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99310A - 等离子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99310A
CN101299310A CNA2008101085069A CN200810108506A CN101299310A CN 101299310 A CN101299310 A CN 101299310A CN A2008101085069 A CNA2008101085069 A CN A2008101085069A CN 200810108506 A CN200810108506 A CN 200810108506A CN 101299310 A CN101299310 A CN 1012993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ma display
mentioned
display panel
zone
thin sl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0850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福龙
金相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Nanjing Plasm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Nanjing Plasm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Nanjing Plasma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Nanjing Plasm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99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93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46Connecting or feeding means, e.g. leading-in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62Circui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66Cool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显示板;支撑上述等离子显示板并将上述等离子显示板之间区域限定为第1区域及第2区域的帧;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区域,配备有金属层的第1薄片;在上述第2区域,配备有粘合上述等离子显示板和上述帧的第2薄片。本发明将包含金属层的薄片设在部分区域上能释放等离子显示板或驱动电路板产生的热量。

Description

等离子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包含热导度高的金属层的薄片释放等离子显示板或驱动电路板热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等离子显示板由形成在上部基板与下部基板之间的障壁组成一个单位串,各串内充入了氖(Ne),氦(He)或,氖及氦的混合气体(Ne+He)等主放电气体和少量氙(Xe)的惰性气体.通过高频电压放电时,惰性气体产生真空紫外线(VacuumUltravioletrays),使形成在障壁之间的荧光体发光,从而显现图像。因这种等离子显示板可具有轻薄的结构,因此作为第二代显示装置备受注目。等离子显示装置由于等离子放电及高压操作产生大量热量。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释放等离子显示板或驱动电路板热量的薄片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显示板;支撑上述等离子显示器并将上述等离子显示板之间区域限定为第1区域及第2区域的帧;配置在上述第1区域,并配备金属层的第1薄片,及配置在上述第2区域,粘合上述等离子显示板和上述帧的第2薄片。
根据本发明,可以更多释放等离子显示板及驱动电路板的热量,具有防止热量集中而分散热量的效果。由于散热等离子显示装置也能稳定操作,零部件的老化也会慢慢进行。而且,可以简单追加在原有工序上,因此没有增加太多的生产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板的一实例的斜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板帧之间区域的平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1薄片的截面图。
附图中主要部分符号说明
70:第1区域          120:第2区域
75:第1薄片          125:第2薄片
80:金属层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显示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板的一实例的斜视图。
如图1所示,等离子显示板包括形成在上部基板10上的作为维持电极对的扫描电极11及维持电极12,形成在下部基板20上的寻址电极22。
上述维持电极对11,12通常包括由由铟锡氧化物(Indium-Tin-Oxide;ITO)组成的透明电极11a,12a和总线电极11b,12b,上述总线电极11b,12b可以由银(Ag),铬(Cr)等的金属或铬/铜/铬(Cr/Cu/Cr)的层积型或铬/铝/铬(Cr/Al/Cr)的层积型形成。总线电极11b,12b形成在透明电极11a,12a上,起到减少电阻较高的透明电极11a,12a引起的电压下降的作用。
同时,本发明的一实例中,维持电极对11,12不仅可以采取层压透明电极11a,12a和总线电极11b,12b的结构,也可以没有透明电极11a,12a只由总线电极11b,12b组成.这种结构不使用透明电极11a,12a,因此具有可以降低基板制造单价的优点。用在这种结构的总线电极11b,12b除了以上列举的材料之外也可以采用感光性材料等多种材料
扫描电极11及维持电极12的透明电极11a,12a和总线电极11b,11c之间排列了:具有吸收上部基板10的外部产生的外部光线,降低反射的遮光作用的功能和提高上部基板10的色饱和度(Purity)及对比度的功能的黑色矩阵(BlackMatrix,BM,15)。
本发明的一实例的黑色矩阵15形成在上部基板10上,可以由形成在与障壁21重叠位置的第1黑色矩阵15和,形成在透明电极11a,12a和总线电极11b,12b之间的第2黑色矩阵11c,12c组成。在此,第1黑色矩阵15和被称为黑色层或黑色电极层的第2黑色矩阵11c,12c可以在形成过程中同时形成后物理连接,也可以不同时形成,不进行物理连接。
而且,通过物理连接形成时,第1黑色矩阵15和第2黑色矩阵11c,12c由相同材质形成,但是物性分解形成时可以由不同材质形成。
并排形成扫描电极11和维持电极12的上部基板10层压了上部电介质层13和保护膜14。上部电介质层13上积累通过放电产生的荷电粒子,可以实行保护维持电极对11,12的功能。保护膜14保护上部电介质层13,防止其受到气体放电时产生的荷电粒子的溅射的影响,提高2次电子的释放效率。保护膜14的材质使用2次电子释放系数高的材质,例如氧化镁(MgO)等。
而且,寻址电极22与扫描电极11及维持电极12交叉形成。而且,形成寻址电极22的下部基板20上形成下部电介质层23和障壁21。而且,下部电介质层23和障壁21表面上形成荧光体层。
荧光体层由于气体放电时产生的紫外线而发光,释放红色(R)、绿色(G)或蓝色(B)当中的任一个可见光。在此,设在上部/下部基板10,20和障壁21之间的放电空间中注入引起放电的He+Xe,Ne+Xe及He+Ne+Xe等惰性混合气体。
同时,本发明的一实例中显示了介绍了R,G及B放电串分别排列到相同线上的情况,但是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排列。例如,也可以采用R,G及B放电串以三角形排列的三角(Delta)型排列。而且,放电串的形状不仅可以采用四角形,也可以采用五角形、六角形等多种多角形状。
各个放电串宽度可以相同,但是红色绿色蓝色放电串当中至少一个宽度可以与其他放电串宽度不同。
障壁21物理划分放电串,防止放电生成的紫外线和可见光泄漏到邻接的放电串上。可以配置条形(StripeType)、井形(WellType)、三角形(DeltaType)、蜂窝形、及在条形障壁中衍生的鱼骨形(Fishborn)的障壁。实例中,纵向障壁21a和横向障壁21b可以以封闭形划分放电串。
本发明的一实例不仅可以采用图1所示的障壁21结构,也可以采用多种形状的障壁21结构。例如,可以采用纵向障壁21a和横向障壁21b高度不同的差等型障壁结构,纵向障壁21a或横向障壁21b当中至少一个障壁上形成可以作为排气通道的频道(Channel)的频道型障壁结构,纵向障壁21a或横向障壁21b当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障壁上形成槽(Hollow)的槽型障壁结构。
在此,若是差等型障壁结构,则最好横向障壁21b高度更高,若是频道型障壁结构或槽形障壁结构,则最好形成横向障壁纵向障壁频道或槽。
而且只显示了障壁21形成在下部基板20上的例子,但是障壁21也可以配置在上部基板10。图2至图4为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板和帧之间区域的平面图,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及第2薄片的截面图。参照图1,本实例中用与图1相同的符号表示上述例子对应的要素。
本实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显示板30,帧100,驱动电路板110,第1薄片75,及第2薄片125。
帧100起到支撑等离子显示板30,附着形成驱动等离子显示板30的驱动电路的驱动电路板110的骨架作用。
本实例中,帧100将等离子显示板30之间区域50划分第1区域70和第2区域120。
第1区域70上配置配备金属层80的第1薄片75。第1薄片75配备金属层80,用来扩散等离子显示板30或驱动电路板110产生的热量,或使其更快释放到外部。使用比帧100的热导度更高的金属层80时,会加快热的传导,能够更迅速降低等离子显示板30或驱动电路板110的热量。金属层80最好为铝(A1)或铜(Cu),或者是包含铝或铜当中至少一个的合金。
第1区域70可以是多数,第1区域70当中至少一个区域可以与驱动电路板110对等配置。本实例中,帧100将向扫描电极提供驱动信号的Y-板区域72和向维持电极提供驱动信号的Z-板区域74限定为第1区域70。
按照本实例驱动等离子显示装置时,其结果为本实例的显示前与显示后分别为60度到53.5,58.5度到55.5,及49度到50度。各数据对顺序为Y-板区域72到上中下(上中下)的数据对。越往上侧,散热效果越好;下策稍微有些提高,这表明热量大量分散。即,具有散热效果和热分散效果。
第2区域120最好不与第1区域70重叠。第2区域120配置了粘合等离子显示板30和帧100的第2薄片125。第2薄片125牢固粘合帧100和等离子显示板30,使帧100能确实支撑等离子显示板30。
第1薄片75厚度最好与第2薄片125厚度实际相同,或比第2薄片125厚度更小。这是因为厚度不均匀,或第1薄片75比第2薄片125更厚时,等离子显示板30和帧100之间粘合效果可能会不好。
第1薄片75除了金属层80之外,可以包括粘合金属层80和等离子显示板的第1粘合层82及粘合金属层80和帧100的第2粘合层84。这是为了房子由于第1区域70引起的帧100和等离子显示板30之间粘合力的下降,固定金属层80。
最好第1粘合层82和第2粘合层84当中任一个的厚度比另一个厚度更厚。粘合层可以起到吸收冲击的作用。为了最大程度发挥吸收冲击作用,可以尽量加厚一侧的粘合层,从而起到衬垫作用。而且,尽量贴近等离子显示板或帧当中的任一侧,具有提高热导率的效果。为了有效进行等离子显示板的热释放及热分散,需要将第2粘合层84厚度(d2)设的比第1粘合层82厚度(d1)更厚。第1粘合层82及第2粘合层84最好为具有热导性的粘合层。这样才能提高热导率,有利于热释放或热分散。
以上,对本发明的最佳实例进行了介绍,但是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及范围的前提下,只要是具有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内基础知识的人士,就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多种变形变更后实施,这种变更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

Claims (7)

1、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显示板;支撑上述等离子显示板并将上述等离子显示板之间区域限定为第1区域及第2区域的帧;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区域,配备有金属层的第1薄片;在上述第2区域,配备有粘合上述等离子显示板和上述帧的第2薄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区域不与上述第1区域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薄片厚度与上述第2薄片厚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薄片再包括粘合上述金属层和上述等离子显示板的第1粘合层,及粘合上述金属层和上述帧的第2粘合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粘合层和上述第2粘合层当中任一个的厚度比另一个的厚度更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包括形成驱动上述等离子显示板的驱动电路的驱动电路板上,上述第1薄片为多个,上述第1薄片当中至少一个与上述驱动电路板对应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层为铝及铜当中至少一个。
CNA2008101085069A 2007-07-11 2008-05-20 等离子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12993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70069715A KR20090006405A (ko) 2007-07-11 2007-07-11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07-0069715 2007-07-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9310A true CN101299310A (zh) 2008-11-05

Family

ID=40079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1085069A Pending CN101299310A (zh) 2007-07-11 2008-05-20 等离子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090006405A (zh)
CN (1) CN10129931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4443A (zh) * 2011-12-31 2014-05-14 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用于等离子屏电路散热的散热型材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90006405A (ko) 2009-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2097847A1 (fr) Ecran a plasma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celui-ci
CN101299310A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
JPH04267035A (ja) プラズマ表示素子
US20060082274A1 (en) Panel assembly, plasma display panel assembly employ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lasma display panel assembly
CN101160640B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WO2007023564A1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253231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TW200428448A (en) Electrode structure of plasma display panel
CN100565760C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KR100808178B1 (ko) 라미네이션 장치,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플라즈마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상부 기판 및 그 형성방법
CN100364029C (zh) 双面等离子体显示器
KR100686056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698217B1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
JP2008040412A (ja) 画像表示装置
CN101849274A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2395380Y (zh) 交流等离子体显示屏
CN1779889B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US20030129916A1 (en) AC driven plasma display panel for electrical commercial board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1004991A (zh) 等离子显示屏的制造方法
CN100517551C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
KR100763391B1 (ko) 유전체 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제조방법
KR20060136007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TW462067B (en) Color plasma display panel
JP2003331731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100786086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