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24979B - 一种基于手机的随身物品防盗网络及防盗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手机的随身物品防盗网络及防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24979B
CN101324979B CN2008101416818A CN200810141681A CN101324979B CN 101324979 B CN101324979 B CN 101324979B CN 2008101416818 A CN2008101416818 A CN 2008101416818A CN 200810141681 A CN200810141681 A CN 200810141681A CN 101324979 B CN101324979 B CN 1013249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carry
articles
identifier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4168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24979A (zh
Inventor
左自强
王书琪
张进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81014168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249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24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49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249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49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手机的随身物品防盗网络及防盗方法,所述防盗网络包括包含RFID模块的手机及贴有RFID标签的随身物品;所述手机周期性广播所述随身物品贴有的RFID标签的识别号,并在未获得所述随身物品发送的反馈信号时发出告警信号;所述随身物品通过其贴有的RFID标签在工作距离内接收所述手机的广播信号,并在广播的识别号与自身贴有的RFID标签的识别号一致时向所述手机发送反馈信号。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利用RFID技术防止了包括手机在内的随身物品的被盗或者丢失。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手机的随身物品防盗网络及防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盗网络及防盗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手机的随身物品防盗网络及防盗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出门在外最担心的就是随身物品被盗或者丢失,其中,手机是一种经常被盗的随身物品。目前,防止手机被盗的方法中一类是基于事后补救,即采用SIM卡更换、语音识别、指纹识别等方法在手机被非法使用时,禁止手机的正常功能,这种方法能防止手机信息被非法使用,给盗窃者制造了麻烦,但并不能挽回手机所有者的经济损失;另一类是手机被盗后自动发出报警信号,即在手机与特制的手机套或者手机链脱离后,由手机自动发出报警信号,这种方法需要特制的手机套或者手机链,并且在手机所有者从手机套中取出手机时,手机也会发出警报,故使用不便。
申请号为200710073100.7,名称为“一种近距离双向提醒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近距离双向提醒方法,该方法通过一对装在分开的载体上并且相配合的提醒器报警;所述提醒器包括集成在一起的射频接收器、射频发射器和报警器;第一提醒器的射频发射器发射的脉冲波由第二提醒器的射频接收器接收,第二提醒器的射频发射器发射的脉冲波由第一提醒器的射频接收器接收;当两个提醒器之间的距离超过设定的距离,两个提醒器上的报警器同时报警。该专利中,载有提醒器的两个载体达到临界距离时具有报警功能,但是仍具有以下不足:
1、接收装置采用带供电单元的分立器件,体积大,重量大,携带不便,钥匙、钱包等体积较小的随身物品使用该方法时较为不便;
2、发射和接收模块必须成对使用;
3、无法避免发射和接收模块所在的随身物品同时丢失的可能;
4、无法提供用户界面,从而无法满足用户对随身物品保护的个性化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手机的随身物品防盗网络及防盗方法,利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it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防止了包括手机在内的随身物品的被盗或者丢失。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手机的随身物品防盗网络,所述防盗网络包括包含RFID模块的手机及贴有RFID标签的随身物品;所述手机周期性广播所述随身物品贴有的RFID标签的识别号,并在未获得所述随身物品发送的反馈信号时发出告警信号;所述随身物品通过其贴有的RFID标签在工作距离内接收所述手机的广播信号,并在广播的识别号与自身贴有的RFID标签的识别号一致时向所述手机发送反馈信号。
上述方案中,所述手机还包括控制器及天线,所述RFID模块进一步包括数据发送通道及数据接收通道,所述手机广播的识别号在所述控制器控制下依次通过所述数据发送通道及所述天线加以发送,所述随身物品的反馈信号依次通过所述天线及所述数据接收通道传输给所述控制器。
上述方案中,所述数据发送通道进一步包括载波发生模块、调制模块以及发送模块,所述载波发生模块生成的载波在所述调制模块被所述手机广播的识别号加以调制,得到的调制结果再经由所述发送模块及所述天线加以发送;所述数据接收通道进一步包括滤波模块、放大模块以及解调模块,通过所述天线接收的所述随身物品的反馈信号依次通过所述滤波模块、放大模块以及解调模块加以滤波、放大及解调后,传输给所述控制器。
上述方案中,所述RFID模块及所述RFID标签的工作距离为1m,工作频率为135kHz或者13.56MHz。
上述方案中,所述防盗网络包含的随身物品为腰带、戒指、钥匙、钱包及笔记本电脑中的一件或者一件以上。
一种基于手机的随身物品防盗方法,通过基于手机的随身物品防盗网络实现,所述防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手机广播所述防盗网络中被搜索的随身物品贴有的RFID标签的识别号;
b、经过预设的等待时间,所述手机未接收到所述随身物品发送的反馈信号,则发出告警信号,并报告所述随身物品已丢失。。
上述方案中,所述手机广播所述识别号之后,所述防盗网络中所有工作距离内的随身物品均接收所述广播,并比较自身贴有的RFID标签的识别号与广播的识别号,若两者一致,向手机发出反馈信号。
上述方案中,所述防盗网络包含一件以上的随身物品时,所述手机分别通过所述防盗方法对所述防盗网络包含的各个随身物品进行搜索。
上述方案中,所述手机周期性对所述防盗网络包含的各个随身物品进行搜索,周期的长度为1s。
上述方案中,所述防盗网络包含的随身物品是用户通过所述手机的用户界面,从初始化防盗功能时所述手机搜索到的随身物品中选择确定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手机的随身物品防盗网络通过在手机内增加RFID模块,在随身物品粘贴RFID标签实现了基于手机的RFID无线网络,由于RFID标签轻巧简便且价格便宜,因此该防盗网络的使用较为方便;进一步地,使用该防盗网络实现基于手机的随身物品的防盗时,当手机与被搜索的随身物品的距离超过RFID模块及标签的工作距离时,手机将无法接收到该随身物品发送的反馈信号,便发出告警信号;由于手机广播该随身物品的周期较短,一般为1s,因此,无论是手机丢失还是随身物品丢失,均可及时提示用户;另外,戒指或者腰带等随身物品上贴有RFID标签时,即使手机与其它随身物品同时丢失,手机同样会发出告警信号并提示戒指或者腰带等随身物品已丢失,从而起到提示用户的作用;也就是说,使用该防盗网络的防盗方法提高了防盗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手机的随身物品防盗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基于手机的随身物品防盗网络中的手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基于手机的随身物品防盗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一种基于手机的随身物品防盗网络,包括:包含RFID模块的手机及N(N为正整数)件贴有RFID标签的随身物品;手机周期性广播随身物品贴有的RFID标签的识别号,并在未获得随身物品发送的反馈信号时发出告警信号;随身物品通过其贴有的RFID标签在工作距离内接收手机的广播信号,并在广播的识别号与自身贴有的RFID标签的识别号一致时向手机发送反馈信号。其中,手机包含的RFID模块及随身物品贴有的RFID标签的工作距离为1m,工作频率为135kHz或者13.56MHz,并且防盗网络包含的随身物品可以为腰带、戒指、钥匙、钱包及笔记本电脑等物品中的一件或者几件。
参照图2,上述防盗网络中的手机除包括RFID模块,还包括控制器及天线,其中,RFID模块包括数据发送通道及数据接收通道,而数据发送通道进一步包括载波发生模块、调制模块以及发送模块,数据接收通道进一步包括滤波模块、放大模块以及解调模块;发送广播的识别号时,载波发生模块生成的载波在调制模块被控制器控制发送的识别号加以调制,得到的调制结果再经由发送模块及天线加以发送;接收反馈信号时,通过天线接收的随身物品的反馈信号依次通过滤波模块、放大模块以及解调模块加以滤波、放大及解调后,传输给控制器。
构建好上述防盗网络后,用户即可以通过手机的用户界面初始化防盗功能,即由手机通过RFID标签的识别号搜索工作距离内的随身物品,对于搜索到的随身物品,若该随身物品名称已与其贴有的RFID标签的识别号关联,则手机在其屏幕上显示该随身物品名称,否则,手机在其屏幕上显示该随身物品贴有的RFID标签的识别号;对于搜索到的随身物品,用户可以进一步通过用户界面关联随身物品名称与其贴有的RFID标签的识别号或者更改随身物品名称。防盗功能初始化结束后,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的用户界面,从初始化防盗功能时手机搜索到的随身物品中选择确定防盗网络包含的随身物品,即确定哪些工作距离内的随身物品需要进行防盗保护,随后即可启动防盗功能。
参照图3,防盗网络中一件随身物品的防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手机广播防盗网络中被搜索的随身物品贴有的RFID标签的识别号,广播数据帧格式遵循识别器命令的格式规定,包括:起始位、标识位、命令字、参数、数据、校验位,停止位;手机广播该识别号之后,防盗网络中所有工作距离内的随身物品均接收该广播,并比较自身贴有的RFID标签的识别号与广播的识别号,若两者一致,向手机发出反馈信号,否则,无须向手机发出反馈信号;即只有被搜索的随身物品位于工作距离内,手机才有可能接收到反馈信号,反馈信号帧格式遵循标签反馈信号的格式规定,包括:起始位、标识位、数据、校验位,停止位;
S302:经过预设的等待时间,比如20ms之后,若手机未接收到该随身物品发送的反馈信号,则发出告警信号,并在手机屏幕上报告该随身物品已丢失;否则,手机无须发出告警信号。对于手机屏幕上报告丢失的随身物品,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的用户界面主动选择取消对该随身物品的防盗保护,即防盗网络不再包含该随身物品。
即:若手机要搜索识别号为001的钱包,手机广播编号“001”,所有工作距离内的随身物品均接收该广播,并比较自身贴有的RFID标签的识别号与“001”,若两者一致,则向手机发出反馈信号,告知手机自身的存在,否则,无须向手机发出反馈信号;经过20ms后,若手机未接收到钱包的反馈信号,则发出告警信号,并在手机屏幕上报告钱包已丢失,否则,手机无须发出告警信号,认为当前钱包仍安全。
当防盗网络包含一件以上的随身物品时,手机根据用户确定的顺序,依次通过图3所示的防盗方法对防盗网络包含的各个随身物品进行搜索,其中,用户通过手机的用户界面确定手机对各个随身物品的搜索顺序。并且,手机将周期性地对防盗网络包含的各个随身物品进行搜索,周期的长度为1s。因此,即使是手机丢失引发的告警信号,由于手机的搜索周期很短,手机可以在用户的可听范围内及时发出告警,从而及时提示用户加以注意;另外,戒指或者腰带等随身物品上贴有RFID标签时,即使手机与其它随身物品同时丢失,手机同样会发出告警信号并提示戒指或者腰带等随身物品已丢失;也就是说,使用上述防盗网络的防盗方法可以提高防盗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手机的随身物品防盗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网络包括包含无线射频识别模块的手机及贴有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随身物品,所述随身物品为一件或者几件;所述手机周期性广播所述随身物品贴有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识别号,并在未获得所述随身物品发送的反馈信号时发出告警信号;所述随身物品通过其贴有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在工作距离内接收所述手机的广播信号,并在广播的识别号与自身贴有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识别号一致时向所述手机发送反馈信号;
所述手机还包括控制器及天线,所述无线射频识别模块进一步包括数据发送通道及数据接收通道,所述手机广播的识别号在所述控制器控制下依次通过所述数据发送通道及所述天线加以发送,所述随身物品的反馈信号依次通过所述天线及所述数据接收通道传输给所述控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机的随身物品防盗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发送通道进一步包括载波发生模块、调制模块以及发送模块,所述载波发生模块生成的载波在所述调制模块被所述手机广播的识别号加以调制,得到的调制结果再经由所述发送模块及所述天线加以发送;所述数据接收通道进一步包括滤波模块、放大模块以及解调模块,通过所述天线接收的所述随身物品的反馈信号依次通过所述滤波模块、放大模块以及解调模块加以滤波、放大及解调后,传输给所述控制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机的随身物品防盗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射频识别模块及所述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工作距离为1m,工作频率为135kHz或者13.56MHz。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机的随身物品防盗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网络包含的随身物品为腰带、戒指、钥匙、钱包及笔记本电脑中的一件或者一件以上。
5.一种基于手机的随身物品防盗方法,通过基于手机的随身物品防盗网络实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手机周期性广播所述防盗网络中被搜索的随身物品贴有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识别号,所述随身物品为一件或者几件,具体广播方法为,所述识别号在控制器的控制下依次通过数据发送通道及天线加以发送;
b、经过预设的等待时间,所述手机未接收到所述随身物品发送的反馈信号,则发出告警信号,并报告所述随身物品已丢失,具体接收方法为,所述随身物品的反馈信号依次通过天线及数据接收通道传输给所述控制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手机的随身物品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广播所述识别号之后,所述防盗网络中所有工作距离内的随身物品均接收所述广播,并比较自身贴有的RFID标签的识别号与广播的识别号,若两者一致,向手机发出反馈信号。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基于手机的随身物品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网络包含一件以上的随身物品时,所述手机根据用户确定的顺序,依次通过所述防盗方法对所述防盗网络包含的各个随身物品进行搜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手机的随身物品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周期性对所述防盗网络包含的各个随身物品进行搜索,周期的长度为1s。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手机的随身物品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网络包含的随身物品是用户通过所述手机的用户界面,从初始化防盗功能时所述手机搜索到的随身物品中选择确定的。
CN2008101416818A 2008-07-22 2008-07-22 一种基于手机的随身物品防盗网络及防盗方法 Active CN1013249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416818A CN101324979B (zh) 2008-07-22 2008-07-22 一种基于手机的随身物品防盗网络及防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416818A CN101324979B (zh) 2008-07-22 2008-07-22 一种基于手机的随身物品防盗网络及防盗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4979A CN101324979A (zh) 2008-12-17
CN101324979B true CN101324979B (zh) 2010-06-23

Family

ID=40188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416818A Active CN101324979B (zh) 2008-07-22 2008-07-22 一种基于手机的随身物品防盗网络及防盗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249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9707B (zh) * 2010-04-30 2013-11-06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手机防盗报警器及方法
CN102542476B (zh) * 2010-12-27 2016-02-03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信息发布装置、自助式信息方法及系统
CN102508518A (zh) * 2011-11-02 2012-06-20 青岛金弘测控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多个无线射频模块式平板电脑
CN103092277A (zh) * 2013-01-31 2013-05-08 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Pad的RFID电子标签识别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CN103870856A (zh) * 2013-11-05 2014-06-18 高贤荣 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微型个人物品管理智能系统及方法
CN103886704B (zh) * 2014-04-04 2017-06-06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随身物品的监控装置、应答装置及防盗系统
CN105323717A (zh) * 2014-08-01 2016-02-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宠物定位装置、系统、宠物植入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CN104537810A (zh) * 2015-01-08 2015-04-22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防止电气试验设备遗失的装置
CN106446979A (zh) * 2015-08-06 2017-02-22 上海携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被控物品及其持有人的定位管控系统
CN113543029A (zh) * 2016-06-20 2021-10-2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监测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对象
CN106228211B (zh) * 2016-07-25 2020-06-19 吕永根 一种目标查找系统及其查找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7735A (zh) * 2006-11-03 2007-06-13 中山大学 一种智能公文包
CN101101695A (zh) * 2006-07-06 2008-01-09 刘星 一种小孩离远报警方法及装置应用于一种网络搜寻方法及系统
CN201025554Y (zh) * 2007-03-09 2008-02-20 部辉 一种近距离双向提醒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1695A (zh) * 2006-07-06 2008-01-09 刘星 一种小孩离远报警方法及装置应用于一种网络搜寻方法及系统
CN1977735A (zh) * 2006-11-03 2007-06-13 中山大学 一种智能公文包
CN201025554Y (zh) * 2007-03-09 2008-02-20 部辉 一种近距离双向提醒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4979A (zh) 2008-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24979B (zh) 一种基于手机的随身物品防盗网络及防盗方法
KR100752823B1 (ko) 객체 위치 검출 방법, 객체 위치 검출 시스템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한 매체
CN105162976B (zh) 移动终端及其防盗处理方法
US7248167B2 (en) Methods,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mobile terminals, and web pages for providing directional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RFID enabled moveable objects
US7034684B2 (en) Personal item monitor usi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CN102063602B (zh) 基于rfid进行终端屏幕加锁解锁的方法及终端
US9276630B2 (en) Low energy signaling scheme for beacon fencing applications
US840156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locate an object
CN101626541A (zh) 移动通信装置及其位置报告方法
CN103052974A (zh) 用于物品的丢失防止和迅速搜索的装置及方法
CN104637262A (zh) 一种基于蓝牙器件与智能移动终端的防丢失系统及方法
FR2838524B1 (fr) Systeme et procede de localisation d'un terminal mobile, notamment pour le sauvetage d'une personne en detresse, et dispositif d'eveil d'un terminal mobile correspondant
CN102378411A (zh) 基于移动终端实现找回功能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1583203A (zh) 一种手机遥控装置及其遥控方法
CN106161760A (zh)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wifi的防丢失系统及方法
CN104123803A (zh) 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防盗装置
CN102243796A (zh) 电子防丢防盗装置及其方法
CN203681483U (zh) 一种汽车防盗器
CN206202493U (zh) 一种电动车、自行车防盗系统
CN102638779A (zh) 手机防盗系统及方法
CN101648554A (zh) 一种汽车防盗追踪定位方法及系统
CN202134073U (zh) 电子防丢防盗器
CN101499206B (zh) 具无线射频识别的移动通信终端的防盗与求援系统及方法
CN202373099U (zh) 智能手机随身物品管理系统
CN201378358Y (zh) 手机遥控感应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