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09047A - 电力转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力转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09047A
CN101309047A CNA2008101078258A CN200810107825A CN101309047A CN 101309047 A CN101309047 A CN 101309047A CN A2008101078258 A CNA2008101078258 A CN A2008101078258A CN 200810107825 A CN200810107825 A CN 200810107825A CN 101309047 A CN101309047 A CN 1013090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output
input current
voltage
thyr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078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09047B (zh
Inventor
庄司浩幸
叶田玲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pplianc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ppliances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3090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90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090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904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 Ac-Ac Conver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力转换装置可以在使输入电流连续的模式下一边进行功率因数改善一边控制输出电压,并且可以降低与电力转换有关的开关损失。具有:第一以及第二开关臂,反并联连接开关元件和二极管,并且以二极管相互反极性的方式串联连接而形成;电感器,其被串联地插入将第一开关臂与交流电源AC并联连接的电路中;电容器,其被串联地插入将第二开关臂与第一开关臂并联连接的电路中;以及输出电路,其具有与第一开关臂并联连接的电容器和电感器的串联电路,根据输出指令值和输出检测值的误差以及电压极性,在开关元件中,使承担输入电流以及输出控制的开关元件交互地导通关断,使另一方开关元件导通。

Description

电力转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把电源的交流转换为可变电压的直流或者交流的电力转换装置,特别涉及使构成电力转换电路的半导体开关元件的损失降低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把交流电源电压转换为直流的电力转换装置中,已知通过变压器等将交流电源和负荷绝缘的绝缘型AC-DC转换器。作为这样的绝缘型AC-DC转换器的一例,提出了专利文献1的图1中记载的具有功率因数改善功能的一段式转换器。根据该转换器,将两个二极管的串联电路、两个双向开关(自消弧半导体开关和二极管的并联电路)的串联电路、以及电容器互相并联连接,在两个二极管的串联连接点和两个双向开关的串联连接点,经由电感器连接交流电源,对其中一方的双向开关并联连接变压器和电感器以及电容器的串联电路,来构成主开关电路。并且,在主开关电路的变压器的二次侧设置中心抽头二极管整流电路,转换为直流后输出。
专利文献1的控制主开关电路的控制电路为了降低直流输出电压的指令值和检测值的偏差改变三角波的频率,比较该三角波和恒定的基准信号(例如三角波的峰值的1/2),控制两个双向开关的导通关断信号的开关频率,来控制直流输出电压。由此,因为根据交流电源电压的瞬时值流过三角波形状的输入电流,所以能够得到功率因数改善的效果。
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图3中记载了一种控制电路,其为了降低与两个双向开关的串联电路并联连接的电容器的端子电压的指令值和检测值的偏差,改变与三角波进行比较的基准信号,改变两个双向开关的导通关断的比率。
并且,在专利文献1的图9、图13中记载的主开关电路串联连接第一~第三双向开关,在该串联电路上分别并联连接两个二极管的串联电路和电容器,在第二和第三双向开关的串联连接点和两个二极管的串联连接点之间经由电感器连接交流电源,与第二和第三双向开关的串联电路并联连接变压器和电容器以及电容器的串联电路,来构成主开关电路。并且,在主开关电路的变压器的二次侧设置中心抽头二极管整流电路,转换为直流后进行输出。这些双向开关的控制电路分成第一双向开关、第二和第三双向开关两个组,与上述控制电路相同,构成为与交流电压的极性一致交互地控制开关。
[专利文献1]特开2003-23775号公报
但是,根据专利文献1的图1的控制电路,两个双向开关的导通关断比与开关频率无关,为0.5∶0.5的恒定比率。另一方面,根据图3的控制电路,两个双向开关的导通关断比变化。无论哪种情况,专利文献1的转换器的输入电流在双向开关的导通期间,流动与电源的瞬时电压大体成比例的电流,在关断期间成为减小为零的三角波状的断续的脉冲波形的电流。如果三角波脉冲电流的零期间是无限短的临界模式,则通过低通滤波器得到的电流波形为完美的正弦波。但是,为了控制输出直流电压开关频率发生变化,所以存在产生三角波脉冲电流的零期间,输入电流波形失真的问题。另外,在电力较小时,即使在这样的电流断续模式下,也能够进行功率因数改善,但是当电力变大时,三角波脉冲电流的峰值变大。因此,存在需要电感器不饱和那样的大的铁芯,为了切断大的峰值电流,开关电路的开关损失增加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限于绝缘型AC-DC转换器,在一边进行电源交流的功率因数改善控制,一边转换为可变电压的交流的电力转换装置中也存在共同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力转换装置,该电力转换装置能够在使输入电流连续的模式下一边进行功率因数改善一边控制输出电力,并且能够减低与电力转换有关的开关损失。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第一形态的特征为,具有:第一以及第二开关臂,把反并联连接半导体开关元件和二极管而构成的两个开关电路,以使所述二极管相互反极性的方式串联连接而形成;第一电感器,其串联地插入将第一开关臂与交流电源并联连接的电路中;第一电容器,其串联地插入将第二开关臂与第一开关臂并联连接的电路中;和输出电路,其具有与第一开关臂和第二开关臂中的某一方并联连接的第二电容器和第二电感器的串联电路,由此来构成主开关电路。
通过构成这样的主开关电路,并且通过如下地构成对各半导体开关元件进行导通关断控制的控制电路,能够在使输入电流连续的模式下一边进行功率因数改善一边控制输出电力,并且能够减低与电力转换有关的开关损失。
即,对各半导体开关元件的导通关断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可以根据输出电路的输出指令值和输出检测值的误差以及交流电源的电压极性,在第一和第二开关臂的半导体开关元件(Q1、Q2、Q3、Q4)中,使承担输入电流以及输出控制的半导体开关元件(例如Q1、Q3)交互地导通关断,使另一方的半导体开关元件(Q2、Q4)导通。具体地说,可以求出输出电路的输出指令值和输出检测值的误差,对该误差乘以交流电源的电压检测值的绝对值来生成输入电流指令值,并求出输入电流指令值和来自交流电源的输入电流检测值的绝对值的误差,将该误差和PWM载波进行比较来生成PWM信号,根据该PWM信号和所述交流电源的电压极性,在第一和第二开关臂的半导体开关元件中,使承担输入电流以及输出控制的半导体开关元件交互地导通关断,使另一方的半导体开关元件导通。
如此,使第一和第二开关臂的半导体开关元件(例如Q1、Q3)交互地动作,使另外的半导体开关元件(Q2、Q4)导通,由此,能够消除输入电流为零的期间,以连续电流模式进行功率因数的改善,同时能够对输出电路输出的电压或者电流进行可变控制。另外,因为不需要设置大铁芯的电感器,所以能够实现电感器的小型化,能够减低与电力转换有关的开关损失。
另外,在第一方式中,输出电路包括:第二电容器和第二电感器的串联电路,该第二电感器至少包含变压器的一次线圈;以及与变压器的二次线圈连接的整流电路,可以输出由整流电路进行整流后的直流。此时,变压器具有两个二次线圈,整流电路具有:两个整流电路,它们分别对两个二次线圈的电压进行整流;和第三电容器,其用于使该两个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平滑,可以将该第三电容器的端子电压作为直流输出。
另外,在第一方式中,作为输出电路的第二电感器,可以使用作为负载的感应加热线圈,由此能够得到可变电流的交流输出。此时的控制电路可以检测流过感应加热线圈的输出电流来代替上述的控制电路的输出电路的输出电压,在第一放大单元中对测检到的输出电流和输出电流指令值的误差进行放大。
关于本发明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第二方式,具有:整流臂,将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顺极性地串联连接而形成;第一开关臂,把反并联连接半导体开关元件和二极管而形成的第一和第二开关电路,以使所述二极管相互反极性的方式串联连接而形成;第二开关臂,在将半导体开关元件和二极管反并联连接而形成的第三开关电路上串联连接第一电容器而形成;以及输出电路,其具有第二电容器和第二电感器的串联电路,将所述整流臂和第一开关臂并联连接,在所述整流臂的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连接点、与第一开关臂的第一和第二开关电路的连接点之间,经由第一电感器连接交流电源,将第二电容器和第二电感器的串联电路与所述整流臂和第一开关臂并联连接,第二开关臂与所述整流臂和第一开关臂并联连接,或者与所述输出电路的第二电感器并联连接来构成主开关电路。并且,还具有控制电路,其对所述各半导体开关元件的导通关断进行控制,所述控制电路具有:输出控制系统,其根据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出指令值和输出检测值的输出电压误差,使第一和第二开关电路的半导体开关元件导通关断;以及功率因数改善控制系统,其根据对所述输出电压误差乘以所述交流电源的电压检测值生成的输入电流指令值和来自所述交流电源的输入电流检测值的输入电流误差、以及所述输出电压误差的较大一方的误差,使第一和第二开关电路的半导体开关元件导通关断,在第一和第二开关电路的半导体开关元件的至少一方关断的期间,使第三开关电路的半导体开关元件导通。此外,输出电路可以和第一方式的结构相同。
根据第二方式,通过根据输入电流误差和输出电压误差中较大一方的误差控制第一和第二开关电路的半导体开关元件的导通关断,并且通过使输出(电压或电流)控制系统比功率因数改善控制系统优先进行控制,能够使输出(电压或电流)稳定,结果能够抑制输入电流波形的失真。另外,与第一方式相同,能够在使输入电流连续的模式下一边进行功率因数改善一边控制输出电力,并且减低与电力转换有关的开关损失。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使输入电流连续的模式下一边进行功率因数改善一边控制输出电力,并且能够减低与电力转换有关的开关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第一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电路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动作波形。
图3是实施例1的动作模式说明图。
图4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第一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电路结构图。
图5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第二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电路结构图。
图6说明实施例4的控制动作。
图7说明实施例4的控制动作。
图8是实施例4的动作模式说明图。
图9是实施例4的动作模式说明图。
图10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4的第二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电路结构图。
图11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5的第二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电路结构图。
符号说明
AC交流电源,L1、L2电感器,Q1~Q4开关元件,D1~D6、D11、D12...二极管,C1~C3电容器,T1变压器,N1~N3线圈,10开关电路,Lr感应加热线圈,71输入电压检测电路,72输出电压检测电路,73、80电流传感器,74输入电流检测电路,75驱动电路,76正负判别电路,77、79比较放大器,78乘法器,81输出电流检测电路,90功率因数改善控制系统,91、92绝对值电路,93最大值电路,94、96PWM信号生成电路,95输出电压控制系统,97驱动信号生成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电力转换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1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第一方式的实施例1的电路结构图。如图1所示,开关电路10具有双向的第一开关臂和双向的第二开关臂,关于双向的第一开关臂,将分别反并联连接了二极管D1、D2的两个半导体开关元件Q1、Q2构成的双向开关电路,以使二极管D1、D2相互反极性的方式串联连接而形成,关于双向的第二开关臂,将分别反并联地连接了二极管D3、D4的两个半导体开关元件Q3、Q4构成的双向开关电路,以使二极管D3、D4相互反极性的方式串联连接而形成。
第一开关臂经由电感器L1与交流电源AC并联连接。第二开关臂经由电容器C1与第一开关臂并联连接。另外,在第一开关臂上并联连接了电感器L2和变压器T1的一次线圈以及电容器C2的串联电路。此外,该串联电路也可以与第二开关臂并联连接。另外,电感器L2也可以利用变压器T1的漏感。
在变压器T1上设置两个二次线圈N2、N3。各二次线圈N2、N3通过电容器C3使分别由二极管D5、D6整流后的电压平滑,然后向负载RL输出直流电压。本实施例的输出电路包括电感器L2和变压器T1的一次线圈以及电容器C2的串联电路、变压器T1的二次线圈N2、N3、以及二极管D5、D6和电容器C3构成的整流电路。
由第一、第二开关臂构成的开关电路10通过驱动电路75驱动。驱动电路75对从控制电路输出的驱动信号Q1~Q4-Duty进行放大,控制各半导体开关元件Q1~Q4的导通关断。
本实施例的控制电路包括输入电压检测电路71、电流传感器73、输入电流检测电路74、正负判别电路76、输出电压检测电路72、PWM信号生成电路94、驱动信号生成电路97。
输入电压检测电路71检测交流电源AC的交流电压,输入给绝对值电路91入。绝对值电路91求出交流电压检测值的绝对值,输入给乘法器78。电流传感器73检测流过交流电源AC的输入电流,输入给输入电流检测电路74。输入电流检测电路74向绝对值电路92输入输入电流。绝对值电路92求出输入电流检测值的绝对值,输入给放大器79。正负判别电路76在输入电压检测电路71的输出为正时,输出“H”信号,在为负时输出“L”信号。
输出电压检测电路72检测输出电路的电容器C3的端子电压,将输出电压检测值输入给比较放大器77。比较放大器77比较输出电压指令值和输出电压检测值来求出误差,对该误差进行放大后输入给乘法器78。乘法器78对输出电压指令值和输出电压检测值的误差乘以交流电压检测值的绝对值,作为输入电流指令值输入给比较放大器79。比较放大器79比较输入的输入电流指令值和输入电流检测值的绝对值来求出误差,放大该误差后输入给PWM信号生成电路94。
PWM信号生成电路94对从比较放大器79输出的输入电流指令值和输入电流检测值的误差与PWM载波进行比较,生成PWM信号,然后输入给驱动信号生成电路97。驱动信号生成电路97由多个逻辑门构成,根据从PWM信号生成电路94输入的PWM信号,生成各开关元件Q1~Q4的驱动信号Q1~Q4-Duty。即,与从正负判别电路76输出的交流电源AC的电压极性为正“H”的半个周期、以及为负“L”的半个周期一致,生成在第一和第二开关臂的开关元件Q1~Q4中,使承担输入电流以及输出控制的开关元件(Q1、Q3)或(Q2、Q4)交互地导通关断,使另一方的开关元件(Q2、Q4)或(Q1、Q3)导通的驱动信号。
下面,对如此构成的实施例1的动作进行说明。图2表示交流电源AC的电压V(AC)和输入电流I(AC)以及开关电路10的各开关元件的驱动信号。驱动信号生成电路97在交流电源AC的电压极性为正时,使开关元件Q2、Q4成为导通状态,使开关元件Q1和Q3交互地导通关断。反之,在极性为负时,使开关元件Q1和Q3为导通状态,使开关元件Q2和Q4交互地导通关断。
图3表示交流电源AC的电压极性为正时,各开关元件的驱动信号和元件电流以及电感器L1的电流和二次侧整流二极管D5的电流波形I(D5)。当开关元件Q1导通时在AC-L1-Q1-Q2的路径中流过电流I(Q1),在电感器L1中存储能量I(L1)。另一方面,在DC-DC转换器一侧,通过电容器C2的存储电荷,在C2-N1-L2-Q1-Q2的路径中流过电流I(Q2),在变压器T1中存储能量。这里,开关元件Q2成为同步整流动作,通过使用即使为高耐压导通电阻小的超结(super junction)构造的MOSFET,可以减小导通损失。
然后,当Q1关断时,通过电感器L1、L2的存储能,在L1-Q4-D3-C1-AC的路径和L2-Q4-D3-C1-C2-N1的路径中流过回流电流。在该期间当Q3导通时,在L1-Q4-Q3-C1-AC的路径和L2-Q4-Q3-C1-C2-N1的路径中流过电流I(Q3)。因为Q3在D3导通的状态,即元件电压为零伏特的状态下导通,所以成为零伏特开关(以后称为ZVS)动作,不发生导通损失。
另一方面,在二次侧通过变压器T1的存储能在N2-D5-C3的路径中流过电流,通过回扫动作向输出侧提供电力。如此,在AC的电压极性为正时,在N1和N2之间进行电力的提供和接收。当L2的存储能成为零时,通过L1的存储能在AC-L1-L2-N1-C2的路径中继续流过电流。另一方面,在DC-DC转换器一侧,通过电容器C1的存储电荷在C1-Q3-Q4-L2-N1-C2的路径中流过电流I(Q3)。然后,当Q3关断时,通过L2的存储能在L2-N1-C2-Q2-D1的路径中流过电流,在此期间通过使Q1导通可以实现ZVS动作。
当L2的存储能成为零时,返回在上述的L1、T1中存储能量的模式,以后在AC的电压极性为正的期间,重复该动作。在AC的电压极性为负时,分别将Q2、Q4的作用与开关元件Q1、Q3进行替换,在变压器T1的N1和N3之间进行电力的提供和接收。这样,在L1的电流连续流动的电流连续模式中,通过使用电感器L2的存储能,能够对开关元件Q1至Q4以ZVS动作进行驱动。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由比较放大器77求出的输出电压指令值和输出电压检测值的输出电压误差、以及从正负判别电路76输出的交流电源的电压极性,在第一和第二开关臂的半导体开关元件(Q1、Q2、Q3、Q4)中,使承担输入电流以及输出控制的半导体开关元件(例如Q1、Q3)交互地导通关断,使另一方的半导体开关元件(Q2、Q4)导通,因此没有输入电流为零的期间,能够在电流连续模式下进行功率因数改善,同时能够对作为电容器C3的端子电压的输出电压进行可变控制。另外,因为不需要设置大铁芯的电感器,所以能够实现电感器的小型化,能够减低与电力转换有关的开关损失。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电感器L2、一次线圈N1、电容器C2的串联电路即使和第二双向开关臂并联连接,也和上述相同连续流过L1的电流,并且可以进行全部开关元件的ZVS动作。
另外,虽然图1中未图示,但通过在各开关元件Q1~Q4上连接缓冲电容器,并且通过各开关元件关断时的切断电流,对缓冲电容器进行充电或者放电,由此能够抑制对元件施加的电压的变化,减低关断损失。另外,缓冲电容器即使在第一或者第二开关臂之间连接也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图1中,作为开关元件使用了MOSFET,但是也可以代替它使用IGBT或晶体管。
另外,也可以使用反并联连接的具有反向耐压功能的功率半导体开关元件构成第一或者第二开关臂。
进而,二极管D5、D6也可以置换为使用MOSFET的同步整流电路。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表示了第二开关臂经由电容器C1与第一开关臂并联连接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将电容器C1一侧与变压器T1和电容器C2的连接点连接。即,可以把第二开关臂经由电容器C1与电感器L2和变压器T1的串联电路并联连接。
[实施例2]
图4表示应用本发明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第一方式的实施例2的电路结构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把交流电力转换为交流电力这一点上和实施例1不同。对于与图1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本实施例是在感应加热线圈Lr中流过高频交流电流,对金属的被加热物进行电磁感应加热的电力转换装置的例子。被加热物虽然未图示,但与感应加热线圈Lr磁耦合。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输出电路由第二电容器C2和感应加热线圈Lr的串联电路构成。然后,通过电流传感器80和输出电流检测电路81检测流过感应加热线圈Lr的输出电流,在比较放大器77中求出与输出电流指令的误差并进行放大,为了降低该误差,对开关元件Q1~Q4进行开关控制。
因此,通过本实施例,能够得到和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此外,能够将感应加热线圈Lr提供的输出电流控制为指令值。
[实施例3]
图5表示应用本发明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第二方式的实施例3的电路结构图。如图5所示,整流臂通过顺极性地串联连接二极管D11和二极管D12而形成。关于第一开关臂,把分别反并联连接了半导体开关元件Q1、Q2和二极管D1、D2而形成的第一和第二开关电路,以使二极管D1、D2相互反极性的方式串联连接而形成。关于第二开关臂,通过在反并联连接半导体开关元件Q3和二极管D3形成的第三开关电路上串联连接电容器C1而形成。
整流臂和第一以及第二开关臂相互并联连接。通过第一和第二开关臂形成开关电路10。在整流臂的二极管D11和二极管D12的连接点与第一开关臂的开关元件Q1、Q2的连接点之间,经由电感器L1连接了交流电源AC。
另外,在第一开关臂上并联连接了电感器L2和变压器T1的一次线圈以及电容器C2的串联电路。另外,电感器L2也可以利用变压器T1的漏感。在变压器T1内设置二次线圈N2。二次线圈N2通过电容器C3使由二极管D5整流后的电压平滑,然后向负载RL输出直流电压。也可以把二极管D5置换为使用了MOSFET的同步整流电路。
控制开关电路10的各开关元件Q1~Q3导通关断的控制电路具有检测电容器C3的端子电压的输出电压检测电路72;求出由输出电压检测电路72检测到的输出电压检测值和输出电压指令值的输出电压误差,然后将其放大的比较放大器77;比较输出电压误差和PWM载波,生成PWM信号的第一PWM信号生成电路96。
另外,具有检测交流电源AC的输入电压的输入电压检测电路71;和检测输入电流的电流传感器73以及输入电流检测电路74。输入电压检测电路71检测交流电源AC的交流电压,然后输入给绝对值电路91。绝对值电路91求出交流电压检测值的绝对值,然后输入给乘法器78。电流传感器73检测流过交流电源AC的输入电流,然后输入给输入电流检测电路74。输入电流检测电路74向绝对值电路92输入输入电流。绝对值电路92求出输入电流检测值的绝对值,然后输入给放大器79。正负判别电路76在输入电压检测电路71的输出为正时输出“H”的信号,在为负时输出“L”的信号。
本实施例的生成各开关元件Q1~Q3的驱动信号的控制系统具有输出电压控制系统95和功率因数改善控制系统90。输出电压控制系统95具有第一PWM信号生成电路,其比较由比较放大器77求出的输出电压误差和PWM载波,来生成PWM信号。另一方面,功率因数改善控制系统90具有乘法器78,其对比较放大器77输出的输出电压误差乘以从绝对值电路91输出的交流电压检测值的绝对值。乘法器78的输出作为输入电流指令值被输入给比较放大器79。比较放大器79比较输入的输入电流指令值和从绝对值电路92输出的输入电流检测值的绝对值,来求出输入电流误差并进行放大。从比较放大器79输出的输入电流误差被输入给最大值电路93。最大值电路93比较从比较放大器79输出的输入电流误差和从比较放大器77输出的输出电压误差,将大的一方输入给第二PWM信号生成电路94。PWM信号生成电路94比较从最大值电路93输出的输出电压误差或输入电流误差和PWM载波,来生成PWM信号。
由PWM信号生成电路94和PWM信号生成电路96生成的PWM信号分别被输入给驱动信号生成电路97。驱动信号生成电路97由多个逻辑门构成,根据从PWM信号生成电路94、96输入的PWM信号生成各开关元件Q1~Q3的驱动信号Q1~Q3-Duty。即,与从正负判别电路76输出的交流电源AC的电压极性为正“H”的半个周期以及为负“L”的半个周期一致,生成驱动信号,该驱动信号使第一开关臂的开关元件Q1、Q2导通关断,在开关元件Q1、Q2中的至少一方关断时,使第二开关臂的开关元件Q3导通。
下面说明如此构成的实施例3的动作。在实施例1中,无法分别分开控制功率因数改善控制和输出电压控制的开关元件。因此,存在以下的问题:当使功率因数改善控制优先时,输出电压的变动变大;当使输出电压控制优先时,输入电流波形失真,无法得到正弦波状的波形。即,图6表示在本实施例中应用实施例1的控制电路时的动作波形。在该图中,用V(AC)表示交流电源AC的电压,用I(AC)表示输入电流,用V(C3)表示输出电压,用V(77)表示放大器77的电压,用V(79)表示放大器79的电压。在图中,在箭头表示的期间,对于作为输出电压的误差量的V(77),输入电流波形的误差量V(79)的增减关系不一致。即,因为功率因数改善控制和输出电压控制无法兼得,所以结果可知输入电流I(AC)失真,输出电压V(C3)的变动也变大。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交流电源AC的电压极性为正时,使开关元件Q1作为输入电流波形控制,即功率因数改善控制的主元件,使开关元件Q2作为输出电压控制的主元件。因此,能够兼得输入电流波形控制和输出电压控制的功能。此外,在交流电源AC的电压极性为负时,对于交替开关元件Q1和Q2的作用同样能够满足性能。
具体地说,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作为功率因数改善控制系统90把输出比较放大器77和比较放大器79的最大值的最大值电路93设置在PWM信号生成电路94的前段,以及作为输出电压控制系统95设置根据比较放大器77的输出生成PWM信号的PWM信号生成电路96。
PWM信号生成电路94、96根据同步信号分别同步输出PWM信号。驱动信号生成电路97根据PWM信号生成电路94、96和正负判别电路76的输出,生成从Q1到Q3的驱动信号。在本实施例中,使输出电压控制系统95优先于功率因数改善控制系统90来控制开关元件Q1和Q2,在其外侧构筑进行功率因数改善控制的系统。
图7是与图6进行对比表示的本实施例的动作波形,用V(AC)表示交流电源AC的电压,用I(AC)表示输入电流,用V(C3)表示输出电压,用V(77)表示放大器77的电压,用V(79)表示放大器79的电压。在图中,因为使作为输出电压误差的V(77)优先来控制开关元件Q1、Q2,所以输出电压V(C3)稳定,结果得到输入电流I(AC)的失真也被抑制的波形。
图8表示交流电源AC的电压极性为正时各开关元件的驱动信号和元件电流以及电感器L1、L2的电流和二次侧整流二极管D5的电流波形。在开关元件Q1和Q2为导通状态时,在AC-L1-D11-Q1的路径中流过在电感器L1中存储能量的电流,以及通过电容器C2的存储电荷在C2-N1-L2-Q1-Q2的路径中流过在变压器T2中存储能量的电流。
本实施例如上所述,把开关元件Q1作为输入电流波形控制的主元件,把开关元件Q2作为输出电压控制的主元件。因此,在Q1关断的定时晚于Q2关断的定时的条件下,功率因数改善控制和输出电压控制成立。即,在Q1和Q2同为导通状态时控制输出电压,在Q1导通Q2关断的状态时控制输入电流波形。当Q2关断时,通过电感器L2的存储能在L2-D3-C1-C2-N1的路径中流过回流电流。在该期间当Q3导通时,因为回流电流在L2-Q3-C1-C2-N1的路径上流过,所以Q3成为同步整流动作,如果使用高耐压但导通电阻小的超结构造的MOSFET,则导通损失变小。因为Q3在D3为导通状态,即元件电压为零伏特的状态下导通,所以成为ZVS动作,不发生导通损失。
另一方面,在二次侧通过变压器T1的存储能在N2-D5-C3的路径上流过电流,通过回扫动作向输出侧供给电力。在Q1关断前L2的存储能成为零时,通过电容器C1的存储电荷在C1-Q3-L2-N1-C2的路径中流过电流。然后当Q1关断时,通过电感器L1的存储能,L1的电流继续流动,但是由于电感器L2阻碍电流路径,所以在L1-D11-Q3-C1-D2-AC的路径中流过电流。当电感器L2的电流达到电感器L1的电流时,通过L1的存储能在AC-L1-D11-L2-N1-C2-D2的路径中继续流过电流。
另一方面,在DC-DC转换器一侧,通过电容器C1的存储电荷在C1-Q3-L2-N1-C2的路径中流过电流。然后,当Q3关断时通过L2的存储能在L2-N1-C2-D2-D1的路径中流过电流。在该期间通过使Q1、Q2导通能够实现ZVS动作。
如图9所示,通过与Q1的关断定时同步地使Q2导通,也能够使Q2同步整流。当L2的存储能成为零时,返回在上述的L1、T1中存储能量的模式,以后在AC的电压极性为正的期间,重复该动作。在AC的电压极性为负时,开关元件Q1和Q2互换作用。如此,在L1的电流连续流动的电流连续模式中,通过利用电感器L2的存储能,能够以ZVS动作驱动开关元件Q1至Q3。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同,能够在使输入电流连续的模式下一边进行功率因数改善一边控制输出电力,并且能够降低与电力转换有关的开关损失。
特别地,根据本实施例,通过根据输入电流误差和输出电压误差大的一方的误差,控制半导体开关元件Q1(或Q2)的导通关断,并且通过使输出电压控制系统优先于功率因数改善控制系统进行控制,能够使输出电压稳定,结果还能够抑制输入电流波形的失真。
[实施例4]
图10表示应用本发明的电力转换装置第二方式的实施例4的电路结构图。对于和图5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在图10中,与实施例3的不同点在于,把开关元件Q3和电容器C1的串联电路与电感器L2和一次线圈N1的串联电路并联连接。动作和实施例3大体相同,但是不同点在于,电感器L1的回流电流经由电容器C2进行流动,以及电容器C2不在电感器L2的电流经由Q3或D3流动的路径中。
本实施例的结构也可以在实施例1中应用。
[实施例5]
图11表示应用本发明的电力转换装置第二方式的实施例5的电路结构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在把交流电力转换为交流电力这一点上与实施例3不同。对于和图5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本实施例是在感应加热线圈Lr中流过高频交流电流,对金属的被加热物进行电磁感应加热的电力转换装置的例子。被加热物虽然未图示,但与感应加热线圈Lr磁耦合。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输出电路由第二电容器C2和感应加热线圈Lr的串联电路构成。并且,通过电流传感器80和输出电流检测电路81检测流过感应加热线圈Lr的输出电流,在比较放大器77中求出与输出电流指令的误差并进行放大,为了降低该误差,对开关元件Q1~Q3进行开关控制。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能够得到与实施例3相同的效果,此外,能够把感应加热线圈Lr供给的输出电流控制为指令值。对于和图5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动作与实施例3的一次侧的动作相同,省略说明。
本发明可以作为把用于家电、民生设备或业务的交流电源作为输入的绝缘型AC-DC使用,或者可以作为一般家庭以及业务上使用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温水产生、低温·高温水蒸气产生装置、金属的熔解、复印机调色剂定影用热复制滚筒等多个领域的热源的电源来使用。

Claims (15)

1.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以及第二开关臂,把反并联连接半导体开关元件和二极管而构成的两个开关电路,以使所述二极管相互反极性的方式串联连接而形成;
第一电感器,其串联地插入将第一开关臂与交流电源并联连接的电路中;
第一电容器,其串联地插入将第二开关臂与第一开关臂并联连接的电路中;和
输出电路,其具有与第一开关臂和第二开关臂中的某一方并联连接的第二电容器和第二电感器的串联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控制电路,其对所述各半导体开关元件的导通关断进行控制,
该控制电路根据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出指令值和输出检测值的误差以及所述交流电源的电压极性,使第一和第二开关臂的半导体开关元件中的承担输入电流以及输出控制的半导体开关元件交互地导通关断,使另一方的半导体开关元件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控制电路,其对所述各半导体开关元件的导通关断进行控制,
该控制电路求出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出指令值和输出检测值的误差,对该误差乘以所述交流电源的电压检测值的绝对值来生成输入电流指令值,并求出该输入电流指令值和来自所述交流电源的输入电流检测值的绝对值的误差,将该误差和PWM载波进行比较来生成PWM信号,根据该PWM信号和所述交流电源的电压极性,在第一和第二开关臂的半导体开关元件中,使承担输入电流以及输出控制的半导体开关元件交互地导通关断,使另一方的半导体开关元件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电路包括:第二电容器和第二电感器的串联电路,该第二电感器至少包含变压器的一次线圈;以及与所述变压器的二次线圈连接的整流电路,
输出由该整流电路进行整流后的直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压器具有两个二次线圈,
所述整流电路具有:两个整流电路,它们分别对所述两个二次线圈的电压进行整流;和第三电容器,其用于使该两个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平滑,
将该第三电容器的端子电压作为直流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控制电路,其对所述各半导体开关元件的导通关断进行控制,
该控制电路具有:输入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交流电源的输入电压;输入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输入电流;输出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出电压;第一比较单元,用于求出由该输出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的输出电压检测值和输出电压指令值的误差;输入电流指令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比较单元的输出和由所述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的输入电压检测值的绝对值生成输入电流指令值;第二比较单元,用于求出由所述输入电流检测电路检测到的输入电流检测值的绝对值和所述输入电流指令值的误差;PWM信号生成电路,用于比较第二比较单元的输出和PWM载波,来生成PWM信号;以及驱动信号生成电路,其根据从该PWM信号生成电路输出的PWM信号和由所述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的交流电源的电压极性,生成所述各半导体开关元件的驱动信号,
该驱动信号生成电路生成通过所述PWM信号,使所述各开关臂的半导体开关元件中根据所述电压极性承担输入电流以及输出控制的半导体开关元件导通关断,使另一方的半导体开关元件导通的驱动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电路是第二电容器和至少包括感应加热线圈的第二电感器的串联电路,输出流过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交流电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控制电路,其对所述各半导体开关元件的导通关断进行控制,
该控制电路具有:输入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交流电源的输入电压;输入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输入电流;输出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出电流;第一比较单元,用于求出由该输出电流检测电路检测到的输出电流检测值和输出电流指令值的误差;输入电流指令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比较单元的输出和由所述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的输入电压检测值的绝对值生成输入电流指令值;第二比较单元,用于求出由所述输入电流检测电路检测到的输入电流检测值的绝对值和所述输入电流指令值的误差;PWM信号生成电路,用于比较第二比较单元的输出和PWM载波,来生成PWM信号;以及驱动信号生成电路,用于根据从该PWM信号生成电路输出的PWM信号和由所述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的交流电源的电压极性,生成第一和第二开关臂的各半导体开关元件的驱动信号,
该驱动信号生成电路生成通过所述PWM信号,使所述各开关臂的半导体开关元件中根据所述电压极性承担输入电流以及输出控制的半导体开关元件导通关断,使另一方的半导体开关元件导通的驱动信号。
9.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整流臂,将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顺极性地串联连接而形成;
第一开关臂,把反并联连接半导体开关元件和二极管而形成的第一和第二开关电路,以使所述二极管相互反极性的方式串联连接而形成;
第二开关臂,在将半导体开关元件和二极管反并联连接而形成的第三开关电路上串联连接第一电容器而形成;以及
输出电路,其具有第二电容器和第二电感器的串联电路,
将所述整流臂和第一开关臂并联连接,
在所述整流臂的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连接点、与第一开关臂的第一和第二开关电路的连接点之间,经由第一电感器连接交流电源,
将第二电容器和第二电感器的串联电路与所述整流臂和第一开关臂并联连接,
第二开关臂与所述整流臂和第一开关臂并联连接,或者与所述输出电路的第二电感器并联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控制电路,其对所述各半导体开关元件的导通关断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电路具有:输出控制系统,其根据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出指令值和输出检测值的输出电压误差,使第一和第二开关电路的半导体开关元件导通关断;以及功率因数改善控制系统,其根据对所述输出电压误差乘以所述交流电源的电压检测值生成的输入电流指令值和来自所述交流电源的输入电流检测值的输入电流误差、以及所述输出电压误差的较大一方的误差,使第一和第二开关电路的半导体开关元件导通关断,
在第一和第二开关电路的半导体开关元件的至少一方关断的期间,使第三开关电路的半导体开关元件导通。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电路包括:第二电容器和第二电感器的串联电路,该第二电感器至少包含变压器的一次线圈;以及与所述变压器的二次线圈连接的整流电路,
输出由该整流电路进行整流后的直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压器具有两个二次线圈,
所述整流电路具有:两个整流电路,它们分别对所述两个二次线圈的电压进行整流;和第三电容器,其用于使该两个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平滑,
将该第三电容器的端子电压作为直流输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具有:输出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出电压;
第一比较单元,用于求出由该输出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压指令值的输出电压误差;
第一PWM信号生成电路,用于比较所述输出电压误差和PWM载波来生成PWM信号;
输入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交流电源的输入电压;
输入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输入电流;
输入电流指令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输出电压误差生成输入电流指令值;
第二比较单元,用于求出该输入电流指令值和所述输入电流检测电路检测到的输入电流检测值的输入电流误差;
第二PWM信号生成电路,用于比较所述输入电流误差和PWM载波来生成PWM信号;以及
驱动信号生成电路,其根据从第一PWM信号生成电路输出的PWM信号,生成使第二开关电路的半导体开关元件导通关断的驱动信号,并且根据从第二PWM信号生成电路输出的PWM信号生成使第一开关电路的半导体开关元件导通关断的驱动信号,并且生成在第一和第二开关电路的半导体开关元件的至少一方被关断的期间,使第三开关电路的半导体开关元件导通的驱动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电路是第二电容器和至少包括感应加热线圈的第二电感器的串联电路,输出流过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的交流电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具有:输出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出电流;
第一比较单元,用于求出由该输出电流检测电路检测到的输出电流和输出电流指令值的误差;
第一PWM信号生成电路,用于比较第一比较单元的输出和PWM载波来生成PWM信号;
输入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交流电源的输入电压;
输入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输入电流;
输入电流指令单元,用于根据由所述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的输入电压检测值和第一比较单元的输出,生成输入电流指令值;
第二比较单元,用于求出该输入电流指令值和由所述输入电流检测电路检测到的输入电流检测值的误差;
第二PWM信号生成电路,其根据所述输入电流误差和所述输出电压误差的较大一方的误差,和PWM载波进行比较来生成PWM信号;以及
驱动信号生成电路,其根据从第一PWM信号生成电路输出的PWM信号,生成使第二开关电路的半导体开关元件导通关断的驱动信号,并且根据从第二PWM信号生成电路输出的PWM信号生成使第一开关电路的半导体开关元件导通关断的驱动信号,并且生成在第一和第二开关电路的半导体开关元件的至少一方被关断的期间,使第三开关电路的半导体开关元件导通的驱动信号。
CN2008101078258A 2007-05-15 2008-05-14 电力转换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090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29709 2007-05-15
JP2007129709A JP4961258B2 (ja) 2007-05-15 2007-05-15 電力変換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435917A Division CN101888174B (zh) 2007-05-15 2008-05-14 电力转换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9047A true CN101309047A (zh) 2008-11-19
CN101309047B CN101309047B (zh) 2012-03-28

Family

ID=4012531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0782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09047B (zh) 2007-05-15 2008-05-14 电力转换装置
CN20101024359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88174B (zh) 2007-05-15 2008-05-14 电力转换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4359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88174B (zh) 2007-05-15 2008-05-14 电力转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961258B2 (zh)
CN (2) CN101309047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1329A (zh) * 2010-09-15 2013-05-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Dc/dc 转换器
CN103259409A (zh) * 2012-02-20 2013-08-21 创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压转换电路
CN105021967A (zh) * 2014-04-17 2015-11-04 西门子公司 跨半导体开关元件的电压降的精确测量
CN105471071A (zh) * 2015-12-25 2016-04-06 青岛朝阳华泰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全天候发电站
CN105529808A (zh) * 2015-12-25 2016-04-27 青岛海特新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天候发电站
CN109787490A (zh) * 2017-11-14 2019-05-21 泰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流测量电路
CN111651028A (zh) * 2015-07-31 2020-09-11 电力集成瑞士有限公司 信号发射电路和包括该信号发射电路的装置
CN111725987A (zh) * 2019-03-20 2020-09-29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电力转换装置
CN113812081A (zh) * 2019-05-20 2021-12-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源装置
WO2022011646A1 (zh) * 2020-07-16 2022-01-20 深圳市骁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恒功率电源装置及阳光模拟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40464B2 (ja) 2009-07-29 2014-12-17 Tdk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JP2011078271A (ja) * 2009-10-01 2011-04-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力変換装置
JP5601965B2 (ja) * 2010-10-20 2014-10-08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JP5507416B2 (ja) * 2010-11-04 2014-05-28 新電元工業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
CN103620939A (zh) * 2011-07-04 2014-03-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开关电源装置
JP5476400B2 (ja) 2012-01-30 2014-04-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力変換装置、電力変換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ハードディスク装置
JP5734356B2 (ja) * 2013-07-08 2015-06-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84248A (en) * 1976-12-29 1978-07-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Induction heating device
JP2632586B2 (ja) * 1990-04-24 1997-07-23 サンケン電気株式会社 蓋付容器
JP2867069B2 (ja) * 1990-06-12 1999-03-08 新電元工業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
CN1109399C (zh) * 2000-10-19 2003-05-2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带钳位二极管的零电压开关三电平直流变换器
JP4765015B2 (ja) * 2001-07-06 2011-09-07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JP2003338358A (ja) * 2002-05-20 2003-11-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誘導加熱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誘導加熱調理器と炊飯器
US6771521B1 (en) * 2003-02-20 2004-08-03 Delta Electronics, Inc. Active snubber for synchronous rectifier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1329B (zh) * 2010-09-15 2015-07-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Dc/dc转换器
US9178430B2 (en) 2010-09-15 2015-11-03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DC/DC converter
CN103081329A (zh) * 2010-09-15 2013-05-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Dc/dc 转换器
CN103259409A (zh) * 2012-02-20 2013-08-21 创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压转换电路
CN103259409B (zh) * 2012-02-20 2016-04-06 创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压转换电路
CN105021967A (zh) * 2014-04-17 2015-11-04 西门子公司 跨半导体开关元件的电压降的精确测量
CN105021967B (zh) * 2014-04-17 2019-06-14 西门子公司 跨半导体开关元件的电压降的精确测量
CN111651028B (zh) * 2015-07-31 2023-07-07 电力集成瑞士有限公司 信号发射电路和包括该信号发射电路的装置
CN111651028A (zh) * 2015-07-31 2020-09-11 电力集成瑞士有限公司 信号发射电路和包括该信号发射电路的装置
CN105471071A (zh) * 2015-12-25 2016-04-06 青岛朝阳华泰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全天候发电站
CN105529808A (zh) * 2015-12-25 2016-04-27 青岛海特新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天候发电站
CN109787490A (zh) * 2017-11-14 2019-05-21 泰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流测量电路
CN109787490B (zh) * 2017-11-14 2023-12-29 泰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流测量电路
CN111725987A (zh) * 2019-03-20 2020-09-29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电力转换装置
CN113812081A (zh) * 2019-05-20 2021-12-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源装置
CN113812081B (zh) * 2019-05-20 2024-02-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源装置
WO2022011646A1 (zh) * 2020-07-16 2022-01-20 深圳市骁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恒功率电源装置及阳光模拟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961258B2 (ja) 2012-06-27
CN101888174B (zh) 2013-07-24
JP2008289228A (ja) 2008-11-27
CN101888174A (zh) 2010-11-17
CN101309047B (zh) 2012-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88174B (zh) 电力转换装置
Chen et al. A high-efficiency MOSFET transformerless inverter for nonisolated microinverter applications
Beiranvand et al. Optimizing the LLC–LC resonant converter topology for wide-output-voltage and wide-output-load applications
CN101601182B (zh) 绝缘型ac-dc转换器及使用该转换器的led用直流电源装置
US20160028304A1 (en) Boost inductor demagnetization detection for bridgeless boost pfc converter operating in boundary-conduction mode
JP2013158239A (ja) 三相ソフトスイッチング力率改善整流器
US20200014245A1 (en) Single-stage transmitter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TW201320577A (zh) 非隔離型逆變器及其相關的控制方式與應用
US20220014099A1 (en) Isolated resonant convert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WO2012075920A1 (en) Soft switching dc/dc converters and methods
TWI481181B (zh) 直流轉交流電力轉換裝置及其方法
Surapaneni et al. A Z-source-derived coupled-inductor-based high voltage gain microinverter
Chen et al. A novel pulse-width modulation method for reactive power generation on a CoolMOS-and SiC-diode-based transformerless inverter
TW201406035A (zh) 電力變換裝置及使用彼之感應加熱裝置
CN102299649A (zh) 电源变换器
CN113131628A (zh)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及方法
CN113300487A (zh) 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异物检测设备及方法
TWI279069B (en) Flyback converter with synchronous rectifier
Hu et al. Natural boundary transition and inherent dynamic control of a hybrid-mode-modulated dual-active-bridge converter
Hopkins et al. Achieving efficiencies exceeding 99% in a super-junction 5-kW DC–DC converter power stage through the use of an energy recovery snubber and dead-time optimization
Wang et al. Research on the voltage spike suppression strategy for three-phase high frequency link matrix-type inverter
De et al. Improved utilisation of an HF transformer in DC–AC application
Kim et al. Single power-conversion DAB microinverter with safe commutation and high efficiency for PV power applications
JP5608181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114221451A (zh) 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品质因素确定设备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8

Termination date: 201805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