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02673B - 一种静电纺纳米纤维纱线系统及纳米纤维纱线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电纺纳米纤维纱线系统及纳米纤维纱线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02673B
CN101302673B CN2008100182678A CN200810018267A CN101302673B CN 101302673 B CN101302673 B CN 101302673B CN 2008100182678 A CN2008100182678 A CN 2008100182678A CN 200810018267 A CN200810018267 A CN 200810018267A CN 101302673 B CN101302673 B CN 1013026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cutting knife
disk
copper film
nan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1826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02673A (zh
Inventor
孙润军
刘呈坤
来侃
王耀武
孙垂卿
王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81001826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026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026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26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026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267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电纺纤维纱线系统,包括可转动的旋转轴,旋转轴上分别设置有沿半径开有一通槽的圆盘、滑块和切刀槽,圆盘的上面固定有环形的铜膜,铜膜对应于圆盘的通槽位置有一径向缺口,圆盘的上方有注射器,注射器的出口安装有与直流高压发生器正极相连接的金属针头,切刀槽的一端通过圆盘上的通槽,与铜膜径向缺口的两边相接触并与直流高压发生器的负极相连,切刀槽的中间有一切刀,切刀的一端为自由状,通过圆盘上的通槽,伸至圆盘的上面,并可沿该通槽移动,滑块沿旋转轴的轴向滑动,圆盘的外侧还有导丝棍、加捻装置、卷取辊和引线回收辊。本发明制备的纱线具有相对较高的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静电纺纳米纤维纱线系统及纳米纤维纱线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静电纺纱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静电纺纳米纤维纱线系统,本发明还涉及利用该系统制备纳米纤维纱线的方法。
背景技术
静电纺是在高电场下获得纳米纤维的一种技术,该技术中使用的原料可以是溶液、熔体或聚合物,也可以是以聚合物为载体的金属或陶瓷等无机物;可以是纯聚合物,也可以是聚合物合金等。
静电纺射流在电场中受鞭动、曲张以及裂分等因素的影响,典型的静电纺射流以螺旋状运动状态沉积到收集屏上,得到的是纤维呈随机排列的非织造布毡。为扩大静电纺的应用领域,需要改变纺丝工艺,制备出具有周期性有序结构的制品。例如,利用特殊的静电纺丝法,可以生产出诸如皮芯纤维或者中空纤维等具有复杂结构的纤维,也可制备出单根纤维或具有定向排列纤维结构的纱线。
目前,已经有一些用于提高静电纺纤维有序程度的方法。Theron[A.Theron,E.Zussman,A.L.Yarin,Nanotechnology 2001,12,384.]等利用铝制锥形盘(外径为200mm,厚度为5mm)对静电纺纳米纤维进行定向排列。该方法得到的聚氧化乙烯(PEO)基纳米纤维的直径为100nm~300nm,可以根据需要控制纤维之间的平均间距。但由于盘的边沿相对尖锐,这种方法很难在大面积上获得定向排列的纤维。Katta[P.Katta,et al.Nano Lett.2004,4,2215.]等利用铜线框制成的旋转鼓作为收集装置,随着鼓的旋转,收集到平行排列的纤维。Li[D.Li,et al.Nano Lett.2003,3,1167.;D.Li,et al.Adv.Mater.2004,16,361.]等利用相距数百微米到几个厘米的两片导电电极作为收集装置,获得了平行排列的聚合物以及陶瓷纳米纤维。通过静电力的相互作用,带电纳米纤维会以伸直状态跨到间隙上,因此会在较大面积上获得单轴定向排列的纳米纤维束。另外,由于纤维是悬浮在间隙上,所以易于转移到其它基底上作进一步的处理和应用。Shin[M.K.Shin,et al.Appl.Phys.Lett.2006,88,223109-1]等在传统的静电纺工艺中通过引入平行排列的次电极,改变了静电纺体系中的电场分布,即由常规静电场(Ordinary electric field)变成了裂分静电场(Splitting electric field),使得纤维由螺旋状变成了线性取向纳米纤维。Dalton[P.D.Dalton,et al.Polymer 2005,46,611.]等利用竖直放置的、与喷丝头等距的两个接地不锈钢圆环作为收集装置,通过静电纺制备出了悬浮于空气中的三维定向排列纤维束,得到的纤维束通过旋转其中一个圆环即转变成复丝纱,直径小于5μm。《纳米纤维长丝束的制备方法》(申请号200510038571.5,公开日2005.10.26,公开号CN1687493)和Pan[H.Pan,et al.Polymer 2006,47,4901.]等利用两个相对放置的金属针头(分别接正负电压)作为喷丝头,从两个针头喷出来的纤维会在空中相互吸引、碰撞,形成复合纳米纤维,经拉伸缠绕到高速旋转的滚筒上形成长丝束。利用该种方法获得的纤维连续、排列良好,而且可以在较大面积上沉积。Dabirian[Dabirian,F.,et al.The Journal of the Textile Institute 2007,98,237.]等在传统静电纺电场体系中,利用一根带负电的棒控制电场,使静电纺纤维射流改变方向,并收集在旋转滚筒上,制得了纤维沿单轴取向的加捻纱。Teo[W.E.Teo,R.Gopal,R.Ramaseshan,K.Fujihara,S.Ramakrishna,Polymer 2007,48,3400.]等利用液相涡流对静电纺纤维进行收集,获得了连续纳米纤维纱。Gu[B.K.Gu,et al.,Appl.Phys.Lett.2007,90,263902.]等在传统的静电纺体系中引入两端开口的箱形辅助电极,通过周期性改变电场,控制射流的运动,制得了具有一定捻度的纳米纤维纱。Okuzaki[H.Okuzaki,et al.2008,46,305.]等利用在静电纺过程中同时形成的垂直于接收电极表面且与电场平行的poly(p-xylenetetrahydrothiophenium chloride)(PTXC)纳米纤维纱作为母体,成功的通过碳化制备了沿单轴定向排列的碳纤维。但上述方法存在着不能获得稳定连续的纳米纤维纱线,且纤维不能较好的定向排列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静电纺纳米纤维纱线系统,可稳定连续地获得纤维定向排列较好的纳米纤维纱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利用上述系统制备纳米纤维纱线的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静电纺纳米纤维纱线系统,包括旋转轴,旋转轴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沿半径开有一通槽的环氧树脂制成的圆盘、滑块和切刀槽,旋转轴与驱动电机A相连接,并由驱动电机A带动旋转,
圆盘的上表面沿外边缘固定有环形的铜膜,铜膜对应于圆盘的通槽位置有一径向缺口,圆盘的上方设置有注射器,注射器的出口与铜膜相对应,注射器的出口处安装有金属针头,金属针头通过导线与直流高压发生器的正极相连接,
切刀槽由金属制成的两条形片构成,切刀槽的一端固定于旋转轴的外圆周,切刀槽的另一端通过圆盘上的通槽,且两金属条形片分别与铜膜的径向缺口的两边相接触,切刀槽与直流高压发生器的负极相连接,
切刀槽的两金属条形片之间设置有一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切刀,切刀的一端通过切刀槽与旋转轴相连,并可转动,切刀的另一端为自由状,且通过圆盘上的通槽,伸至圆盘的上面,并可沿该通槽移动,
滑块与驱动电机B相连接,并由驱动电机B带动沿旋转轴的轴向滑动,
圆盘的一侧设置有导丝辊,导丝辊与圆盘不相接触,导丝辊的下方设置有加捻装置,加捻装置的下方平行设置有分别与回转装置相连接的卷取辊和引线回收辊。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
加捻装置,包括静止不动的加捻罗拉A和与其相对设置的可左右往复移动的加捻罗拉B。
金属针头与铜膜之间的接收距离为70mm~150mm。
金属针头的内径为0.5mm~2mm。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上述静电纺系统制备纳米纤维纱线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将聚合物溶解于溶剂,制得浓度为10wt%~16wt%纺丝溶液;
步骤2:采用上述静电纺纳米纤维纱线系统,该系统包括旋转轴,旋转轴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沿半径开有一通槽的环氧树脂制成的圆盘、滑块和切刀槽,旋转轴与驱动电机A相连接,并由驱动电机A带动旋转,
圆盘的上表面沿外边缘固定有一环形的铜膜,铜膜对应于圆盘的通槽的位置有一径向缺口,圆盘的上方设置有注射器,注射器的出口与铜膜相对应,注射器的出口处安装有金属针头,金属针头通过导线与直流高压发生器的正极相连接,
切刀槽由金属制成的两条形片构成,切刀槽的一端固定于旋转轴的外圆周,切刀槽的另一端通过圆盘上的通槽,且两金属条形片分别与铜膜的径向缺口的两边相接触,切刀槽与直流高压发生器的负极相连接,
构成切刀槽的两金属条形片之间有一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切刀,切刀的一端通过切刀槽与旋转轴相连,并可转动,切刀的另一端呈自由状,并通过圆盘上的通槽,伸至圆盘的上面,
滑块与驱动电机B相连接,并由驱动电机B带动沿旋转轴的轴向滑动,
圆盘的一侧设置有导丝辊,导丝辊与圆盘不相接触,导丝辊的下方设置有加捻装置,加捻装置的下方平行设置有分别与回转装置相连接的卷取辊和引线回收辊,
具体步骤为:
将步骤1得到的纺丝溶液注入上述系统的注射器内,开启直流高压发生器,金属针头与铜膜之间形成静电场,注射器内的纺丝溶液在该静电场作用下,通过注射器的出口,从金属针头喷出,喷向铜膜,形成静电纺射流,该静电纺射流以螺旋状运动轨迹有序沉积到铜膜的表面,纤维沉积一段时间后,启动驱动电机B,驱动电机B带动滑块沿旋转轴向下滑动,并带动切刀绕其回转轴转动,使切刀的自由端沿圆盘的通槽,由中心向外移动,将沉积于铜膜表面的环状纳米纤维束切断,同时,启动驱动电机A和回转装置,驱动电机A通过旋转轴带动圆盘和铜膜转动,回转装置带动卷取辊和引线回收辊旋转,引线回收辊旋转带动引线移动,铜膜表面与引线接触的纳米纤维束的一端随引线的移动而被引出,纳米纤维束的另一端与新沉积的纳米纤维搭接,此时,开启加捻装置,对引出的纳米纤维束加捻,引线和纳米纤维纱线在卷取辊附近分离,纳米纤维纱线缠绕于卷取辊的外表面,引线则缠绕与引线回收辊的外表面,上述过程中,圆盘每旋转一周,切刀就在纳米纤维束拉出的位置处切割一次,得到连续的纳米纤维纱线。
其中的聚合物为聚丙烯腈、聚乙烯醇或聚氧化乙烯中的一种。
其中的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或蒸馏水。
其中步骤2中,控制各参数为:室温、相对湿度40%~70%、电压20kV~40kV以及卷取辊的卷绕速度5r/min~15r/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集纺纱、牵伸、加捻和卷绕于一体,可连续制备纳米纤维纱,并且可以通过控制旋转盘接收电极的旋转速度,得到一系列不同细度的纳米纤维纱。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静电纺制备纳米纤维纱的工艺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系统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直流高压发生器,2.注射器,3.金属针头,4.纤维,5.铜膜,6.圆盘,7.导丝辊,8.引线,9.加捻罗拉A,10.加捻罗拉B,11.卷取辊,12.引线回收辊,13.驱动电机A,14.驱动电机B,15.滑块,16.切刀,17.切刀槽,18.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静电纺系统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旋转轴18,旋转轴18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沿半径开有一通槽的环氧树脂制成的圆盘6、滑块15和切刀槽17,旋转轴18位于圆盘6的下方,并与驱动电机A13相连接,由驱动电机A13带动旋转。
圆盘6的上表面沿外边缘固定有环形的铜膜5,铜膜5在相应于圆盘6的通槽的位置断开,形成一径向缺口。圆盘6的上方设置有注射器2,注射器2的出口与铜膜5相对应,注射器2的出口处安装有金属针头3,金属针头3通过导线与直流高压发生器1的正极相连接。
切刀槽17由金属制成的两条形片构成,切刀槽17的一端固定于旋转轴18的外圆周上,构成切刀槽17的两金属条形片的另一端通过圆盘6上的通槽分别与铜膜5的缺口的两边相接触,切刀槽17与直流高压发生器1的负极相连接。
构成切刀槽17的两金属条形片之间有一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切刀16,切刀16的一端通过切刀槽17与旋转轴18相连,并可转动,切刀16的另一端呈自由状,并通过圆盘6上的通槽,伸至圆盘6的上面。
滑块15设置于旋转轴18的外圆周上,滑块15与驱动电机B14相连接,并由驱动电机B14带动沿旋转轴18轴向滑动。
圆盘6的侧面设置有导丝辊7,导丝辊7与圆盘6不相接触,并与圆盘6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导丝辊7的下方并排设置有加捻罗拉A9和加捻罗拉B10,加捻罗拉A9和加捻罗拉B10之间有间隙,加捻罗拉A9静止不动,加捻罗拉B10与驱动机构相连接,并由该驱动机构带动相对于加捻罗拉A9往复移动,加捻罗拉A9和加捻罗拉B10的下方平行设置有卷取辊11和引线回收辊12,卷取辊11和引线回收辊12分别与回转装置相连接。
铜膜5的上面放置有引线8,引线8的一端与铜膜5相接触,另一端依次绕过导丝辊7、通过加捻罗拉A9和加捻罗拉B10之间的间隙、绕过卷取辊11并卷绕在引线回收辊12上。
本发明系统中
金属针头的内径为0.5mm~2mm。
注射器与铜膜之间的接收距离为70mm~150mm。
旋转轴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利用上述静电纺纤维纱线系统制备纤维纱线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将聚合物溶解于溶剂,制得浓度为10wt%~16wt%的纺丝溶液;
步骤2:采用上述静电纺纳米纤维纱线系统,在室温、相对湿度为40%~70%的环境中,将步骤1制得的纺丝溶液注入上述系统的注射器2内,开启直流高压发生器1,控制电压为20KV~40KV。金属针头3与铜膜5之间形成静电场,注射器2内的纺丝溶液在该静电场的作用下,通过注射器2的出口,从金属针头3喷出,喷向铜膜5,形成静电纺射流,该静电纺射流以螺旋状运动轨迹有序沉积到铜膜5的表面。纤维沉积一段时间后,启动驱动电机B14,驱动电机B14带动滑块15沿旋转轴18向下滑动,并带动切刀16绕其回转轴转动,切刀16的自由端由圆盘6的中心沿通槽移动,将沉积于铜膜5表面的环状的纳米纤维束切断。同时,启动驱动电机A13和回转装置,驱动电机A13通过旋转轴18带动圆盘6和铜膜5转动,回转装置带动卷取辊11和引线回收辊12旋转,控制卷取辊11的卷绕速度为5r/min~15r/min,引线回收辊12旋转带动引线8移动,铜膜5表面与引线8接触的纳米纤维束的一端随引线8的移动而被引出,纳米纤维束的另一端与新沉积的纳米纤维搭接,此时,开启加捻罗拉B10,加捻罗拉B10水平往复运动,与加捻罗拉A9配合,对引出的纳米纤维束加捻。引线8和纳米纤维纱线在卷取辊11附近分离,纳米纤维纱线缠绕于卷取辊11的外表面,引线8则缠绕与引线回收辊12的外表面。在上述过程中,圆盘6每旋转一周,切刀16就在纳米纤维束拉出的位置处切割一次,得到连续的纳米纤维纱线。
本发明制备纳米纤维纱线的方法中,
使用的聚合物为聚丙烯腈、聚乙烯醇或聚氧化乙烯中的一种。
使用的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或蒸馏水。
利用加捻罗拉A9和加捻罗拉B10对纳米纤维束进行加捻,加捻后的纱线具有更高的强度,防止卷绕过程中纱线在纤维束接头处或其它部位断头上述技术方案中。
实施例1:
将聚丙烯腈(PAN)(Mw=70,000g/mol)溶解在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配成浓度为13wt%的纺丝液。将该纺丝溶液注入静电纺纳米纤维纱线系统的注射器2中,在室温、相对湿度为40%的环境中,开启上述系统的直流高压发生器1,控制电压为20kV,静电纺射流以螺旋状运动轨迹有序沉积于铜膜5的表面,注射器2与铜膜5之间的接收距离为70mm,纤维沉积一段时间后,利用切刀16将获得的环状纳米纤维束切断,同时转动铜膜5、卷取辊11和引线回收辊12,通过预先放置于铜膜5上的一条绕过导丝辊7、经过加捻装置、卷取辊11,最后缠绕于引线回收辊12表面的引线8,将纳米纤维束的一端引出,另一端则与新沉积的纤维进行搭接,开启加捻装置给纤维束进行加捻,引线和纳米纤维纱在卷取辊11附近分离,纳米纤维纱缠绕到卷取辊11上,控制卷取辊11的卷绕速度为5r/min。引线8则缠绕到回收辊12上。圆盘6每旋转一周,切刀16就在纳米纤维纱线的拉出位置切割一次,得到连续的纳米纤维纱线。该纳米纤维纱线的断裂强度为3cN/tex~8cN/tex,断裂伸长率为120%~160%。
实施例2:
将聚乙烯醇(PVA)1788型粉末溶解在70℃蒸馏水中,配成浓度为16wt%的纺丝液。将该纺丝溶液注入静电纺纳米纤维纱线系统的注射器2中,在室温、相对湿度为55%的环境中,开启上述系统的直流高压发生器1,控制电压为30kV,静电纺射流以螺旋状运动轨迹有序沉积于铜膜5的表面,注射器2与铜膜5之间的接收距离为110mm,纤维沉积一段时间后,利用切刀16将获得的环状纳米纤维束切断,同时转动铜膜5、卷取辊11和引线回收辊12,通过预先放置于铜膜5上的一条绕过导丝辊7、经过加捻装置、卷取辊11,最后缠绕于引线回收辊12表面的引线8,将纳米纤维束的一端引出,另一端则与新沉积的纤维进行搭接,开启加捻装置给纤维束进行加捻,引线和纳米纤维纱在卷取辊11附近分离,纳米纤维纱缠绕到卷取辊11上,控制卷取辊11的卷绕速度为10r/min。引线8则缠绕到回收辊12上。圆盘6每旋转一周,切刀16就在纳米纤维纱线的拉出位置切割一次,得到连续的纳米纤维纱线。该纳米纤维纱线的断裂强度为3cN/tex~6cN/tex,断裂伸长率为130%~180%。
实施例3:
将聚氧化乙烯(PEO)(Mw=3×105g/mol)溶解在70℃蒸馏水中,配成浓度为10wt%的纺丝液。将该纺丝溶液注入静电纺纳米纤维纱线系统的注射器2中,在室温、相对湿度为70%的环境中,开启上述系统的直流高压发生器1,控制电压为40kV,静电纺射流以螺旋状运动轨迹有序沉积于铜膜5的表面,注射器2与铜膜5之间的接收距离为150mm,纤维沉积一段时间后,利用切刀16将获得的环状纳米纤维束切断,同时转动铜膜5、卷取辊11和引线回收辊12,通过预先放置于铜膜5上的一条绕过导丝辊7、经过加捻装置、卷取辊11,最后缠绕于引线回收辊12表面的引线8,将纳米纤维束的一端引出,另一端则与新沉积的纤维进行搭接,开启加捻装置给纤维束进行加捻,引线和纳米纤维纱在卷取辊11附近分离,纳米纤维纱缠绕到卷取辊11上,控制卷取辊11的卷绕速度为15r/min,而引线8则缠绕到回收辊12上。圆盘6每旋转一周,切刀16就在纳米纤维纱线的拉出位置切割一次,得到连续的纳米纤维纱线。该纳米纤维纱线的断裂强度为3cN/tex~7cN/tex,断裂伸长率为110%~170%。

Claims (8)

1.一种静电纺纳米纤维纱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轴(18),旋转轴(18)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沿半径开有一通槽的环氧树脂制成的圆盘(6)、滑块(15)和切刀槽(17),旋转轴(18)与驱动电机A(13)相连接,并由驱动电机A(13)带动旋转,
所述圆盘(6)的上表面沿外边缘固定有环形的铜膜(5),铜膜(5)对应于圆盘(6)的通槽位置有一径向缺口,圆盘(6)的上方设置有注射器(2),注射器(2)的出口与铜膜(5)相对应,注射器(2)的出口处安装有金属针头(3),金属针头(3)通过导线与直流高压发生器(1)的正极相连接,
所述切刀槽(17)由金属制成的两条形片构成,切刀槽(17)的一端固定于旋转轴(18)的外圆周,切刀槽(17)的另一端通过圆盘(6)上的通槽,且两金属条形片分别与铜膜(5)的径向缺口的两边相接触,切刀槽(17)与直流高压发生器(1)的负极相连接,
所述切刀槽(17)的两金属条形片之间设置有一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切刀(16),切刀(16)的一端通过切刀槽(17)与旋转轴(18)相连,并可转动,切刀(16)的另一端为自由状,且通过圆盘(6)上的通槽,伸至圆盘(6)的上面,并可沿该通槽移动,
所述滑块(15)与驱动电机B(14)相连接,并由驱动电机B(14)带动沿旋转轴(18)的轴向滑动,
所述圆盘(6)的一侧设置有导丝辊(7),导丝辊(7)与圆盘(6)不相接触,导丝辊(7)的下方设置有加捻装置,加捻装置的下方平行设置有分别与回转装置相连接的卷取辊(11)和引线回收辊(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纺纳米纤维纱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捻装置,包括静止不动的加捻罗拉A(9)和与其相对设置的可左右往复移动的加捻罗拉B(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纺纳米纤维纱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针头(3)与铜膜(5)之间的接收距离为70mm~1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纺纳米纤维纱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针头(3)的内径为0.5mm~2mm。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静电纺系统制备纳米纤维纱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将聚合物溶解于溶剂,制得浓度为10wt%~16wt%纺丝溶液;
步骤2:采用上述静电纺纳米纤维纱线系统,该系统包括旋转轴(18),旋转轴(18)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沿半径开有一通槽的环氧树脂制成的圆盘(6)、滑块(15)和切刀槽(17),旋转轴(18)与驱动电机A(13)相连接,并由驱动电机A(13)带动旋转,
所述圆盘(6)的上表面外边缘固定有环形的铜膜(5),铜膜(5)对应于圆盘(6)的通槽的位置有一径向缺口,圆盘(6)的上方设置有注射器(2),注射器(2)的出口与铜膜(5)相对应,注射器(2)的出口处安装有金属针头(3),金属针头(3)通过导线与直流高压发生器(1)的正极相连接,
所述切刀槽(17)由金属制成的两条形片构成,切刀槽(17)的一端固定于旋转轴(18)的外圆周,切刀槽17的另一端通过圆盘(6)上的通槽,且两金属条形片分别与铜膜(5)的径向缺口的两边相接触,切刀槽(17)与直流高压发生器(1)的负极相连接,
所述构成切刀槽(17)的两金属条形片之间有一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切刀(16),切刀(16)的一端通过切刀槽(17)与旋转轴(18)相连,并可转动,切刀(16)的另一端呈自由状,并通过圆盘(6)上的通槽,伸至圆盘(6)的上面,
所述滑块(15)与驱动电机B(14)相连接,并由驱动电机B(14)带动沿旋转轴(18)的轴向滑动,
所述圆盘(6)的一侧设置有导丝辊(7),导丝辊(7)与圆盘(6)不相接触,导丝辊(7)的下方设置有加捻装置,加捻装置的下方平行设置有分别与回转装置相连接的卷取辊(11)和引线回收辊(12),
具体步骤为:
将步骤1得到的纺丝溶液注入上述系统的注射器(2)内,开启直流高压发生器(1),金属针头(3)与铜膜(5)之间形成静电场,注射器(2)内的纺丝溶液在该静电场作用下,通过注射器(2)的出口,从金属针头(3)喷出,喷向铜膜(5),形成静电纺射流,该静电纺射流以螺旋状运动轨迹有序沉积到铜膜的表面,纤维沉积一段时间后,启动驱动电机B(14),驱动电机B(14)带动滑块(15)沿旋转轴(18)向下滑动,并带动切刀(16)绕其回转轴转动,使切刀(16)的自由端沿圆盘(6)的通槽,由中心向外移动,将沉积于铜膜(5)表面的环状纳米纤维束切断,同时,启动驱动电机A(13)和回转装置,驱动电机A(13)通过旋转轴(18)带动圆盘(6)和铜膜(5)转动,回转装置带动卷取辊(11)和引线回收辊(12)旋转,引线回收辊(12)旋转带动引线(8)移动,铜膜(5)表面与引线(8)接触的纳米纤维束的一端随引线(8)的移动而被引出,纳米纤维束的另一端与新沉积的纳米纤维搭接,此时,开启加捻装置,对引出的纳米纤维束加捻,引线(8)和纳米纤维纱线在卷取辊(11)附近分离,纳米纤维纱线缠绕于卷取辊(11)的外表面,引线(8)则缠绕与引线回收辊(12)的外表面,上述过程中,圆盘(6)每旋转一周,切刀(16)就在纳米纤维束拉出的位置处切割一次,得到连续的纳米纤维纱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纳米纤维纱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为聚丙烯腈、聚乙烯醇或聚氧化乙烯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纳米纤维纱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或蒸馏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纤维纱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控制各参数为:室温、相对湿度40%~70%、电压20kV~40kV以及卷取辊(11)的卷绕速度5r/min~15r/min。
CN2008100182678A 2008-05-22 2008-05-22 一种静电纺纳米纤维纱线系统及纳米纤维纱线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026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182678A CN101302673B (zh) 2008-05-22 2008-05-22 一种静电纺纳米纤维纱线系统及纳米纤维纱线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182678A CN101302673B (zh) 2008-05-22 2008-05-22 一种静电纺纳米纤维纱线系统及纳米纤维纱线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2673A CN101302673A (zh) 2008-11-12
CN101302673B true CN101302673B (zh) 2010-06-23

Family

ID=40112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1826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02673B (zh) 2008-05-22 2008-05-22 一种静电纺纳米纤维纱线系统及纳米纤维纱线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026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6301B (zh) * 2009-05-12 2011-08-31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将静电纺丝制得的纳米纤维绞成绞线的装置
CN101694041B (zh) * 2009-10-22 2011-04-27 西安工程大学 连续式纳米纤维网的静电纺装置及纳米纤维网的制备方法
CN101857976B (zh) * 2010-05-19 2011-06-08 青岛大学 一种有序排列和交叉结构纳米纤维的制备装置
CN102102233B (zh) * 2010-12-17 2013-04-03 东华大学 一种聚丙烯腈基纳米碳纤维原丝的制备方法
CN102409416A (zh) * 2011-08-31 2012-04-11 青岛大学 一种压电陶瓷电源式微型静电纺丝装置
CN103103642A (zh) * 2013-02-22 2013-05-15 东华大学 一种取向静电纺纳米纤维涡流纺成纱装置及方法
CN103266365A (zh) * 2013-05-20 2013-08-28 东华大学 一种静电纺纳米纤维喷气加捻成纱装置及方法
CN103541026B (zh) * 2013-10-17 2016-07-06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一种具有辅助电极的静电纺丝系统和静电纺丝方法
CN103981579B (zh) * 2014-05-04 2016-08-17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静电纺丝收集装置、方法以及静电纺丝设备
JP6342345B2 (ja) * 2015-02-09 2018-06-13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金属製ナノ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CN104726943B (zh) * 2015-03-06 2016-09-21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龙卷旋风式制备纳米捻线静电纺丝喷头装置
CN104711719A (zh) * 2015-03-31 2015-06-17 上海云同纳米科技中心(普通合伙) 旋转收集器制备静电纺纳米纤维纱线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31434B (zh) * 2015-05-05 2017-04-26 东华大学 剪切式牵伸静电纺直纺微米纱装置、方法及用途
CN104831433B (zh) * 2015-05-05 2017-04-26 东华大学 导电溶液的剪切式牵伸静电纺直纺微米纱装置、方法及用途
CN104947211A (zh) * 2015-05-27 2015-09-30 西安工程大学 膜裂法静电纺连续纳米纤维纱装置及制备纳米纤维纱方法
CN104988611A (zh) * 2015-06-10 2015-10-21 苏州大学 加捻装置及使用加捻装置的静电纺丝装置
CN104963008B (zh) * 2015-06-30 2017-03-08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高速水流辅助加捻的熔体微分电纺装置
CN105297152A (zh) * 2015-09-18 2016-02-03 东华大学 一种用于提高纳米纤维纱线强力的连续加捻装置
CN105332131A (zh) * 2015-12-04 2016-02-17 江南大学 一种醋酸纳米纤维/涤纶长丝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
CN107916480A (zh) * 2016-10-10 2018-04-17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纳米纤维和普通纤维混纺复合纱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复合纱制备装置
CN106362193A (zh) * 2016-11-07 2017-02-01 广州润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海藻酸盐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7679A (zh) * 2016-12-08 2017-05-10 清华大学 微纳米纤维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设备
CN107326454B (zh) * 2017-06-09 2019-11-08 东华大学 一种静电纺丝制备拉胀纳米纤维纱线的方法
CN107245776B (zh) * 2017-07-19 2019-11-08 东华大学 一种适用于产业化生产纳米纤维纱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7538919B (zh) * 2017-08-28 2023-08-29 珠海纳金科技有限公司 喷头和喷头制作方法
CN107513769B (zh) * 2017-09-07 2019-05-31 浙江大学 螺旋型取向纳米纤维阵列制备方法
CN107557943B (zh) * 2017-10-20 2019-04-05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环喷静电纺纱机及用途
CN107523887B (zh) * 2017-10-20 2019-04-05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环形静电喷丝机构以及静电喷丝装置
CN110106562B (zh) * 2019-04-26 2021-07-30 英鸿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纤维静电纺丝设备
CN114134580B (zh) 2021-11-24 2023-03-21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静电纺丝超细纤维集束系统、方法
CN115449936B (zh) * 2022-09-15 2023-08-15 青岛大学 一种高性能膜卷微纳米纤维纱线及其制备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2673A (zh) 2008-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02673B (zh) 一种静电纺纳米纤维纱线系统及纳米纤维纱线的制备方法
CN101280468B (zh) 多针v型槽滚筒式静电纺装置及纳米纤维束的制备方法
CN109137199B (zh) 一种取向可控的静电纺纳米纤维包芯纱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CN107366052B (zh) 取向集束装置、静电纺纱设备及纳米纤维纱线制备方法
CN107245776B (zh) 一种适用于产业化生产纳米纤维纱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4060355B (zh) 一种连续纳米纤维纱的生产方法及装置
CN105648547B (zh) 一种静电纺纳米纤维纱装置及纳米纤维纱的制备方法
CN104947211A (zh) 膜裂法静电纺连续纳米纤维纱装置及制备纳米纤维纱方法
CN104032423A (zh) 一种静电纺纳米纤维包芯纱的装置及其应用
CN101886301B (zh) 一种将静电纺丝制得的纳米纤维绞成绞线的装置
CN106868675A (zh) 一种纳米纤维包芯纱的连续制备装置
CN103088478A (zh) 一种取向静电纺纳米纤维纱线连续制备装置及方法
CN103132194A (zh) 一种取向电纺纳米纤维纺纱方法及其装置
CN101476167A (zh) 一种静电纺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生产装置
CN106757418A (zh) 一种静电纺纳米纤维发生装置
CN108796682A (zh) 一种连续高效增强纳米纤维成纱的装置及纺纱方法
CN104711719A (zh) 旋转收集器制备静电纺纳米纤维纱线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02957A (zh) 批量化预集束高支纳米纤维纱线生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373727B (zh) 一种在线式微纳米纤维多级包芯复合纺纱装置及方法
CN102181948A (zh) 一种制备一维有序结构的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方法及装置
CN105887223A (zh) 一种一步成型制备纳米纤维纱线的高速离心纺装置及纳米纤维纱线制备方法
Niu et al. Composite yarns fabricated from continuous needleless electrospun nanofibers
CN102108603A (zh) 高效制备纳米纤维织物的静电纺丝装置
CN1472373A (zh) 旋碟纺丝法及纺丝装置
CN113388928A (zh) 纺纱牵伸一体化高性能微纳米纤维纱线制备装置及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Zhejiang Jieliya Co., Ltd.

Assignor: Xi'an Engineering Univ.

Contract record no.: 2011330001142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Electrostatic spinning nano-fibre yarn system and preparation of nano-fiber yarn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23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Open date: 20081112

Record date: 20110907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23

Termination date: 201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