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01507A - 可用于全脑开发的大脑潜能激活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用于全脑开发的大脑潜能激活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01507A
CN101301507A CNA2008100824294A CN200810082429A CN101301507A CN 101301507 A CN101301507 A CN 101301507A CN A2008100824294 A CNA2008100824294 A CN A2008100824294A CN 200810082429 A CN200810082429 A CN 200810082429A CN 101301507 A CN101301507 A CN 1013015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in
luminous
viewpoint
carrier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8242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丛繁滋
丛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81008242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015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1301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15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35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characterised by the body area to be irradiated
    • A61N2005/0643Applicators, probes irradiating specific body areas in close proximity
    • A61N2005/0645Applicators worn by the patient
    • A61N2005/0647Applicators worn by the patient the applicator adapted to be worn on the head
    • A61N2005/0648Applicators worn by the patient the applicator adapted to be worn on the head the light being directed to the ey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5Light sources therefor
    • A61N2005/0651Diodes
    • A61N2005/0653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可用于全脑开发的大脑潜能激活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左脑是“时间依赖的、序列的、串行的”、“一心不能二用”的特点,借用“一心多用”的手段,通过多通道多方位的刺激视觉系统、听觉系统、味觉嗅觉系统、触觉系统等手段占用左脑资源,牵制左脑、从而减弱或消除左脑对右脑的习惯性控制,解放右脑、唤醒右脑、协调左右脑,激活全脑潜能;活化大脑未开发区域、淤滞区域、废用区域的神经突触,改善相应部位的血液循环,使右脑的潜在功能像左脑的显意识一样能被处于清醒状态的人所利用;为开发智力、放松神经、消除疲劳、防病治病提供物资条件;该仪器不仅适用于儿童,更适于“超龄”青少年、乃至成人的右脑潜能开发及全脑功能的运用,而且有利于由大脑所引发的疾病的康复。

Description

可用于全脑开发的大脑潜能激活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右脑潜能的开发、及由大脑所引发的疾病的康复。
背景技术:
一、理论:
在《开发你的潜能超级右脑开发》一书中对右脑开发给出如下资讯:
“当今科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正常人的大脑,在构造上并无多大的差别,之所以会有“天才”与“凡人”之分,其原因就在于能否将自己大脑的潜能充分地运用和开发出来。”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学术界普遍认为左脑是占支配地位的优势半球,它不仅主宰语言功能,而且还支配其他认识功能,而右脑则完全从属于左脑,是“哑半球”。
现代脑科学证明,右脑的信息容量比左脑大得多,比日前最大的计算机的信息容量还高100万倍。
右脑在认知方面也有左脑不可比拟的优越之处.如具体思维能力.对空间的认识能力,对复杂关系的理解能力.情绪表达和识别能力.纵观全局、把握整体的能力,右脑都优于左脑。
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偏重于阅读、书写、死记死背、数学计算和理性思维。这些活动多集中于大脑左半球.故而形成左脑超负荷运载状态。右脑却闲置着,这就造成了人智力发展的缺陷。”
右脑究竟有哪些神通呢?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教授阿格指出:右脑最重要的贡献是创造性思维。右脑不拘泥于局部的分析,而是统观全局,以大胆猜测跳跃式地前进,达到直觉的结论。这种直觉思维常常能超越现有的情报信息,预知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当今瞬息万变,变化趋势又千头万绪的时代,右脑的创造性直觉思维对于我们的生存变得尤其重要。阿格教授调查了美国2000家成功的大公司经理,发现他们中多数人具有较好的右脑宣觉思维能力,在有些人身上,直觉思维甚至变成一种先知能力,使他们能预知未来的变化,帮助企业作出重大决策。
右脑神通的学说在美国风靡一时,特别是企业界,许多著名大公司,如通用电器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壳牌公司、固特异公司等,都争先恐后地邀请行为科学家为经理人员举办发展右脑理智的研究学习班,希望右脑的神通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科学家们发现,大脑之谜很大程度上就是右脑之谜。
第一,右脑是祖先脑。为什么要称右脑为祖先脑呢?因为,通过遗传因子留给后代的全部信息都被保留和储存在右脑之中,因而右脑被指称为“祖先脑”。人脑储存的祖先遗传因子,随时随地都向后代留下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的习惯,这也是右脑的主要功能之一。与右脑有别,左脑是储存着出生以后所有信息的“自身脑”。
第二,右脑是无意识脑。它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深层基础。做梦、顿悟、灵感等“无意识”心理过程,主要是右脑的功能。
第三,右脑是节能脑。右脑不需要很多能量就能高效率地工作。这是与它独特的处理信息方式密切相关的。右脑储存的信息是左脑的10万倍。这使得它处理信息的方式与左脑截然有别,右脑用表象思维,左脑用词语思维。右脑信息处理机制是空间依赖的、同时的、并行的,左脑是时间依赖的、序列的、串行的;右脑是形象的、直觉的.左脑是逻辑的、理性的;右脑是描述的、模拟的,左脑是分析的、数字的。
第四,右脑是行动脑。人类的行为.特别是大量情绪性行为.均处于右脑的控制之下。右脑的直觉判断不是以一个步骤接着一个步骤的方式达到的,而是顷刻之间达到的。右脑这种“整体审视、瞬间判别”的高度组织特性,有利于人类趋利避害、保存种群。
第五,右脑是创造脑。人类的创造之魂在右脑。右脑的祖传因子,10万倍于左脑的信息量以及迅捷高效的信息处理方式,使它具备了卓绝的创造天性。”
无独有偶,经过40多年研究与实践,日本教育专家七田真教授认为,“所有婴儿出生时都是天才,具有大自然所给予的不可思议的能力,只是在成长初期缺乏良好的环境把能力给引发出来,以至资质消失。天才的头脑功能来自右脑。
人类左右脑的思考方式不同:左脑主以语文、逻辑性思考,右脑则主以影像和心像思考。七田真认为,大部分人都用左脑恩考,很少用右脑思考。
他说,远古时代的人类与原住民,左脑几乎不发达,但心电感应的能力却很强。现代人为了让语言理性发展,所以丧失了ESP(右脑的五感)的能力.左脑抑制了右脑的运作,右脑的潜能因此不易发挥。唯有左脑抑制右脑的能力消失,左右脑可以灵活使用,才可成为全脑开发的人类。
根据七田真的著作,右脑有五项功能:
一、ESP能力:超感觉能力,不需要靠一般的感觉器官,而是靠细胞、波动来感觉,所以能感应接受到宁宙的信息。
二、图像化机能:一眼看过、听过的事物可惜由意象显现。
三、超高速自动演算机能:是一种高速大量的计算能力,小孩子能算出多位数乘法,就因为右脑天生有这样的能力。
四、共振共鸣机能:不需要通过严谨的五线谱练习,只要打开右脑听一遍,脑海里尽量去想画面,就可流利地演奏音乐。
五、超高速大量记忆机能:运用在语言学习方面,小孩子常听外语录音带,能讲四五种语言。
七田真的理论受卡尔·维持《才能递减法则理论》启发,他主张以右脑训练用在幼儿教育,以图像、联想、配对等方法来增进儿童智能。零岁到3岁是右脑教育的黄金时机,左脑是填鸭式学习,充满艰难。而右脑已开发的孩子吸收能力强,学习就变得轻松愉快。
受过右脑训练的孩童,一般智商较高,平均介于140到200之间,也具有以下持点:
一、看到图像,就像摄影机一般印入脑中。
二、文字及数字、符号,可用影像方式记入脑海有逆向的推算能力。
三、直觉能力超强,有独特创造力。
四、具有速读能力。”
“最近10年间,日本补习业已有这个定论:人脑在3岁以前完成60%的发育,6岁以前完成90%:右脑在3岁以前即发达,左脑则从4岁开始发达。由于右脑具有瞬间接受大量刺激的功能,加以训练的话,可以促使脑神经发达,扩大脑容量,进而有助于左脑的发育。针对这个理论,种种开发幼儿能力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
“美国人体潜能研究所GIenn Donan教授于1994年7月在中国做了′脑损伤的康复和智力开发′的报告。他认为人体有很大的潜力,无论正常人还是脑性瘫痪及弱智儿童,都有开发智力的机会,而且越早越好,他反复强调:′疾病在大脑里,治疗也耍针对大脑,而不是针对症状,无论这症状是轻还是重。″大脑越用越发达,多方面的刺激,逐步增加强度和时间,才能促进脑的发育,使潜能活跃。′”
与上雷同,《人应该怎样使用自己的左脑和右脑》对右脑开发给出如下资讯:
“开发右脑,就这么简单,绝不是件难事儿。其一要抑制左脑,其二是更多地使用右脑。只要想到这两点,用任何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方法都可以。”
本法明的研究者认为:上述观点在提示人们,开发右脑不能只针对右脑,不能只一味的追求增加左侧肢体的运动量。此时即便是增加了左侧肢的运动,也完全可能是在左脑指挥下完成的;
这是因为:如上所述“现代人为了让语言理性发展,所以丧失了ESP(右脑的五感)的能力.左脑抑制了右脑的运作,右脑的潜能因此不易发挥。”“唯有左脑抑制右脑的能力消失,左右脑可以灵活使用,才可成为全脑开发的人类。”
那么怎样才能让:“左脑抑制右脑的能力消失”,怎样才能做到:“更多地使用右脑”,怎样才能不用通过蹩脚地训练而让更多的人受益。这是现有技术没有想或没能突破的难题。
二、技术:
1、“一心不能二用有科学依据”
(2007年01月19日11:09:16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华盛顿1月18日电(记者张忠霞)许多人都对一边开车一边打手机不以为然,但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一旦让大脑同时处理两项事务,往往会效率低下甚至发生危险。
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神经科学家保罗·杜克斯和心理学家勒内·马鲁瓦在最新一期《神经元》杂志上报告说,大脑神经系统中存在一个“瓶颈”区,正是这一特殊区域阻碍了人脑多任务处理的能力。
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通过特殊的快速取样方法,观测研究对象大脑在处理双重任务时的神经元瞬时活动模式,首次鉴别出了这一“瓶颈”区域。他们发现,这种“瓶颈”效应是由于大脑侧前额叶及上额叶在处理双重任务时的反应乏力造成的,它们会自动选择其中一项任务响应,而第二项任务会被自动延迟。这两个大脑区域在认知控制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杜克斯说,日常生活中,大脑似乎总是毫不费力地完成各种认知任务,可一旦同时处理两项任务,哪怕是非常简单的任务,大脑处理信息的效率都会严重下降,这在神经科学中称作“双任务干扰”。
研究人员举例指出,人在开车时,会有大量的视觉信息涌入大脑,如果驾驶者与车内乘客谈话或接打手机,大脑就会同时接收到大量声音信息以待处理。新研究证明,大脑不能同时协调处理好这两股信息流,即便使用蓝牙耳机也非常危险,“因为这时人的大脑仍处于′双任务干扰′状态”。
2、视网膜是大脑皮层的外延:
现代医学通过胚胎解剖的方式业已证明视网膜是大脑皮层的外延,视觉系统是大脑接受外界信息的最主要通道。因此,视觉刺激业已成为是全脑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并有资料证明全脑开发左右脑协调有助于近视等眼病的视觉功能恢复。
3、立体声:
在《高保真度立体声手册》一书中给出:
“人的听觉系统具有效锐的方向性,进入两耳的声音分量之间稍微有些差别,这种差别就给大脑指出了声源的方向。”
“录音业务中有一种老技巧,就是加上一个人工的第二声道,其内容和第一声道相同,只不过稍有时间延迟。这样就产生出一个人工的增强了立体感的声音。公认最有效的时间延迟是8毫秒到12毫秒。
如果在房间中的适当位置进行重放,那么,使同一声音的强度有所变化,也能得到立体声的效果。这很容易用乒乓效果加以演示,即可以重放出一个乒乓球前后来回弹跳的声音。”
4、电针疗法:
电针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与欧美电神经刺激疗法相结合,通过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电针疗法中使用的治疗仪器一般统称为电针仪,电针仪主要由脉冲发生器和电极两部分组成。脉冲发生器主要由电源电路、脉冲波发生电路、控制电路、调制电路、输出电路组成(简称:微电脑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电路、调制电路可调制输出频率小于1000HZ的波形、频率、强度可调的低频脉冲波。现有电针仪的脉冲发生器经过多年的开发改进,其功能结构已较完善,已基本能满足各种疾病治疗的要求,并可以模仿出针灸和按摩的一些手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全脑开发的大脑潜能激活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该系统可有效地激活全脑(右脑)潜能;活化大脑未开发区域、淤滞区域、废用区域的神经突触,改善相应部位的血液循环,为开发智力、放松神经、消除疲劳、防病治病提供物资条件;该仪器不仅适用于儿童,更适于“超龄”青少年、乃至成人的右脑潜能开发及全脑功能的运用,而且有利于由大脑所引发的近视等疾病的康复。
本发明的可用于全脑开发的大脑潜能激活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本系统透过仪器针对左脑信息处理机制是“时间依赖的、序列的、串行的”、“一心不能二用”的特点,及针对“右脑用表象思维,信息处理机制是空间依赖的、同时的、并行的”的特点;借用“一心多用”的手段,占用左脑、牵制左脑、从而减弱或消除左脑对右脑的习惯性控制,通过“表象”形成手段、“空间”感知手段、及“同时并行”、“一心多用”手段唤醒右脑、协调左右脑,使右脑的潜在功能像左脑的显意识一样能被处于清醒状态的人所利用;
该大脑潜能激活系统包括:
载体,
位于载体上的发光系统;位于载体上的发声系统;位于载体上的香疗释放系统;位于载体上的触觉系统;用于多通道多方位的刺激视觉显化“表象”;多通道多方位的刺激听觉提升“IQ、EQ、MQ”;多通道多方位的刺激嗅觉、味觉引发“想象”;多通道多方位的刺激触觉感知“空间”;以便在左脑力所不能及的情况下求援于右脑、启用右脑、唤醒右脑,并逐步的使右脑的启用成为显意识的习惯。
所述的发光系统、发声系统、香疗释放系统和触觉系统可以分别单独使用,构成单独的右脑开发产品;更优选的是联合使用,相互协同。
所述的发光系统,
所述的发光系统可通过光能刺激不同方位的视觉细胞开发全脑,也可通过光能刺激不同部位的体表细胞开发全脑,两者可分别使用,也可联合使用。当选用通过光能刺激不同部位的体表细胞开发全脑时,所述位于载体上的发光系统可放置于人体经络和/或穴位处,即透过体表细胞刺激经络和/或穴位。
当选用通过光能刺激不同方位的视觉细胞开发全脑时,所述位于载体上的发光系统放置于人所处的空间并与人眼之间确定一定的距离时,至少部分所述多个可视的标记点位于人眼可视范围周边的极限附近;或者,部分所述多个可视的标记点位于人眼可视范围周边的极限附近,部分所述多个可视的标记点位于人眼可视范围的中心附近。
所述可视的标记点为发光视点,所述位于载体上的发光系统还包括一发光控制单元,用于以一定顺序控制所述发光视点在发光和不发光两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所述发光控制单元通过控制多个发光视点的发光顺序限定出所述可视的运行轨迹,用于多通道多方位的刺激视网膜周边位置的视觉系统;用于引导眼球不同方位视觉细胞的感受,和/或用于引导眼球运动、眼球带动颈椎运动和/或眼球带动脊椎运动。
所述发光系统的载体以已存在人们生存环境中可将发光视点安装在其上的天然景物、娱乐设施、交通工具内壁、交通工具内横截面、建筑物外壁、建筑物内壁、建筑物内横截面、家具、办公用具、学习用具的形式成形,在使用时依具体情况设置在远离人眼的位置。
所述载体选定范围内设置有4~100个发光视点;其中,载体选定范围的周边设置有0~100个发光视点,优选为6~40个发光视点,最优选为8~16个发光视点;载体选定范围的中心设置有1~5个发光视点,优选为1个发光视点。
所述发光系统的载体成形为双视窗眼镜状的形状,每一只眼睛的视窗设有1~68个发光视点;其中,视窗的周边设有0~60个发光视点,优选为6~40个发光视点,最优选为8~16个发光视点;视窗的中心设有1~8个发光视点,优选为2~5个发光视点,最优选为3个发光视点。
所述视窗周边的发光视点设置在垂直方向靠近人眼的位置;其中,视窗周边发光视点设置在距人眼垂直距离为1~10cm的位置,优选为1~4cm的位置,最优选为1.5~2.5cm的位置。
当所述视窗周边所设发光视点在12个以上时,视窗周边的发光视点以红色、黄色、绿色相间的方式排列;当视窗周边所设发光视点在12个以下时,视窗周边的发光视点以红色、绿色相间的方式排列;更优选的是两视窗相对应的发光视点选定为不同形状、不同颜色;当视窗中心所设发光视点为3个时,所述3个发光视点分别为红色、黄色、绿色,该三个发光视点放置在瞳孔所对位置的附近纵向与鼻轴线带有一定夹角的位置,更优选的是两视窗相对应的发光视点选定为不同形状、不同颜色。
所述发光系统的载体成形为眼周按摩柱体上的双视窗形状;每一只眼睛的视窗设有8~无数个发光视点;其中,视窗的周边设有4~16个带有发光条或发光点的按摩柱,优选为6~12个带有发光条或发光点的按摩柱,最优选为8个带有发光条或发光点的按摩柱;视窗的中心设有1~8个发光视点,优选为2~5个发光视点,最优选为3个发光视点;所述视窗周边的发光视点设置在垂直方向靠近人眼的位置;其中,视窗周边发光视点设置在距人眼垂直距离为0~8cm的位置,优选为0.5~6cm的位置,最优选为1~4cm的位置;所述带有发光条或发光点的按摩柱可选择一端设有彩色发光二极管的具有一定柔软度的导光棒;更有选的是中空式设有彩色发光二极管的具有一定柔软度的导光棒;所述导光棒的周边或至少人眼瞳孔方向设有条状或形状各异的点状断面,作为人眼可见的发光视点;即每一个导光棒包含1~无数个人眼可见的发光视点;所述视窗的周边带有发光条或发光点按摩柱的位置,应最大限度的依据人体眼周穴位相对应的位置设置,为了起到通过发光视点更好的引领眼球运动的目的,在瞳孔下侧左、右各45°眼周穴位空白处的相应位置增设带有发光条或发光点按摩柱;当所述视窗周边所设带有发光条或发光点按摩柱在12个以上时,视窗周边的带有发光条或发光点按摩柱以红色、黄色、绿色相间的方式排列;当视窗周边所设带有发光条或发光点按摩柱在12个以下时,视窗周边的带有发光条或发光点按摩柱以红色、绿色相间的方式排列;更优选的是两视窗相对应的发光视点选定为不同形状、不同颜色;当视窗中心所设发光视点为3个时,所述3个发光视点分别为红色、黄色、绿色,该三个发光视点放置在瞳孔所对位置的附近纵向与鼻轴线带有一定夹角的位置,更优选的是两视窗相对应的发光视点选定为不同形状、不同颜色。
所述发光视点由白炽灯、发光二极管中的至少一个形成;或者由线状光源形成,包括白炽灯、发光二极管转换成的线状光源;或者由液晶形成;
所述发光二极管为普通发光二极管、含深能级重金属的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或含深能级重金属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所述发声系统:
本发明所述的全脑开发声系统可通过声能刺激不同方位的听觉细胞开发全脑,也可通过声能刺激不同部位的体表细胞开发全脑,两者可分别使用,也可联合使用。当选用通过声能刺激不同方位的听觉细胞开发全脑时,所述位于载体上的发光系统可放置于两耳和/或两耳附近。当选用通过声能刺激不同部位的体表细胞开发全脑时,所述位于载体上的发声系统可放置于人体经络和/或穴位处,即透过体表细胞刺激经络和/或穴位。
所述发声系统包括全脑开发音频文件和发声硬件:
本发明所述的全脑开发音频文件可以是音叉或蜂鸣器及扬声器发出的七色音律,可以是西洋古典音乐、大自然声效音频文件、用于英语等学习的朗读文件、深层大脑开发诱导语;更优选的是上述音频文件的有机组合;最优选的是在西洋古典音乐、和/或大自然声效音频文件作为背景音乐的前提下,正常声音播放正常语速的用于英语等学习的朗读文件、或诱深层大脑开发导语,与此同时以低于正常声音的音量播放大于两倍语速的内容相同或雷同的用于英语等学习的朗读文件或深层大脑开发诱导语的语音压缩文件;其中,正常语速的内容用于诱导驯化左脑,大于两倍语速的内容用于将学习内容或诱导指令向右脑的直接输入。
所述发声系统的硬件包括位于所述载体上的两个或多个可发出声音的发声元件,和一发声控制单元;所述的发生控制单元包括一个或两个延时混声电路、延时电路控制电路,用于多通道多方位的刺激听觉;用于以一定顺序控制所述发声元件发出提示患者如何作眼球、颈椎、脊椎运动,及如何放松、如何呼吸、如何集中、如何观想、如何使大脑进入α波状态的声音,所述发声控制单元通过延时电路、控制电路、发声元件,使大脑所感受到的声音来源在不同的方位不断变化,用于唤醒右脑。
所述发声系统,当选择立体声档位时,发声系统即可将原立体声音信号高保真的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当选择单声道转换立体声档位时,发声系统又可将单声道的声音信号通过可调的数码延时混声电路转变成适合每一个人的声源方位不断变化的立体的声音信号,其重要意义在于它可以将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及娱乐中的大量单声道音频信号,转变成即对右脑有激活作用又能平衡左右脑的立体声音频信号,使使用者能够在日常工作学习及娱乐中开发右脑。
所述的发声系统还可将上述两用功能通过集成电路芯片浓缩到耳机及其线控装置上,从而使单声道转换立体声功能扩大到所有可插耳机的发声源。
所述的发声系统还可设置在仰卧时用的颈部康复仪上,从而在康复颈部以往功能、打通脑部气血循环、为全脑开发提供充足的有氧代谢物质的同时,使使用者能够在日常休息中也能开发右脑。
所述位于载体上的香疗释放系统包括:
本发明所述的全脑开发声系统可通过香疗的化学能量刺激不同部位的味觉或嗅觉细胞开发全脑,也可通过香疗的化学能量刺激不同部位的体表细胞开发全脑,两者可分别使用,也可联合使用。当选用通过香疗的化学能量刺激不同部位的味觉或嗅觉细胞开发全脑时,所述位于载体上的香疗释放系统可放置于载体上的带有微孔的香疗储藏盒中。当选用通过香疗的化学能量刺激不同部位的体表细胞开发全脑时,所述位于载体上的香疗释放系统可放置于人体经络和/或穴位处,即透过体表细胞刺激经络和/或穴位。
所述触觉系统
所述触觉系统可分为动能、电能、热能触觉系统,
更广义的讲还包括上述作用于体表的光能、声能、化学能触觉系统,当全脑开发尚未完成前作用于体表的光能、声能、化学能只能归于触觉系统,当全脑开发完成后由于体表胞完全开放完全能感受到光能、声能、化学能的存在则分别归于广义的视觉系统、听觉系统、味觉嗅觉系统。但,无论是在那一阶段,无论是归于何种系统,大脑对光能、声能、化学能以及动能、电能、热能的感知是时时存在的,此静下心来的感知过程就是弱化左脑开发右脑的过程,因此没有必要刻意的区分阶段,更重要的是享受过程、体验过程。
所述动能、电能、热能可以以机械振动式按摩系统、微电流输出按摩系统、温热热能输出系统来实现。其中:
所述的机械振动式按摩系统包括:
机械振动式按摩系统的振动源由磁振体,或带有偏心轮的微型电机所构成;振动源通过万向节或壳体带动按摩柱对所需按摩部位进行按摩;
所述微电流输出按摩系统包括:
2~N条脉冲信号输出主线路;
2~N条与每一个主线路相连的脉冲信号传输支线;
及与每一个脉冲信号传输支线末端相连的电极所构成,用于多通道多方位的刺激触觉,打通右脑通道;
由所述的电极对躯体、肢体、肢端、头面相应的穴位进行适度的电刺激,引发躯体、肢体、和/或十指(十趾)产生微弱的神经冲动、条件反射性运动、或在刺激诱导下配合主动的夸张性的肢体抻拉运动。
所述的脉冲信号输出主线路的数量可选择2~20条,更优选的是3~15条,最优选的是4~6条;并且其中的至少一条被用于肢体的利侧(右侧),以便占用左脑资源,使左脑放松对右脑的习惯性控制;非利侧(左侧)所占用脉冲信号输出主线路的数量应等于或大于利侧,以便更好的激活右脑。
所述的与每一个主线路相连脉冲信号传输支线的数量可选择2~N条,更优选的是3~20条,最优选的是4~10条;
所述的与主线路相连的每一个脉冲信号传输支线,与主线路是并联形式连接,并通过微电脑控制系统的选通系统控制每一个脉冲信号传输支线的开与关;
所述的与主线路相连的每一个脉冲信号传输支线,还可通过微电脑控制系统在全通、选通两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全通时增大总体刺激强度,选通时增加肢体运动的多样性。
所述的与每一个脉冲信号传输支线末端相连的电极,结合本专利电极应用的特点,可依据不同的使用部位选择不同的电极。对于腕、踝、肘、膝附近的穴位可选用现有技术给出的黏附式电极外加护腕、护踝、护肘、护膝固定以免运动时脱落;黏附式电极作用面的面积大于1.6厘米×1.6厘米,小于6厘米×25厘米;电极脉冲信号传输支线长度大于15厘米,小于60厘米。
对于手(或脚)部穴位,可选择保龄球式手指插孔电极、或手雷式手握电极,更优选的是指(趾)套式电极、手套(脚套)式电极,以保证两手的十宣穴、四缝穴、劳宫穴(两脚的气端穴、涌泉穴)在肢体运动中与电极保持良好的接触。
所述温热热能输出系统:可与设置在载体上的作用于体表细胞的光能、或声能、或化学能以及动能、或电能提供系统设置在一起,作用于人体经络和/或穴位处,即透过体表细胞刺激经络和/或穴位。
可比优势:
本发明借用仪器,针对左脑是“时间依赖的、序列的、串行的”、“一心不能二用”的特点,借用“一心多用”的手段,通过多通道多方位的刺激视觉系统、听觉系统、味觉嗅觉系统、触觉系统等手段占用左脑资源,牵制左脑、从而减弱或消除左脑对右脑的习惯性控制,解放右脑、唤醒右脑、协调左右脑,激活全脑潜能;活化大脑未开发区域、淤滞区域、废用区域的神经突触,改善相应部位的血液循环,使右脑的潜在功能像左脑的显意识一样能被处于清醒状态的人所利用;为开发智力、放松神经、消除疲劳、防病治病提供物资条件;该仪器不仅适用于儿童,更适于“超龄”青少年、乃至成人的右脑潜能开发及全脑功能的运用,而且有利于由大脑所引发疾病的康复。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发光系统两视窗内发光视点示意图;
图3、图4为发声系统发声控制单元示意图;
图5为微电流输出按摩系统、和/或微光源、和/或微热源的2路输出单路选通示意图;
图6为微电流输出按摩系统、和/或微光源、和/或微热源的2路输出双路选通示意图;
图7为微电流输出按摩系统、和/或微光源、和/或微热源的4路输出四路选通示意图;
图8为微电流输出按摩系统、和/或微光源、和/或微热源的多路输出多路选通示意图;
图9为微电流输出按摩系统、和/或微光源、和/或微热源的10路输出单通示意图;
图10为微电流输出按摩系统的二复合五加二选一选通电路、指套电极、和/或微光源、和/或微热源,及其腕、肘加二电极传输导线示意图;
图11为微电流输出按摩系统的五加二选一选通电路、指套电极、和/或微光源、和/或微热源,及其腕、肘加二电极传输导线示意图;
图12为微电流输出按摩系统的单手5路输出单通电路指套电极、和/或微光源、和/或微热源示意图;
图13为微电流输出按摩系统的手套电极、和/或微光源、和/或微热源示意图;
图14为微电流输出按摩系统的脚套电极、和/或微光源、和/或微热源示意图;
图5~图14中的1为脉冲信号输出主线路;2为脉冲信号输出主线路与脉冲信号传输支线之间的插接件;3为通过插接件与每一个主线路相连的脉冲信号传输支线;4为与每一个脉冲信号传输支线末端相连的电极。
图15~图16为微电流输出按摩系统及发光系统结合的实例示意图;
图17~图19为机械振动式按摩系统、微电流输出按摩系统及发光系统结合的实例示意图;
图20~图21为按摩系统及发声系统结合的实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不受此限制的给出如下实施例,下述实施例更优选的是在腹式呼吸状态下在心情平静时进行。
实施例1
业已证明:视网膜是大脑的外延,不同的视野区域与不同的大脑区域相连。因此当选用如图1、图2所示的发光系统时,使用者可通过凝视、跟随、凝视中心周边发光视点不断转换位置的刺激周边视野、周边发光视点较长时间发光时眼球见到光后逐步向背光方向运动用余光关照发光视点、中心发光视点较长时间发光时眼球见到光后逐步在发光视点周围作顺时针或逆时针的圆周运动用余光关照发光视点方法激活全脑、协调左右脑。
实施例2
当选用如图3、图4所示的发声系统时,可以将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及娱乐中的大量单声道音频信号,转变成即对右脑有激活作用又能平衡左右脑的立体声音频信号,使使用者能够在日常工作学习及娱乐中开发右脑。
实施例3
当选用如图图5、图6所示的两条主线路输出的电路时,在两条主线路中,与非利侧(左侧)主线路相连脉冲信号传输支线更优选的是采用选通电路。其目的在于加大由如图8、图9、图11所示的电极刺激非利侧手指、和/或肢体,引发并加强肢体、和/或手指产生微弱的神经冲动、条件反射性运动、或在刺激诱导下配合主动的夸张性的肢体拉伸运动的难度和复杂性。当如图6所示左右上肢的电极都选用如图8、图9、图11所示的选通电路驱动时,左、右两个选通电路的设计模式或两个选通电路的启动时间要有差异,以免左右上肢动作对称,非利侧(左侧)模仿跟随利侧完全由左脑指挥的现象发生。
实施例4:
当选用如图7所示的4条主线路输出时,四路选通电路可同时驱动,更优选的是分成两组轮流驱动,最优选的是左右侧的上下肢交叉组合,即左上肢与右下肢为一组如图9、图12所示的电极同时选通、右上肢与左下肢为一组如图9、图12所示的电极同时选通。此组合的轮流驱动可使人们重新找回婴儿态或动物态的爬行感觉(婴儿或动物的爬行动作都是以右脑为主导,在右脑指挥下进行的)。此时应在发声系统深层大脑开发诱导语和/或音乐的引导下,结合右脑的习性和特点,闭目感知、观想自己像婴儿一样在地毯上爬行嬉戏、或在草坪上四腿朝天的感受人与自然的美妙相融、或在手脚并用的攀岩、或在宇宙太空中无任何重量负担的遨游,立体地感知、观想、享受这份感觉,并逐步将其在大脑中图像化、动态化、清晰化(此代表右侧大脑的大部分已被激活)。一旦做到了这一点(如背景技术中所述),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将会发生很大变化。
实施例5
当选用如图6所示的多路输出多路选通的电路时,其前半部分与实施例2雷同,在进入较深层次的感知、观想阶段后,启动督脉、任脉,左、右侧头、面、躯干等大脑敏感穴位的电极参与选通刺激,将上述实施例2中的由四肢引发的感知、观想,更深层次地引申到全身,使右脑开发的程度与区域更深入、更全面。
实施例6
当选用如图7所示的10路输出单通电路时,通过发声系统播放的音乐和如图10所示的指套电极,可将本发明进一步引申为,非学琴人员的大脑开发仪及钢琴弹奏指法感受仪;或初学钢琴儿童的指端感受仪及大脑开发仪。

Claims (10)

1、一种可用于全脑开发的大脑潜能激活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本系统透过仪器针对左脑信息处理机制是“时间依赖的、序列的、串行的”、“一心不能二用”的特点,及针对“右脑用表象思维,信息处理机制是空间依赖的、同时的、并行的”的特点;借用“一心多用”的手段,占用左脑、牵制左脑、从而减弱或消除左脑对右脑的习惯性控制,通过“表象”形成手段、“空间”感知手段、及“同时并行”、“一心多用”手段,唤醒右脑、协调左右脑,激活全脑(右脑)潜能;活化大脑未开发区域、淤滞区域、废用区域的神经突触,改善相应部位的血液循环,使右脑的潜在功能像左脑的显意识一样能被处于清醒状态的人所利用;为开发智力、放松神经、消除疲劳、防病治病提供物资条件;该仪器不仅适用于儿童,更适于“超龄”青少年、乃至成人的右脑潜能开发及全脑功能的运用,而且有利于由大脑所引发的近视等疾病的康复;该大脑潜能激活系统包括:
①载体,
②位于载体上的发光系统;
③位于载体上的发声系统;
④位于载体上的香疗释放系统;
⑤位于载体上的触觉系统;
用于多通道多方位的刺激视觉;多通道多方位的刺激听觉;多通道多方位的刺激嗅觉、味觉;多通道多方位的刺激触觉;以便在左脑力所不能及的情况下求援于右脑、启用右脑、唤醒右脑,并逐步的使右脑的启用成为显意识的习惯;
所述的发光系统、发声系统、香疗释放系统和触觉系统可以分别单独使用,构成单独的右脑开发产品;更优选的是联合使用,相互协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全脑开发的大脑潜能激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系统可通过光能刺激不同方位的视觉细胞开发全脑,也可通过光能刺激不同部位的体表细胞开发全脑,两者可分别使用,也可联合使用;
(1)当选用通过光能刺激不同部位的体表细胞开发全脑时,所述位于载体上的发光系统可放置于人体经络和/或穴位处,即透过体表细胞刺激经络和/或穴位;
(2)当选用通过光能刺激不同方位的视觉细胞开发全脑时:
①当所述位于载体上的发光系统放置于人所处的空间并与人眼之间确定一定的距离时,至少部分所述多个可视的标记点位于人眼可视范围周边的极限附近;或者,部分所述多个可视的标记点位于人眼可视范围周边的极限附近,部分所述多个可视的标记点位于人眼可视范围的中心附近;
②所述可视的标记点为发光视点;
③所述位于载体上的发光系统还包括一发光控制单元,用于以一定顺序控制所述发光视点在发光和不发光两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所述发光控制单元通过控制多个发光视点的发光顺序限定出所述可视的运行轨迹,用于多通道多方位的刺激视网膜周边位置的视觉系统;用于引导眼球不同方位视觉细胞的感受,和/或用于引导眼球运动、眼球带动颈椎运动和/或眼球带动脊椎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用于全脑开发的大脑潜能激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系统:
(1)所述发光系统的载体以已存在人们生存环境中可将发光视点安装在其上的天然景物、娱乐设施、交通工具内壁、交通工具内横截面、建筑物外壁、建筑物内壁、建筑物内横截面、家具、办公用具、学习用具的形式成形;
①在使用时依具体情况设置在远离人眼的位置;
②所述载体选定范围内设置有0~100个发光视点;其中,载体选定范围的周边设置有4~100个发光视点,优选为6~40个发光视点,最优选为8~16个发光视点;载体选定范围的中心设置有1~5个发光视点,优选为1个发光视点;
(2)所述发光系统的载体成形为双视窗眼镜状的形状,
①每一只眼睛的视窗设有1~68个发光视点;其中,视窗的周边设有0~60个发光视点,优选为6~40个发光视点,最优选为8~16个发光视点;视窗的中心设有1~8个发光视点,优选为2~5个发光视点,最优选为3个发光视点;
②所述视窗周边的发光视点设置在垂直方向靠近人眼的位置;其中,视窗周边发光视点设置在距人眼垂直距离为1~10cm的位置,优选为1~4cm的位置,最优选为1.5~2.5cm的位置;
③当所述视窗周边所设发光视点在12个以上时,视窗周边的发光视点以红色、黄色、绿色相间的方式排列;当视窗周边所设发光视点在12个以下时,视窗周边的发光视点以红色、绿色相间的方式排列;更优选的是两视窗相对应的发光视点选定为不同形状、不同颜色;当视窗中心所设发光视点为3个时,所述3个发光视点分别为红色、黄色、绿色,该三个发光视点放置在瞳孔所对位置的附近纵向与鼻轴线带有一定夹角的位置,更优选的是两视窗相对应的发光视点选定为不同形状、不同颜色;
(3)所述发光系统的载体成形为眼周按摩柱体上的双视窗形状;
①每一只眼睛的视窗设有8~无数个发光视点;其中,视窗的周边设有4~16个带有发光条或发光点的按摩柱,优选为6~12个带有发光条或发光点的按摩柱,最优选为8个带有发光条或发光点的按摩柱;视窗的中心设有1~8个发光视点,优选为2~5个发光视点,最优选为3个发光视点;
②所述视窗周边的发光视点设置在垂直方向靠近人眼的位置;其中,视窗周边发光视点设置在距人眼垂直距离为0~8cm的位置,优选为0.5~6cm的位置,最优选为1~4cm的位置;
③所述带有发光条或发光点的按摩柱可选择一端设有彩色发光二极管的具有一定柔软度的导光棒;更有选的是中空式设有彩色发光二极管的具有一定柔软度的导光棒;
④所述导光棒的周边或至少人眼瞳孔方向设有条状或形状各异的点状断面,作为人眼可见的发光视点;即每一个导光棒包含1~无数个人眼可见的发光视点;
⑤所述视窗的周边带有发光条或发光点按摩柱的位置,应最大限度的依据人体眼周穴位相对应的位置设置,为了起到通过发光视点更好的引领眼球运动的目的,在瞳孔下侧左、右各45°眼周穴位空白处的相应位置增设带有发光条或发光点按摩柱;
⑥当所述视窗周边所设带有发光条或发光点按摩柱在12个以上时,视窗周边的带有发光条或发光点按摩柱以红色、黄色、绿色相间的方式排列;当视窗周边所设带有发光条或发光点按摩柱在12个以下时,视窗周边的带有发光条或发光点按摩柱以红色、绿色相间的方式排列;更优选的是两视窗相对应的发光视点选定为不同形状、不同颜色;当视窗中心所设发光视点为3个时,所述3个发光视点分别为红色、黄色、绿色,该三个发光视点放置在瞳孔所对位置的附近纵向与鼻轴线带有一定夹角的位置,更优选的是两视窗相对应的发光视点选定为不同形状、不同颜色;
(4)所述发光视点由白炽灯、发光二极管中的至少一个形成;或者由线状光源形成,包括白炽灯、发光二极管转换成的线状光源;或者由液晶形成;
所述发光二极管为普通发光二极管、含深能级重金属的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或含深能级重金属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全脑开发的大脑潜能激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脑开发声系统
可通过声能刺激不同方位的听觉细胞开发全脑,
也可通过声能刺激不同部位的体表细胞开发全脑,
两者可分别使用,也可联合使用;
当选用通过声能刺激不同方位的听觉细胞开发全脑时,所述位于载体上的发光系统可放置于两耳和/或两耳附近;
当选用通过声能刺激不同部位的体表细胞开发全脑时,所述位于载体上的发声系统可放置于人体经络和/或穴位处,即透过体表细胞刺激经络和/或穴位;
所述发声系统包括全脑开发音频文件和发声硬件。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用于全脑开发的大脑潜能激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脑开发音频文件
可以是音叉或蜂鸣器及扬声器发出的七色音律,
可以是西洋古典音乐、大自然声效音频文件、用于英语等学习的朗读文件、深层大脑开发诱导语;
更优选的是上述音频文件的有机组合;
最优选的是在西洋古典音乐、和/或大自然声效音频文件作为背景音乐的前提下,正常声音播放正常语速的用于英语等学习的朗读文件、或诱深层大脑开发导语,与此同时以低于正常声音的音量播放大于两倍语速的内容相同或雷同的用于英语等学习的朗读文件或深层大脑开发诱导语的语音压缩文件;其中,正常语速的内容用于诱导驯化左脑,大于两倍语速的内容用于将学习内容或诱导指令向右脑的直接输入。
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用于全脑开发的大脑潜能激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系统的硬件包括:
(1)位于所述载体上的两个或多个可发出声音的发声元件,
(2)和一发声控制单元;所述的发生控制单元包括:
①一个或两个延时混声电路、
②延时电路控制电路,
用于多通道多方位的刺激听觉;用于以一定顺序控制所述发声元件发出提示患者如何作眼球、颈椎、脊椎运动,及如何放松、如何呼吸、如何集中、如何观想、如何使大脑进入α波状态的声音,
所述发声控制单元通过延时电路、控制电路、发声元件,使大脑所感受到的声音来源在不同的方位不断变化,用于唤醒右脑;
(3)所述发声系统,当选择立体声档位时,发声系统即可将原立体声音信号高保真的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
(4)所述发声系统,当选择单声道转换立体声档位时,发声系统又可将单声道的声音信号通过可调的数码延时混声电路转变成适合每一个人的声源方位不断变化的立体的声音信号,其重要意义在于它可以将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及娱乐中的大量单声道音频信号,转变成即对右脑有激活作用又能平衡左右脑的立体声音频信号,使使用者能够在日常工作学习及娱乐中开发右脑;
(5)所述的发声系统还可将上述两用功能通过集成电路芯片浓缩到耳机及其线控装置上,从而使单声道转换立体声功能扩大到所有可插耳机的发声源;
(6)所述的发声系统还可设置在仰卧时用的颈部康复仪上,从而在康复颈部以往功能、打通脑部气血循环、为全脑开发提供充足的有氧代谢物质的同时,使使用者能够在日常休息中也能开发右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全脑开发的大脑潜能激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载体上的香疗释放系统包括:
可通过香疗的化学能量刺激不同部位的味觉或嗅觉细胞开发全脑,
也可通过香疗的化学能量刺激不同部位的体表细胞开发全脑,
两者可分别使用,也可联合使用;
当选用通过香疗的化学能量刺激不同部位的味觉或嗅觉细胞开发全脑时,所述位于载体上的香疗释放系统可放置于载体上的带有微孔的香疗储藏盒中;
当选用通过香疗的化学能量刺激不同部位的体表细胞开发全脑时,所述位于载体上的香疗释放系统可放置于人体经络和/或穴位处,即透过体表细胞刺激经络和/或穴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全脑开发的大脑潜能激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觉系统
所述触觉系统可分为动能、电能、热能触觉系统,
更广义的讲还包括上述作用于体表的光能、声能、化学能触觉系统,
所述动能、电能、热能可以以机械振动式按摩系统、微电流输出按摩系统、温热热能输出系统来实现;
所述温热热能输出系统:可与设置在载体上的作用于体表细胞的光能、或声能、或化学能以及动能、或电能提供系统设置在一起,作用于人体经络和/或穴位处,即透过体表细胞刺激经络和/或穴位。
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用于全脑开发的大脑潜能激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振动式按摩系统包括:
①机械振动式按摩系统的振动源由磁振体,或带有偏心轮的微型电机所构成;
②振动源通过万向节或壳体带动按摩柱对所需按摩部位进行按摩。
1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用于全脑开发的大脑潜能激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流输出按摩系统:
(1)所述微电流输出按摩系统包括:
①、2~N条脉冲信号输出主线路;
②、2~N条与每一个主线路相连的脉冲信号传输支线;
③、与每一个脉冲信号传输支线末端相连的电极所构成;
(2)所述的脉冲信号输出主线路:
①所述的脉冲信号输出主线路的数量可选择2~20条,更优选的是3~15条,最优选的是4~6条;
②并且其中的至少一条被用于肢体的利侧(右侧);
③非利侧(左侧)所占用脉冲信号输出主线路的数量应等于或大于利侧;
④脉冲信号输出主线路可以与电极直接连接,更优选的是通过脉冲信号传输支线所构成的选通电路的末端与电极连接;
(3)所述的与每一个主线路相连脉冲信号传输支线:
①所述的与每一个主线路相连脉冲信号传输支线的数量可选择2~N条,更优选的是3~20条,最优选的是4~10条;
②所述的与主线路相连的每一个脉冲信号传输支线是并联形式连接,并通过微电脑控制系统的选通系统控制每一个脉冲信号传输支线的开与关;
③所述的与主线路相连的每一个脉冲信号传输支线,还可通过微电脑控制系统在全通、选通两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4)所述的与每一个脉冲信号传输支线末端相连的电极,可依据不同的使用部位选择不同的电极;
①对于腕、踝、肘、膝附近的穴位可选用现有技术给出的黏附式电极外加护腕、护踝、护肘、护膝固定;黏附式电极作用面的面积大于1.6厘米×1.6厘米,小于6厘米×25厘米;电极脉冲信号传输支线长度大于15厘米,小于60厘米:
②对于手(或脚)部穴位,可选择保龄球式手指插孔电极、或手雷式手握电极,更优选的是指(趾)套式电极、或手套(脚套)式电极;
(5)当选用两条主线路输出的电路时,
①在两条主线路中,与非利侧(左侧)主线路相连脉冲信号传输支线更优选的是采用选通电路;
②当左右主线路相连脉冲信号传输支线都采用选通电路时,左、右两个选通电路的设计模式或两个选通电路的启动时间要有差异;
(6)当选用4条主线路输出时,
①四路选通电路可同时驱动,更优选的是分成两组轮流驱动,最优选的是左右侧的上下肢交叉组合;
②此时应在发声系统深层大脑开发诱导语和/或音乐的引导下,结合右脑的习性和特点,闭目感知、观想自己像婴儿一样在地毯上爬行嬉戏、或在草坪上四腿朝天的感受人与自然的美妙相融、或在手脚并用的攀岩、或在宇宙太空中无任何重量负担的遨游,立体地感知、观想、享受这份感觉,并逐步将其在大脑中图像化、动态化、清晰化;
(7)当选用10路输出单通电路时,通过发声系统播放的音乐和指套电极,可将本发明进一步引申为,非学琴人员的大脑开发仪及钢琴弹奏指法感受仪;或初学钢琴儿童的指端感受仪及大脑开发仪。
CNA2008100824294A 2007-03-02 2008-03-01 可用于全脑开发的大脑潜能激活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013015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824294A CN101301507A (zh) 2007-03-02 2008-03-01 可用于全脑开发的大脑潜能激活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71826 2007-03-02
CN200710071826.7 2007-03-02
CN200710072033.7 2007-04-16
CNA2008100824294A CN101301507A (zh) 2007-03-02 2008-03-01 可用于全脑开发的大脑潜能激活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1507A true CN101301507A (zh) 2008-11-12

Family

ID=40111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824294A Pending CN101301507A (zh) 2007-03-02 2008-03-01 可用于全脑开发的大脑潜能激活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01507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7740A (zh) * 2009-02-19 2012-03-21 S.M柏伦斯控股公司 诊断和治疗已定义的病症的方法和系统以及操作这种系统的方法
CN103263340A (zh) * 2013-05-15 2013-08-28 北京工业大学 自供能反搏按摩手套
CN104809937A (zh) * 2015-05-22 2015-07-29 林茜 全脑开发培训方法
CN105025980A (zh) * 2013-01-14 2015-11-04 麻省理工学院 用于动态可配置神经网络的神经突生长的电动力约束
CN107595286A (zh) * 2017-08-30 2018-01-19 创桥教育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大脑优势能力分析方法
CN108273191A (zh) * 2014-12-21 2018-07-13 徐志强 能避免过度刺激神经元的脑神经刺激装置
CN108904954A (zh) * 2018-07-25 2018-11-30 王平 一种基于智能音乐及手指运动配合的大脑开发系统
CN109493683A (zh) * 2018-11-15 2019-03-19 深圳市象形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辅助钢琴练习者指法检测方法
CN110087546A (zh) * 2016-12-21 2019-08-02 弗门尼舍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响应于气味激发的感觉的脑激活模式的fMRI方法
RU2768172C1 (ru) * 2021-02-26 2022-03-23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Вайбрейнт Рус"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реабилитации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я) обоняния и вкуса, а также коррекции эмоциональных и когнитивных расстройств с применением интерфейса мозг-компьютер
CN115253008A (zh) * 2022-09-30 2022-11-01 北京大学 早产儿多器官刺激智能护理装置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7740B (zh) * 2009-02-19 2015-02-11 S.M柏伦斯控股公司 诊断和治疗已定义的病症的系统
CN102387740A (zh) * 2009-02-19 2012-03-21 S.M柏伦斯控股公司 诊断和治疗已定义的病症的方法和系统以及操作这种系统的方法
CN105025980B (zh) * 2013-01-14 2017-09-26 麻省理工学院 用于动态可配置神经网络的神经突生长的电动力约束
CN105025980A (zh) * 2013-01-14 2015-11-04 麻省理工学院 用于动态可配置神经网络的神经突生长的电动力约束
CN103263340A (zh) * 2013-05-15 2013-08-28 北京工业大学 自供能反搏按摩手套
CN108273191B (zh) * 2014-12-21 2021-11-19 徐志强 能避免过度刺激神经元的脑神经刺激装置
CN108273191A (zh) * 2014-12-21 2018-07-13 徐志强 能避免过度刺激神经元的脑神经刺激装置
CN104809937A (zh) * 2015-05-22 2015-07-29 林茜 全脑开发培训方法
CN110087546A (zh) * 2016-12-21 2019-08-02 弗门尼舍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响应于气味激发的感觉的脑激活模式的fMRI方法
CN107595286A (zh) * 2017-08-30 2018-01-19 创桥教育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大脑优势能力分析方法
CN108904954A (zh) * 2018-07-25 2018-11-30 王平 一种基于智能音乐及手指运动配合的大脑开发系统
CN109493683A (zh) * 2018-11-15 2019-03-19 深圳市象形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辅助钢琴练习者指法检测方法
CN109493683B (zh) * 2018-11-15 2021-06-01 深圳市象形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辅助钢琴练习者指法检测方法
RU2768172C1 (ru) * 2021-02-26 2022-03-23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Вайбрейнт Рус"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реабилитации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я) обоняния и вкуса, а также коррекции эмоциональных и когнитивных расстройств с применением интерфейса мозг-компьютер
CN115253008A (zh) * 2022-09-30 2022-11-01 北京大学 早产儿多器官刺激智能护理装置
CN115253008B (zh) * 2022-09-30 2022-12-20 北京大学 早产儿多器官刺激智能护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01507A (zh) 可用于全脑开发的大脑潜能激活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Brodie et al. Dance and somatics: Mind-body principles of teaching and performance
Hendricks Conscious breathing: Breathwork for health, stress release, and personal mastery
Iyengar BKS Iyengar yoga: The path to holistic health
Ayres et al. Sensory integration and the child: Understanding hidden sensory challenges
Leibowitz et al. The Alexander Technique
Krieger Therapeutic touch
Thompson et al. The healing power of music
Stephens Yoga sequencing: Designing transformative yoga classes
Sutherland With Thinking Fingers: The Story of William Garner Sutherland
Polatin The actor's secret: techniques for transforming habitual patterns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Lynn Awakening somatic intelligence: Understanding, learning & practicing the Alexander technique, Feldenkrais method & Hatha yoga
Nelson et al. Singing with your whole self: A singer's guide to Feldenkrais awareness through movement
Cohen Sightless touch and touching witnessing: Interplays of Authentic Movement and Contact Improvisation
Mullan The art and science of somatics: Theory, history and scientific foundations
Reshetnyak et al. Innovations in Primary Education: Neuropsychological Aspect
Safonicheva et al. Movements and development. Art-therapy approach in the complex rehabilitation of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orders, including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Ferrin Music reading calisthenics: The effect of a consistent regimen of sightreading and the effect of educational kinesiology upon the music sightreading skills of high school music students
Glazener Sensorcises: active enrichment for the out-of-step learner
Eish-Baltaoglu Development of a method for utilizing oriental belly dance rhythms to deepen a cli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ir emotions after experiencing trauma, and move towards healing
Kaplan The Secrets in Their Eyes: Transforming the Lives of People with Cognitive, Emotional, Learning, Or Movement Disorders Or Autism by Changing the Visual Software of the Brain
Homann Dynamic equilibrium: Engaging neurophysiological intelligences through dance movement psychotherapy
RU2625650C1 (ru) Способ активизации психических возможностей у детей с тяжелой черепно-мозговой травмой
Williamson Somatic Movement Dance Therapy: The Healing Art of Self-Regulation and Co-regulation
CN107296746A (zh) 一种三维空间训练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