中心导体30的管状结构38中的第一和第二细长槽44、46。根据所公开原理也能提供其它数量的槽44、46。细长槽44、46与中心导体30的纵向轴线A-A平行地延伸。优选地,细长槽44、46仅提供于中心导体30的第一主体半部40中。尤其,细长槽44、46定位于距等分中心导体30的平面P一个距离S(图8)。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槽44、46定位为提供大约270度的不中断管状区域90(一个等于管状结构38直径的大约75%的区域)。不中断管状区域90增大管状结构38的结构稳定性以及强度并且从而提高中心导体30的机械可靠性。
仍然参照图4和5,第一和第二细长槽44、46限定接触元件或接触部分48。接触元件48是导体38位于形成于导体38的第一半部40中的第一和第二槽44、46之间的部分。如图6所示,接触元件48卷曲以使得至少接触元件48的中心部分52径向地伸入中心导体30的管状结构38的内径D1。卷曲的接触元件48用作确保插头的销元件和中心导体之间适当电连接的弹性元件。
再次参照图5,位于中心导体的卷曲区域50处的接触元件48包括整体地连接至中心导体30的导体32的第一和第二端54、56。第一和第二端54、56比接触元件48的中心部分52宽。尤其,第一和第二端朝着接触元件48的中心部分52变窄或渐细。较宽的第一和第二端54、56增大了接触元件48在端部54、56处的结构强度,以防止接触元件48在销元件的插入期间破碎或撕裂。
接触元件48的沙漏形或渐细构造,如图5所示,经由第一和第二细长槽44、46的制造来提供。尤其,第一和第二细长槽44、46由锯痕形成。如图5和8所示,锯痕由以一个平行于等分导体32的平面P的角度定向的锯条58提供。因此,如图8所示,锯痕或槽44、46以平行于平面P的角度形成,与径向地形成或垂直于中心导体纵向轴线A-A形成相反。如图5中能看到的,将锯条58定向为平行于平面P提供了接触元件48的锥形或渐窄构造。
在接触元件48形成之后,接触元件卷曲以使得中心部分52伸入中心导体的内径D1,如前面所描述的那样。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仅接触元件48卷曲。仅卷曲接触元件48有助于管状区域90的不中断。
参照图8,中心导体30的管状区域90和卷曲区域50限定了导体32的圆周C。卷曲区域50定位于导体32的圆周C的一部分周围,圆周C的其余部分(也就是90)是不中断部分。不中断区域90是无槽并且不卷曲的。通过保留区域90的结构完整性(区域90优选地等于大于管状结构38直径的50%,更优选地大约75%),中心导体的总体刚度和强度与常规导体相比增大。相信所公开的中心导体30设计相比图1-3所公开的常规中心导体而言提供了25-30%的强度增加。
现在参照图9,其中示出了具有第一和第二端134、136的中心导体130的可选实施例。类似于前述实施例,中心导体130包括定位于第一端134的卷曲区域150。卷曲区域150包括仅形成于导体132的第一主体半部140中的第一和第二细长槽144、146。示出的中心导体130的第二端构造来用于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模块应用中,如将在下文更具体地描述的。
现在参照图10,其中示出了具有第一和第二端234、236的中心导体的又一个可选实施例。类似于前述实施例,中心导体230包括定位于第一端234的卷曲区域250。卷曲区域250包括仅形成于导体232的第一主体半部240(图11)中的第一和第二细长槽244、246。示出的中心导体230的第二端236构造来用于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模块应用中,如将在下文更具体地描述的。参照图11,中心导体230的第一端234是扩口端235。扩口端235帮助用户将插头的销元件引导入中心导体230的内径(例如图6中的D1)。
现在参照图17和18,其中示出了具有第一和第二端334、336的中心导体330的再一个可选实施例。类似于前述实施例,中心导体330包括定位于中心导体330的第一端334处的卷曲区域350。在这个实施例中,然而,卷曲区域350不包括形成于导体332中的细长槽。而是,卷曲区域350通过切缝或冲压操作使导体332的一定量材料主要朝着中心导体330的纵向轴线位移而形成。卷曲区域350限定通过切缝操作形成的接触元件348。类似于前述实施例,接触元件348仅形成于导体332的第一主体半部340(图18)中。
现在参照图12,本公开的中心导体能用于很多应用中,包括同轴电缆插孔模块组件60。示出的同轴电缆插孔模块组件60包括至少一个前部模块部件62(示出了两个)和后部模块部件64。前部和后部模块部件62、64通过具有中间同轴电缆76的中间连接模块66(局部地示出为邻接前部和后部模块部件62、64的每一个)彼此互连。前部和后部模块部件62、64以及中间连接模块66能构造为使得同轴电缆插孔模块组件60按照期望提供交叉连接功能、线路监测以及高速信号的线路入口。
现在参照图12-14,同轴电缆插孔模块组件60的前部模块部件62包括承载多个交换组件92的壳体68(图14)。壳体68具有前部70和后部80。壳体的前部70了限定孔72。插头插入孔72内以使得插头12的销元件(例如图3中的14)接收于前部模块部件62的中心导体230内(图13)。如图14所示,前部模块部件62包括三个中心导体230,每个与交换组件相联并且每个定位于壳体68的孔72内。用于示出的前部模块部件62中的中心导体230类似于图10和11所示的那些。中心导体230互连至定位于壳体68的后部80处的同轴连接器74。同轴连接器74又结合至中间连接模块66的中间同轴电缆76(图12)。
再参照图12,中间连接模块66的中间同轴电缆76至少局部地互连前部模块部件62和后部模块部件64。尤其,中间连接模块66的中间同轴电缆76在前部模块部件62的同轴连接器76和后部模块部件64的同轴连接器78之间提供互连。中间连接模块66还包括互连至多个设备的同轴连接器96。同轴连接器96优选地也包括根据本公开原理的中心导体。
现在参照图12和15-16,后部模块部件64也包括承载多个交换组件94的壳体82(图16)。壳体具有前部84和后部86。同轴连接器78定位于后部模块部件64的壳体82的前部84。壳体82的后部86限定孔88(图16)。插头插入孔88内以使得插头12的销元件(例如图3中的14)接收于后部模块部件64的中心导体130内。如图16所示,后部模块部件64包括两个中心导体130,每个与交换组件相联并且每个定位于壳体82的孔88内。用于示出的后部模块部件中的中心导体130类似于图9所示的那些。中心导体230互连至定位于壳体82的前部84处的同轴连接器78。
前部和后部模块部件62、64能用于很多同轴电缆插孔模块组件构造中。例如,图12的同轴电缆插孔模块组件60构造来用作4孔模块组件。4孔模块组件提供了输入和输出信号的直接监测通路。前部和后部模块部件62、64能用于其它类型或不同构造的同轴电缆插孔模块组件中,比如6孔模块组件,或互连模块组件,并且进一步例如回路模块组件、非回路模块组件、或75欧姆自动终端模块组件,举例来说。6孔模块组件提供了信号的直接监测,如同在4孔模块中提供的那样,并且还提供了对辅助输入交叉连接信号以及辅助输出交叉连接信号的监测。互连模块组件用来直接互连两个设备,与在两个设备之间使用超过一个的用于交叉连接的模块部件相反。各种回路、非回路以及终端构造涉及与由各种设备所产生的警报信号以及相关反馈的布置的选项。
如能理解的,电信系统经常用来适应于快速改变网络连接。调整、监测以及测试连接要求技术人员重复多次地从各种前部和后部模块插入以及移除插头。优选地,同轴电缆插孔模块组件60的前部和后部模块(例如62、64)的每个包括具有如此处所述的卷曲区域的中心导体。与经受麻烦的机械故障以及过早疲劳的常规中心导体布置相比,所公开的中心导体的卷曲区域的实施例提高了中心导体的结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上述详细说明提供了本发明的完整描述。由于本发明的许多实施例能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之下做出,本发明的某些方面存在于所附权利要求中。

Claims (28)

1.一种中心导体,包括:
a)限定内径并且具有纵向轴线的导体,纵向轴线限定等分导体的平面,平面限定第一主体半部和第二主体半部;以及
b)仅定位于第一主体半部和第二主体半部的一个中的卷曲区域,卷曲区域包括具有朝着导体的纵向轴线伸入内径的部分的接触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中心导体,其中接触元件由形成于导体中的细长槽限定。
3.根据权利要求2的中心导体,其中细长槽是锯痕,每个锯痕以与等分导体的平面平行的角度提供于导体中。
4.根据权利要求2的中心导体,其中细长槽在距等分导体的平面的一距离处形成于导体中。
5.根据权利要求2的中心导体,其中接触元件包括中心部分以及第一和第二端,第一和第二端比中心部分宽。
6.根据权利要求2的中心导体,其中接触元件具有朝着中心部分渐细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7.根据权利要求6的中心导体,其中接触元件的第一和第二端均整体地连接至导体。
8.根据权利要求1的中心导体,其中卷曲区域定位于围绕导体的圆周的一部分,圆周的其余部分限定不中断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4的中心导体,其中不中断区域是导体圆周的大约75%。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中心导体,其中导体的内径仅定位于导体的第一端处,内径大约为0.032英寸。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中心导体,其中接触元件通过切缝操作形成。
12.一种用于同轴电缆插孔模块组件中的模块部件,所述模块部件包括:
a)限定孔的壳体,所述孔的尺寸适合于接收插头;以及
b)定位于壳体内在孔附近的中心导体,所述中心导体包括:
i)具有中心轴线的导体,导体包括第一主体半部和第二主体半部;以及
ii)仅形成于导体的第一主体半部和第二主体半部的一个中的卷曲的接触元件,所述卷曲的接触元件伸向中心导体的中心轴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中心导体,其中卷曲的接触元件由仅形成于导体的第一主体半部和第二主体半部的一个中的细长槽限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中心导体,其中卷曲的接触元件包括朝着中心部分渐细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3的中心导体,其中细长槽在距等分导体的平面的一距离处形成于导体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2的中心导体,其中卷曲的接触元件定位于中心导体的卷曲区域处,所述卷曲区域定位于围绕导体圆周的一部分,圆周的其余部分限定不中断区域。
17.根据权利要求12的中心导体,其中所述壳体具有前部和后部,所述孔定位于壳体的前部处。
18.根据权利要求12的中心导体,其中所述壳体具有前部和后部,所述孔定位于壳体的后部处。
19.根据权利要求12的中心导体,其中所述孔定位于壳体的前部和后部之一处,壳体的前部和后部中的另一个具有同轴连接器。
20.一种制造中心导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提供导体,所述导体限定纵向轴线;
b)在导体的第一半部内形成第一和第二槽;以及
c)卷曲导体的接触部分,所述接触部分定位于形成于导体的第一半部内的第一和第二槽之间。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形成第一和第二槽的步骤包括在导体中锯切出所述槽。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中锯切出所述槽的步骤包括使锯条倾斜为与限定导体第一半部的平面平行,以在导体的第一半部内形成第一和第二槽。
23.根据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卷曲接触部分的步骤包括仅卷曲接触部分,所述接触部分沿着导体的圆周的一部分定位,圆周的其余部分限定不中断区域。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方法,其中仅卷曲接触部分的步骤包括提供导体的大约75%圆周的不中断区域。
25.根据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形成第一和第二槽的方法包括提供接触部分,所述接触部分包括朝着中心区域渐细的第一和第二端。
26.根据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中提供接触部分的步骤包括提供具有整体地连接至导体的第一和第二端的接触部分。
27.根据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提供导体的步骤包括提供在导体的第一端处具有内径的导体,内径大约为0.032英寸。
28.一种用于制造中心导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提供导体,所述导体具有第一主体半部和第二主体半部;以及
b)在导体的一部分中切缝卷曲的接触元件,所述卷曲的接触部分仅定位于导体的第一主体半部内。
CN2006800493286A 2005-10-27 2006-10-11 卷曲的中心导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70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260,502 2005-10-27
US11/260,502 US7252560B2 (en) 2005-10-27 2005-10-27 Crimped center conductor
PCT/US2006/039042 WO2007050260A1 (en) 2005-10-27 2006-10-11 Crimped center conducto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7004A true CN101347004A (zh) 2009-01-14
CN101347004B CN101347004B (zh) 2012-02-29

Family

ID=37670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4932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7004B (zh) 2005-10-27 2006-10-11 卷曲的中心导体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7252560B2 (zh)
EP (1) EP1949708B9 (zh)
JP (1) JP5044729B2 (zh)
KR (1) KR20080067684A (zh)
CN (1) CN101347004B (zh)
AT (1) ATE470314T1 (zh)
BR (1) BRPI0617958A2 (zh)
DE (1) DE602006014719D1 (zh)
PL (1) PL1949708T3 (zh)
WO (1) WO20070502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77809B2 (en) * 2006-04-14 2008-05-27 Extreme Broadband Engineering, Llc Coaxial connector with maximized surface contact and method
GB0913863D0 (en) * 2009-08-08 2009-09-16 Jones David J Animal collar-guard
US7931509B2 (en) * 2009-09-25 2011-04-26 Glen David Shaw Coaxial fitting contact tube construction
US8888527B2 (en) 2011-10-25 2014-11-18 Perfectvision Manufacturing, Inc. Coaxial barrel fittings and couplings with ground establishing traveling sleeves
JP5897625B2 (ja) 2014-03-14 2016-03-30 大同メタル工業株式会社 すべり軸受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40288A (en) 1958-02-27 1962-06-19 Phelps Dodge Copper Prod Means for connecting metal jacketed coaxial cable
US3099510A (en) * 1960-04-25 1963-07-30 Gorn Electric Company Inc Connector
FR1274578A (fr) 1960-09-12 1961-10-27 Perfectionnements apportés aux systèmes connecteurs du type broche et douille
GB1113923A (en) * 1964-09-03 1968-05-15 Sealectro Corp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electrical socket contacts
US3786558A (en) * 1971-11-16 1974-01-22 L Mccarthy Method of making a hollow electrical contact
US4304457A (en) * 1977-12-27 1981-12-08 Sloan Valve Company Electrical connector
GB2054281B (en) 1979-07-23 1983-03-02 Smiths Industries Ltd Resilient sockets
EP0061587B1 (en) * 1981-03-16 1985-10-30 CONNEI S.p.A. A socket member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a method for making same
US4550972A (en) * 1984-04-09 1985-11-05 Amp Incorporated Cylindrical socket contact
US5116266A (en) * 1987-10-19 1992-05-26 Gte Product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5254022A (en) * 1989-07-28 1993-10-19 Edward W. Burger Electrical conne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r thereof
ATE154175T1 (de) 1992-04-02 1997-06-15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Miniatur-koaxialklinkensteckvorrichtung
AU5296993A (en) * 1992-10-05 1994-04-26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orporated Jack module assembly
US5417588A (en) 1993-11-15 1995-05-23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Coax connector with center pin locking
DE19734524C2 (de) 1997-08-08 1999-07-29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 Zylinderförmiger Buchsenkontakt
CN1141761C (zh) * 2001-03-30 2004-03-10 翁胜嘉 同轴微电缆的免焊接连接器
US6551136B2 (en) 2001-09-20 2003-04-22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Closed end coaxial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252560B2 (en) 2007-08-07
KR20080067684A (ko) 2008-07-21
ATE470314T1 (de) 2010-06-15
JP5044729B2 (ja) 2012-10-10
PL1949708T3 (pl) 2010-10-29
EP1949708A1 (en) 2008-07-30
CN101347004B (zh) 2012-02-29
DE602006014719D1 (de) 2010-07-15
BRPI0617958A2 (pt) 2011-08-09
US20070099521A1 (en) 2007-05-03
EP1949708B1 (en) 2010-06-02
WO2007050260A1 (en) 2007-05-03
EP1949708B9 (en) 2010-10-06
JP2009514168A (ja) 2009-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8701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eparable contacts
US676434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balanced transmission cables with module for positioning cables
US6238235B1 (en) Cable organizer
US719551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enhanced jack interface
CN101238613B (zh) 降低高度的线到板连接器
US6669502B1 (en) High-speed axial connector
US20070004254A1 (en) Connector
CN101347004B (zh) 卷曲的中心导体
US6193526B1 (en) Wiring unit with angled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tacts
CA2175072A1 (en) Jack module
JP2006513543A (ja) ケーブル差込み接続器
US20060274483A1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for connecting of mult-wire cabling to surge protectors
US6146153A (en) Adapte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electronic data
WO200310091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5790660A (en) Shunted modular jack
US6394835B1 (en) Wiring unit with paired in-line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tacts
CN213124994U (zh) 一种可以进行错位连接的ssmp型转接器
CN211530346U (zh) 用于传输高速电信号的插头及插座
US6406303B1 (en) Coaxial-like connector
JPS61224278A (ja) 電気接続器及び接続方法
US6477769B2 (en)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controlled impedance connector
WO2007009486A1 (en) Connector contact with separate clamping beams provided with arcuate sections
CN214411572U (zh) 一种环状排布连接器
CN111641088B (zh) 一种高低频混装集束电缆组件
CN117525949A (zh) 一款全链路高可靠屏蔽差分对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endland Randall

Inventor after: Kes Jeffrey

Inventor before: Wendland Randall

Inventor before: Kes Jeffrey

Inventor before: Johansson Dani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WENDLAND RANDALL KES JEFFREY JOHNSEN DAVID TO: WENDLAND RANDALL KES JEFFREY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29

Termination date: 201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