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43150A - 一种高性能海工水泥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性能海工水泥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43150A
CN101343150A CNA200810134410XA CN200810134410A CN101343150A CN 101343150 A CN101343150 A CN 101343150A CN A200810134410X A CNA200810134410X A CN A200810134410XA CN 200810134410 A CN200810134410 A CN 200810134410A CN 101343150 A CN101343150 A CN 1013431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ruction
sea
cement
weight
s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3441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枢根
马国宁
叶晓林
施浩洋
刘云
王昕�
叶兴夫
霍超
王文义
刘克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KEHUAN NEW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KEHUAN NEW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KEHUAN NEW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KEHUAN NEW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81013441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43150A/zh
Publication of CN101343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31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2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hydraulic cements other than calcium sulf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20Resistance against chemical, physical or biological attack
    • C04B2111/24Sea water resistan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海工水泥及其制造方法,由以下组成:熟料10-50重量%,矿渣20-60重量%,粉煤灰0-40重量%,硅铝质微粉5-30重量%,上述总量之和为100%。本发明的产品能耐海水腐蚀,并且简化了施工工艺,具有使用方便、施工性能好,易于质量控制,可减少三分之一以上的施工时间,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高性能海工水泥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海工水泥及其制造方法,更特别的涉及一种能耐海水腐蚀的高性能海工水泥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一般土木工程建设都使用通用波特兰水泥(我国称硅酸盐水泥),而对于有特殊要求和特殊环境下使用的水泥必须采用特种水泥。当前国内外已有的特种水泥主要有:快硬水泥(适应于紧急抢修施工的工程),中低热水泥(适应于大坝等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抗硫酸盐水泥(适应于地下含有硫酸盐侵蚀介质的工程)等。
近二十年来,近海工程迅速发展,因海水中含有Cl-、SO4 2-等多种侵蚀介质,目前国内外现有的水泥品种都不能很好的适应有海水腐蚀的工程。为解决Cl-、SO4 2-对混凝土的侵蚀,近年来,大部分用于港口码头的海工高性能混凝土主要采用硅酸盐水泥,在混凝土拌合时再大量掺加矿渣粉、粉煤灰和硅灰配制而成。在海上施工时,各种材料的运输、混凝土各组分的计量及混拌都不易管理,使得施工十分麻烦,工程质量不易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耐海水腐蚀的高性能海工水泥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这个以及其他目的将通过下列详细说明和描述来进一步展开和阐述。
本发明的高性能海工水泥,由以下组成:
熟料10-50重量%, 矿渣20-60重量%,
粉煤灰0-40重量%,硅铝质微粉5-30重量%,
上述总量之和为100%。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高性能海工水泥,由以下组成:
熟料20-50重量%, 矿渣20-50重量%,
粉煤灰0-30重量%,硅铝质微粉10-30重量%,
上述总量之和为100%。
可以选择的是,本发明的高性能海工水泥,由以下组成:
熟料20-45重量%, 矿渣30-50重量%,
粉煤灰0-30重量%,硅铝质微粉10-20重量%,
上述总量之和为100%。
在本发明的高性能海工水泥中,所述的硅铝质微粉是由硬石膏和硅铝质废渣微粉组成;较好的是,所述的硅铝质微粉是由硬石膏和硅铝质废渣微粉按20-80∶80-20的比例组成;可以选择的是,所述的硅铝质微粉是由硬石膏和硅铝质废渣微粉按30-70∶70-30的比例组成,具有增强、微膨胀等性能。
在本发明的高性能海工水泥中,所述的熟料是硅酸盐水泥熟料,硅酸盐水泥的比表面积360-400m2/kg,所述的矿粉比表面积350-450m2/kg。
本发明的高性能海工水泥的制造方法是采用水泥和矿粉分别粉磨工艺,粉煤灰根据海工水泥型号可以与矿渣一起粉磨,也可以与熟料一起粉磨。将海洋工程用混凝土的各种组分经优化配制,即以适当矿物组分的硅酸盐水泥熟料,掺入适量矿渣或矿粉、粉煤灰、硅灰、硅铝质微粉,和适量石膏共同粉磨后制成,简化了施工工艺,具有使用方便、施工性能好,易于质量控制,可减少三分之一以上的施工时间,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
本发明的海工水泥(也称高性能海工水泥)是申请人等根据当时杭州湾大桥指挥部领导设想和宁波港务局的需求,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共同研制成功的新产品,2007年进行了二次开发。用该产品配制的海工混凝土具有高流动性、高强度、高耐久性、优异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以及现场施工操作方便等优点。该产品主要用于海洋工程建设,是百年工程寿命设计的优选产品。如跨海大桥、港口、码头、船坞、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海底隧道及沿海地下工程等,是海洋工程建设极为理想的复合胶凝材料。
目前,海洋工程上同时也有类似产品出现,由于我公司高性能海工水泥配方中掺加了硅铝质微粉等,因此在抗侵蚀性能指标上优于其它同类产品,如氯离子扩散系数指标,高性能海工水泥14天就能达到1.0×10-12m2/S,电通量小于1000库仑,而同类产品28天才能达到。同时,高性能海工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在达到终凝以后,可以进行海水养护,而同类产品无法保证。而且高性能海工水泥配制的混凝土的耐磨性能达到道路水泥标准。
本发明的高性能海工水泥掺入了耐蚀增强组分,用该产品配制的海洋工程混凝土具有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增进大;水泥水化热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好,耐侵蚀性高等优良性能,在海水浸泡环境下性能更为突出。在0.35水灰比的混凝土28天抗氯离子扩散系数≤0.6×10-12m2/S,电通量≤800库仑。因此用海工水泥配制的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海水侵蚀能力可达百年。
本发明的高性能海工水泥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以往配制海洋工程用高性能混凝土都是用硅酸盐水泥现场加矿渣、硅灰等,每次拌制时间长达90秒以上。而海工水泥可与普通水泥一样具有简便的施工性能,均匀性好,配制的混凝土与外加剂的适应性好,流动性好,可泵性好,减水效率高,不泌水,不离析,拌制时间仅需45-60秒。
本发明的高性能海工水泥在3倍海水和3%Na2SO4中养护后的抗压强度与水中养护强度基本一致,其中抗折强度有一定幅度的增加(见表1)。
本发明的水泥的不同品种型号满足不同工程的需要:按水灰比≤0.35,水泥用量≥400kg的规范要求,可以提供混凝土抗压强度三天≥40MPa,廿八天≥60MPa的早强高强型(I型)高性能海工水泥,也能提供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三天约35MPa,廿八天≥45MPa的低水化热型(III型)海工水泥。因此当海工水泥应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和日平均气温大于20℃时,应采取良好的养护并其他的适当措施,或选择低水化热、低早强和抗裂性能好的III型和II型高性能海工水泥,以防止混凝土表面细裂缝的产生。
本发明的高性能海工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在达到终凝以后,可以进行海水养护,而同类产品无法保证。并且本发明的高性能海工水泥配制的混凝土的耐磨性能达到道路水泥标准,磨损量仅有0.61kg/m2
表1、高性能海工水泥常规物理性能情况
Figure A20081013441000081
表2、胶砂试块不同养护介质中的强度试验情况
Figure A20081013441000082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所有原材料等均是常规使用的,可以从市场购得。在本发明中,如非特指,所有的量、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描述。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发明可以通过其他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下列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等同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含。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以下重量比称取各原料:
熟料  20重量%,矿渣      30重量%,
粉煤灰30重量%,硅铝质微粉20重量%,
其中熟料是硅酸盐水泥熟料,硅铝质微粉是由硬石膏和硅铝质废渣微粉按2∶8的比例配制而成。采用水泥和矿粉分别粉磨然后混合工艺制成。
产品抗压强度(MPa)3天和28天分别是9.4和40.4,廿八天混凝土的强度MPa、Cl-扩散系数×10-12m2/S和电通量(C)分别是60.0、0.39和427。
实施例2
按以下重量比称取各原料:
熟料   30重量%,矿渣       40重量%,
粉煤灰 15重量%,硅铝质微粉 15重量%,
其中熟料是硅酸盐水泥熟料,硅铝质微粉是由硬石膏和硅铝质废渣微粉按3∶7的比例配制而成。采用水泥和矿粉分别粉磨然后混合工艺制成。
产品抗压强度(MPa)3天和28天分别是15.4和44.2,廿八天混凝土的强度MPa、Cl-扩散系数×10-12m2/S和电通量(C)分别是63.1、0.41和424。
实施例3
按以下重量比称取各原料:
熟料     45重量%,矿渣       45重量%,
粉煤灰   0重量%, 硅铝质微粉 10重量%,
其中熟料是硅酸盐水泥熟料,硅铝质微粉是由硬石膏和硅铝质废渣微粉按4∶6的比例配制而成。采用水泥和矿粉分别粉磨然后混合工艺制成。
产品抗压强度(MPa)3天和28天分别是20.3和50.8,廿八天混凝土的强度MPa、Cl-扩散系数×10-12m2/S和电通量(C)分别是77.1、0.72和661。
实施例4
按以下重量比称取各原料:
熟料    45重量%,矿渣       30重量%,
粉煤灰  15重量%,硅铝质微粉 15重量%,
其中熟料是硅酸盐水泥熟料,硅铝质微粉是由硬石膏和硅铝质废渣微粉按5∶5的比例配制而成。采用水泥和矿粉分别粉磨然后混合工艺制成。
产品抗压强度(MPa)3天和28天分别是21.3和45.8,廿八天混凝土的强度Mpa、Cl-扩散系数×10-12m2/S和电通量(C)分别是73.2、0.78和561。
实施例5
按以下重量比称取各原料:
熟料    35重量%,矿渣    45重量%,
粉煤灰   10重量%,硅铝质微粉    10重量%,
其中熟料是硅酸盐水泥熟料,硅铝质微粉是由硬石膏和硅铝质废渣微粉按8∶2的比例配制而成。采用水泥和矿粉分别粉磨然后混合工艺制成。
产品抗压强度(MPa)3天和28天分别是18.3和45.8,廿八天混凝土的强度Mpa、Cl-扩散系数×10-12m2/S和电通量(C)分别是67.1、0.52和461。
在上述实施例中,混凝土海工水泥用量为440kg/m3,水灰比0.35。对材料指标要求:熟料28天抗压强度≥56MPa,矿粉比表面积350-450m2/kg,符合GB/T18046-2008规定的S75级别以上,粉煤灰符合GB/T1596-2005规定的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的技术要求,硅铝质微粉SiO2=15-35%,Al2O3=8-12%,比表面积≥600m2/kg。
根据中港三航局宁波分公司的检测,用“舜江”高性能海工水泥配制的高性能混凝土能满足海洋工程一百年的使用寿命,并应用于海军114码头、宁波钢厂码头、宝钢马迹山II期码头、洋山石油储运I期、省引进天然气LNG及应用工程港口工程、北仑四期集装箱码头等工程。

Claims (10)

1、一种高性能海工水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成:
熟料    10-50重量%,    矿渣        20-60重量%,
粉煤灰  0-40重量%,     硅铝质微粉  5-30重量%,
上述总量之和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海工水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成:
熟料    20-50重量%,    矿渣        20-50重量%,
粉煤灰  0-30重量%,     硅铝质微粉  10-30重量%,
上述总量之和为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海工水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成:
熟料      20-45重量%,    矿渣        30-50重量%,
粉煤灰    0-30重量%,     硅铝质微粉  10-20重量%,
上述总量之和为100%。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高性能海工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铝质微粉是由硬石膏和硅铝质微粉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高性能海工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铝质微粉是由硬石膏和硅铝质微粉按20-80∶80-20的比例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高性能海工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铝质微粉是由硬石膏和硅铝质微粉按30-70∶70-30的比例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高性能海工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熟料是硅酸盐水泥熟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性能海工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酸盐水泥的比表面积360-400m2/kg。
9、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高性能海工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矿粉比表面积350-450m2/kg。
10、根据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高性能海工水泥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水泥和矿粉分别粉磨工艺,粉煤灰根据海工水泥型号可以与矿渣一起粉磨,也可以与熟料一起粉磨。
CNA200810134410XA 2008-07-23 2008-07-23 一种高性能海工水泥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13431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134410XA CN101343150A (zh) 2008-07-23 2008-07-23 一种高性能海工水泥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134410XA CN101343150A (zh) 2008-07-23 2008-07-23 一种高性能海工水泥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3150A true CN101343150A (zh) 2009-01-14

Family

ID=40245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134410XA Pending CN101343150A (zh) 2008-07-23 2008-07-23 一种高性能海工水泥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43150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2088A (zh) * 2013-01-16 2013-05-15 上海质能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机复合胶固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72073A (zh) * 2013-12-30 2014-10-01 浙江三狮集团特种水泥有限公司 抗侵蚀mec海工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制造方法
CN104108890A (zh) * 2014-07-22 2014-10-22 同济大学 一种掺加改性偏高岭土的海工水泥
CN105271852A (zh) * 2015-10-09 2016-01-27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一种耐海水侵蚀硫铝酸盐水泥
CN105645858A (zh) * 2014-11-11 2016-06-08 江苏联禹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抗海水水泥
CN105693121A (zh) * 2016-03-02 2016-06-22 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海工硅酸盐水泥
CN105753343A (zh) * 2016-03-02 2016-07-13 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海工硅酸盐水泥的制备方法
CN106277879A (zh) * 2015-05-18 2017-01-04 济南大学 一种利用安山玢岩矿物作为水泥混合材的方法
CN106316174A (zh) * 2016-08-25 2017-01-11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海工低热水泥
CN112321181A (zh) * 2020-11-25 2021-02-05 中国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 一种沉管水泥及混凝土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2088A (zh) * 2013-01-16 2013-05-15 上海质能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机复合胶固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72073A (zh) * 2013-12-30 2014-10-01 浙江三狮集团特种水泥有限公司 抗侵蚀mec海工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制造方法
CN104108890A (zh) * 2014-07-22 2014-10-22 同济大学 一种掺加改性偏高岭土的海工水泥
CN105645858A (zh) * 2014-11-11 2016-06-08 江苏联禹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抗海水水泥
CN106277879A (zh) * 2015-05-18 2017-01-04 济南大学 一种利用安山玢岩矿物作为水泥混合材的方法
CN105271852A (zh) * 2015-10-09 2016-01-27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一种耐海水侵蚀硫铝酸盐水泥
CN105693121A (zh) * 2016-03-02 2016-06-22 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海工硅酸盐水泥
CN105753343A (zh) * 2016-03-02 2016-07-13 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海工硅酸盐水泥的制备方法
CN106316174A (zh) * 2016-08-25 2017-01-11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海工低热水泥
CN112321181A (zh) * 2020-11-25 2021-02-05 中国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 一种沉管水泥及混凝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43150A (zh) 一种高性能海工水泥及其制造方法
CN102320775B (zh) 一种混凝土抗海水侵蚀矿物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62843B (zh) 海工混凝土耐腐蚀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29169C (zh) 高抗硫水泥
CN103253921B (zh) 一种抗氯盐侵蚀的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7707B (zh) 抗侵蚀低钙硅酸盐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36373B (zh) 海工混凝土
US10494302B1 (en) Heavyweight concrete containing steel slag
CN109206095B (zh) 微膨胀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76694B (zh) 一种防腐混凝土
CN104176964A (zh) 一种混凝土复合防腐剂
CN104261718A (zh) 用石灰厂废料生产抗海水腐蚀的绿色生态水泥的方法
CN104150831A (zh) 一种碳纤维珊瑚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71852A (zh) 一种耐海水侵蚀硫铝酸盐水泥
CN100453488C (zh) 一种硅酸盐水泥
CN110790526A (zh) 一种海工水泥及其生产方法
CN110698149A (zh) 一种高抗蚀海工水泥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53342B (zh) 一种海水拌养水泥基胶凝材料
CN110451840B (zh) 一种复合式密实剂
CN107892533A (zh) 一种海岸建筑物灌浆水泥砂浆及其生产方法
CN107032714A (zh) 一种耐腐蚀高强度的海岸建筑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42521B (zh) 耐浓缩海水和脱硫烟气腐蚀的混凝土
CN108409246B (zh) 一种抵抗海洋侵蚀环境作用的c30混凝土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Kishore et al. Coral Concrete: Overview, Composition and its Behavior in Environment
CN107986650B (zh) 一种混凝土胶凝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