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46906B - 随机接入过程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随机接入过程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46906B
CN101346906B CN200680048568.4A CN200680048568A CN101346906B CN 101346906 B CN101346906 B CN 101346906B CN 200680048568 A CN200680048568 A CN 200680048568A CN 101346906 B CN101346906 B CN 1013469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rach
access
network
pulse t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4856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46906A (zh
Inventor
德拉甘·武伊契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346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69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469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690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4Speed or phase control by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2Hybrid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改进的方法,用于处理随机接入过程,其中网络接收至少一个接入脉冲串,以使网络能够对所接收到的上行链路定时进行估计,接入脉冲串包含至少一个前导码,并且网络发送信息,以对所述至少一个接入脉冲串进行响应。而移动终端对至少一个包含至少一个前导码的接入脉冲串进行配置,并且发送所述至少一个接入脉冲串,以使网络至少能够对所接收到的上行链路定时进行估计。

Description

随机接入过程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演进UTRA(Evolved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演进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陆地无线接入)系统中的非同步、同步和同步待机通信的方法及过程。
背景技术
无线电(无线)通信系统可以由接入网和多个接入终端组成。接入网可以包括接入点,诸如节点B、基站等,其使得接入终端能够经由各种信道与接入网连接,以进行上行链路(UL:终端到网络)通信和下行链路(DL:网络到终端)通信。接入终端可以是用户设备(UE)、移动站等。
尽管下面描述的概念可以应用到不同类型的通信系统中,为示例性的目的,仅描述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典型的UMTS具有至少一个与至少一个UTRAN(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连接的核心网络(CN),其中该UTRAN具有作为多个用户设备UE的接入点的节点B。
图1示出了根据3GPP无线接入网标准的无线接口协议结构。该无线接口协议具有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的多个水平层,以及包括用来传输用户数据的用户平面(U-plane)和用来传输控制信息的控制平面(C-plane)的垂直平面。用户平面是处理与用户的业务信息(例如语音或互联网协议(IP)分组)的区域。控制平面是处理用于与网络的接口、呼叫的维护和管理等的控制信息的区域。
基于开放系统互联(OSI)标准模型的三个下位层,图1中的协议层可以分成第一层(L1)、第二层(L2)、第三层(L3)。第一层(L1)也就是物理层(PHY),通过使用各种无线传输技术对上层提供信息传输服务。物理层通过传输信道连接到称为介质访问控制(MAC)层的上层。MAC层和物理层通过传输信道交换数据,第二层(L2)包括MAC层、无线链路控制(RLC)层,广播/多播控制(BMC)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MAC层处理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并且为无线资源的分配和再分配提供MAC参数的分配。MAC层通过逻辑信道连接到称为无线链路控制(RLC)层的上层。依据传输信息的类型提供各种逻辑信道。
MAC层通过传输信道连接到物理层,并能依据被管理的传输信道类型分成MAC-b子层、MAC-d子层、MAC-c/sh子层、MAC-hs子层和MAC-m子层。MAC-b子层管理处理系统信息的广播的传输信道(广播信道:BCH)。MAC-c/sh子层管理由多个终端共享的诸如前向接入信道(FACH)或下行共享信道(DSCH)的公共传输信道,或上行链路中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MAC-m子层可以处理MBMS数据。MAC-d子层管理作为特定终端的专用传输信道的专用信道(DCH)。MAC-d子层位于管理相应终端的服务RNC(SRNC)中,并且每个终端中也存在一个MAC-d子层。
根据运行的RLC模式,RLC层支持可靠数据传输并且执行从上层发出的多个RLC服务数据单元(SDU)的分割和连接。当RLC层从上层接收到RLC SDU时,RLC层根据处理能力以合适的方式调整每个RLCSDU的大小,然后通过向其添加报头信息而创建数据单元。这些数据单元,即所谓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可以通过逻辑信道发送到MAC层。RLC层包括用于存储RLC SDU和/或RLC PDU的RLC缓存。
BMC层对从核心网络发送的小区广播(CB)消息进行调度,并且向位于特定的小区或多个小区中的终端广播该CB消息。
PDCP层位于RLC层之上,PDCP层被用来在相对小带宽的无线接口上有效地传输诸如Ipv4或Ipv6的网络协议数据。为此,PDCP层减少用于有线网络的不必要的控制信息,即,执行所谓的报头压缩的功能。
位于第三层(L3)最低部分的无线资源控制(RRC)层仅在控制平面中定义。RRC层与无线承载(RB,radio bearer)的建立、重构、以及释放或者取消相关地控制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RB表示由第二层(L2)提供的用于终端和UTRAN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服务。通常,RB的建立是指约定提供特定数据服务所需的协议层和信道的特性、以及设置各自的详细参数和操作方法的过程。此外,RRC层处理RAN内的用户移动性和附加服务,例如定位服务。
也称为LTE(长期演化)系统的E-UTRA(演化的UMTS陆地无线接入)系统被认为涉及到仅具有要用的共享资源的PS(分组交换)领域。在现在的更快延迟及更高容量要求的环境中,LTE RACH(LTE随机接入信道)的用途应当与现有的GSM和UMTS系统有些不同,以便满足为LTE指定的接入要求。
本发明提出针对LTE的RACH应用情况。由于基于竞争的上行传输而考虑LTE RACH,并且LTE RACH可以不再用来承载用户数据、控制信令或显式请求资源。这可用来指示存在情况(当所覆盖区域不知道终端时)并且可用来获得和/或可能获得/保持具有冲突解决的上行定时同步(在打开电源时或在一定时段的非活动状态之后)。在相关领域中由RACH所携带的其余的信息由被考虑作为由所有基于竞争或调度的具有上行同步传输的终端所使用的共享上行资源的数据非关联控制信令资源(CSR)所承载。CSR也可替代LTE RACH使用,以便保持上行同步。
终端(或者UE,用户设备)向网络发送第一个消息的过程称作初始接入。对于此过程,使用称为随机接入信道(RACH,Random AccessChannel)的公共上行链路信道。在所有情况下(GSM和UMTS系统),初始接入可利用包含请求原因的连接请求消息以及利用来自网络的针对该请求原因指示无线资源的分配的应答(或响应)而从UE开始。
为发送连接请求消息,存在几个称为建立原因的理由,以下列表示出了在UMTS中规定的一些实例(见3GPP TS 25.331):
发起会话呼叫
发起流呼叫
发起交互呼叫
发起背景呼叫
发起预订业务呼叫
终止会话呼叫
终止流呼叫
终止交互呼叫
终止背景呼叫
紧急呼叫
RAT间小区重选
RAT间小区更改命令
登记,释放
发起高优先级信令
发起低优先级信令
呼叫重建
终止高优先级信令
终止低优先级信令
这里,发起呼叫原因指示UE要建立连接(例如语音连接)。终止呼叫原因指示UE应答寻呼。登记原因指示用户只是要登记以进行位置更新。
为了通过空中(无线)接口发送信息,使用物理随机接入过程。物理随机接入传输在执行与优先级和负载控制相关的一些重要功能的高层协议的控制下执行。这些过程在GSM和UMTS无线系统之间不同。GSM随机接入过程的描述能在由M.Mouly和M.B.Pautet在1992年出版的“TheGSM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中找到。由于本发明是与UMTS增强/演化相关,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W-CDMA随机接入过程。
该过程中涉及到称为RACH的传输信道及称为PRACH及AICH的两个物理信道。传输信道是服务于从物理层到MAC(媒体接入控制)协议层的信道。存在以不同属性和格式在物理层上传输数据的几种传输信道。物理信道由FDD模式中的编码和频率来识别。它们通常基于无线帧和时隙的层配置。无线帧和时隙的格式取决于物理信道的码元速率。无线帧是解码过程中的最小单元,其由15个时隙组成。时隙是层1比特序列中的最小单元。因此,可在一个时隙中容纳的比特数取决于物理信道。传输信道RACH(随机接入信道)是用来传输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的上行公共信道。它可应用于随机接入中,并且可用于从上层进行的低速率数据传输。RACH映射到称为P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上行物理信道中。AICH(捕获指示信道)是下行公共信道,其与用于随机接入控制的PRACH成对地出现。
PRACH传输是基于具有快速捕获指示的时隙ALOHA方法的。UE可随机选择接入资源并向网络发送随机接入过程的RACH前导码部分。前导码是在RACH连接请求消息的发送之前发出的短信号。每当发送前导码时UE通过增加其发送功率重复地发送前导码,直到它在AICH(捕获指示信道:Acquisition Indicator Channel)上接收到指示网络对前导码的检测的捕获指示符(AI:Acquisition Indicator)。一旦UE接收到该AI,UE就停止发送前导码,并加上由网络通报的偏移,以与此时的前导码发送功率相等的功率水平发送消息部分。该随机接入过程避免了整个消息的功率渐增过程。这样的渐增过程由于消息不成功地发送,将会产生更多的干扰,并由于更大的延迟而更加效率低下,因为在给出已经成功接收到消息的应答之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对该消息进行解码。
RACH的主要特性是它是一个基于竞争的信道,这意味着由于几个用户的同时访问,可能发生冲突以至于初始接入消息不能被网络解码。UE仅仅只能在接入时隙的开始启动随机接入传输(前导码和消息都是如此)。这种接入方法因而是一种具有快速捕获指示的时隙ALOHA方法。
图2示出与前导码、消息和捕获指示符的传输相关的接入时隙的示例。
图3示出RACH接入时隙的数量及其间隔的示例。
参考图2和图3,RACH和AICH的时间轴都被分成多个时间间隔,称为接入时隙。每2帧有15个接入时隙(一个帧在长度上是10ms或38400码片),并且它们分开间隔为1.33ms(5120码片)。
图4示出了UE接收到的下行AICH接入时隙及UE发送的上行PRACH接入时隙的示例。即,图4示出了PRACH与AICH之间的发送定时关系。
图5以表格示出不同RACH子信道的可用上行接入时隙。
参考图4和图5,由网络传输关于哪些时隙可用于随机接入传输及哪些定时偏移量可用在RACH与AICH之间、用在两个连续的前导码之间及用在最末的前导码与消息之间的信息。例如,如果AICH发送定时为0或1的话,则它将在发送最末的前导码接入时隙之后分别发送3或4个接入时隙。
另外,参考图4和图5,UE能够发送前导码时的定时由随机接入子信道进行分割。随机接入子信道是包括所有上行接入时隙组合的子集。一共具有12个随机接入子信道。随机接入子信道由接入时隙组成。
图6示出了前导码签名的示例性格式。前导码是在传输RACH消息之前而发送的短暂消息。前导码由4096码片组成,它是长度为16的哈德码(Hadamard code)及由上层分配的扰码的256次重复的序列。哈德码被称作前导码的签名。存在16个不同的签名且(从基于ASC的可用签名集)随机选择签名并且针对前导码部分的每次发送重复256次。
图7示出了随机接入消息部分的示例性结构。消息部分由OVSF码的短码来扩频,其由前导码签名及用扩频码唯一地定义为该前导码签名的码。长度为10ms的消息部分无线帧被划分为15个时隙,每个时隙由2560个码片组成。每个时隙由数据部分及发送控制信息(导频位和TFCI)的控制部分组成。数据部分和控制部分被并行地发送。20ms长的消息部分由两个连续的消息部分无线帧组成。数据部分由10*2k比特(k=0,1,2,3)组成,其对应于扩频因子(Spreading Factor)(SF=256,128,64,32)。
图8示出AICH的示例性格式(结构)。AICH由15个连续接入时隙的重复序列组成,每个接入时隙长度为40比特间隔(5120码片)。每个接入时隙由两部分组成:由32个实值信号a0,…,a31组成的捕获指示符(AI)部分和传输被关闭的持续1024码片的部分。
当在具有某个签名的RACH接入时隙中、网络检测RACH前导码的发送时,它在相关联的AICH接入时隙中重复该签名。这意味着在RACH前导码上用作签名的哈德码被调制到AICH的AI部分。根据对特定签名给出了正应答、负应答还是无应答,与该签名对应的捕获指示可取值+1、-1和0。签名的正极性表明已经捕获到前导码,并且能够发送消息。负极性表明已经捕获到前导码并且功率渐增过程将被停止,但是不发送消息。当由于网络中的竞争环境目前不能处理所发送的消息时,使用该负极性应答。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一段时间后由UE来重复接入尝试。
对于协议层(L2)上的随机接入过程,网络主要基于UE所属的接入类决定是否允许移动站使用无线接入资源。指定的优先级别由存储在UE SIM卡上的接入类(AC)表明。
此后,将描述接入控制的特定方面。应当注意与此相关的有关标准是3GPP TS 22.011。
关于接入控制的目的,在一定的环境下,需要阻止UE用户进行接入尝试(包括紧急呼叫尝试)或响应PLMN(公共陆地移动网络)的特定区域中的寻呼。在紧急状态期间或者当2个或更多的处于相同位置的PLMN中的一个已经出故障时会出现这种情形。应当以小区为单位具有指示禁止网络接入的用户类型的广播消息。利用这种功能可以使网络运营商防止紧急条件下接入信道的超载。并不是要在正常操作条件下使用接入控制。
为了分配,所有的UE是定义为接入类0到9的十个随机分配的移动群体之一的成员。成员数目被存储在UE的SIM/USIM中。此外,移动电话(mobile)可以是被存储在SIM/USIM中的5个特殊类别(接入类11到15)中的一个或多个类别的成员。它们可以被分配给如下特定的高优先级用户。(该列举并没有按照优先顺序的意思):
类15-PLMN职员
类14-紧急服务
类13-公众设施(如水/燃气供应商)
类12-安全服务
类11-供PLMN使用
至于操作,如果UE是对应于通过空中接口通报的被允许类的至少一个接入类的成员,并且接入类在服务网络中是可用的,则允许接入尝试。否则不允许接入尝试。
接入类可应用如下:
类0~9-本地和被访问PLMN
类11和15-仅本地PLMN
类12,13,14-仅本地PLMN和本国的被访问PLMNs
任何时间都可以同时禁止这些类中的任意数量的类。
对于紧急呼叫,还通过空中接口向UE发送称为接入类10的附加控制比特。它指示对于具有接入类0到9或者没有IMSI的UE是否允许进行紧急呼叫的网络接入。对于接入类为11到15的UE,如果接入类10和相关的接入类(11到15)都被禁止,则不允许紧急呼叫。否则,可允许紧急呼叫。
随后,将描述接入类(AC)的映射。应当注意与此相关的有关标准是3GPP TS 25.331。
在UMTS中,接入类(AC)被映射到接入服务类(ASC:Access ServiceClass)。定义了8种不同的优先级(ASC0到ASC7),其中级别0具有最高的优先度。
为了将接入类映射到接入服务类,将只在初始接入时应用接入类,即当发送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时。接入类(AC)和接入服务类(ASC)之间的映射将通过系统信息块类型5中的AC到ASC映射的信息元指示。AC和ASC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图9中指出。
图9示出了给出AC与ASC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表。。第n IE在0-7的范围内指派ASC号码i给AC。如果由第n IE指示的ASC没有定义,则UE行为是未指定的。
对于随机接入,将采用通过各ASC指示的参数。在UE是几个AC的成员的情况下,它将选择最高AC号的ASC。在连接模式下,将不应用AC。
ASC由RACH前导码签名的子集和接入时隙组成,对于该接入尝试ASC和对应于概率Pv≤1的持续值允许使用所述RACH前导码签名的子集和接入时隙来尝试发送。另一个重要的控制随机接入传输的机制是负载控制机制,当冲突几率高或无线资源低的时候,该机制能够降低呼入业务的负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处理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其中网络接收至少一个接入脉冲串(access burst),以使网络能够对所接收到的上行定时进行估计,接入脉冲串包含至少一个前导码(preamble),并且网络发送信息,以便对至少一个接入脉冲串进行响应。另一方面,移动终端对至少一个包含至少一个前导码的接入脉冲串进行配置,并且发送所述至少一个接入脉冲串,以使网络至少能够对所接收到的上行定时进行估计。本发明的特征可应用于多种应用情况中,例如具有(不具有)冲突解决的同步、没有用户数据的同步、对网络请求(寻呼)的响应等情况中,以及类似地因此而支持非同步、同步及同步待机通信。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了相关领域中的以下问题。与现有的系统(例如GSM和UMTS)比较,E-UTRA要求规范(比如TR25.913)包括最短的延时、最高的容量及最快的接入要求。在那些系统中(GSM和UMTS),RACH被设计为携带两部分:一部分是用于接入请求的前导码部分,而第二部分是用于资源请求、信令控制及用户数据传输的有效负载消息部分。当终端位于较弱的覆盖区域内时,有效负载部分可以要求多次重传,从而增加了接入延时并由于RACH资源占用的缘故而减小了接入容量。
技术方案
本发明通过将RACH考虑为基于竞争的共享上行资源传输而解决所述问题,该传输承载前导码部分和/或尽可能小仅包含一个终端(临时)标识的有效负载部分。其余的有效负载/消息部分利用基于竞争传输或基于调度传输的共享上行资源而被传输,基于竞争传输或基于调度传输的共享上行资源与具有上行同步传输的所有终端所使用的其它常规上行共享资源无异。同步上行资源可由网络控制,该网络负责快速地分配适当资源,以便维持给定的性能水平。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3GPP无线接入网络标准的无线接口协议体系;
图2示出了与前导码、消息及捕获指示符(AI)的传输有关的接入时隙示例;
图3示出了RACH接入时隙数量及其间隔的示例;
图4示出了UE接收到的DL AICH和UL AICH的示例;
图5以表格示出不同RACH子信道的可用上行接入时隙;
图6示出了前导码签名的示例性格式;
图7示出了随机接入消息部分的示例性结构;
图8示出AICH的示例性格式(结构);
图9示出了给出AC与ASC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表;
图10示出了示例性控制接入过程的流程图;
图11示出了Signalling Establishment(信令建立)的示例性信号流;
图12示出了如何相对于频域和时域进行传输调度的示例;
图13示出了示例性LTE RACH的总体提议过程;
图14示出了示例性的LTE RACH应用情况1(具有冲突解决的同步);
图15示出了示例性的LTE RACH应用情况2(不具有冲突解决的同步);
图16示出了示例性的LTE RACH应用情况3(没有用户数据的同步);
图17示出了示例性的LTE RACH应用情况4(对网络请求的响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本发明人认识到了上述相关领域中的问题和缺点。基于这种认识而开发出了本发明的特征。
虽然仅为简明起见而在以下描述中将提及UMTS的优化RACH过程,本发明的特征显然旨在可应用于多种其它类型的、可从应用本发明的具体特征获得益处的通信方法和系统中。
图10示出了示例性控制接入过程的流程图。应当注意,与此相关的有关标准是3GPP TS 25.321。
可在以下5个步骤中执行控制接入过程:
(1)现有规范提供基于通过网络广播的系统信息、由UE存储和更新的许多RACH传输控制参数。当接收到AICH上的负极性的应答时,RACH传输控制参数包括物理RACH(PRACH)、接入服务类(ASC)、前导码渐增周期Mmax的最大数量、根据传输10ms时间间隔的数目NBO1max和NBO1min来给出的定时器TBO1的补偿间隔的前导码范围。
(2)UE把分配的AC映射为ASC,且把计数值M设为0。
(3)计数值M加一。接下来,UE确定表示发送尝试次数的计数值M是否超过最大允许RACH发送尝试数量Mmax。如果是,那么UE将认为该发送不成功。
(4)然而,如果M小于或等于最大允许RACH发送尝试次数Mmax,那么UE更新RACH传输控制参数。在下一步,将设置10ms的定时器T2。UE基于与UE选择的ASC关联的持续值Pi决定是否尝试发送。特别地,在0和1之间产生随机数Ri。如果随机数Ri小于或等于持续值Pi,则UE尝试在所分配的RACH资源上进行发送,否则,UE等待直到10ms定时器T2超时并再次执行步骤(4)的过程。
(5)当发送了一个接入尝试时,UE确定网络的响应是确认(ACK)、非确认(NACK)还是无响应。如果没有从网络接收到响应,则在定时器T2超时后再从步骤(3)开始执行处理。如果接收到表示网络通常由于冲突未能接收到该发送的NACK,则UE等待定时器T2超时,然后生成在与分配给该UE的PRACH相关联的最大补偿值NBO1max和最小补偿值NBO1min之间随机选择的补偿值NBO1。此后UE在再次执行从步骤(3)起的处理之前,等待一个等于10ms乘以补偿值NBO1的补偿间隔TBO1。如果接收到表示网络接收到UE发送的ACK,则UE开始消息发送。
下文中将描述物理层(L1)上的随机接入过程。
物理随机接入过程是根据来自MAC子层(L2)的请求而启动的。
在启动物理随机接入过程之前,层1将从上层(RRC)接收到以下信息:
-前导码扰码。
-10毫秒或20毫秒的消息时长。
-AICH_Transmission_Timing参数(0或1)。
-用于每个接入服务类别(ASC)的可用签名集和可用RACH子信道集。
-功率斜坡因子Power Ramp Step(功率斜坡步长)(大于0的整数)。
-参数Preamble Retrans Max(大于0的整数)。
-前导码初始功率Preamble_Initial_Power。
-最后发送的前导码的功率与随机接入消息的控制部分之间的功率偏移量Pp-m=P消息-P控制前导码(单位dB)。
-Transport Format(传输格式)参数集合。其包括用于每个Transport Format的随机接入消息的数据部分与控制部分之间的功率偏移量。
在每次启动物理随机接入过程时,层1将从上层(MAC)接收到以下信息:
-将用于PRACH消息部分的Transport Format。
-PRACH传输的ASC。
-将要传输的数据(Transport Block Set(传输块集))。
根据以下过程(步骤)来执行所述物理随机接入过程:
1.在可用于所关注的ASC中的随机接入子信道中,从可以在后面的全接入时隙集2中使用的接入时隙中随机选出一个接入时隙。如果没有可用的接入时隙,则从可在后面的全接入时隙集中使用的接入时隙中随机选出一个接入时隙。
2.从给定ASC内的可用签名集中随机选出一个签名。
3.将前导码重传计数器设定为Preamble Retrans Max,其为前导码重传尝试的最大数量。
4.将前导码发送功率设定为Preamble Initial Power(前导码初始功率),其为前导码的初始发送功率。
5.基于所选出的上行接入时隙、签名及所设定的发送功率而发送前导码。
6.如果在与所选出的上行接入时隙对应的下行接入时隙中未检测到与所选出的签名对应的ACK或NACK,则:
-在给定的ASC内的随机接入子信道中选出下一个可用的接入时隙。
-在给定的ASC内的可用签名中随机选出新签名。
-以Power Ramp Step为幅度而增加前导码发送功率,Power RampStep是功率斜坡的步宽。
-前导码重传计数器以1递减。
-从步骤5开始的过程在前导码重传计数器超过0的持续时间内重复。当重传计数器的读数为0时,上层(MAC)获知这样的事实,即未曾在AICH上接收到ACK,并且物理层内的随机接入控制过程已经完成。
7.如果在所关注的下行接入时隙中检测到与所选出的签名对应的NACK,则上层(MAC)被告知这样的事实,即已经在AICH处接收到NACK,并且完成了物理层内的随机接入控制过程。
8.根据AICH的发送定时参数,在最后发送的前导码的上行接入时隙之后,在3或4个上行接入时隙中发送随机接入消息。将随机接入消息的控制信道的发送功率设定为比最后发送的前导码的发送功率高出所述功率偏移量的级别。
9.上层被告知随机接入消息的发送,且物理层内的随机接入控制过程完毕。
图11示出Signalling Establishment(建立信令)的示例性信号流。
一旦已经确认收到了PRACH功率控制前导码,就可以发送RRCConnection Request(PRC连接请求)消息(S1101)。它包含请求该连接的理由。
根据请求的理由,无线网络作出关于要预留的资源的种类的决定,并在无线网络节点中(如节点B和服务RNC)执行同步和信令建立(S1102)。当无线网络就绪时,它向UE发送传达有关要使用的无线资源的信息的Connection Setup(连接建立)消息(S1103)。UE通过发送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连接建立完成)消息来确认连接建立(S1104)。当连接已经建立时,UE发送包含各种类型的信息(例如UE标识、当前的位置、请求的事务种类等)的Initial Direct Transfer message(初始直接发送消息)(S1105)。这里,当前位置可指出UE请求信令连接的PLMN将被建立。可由Initial Direct Transfer消息携带的信息要素的示例性列表在3GPP TS 25.331中定义。
然后UE和网络彼此认证并建立安全模式通信(S1106)。实际的建立信息通过Call Control Setup(呼叫控制建立)消息进行发送(S1107)。它识别事务并指示服务质量(QoS)要求。一旦接收到该消息,网络通过检查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可满足所要求的QoS来启动无线承载分配的动作。如果有,则依照请求分配无线承载。如果没有,则网络可以选择较低的QoS值继续分配,也可以选择对请求进行排队,直到无线资源可用,或选择拒绝呼叫请求(S1108,S1109)。
本发明的总体概念可以解释如下:LTE RACH不再如现有技术那样发送包括资源请求、控制信令及用户数据的有效负载部分。在本发明中,LTE RACH脉冲串用来指示网络中的终端存在情况并且仅仅包含前导码部分,该前导码部分包括识别对网络进行随机接入尝试及可能的隐式信息的签名序列。该前导码部分也可用来建立与网络之间的上行同步。这意味着每当认为上行传输是非同步时可以使用LTE RACH。如果有可能,附加小型有效负载(包括终端标识(如果已经将临时标识(temporalidentity)从系统中分配给终端))可以包含在RACH传输中。与现有技术相反,当在RACH脉冲串内发送有效负载部分时,其余的的有效负载部分通过数据非关联控制信令资源(CSR)上行传输同步地发送,并且无异于同步终端所使用的其它上行传输。主要优点在于接入延迟不再受到有效负载部分的影响,这在现有技术中会在某些无线传输条件下显著地增加延迟。由于延迟减小,另一个优点是RACH资源的可用性得到了增加,从而导致接入容量的增加。
下文中描述了本发明概念的细节。
已经确定用于演化的UTRA(E-UTRA)多接入技术的框架依赖正交上行链路,其中网络调度员负责快速地在具有用于传输的数据的终端之间分配资源。上行链路应当同时允许受调度(由网络控制)的传输及基于竞争的传输。在基于调度传输的情况下,网络将用于一定时间的一定的频率资源(即时间/频率资源)动态地分配给终端。受调度的传输被认为总是同步的。在基于竞争的传输的情况下,终端可以在首先不被调度的情况下而进行传输。基于竞争的传输既可被认为是同步的(比如对寻呼进行响应),也可被认为是非同步的(比如在开启电源时的初始接入)。非同步传输总是以竞争为基础,并且RACH用来获取上行链路同步。在随机接入过程中,网络测量从终端接收到的信号,并且发送定时提前(TA)命令,该命令要求终端相应地调节其上行链路传输定时。可以进行第二次RACH传输,以便检验调节后的时间偏移量,并且可能有助于冲突解决。一旦获得了同步,需要在上行链路上保持时间同步(比如在较长时段内没有上行传输)。为此,既可以使用RACH,也可以使用允许终端保持时间同步(可能地还有频率同步)的控制信令资源(CSR)。CSR(控制信令资源)总是被视为同步传输,并且既可以基于竞争也可以基于调度,而RACH仅仅基于竞争。
总而言之,可以对以下两种情况进行区别:(1)基于调度的上行链路传输总是针对用户数据、数据关联控制信令及数据非关联控制信令同步的;而(2)基于竞争的上行链路传输是针对RACH及数据非关联控制信令的。
图12示出了如何相对于频域和时域进行传输调度的示例。通过以规则间隔(比如对于随机接入传输)保留一个子帧,可以将基于竞争的传输与基于调度的传输在时域内分离。图12例示了每个时段中分配一个子帧用于随机接入的情况。可以通过网络将时段值通知给终端,或者时段值可以由终端自身根据网络特定参数而自动地确定。
以下进一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总体提议过程及应用情况。
图13示出了示例性LTE RACH的总体提议过程。如图13所示,该过程可划分为6个步骤:
(1)在打开时并且在获得下行链路同步之后,终端首先将在RACH脉冲串上通知其存在。RACH脉冲串包含具有对随机接入尝试进行识别的签名序列及可能的隐式信息的前导码部分。换句话说,前导码包含该签名但并不排除该签名可以携带隐式信息。即,每个签名可以具有用于对网络的特定指示,例如下行链路信道质量、资源请求或其它信息。用于随机接入脉冲串的签名序列应当具有良好的自相关特性,以便在网络侧提供良好的定时估计精度,并且应当具有较低的互相关性,以便在来自多个终端的随机接入尝试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减小用户之间的干扰。执行随机接入的终端从一组可用序列中随机选出一个签名序列,以用于基于竞争的RACH子帧中。
(2)只要终端执行RACH前导码传输,这由网络用来对上行链路接收定时进行估计,并且因此作为用于定时控制命令的资源。网络将RACH子帧内接收到的信号与所有可能的签名序列关联起来。一旦网络检测到由最高相关峰值给出的签名序列,则获知了给定终端的定时。在响应时,网络发送定时调节命令,并且可能包括附加信息,例如:用于下个步骤中的随机接入传输(例如与先前使用的频率/时间/编码所不同的频率/时间/编码)终端临时标识的RACH资源,该标识由系统和/或CSR分配,以便用于有效负载部分的传输。网络响应与上行链路中识别出的签名序列的标识链接起来,从而作为对下行控制信令与哪个随机接入尝试相关联的响应而进行指示。
(3)一旦已经发送了随机接入脉冲串,则终端监视来自网络的响应的适当下行控制信道。在接收到定时调节命令之后,终端然后根据接收到的信息而调节时间偏移量传输。为了检验调节后的时间偏移量,终端发送新的随机接入序列,新的随机接入序列包括相同或特定的签名序列并且可能包括有效负载部分,有效负载部分包括由系统所分配的有助于冲突解决的临时标识。如果两个终端在同一时刻对相同的RACH资源(时间/频率/编码签名)执行随机接入过程,则可能引起冲突。如果网络接收到具有相似功率水平的两个信号的话,则发生冲突。所接收到的信号对应于不同的功率水平也是可能的。更强的信号然后可以完全遮盖较弱的信号。网络检测其中一个终端的接入尝试,并且发送可由两个终端接收到的响应。由较低层而不是RRC层来协助解决冲突的机制可以由发送与所识别出的签名序列链接起来的响应组成,所识别出的签名序列包括要用的临时标识以及用于接下来的随机接入传输的一组RACH资源(一组频率及/或时间及/或编码签名)。因此,终端将被分配相同的标识,然而,在利用所分配标识发送新的随机接入之前,它们将随机地选择新的RACH资源以用于所发送的集合之间。当网络在不同的RACH资源中接收到相同终端临时标识时,网络推知在上次标识分配过程中出现了冲突,并且可以通过将适当的响应再次发送给两个终端而解决该冲突。该响应可以是例如重新启动RACH过程或者利用针对它们中的每一个的新分配标识继续通信,或者可以是任何其它适当的响应。然而,即使是这种机制也不能完全防止冲突,因为无法保证两个终端避免随机选择相同的资源。
(4)网络由于冲突解决的缘故而发送适当的响应,其包括如步骤2中的信息及可能的附加信息。确认被发送,以确定是否在没有冲突的情况下使用了正确的定时提前信息。然后终端准备使用同步传输。
(5)上行链路同步传输用来携带:
(5.1)控制信令:存在两种类型的控制信令:
(5.1.1)数据非关联控制信令(CSR),其响应于下行链路传输(例如寻呼)及用于上行链路用户数据传输的调度请求而使用。如果可能,另外的应用可以是功率控制信令、测量报告、信道质量控制、移交处理及TimingAdvance(定时提前)机制(同步待机)的往返延时补偿。这些传输既可以是基于调度的也可以是基于竞争的。
(5.1.2)数据关联控制信令,其与上行链路用户数据传输相关,并且仅基于调度传输。
(5.2)用户数据:当在上行链路中存在要发送的用户数据时,网络通过将一个或多个资源分配给终端而对上行链路传输进行调度。所述资源包含对终端分配的频率和时间(也可能包含编码资源)。它们由网络调度过程所确定,并且例如可以取决于通过数据关联控制信令由终端向网络报告的信道质量指示。网络可以动态地或半静态地控制资源分配。该方法基于统计调度。在每个TTI(Time Transmission Interval(时间传输间隔))内,终端基于已经由网络参数所确定的参数来确定它是否可以进行传输。这些参数可以例如为:传输时间有效性及重试之前的持续时间。
(6)当终端在较长时段内没有待发送的上行数据时,可能丢失上行时间基准。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将在一定时段内执行规则上行链路传输(上行同步信号),以便继续能够进行上行接收定时估计并且因此而保持上行时间基准。这可以由RACH执行或者由适当的CSR(控制信令资源)执行。
图14示出了示例性的LTE RACH应用情况1(具有冲突解决的同步)。
在移动终端打开之后,执行下行链路(DL)同步(S1401)。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道(RACH)前导码(S1402)。当接收到时,网络对所接收到的RACH前导码内的签名进行关联和检测(S1403)。网络针对所接收到的RACH前导码发出响应,该响应包含与响应状态、定时提前(TA)、临时标识(TempID)及RACH资源集中的至少一个有关的信息(S1404)。
终端执行传输定时提前(TA)调整及用于RACH资源的其它调整(S1405)。
终端向网络发送RACH有效负载(S1406),网络然后对调节后的定时提前(TA)进行检验,并且执行冲突解决(S1407)。网络然后发送包含与响应状态、控制信令资源(CSR)、可能的新临时标识(Temp ID)及时提前(TA)中的至少一个有关的信息的响应(S1408)。
此时,发生了UL同步(S1409)。然后,终端对同步CSR执行切换(S1410)。在此,CSR指的是数据非关联控制信令资源(datanon-assosciated Control Signaling Resource)。存在两种类型的控制信令:数据关联控制信令(其与上行链路用户数据发送关联)和数据非关联控制信令。与有效负载部分是在RACH脉冲串内传输的UMTS相反,其余的的有效负载部分通过控制信令资源(CSR)作为同步上行链路传输发送。
最后,终端发送包含上层消息、控制信令及调度/资源请求中的至少一个的控制信令资源(CSR)(S1411)。
在图14中,临时ID(临时标识)既可以由系统分配也可以由终端生成。
图15示出了示例性的LTE RACH应用情况2(在物理层中不具有冲突解决的同步,并且由上层例如RRC层来解决冲突)。
在移动终端打开之后,执行下行链路(DL)同步(S1501)。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道(RACH)前导码(S1502)。当接收到时,网络对所接收到的RACH前导码内的签名进行关联和检测(S1503)。网络针对所接收到的RACH前导码发出响应,该响应包含与响应状态、定时提前(TA)、临时标识(TempID)及RACH资源集中的至少一个有关的信息(S1504)。
此时,发生了UL同步(S1505)。然后,终端对同步CSR执行切换(S1506)。在此,CSR指的是数据非关联控制信令资源。存在两种类型的控制信令:数据关联控制信令(其与上行链路用户数据传输关联)和数据非关联控制信令。与有效负载部分是在RACH脉冲串内传输的UMTS相反,其余的的有效负载部分通过控制信令资源(CSR)来传输作为同步上行链路来发送。
最后,终端发送包含上层消息、控制信令及调度/资源请求中的至少一个的控制信令资源(CSR)(S1507),以便允许网络执行发送/接收参数调节及冲突解决。
在图15中,可能的备选方案是在第一同步阶段中不发送临时ID(既可以来自终端也可以来自网络),而是一旦获得了上行链路同步,则终端ID可以由CSR发送。
并且,虽然步骤S1502和S1504涉及到临时ID,应当注意到也可以附加地及/或替换地发送和接收其它参数(比如调度资源请求、UE ID等)。
此外,可基于各种因素例如小区大小、检测参数等确定在步骤S1502中(由终端进行)仅发送前导码还是与有效负载一起发送。
图16示出了示例性的LTE RACH应用情况3(没有用户数据的同步)。
首先,假定在相对长的时段内没有发送UL数据(S1601)。然后,终端发送包括临时ID和前导码(编码签名序列)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有效负载(S1602)。此后,终端接收到与定时提前(TA)有关的信息及其它可选信息(S1603),或者接收到适当的控制信令资源(CSR)(S1604)。
在图16中,如果系统为维护上行设计了适当的CSR,则可以避免使用RACH。
图17示出了示例性的LTE RACH应用情况4(对网络请求的响应)。
终端从网络接收到寻呼请求(S1701)。然后,终端发送包括临时ID和前导码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有效负载(S1702)。终端接收控制信令资源(CSR)分配及其它可选信息(S1703)。然后,终端对同步CSR执行切换(S1704)。在此,CSR指的是数据非关联控制信令资源。存在两种类型的控制信令:数据关联控制信令(其与上行链路用户数据传输关联)和数据非关联控制信令。与有效负载部分是在RACH脉冲串内传输的UMTS相反,其余的的有效负载部分通过控制信令资源(CSR)作为同步上行链路传输来发送。
最后,终端向网络发送CSR寻呼响应(S1705)。
在图17中,相同的方案也可应用于来自网络的任何请求。在此,如果系统为寻呼请求响应(或者来自网络的任何请求)设计了适当的CSR,则在另一种备选例中可以避免使用RACH。
本发明的特征可用于3GPP标准中的E-UTRA(演化的UMTS陆地无线接入)规范。实现多种应用情况是可行的。
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EUTRA系统中的非同步、同步和同步待机通信的方法和过程。提供了多种用于LTE RACH用途(即LTE RACH应用情况)的方法和过程。提供了多种用于数据非关联控制信令(CSR)的方法和过程。LTE RACH与数据非关联控制信令(CSR)用来携带原来在现在技术(即LTE RACH通用过程)中仅由RACH携带的所有需要的信息。由于以竞争为基础的上行链路传输用来指示在线、冲突解决,考虑LTE RACH来获得定时并且可能用来维护上行链路同步。当获得同步时,利用基于竞争传输或基于调度传输的数据非关联控制信令(CSR)来发送上层消息、资源/调度请求、控制信令(例如寻呼响应)并有可能发送同步待机。而且,提供冲突解决机制方法(即通用过程步骤3)是可能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网络执行的随机接入过程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至少一个接入脉冲串,以允许所述网络对接收到的上行链路定时进行估计,所述接入脉冲串包含至少一个前导码;及针对所述至少一个接入脉冲串的响应发送信息。
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当至少接收到所述接入脉冲串的所述前导码时,对资源进行分配。所述资源可以是半静态的或动态的。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分配资源,以使终端能够周期性地发送信号,以与所述网络保持同步。所述资源可以为竞争资源或调度资源。所述调度资源可以是半静态的或动态的。所述前导码还可包括隐式信息。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发送寻呼请求并且对资源进行分配,以使所述终端能够对所述寻呼请求进行响应。所述资源可以为竞争资源或调度资源。所述调度资源可以是半静态的或动态的。所述方法还可包括:确定将使用哪个调度资源来发送其余的信息。所述其余的信息可包括上层信令。所述方法还可包括:接收在与先前接入资源不同的接入资源内的附加接入脉冲串。所发送的信息可包含新的随机接入资源。所述接入脉冲串还可包括:可选的有效负载,其包括终端标识或资源请求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接收步骤可允许所述网络对用于终端的资源请求进行估计或对所述终端进行识别。可用所述接收和发送过程来执行以下步骤:接收随机接入信道(RACH)前导码;对所接收到的RACH前导码内的签名进行关联和检测;及针对所接收到的RACH前导码发送响应,所述响应包含与响应状态、定时提前(TA)、临时标识(临时ID)及RACH资源集中的至少一个有关的信息。所述方法还可包括:接收RACH有效负载;对调节后的定时提前(TA)进行检验并且执行冲突解决;发送包含与响应状态、控制信令资源(CSR)、可能的新临时标识(临时ID)及定时提前(TA)中的至少一个有关的信息的响应;以及接收控制信令资源(CSR),其包含上层消息、控制信令及调度/资源请求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接收和传输过程可用来执行以下步骤:接收随机接入信道(RACH)前导码;执行签名关联和检测;发送与接收状态、定时提前(TA)、临时标识(临时ID)及控制信令资源(CSR)中的至少一个有关的信息;接收控制信令资源;及执行传输/接收参数调节和冲突解决。所述接收和传输过程可用来执行以下步骤:当在相对较长的时段内没有发送或接收上行链路数据时,则接收包括终端ID和前导码(编码签名序列)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有效负载;及发送与定时提前(TA)及其它可选信息有关的信息或者发送适当的控制信令资源(CSR)。所述接收和传输过程可用来执行以下步骤:发送寻呼请求;接收包括终端ID和前导码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有效负载;发送控制信令资源(CSR)分配及其它可选信息;及接收CSR寻呼响应。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移动终端执行的随机接入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配置至少一个包含至少一个前导码的接入脉冲串;及发送所述至少一个接入脉冲串,以使网络至少能够对上行链路接收定时进行估计。
所述前导码还可包括隐式信息。所述方法还可包括:接收用于发送先前未发送的信息的参数。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发送相同的接入脉冲串或新的接入脉冲串。所述新的接入脉冲串可允许所述网络对上行链路传输进行同步,并且允许所述网络解决网络冲突。所述新的接入脉冲串可允许网络检验或调节上行链路发送时间。所述接入脉冲串还可包括:可选的有效负载,其包括终端标识或资源请求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方法中,当发送相同的接入脉冲串或新的接入脉冲串时,则接收用于在调度资源上发送待发送的其余的信息的信息。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周期性地发送信号,以保持与所述网络的同步。由所述网络分配的资源可以是竞争资源或调度资源。所述调度资源可以是半静态的或动态的。所述方法还可包括:接收寻呼请求,并且所述发送步骤用来通过利用所分配的资源对所述寻呼请求进行响应。所述资源可以是竞争资源或调度资源。所述调度资源可以是半静态的或动态的。所述终端可以同步、非同步及同步待机模式运行。所述接收和发送过程可用来执行以下步骤:发送随机接入信道(RACH)前导码,以使网络能够对所接收到的RACH前导码内的签名进行关联和检测;及接收针对所接收到的RACH前导码的响应,所述响应包含与响应状态、定时提前(TA)、临时标识(临时ID)及RACH资源集中的至少一个有关的信息。所述方法还可包括:执行传输定时提前(TA)调节及用于RACH资源的其它调节;传输RACH有效负载,以使网络能够对调节后的定时提前(TA)进行检验并且执行冲突解决;接收包含与响应状态、控制信令资源(CSR)、可能的新临时标识(临时ID)及定时提前(TA)中的至少一个有关的信息的响应;对同步控制信令资源(CSR)执行切换;及发送包含上层消息、控制信令及调度/资源请求中的至少一个的控制信令资源(CSR)。所述发送和接收过程可用来执行以下步骤:发送随机接入信道(RACH)前导码,以使网络能够执行签名关联和检测;接收与接收状态、定时提前(TA)、临时标识(临时ID)及控制信令资源(CSR)中的至少一个有关的信息;对同步控制信令资源(CSR)执行切换;及发送控制信令资源(CSR),以使所述网络能够执行发送/接收参数调节与冲突解决。所述发送和接收过程可用来执行以下步骤:当在相对较长的时段内没有发送或接收上行链路数据时,发送包括终端ID和前导码(编码签名序列)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有效负载;以及接收与定时提前(TA)及其它可选信息有关的信息,或者接收适当的控制信令资源(CSR)。所述发送接收和接收过程可用来执行以下步骤:接收寻呼请求;发送包括终端ID和前导码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有效负载;接收控制信令资源(CSR)分配及其它可选信息;对同步控制信令资源(CSR)执行切换;以及发送CSR寻呼响应。
3GPP规范的某些有关部分例如3GPP TS 22.011、25.321、25.331(及其正在进行的改进及其它相关部分)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部分,并且通过引用结合于此而构成了本发明的一部分。
本说明书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权利要求的范围旨在涵盖说明书中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及等同结构。因此,所附权利要求应当给予合理的最宽解释以涵盖与文中公开特征的精神和范围一致的修改、等同结构及特征。

Claims (31)

1.一种由网络执行的随机接入过程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至少一个接入脉冲串,以使所述网络能够估计上行链路接收定时,所述接入脉冲串仅包含随机接入信道(RACH)前导码;及
发送信息,以对所述至少一个接入脉冲串进行响应,
其中,所述接收和发送过程用于执行步骤:
接收所述RACH前导码;对所接收到的RACH前导码内的签名进行关联和检测;及针对所述接收到的RACH前导码发送响应,所述响应包含与响应状态、定时提前(TA)、临时标识(临时ID)及RACH资源集中的至少一个有关的信息;
接收RACH有效负载;
执行对调整后的定时提前(TA)的检验及执行冲突解决;
发送包含与响应状态、控制信令资源(CSR)、可能的新临时标识(临时ID)及定时提前(TA)中的至少一个有关的信息的响应;及
接收控制信令资源(CSR),其包含上层消息、控制信令及调度/资源请求中的至少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当至少接收到所述接入脉冲串的所述RACH前导码时分配无线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资源是半静态的或动态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接收到至少一个接入脉冲串的所述RACH前导码时,分配无线资源以使终端能够周期性地发送信号以与所述网络保持同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资源为竞争资源或调度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度资源是半静态的或动态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RACH前导码还包括隐式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在接收所述RACH有效负载的步骤之前发送寻呼请求并且分配无线资源,以使所述终端能够对所述寻呼请求进行响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资源为竞争资源或调度资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度资源是半静态的或动态的。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调度资源,所述调度资源用于发送包括上层消息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在与先前接入资源不同的接入资源内的附加接入脉冲串,所述附加接入脉冲串包含至少一个RACH前导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发送信息以对所述至少一个接入脉冲串进行响应的步骤中,所发送的信息包含新的随机接入资源。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至少一个接入脉冲串的步骤允许所述网络估计针对终端的资源请求或者允许所述网络对所述终端进行识别。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在相对较长的时段内没有发送或接收上行链路数据时,通过RACH或控制信令资源(CSR)在上行链路上保持时间同步。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接收所述RACH有效负载的步骤之前发送寻呼请求,在发送CSR分配及其它可选信息之后接收CSR寻呼响应。
17.一种由移动终端执行的随机接入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配置至少一个仅包含随机接入信道(RACH)前导码的接入脉冲串;及
发送所述至少一个接入脉冲串,以使网络至少能够对上行链路接收定时进行估计,
其中,所述发送过程用来执行以下步骤:
发送RACH前导码,以使所述网络能够对所接收到的RACH前导码内的签名进行关联和检测;及针对所述发送的RACH前导码接收响应,所述响应包含与响应状态、定时提前(TA)、临时标识(临时ID)及RACH资源集中的至少一个有关的信息;
针对RACH资源执行传输定时提前(TA)调整及其它调整;
发送RACH有效负载,以使所述网络能够对调整后的定时提前(TA)进行检验并且执行冲突解决;
接收包含与响应状态、控制信令资源(CSR)、可能的新临时标识(临时ID)及定时提前(TA)中的至少一个有关的信息的响应;
对同步控制信令资源(CSR)执行切换;及
发送包含上层消息、控制信令及调度/资源请求中的至少一个的控制信令资源(CSR)。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RACH前导码还包括隐式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参数,所述参数被用于发送先前未发送的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相同的接入脉冲串或新的接入脉冲串。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新的接入脉冲串使所述网络能够对上行链路传输进行同步,并且使所述网络能够解决网络冲突。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新的接入脉冲串使所述网络能够检验或调节上行链路传输时间。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发送相同的接入脉冲串或新的接入脉冲串时,接收用于在调度资源上发送待发送的信息的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周期性地发送所述至少一个接入脉冲串,以保持与网络的同步。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发送所述至少一个接入脉冲串的步骤之后,接收由所述网络分配的无线资源,由所述网络分配的无线资源为竞争资源或调度资源。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度资源是半静态的或动态的。
27.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发送所述RACH有效负载的步骤之前接收寻呼请求,并通过利用所分配的无线资源对所述寻呼请求进行响应。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资源为竞争资源或调度资源。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度资源是半静态的或动态的。
3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在相对较长的时段内没有发送或接收上行链路数据时,通过RACH或控制信令资源(CSR)在上行链路上保持时间同步。
3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发送所述RACH有效负载的步骤之前接收寻呼请求,并在接收CSR分配及其它可选信息并对同步CSR执行切换之后发送CSR寻呼响应。
CN200680048568.4A 2005-12-23 2006-11-20 随机接入过程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69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75377305P 2005-12-23 2005-12-23
US60/753,773 2005-12-23
PCT/KR2006/004881 WO2007073040A1 (en) 2005-12-23 2006-11-20 Method and procedures for unsynchronized, synchronized and synchronization stand by communications in e-utra system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6906A CN101346906A (zh) 2009-01-14
CN101346906B true CN101346906B (zh) 2013-10-16

Family

ID=38188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4856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6906B (zh) 2005-12-23 2006-11-20 随机接入过程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RE44283E1 (zh)
EP (1) EP1972079A4 (zh)
JP (1) JP4885978B2 (zh)
CN (1) CN101346906B (zh)
RU (1) RU2421911C2 (zh)
TW (1) TWI340577B (zh)
WO (1) WO20070730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RE44283E1 (en) 2005-12-23 2013-06-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procedures for unsynchronized, synchronized, and synchronization stand by communications in E-UTRA systems
US9301318B2 (en) * 2006-01-20 2016-03-29 Nokia Technologies Oy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with enhanced coverage
KR101295938B1 (ko) 2006-04-28 2013-08-14 파나소닉 주식회사 기지국 장치 및 통신 방법
JP4732948B2 (ja) * 2006-05-01 2011-07-2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送信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並びにランダムアクセス制御方法
KR101151817B1 (ko) * 2006-05-03 2012-06-0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상향 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US8265025B2 (en) 2006-09-26 2012-09-11 Panasonic Corporation Radio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radio transmission method
US8014359B2 (en) * 2006-10-27 2011-09-0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igning radio resources and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on a random access channel
AU2007315604B2 (en) 2006-10-31 2013-03-2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GB2445601A (en) * 2007-01-08 2008-07-16 Nec Corp Non-synchronised random access preamble content in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
WO2008153365A2 (en) * 2007-06-15 2008-12-1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Downlink reception indication method in packet base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720562B (zh) * 2007-06-18 2013-03-13 诺基亚公司 用于提供定时调校的方法和装置
BRPI0814717B1 (pt) * 2007-06-19 2020-10-0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ositivo de estação movél, método de processamento e dispositivo de processamento
WO2009012446A2 (en) 2007-07-18 2009-01-22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Access point with simultaneous downlink transmission of independent data for multiple client stations
CN101755498B (zh) * 2007-07-18 2016-09-28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和客户站
BR122016000252B1 (pt) 2007-08-08 2016-11-01 Huawei Tech Co Ltd alinhamento de temporização de enlace ascendente condicional em um dispositivo de estação móvel de um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via rádio
US8169992B2 (en) 2007-08-08 2012-05-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plink scrambling during random access
CN101772932B (zh) 2007-08-08 2014-12-10 知识产权之桥一号有限责任公司 无线通信基站装置和关联对应设定方法
PL2180627T3 (pl) 2007-08-10 2018-06-29 Nokia Technologies Oy Sposób komunikacji i urządzenie do sterowania transmisją i retransmisją danych stacji mobilnej w stacji bazowej
KR101446012B1 (ko) * 2007-08-24 2014-09-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동단말의 접속률 향상 방법 및 장치
CN101389119B (zh) * 2007-09-11 2012-09-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Lte系统小区切换过程中数据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US20090086698A1 (en) * 2007-09-27 2009-04-0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 collision in common e-dch transmissions
JP5462172B2 (ja) 2007-09-27 2014-04-02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拡張rachのメッセージ部送信のための無線リソース割当て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1501911A (ja) * 2007-10-08 2011-01-13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制御信号伝送方法
US7978646B2 (en) 2007-10-19 2011-07-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ybrid contention-based and schedule-based access to a communication link
US20090109912A1 (en) * 2007-10-25 2009-04-3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allocation of uplink channel resources
JP2009112007A (ja) * 2007-10-30 2009-05-21 Asustek Computer Inc 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プロセス障害を処理する方法及び関連通信装置
WO2009057032A2 (en) * 2007-10-31 2009-05-0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 method for signalling random access channels
KR101588039B1 (ko) * 2007-11-01 2016-01-25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엔.브이. Rach를 위한 개선된 파워 램핑
WO2009061255A1 (en) * 2007-11-05 2009-05-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andom access preamble collision detection
PL2208291T3 (pl) * 2007-11-05 2017-04-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sprawnione wyrównanie taktowania w systemie LTE w przypadku konfliktu preambuł dostępu bezpośredniego
US9648493B2 (en) 2007-11-16 2017-05-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ing identifiers to establish communication
CN101448325B (zh) * 2007-11-27 2012-11-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处理方法和基站
US8718694B2 (en) 2007-12-07 2014-05-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ignaling and procedure to support uplink power level determination
TWI469668B (zh) 2007-12-31 2015-01-1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在cell_fach狀態中無線鏈結同步化及功率控制之方法及裝置
KR101519345B1 (ko) 2008-01-01 2015-05-21 주식회사 팬택 랜덤 액세스 요청 송수신 및 랜덤 액세스 응답 송수신 방법
KR101531914B1 (ko) * 2008-01-28 2015-06-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 유발 채널상태정보 전송 방법
US20090190572A1 (en) * 2008-01-30 2009-07-30 Ilwoo Chang Downlink data control system for radio access networks
WO2009098578A2 (en) * 2008-02-05 2009-08-1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358979B2 (en) 2009-02-04 2013-01-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interference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JP5029450B2 (ja) * 2008-03-21 2012-09-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端末装置
US8995559B2 (en) 2008-03-28 2015-03-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ing message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276787B2 (en) 2008-03-28 2016-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signaling messages using beacon signals
US8428077B2 (en) * 2008-03-31 2013-04-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load balancing with E-AICH
EP2269398B1 (en) * 2008-04-28 2018-07-25 LG Electronics Inc.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eamble selection
US20100111029A1 (en) * 2008-05-05 2010-05-06 Mediatek Inc. Fast feedback contention-based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8934405B2 (en) * 2008-05-06 2015-01-1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transmission scheduling and control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9094880B2 (en) 2008-06-19 2015-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cess terminal assisted node identifier confusion resolution using a time gap
US8982889B2 (en) 2008-07-18 2015-03-17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Preamble designs for sub-1GHz frequency bands
US9374837B2 (en) * 2008-08-12 2016-06-21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Preventing misuse of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357563B2 (en) 2008-08-12 2016-05-31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Preventing misuse of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687619B2 (en) * 2008-11-04 2014-04-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of downlinking data to an unsynchronized user equipment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8848594B2 (en) 2008-12-10 2014-09-30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overy of relay nodes
JP2010141669A (ja) * 2008-12-12 2010-06-24 Ntt Docomo Inc 移動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US8040904B2 (en) 2008-12-17 2011-10-1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nomous combining
US8355388B2 (en) 2008-12-17 2013-01-1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itial access to relays
US8402334B2 (en) 2008-12-17 2013-03-19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functionality in a relay node
US8311061B2 (en) 2008-12-17 2012-11-1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user multiplexing
US8446856B2 (en) 2008-12-19 2013-05-2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lay node selection
US8335466B2 (en) 2008-12-19 2012-12-1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US8265128B2 (en) 2008-12-19 2012-09-1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with relay nodes
US8305976B1 (en) * 2009-06-16 2012-11-06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Efficie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entry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9077594B2 (en) 2009-07-23 2015-07-07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Coexistence of a normal-rate physical layer and a low-rate physical layer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2204371B (zh) * 2009-10-08 2015-06-0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网络中重复上行链路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US8811345B2 (en) * 2009-11-10 2014-08-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user equipment backoff dur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US20110170515A1 (en) * 2010-01-12 2011-07-1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Resource allocation apparatus in ip uplink
EP3179809B1 (en) 2010-03-03 2019-07-10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signal use-specific capabilities of mobile stations to establish data transfer sessions
EP2364041B1 (en) * 2010-03-03 2012-09-19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signal use-specific capabilities of mobile stations to establish data transfer sessions
EP3755075A3 (en) * 2010-03-12 2021-03-31 BlackBerry Limited Timing advance enhancements for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EP2367393B8 (en) * 2010-03-12 2015-12-30 BlackBerry Limited Communication Station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n an Enhanced Random Access Channel
EP3675587B1 (en) * 2010-03-12 2022-12-28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gistration and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fast / zero contention resolution
EP2365717A1 (en) 2010-03-12 2011-09-1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Communication station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n a random access channel
EP2367394B1 (en) * 2010-03-12 2015-11-25 BlackBerry Limited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transmissions on an enhanced random access channel
US8848626B2 (en) 2010-04-07 2014-09-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cheduling retransmissions for contention-based access
US20110258160A1 (en) * 2010-04-15 2011-10-20 Po-Yen Lee Data synchronization methods for synchronizing data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744367B2 (en) * 2010-08-31 2014-06-0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Tail optimization protocol for cellular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US9167599B2 (en) * 2010-09-22 2015-10-20 Motorola Solutions, Inc. Channel structure for non-contention based windows and contention based random access requests
CN102036411B (zh) * 2010-12-02 2013-06-2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随机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US8527627B2 (en) * 2010-12-14 2013-09-0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Intelligent mobility application profiling with respect to identified communication bursts
US8774211B2 (en) * 2010-12-28 2014-07-08 Cellco Partnership Autonomous network access congestion and collision control
US9220066B2 (en) 2011-06-20 2015-12-2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Bundling data transfers and employing tail optimization protocol to manage cellular radio resource utilization
US9264872B2 (en) 2011-06-20 2016-02-1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Controlling traffic transmissions to manage cellular radio resource utilization
US9161380B2 (en) * 2011-07-19 2015-10-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lent redial during mobile-originated call
JP6057259B2 (ja) 2011-08-29 2017-01-11 マーベル ワールド トレード リミテッド 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WO2013050083A1 (en) * 2011-10-07 2013-04-11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Determination of transmission timing information after activation of a cell
AU2012337546B2 (en) 2011-11-16 2017-01-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GB2497090B (en) * 2011-11-29 2014-12-03 Broadcom Corp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9048990B2 (en) 2011-12-01 2015-06-02 Broadcom Corporation Power efficient paging channel decoding
US8873420B2 (en) * 2011-12-01 2014-10-28 Broadcom Corporation Detecting extended acquisition indicators
US20130142057A1 (en) 2011-12-01 2013-06-06 Broadcom Corporation Control Channel Acquisition
US9332570B2 (en) * 2012-03-02 2016-05-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ccess response signaling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639989A1 (en) * 2012-03-16 2013-09-18 Panasonic Corporation Search space for ePDCCH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n OFDM-base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648558B2 (en) 2012-09-10 2017-05-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r equipment centric unified system access in virtual radio access network
WO2014101229A1 (zh) * 2012-12-31 2014-07-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EP2975795B1 (en) 2013-09-16 2020-03-25 NEC Corporation Lte fdd-tdd carrier aggregation
US9787458B2 (en) 2013-09-16 2017-10-10 Nec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ing to LTE FDD-TDD inter-system carrier aggregation i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2240364B1 (ko) * 2013-11-14 2021-04-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접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단말간 페이징 방법 및 장치
US20150305041A1 (en) * 2014-04-16 2015-10-22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service using radio resource aggregation
EP3162137B1 (en) 2014-06-26 2021-03-10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proximity services
CN104581983A (zh) * 2015-02-11 2015-04-29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385712B (zh) * 2015-07-27 2021-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6413120B (zh) 2015-07-31 2021-09-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769793B2 (en) * 2015-12-31 2017-09-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ging mechanism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11812463B2 (en) * 2016-07-27 2023-11-07 Lenovo Innovations Limited (Hong Kong) Preamble based access for an uplink transmission
US20180035470A1 (en) 2016-07-28 2018-02-01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msg3 transmission of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388693B2 (en) 2016-08-17 2022-07-1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Interface enhancements for timing advance-based multilateration for user device positioning measurements
US10849011B2 (en) * 2016-10-14 2020-1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ch procedures using multiple PRACH transmissions
US11191108B2 (en) * 2016-11-14 2021-11-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wo step random-access channel (RACH) procedure in millimeter wave (MMW)
US20180279384A1 (en) * 2017-03-24 2018-09-27 Mediatek Inc. Two-Phase Backoff for Access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9066575A1 (ko) * 2017-09-28 2019-04-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24168889A1 (en) * 2023-02-17 2024-08-22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Timing related status updat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6957A (zh) * 1997-10-23 2000-12-13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的随机接入
JP2003229804A (ja) * 2002-02-01 2003-08-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基地局装置
CN1533055A (zh) * 2003-03-19 2004-09-29 �ձ�������ʽ����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装置及其操作控制方法和程序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0114A (en) 1994-12-22 1996-02-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High performance extended data out
GB2301752B (en) 1995-06-02 2000-03-29 Dsc Communications Control message transmission in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TW317058B (en) * 1996-04-23 1997-10-01 Ibm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a wireless access to an atm network
US5940765A (en) 1996-08-30 1999-08-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jittered beacon transmission
US6404753B1 (en) * 1998-09-04 2002-06-11 At&T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a communication channel
EP2919548A1 (en) 1998-10-05 2015-09-16 Sony Deutschland Gmbh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ioritization scheme
EP0993215A1 (en) * 1998-10-05 2000-04-12 Sony International (Europe) GmbH Transmission of random access bursts with at least one message part
KR100327104B1 (ko) * 1998-12-05 2002-07-3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방식에서역방향공통채널의임의접속장치및방법
EP1037481A1 (en) 1999-03-15 2000-09-20 Sony International (Europe) GmbH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random access bursts
US6169759B1 (en) 1999-03-22 2001-01-02 Golden Bridge Technology Common packet channel
US6452940B1 (en) 1999-03-31 2002-09-1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obile station migration from D-AMPS packet system to edge/GPRS packet system in an integrated wireless network
JP3376314B2 (ja) * 1999-05-12 2003-02-10 株式会社東芝 デジタル映像情報媒体、デジタル映像情報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デジタル映像情報処理方法
JP3554240B2 (ja) 1999-12-28 2004-08-1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のパスタイミング検出方法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US20030119452A1 (en) 2001-10-19 2003-06-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of downlink data channe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BMS
JP3852320B2 (ja) 2001-10-22 2006-11-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無線送信装置、無線受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US6987979B2 (en) 2001-12-22 2006-01-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Locating packet-switched mobile terminals using network initiated artificial cell hops
JP2003258679A (ja) 2002-02-27 2003-09-12 Nec Corp 基地局のピーク検出回路
US8320301B2 (en) * 2002-10-25 2012-1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MO WLAN system
JP3935120B2 (ja) 2003-08-11 2007-06-20 株式会社東芝 受信装置
WO2007052972A1 (en) * 2005-11-04 2007-05-10 Lg Electronics Inc. Random access channel hopping fo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 systems
USRE44283E1 (en) 2005-12-23 2013-06-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procedures for unsynchronized, synchronized, and synchronization stand by communications in E-UTRA systems
US9301318B2 (en) 2006-01-20 2016-03-29 Nokia Technologies Oy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with enhanced coverage
EP2005619A2 (en) * 2006-03-24 2008-12-24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uplink synchronization and reducing battery power consumption
AU2007245383B2 (en) * 2006-05-01 2011-05-19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uplink synchronization through use of dedicated uplink resource assignment
WO2007148930A1 (en) 2006-06-21 2007-12-27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to transmit downlink signaling message on cellular systems for packet transmission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the message
KR20080018147A (ko) 2006-08-23 2008-02-2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셀룰라 시스템에서 임의 접속에 대한 응답 메시지 전송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임의 접속 방법
US20100074201A1 (en) * 2008-09-22 2010-03-25 Chih-Hsiang Wu Method for improving uplink signaling transmission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428015B2 (en) * 2009-06-29 2013-04-23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Permanent dedicated random access preambles for femtocell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6957A (zh) * 1997-10-23 2000-12-13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的随机接入
JP2003229804A (ja) * 2002-02-01 2003-08-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基地局装置
CN1533055A (zh) * 2003-03-19 2004-09-29 �ձ�������ʽ����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装置及其操作控制方法和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31729A (en) 2007-08-16
EP1972079A4 (en) 2015-07-08
JP4885978B2 (ja) 2012-02-29
RU2008126457A (ru) 2010-01-27
US8054791B2 (en) 2011-11-08
WO2007073040A1 (en) 2007-06-28
CN101346906A (zh) 2009-01-14
TWI340577B (en) 2011-04-11
US20090252125A1 (en) 2009-10-08
RU2421911C2 (ru) 2011-06-20
JP2009520435A (ja) 2009-05-21
USRE44283E1 (en) 2013-06-11
EP1972079A1 (en) 2008-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46906B (zh) 随机接入过程处理方法
CN101258726B (zh) 通信系统的处理接入尝试的方法和协议
US9713172B2 (en) Methods and procedures for high speed UE access
US8427971B2 (en) Enhancement of LTE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US8526986B2 (en) Optimized random access channel (RACH) access
US8406201B2 (en) Methods and procedures to allocate UE dedicated signatures
KR100963761B1 (ko) 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을통한 전송 방법
US8081974B2 (en) Method and procedures for prioritized transmission on contention channels
US8295229B2 (en) High speed access system and method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16

Termination date: 201811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