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39248A - 一种扩大超声信号和红外信号接收角度和距离的方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扩大超声信号和红外信号接收角度和距离的方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39248A
CN101339248A CNA2008101321574A CN200810132157A CN101339248A CN 101339248 A CN101339248 A CN 101339248A CN A2008101321574 A CNA2008101321574 A CN A2008101321574A CN 200810132157 A CN200810132157 A CN 200810132157A CN 101339248 A CN101339248 A CN 1013392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ltrasonic
layer
receiving
plane
receiving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3215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39248B (zh
Inventor
贾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Diruit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81013215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392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392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92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392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924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Velocity Or Position Using Acoustic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大超声信号和红外信号接收角度和距离的方法、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超声和红外测距或定位系统中,设计了新型的全向的超声接收器、干扰超声吸收装置/结构以及通过红外透镜扩大红外信号的接收范围的装置,并可以将这几种设备进行结构复合,获得接收范围大、有效抗干扰的全向超声收集器。

Description

一种扩大超声信号和红外信号接收角度和距离的方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声和红外测距或定位的装置,具体涉及在超声测距或定位装置上,改进超声信号接收的角度和距离的声学设计方法和装置,以及通过使用红外透镜来扩大红外信号的接收角度和距离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超声测距和定位装置已经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比如用于机器人视觉中,特别是最近几年在电子白板系统(包括复印式电子白板和交互式电子白板)中的应用,如附图1所示。
一个超声测距或定位系统大概包括两部分: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超声测距/定位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收发一体的,如倒车雷达,是指超声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在一个设备上,如图2所示。当发射出的超声信号,碰到障碍物被反射回后,通过测量发射信号和接收到返回信号的往返时间差,从而确定障碍物到设备的距离。如果装置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超声接收传感器,就能测得障碍物距离这两个超声传感器(transducer)的距离,根据这两个距离和两个传感器在装置上的固定距离,我们就能定位障碍物。
还有一种是收发分开的,如图3所示。通常发射端是超声信号源,发射超声和红外信号,信号在介质中传输一段距离L后,被超声红外接收器,并通过信号处理器进行计算信号传输的距离。如果装置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超声接收传感器,就能测得超声信号源距离这两个超声传感器(transducer)的距离,根据这两个距离和两个传感器在装置上的固定距离,我们就能定位超声信号源。这种收发分开的超声红外定位器,除了超声信号,还必须要有红外信号才能测距和定位。
附图1示例了一个电子白板系统的基本组成:超声波和红外信号发射笔、两个超声波和红外信号接收器及其测距模块和电子白板软件所在的计算机。现有的超声波接收器或者红外接收器普遍存在超声感应定向性、抗干扰超声能力弱、超声/红外信号的接收范围狭小等问题。
超声接收传感器一般都不是全向的。如图4所示,将超声接收传感器的接收面对着超声波的传播方向,超声波传播方向和超声接收传感器的接收面之间的夹角越小,超声接收传感器对这个方向上的入射超声波的声电转换效率就越低(增益越低),所产生的电信号就越小;超声波传播方向和超声接收传感器的接收面之间的夹角越大,特别是超声接收传感器对垂直于接收面的入射超声波的声电转换效率最高,产生的电信号就最大。
在收发分开的超声测距装置中,红外接收传感器一般也是有向的。如图5所示,红外接收传感器光电转化增益是红外线的入射方向的函数。大于一定的角度,比如60度,即使很强的入射光,也产生不出幅度明显的电信号。
对于一个实用的超声测距或定位系统,因为目标(障碍物/超声信号源)可能出现于超声和红外接收传感器的任何方向,所以有必要采用全向的超声接收传感器。对于收发分离的超声测距或定位系统,为配合全向的超声接收,红外接收的角度也需要扩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超声收集器,通过它,传统的有向超声接收传感器(directional ultrasonicreceiver)能变成一个全向的超声接收器,能接收到来自各个方向的超声信号;同时我们还设计一个干扰超声吸收装置/结构,这种结构能有效地阻挡来自干扰方向的超声信号进入超声接收传感器的接受范围;并且将这个干扰超声吸收装置/结构和上述全向的超声信号接收器结合在一起,从而避免该干扰方向的超声信号影响后续的信号处理,提高了全向的超声接收器接收信号的信噪比。此外,为配合超声信号接收范围的扩大,我们还提出了利用凸透镜来扩大红外接收传感器的红外接收角度。本发明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
第一方面,发明了一种全向超声信号接收器,其包括:有向的超声接收传感器(61),超声波反射器(62),干扰超声吸收结构;其中,超声接收传感器(61)的接收面平行于超声波的传播方向,接收面的下方具有一个具有凹光滑曲面或圆锥斜面的超声波反射器(62),该超声波反射器(62)的反射面能将沿水平方向传播的超声波反射进超声接收传感器(61)的接收区内;干扰超声吸收结构具有至少一层硬质层结构来消除干扰超声波,各硬质层在超声波反射器(62)的反射面上依次间隔环绕设置,层与层之间的间距根据实际设计需要来确定。
第二方面,发明了一种超声波反射器,其用于全向超声接收器中,该全向超声接收器的有向的超声接收传感器(61)的接收面平行于超声波的传播方向,接收面的下方具有一个具有凹光滑曲面或圆锥斜面的反射面,该反射面冲向超声接收传感器(61)的接收面,该反射面能将沿水平方向传播的超声波反射进超声接收传感器(61)的接收区内,从而将来自任何方向平行于平面的超声波反射进有向的超声接收传感器(61)的接收角内,形成一个全向超声接收器。
第三方面,发明了一种干扰超声吸收结构,其为设置在超声波反射器(62)的凹光滑曲面或圆锥斜面上依次间隔环绕的至少一层硬质层结构,层与层之间的间距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来确定。
第四方面,发明了一种接收全向、抗干扰的超声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将超声接收传感器(61)的接收面平行于超声波的传播方向的步骤;
在接收面的下方设置一个具有凹光滑曲面或圆锥斜面的超声波反射器(62)的步骤;
通过该超声波反射器(62)的反射面将沿水平方向传播的超声波反射进超声接收传感器(61)的接收区内的步骤;从而将来自任何方向平行于平面的超声波反射进有向的超声接收传感器(61)的接收角内;
以及,在超声波反射器(62)的凹光滑曲面或圆锥斜面上依次设置间隔环绕的至少一层硬质层结构,形成干扰超声被吸收的步骤;其中,层与层之间的间距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来确定。
附图说明
图1基于超声测距和定位的电子白板系统
图2收发一体的超声定位器
图3收发分开的超声红外定位器
图4非全向的超声接收传感器
图5红外接收传感器的方向敏感度
图6全向的超声接收器
图7超声波反射器的正视图和俯视图
图8干扰超声吸收装置
图9抗干扰超声波反射器的正视图和俯视图
图10扩大红外信号的接收范围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扩大超声测距或定位系统的超声和红外信号接收角度,本发明通过改进传统的有向超声接收传感器(directional ultrasonic receiver)变成一个全向的超声接收器;同时还设计一个干扰超声吸收装置/结构;并将这个干扰超声吸收装置/结构和上述全向的超声信号接收器结合在一起,这种复合的结构能使我们随意设定超声信号的接收范围和阻挡范围;为了配合超声信号接收范围的扩大,利用凸透镜来扩大红外接收传感器的红外接收角度。通过以上几个关键技术手段,获得了一个能接收来自各个方向的超声信号、并有效地阻挡来自干扰方向的超声信号、以及扩大了红外接收角度的全向超声/红外信号接收器。以下分别说明上述各个部件的结构特征和功能以及其信号接收和控制方法。
1.全向的超声接收器
过去,我们是将超声接收传感器的接收面对着/冲着超声波传播的方向,我们在这里提出的新方法是将超声接收传感器的接收面平行于超声波的传播方向,如图6所示,在超声接收传感器的接收面的下方我们设计了一个超声波反射器,该超声波反射器的反射面能将沿水平方向传播的超声波反射进有向超声接收传感器的接收区/范围/角度内,该反射面为圆锥曲面或圆锥斜面。只要圆锥曲面或圆锥斜面的斜率设计得合适,就能将来自任何方向平行于超声接收传感器的接收面的超声波反射进有向超声接收传感器的接收角内。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根据实际设计需要,除了以圆锥曲面或圆锥斜面来反射入射的超声波,完全可以设计具有凹光滑曲面的超声波反射器,只要曲面斜率设计得合适足以将来自任何方向平行于超声接收传感器的接收面的超声波反射进有向超声接收传感器的接收角内即可。因此,组合现有的有向超声接收传感器和具有凹光滑曲面或圆锥斜面的超声波反射器,就形成了能够接收来自任何方向平行于超声接收传感器的接收面的超声波的全向的超声接收器。图7示例了超声波反射器的正视图和俯视图。
2.干扰超声吸收装置/结构
有时我们并不希望真的接收各个方向上的超声信号,特别是从其它目标/障碍物发射回的超声信号,为了能在上述的全向超声接收器的基础上对来自干扰方向的超声信号实现阻挡,我们又提出了如图8所示的干扰超声信号吸收装置/结构。
超声波到达第一层硬质层,在空气和硬质层的接触面,一部分超声信号被发射回空气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超声信号透射进硬质层,并穿过硬质层又进入空气,这个投射的超声波和被第二层硬质层反射回空气的超声波进行叠加,如此这般通过3层硬质层,进入超声波传感器的干扰超声就几乎没有了。第一层和第二层,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的间距大约为λ/4,其中λ表示超声信号的波长。间距为λ/2时,吸收的效果也很不错。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根据实际设计需要,除了将干扰超声信号吸收装置/结构设计成具有3层硬质层结构来有效消除干扰超声波以外,根据入射的干扰超声波的强度不同完全可以设计具有合适硬质层数的干扰超声信号吸收装置,层与层之间的间距也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需要来确定,只要能将阻挡范围入射的干扰超声波吸收或反射后减少到超声接收传感器可以感应的程度即可。图9示例了具有干扰超声吸收装置和超声波反射曲面的复合结构的抗干扰超声波反射器的正视图和俯视图。该抗干扰超声波反射器能很方便地把超声信号的接收区域和阻挡区域设置在我们指定的方向,在接收方向上获得高信噪比的超声信号,用于后续的信号处理,以便目标物体的超声测距和定位计算。
3.通过红外透镜扩大红外信号的接收范围
在收发分开的超声测距和定位装置中,如果超声信号的接收范围通过上述的全向的超声接收器扩大了,红外信号接收的范围就限制了整个系统实际工作范围。为此,本发明提出了利用凸透镜来扩大红外接收传感器的信号接收范围的方法及其相应的装置。如图10所示,未加凸透镜前红外接收二极管的接收范围是(-ω,+ω),加上凸透后红外接收传感器的接收范围是(-Ф,+Ф),Ф>ω。设计人员可以根据红外接收二极管的方向参数ω,和期望达到的接收角度Ф,利用凸透镜设计软件(比如FEMLAB),就能设计凸透镜的材料(折射率)和凸透镜的曲率。
以上,详细说明了在超声和红外测距或定位系统中,设计的新型的全向的超声接收器、干扰超声吸收装置/结构以及通过红外透镜扩大红外信号的接收范围的装置,并可以将这儿种设备进行结构复合,获得接收范围大、有效抗干扰的全向超声/红外信号接收器。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形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全向超声信号接收器。其包括:有向的超声接收传感器(61),超声波反射器(62),干扰超声吸收结构;其中,超声接收传感器(61)的接收面平行于超声波的传播方向,接收面的下方具有一个具有凹光滑曲面或圆锥斜面的超声波反射器(62),该超声波反射器(62)的反射面能将沿水平方向传播的超声波反射进超声接收传感器(61)的接收区内;干扰超产吸收结构具有至少一层硬质层结构来消除干扰超声波,各硬质层在超声波反射器(62)的反射面上依次间隔环绕设置,层与层之间的间距根据实际设计需要来确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信号接收器,其中超声波反射器(62)的反射面为圆锥曲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信号接收器,其中干扰超声吸收结构具有3层硬质层,第一层和第二层,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的间距大约为λ/4,其中λ表示超声波的波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超声信号接收器,其中干扰超声吸收结构具有3层硬质层,第一层和第二层,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的间距大约为λ/2,其中λ表示超声波的波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超声信号接收器,其用于收发分离的超声测距和定位系统中,该测距和定位系统还包括一个利用通过凸透镜来扩大红外接收传感器的接收范围的装置。
6.一种超声波反射器,其用于全向超声接收器中,该全向超声接收器的有向的超声接收传感器(61)的接收面平行于超声波的传播方向,接收面的下方具有一个具有凹光滑曲面或圆锥斜面的反射面,该反射面冲向超声接收传感器(61)的接收面,该反射面能将沿水平方向传播的超声波反射进超声接收传感器(61)的接收区内,从而将来自任何方向平行于平面的超声波反射进有向的超声接收传感器(61)的接收角内,形成一个全向超声接收器。
7.一种干扰超声吸收结构,其为设置在超声波反射器(62)的凹光滑曲面或圆锥斜面上依次间隔环绕的至少一层硬质层结构,层与层之间的间距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来确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干扰超声吸收结构,其具有3层硬质层,第一层和第二层,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的间距大约为λ/4或λ/2,其中λ表示超声波的波长。
9.一种接收全向、抗干扰的超声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将超声接收传感器(61)的接收面平行于超声波的传播方向的步骤;
在接收面的下方设置一个具有凹光滑曲面或圆锥斜面的超声波反射器(62)的步骤;
通过该超声波反射器(62)的反射面将沿水平方向传播的超声波反射进超声接收传感器(61)的接收区内的步骤;从而将来自任何方向平行于平面的超产波反射进有向的超声接收传感器(61)的接收角内;
以及,在超声波反射器(62)的凹光滑曲面或圆锥斜面上依次设置间隔环绕的至少一层硬质层结构,形成干扰超声被吸收的步骤;其中,层与层之间的间距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来确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用于收发分离的超声测距和定位系统中,该测距和定位系统还包括运用一个利用通过凸透镜来扩大红外接收传感器的接收范围的步骤。
CN 200810132157 2008-07-21 2008-07-21 一种扩大超声信号和红外信号接收角度和距离的方法、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392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132157 CN101339248B (zh) 2008-07-21 2008-07-21 一种扩大超声信号和红外信号接收角度和距离的方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132157 CN101339248B (zh) 2008-07-21 2008-07-21 一种扩大超声信号和红外信号接收角度和距离的方法、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39248A true CN101339248A (zh) 2009-01-07
CN101339248B CN101339248B (zh) 2013-03-20

Family

ID=40213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13215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39248B (zh) 2008-07-21 2008-07-21 一种扩大超声信号和红外信号接收角度和距离的方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39248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9998A (zh) * 2012-12-12 2013-04-17 黄秀芬 全景红外遥控发射头
CN108802682A (zh) * 2017-05-04 2018-11-13 北京凌宇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波组件和信号接收器
CN109212468A (zh) * 2017-07-07 2019-01-15 先进机器人有限公司 移动装置的方向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09758043A (zh) * 2019-01-31 2019-05-17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扫地机器人的返程信号增强装置
CN109758045A (zh) * 2019-01-31 2019-05-17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扫地机器人返程信号接收角度扩大装置
CN112213397A (zh) * 2020-09-29 2021-01-12 成都英萨传感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超声波探测距离的聚声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1329C (zh) * 2004-04-20 2007-06-13 张周新 机器人的非接触型传感器
CN101221242A (zh) * 2007-01-12 2008-07-16 张周新 物体的超声波传感器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9998A (zh) * 2012-12-12 2013-04-17 黄秀芬 全景红外遥控发射头
CN103049998B (zh) * 2012-12-12 2014-09-10 黄秀芬 全景红外遥控发射头
CN108802682A (zh) * 2017-05-04 2018-11-13 北京凌宇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波组件和信号接收器
CN108802682B (zh) * 2017-05-04 2020-10-13 北京凌宇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波组件和信号接收器
CN109212468A (zh) * 2017-07-07 2019-01-15 先进机器人有限公司 移动装置的方向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09758043A (zh) * 2019-01-31 2019-05-17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扫地机器人的返程信号增强装置
CN109758045A (zh) * 2019-01-31 2019-05-17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扫地机器人返程信号接收角度扩大装置
CN112213397A (zh) * 2020-09-29 2021-01-12 成都英萨传感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超声波探测距离的聚声器
CN112213397B (zh) * 2020-09-29 2024-01-30 成都英萨传感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超声波探测距离的聚声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39248B (zh) 2013-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9248B (zh) 一种扩大超声信号和红外信号接收角度和距离的方法、系统
RU2444754C1 (ru) Способ обнаружения и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нной локализации воздушных объектов
CN109861762B (zh) 一种基于声-光的跨介质隐蔽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01329397B (zh) 一种多波束快速探测方法及装置
US8111206B2 (en) High electromagnetic transmission composite structure
CN202649936U (zh) 电子笔和使用该电子笔的投影系统
CN103064083A (zh) 毫米波交轨三孔径稀疏阵sar系统的侧视三维成像法
CN105572673A (zh) 超声波测距方法及装置
CN106226762A (zh) 一种用于确定高频天地波超视距雷达探测区域空间分布的方法
EP3215867B1 (en) Improved apparatus for sounding the atmosphere and method
CN111208502B (zh) 一种无人驾驶物流车辆的定位方法及系统
CN205861138U (zh) 一种超声波燃气表反射面
CN105738905A (zh) 一种减少盲区的室内定位系统及方法
CN201408267Y (zh) 一种扩大超声信号和红外信号接收角度和距离的系统
CN113391323B (zh) 小开口级联同步扫描水下激光全周向探测方法
CN212410846U (zh) 一种增强微波雷达探测精度的菲涅尔波带片装置
CN111220987B (zh) 低频多线谱远程水下目标探测系统及其方法
JP2688010B2 (ja) 無人水中航走体用航法装置
RU2361363C2 (ru) Система радиосвязи земля-луна-земля
CN110865359A (zh) 一种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水声测距方法
KR20100117324A (ko) 초음파 송신기, 수신기 및 송수신 장치
TWI656354B (zh) Ultra-material waveguide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radar system signal-to-noise ratio law
KR102376535B1 (ko) 자율 주행 장치
Shifu et al. Multi-base Remote Target Detection Simulation System Based on Active Sound Source
CN103852595A (zh) 一种低空风探测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HANGZHOU D-RAT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JIA YING

Effective date: 2011052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ROOM 405, BUILDING 15, HUAQING JIAYUAN, WUDAOKOU, CHENGFU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213164 5/F, TOWER A, TIANRUN TECHNOLOGY BUILDING, CHANGZHOU SCIENCE AND EDUCATION CITY,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520

Address after: 213164 Jiangsu city of Changzhou province Changzhou Science City Tianr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A block 5 layer

Applicant after: Changzhou Diruit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3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Ayutthaya road Wudaokou Huaqingjiayuan Building No. 15 Room 405

Applicant before: Jia Ying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0

Termination date: 2013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