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35590B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35590B CN101335590B CN2008100408072A CN200810040807A CN101335590B CN 101335590 B CN101335590 B CN 101335590B CN 2008100408072 A CN2008100408072 A CN 2008100408072A CN 200810040807 A CN200810040807 A CN 200810040807A CN 101335590 B CN101335590 B CN 10133559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ulation
- combination
- code
- rate
- l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8000005562 fa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比较不同调制编码组合的链路性能;根据比较的结果,选择所述调制编码组合中链路性能最优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所述装置,包括:比较单元,用于比较不同调制编码组合的链路性能;选择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比较的结果,选择所述调制编码组合中链路性能最优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数据传输时,通过比较不同调制编码组合的链路性能,选择出最适合信道传输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可以有效的提高数据传输的质量和系统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数据传输技术。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信道编码和调制是基带数字信号处理的两个基本模块。如用R、m分别表示信道编码码率和调制阶数,则调制后的每星座图符号携带的数据率DR=R*m(bit/symbol)。在实际应用中,基于不同的信道条件和需要,一个通信系统中往往定义了多种DR(Data Rate,数据率)的调制编码组合,而每种DR对应有两种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et,调制编码组合),即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和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对于一种DR,系统通常只选用其对应的一种MCS,表1为某多载波系统定义的DR及选用的MCS。
表1
模式 | 系统选用的MCS | DR | 相同的DR的另一MCS |
1 | (BPSK,1/2) | 0.5 | (QPSK,1/4) |
2 | (BPSK,3/4) | 0.75 | (QPSK,3/8) |
3 | (QPSK,1/2) | 1.0 | (16QAM,1/4) |
4 | (QPSK,3/4) | 1.5 | (16QAM,3/8) |
5 | (16QAM,1/2) | 2.0 | (64QAM,1/3) |
6 | (16QAM,3/4) | 3.0 | (64QAM,1/2) |
7 | (64QAM,2/3) | 4.0 | ....... |
8 | (64QAM,3/4) | 4.5 | ........ |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数据传输时,对于同一种DR,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被选择,而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作为备选。如对于DR为1.5的情况下,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QPSK,3/4)被选择,而可供备选的有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16QAM,3/8)。
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在进行数据传输时,按照现有技术中的MCS选择方案,对于某些即时信道,其MCS相应的链路性能往往不是最优的,而目前现有技术中没有通用的MCS选择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能够解决在数据传输时,MCS选择方案没有通用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比较不同调制编码组合的链路性能;根据比较的结果,选择所述调制编码组合中链路性能最优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的装置,包括:比较单元,用于比较不同调制编码组合的链路性能;选择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比较的结果,选择所述调制编码组合中链路性能最优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在数据传输时,采用先对MCS的链路性能进行比较,选择所述MCS中链路性能最优的MCS进行数据传输,提高了数据传输时MCS选择方案的通用性,同时调高了数据传输的质量和系统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七数据传输的装置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八数据传输的装置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九数据传输的装置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十数据传输的装置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一数据传输的装置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二数据传输的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能够解决在数据传输时,MCS选择方案没有通用性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相应的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装置,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一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如下:
步骤101,比较不同调制编码组合的链路性能;
所述不同调制编码组合可以是相同数据率下的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和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也可以是由不同数据率下的调制编码组合构成的若干个调制编码组合的集合。比较链路性能可以是比较表征调制编码组合链路性能的参数,通过比较所述链路性能的参数比较出不同调制编码组合的链路性能。
步骤102、根据比较的结果,选择所述调制编码组合中链路性能最优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
可以是根据比较的结果,选择相同数据率下的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和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其中的一个,作为该数据率下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也可以是根据比较的结果,选择不同调制编码组合集合的其中一个集合,将该集合作为系统集合进行数据传输。
具体应用中,比较方法和比较参数可能会不同,数据传输的实现方式也可能会不同,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具体说明。
实施例二、
参见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可以如下:
步骤201,随机生成设定数量的即时信道;
根据具体情况,也为了后续选择的客观性,随机生成的即时信道的数量可以设定的尽量大。
步骤202,将同一DR对应的MCS的子载波遍历生成的即时信道,获取相应子载波信噪比;
由于生成了多个即时信道,同一DR对应的MCS的子载波需要分别经历各个即时信道,并且分别获取各个即时信道相应的子载波信噪比,所述子载波信噪比是等效到AWGN(Additive white Gauss Noise,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的有效子载波信噪比,是可以比较大小的标量。
等效子载波信噪比可以根据子载波的信道响应获得。
步骤203,将两种MCS的子载波信噪比的差值和相应的判决门限进行比较,并统计遍历各个信道的比较结果;
将获得两种MCS遍历各个即时信道相应的子载波信噪比的差值和相应的判决门限进行比较。对于某个即时信道,如果相应子载波信噪比的差值大于相应的判决门限,则表示在该即时信道下,相应DR对应的两种MCS中,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的链路性能优于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如果子载波衰减变化的幅度小于相应的判决门限,则表示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的链路性能优于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
统计遍历各个信道后的比较结果,也就是统计遍历各个信道后相应的子载波信噪比的差值大于判决门限的次数和小于或等于判决门限的次数。子载波信噪比的差值大于判决门限的次数即是相应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链路性能优于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的次数,小于或等于判决门限的次数也就是相应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链路性能优于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的次数。
下面简单介绍具体的比较方法:
通过指数有效信干燥比映射公式(公式1)推导出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链路性能优于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的判决公式,利用该判决公式对相同DR的两种MCS的链路性能进行理论判决比较准确。
具体的获得过程如下:
β是一个与调制方式编码码率组合有关的校正参数;N表示子载波数量;γi表示子载波i的信干噪比;γeff表示子载波矢量{γi,i=1,...N}等效到AWGN(Additive white Gauss Noise,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取得相同BLER(Block Length Error Rate,误码率)的有效SINR(Signal Interference and NoiseRatio,信干燥比),是标量。
利用公式(1)可得不同MCS在AWGN信道下的γeff,相同数据率对应的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和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在AWGN信道下有一个性能差,则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链路性能优于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的条件是:
将(1)代入(2),有:
即:
上述公式(4)中,β是一个为使链路质量预测准确而通过仿真修正的值,其中βM为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方式的β值,βC为低阶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方式的β值,γi表示单个子载波的信干燥比,N为子载波数量,Λ是AWGN信道下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相对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的性能增益。
利用公式(4)可对同一数据率对应的两种调制编码组合的链路性能进行比较判断,即是当两种MCS的子载波信噪比的差值大于判决门限(Λ),则表示相同DR对应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链路性能优于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当两种MCS的子载波信噪比的差值小于判决门限,则表示相同DR对应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链路性能优于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
步骤204,选择链路性能优的次数最多的调制编码组合作为该数据率下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
根据统计的比较结果,如果同一数据率对应的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链路性能优的次数最多,则选择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作为该数据率下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相应的,如果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链路性能优的次数最多,则选择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作为该数据率下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
实施例三、
参见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可以如下:
步骤301,随机生成设定数量的即时信道;
根据具体情况,也为了后续选择的客观性,随机生成的即时信道的数量可以设定的尽量大。
步骤302,将同一DR对应的MCS的子载波遍历生成的即时信道,获取相应子载波衰减变化的幅度;
由于有多个即时信道,同一DR对应的MCS的子载波需要分别经历各个即时信道,并且分别获取各个即时信道相应的子载波衰减变化的幅度。
需要说明的是,子载波衰减变化的幅度只和即时信道相关,它反映的是该即时信道的属性,即将同一DR对应的两种MCS的子载波经历相同的即时信道,也将获得同样的子载波衰减变化的幅度,所以可任选其中一种。
步骤303,将子载波衰减变化的幅度和相应的判决门限进行比较,并统计遍历各个信道的比较结果;
将获得的各个即时信道相应的子载波衰减变化的幅度和相应的判决门限进行比较。对于某个即时信道,如果相应子载波衰减变化的幅度大于相应的判决门限,则表示在该即时信道下,相应DR对应的两种MCS中,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的链路性能优于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如果子载波衰减变化的幅度小于相应的判决门限,则表示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的链路性能优于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
统计遍历各个信道后的比较结果,也就是统计遍历各个信道后相应的子载波衰减变化的幅度大于判决门限的次数和小于或等于判决门限的次数。子载波衰减变化的幅度大于判决门限的次数即是相应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链路性能优于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的次数,小于或等于判决门限的次数也就是相应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链路性能优于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的次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一种DR,只要确定了子载波的数量,则与之相应的判决门限是确定不变的值。
下面简单介绍判决门限的获取方法:
通过指数有效信干燥比映射公式(公式1)推导出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链路性能优于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的判决公式,利用该判决公式对相同DR的两种MCS的链路性能进行理论判决比较准确。
具体的获得过程如下:
β是一个与调制方式编码码率组合有关的校正参数;N表示子载波数量;γi表示子载波i的信干噪比;γeff表示子载波矢量{γi,i=1,...N}等效到AWGN(Additive white Gauss Noise,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取得相同BLER(Block Length Error Rate,误块率)的有效SINR(Signal Interference and NoiseRatio,信干燥比),是标量。
利用公式(1)可得不同MCS在AWGN信道下的γeff,相同数据率对应的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和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在AWGN信道下有一个性能差,则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链路性能优于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的条件是:
分别表示AWGN信道下,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相同误码率下的子载波信噪比;Λ是AWGN信道下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相对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的性能增益。
将(1)代入(2),有:
可对上述公式进行变换,整理后有:
表2给出了部分调制编码方式的β。考虑β是一个为使链路质量预测准确而通过仿真修正的值,结合表2,相同DR的βM与βC比值,其中βM为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方式的β值,βC为低阶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方式的β值,可以近似得到:
表2给出了其中的8种MCS的β值及比值:
表2
将(5)和(6)带入(4),整理得:
公式(7)就是某种DR下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链路性能优于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判决公式。
其中,Δi为γi与的差值,N为子载波数量,βM是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的β值,Λ是AWGN信道下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相对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的性能增益。公式(7)的左边为子载波衰减变化的幅度;右边为某种DR下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链路性能优于低调高码率组合链路性能的判决门限。
将一种DR对应的MCS的子载波经历信道,将获得的子载波衰减变化的幅度代入公式(7),如果子载波衰减变化的幅度大于相应的判决门限,则表示该即时信道频率选择性衰落严重,该种DR对应的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链路性能优于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如果子载波衰减变化的幅度小于相应的判决门限,则表示该即时信道频率选择性衰落不严重,或是趋于平坦衰落信道,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链路性能优于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
可以看出,利用判决公式对相同DR对应的两种MCS的链路性能进行比较是较为准确的,该判决公式具备很强的通用性,针对不同DR,调整相应参数后都是适用的。
步骤304,选择链路性能优的次数最多的调制编码组合作为该数据率下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
根据统计的比较结果,如果同一数据率对应的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链路性能优的次数最多,则选择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作为该数据率下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相应的,如果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链路性能优的次数最多,则选择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作为该数据率下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
例如,表3是在某OFDMA系统下20000次随机生成的GSM-TU(GlobalSystem of Mobile-Typical Urban,移动全球系统-典型城市)信道,子载波衰减变化的幅度大于判决门限的次数。(3km/h 96)*表示终端移动速度3km/h、使用96个数据子载波;25*表示(16QAM 1/3)链路性能优于(QPSK 2/3)链路性能的次数,其余类推。
表3
(3km/h96)* | (60km/h96) | (120km/h96) | (3km/h48) | (3km/h144) | |
(16QAM1/3) | 25* | 8 | 6 | 0 | 2 |
(16QAM3/8) | 13018 | 13003 | 13217 | 14329 | 13053 |
(64QAM1/3) | 848 | 839 | 831 | 966 | 1000 |
(64QAM1/2) | 14267 | 14219 | 14501 | 15189 | 14219 |
在表3所统计的数据基础上,可计算出DR=4/3对应的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16QAM 1/3)在各种情况下链路性能优于低阶调制码率组合(QPSK 2/3)的概率不到0.1%,可以推出(QPSK 2/3)在大部分即时信道的链路性能优于(16QAM 1/3),其余可类推。
如DR=4/3{(16QAM 1/3),(QPSK 2/3)},(QPSK 2/3)链路性能优的次数最多,所以选择(QPSK 2/3),其他情况可类推得出。如DR=1.5,选择(16QAM3/8);DR=2.0,优先选择(16QAM 1/2);DR=3.0,选择(64QAM 1/2)。最后该系统选择的MCS的集合是{(QPSK 2/3)、(16QAM 3/8)、(16QAM 1/2)、(64QAM 1/2)}。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将子载波衰减变化的幅度和相应的理论判决门限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同一DR的两种MCS链路性能的优劣,由于是采用较严格的理论判决门限,判决的准确性高,通用性强。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的判断比较过程,可以是先验的,也就是说根据上述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中方法,比较每种DR下,哪种MCS的链路性能更优,从而在实时数据传输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参数,如DR,子载波数量等,从而选择合适的MSC进行数据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对某种DR下,不同MCS的链路性能进行实时的比较和选择,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四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四、
参见图4,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401,根据信道响应比较同一数据率对应不同调制编码组合的链路性能。
可以是根据信道响应获得某一数据率对应子载波衰减变化的幅度,将所述子载波衰减变化的幅度和相应的判决门限进行比较,如果所述子载波衰减变化的幅度大于相应的判决门限,则比较结果为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链路性能优于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如果所述子载波衰减变化的幅度小于或等于相应的判决门限,则比较结果为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链路性能优于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
也可以是根据信道响应获得某一数据率对应两种调制编码组合的子载波信噪比,将两种调制编码组合的子载波信噪比的差值和相应的判决门限进行比较,如果所述子载波信噪比大于相应的判决门限,则比较结果为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链路性能优于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如果所述子载波信噪比小于或等于相应的判决门限,则比较结果为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链路性能优于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
步骤402,根据比较结果,选择链路性能最优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
根据信道响应比较出同一数据率对应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的链路性能最优,则选择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进行数据传输;反之,如果比较出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的链路性能最优,则选择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的,根据比较结果对信道频率选择性衰落是否严重进行标记,具体可以是在系统中设置一个标志位,当比较出高阶调制码率组合链路性能更优是,将标志位设置为1;当比较出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的链路性能更优时,将标志位设置为0。数据传输时,如果标志位为1,则选择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如果标志位为0,则选择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通过仿真获得的相同误码率下的不同MCS的子载波信噪比,通过比较所述不同MCS的子载波信噪比对MCS的链路性能进行判断。
参见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如下,
步骤501,随机生成设定数量的即时信道;
根据具体情况,也为了后续选择的客观性,随机生成的即时信道的数量可以设定的尽量大。
步骤502,将同一DR对应两种MCS的子载波遍历即时信道,获取相应的相同误码率下的子载波信噪比;
所述相同误码率下的子载波信噪比可以通过仿真曲线获得,同一DR对应的两种MCS的子载波经历相同的即时信道,也就是在即时信道相对固定的情况下,进行信源的遍历,所述信源即是两种MCS的子载波数据信号。利用仿真能够获得各自的相同误码率下的子载波信噪比,有多个即时信道的情况也类似,每经历一个即时信道,都能获得两种MCS相应的相同误码率下的子载波信噪比。
步骤503,比较两种MCS相同误码率下子载波信噪比的大小,并统计经历每个即时信道的比较结果;
将经历相同即时信道的同一DR对应的两种MCS相同误码率下子载波信噪比进行比较,所述比较结果是,相同误码率下子载波信噪比小的MCS链路性能优于子载波信噪比大的MCS。由于有多个即时信道,所以会对经历每个即时信道后得到的相应的相同误码率下的子载波信噪比的大小进行比较。
统计经历各个信道后的比较结果,可以是统计相同误码率下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链路子载波信噪比小于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子载波信噪比的次数,或者是统计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链路子载波信噪比大于或等于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子载波信噪比的次数。
步骤504,选择链路性能优的次数最多的MCS作为该数据率下的MCS进行数据传输。
根据统计的比较结果,如果同一数据率对应的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链路性能优的次数最多,则选择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作为该数据率下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相应的,如果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链路性能优的次数最多,则选择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作为该数据率下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
例如,某多载波系统,在200个随机生成的即时信道下,DR=4/3对应的两种MCS:{(16QAM 1/3)、(QPSK 2/3)},经过比较统计,在159个随机信道中,相同误码率下(16QAM 1/3)的子载波信噪比大于(QPSK 2/3)的子载波信噪比,仅在41个即时信道中(16QAM 1/3)的子载波信噪比小于(QPSK2/3)的子载波信噪比,所以,对于DR=4/3,选择(QPSK 2/3)进行数据传输。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是通过比较相同误码率下的子载波信噪比,对相同DR对应的两种MCS链路性能的相对优劣进行判定。由于相同误码率下的子载波信噪比能够准确客观的反映其链路性能,利用该判定标准,可以准确的判断出相同DR对应的MCS链路性能的相对优劣,通用性强。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是用相同误码率下子载波信噪比的大小进行比较,而确定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与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链路性能的优劣进行举例说明的,当然也可以用相同子载波信噪比下误码率的大小进行比较而确定两种调制编码组合链路性能的优劣,即是相同子载波信噪比下误码率小的调制编码组合链路性能相对更优。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二至实施例五是针对系统定义的某种DR对应的两种MCS的选择进行描述的,对于系统定义的其他DR,按照上述方法可类推得出。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通过比较相同发射功率下系统的吞吐量判定各个MCS集合的链路性能的优劣。
参见图6,本发明实施例六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图,可以如下:
步骤601:随机生成设定次数的即时信道;
根据具体情况,也为了后续选择的客观性,随机生成的即时信道的数量可以设定的尽量大。
步骤602:将穷举出的MCS集合的子载波遍历所述即时信道,获得相应的相同发射功率下系统的吞吐量;
每个多载波系统定义的DR种类都不尽相同,在系统定义种类的DR中穷举产生系统允许的若干个MCS集合,可以是允许的全部MCS集合,也可以是允许的部分MCS集合,各个集合经历每一个即时信道,都能获得相应的相同发射功率下系统的吞吐量;
步骤603:比较各个MCS集合相同发射功率下系统吞吐量的大小,并将遍历各个信道的系统吞吐量进行累加;
在经历某个即时信道后,比较各个MCS集合经历该即时信道后相同发射功率下的系统吞吐量,吞吐量大的MCS集合的链路性能较优,由于有多个即时信道,可以比较经历各个信道的系统吞吐量。并将各个MCS集合在各个即时信道下的系统吞吐量进行相应的累加。
步骤604:选择累加后系统吞吐量最大的MCS集合作为系统集合进行数据传输。
各个MCS集合在遍历信道后能够得到每个即时信道相应的系统吞吐量,将各个MCS集合在遍历各个即时信道后的系统吞吐量进行累加,获得各个MCS集合对应系统吞吐量的总和,比较各个MCS集合系统吞吐量的总和,选择系统吞吐量总和最大的MCS集合。
通常传输系统会选择多种DR,每种DR选择一个或者两个MCS,由系统选择的多种MCS共同的构成一个系统MCS集合,在进行数据传输时,系统可以根据速率、信道带宽等等条件,从所述系统MCS集合中选择某种DR对应的一个MCS进行数据传输。
可以看出,通过对系统吞吐量累加后总和的比较,定量客观的比较出了各个MCS集合的链路性能的优劣。
例如,系统定义了四种DR:{{(QPSK 2/3),(16QAM 1/3)}、{(QPSK 3/4),(16QAM 3/8)}、{(16QAM 1/2),(64QAM 1/3)}、{(16QAM 3/4),(64QAM 1/2)}},系统一般对于每种DR只取一个MCS,所以上述四种DR最多可以穷举出的MCS的集合有: 种。
如其中的三种系统MCS集合为,集合1为{(QPSK 2/3)、(QPSK 3/4)、(16QAM 1/2)、(16QAM 3/4)};集合2是{(16QAM 1/3)、(QPSK 3/4)、(64QAM1/3),(16QAM 3/4)};集合3是{(QPSK 2/3)、(16QAM 3/8)、(16QAM 1/2)、(64QAM 1/2)}。
各自累加遍历信道后的系统吞吐量,集合3在遍历的各个信道中相同发射功率下经过累加的系统吞吐量的总和最大,所以集合3的链路性能最好,在上述3种集合中选择集合3作为系统集合。
如系统能够允许集合4(包括上述三种集合的所有类型的MCS),经过信道遍历,集合4的链路性能一定会优于上述三种集合。当然更理想的情况是系统允许由各种MCS组成的集合,针对即时信道的变化而对工作MCS做相应的调整,使得工作MCS总是最适合在即时信道中传输,系统性能可达到最优。
在系统允许集合4或者包含更多MCS的集合的情况下,可以对即时信道频率选择性衰落是否严重进行标记,当信道响应表明此时即时信道的频率选择性衰落严重时,对此时的信道进行频率选择性衰落严重标记。具体可以是,对于某种DR,当比较出高阶调制码率组合链路性能更优时,将标志位设置为1;当比较出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的链路性能更优时,将标志位设置为0。数据传输时,如果标志位为1,则选择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如果标志位为0,则选择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而对信道频率选择性衰落是否严重的判断,可利用实施例二或者实施例三所述的判决公式共同作出。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通过比较相同发射功率下各个MCS集合对应的系统吞吐量来判断各个MCS集合的链路性能,选择MCS集合中链路性能最优的MCS集合,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通用性。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是用相同发射功率下的系统吞吐量大小的比较,来判定各个MCS集合的链路性能进行举例说明的,当然也可以用相同系统吞吐量下发射功率大小的比较来确定各个MCS集合的链路性能,即是相同系统吞吐量下发射功率小的MCS集合链路性能更优,当然也可以是通过其它能够表征MCS集合系统性能的参数的比较,来判定各个MCS集合的链路性能。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数据传输的装置,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所述装置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七、
参见图7,本发明实施例七数据传输的装置示意图,可以包括:
比较单元710,用于比较不同调制编码组合的链路性能。
比较单元710可以用于根据具体链路性能参数比较出不同调制编码组合的链路性能。
选择传输单元720,用于根据比较的结果,选择所述调制编码组合中链路性能最优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
选择传输单元720可以用于根据统计的比较结果,或者其他的比较结果进行调制编码组合的选择和相应数据传输。
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七所述装置的功能可以根据实施例一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
实施例八、
参见图8,本发明实施例八数据传输的装置示意图,可以包括:
比较单元810,用于比较不同调制编码组合的链路性能。
比较单元810可以用于根据具体链路性能参数比较出不同调制编码组合的链路性能。
选择传输单元820,用于根据比较的结果,选择所述调制编码组合中链路性能最优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
选择传输单元820可以用于根据统计的比较结果,或者其他的比较结果进行调制编码组合的选择和相应数据传输。
所述比较单元810可以进一步包括:
第一获得子单元811,用于根据信道响应获得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和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经历信道后的子载波信噪比,所述子载波信噪比为等效到AWGN信道下的有效子载波信噪比。
第一比较子单元812,用于比较所述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与所述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的子载波信噪比之差是否大于预设的判决门限,如果是,则所述比较结果为所述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的链路性能优于所述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所述判决门限为所述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与所述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AWGN信道下的性能增益。
比较单元810具体是比较某一数据率对应的高阶调制低码率和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的遍历各个信道后的链路性能;
选择传输单元820在统计比较的结果后,根据统计的比较结果,选择所述调制编码组合中链路性能优的次数最大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
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八所述装置的功能可以根据实施例二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
实施例九、
参见图9,本发明实施例九数据传输的装置示意图,可以包括:
比较单元910,用于比较不同调制编码组合的链路性能。
比较单元910可以用于根据具体链路性能参数比较出不同调制编码组合的链路性能。
选择传输单元920,用于根据比较的结果,选择所述调制编码组合中链路性能最优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
选择传输单元920可以用于根据统计的比较结果,或者其他的比较结果进行调制编码组合的选择和相应数据传输。
所述比较单元910可以进一步包括:
第二获得子单元911,可以用于根据信道响应获得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和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经历信道后的子载波衰减变化的幅度;
第二比较子单元912,可以用于比较所述调制编码组合的子载波衰减变化的幅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判决门限,如果是,则所述比较结果为所述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的链路性能优于所述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所述判决门限由调制编码组合间的性能增益、调制编码组合的校正参数以及子载波数量确定。
比较单元910具体是比较某一数据率对应的高阶调制低码率和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的遍历各个信道后的链路性能;
选择传输单元920在统计比较的结果后,根据统计的比较结果,选择所述调制编码组合中链路性能优的次数最大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
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九所述装置的功能可以根据实施例三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
实施例十、
参见图10,本发明实施例十数据传输的装置示意图,可以包括:
比较单元1010,用于比较不同调制编码组合的链路性能。
比较单元1010可以用于根据信道响应比较出不同调制编码组合的链路性能。
选择传输单元1020,用于根据比较的结果,选择所述调制编码组合中链路性能最优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比较单元1010可以比较同一数据率对应不同调制编码组合的链路性能。
所述比较单元1010可以是根据信道响应获得某一数据率对应子载波衰减变化的幅度,将所述子载波衰减变化的幅度和相应的判决门限进行比较,如果所述子载波衰减变化的幅度大于相应的判决门限,则比较结果为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链路性能优于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如果所述子载波衰减变化的幅度小于或等于相应的判决门限,则比较结果为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链路性能优于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
所述比较单元1010也可以是根据信道响应获得某一数据率对应两种调制编码组合的子载波信噪比,将两种调制编码组合的子载波信噪比的差值和相应的判决门限进行比较,如果所述子载波信噪比大于相应的判决门限,则比较结果为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链路性能优于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如果所述子载波信噪比小于或等于相应的判决门限,则比较结果为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链路性能优于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
标记单元1030,用于在比较出某一数据率对应的高阶调制低码率和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的链路性能后,对相应信道的频率选择性衰落是否严重进行标记。
所述标记子单元1030具体可以根据比较结果(具体可以根据实施例二的公式4,或者实施例三的公式8进行比较)对信道频率选择性衰落是否严重进行标记,具体可以是在系统中设置一个标志位,当比较出高阶调制码率组合链路性能更优时,将标志位设置为1;当比较出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的链路性能更优时,将标志位设置为0。数据传输时,如果标志位为1,则选择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如果标志位为0,则选择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
选择传输单元1020可以根据标志位对同一数据率对应的不同调制编码组合进行选择和数据传输,例如,当标志位为1时,选择高阶调制码率组合;当标志位为0时,选择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
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十所述装置的功能可以根据实施例四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
实施例十一、
参见图11,本发明实施例十一数据传输装置示意图,可以包括:
比较单元1110,用于比较不同调制编码组合的链路性能。
比较单元1110可以用于通过仿真比较出不同调制编码组合的链路性能。
选择传输单元1120,用于根据比较的结果,选择所述调制编码组合中链路性能最优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
选择传输单元1120可以用于根据统计的比较结果,或者其他的比较结果进行调制编码组合的选择和相应数据传输。
所述比较单元1110可以进一步包括:
第四获得子单元1111,用于通过仿真获得所述调制编码组合经历信道后的相同误码率下的子载波信噪比;
第四比较子单元1112,用于比较所述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的子载波信噪比是否大于所述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的子载波信噪比,如果是,则所述比较的结果为所述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的链路性能优于所述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
第四获得子单元1111还可以用于通过仿真获得所述调制编码组合经历信道后相同子载波信噪比下的误码率。
第四比较子单元1112还可以用于比较所述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的误码率是否大于所述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的误码率,如果否,则所述比较的结果为所述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的链路性能优于所述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
所述比较单元1110具体是比较某一数据率对应的高阶调制低码率和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的遍历各个信道后的链路性能;
所述选择传输单元1120在统计比较的结果后,根据统计的比较结果,选择所述调制编码组合中链路性能优的次数最大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
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十一所述装置的功能具体可以根据实施例五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
实施例十二、
参见图12,本发明实施例十二数据传输装置示意图,可以包括:
比较单元1210,用于比较不同调制编码组合的链路性能。
比较单元1210可以用于通过比较不同调制编码组合集合表征链路性能的性能参数,来比较不同调制编码组合的链路性能。
选择传输单元1220,用于根据比较的结果,选择所述调制编码组合中链路性能最优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比较单元1210可以进一步包括:
第五获得子单元1211,用于获得不同调制编码组合集合遍历各个信道后累加的相同发射功率下的系统吞吐量。
第五比较子单元1212,用于比较所述不同调制编码组合集合累加的系统吞吐量,所述比较的结果为所述累加的系统吞吐量最大的调制编码组合集合的链路性能最优。
第五获得子单元1211还可以用于获得不同调制编码组合集合遍历各个信道后累加的相同系统吞吐量下发射功率。
第五比较子单元1212还可以用于比较所述不同调制编码组合集合累加的系统发射功率,所述比较的结果为所述累加的系统发射功率最小的调制编码组合集合的链路性能最优。
选择传输单元1220选择链路性能最优的调制编码组合集合作为系统集合进行数据传输。
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十二所述装置的功能可以根据实施例六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数据传输时,由于是利用准确的判定标准对不同调制编码组合的链路性能进行判定,判定的准确性很高,调制编码组合选择的通用性很强,能够有效的提高数据传输的质量和系统性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6)
1.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比较不同调制编码组合的链路性能;
根据比较的结果,选择所述调制编码组合中链路性能最优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比较不同调制编码组合的链路性能,包括:
根据信道响应获得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和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经历信道后子载波信噪比;
比较相同数据率下的所述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与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的子载波信噪比之差是否大于第一判决门限,如果是,则所述比较结果为所述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的链路性能优于所述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所述子载波信噪比为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下的有效子载波信噪比,所述第一判决门限为所述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与所述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在AWGN信道下的性能增益;
或者,
根据信道响应获得某一数据率对应调制编码组合经历信道后的子载波衰减变化的幅度;
比较所述调制编码组合的子载波衰减变化的幅度是否大于第二判决门限,如果是,则所述比较结果为所述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的链路性能优于所述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所述第二判决门限由调制编码组合间的性能增益、调制编码组合的校正参数以及子载波数量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比较出某一数据率对应的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和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的链路性能后,对相应信道的选择性衰落是否严重进行标记;
根据所述标记选择相应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比较不同调制编码组合的链路性能,还包括:
比较某一数据率对应的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和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遍历至少一个信道后的链路性能;
所述根据比较的结果,选择所述调制编码组合中链路性能最优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根据比较结果,选择所述调制编码组合中链路性能优的次数最多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
6.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比较不同调制编码组合的链路性能;
根据比较的结果,选择所述调制编码组合中链路性能最优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比较不同调制编码组合的链路性能,包括:
通过仿真获得某一数据率对应的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和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经历信道后的相同误码率下的子载波信噪比;
比较所述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的子载波信噪比是否大于所述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的子载波信噪比,如果是,则所述比较的结果为所述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的链路性能优于所述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
或者,
通过仿真获得某一数据率对应的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和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经历信道后的相同子载波信噪比下的误码率;
比较所述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的所述误码率是否大于所述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的所述误码率,如果是,则所述比较的结果为所述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的链路性能优于所述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比较不同调制编码组合的链路性能,包括:
比较某一数据率对应的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和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遍历至少一个信道后的链路性能;
所述根据比较的结果,选择所述调制编码组合中链路性能最优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根据比较结果,选择所述调制编码组合中链路性能优的次数最多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
8.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比较不同调制编码组合集合的链路性能;
根据比较结果,选择所述调制编码组合集合中链路性能最优的调制编码组合集合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比较不同调制编码组合集合的链路性能包括:
获取不同调制编码组合集合遍历至少一个信道后累加的相同发射功率下的系统吞吐量;比较所述不同调制编码组合集合累加的相同发射功率下的系统吞吐量,所述比较的结果为所述累加的相同发射功率下的系统吞吐量最大的调制编码组合集合的链路性能最优;
或者,
所述比较不同调制编码组合集合的链路性能包括:
获取不同调制编码组合集合遍历至少一个信道后累加的相同系统吞吐量下的发射功率;比较所述不同调制编码组合集合累加的相同系统吞吐量下的发射功率,所述比较的结果为所述累加的相同系统吞吐量下的发射功率最小的调制编码组合集合的链路性能最优。
9.一种数据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比较不同调制编码组合的链路性能;
选择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比较的结果,选择所述调制编码组合中链路性能最优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比较单元包括:
第一获得子单元,用于根据信道响应获得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和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经历信道后的子载波信噪比,所述子载波信噪比为AWGN信道下的有效子载波信噪比;
第一比较子单元,用于比较相同数据率下的所述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与所述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的子载波信噪比之差是否大于预设的判决门限,如果是,则所述比较结果为所述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的链路性能优于所述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所述判决门限为所述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与所述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AWGN信道下的性能增益;
或者,
第二获得子单元,用于根据信道响应获得某一数据率对应调制编码组合的子载波衰减变化的幅度;
第二比较子单元,用于比较所述调制编码组合的子载波衰减变化的幅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判决门限,如果是,则所述比较结果为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的链路性能优于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所述判决门限由调制编码组合间的性能增益、调制编码组合的校正参数以及子载波数量确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标记单元,用于在比较出某一数据率对应的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和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的链路性能后,对相应信道的频率选择性衰落是否严重进行标记;
所述选择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标记,选择相应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数据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某一数据率对应的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和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的遍历至少一个信道后的链路性能;
所述选择传输单元根据比较结果,选择所述调制编码组合中链路性能优的次数最多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
12.一种数据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比较不同调制编码组合的链路性能;
选择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比较的结果,选择所述调制编码组合中链路性能最优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比较单元包括:
第四获得子单元,用于通过仿真获得所述调制编码组合经历信道后的相同误码率下的子载波信噪比;
第四比较子单元,用于比较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的子载波信噪比是否大于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的子载波信噪比,如果是,则所述比较的结果为所述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的链路性能优于所述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某一数据率对应的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和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的遍历至少一个信道后的链路性能;
所述选择传输单元根据比较结果,选择所述调制编码组合中链路性能优的次数最多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
14.一种数据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比较不同调制编码组合的链路性能;
选择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比较的结果,选择所述调制编码组合中链路性能最优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比较单元包括:
第四获得子单元,用于通过仿真获得所述调制编码组合经历信道后的相同子载波信噪比下的误码率;
第四比较子单元,用于比较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的所述误码率是否大于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的所述误码率,如果是,则所述比较的结果为所述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的链路性能优于所述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单元比较某一数据率对应的高阶调制低码率组合和低阶调制高码率组合的遍历至少一个信道后的链路性能;
所述选择传输单元根据比较结果,选择所述调制编码组合中链路性能优的次数最多的调制编码组合进行数据传输。
16.一种数据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比较不同调制编码组合集合的链路性能;
选择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比较的结果,选择所述调制编码组合集合中链路性能最优的调制编码组合集合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比较单元包括:
第五获得子单元,用于获得不同调制编码组合集合遍历至少一个信道后累加的相同发射功率下的系统吞吐量;
第五比较子单元,用于比较所述不同调制编码组合集合累加的相同发射功率下的系统吞吐量,所述比较的结果为所述累加的相同发射功率下的系统吞吐量最大的调制编码组合集合的链路性能最优;
或者,
所述比较单元包括:
第五获得子单元,用于获得不同调制编码组合集合遍历至少一个信道后累加的相同系统吞吐量下的发射功率;
第五比较子单元,用于比较所述不同调制编码组合集合累加的相同系统吞吐量下的发射功率,所述比较的结果为所述累加相同系统吞吐量下的发射功率最小的调制编码组合集合的链路性能最优。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0408072A CN101335590B (zh) | 2008-07-17 | 2008-07-17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0408072A CN101335590B (zh) | 2008-07-17 | 2008-07-17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35590A CN101335590A (zh) | 2008-12-31 |
CN101335590B true CN101335590B (zh) | 2012-04-04 |
Family
ID=40197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0408072A Active CN101335590B (zh) | 2008-07-17 | 2008-07-17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33559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04895B (zh) * | 2009-12-21 | 2014-12-10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针对系统干扰共存的动态仿真方法及装置 |
CN102469564A (zh) * | 2010-11-16 | 2012-05-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确定下行功率增益调整策略的方法及装置 |
US8953659B2 (en) | 2011-07-06 | 2015-02-10 | Broadcom Corporation | Response frame modulation coding set (MCS) selection within single user,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TWI478562B (zh) * | 2011-07-06 | 2015-03-21 | Broadcom Corp | 通訊設備及通訊裝置的操作方法 |
CN104821857B (zh) * | 2015-05-14 | 2017-02-22 | 东南大学 | 一种mmse检测下的链路级仿真到系统级仿真的接口方法 |
CN105873118B (zh) * | 2016-06-17 | 2019-05-31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室内Wi-Fi质量评估设备及方法 |
CN108322415B (zh) * | 2017-01-16 | 2020-06-05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一种多载波频幅相组合调制及解调方法 |
CN108289022A (zh) * | 2018-01-11 | 2018-07-17 | 中国矿业大学 | 多用户noma的一种自适应等效子载波分配系统及方法 |
CN110430034B (zh) * | 2019-06-25 | 2020-09-25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无源光网络物理层数据加密方法及装置 |
CN111711858B (zh) * | 2020-06-08 | 2022-10-14 |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集成芯片及视频图像处理系统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51488A (zh) * | 2003-05-27 | 2006-03-22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在自适应调制中用适当阈值选择调制方法的数据通信装置 |
-
2008
- 2008-07-17 CN CN2008100408072A patent/CN10133559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51488A (zh) * | 2003-05-27 | 2006-03-22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在自适应调制中用适当阈值选择调制方法的数据通信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35590A (zh) | 2008-12-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35590B (zh)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
EP2140595B1 (en) | Method for selecting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mcs) index based on frequency selectivity | |
US8335152B2 (en) |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unit for adaptive coding, modul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data word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7848439B2 (en)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EP1652361B1 (en) | Power allocation for throughput enhancement in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20050105589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ve power control for an OFDM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8208569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 |
US8315295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signing modulation and coding set of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20090316635A1 (en) | Method and frame structure for supporting d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 and dynamic power allocation in frequency reuse partitioning based OFDMA system | |
US8279887B2 (en) | Selection of radio resources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EP1549093A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adaptively according to frequency reuse rates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 |
CA2619489A1 (en) |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qi reporting method | |
KR20040097260A (ko) | 전송 모드 최적화 방법 | |
US8767668B2 (en) | Reporting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 |
CN101507215A (zh) | 用于信道相关的时域和频域的方法 | |
CN110868716B (zh) | 一种基于连续子载波分组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 | |
CN101420400B (zh) | 多载波系统物理层模式选择优化方法 | |
Aguilar et al. | Mutual information effective SNR mapping algorithm for fast link adaptation model in 802.16 e | |
JP5541500B2 (ja) | マルチキャリア通信の干渉電力推定方法および受信機 | |
Li et al. |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IEEE802. 16-2004 system in jamming environment via link adaptation | |
Mumtaz et al. | Enhanced algorithm for link to system level interface mapping | |
Clancy | Adaption overhead in time-varying cognitive radio channels | |
Lee et al. |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channel estimation based on pilot structure variations for cellular OFDMA systems | |
Zhou et al. | Context-resilient capacity-achieving rateless code for OFDM channels with frequency diversity | |
Bahai et al. | Performance over Time-Invariant Channel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