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23487A - 一种taic高效厌氧反应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taic高效厌氧反应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23487A CN101323487A CNA2008100736912A CN200810073691A CN101323487A CN 101323487 A CN101323487 A CN 101323487A CN A2008100736912 A CNA2008100736912 A CN A2008100736912A CN 200810073691 A CN200810073691 A CN 200810073691A CN 101323487 A CN101323487 A CN 10132348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action chamber
- tube
- pipe
- charging
- ta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30—Fuel from waste, e.g. synthetic alcohol or diesel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AIC高效厌氧反应器,包括叠加的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进、出料管、沼气提升管、污泥循环回流管、三相分离器、气液分离池,其特征是:叠加的两个反应室高度直径不同,上面的第二反应室大于下面的第一反应室,三相分离器为球冠倾斜连接管三相分离器,在沼气提升管上设置有可调速循环回流泵,污泥循环回流管直接与进料总管口下部连通,进料口上设置有自动调压进料池,进料总管与第一反应室底部的布料系统相连接。这种反应器具有特高的容积负荷率、占地面积小、基建投资省、产气率高、出水净化程度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可广泛用于各类不同浓度的有机废料液的厌氧处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厌氧反应器,具体是一种TAIC高效厌氧反应器。
背景技术
目前效率较高的厌氧反应器为IC厌氧反应器,这种反应器把两个UASB反应器叠加在一起成为直筒形,其内部设置了沼气提升管与循环回流管,上部为气液分离器,与单个的UASB反应器相比,提高了进料有机负荷率,实现了沼气提升内循环,增强了反应器的抗冲击负荷能力等,其不足是:不适应含固体悬浮物高的料液,内循环回流量不能人为调节,循环回流管回流的污泥不能和进料及早充分混合,沼气收集也不完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容积负荷高、能实现主动内循环、产气率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的TAIC高效厌氧反应器。
本反应器包括叠加的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进料管、出料管、沼气提升管、污泥循环回流管、三相分离器、气液分离室等,其特征是:叠加的两个反应室高度直径不同,上面的第二反应室和下面的第一反应室直径比为6∶5,高度比为1∶2,整个反应器高度12~30米,高径比5~10。三相分离器为球冠倾斜连接管三相分离器,在沼气提升管上设置有可调速循环污泥循环回流泵,可以人为的控制循环回流量,污泥循环回流管直接与进料总管口下部连通,使污泥与进料及早混合,加快反应速度。进料口上设置有自动调压进料池,进料总管与第一反应室底部的布料系统相连接,布料更均匀。进料采用水压式,能自动调压并能防止堵塞,进料口和出料口设置有高差,可自动排渣。
所述的球冠倾斜连接管三相分离器的倾斜连接管设置在第一反应室球冠顶部的两侧边;
所述的可调速回流泵设置在第一反应室的提升管上部,第二反应室外;
所述的气流分离器为两个,在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上面各设有一个气液分离池,即为第一反应室气液分离池和第二反应室气液分离池。
本发明的优点是:具有特高的容积负荷率,高出IC反应器1倍以上,占地面积小,基建投资省,适应性广,产气率高,由于能实现主动内循环,污泥循环回流在进料总管就与料液混合,并设置有布料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附图说明
图1为TAIC反应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自动调压进料池 2.进料口 3.进料总管 4.布料系统 5.第一反应室 6.第二反应室 7.三相分离器 8.提升管 9.可调速循环回流泵 10.第一反应室气液分离池 11.污泥循环回流管 12.沼气导气管 13.第二反应室气液分连接管 14.第二反应室气液分离池15.沼气收集罩 16.沼液、沼渣溢流管 17.底渣排放管 18.倾斜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发明由自动调压进料池1、进料口2、进料总管3、布料系统4、第一反应室5、第二反应室6、三相分离器7、提升管8、可调速循环回流泵9、第一反应室气液分离器10、污泥循环回流管11、沼气导气管12、第二反应室气液分连接管13、第二反室气液分离池14、沼气收集罩15、沼液、沼渣溢流管16、底渣排放管17、倾斜连接管18组成,第二反应室6叠加在第一反应室5的上面,三相分离器7设置在第一反应室5的顶部,倾斜连接管18设置在第一反应室5顶部的两侧边,在第一反应室5的沼气提升管8的上部设置可调速循环回流泵9,第一反应室5的气液分离室10的污泥由循环回流管11与进料总管3连通,进料总管3管口2上面设置自动调压进料池1,进料总管3与布料系统4连通,底渣排放管17斜置在第一反应室5和第二反应室6中,管端插到第一反应室5底部,另一端开口在第二反应室6外,第二反应室6气液分连接管13连接第二反应室6和第二反应室6的沼气收集罩15,第一反应室5和第二反应室6的气液收集罩10和15与沼气导管12连通,沼液、沼渣溢流管16与第二反应室6的气液分离室14连通。
运行时,料液由进料池1通过进料口2进入进料总管3,由进料总管3进入布料系统4,由布料系统4均匀的将料液分布到第一反应室5内与污泥床颗粒活性污泥充分混合反应,反应产生沼气经三相分离器7收集并沿提升管8的上升作自身动力把第一反应室5内的发酵液和污泥提升至反应器顶部的第一反应室气液分离池10内,分离出的沼气从沼气导气管12排出,污泥水混液沿污泥循环回流管11反回进料总管3,由进料总管3经布料系统4回流进入第一反应室5,如处理高悬浮固体原料或要增大循环流量时,可打开可调速循环回流泵9,从而实现下部料液的主动内循环,经第一反应室5处理的废水,通过倾斜连接管18自动进入第二反应室6内,废水中的剩余有机物可被第二反应室6内的颗粒活性污泥进一步降解反应,产生的沼气和反应净化后的废水通过气液分连接管13进入第二反应室气液分离池14内,沼气由沼气收集罩15收集,由沼气导气管12排出,沼液、沼渣经溢流管16溢出排走,底渣排放管17通过溢流管16与底渣排放管口的压力差,把反应器底部的沉沙或不可降解的固体物排出。
这种反应器由于存在着主动内循环,其进水有机负荷率高,产气率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可广泛用于各类不同浓度的有机废料液的厌氧处理。
Claims (5)
1、一种TAIC高效厌氧反应器,包括叠加的第一反应室(5)和第二反应室(6)、进料管、出料管、沼气提升管(8)、污泥循环回流管(11)、三相分离器(7)、气液分离池,其特征是:叠加的两个反应室高度直径不同,上面的第二反应室(6)和下面的第一反应室(5)直径比为6∶5,高度比为1∶2,三相分离器(7)为球冠倾斜连接管三相分离器,在沼气提升管(8)上设置有可调速循环回流泵(9),污泥循环回流管(11)直接与进料总管(3)口下部连通,进料口(2)上设置有自动调压进料池(1),进料总管(3)与第一反应室(5)底部的布料系统(4)相连接,进料口和出料口设置有高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AIC高效厌氧反应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球冠倾斜连接管三相分离器的倾斜连接管(18)设置在第一反应室(5)球冠顶部的两侧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AIC高效厌氧反应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可调速循环回流泵(9)设置在第一反应室(5)的提升管上部,第二反应室(6)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AIC高效厌氧反应器,其特征是:气液分离池为两个,在第一反应室(5)上面设有第一反应室气液分离池(10),在第二反应室(6)上面设有第二反应室气液分离池(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AIC高效厌氧反应器,其特征是:反应器高度为12~30米,高径比为5~1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0736912A CN101323487B (zh) | 2008-07-17 | 2008-07-17 | 一种taic厌氧反应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0736912A CN101323487B (zh) | 2008-07-17 | 2008-07-17 | 一种taic厌氧反应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23487A true CN101323487A (zh) | 2008-12-17 |
CN101323487B CN101323487B (zh) | 2010-06-09 |
Family
ID=40187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07369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23487B (zh) | 2008-07-17 | 2008-07-17 | 一种taic厌氧反应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323487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43793A (zh) * | 2013-01-22 | 2013-04-17 | 广西师范大学 | 内外可控双循环高效厌氧反应器 |
CN103387286A (zh) * | 2013-07-31 | 2013-11-13 | 秦家运 | 一种staic高效厌氧反应器 |
CN103992943A (zh) * | 2014-05-25 | 2014-08-20 | 秦家运 | 一种卧式厌氧反应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40072315A (ko) * | 2003-02-07 | 2004-08-18 | 이승환 | 상향류 혐기성 부유 필터를 이용한 폐수 처리 공정 |
CN1331784C (zh) * | 2005-01-28 | 2007-08-15 | 重庆大学 | 内循环污泥浓缩消化一体化反应器 |
CN2923686Y (zh) * | 2006-02-23 | 2007-07-18 | 马三剑 | 可控制内循环比的厌氧反应器 |
CN100412008C (zh) * | 2006-09-01 | 2008-08-20 | 清华大学 | 复合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
CN201254492Y (zh) * | 2008-07-17 | 2009-06-10 | 赵泽明 | 一种taic高效厌氧反应器 |
-
2008
- 2008-07-17 CN CN2008100736912A patent/CN10132348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43793A (zh) * | 2013-01-22 | 2013-04-17 | 广西师范大学 | 内外可控双循环高效厌氧反应器 |
CN103387286A (zh) * | 2013-07-31 | 2013-11-13 | 秦家运 | 一种staic高效厌氧反应器 |
CN104341042A (zh) * | 2013-07-31 | 2015-02-11 | 秦家运 | 一种staic高效厌氧反应器 |
CN103992943A (zh) * | 2014-05-25 | 2014-08-20 | 秦家运 | 一种卧式厌氧反应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23487B (zh) | 2010-06-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021552B2 (en) | Process and reactor for anaerobic waste water purification | |
CN101378998B (zh) | 废水厌氧净化的方法及反应器 | |
CN104114499B (zh) | 用于资源回收的结晶化反应装置 | |
CN102603124A (zh) | 一种处理废水的两相两阶段厌氧生物反应器 | |
CN107720960A (zh) | 一种旋转布水式ic厌氧反应器 | |
CN109160604A (zh) | 一种复合式三相分离器 | |
CN203159328U (zh) |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 |
CN201254492Y (zh) | 一种taic高效厌氧反应器 | |
IL158842A (en) | Method of separating suspension, in particular for waste water treatment and an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 |
CN101323487B (zh) | 一种taic厌氧反应器 | |
US7520990B2 (en) | Anaerobic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and method | |
CN103241832B (zh) | 一种具有颗粒污泥制造及污泥自动收集的ic厌氧反应器 | |
CN104341042A (zh) | 一种staic高效厌氧反应器 | |
CN202358961U (zh) | 一种厌氧反应器 | |
JPS61242695A (ja) | 嫌気性分解プロセス用固定床反応塔 | |
CN111517438A (zh) | 一种高效混凝沉淀一体机 | |
CN208136032U (zh) | 废水处理系统 | |
CN208532380U (zh) | 一种改进型ic厌氧反应器 | |
CN208485667U (zh) | 一种多级涡流自循环厌氧反应器 | |
CN202576085U (zh) | 一种处理废水的两相两阶段厌氧生物反应器 | |
CN101613153B (zh) | 一种立式厌氧处理罐一体化三相分离装置 | |
CN203474528U (zh) | 一种staic高效厌氧反应器 | |
CN206590955U (zh) | 一种上流式厌氧污水处理罐 | |
CN208193744U (zh) | 一种高效三相分离器 | |
CN201458822U (zh) | 立式厌氧处理罐一体化三相分离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9 Termination date: 201607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