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95594A - 具有可变回复力的电开关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可变回复力的电开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95594A CN101295594A CNA2008100832411A CN200810083241A CN101295594A CN 101295594 A CN101295594 A CN 101295594A CN A2008100832411 A CNA2008100832411 A CN A2008100832411A CN 200810083241 A CN200810083241 A CN 200810083241A CN 101295594 A CN101295594 A CN 10129559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tton
- flexible member
- trigger equipment
- bearing
- swi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26—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 H01H13/48—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using buckling of disc spring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5/00—Springs
- H01H2235/002—Linear coil spring combined with dome spr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5/00—Springs
- H01H2235/028—Blade spring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 Control Of Direct Current Motors (AREA)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 Switches That Are Operated By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开关(10),包括:-固定电触点(16a,16b,52a,52b);-可弹性变形的触发装置,以使固定电触点(16a,16b,52a,52b)之间产生电连接;-致动按钮(22),其从静止位置向下移动至数个连续位置,该数个连续位置包括触发装置(20,50)的接触位置和致动位置,以使固定触点(16a,16b,52a,52b)之间产生电连接;-使致动按钮(12)回复至其静止位置的部件(30),其特征在于,回复部件(30)包括弹性元件(36),当按钮(22)下滑超过第一接触位置时,该弹性元件向致动按钮(22)施加一个向上的弹性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开关,其包括用于限制触发装置机械超载之危险的装置。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电开关,它包括:
-支承触点的支座,其界定了凹口,在支座的大体水平底部设置至少两个固定电触点;
-至少一个大致是拱形的触发装置,在大致竖直的方向上,它可从顶部静止位置弹性变形以在固定电触点之间产生电连接;
-致动按钮,它被安装成相对于支座大致竖直向下移动,从按钮不接触触发装置的顶部静止位置移动至数个连续位置,包括接触触发装置的第一接触位置,和作用在触发装置上的第二致动位置,以使触发装置弹性变形,在固定触点之间产生电连接;
-使致动按钮回复至其顶部静止位置的回复部件,所述回复部件对按钮施加一大体竖直向上的弹性回复力。
背景技术
根据已知的实施例,致动按钮的对应于从顶部静止位置移动到接触位置的行程使操作者能施加在开关上一个减小的力,而不用直接作用在触发装置上。
这就会有一个所谓的“死”行程,避免任何对开关的无意操作。
但是,在开关被致动后,即当触发装置已经通过按钮而变形时,触发装置抵靠支座的底部,只要操作者保持作用于开关,按钮就继续向触发装置施加力。
并且,通过保持操作者的作用以保持触发装置位于变形位置,操作者向按钮施加一个可变幅度的力,当该力的幅度过大时它能压坏触发装置。
US-A-5118912描述了这样一种开关,它包括可弹性变形的触发装置,以在安装于支承触点的支座上的两个电触点之间形成电连接。
根据该文献,支座包括位于触发装置下面的可弹性变形部分,以使按钮能向下滑动超过触发装置的致动位置,以防止安装开关的设备颤动。
但是,按钮的这种下移促使触发装置额外变形,该变形大于使电触点之间可建立电连接的变形,从而会破坏触发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置,当按钮的位置超过致动位置时,能够限制施加在触发装置上的力。
为此目的,本发明设计一种前述类型的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开关包括弹性元件,当按钮下移超过第一接触位置时,除了回复部件施加的弹性回复力之外,该弹性元件能向致动按钮施加一个向上的弹性力。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特点:
-至少在按钮位于中间接触位置的竖直上方时,弹性元件承受一初始应力;
-弹性元件位于触发装置和致动按钮之间,以便当按钮移动超过致动位置时,弹性元件弹性变形;
-弹性元件形成弹性杠杆,用来将按钮的作用传递至触发装置,至少在按钮在竖直向下超过第一接触位置的竖直位置时,该弹性杠杆支承在支座上;
-弹性元件被安装成相对于支座移动,从弹性元件弹性回复到的静止位置向与按钮的接触位置相应的接触位置移动,在弹性元件的接触位置,弹性元件支承在支座上,并且当按钮位移超过致动位置时,弹性元件能够从其接触位置弹性变形;
-通过致动按钮,弹性元件以被驱动位移的方式相对于支座从其静止位置移动至接触位置;
-弹性回复部件包括弹性回复装置,其向按钮施加弹性回复力并使弹性元件回复至其静止位置;
-弹性元件位于按钮和弹性回复装置之间;
-弹性元件和弹性回复装置通过剪切和/或弯曲一片弹性材料制成一体件;
-弹性元件的刚度大于弹性回复装置的刚度;
-弹性元件永久接触支座和触发装置;
-弹性元件向触发装置施加一个力,该力的值被确定为不使固定触点之间产生电连接;
-弹性元件直接接触触发装置,以传递致动按钮的作用,引起触发装置的变形;
-弹性元件通过阻尼元件接触触发装置,将致动按钮的作用传递至触发装置;
-弹性元件包括能支承在触发装置上的第一端和能支承在支座上的第二端,当按钮从其第一接触位置下滑时,按钮能够支承在位于弹性元件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弹性元件的中间部分上;
-触发装置形成在第一接触位置致动按钮的可脱开止挡,当按钮对触发装置的作用涉及施加的力值大于预定阈值时,该可脱开止挡能改变状态;
-该开关包括两个触发装置,弹性元件支承在每个触发装置上,与一个触发装置相关联的引起所述触发装置状态改变的阈值不同于与另一触发装置相关联的阈值。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面的详细说明将明白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为了更好的理解可参阅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开关在竖直平面的横截面示意图,其中致动按钮位于顶部静止位置;
图2与图1相似,其中按钮位于其触发装置致动位置;
图3与图1相似,其中按钮在超过第二致动位置的底部位置,并且弹性元件弹性变形;
图4与图1相似,其中按钮在超过第二致动位置的底部位置,并且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弹性变形;
图5与图1相似,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变体,其中回复部件制成两个可变形元件;
图6与图5相似,其中回复装置由螺旋弹簧构成;
图7与图5相似,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变体,其中开关包括两个触发装置;
图8是本发明开关另一个实施例的分解透视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开关在竖直纵向平面的横截面,其中按钮位于顶部静止位置;
图10与图9相似,其中按钮位于其中间接触位置;
图11与图9相似,其中按钮位于其中间触发装置致动位置;
图12与图9相似,其中按钮竖直超过其中间触发位置;
图1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分解透视示意图;
图14是图13所示开关在竖直纵向平面的横截面。
为了介绍本发明和权利要求书,不是参照地球重力而是用图1中的V和L表示的竖直和纵向取向,没有限制意义。
在下面的说明中,相同、相似或类似的元件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具体实施例
图1至4表示电开关10,它包括支承触点的底部支座12,该支座由模制的绝缘塑料材料制成,在此是矩形平行六面体的形式。
支座12界定有向上开放的凹口14,该支座通过在电触点16a、16b上包覆成型塑料材料制成,每个电触点具有连接端17(参见图13和14),连接端17延伸至支座12外部,以使开关10能安装并连接到印刷电路板70。
支座12包括水平底部18,电触点16a和16b设于该水平底部中。
为了使电触点16a和16b之间形成电连接,开关10包括触发装置20,该触发装置由例如导电材料制成并能同时接触电触点16a和16b。
在这种情况下,触发装置20通常是凸起形式的,向上拱起,在其外周边缘20a处,该触发装置永久接触第一电触点16a,而在与第二电触点16b成一直线的中央峰顶20b处,该触发装置竖直离开第二电触点16b。
触发装置20是可弹性变形的,以便其峰顶20b能竖直向下位移而接触第二电触点16b,从而在两个电触点16a和16b之间建立电连接。
触发装置20的弹性变形是由致动按钮22引起的,该按钮被安装成相对于支座12竖直移动,从图1所示的顶部静止位置移动至图2-4所示的数个连续的底部致动位置。
支座12包括界定了凹口14的外部竖直壁24,外部竖直壁24的内表面24i与按钮22的外部竖直壁或表面26相配合,以产生按钮22相对于支座12竖直滑动的导轨。
按钮22还包括外部圆形凸缘28,它在整个水平面内延伸并且能向下抵靠在每个竖直壁24的顶端24s,以便为在图4所示最底部致动位置的按钮22形成止挡。
当操作者施加大体上竖直向下的力而作用在按钮22的水平顶面22s上时,按钮22竖直向下滑动。
开关10还包括使按钮22弹性回复至其顶部静止位置的部件30,该部件反抗操作者对按钮22的作用。
为此,回复部件30包括位于按钮22和支座12之间的弹性回复装置32,弹性回复装置32能根据按钮22的竖直位置进行较小或较大程度的弹性变形,以在按钮22上施加大体上竖直向上的弹性回复力。
根据图1-4所示的实施例,弹性回复装置32形成可变形的环,其第一端32a通过安装在支座12的底部18上的第一固定叶片34而固定在支座12的底部18上,其第二端32b通过从弹性装置32向按钮22传递回复力的第二移动叶片36而连接到按钮22。
此外,按钮22包括底部致动趾38,通过它,按钮22向下压在第二叶片36上。
当按钮22位于图1所示的顶部静止位置时,它竖直离开触发装置20,因此按钮22不作用于触发装置20上。
因而,触发装置20不变形,于是其峰顶20b保持离开第二电触点16b,因此两个电触点16a和16b之间并没有电连接。
在操作者的作用下,按钮22相对于支座12竖直向下位移/滑动,从而使弹性装置32发生弹性变形并向下驱动第二叶片36。
随着按钮22离开其静止位置,当它向下滑动时,弹性装置32的弹性变形增大,从而弹性装置32施加在按钮22上的回复力值也增大。
因此,操作者向按钮22施加幅度渐增的力,以使得按钮从其静止位置向下位移。
在第一中间所谓的“接触”位置(未图示),通过第二叶片36,按钮22在触发装置20之峰顶20b处与触发装置20接触。
根据开关10的一方面,触发装置20被制成为使得它形成了第一中间位置的按钮22的可脱开止挡,并且当操作者施加在按钮22上的作用值大于预定的所谓阈值时能改变其状态。
因此,只要触发装置20没有改变状态,即当操作者施加在按钮22上的力值小于阈值时,按钮22就保持在第一接触位置。
于是,操作者会感到按钮22位移的阻力,从而操作者增加对按钮22的作用/力,以能够促使触发装置20改变状态。
触发装置20状态的改变会加速其峰顶20b竖直向下的位移,以与第二固定触点16b接触,如图2所示。
触发装置20之峰顶20b的这种快速位移伴随着按钮22的快速向下位移。按钮22快速下移的同时操作者会感到阻力快速减小。
于是,这种触感被操作者认为代表开关10的致动。
在触发装置20的状态改变后,其峰顶20b向下靠在第二电触点16b上。于是,触发装置20的峰顶20b不能再向下移,因此触发装置20不能再变形。
然而,在触发装置改变状态后,根据配备有开关10的电子设备的操作模式,操作者可以保持在按钮22上的作用和力,以维持两个固定电触点16a和16b之间的电连接。
于是,就操作者而言的这种作用的幅度可以相对较高,可能达到足够高到由于压缩在凹口14的底部18上而使触发装置20被破坏的值。
为了限制损坏触发装置20的危险,第二叶片36形成了从按钮22向触发装置20传递力和运动的杠杆,并且按钮22被制成为使得其作用于触发装置20上的部分,在该例中是底部趾38,相对于触发装置20的峰顶20b水平/横向偏移,在该例中参照附图是纵向向右。
这样,在按钮22位于第一中间接触位置时,第二叶片36一方面接触触发装置的峰顶20b,另一方面与凹口14之底部18的相关部分40接触。
这里,从图2至图4可以看出,第二叶片36的第一端36a,此例中为左手端,接触触发装置20的峰顶20b,并且第二叶片36的第二端36b,此例中为右手纵向端,接触凹口14之底部18的相关部分40。
另外,按钮22与第二叶片36在第二叶片36之中间部分36c处接触,在此为大体上位于第二叶片36的中间处,表示底部趾38向下压在第二叶片36的中间部分36c上。
这样,根据该实施例,由第二叶片36传递的从按钮22向触发装置20的力幅度被减小了。
根据开关10的另一方面,第二叶片36是可弹性变形的,以便能使按钮22竖直向下滑动超过图2所示的中间致动位置。
这样不需要触发装置20额外变形就能获得按钮22的进一步下移。
因此,参见图3,当按钮22向下位移超过致动位置时,第二叶片36仍然在其第二端36b处支承在凹口14之底部18的部分40上,并在其第一端36a处支承在触发装置20的峰顶20b上。这样,第二叶片36的两端36a和36b在竖直方向就不动了。
但是,第二叶片36的中间部分36c向下弹性变形,这里是在两个固定支撑之间弯曲,因此能使按钮22和第二叶片36的中间部分36c竖直向下位移。
当第二叶片36弹性变形时,第二叶片36施加在按钮22的趾38上一个额外的回复力,该力被附加到由弹性装置施加在按钮22上的回复力,且完全地大体竖直向上。
该附加的力由第二叶片36发生弹性变形而产生在按钮22上。因此,该附加力的幅度根据第二叶片36的弹性变形而变化,从而按钮22下移的越多,第二叶片36的变形越多,因此附加力的幅度越大。
为使按钮22下移超过其致动位置,操作者必须向按钮22施加一个力,该力的幅度相应于附加有第二叶片36产生力的幅度的由弹性装置32产生的回复力幅度。
在按钮22通过中间致动位置时,抵抗按钮22下移的抵抗装置的总体刚度将增大。因此,操作者感觉到的抵抗力增加,这就可限制按钮22的位移幅度。
实际上,如上所述,为了在两个固定电触点16a和16b之间保持电连接,操作者向按钮22施加一个永久性的作用,以便限制按钮22相对于支座12的竖直位移,也就是说,通过避免过分改变在按钮22上的作用幅度。
这样,因为当按钮22通过中间致动位置时抵抗装置的总体刚度增加,所以与操作者施加作用的小变化相应的按钮22的位移幅度相对于按钮22从静止位置向中间接触位置位移时的按钮22的位移幅度大大减小。
为使按钮22和第二叶片36的中间部分36c能向下位移,支座12的底部18包括中央空腔41,该中央空腔41被形成为以便使按钮22的趾38和第二叶片36的中间部分36c通过。
最后,根据开关10的再一个方面,形成弹性止挡的附加弹性元件42竖直位于触发装置20和第二叶片36的第一端36a之间。
弹性止挡42也能在按钮22下移超过中间致动位置时变形。
根据弹性止挡42的第一实施例,其刚度被确定为以便使弹性止挡42在按钮22额外下移至图5所示最终底部位置时发生弹性变形,在该最终底部位置,按钮22的凸缘28靠在支座12之竖直壁24的顶部边缘24s上。
因此,弹性止挡42与第二叶片36配合,以限制触发装置20被损坏的危险。
根据一个实施例变体,弹性止挡42的刚度被限定为以便使得按钮22一旦从中间致动位置下移,该弹性止挡42就发生弹性变形。根据该实施例变体,第二叶片36的刚度大于弹性止挡42的刚度。
因此,在该附加弹性元件下移时,是弹性止挡42产生额外的弹性1回复力,并被附加到回复装置32产生的回复力。
根据另一实施例变体,第二叶片36是刚性的,以便不管按钮22的竖直位置怎样,它都不会变形。这样,如前所述,是弹性止挡42能自身变形,以对按钮22产生额外的弹性力。
然而,根据该变例,第二叶片36不变形;因而,它的作用仅是作为按钮22与触发装置20之间的力传递杠杆。
从附图中可以看到,弹性止挡42大致是圆柱形的,具有竖直主轴,大体上与触发装置20共轴。
另外,弹性止挡42包括形成分隔部的水平部分44,它完全覆盖凹口14的底部18,以便第二叶片36能支承在弹性止挡42的水平部分44上。
根据图5至7表示的本发明开关10的实施例变体,回复部件30被制造成两个独立的部分,也就是说,弹性装置32和第二叶片36是两个独立的部件。
根据图5所示的变例,弹性装置32包括大体水平的顶部部分46,它竖直离开支座12的底部18,并且按钮22通过其趾38竖直向下支承在顶部部分46上。
弹性装置32还包括横向足48,它们从顶部部分46的纵向端46a竖直向下延伸。每个足48的底端48i向外水平弯曲,并支承在支座12的底部18上。
在此,通过弯曲弹性材料片把弹性装置32制成单件。
第二叶片36相对于支座12是不动的,并支承在支座12之底部18的相关部分40以及触发装置20上。
因此,当按钮22从其顶部静止位置下移时,弹性装置32全部变形,而不与第二叶片36配合。
当按钮22在其中间接触位置时,弹性装置32变形,以便使按钮22的趾38能与第二叶片36的中间部分36c接触。
于是,与前述实施例相似,按钮22下移超过该中间接触位置将引起弹性装置32和第二叶片36同时变形,以限制损坏触发装置20的危险。
根据图6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变体,弹性回复部件30被做成两部分,并且第二叶片36相对于支座12固定。
根据该变例,回复装置32由螺旋弹簧构成。
这里,回复装置32位于按钮22和第二叶片36之间。如上所述,第二叶片36的刚度大于弹性装置32的刚度。
因此,当按钮向下滑动时,弹性装置32的变形大于第二叶片36的变形,直到趾38接触第二叶片36的中间部分36c。于是,按钮22位于其中间接触位置。
于是,如前所述,在按钮22下移时,按钮22直接引起第二叶片36的弹性变形。
根据图7所示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变体,它与图5所示的实施例相似,开关10包括附加触发装置50,在由按钮22传递的操作者的作用下,该附加触发装置50能电连接两个第二电触点52a和52b。
两个触发装置20、50的设计相似,即,它们都由导电材料制成,都能同时接触两个相应电触点16a、16b或52a、52b。附加触发装置50也是大致向上的拱形,并构成在确定的中间位置处的按钮的可脱开止挡。
但是,在操作者施加在按钮22上的作用值大于第二阈值时,附加触发装置50可改变状态,其中,第二阈值不同于使得触发装置20可改变状态的那个阈值。
这就使开关10的操作者能控制连续的作用,例如,应用在相机上,首先聚焦,然后第二步适当获取照片。
在此,操作者对按钮22的作用通过第二叶片36传递到两个触发装置20、50的每一个。为此,第二叶片36的第一端36a与第一触发装置20配合,弹性叶片的第二端36b与第二触发装置50配合。
因此,第二叶片36支承在两个触发装置20、50的每一个上,并且将操作者施加于按钮22上的作用传递给每个触发装置20、50,以便使它们能根据操作者的作用值改变状态。
根据开关10的另一个实施例变体,当按钮22在其接触位置的竖直上方时,即,在按钮22的静止位置与中间接触位置之间时,第二叶片36受一个初始应力或预应力。
根据该另一个变体的一个实施例,给第二叶片36施加预应力,以便它向触发装置20施加一个力,该力的值小于促使触发装置20改变状态的阈值,以便不使两个相应的触点16a、16b;52a、52b之间有电连接。
当按钮22到达通过第二叶片36接触触发装置20的中间位置时,触发装置20已承受与第二叶片36的预应力相应的力。
为使触发装置20改变状态,操作者施加在按钮22上的附加力的值对应于如上所述触发装置20的抗力阈值与第二叶片36施加的预应力值之间的差异。
然后,大体上确定该附加力的值,并且对于几个根据本发明且具有相同构造的开关10来说是相等的。
当操作者施加该附加力时,第二叶片36弹性变形,以使按钮22能按照确定的幅度竖直位移。
然后,当触发装置20改变状态时,按钮22的快速下移也被确定或能够确定并且与触发装置20的峰顶竖直下移相对应。
这样,第二叶片36的预应力可确定按钮22与其接触位置相对应的竖直位置,也可确定按钮22与其致动装置触发位置相对应的竖直位置。
此外,第二叶片36的预应力可以部分地减小按钮22向致动位置位移的竖直行程。
根据图8至图12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可弹性变形的叶片36是通过剪切和弯曲金属带制成的,以使它包括大体上水平横梁形式的第一顶部54和能弹性变形的第二底部56。
顶部54被制造成有限地变形或不变形,而不管按钮22相对于支座12的竖直位置如何,因此它形成一个大体上刚性的横梁。
顶部54能在操作者通过按钮22的作用下相对于支座12竖直下移而作用于触发装置20。
在此,参见附图,触发装置20位于支座12的右边,因此顶部54的右侧纵向端54a位于触发装置20之上且竖直离开触发装置20,以作用于触发装置20。
底部56的右侧纵向端56a通过弯曲部分58连接顶部54的右侧端54a,以便叶片36之两个部分54、56的右侧纵向端54a和56a一个位于另一个之上且彼此竖直分离。
底部56的右侧纵向端56a位于触发装置20之上,并与触发装置20的峰顶20b接触。
底部56的左侧纵向端56b向下支承在支座12的底部18上,因此它的位置竖直低于右侧纵向端56a。底部56包括一个由于底部56的纵向端56a和56b高度不同而倾斜的中间部分56c。
用于使按钮22回复到其顶部静止位置的弹性装置32在此由螺旋弹簧构成,大致水平地位于开关10的中央。
按钮22具有两个趾38,弹性装置32可接纳在趾38之间,按钮22通过趾38而作用在叶片36上,以促使触发装置20改变状态。
图9-12表示开关10不同的致动位置。
在图9中,开关10位于其静止位置,即操作者不作用于按钮22上时。
按钮22保持在该顶部静止位置,在该顶部静止位置,通过弹性装置32的作用,按钮22竖直离开叶片36。
在此位置,叶片36接触触发装置20的峰顶20b,而触发装置20的峰顶20b不接触相应的固定触点16b。
如前所述,在操作者的作用下,按钮22从图9所示的静止位置向下移至图10所示的中间接触位置,在该中间接触位置,趾38接触叶片36的顶部54。
在按钮22的该下移时,仅弹性装置32变形。
当按钮22位于图10所示的接触位置时,按钮22就通过叶片36接触触发装置20。
然后,当操作者增加作用于按钮22上的作用幅度时,就引起触发装置20状态的改变,从而在两个固定触点16a和16b之间产生电连接。
在触发装置20的状态改变时,按钮22下移,从而驱动叶片36的部分到达图11所示的致动位置。
这里,叶片36变形,以使其两个部分54、56的右侧纵向端54a、56a向下移。
然后,当操作者继续作用在按钮22上时,按钮22下移超过致动位置,如图12所示,为此,叶片36弹性变形。
为使叶片36的顶部54能下移,底部56和弯曲部58能弹性变形,以使顶部54的左侧纵向端54b向下位移。
叶片36也被制造成使得当按钮22位于接触位置之上的位置时,叶片36承受一个预应力,如上所述。
为此,叶片36的底部56包括两个钩60,它们从底部56的左侧纵向端56b竖直向上延伸。
每个钩60的顶端60s横向弯曲,以便向下支承在底部54的左侧端54b上。
叶片36设计成以便钩60将顶部54保持在一个位置,使弯曲部58和底部56弹性变形并向顶部54施加一个向上的初始力。
因为叶片36受到这种预应力,所以操作者必须向按钮22施加比该预应力幅度更大幅度的力,以促使按钮22向下位移超过致动位置。
并且,叶片36的预应力可消除其两个部分54、56相对于支座12和相对于触发装置20的不同的竖直定位间隙。
这样就可以相对可靠地确定按钮22对应于开关10每一致动水平的竖直位置。
因而,可以有效的限定按钮22的各种竖直行程,以获得小型的致动器10。
从图9-12中可以看到,底部56的右侧端56a大体上是平的。该右侧端56a作用于触发装置20,以促使其状态改变。
当触发装置20在其变形位置时,触发装置20大体上形成在其竖直主轴上对中的径向波形。这样,当按钮22位于其中间触发位置时,底部56之右侧端56a的底面支承在触发装置20的径向中间部分上并竖直离开触发装置20的峰顶20b。
于是,底部56的右侧端56a不能充分地下压在触发装置20的峰顶20b上,则触发装置20的峰顶20b不能接触相应的电触点16b。
这就是为什么开关10包括中间致动器62的原因,该中间致动器62竖直地位于底部56的右侧端56a与触发装置20之间,以便它在底部56的右侧端56a与触发装置20之间传递操作力。
在底部56的右侧端56a下移使触发装置20改变状态时,中间致动器62与底部56的右侧端56a相接。
中间致动器62包括顶部部分64,底部56的右侧端56a向下支承在该顶部部分64上。顶部部分64总体是水平的和圆形的。
中间致动器62还包括支承在触发装置20上的底部部分66,该底部部分66总体上也是水平的和圆形的。
此外,该底部部分66的直径相对较小,从而可在触发装置20之峰顶20b处集中由中间致动器62传递的力。
最后,中间致动器62包括平的中间部分68,其支承在支座12的底部18上。中间部分68是可弹性变形的,以便当操作者停止对开关10的作用时使顶部部分64和底部部分66弹性地向上回复。
图13和14表示本发明开关10的一个实施例变体,其用于安装在电子元件70的支撑板顶面70s上,其中,安装在电子元件70的支撑板顶面70s上的光源72用于在支座12的凹口14中产生光通量。
支座12包括水平底部18,其支承着固定触点16a、16b和触发装置20,并且当开关10安装在电子元件70的支撑板上时,该水平底部能支承在电子元件70的支撑板顶面70s上。
另外,为了使光源72能直接在支座12的凹口14中产生光通量,支座12的底部18包括光源72能通过的开口74。
因此,光源72被支座12的底部18围绕,以便光源72产生的光通量仅在支座12的凹口14中产生并能只通过凹口14的顶部开口14s离开。
根据该原则的优选实施例,在底部18中的开口74水平地位于底部18的中间。
为使光源72产生的光通量能离开凹口14,按钮22包括可透光窗76,其能透过至少一部分光通量。
按钮22和支座12具有整体互补的构型,以便按钮22完全阻塞凹口14的顶部开口14s。
按钮22包括阻塞凹口14顶部开口14s的水平顶壁78和从顶壁78的外周边缘竖直向下延伸的外周壁80。
从图14可以看到,按钮22覆盖支座12,即按钮22的外周壁80位于支座12的外部。
支座12还包括从底部18竖直向上延伸的竖直壁82。
支座12的竖直壁82形成具有竖直主轴的圆柱带,按钮22的外周壁80也形成具有竖直主轴的圆柱带,它与支座12的竖直壁82形成的圆柱带是同轴的。
最后,支座12和按钮22由不透明材料制成,以便光源产生的光通量仅能通过设在按钮22中的窗76而离开凹口14。
这里,窗76形成在按钮22的顶壁78中,并水平地位于顶壁78的中间,即竖直地与底部18中的开口74以及与光源72成一直线。最后,这种情况下的窗76是圆形的,居中位于顶壁78的中间。
但是,可以理解这种设计并不局限于窗76的该实施例,按钮22的顶壁78可以包括分布在顶壁78上的多个窗76,窗76可以是合成的形式,例如任何符号或文字数字字符的形式。并且,窗76可以不位于按钮22之顶壁78的中间。
根据图13和14所示的实施例,如上所述,窗76与光源72竖直成一直线。此外,叶片36的顶部54和底部56位于光源72和窗76之间。
根据开关10的另一方面,并且更详细地如图14所示,叶片36的顶部54和底部56分别包括孔84、86,这些孔一方面对准光源72,另一方面对准窗76,即,这里它们与光源72成一条直线。
因此,叶片36不对光源产生的光通量通过窗76离开而形成障碍。
并且,如上所述,弹性装置32和趾38纵向地位于支座12和/或按钮22的中间,即,它们纵向地位于光源72和窗76处。
因为弹性装置32和趾38不形成光通量的障碍,后者相对于窗76大体上横向偏移。
这样,弹性装置32由螺旋弹簧构成,具有与窗76水平对中的竖直主轴,趾38横向分布在窗76的两侧,参见图13。
这样,弹性装置32、孔84和86、以及支座12的趾38的布置整体限定了从光源72到窗76的连接通道,以使通过窗76离开凹口14的那部分光通量能尽可能少的衰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变体,开关10包括可将光源72产生的光通量引导至窗76并穿过孔84、86的元件。特别是当开关10的各部件位于光源72和窗76之间时,形成导光件的该元件可以将光引导至窗76。
根据该变体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光导元件与窗76形成一个单独的部件。
Claims (17)
1.电开关(10),包括:
-支承触点的支座(12),其界定了凹口(14),在该支座的大体水平底部中设置至少两个固定电触点(16a,16b,52a,52b);
-至少一个大体上是拱形的触发装置(20,50),其在大致竖直的方向上可从顶部静止位置弹性变形,以在所述固定电触点(16a,16b,52a,52b)之间产生电连接;
-致动按钮(22),它被安装成相对于支座(12)大致竖直地向下位移,从按钮(22)不接触触发装置(20,50)的顶部静止位置移至数个连续位置,该数个连续位置包括接触触发装置(20,50)的第一接触位置,和第二致动位置,在该第二致动位置,致动按钮作用在触发装置(20,50)上以使触发装置(20,50)弹性变形而在固定触点(16a,16b,52a,52b)之间产生电连接;
-使致动按钮(22)回复至其顶部静止位置的回复部件(32),所述回复部件对按钮(22)施加一大体竖直向上的弹性回复力,
其特征在于,开关(10)包括弹性元件(36),当致动按钮(22)下移超过第一接触位置时,除了回复部件(32)施加的弹性回复力之外,该弹性元件能向致动按钮(22)施加一个向上的弹性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10),其特征在于,至少在致动按钮(22)位于中间接触位置的竖直上方时,弹性元件(36)承受一初始应力。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10),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36)位于触发装置(20,50)和致动按钮(22)之间,以便当致动按钮(22)移动超过致动位置时,弹性元件(36)弹性变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10),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36)形成弹性杠杆,用来将致动按钮(22)的作用传递至触发装置(20,50),至少在致动按钮(22)位于竖直向下超过第一接触位置的竖直位置时,该弹性杠杆支承在支座(12)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10),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36)被安装成相对于支座(12)而从弹性元件弹性回复到的静止位置向与致动按钮(22)的接触位置相应的接触位置移动,在弹性元件的接触位置,弹性元件(36)支承在支座(12)上,并且当致动按钮(22)位移超过致动位置时,弹性元件(36)能够从弹性元件的接触位置弹性变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10),其特征在于,通过致动按钮(22),弹性元件(36)以被驱动移动的方式相对于支座(12)从其静止位置移动至接触位置。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开关(10),其特征在于,弹性回复部件(32)包括弹性回复装置(32),该弹性回复装置向按钮(22)施加弹性回复力并使弹性元件(36)回复至其静止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10),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36)位于致动按钮(22)和弹性回复装置(32)之间。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开关(10),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36)和弹性回复装置(32)通过剪切和/或弯曲弹性材料片制成一体件。
10.如权利要求7至9任一所述的开关(10),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36)的刚度大于弹性回复装置(32)的刚度。
11.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开关(10),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36)永久性接触支座(12)和触发装置(20,50)。
12.如结合权利要求2的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开关(10),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36)向触发装置(20,50)施加一个力,该力的值被确定为不使固定触点(16a,16b,52a,52b)之间产生电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开关(10),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36)直接接触触发装置(20,50),以传递致动按钮(22)的作用,从而引起触发装置(20,50)的变形。
14.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开关(10),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36)通过阻尼元件(42)接触触发装置(20,50),以将致动按钮(22)的作用传递至触发装置(20,50)。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10),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36)包括能支承在触发装置(20)上的第一端(36a)和能支承在支座(12)上的第二端(36b),当致动按钮(22)从其第一接触位置下滑时,致动按钮能够支承在位于弹性元件(36)第一端(36a)与第二端(36b)之间的弹性元件(36)的中间部分(36c)上。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10),其特征在于,触发装置(20,50)形成致动按钮(22)在第一接触位置的可脱开止挡,当致动按钮(22)对触发装置(20,50)的作用涉及到施加的力值大于预定阈值时,该可脱开止挡能改变状态。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开关(10),其特征在于,该开关包括两个触发装置(20,50),弹性元件(36)支承在这两个触发装置的每个上,并且,与一个触发装置(20,50)相关联的引起所述触发装置(20,50)状态改变的阈值不同于与另一触发装置(20,50)相应的阈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FR0753636 | 2007-03-05 | ||
FR0753636A FR2913524B1 (fr) | 2007-03-05 | 2007-03-05 | Commutateur electrique a effort de rappel variabl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95594A true CN101295594A (zh) | 2008-10-29 |
CN101295594B CN101295594B (zh) | 2012-07-04 |
Family
ID=38164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08324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95594B (zh) | 2007-03-05 | 2008-03-04 | 具有可变回复力的电开关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442894B2 (zh) |
EP (1) | EP1968086B1 (zh) |
CN (1) | CN101295594B (zh) |
AT (1) | ATE482460T1 (zh) |
DE (1) | DE602008002614D1 (zh) |
FR (1) | FR2913524B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80289A (zh) * | 2011-06-10 | 2011-12-14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按键装置及应用其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
CN108567372A (zh) * | 2018-07-17 | 2018-09-25 | 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 扳机开关结构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
CN109789416A (zh) * | 2016-10-07 | 2019-05-21 | 勃林格殷格翰维特梅迪卡有限公司 | 用于检测样品的分析装置及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426338B2 (en) * | 2004-11-29 | 2008-09-16 | Olympus Imaging Corp. | Switch mechanism usable underwater |
KR101312136B1 (ko) * | 2006-06-22 | 2013-09-26 | 코박 컴퍼니 리미티드 | 시소키 대응 스위치 |
US7708009B1 (en) * | 2007-02-08 | 2010-05-04 | Kenneth Randall Collins | Reusable personal heating system |
US20110013378A1 (en) * | 2009-06-19 | 2011-01-20 | Atek Products, Llc | Backlit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therefor |
US8853582B2 (en) * | 2011-07-12 | 2014-10-07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Electrical switch with shear force contact weld release |
JP6069186B2 (ja) * | 2013-12-20 | 2017-02-01 | 貴裕 服部 | 光源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看板装置 |
US9786460B2 (en) * | 2014-12-19 | 2017-10-10 | Hubbell Incorporated | Ground fault circuit interrupter (GFCI) system and method |
DE102016112277A1 (de) * | 2016-07-05 | 2018-01-11 | Trw Automotive Electronics & Components Gmbh | Bedienbaugrupp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CN112567490A (zh) * | 2018-09-06 | 2021-03-26 |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 按压开关 |
US11705294B2 (en) | 2021-06-18 | 2023-07-18 |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 Input device and key structure thereof |
TWI799899B (zh) * | 2021-06-18 | 2023-04-21 |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按鍵結構 |
CN114188175B (zh) * | 2021-10-21 | 2023-09-05 |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触发开关及电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773998A (en) * | 1972-10-16 | 1973-11-20 | Chomerics Inc | Pedestal and spring member for key actuator of diaphragm switch |
JPH0447864Y2 (zh) * | 1987-10-02 | 1992-11-11 | ||
JPH0320830U (zh) * | 1989-07-12 | 1991-02-28 | ||
TW367513B (en) * | 1992-06-11 | 1999-08-21 | Alps Electric Co Ltd | Key switch |
JP3944975B2 (ja) * | 1997-11-13 | 2007-07-18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プッシュオンスイッチ |
US6096989A (en) * | 1999-02-25 | 2000-08-01 | Kinoshita; Ryohei | Volume variable type switch structure |
TWI241512B (en) * | 2000-12-13 | 2005-10-11 |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 Key device having scissors-type flexible structure |
US6755582B2 (en) * | 2002-04-25 | 2004-06-29 | Hwa-Twu Won | Key structure |
JP2005011672A (ja) * | 2003-06-19 | 2005-01-13 | Omron Corp | 押しボタンスイッチ |
JP4254415B2 (ja) * | 2003-08-07 | 2009-04-15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プッシュオンスイッチ |
ATE331323T1 (de) * | 2003-09-23 | 2006-07-15 | Asulab Sa | Tragbares elektronisches gerät mit zumindest einem angepassten betätigungselement zum übertragen von elektrischen signalen |
CN2665889Y (zh) * | 2003-11-27 | 2004-12-22 | 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提高静电放电测试值的开关 |
JP2006120395A (ja) * | 2004-10-20 | 2006-05-1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プッシュオンスイッチ |
-
2007
- 2007-03-05 FR FR0753636A patent/FR2913524B1/fr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
- 2008-03-04 CN CN2008100832411A patent/CN10129559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3-04 EP EP08102247A patent/EP1968086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8-03-04 DE DE602008002614T patent/DE602008002614D1/de active Active
- 2008-03-04 AT AT08102247T patent/ATE482460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8-03-05 US US12/042,858 patent/US744289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80289A (zh) * | 2011-06-10 | 2011-12-14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按键装置及应用其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
CN109789416A (zh) * | 2016-10-07 | 2019-05-21 | 勃林格殷格翰维特梅迪卡有限公司 | 用于检测样品的分析装置及方法 |
CN108567372A (zh) * | 2018-07-17 | 2018-09-25 | 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 扳机开关结构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ATE482460T1 (de) | 2010-10-15 |
EP1968086A1 (en) | 2008-09-10 |
FR2913524A1 (fr) | 2008-09-12 |
DE602008002614D1 (de) | 2010-11-04 |
FR2913524B1 (fr) | 2009-04-17 |
EP1968086B1 (en) | 2010-09-22 |
CN101295594B (zh) | 2012-07-04 |
US20080217155A1 (en) | 2008-09-11 |
US7442894B2 (en) | 2008-10-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95594B (zh) | 具有可变回复力的电开关 | |
CN109411282B (zh) | 低行程受照按键机构 | |
US3856998A (en) | Keyboard switch assembly with improved operating means | |
EP3806119B1 (en) | Keyboard switch having pressure balancing effect | |
EP2068334B1 (en) | Electrical switch with lateral operation and assembly comprising such a switch mounted on a plate | |
KR920000795B1 (ko) | 전자 악기의 건반장치 | |
EP2633535B1 (de) | Schaltbedienfeld | |
EP3335234B1 (en) | Key assemblies, keyboard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key assembly | |
EP0120667A1 (en) | Elastomeric switch control device | |
US8362381B2 (en) | Switch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USRE32419E (en) | Molded keyboard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same | |
US4642433A (en) | Pushbutton switch with aural confirmation of operation | |
KR950034341A (ko) | 스위치 액츄에이터 조립체 | |
US4602138A (en) | Keyboard with removable modular keys | |
US4359613A (en) | Molded keyboard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same | |
US4967043A (en) | Absorbing overtravel in sequential switching | |
US20020066650A1 (en) | Multi-stage click switch | |
US5512722A (en) | Key switch | |
JP2008004322A (ja) | スイッチ | |
EP0395561B1 (en) | Key switch mechanism with membrane actuator | |
FI65147B (fi) | Tryckknappsomkopplare foer anvaendning vid pao en isolerande basplatta anordnade stroemkretsar | |
EP1294001B1 (en) | Device for actuating an electrical double snap-action switch | |
US20140374225A1 (en) | Pressure and Rotationally Actuated Control Element for a Motor Vehicle | |
US8872051B2 (en) | Control device for switches with silicone domes | |
CA1327222C (en) | Keybutton guide assembly for a keyboard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53 |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Massachusetts USA Applicant after: Coactive Technologies LLC Address before: Massachusetts USA Applicant before: Coactive Technologies Inc. |
|
COR |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COACTIVE TECHNOLOGIES INC. TO: UNION ACTIVE TECHNOLOGY CO., LTD.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7030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