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91048B - 用于电缆的可调节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缆的可调节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91048B
CN101291048B CN2008100931949A CN200810093194A CN101291048B CN 101291048 B CN101291048 B CN 101291048B CN 2008100931949 A CN2008100931949 A CN 2008100931949A CN 200810093194 A CN200810093194 A CN 200810093194A CN 101291048 B CN101291048 B CN 1012910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flange
hub
dovetail
abutting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931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91048A (zh
Inventor
M·布罗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BB Installation Products International LLC
Original Assignee
Thomas and Betts International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omas and Betts International LLC filed Critical Thomas and Betts International LLC
Publication of CN101291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10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910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10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6Joints for connecting lengths of protective tubing or channels, to each other or to casings, e.g. to distribution boxes; Ensuring electrical continuity in the j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文揭示了一种用于电缆的可调节连接器,该连接器由本体、毂和联接螺母构成。该本体具有带圆齿边缘和相对于纵向轴线倾斜设置的表面的凸缘端和电缆连接端。毂包括带接合表面的端部,该端部具有围绕外周界约一半延伸的燕尾榫且配合表面相对于中心轴线倾斜设置。联接螺母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有内螺纹的在其间延伸的开口。毂的接合表面上的燕尾榫适于接纳本体的凸缘端,且联接螺母螺纹连接到毂上以将凸缘端固定在燕尾榫中。

Description

用于电缆的可调节连接器
本申请要求与2007年4月20日提交的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第60/925,395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以参见的方式纳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缆的适配件。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用于改变电缆方向的可调节连接器。
背景技术
铠装电缆广泛应用于各种应用。它们尤其适于要求电线与周围环境隔绝的应用场合。这些电缆的构造使它们能够用于堪称危险的场所,以及没有危险的场所。通常,在危险场所中电线使用刚性金属管道延伸。但是,当可适用电气规程允许时,可用柔性铠装电缆来代替刚性管道。一般而言,刚性管道比铠装电缆安装起来更困难且成本更高。因此,只要电气规程允许,用户更喜欢使用铠装电缆。
铠装电缆通常包括导电柔性金属外壳,该外壳保护在其中延伸的导体免受磨损、撞击等。此外,金属外壳使电缆能够在其整个长度上接地。通常用外部塑料或橡胶护套覆盖金属外壳,由此为电缆增加防水保护,以及保护金属护套免受腐蚀因素。尽管铠装电缆比刚性管道更有柔性并更易于安装,但它的弯曲半径使其难以形成紧弯曲,且因此安装在某些场合需要弯管或其它适配件。
过去,适用不同的认证的适配件(例如,连接到直适配件的拉弯管)或短的单个90度适配件来完成铠装电缆的90度弯曲。类似地,也可适用用于其它弯曲角度的适配件,于是需要用户库存有各种不同角度的适配件。人们发现这样成本昂贵且不方便。
因而,需要可快速且方便安装的改变铠装电缆方向以及其它类型电缆方向的适配件。还需要可使铠装电缆在至少0-90度范围内、较佳地是0-135度范围内弯曲的用于铠装和其它类型电缆的可调节连接器。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用于铠装和其它类型电缆的可调节连接器。该可调节连接器包括本体、毂和联接螺母。该本体具有纵向轴线、相对端和在其间延伸的孔。一端包括带圆齿边缘的凸缘和相对于纵向轴线倾斜设置的表面,且另一端是电缆连接端。毂具有中心轴线、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在其间延伸的开口。第一端包括相对于中心轴线倾斜设置的接合表面,该接合表面具有围绕外周界的约一半延伸的燕尾榫。该燕尾榫形成为一个连续的燕尾榫或多个间隔开的单个燕尾榫。在较佳实施例中,燕尾榫形成为其间具有槽口的两个分开的燕尾榫。该联接螺母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在其间延伸的具有内螺纹的开口。毂的接合表面上的燕尾榫适于接纳本体的凸缘端,且联接螺母螺纹连接到毂上以将凸缘端固定在燕尾榫中。
在较佳实施例中,本体的一端上凸缘的表面相对于纵向轴线成约45度倾斜设置,且毂的第一端上的接合表面相对于中心轴线成约45度倾斜设置。当凸缘的表面连接到接合表面时,本体和毂可旋转成使连接器形成各种弯曲角度。可调节连接器可定向成使本体连接到毂且纵向轴线基本上平行于中心轴线或纵向轴线相对于中心轴线成约45度、约90度或约135度或其间的任何角度设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本体的端部上凸缘的表面相对于纵向轴线以约30至60度的角度倾斜设置,且毂的第一端上接合面相对于中心轴线以约30至60度的角度倾斜设置。改变凸缘和接合面的倾斜位置使连接器能够定向成提供60度至120度的弯曲角。
毂可具有外表面,该外表面拧入与接合面端相邻的用于接纳联接螺母的区域。该联接螺母较佳地在与燕尾榫相对的位置处与凸缘端接触以将凸缘锁定到毂上。本体的电缆连接端和与接合表面相对的毂的第二端可螺纹联接并适于接纳带螺纹的电缆适配件。
在较佳实施例中,凸缘端在其表面上具有可调节连接器位置的标记,且燕尾榫在中心附近具有槽口。当凸缘端固定到燕尾榫中并定向成较佳角度(例如45、90、135或180度)时,通过槽口可以看见该标记。这使用户能够校验可调节连接器是否正确定向。
在可调节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中,可调节连接器包括本体、毂和联接螺母。该本体具有纵向轴线并包括第一电缆连接端和第一接合端以及在其间延伸的孔。第一接合端具有带圆齿边缘的凸缘和相对于纵向轴线倾斜设置的表面。该毂具有中心轴线并包括第二电缆连接端和第二接合端以及在其间延伸的开口。毂的与第二接合端相邻的外表面有螺纹并适于接纳联接螺母。
毂的第二接合端具有相对于中心轴线倾斜设置的凸缘和沿着凸缘的外周界的燕尾榫。较佳的是,燕尾榫围绕外周界的约一半延伸。该燕尾榫适于接纳第一接合端的凸缘且联接螺母螺纹联接到毂上以将第一接合端的凸缘固定到燕尾榫中。较佳的是,第二接合端的燕尾榫可旋转地接纳第一接合端的凸缘。该燕尾榫可在离开第二电缆连接端最大距离处设置在倾斜设置的第二接合端上,且联接螺母在与燕尾榫相对位置处与第一接合端的凸缘接触。该燕尾榫还可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手指夹持部的外表面,该夹持部便于两接合端的连结。该手指夹持部由从燕尾榫径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突起部或燕尾榫上的一个或多个突出件形成,较佳地由多个基本上平行的肋形成。
第一接合端的凸缘可具有可调节连接器倾斜位置的标记,且第二接合端的燕尾榫可具有槽口。当第一接合端的凸缘固定在燕尾榫中时,通过槽口可以看见该标记。
联接螺母具有带周界边缘的第一端。第一接合端的凸缘的圆齿边缘具有多个凹槽部分,多个凹槽部分设置成当联接螺母拧紧时使周界边缘与一个或多个凹槽部分接触。较佳的是,该凹槽部分设置成多对,使得当本体相对于毂以45、90、135或180度定向时联接螺母的周界边缘上的两点与各对中的一对接触。
在第三实施例中,可调节连接器包括本体、毂、第一联接件和两个联接螺母。本体和毂与用于第二实施例的上述情况相同。第一联接件具有纵向轴线并包括第一接合端和第二接合端以及在其间延伸的轴向通道,第一接合端具有相对于纵向轴线倾斜设置的带圆齿边缘的凸缘,第二接合端具有相对于纵向轴线倾斜设置的带燕尾榫的凸缘。第一联接螺母螺纹联接到毂上,且第二联接螺母螺纹联接到第一联接件上。毂的燕尾榫适于接纳第一联接件的凸缘,且第二联接螺母拧紧以将第一联接件的凸缘固定到毂的燕尾榫中。第一联接件的燕尾榫适于接纳第一接合端的凸缘,且第二联接螺母拧紧以将第一接合端的凸缘固定到第一联接件的燕尾榫中。
第二接合端的凸缘具有外周界和围绕外周界的约一半延伸的燕尾榫。类似地,第一联接件上的凸缘具有外周界和围绕外周界的约一半延伸的燕尾榫。毂的燕尾榫可旋转地容纳第一联接件的凸缘,且第一联接件的燕尾榫可旋转地接纳本体的凸缘。本体的凸缘可具有本体相对于第一联接件的倾斜位置的标记,且第一联接件的燕尾榫可具有槽口。当本体的凸缘以诸如45、90、135和180度的预定定向固定到第一联接件的燕尾榫中时,通过槽口可以看见第一标记。类似地,第一联接件的凸缘可具有第一联接件相对于毂倾斜位置的第二标记,且毂的燕尾榫可具有槽口。当第一联接件的凸缘以诸如45、90、135和180度的预定定向固定到毂的燕尾榫中时,通过槽口可以看见第二标记。
该本体可连接到第一联接件且第一联接件可连接到毂,使得本体的纵向轴线基本上平行于毂的中心轴线,或者本体的纵向轴线相对于毂的中心轴线成约45度、约90度、约135度或约180度或从0至180度的各种角度设置。
第一联接件可具有主干部分和基部部分,该主干部分包括第一接合端和主干端,基部部分包括第二接合端和套管端。该主干端插入穿过第二联接螺母并可旋转地被套管端所接纳。主干部分可相对于基部部分自由旋转直到第二联接螺母拧紧为止。
可调节连接器还可包括与第一联接件相同的第二联接件。第二联接件可连接到第一联接件和本体,或者它可连接到第一联接件和毂。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可调节电缆适配件的较佳实施例、以及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会从附图中显现出来,附图中:
图1A-B是本发明的可调节连接器的实施例在非锁定位置的俯视图和剖视图。
图2A-B是本发明的可调节连接器的实施例在锁定位置的俯视图和剖视图。
图3A是本发明的可调节连接器的毂部件的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3B是本发明的可调节连接器的本体部件的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4A是本发明的可调节连接器的毂部分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B是本发明的可调节连接器的本体部分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A是本发明的可调节连接器的毂和本体部件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它们的轴线是平行关系。
图5B是本发明的可调节连接器的毂和本体部件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它们的轴线设置成直角。
图6A是本发明的可调节连接器的毂和本体部件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它们的轴线是平行关系。
图6B是本发明的可调节连接器的毂和本体部件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它们的轴线设置成直角。
图7A是本发明的可调节连接器的毂和本体部件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它们的轴线是平行关系。
图7B是本发明的可调节连接器的毂和本体部件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它们的轴线设置成直角。
图8A-B是本发明的可调节连接器的实施例在非锁定位置的俯视图和剖视图。
图9A-B是本发明的可调节连接器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和侧剖视图,本体和毂设置成直角。
图10A-C是本发明的可调节连接器的实施例的侧视图、端视图和剖视图,该连接器包括本体、毂和同轴设置的两联接件部件。
图11A-C是本发明的可调节连接器的实施例的侧视图、端视图和剖视图,该连接器包括本体、毂和形成90度弯曲的两联接件部件。
图12A-C是本发明的可调节连接器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剖视图和仰视图,该连接器包括本体、毂和形成45度弯曲的两联接件部件。
图13A-B是本发明的可调节连接器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和立体图,该连接器包括本体、毂和形成135度弯曲的两个联接件部件。
图14A-B是图10A-11B中示出的联接件部件的详图。
图15A-B是示出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实施例的凸缘端和联接螺母的关系的立体图。
图16A-B是示出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实施例的凸缘端和联接螺母的关系的立体图。
图17A-B是示出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实施例的凸缘端和联接螺母的关系的立体图。
图18A-C是可调节连接器的本体部分在凸缘的顶表面上具有标记的实施例的俯视图、侧视图和立体图。
图19a-B是可调节连接器的毂部分在燕尾榫上具有手指夹持部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和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用于铠装或其它类型电缆以在电缆行进时形成弯曲的可调节连接器(本文也称为“可调节适配件”或“连接器”)。一般而言,铠装电缆是金属外覆的并包含一根或多根绝缘导体。较佳的是,铠装电缆是柔性的、互锁的铝铠装电缆,在绝缘导体上具有内部PVC外套并在铠装外部有外部PVC外套。这种电缆在本文称为“技术电缆(teck cable)”。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用于技术电缆或其它类型的铠装电缆并可用于任何电缆。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铠装电缆”意思是金属(例如钢、铝或黄铜)或非金属(塑料)电缆管道或具有柔性、褶皱构造的电缆,其可具有或不具有互锁螺旋件、可有外套或没有外套或有衬里或没有衬里(例如PVC外套或衬里)。
本发明涉及可调节适配件或用于在电缆中弯曲的连接器。该连接器使电缆能够方便地直接插入适配件的各直部件中而不必像适配件具有弯管适配件的情况下通常那样将电缆弯曲成与适配件的形状一致。这不需要努力预弯曲电缆并迫使线束通过90度弯管。
常规刚性45或90度适配件需要在准备好的电缆插入之前分解成分开的部件并在电缆就位后重新组装。对于铠装电缆,“准备好的电缆”意思是去除了外部保护涂层和/或铠装部分以使电缆与连接器相容的铠装电缆。本发明的连接器可分解成分开的部分和插入穿过分开部件的电缆,或者连接器在电缆插入过程中可保持被组装在一起。在使电缆行进之前,可调节连接器可旋转到便于用户插入电缆的各种构造。在较佳构造中,可将组成连接器的两个或多个部件的轴线对齐并形成基本上直通连接器而不弯曲的孔。该“直通”构造便于插入电缆。在需要进行电缆行进和弯曲之后,旋转(或转动)连接器部件以形成所要求的角度并然后用联接螺母锁定在位。在连接器锁定到最终位置之前,由连接器形成的角度可从0变化到90度。在某些应用场合,用户可能发现在插入电缆之前将连接器调节到特定角度更为方便。在其它应用场合中,用户可选择不拧紧联接螺母使得电缆和连接器不锁定就位。
当在电缆中形成弯曲时,仅在适配件内侧的位置处发生导体的弯曲。这是对现有技术弯管的显著改进,现有技术中整个电缆行进需要预弯曲并被迫穿过完全的弯曲角。本发明的可调节适配件的各部件的直通构造在对齐且同中心的本体和毂内提供了开口。本体的倾斜设置的凸缘端和毂的倾斜设置的凸缘端各具有椭圆形开口,该开口具有主轴线(即开口相对侧之间的最大距离)和副轴线(即开口相对侧之间的最小距离)。当本体和毂旋转以形成用于连接器的不同角度时,连接器上的最小开口至少等于本体或毂的副轴线(更小的那个)。
可调节连接器包括可旋转地联接在一起的本体和毂,使得各构件可相对于另一个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在第一位置中本体和毂纵向对齐地延伸以提供直线连接,在第二位置中本体和毂的纵向轴线相对于另一轴线成90度地延伸以形成90度连接。通过将本体和毂旋转到所要求的定向还能够以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任何角度连接本体和毂,并然后拧紧毂上的联接螺母来固定本体相对于毂的位置。
在第一实施例中,可调节连接器具有两部分,本体和毂,在其相应接合端各设有接合凸缘用于将两个部分连接在一起。接合凸缘的表面相对于本体和毂的纵向轴线较佳地在30至60度之间、且最佳地成约45度倾斜延伸。当本体连接到毂时,各凸缘的表面可滑动地且可旋转地与另一凸缘表面接合。接合凸缘之一(较佳地在毂上)设有沿其周界边缘的一部分延伸的燕尾榫,该燕尾榫以燕尾榫关系接纳另一接合凸缘(较佳地在本体上)的带圆齿边缘。具体地说,带圆齿边缘的接合凸缘的外表面滑入另一接合凸缘的互补边缘上的燕尾榫并被其接纳。联接螺母在与燕尾榫相对的位置处与本体的接合凸缘接触并拧紧以将两接合凸缘固定就位。有利的是,由燕尾榫接纳的接合凸缘的边缘设有以与联接螺母的边缘互补的形式在沿接合凸缘的边缘设有凹槽部分(即这些边缘是倾斜的)。
该联接螺母具有内螺纹并围绕毂靠近凸缘端同轴安装。在接合凸缘连结后,联接螺母拧紧以将本体和毂固定在任何所要求的相对角度位置。在该拧紧位置,联接螺母在凸缘的周界边缘处贴合地适配抵靠带圆齿的外表面以将本体和毂一起锁定在所要求的位置上。(下文将详细讨论联接螺母的边缘和带圆齿凸缘表面的配合或互锁)。松开联接螺母使本体和毂构件能够旋转到相对于彼此的任何角度定向。接合凸缘的可滑动表面允许连续360度旋转,直到联接螺母将本体和毂以所选定的角度锁定在位。本体上凸缘的边缘处的外表面可有利地设有圆齿(即凹槽部分和斜面),该圆齿配合地接纳联接螺母的边缘。较佳的是,圆齿成对设置,使得沿联接螺母的周界边缘的两点与圆齿配合。锁定螺母与圆齿接合牢固地将接合凸缘固定在一起并提供防振保护。
可调节连接器是尤其有利的,因为它可提供各部件的无偏差轴向对齐。因此,当电缆穿过适配件的两部分直到该两部分旋转到所要求的定向为止都无偏移。这提供了有利的,尤其用于大直径电缆的初始直通连接。此外,可调节连接器可方便地脱开,即使适配件中有导体时也是如此,因为直通连接便于本体和毂脱开。
在较佳实施例中,燕尾榫的外表面可设有手抓持部以便于手工安装。手抓持部可通过从燕尾榫径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突起部或肋形成,或该手抓持部可通过燕尾榫中的一个或多个狭槽或凹陷形成。可调节连接器可由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较佳地通过模制工艺制成。此外,可调节连接器可自身包括通过毂上的排水孔排水的能力,这使得适配件在以任何角度定向时都能够排水。
本体和毂上的孔可设有圆形内表面以保护电缆免受尖锐边缘的切割或磨损。此外,适配件可设有用于密封两接合凸缘之间连接的水密O形环。该O形环可安装在接合凸缘之一(较佳的是毂)的表面上的基本上圆形凹槽内。
对于较大的电缆,可减小接合凸缘相对于其纵向轴线的倾斜设置以提供更渐进的电缆弯曲。较佳的是,用于较大电缆的这些适配件的凸缘具有以22.5度而不是45度设置的表面,以提供增加的弯曲半径。在该实施例中,两组45度可调节连接器用于提供90度连接。各连接器具有两个接合凸缘,凸缘的表面以相对于轴线22.5度设置的表面来形成45度连接器。串联安装两个连接器来提供90度连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可调节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的本体和毂之间安装有联接件。联接件的一端类似于本体具有带圆齿边缘的接合凸缘,联接件的另一端具有带燕尾榫的接合凸缘。圆齿和燕尾榫凸缘以与本体和毂上凸缘相同的方式形成。联接件的圆齿凸缘与毂的燕尾榫凸缘接合,且联接件的燕尾榫凸缘与本体的圆齿凸缘接合。联接件还可具有两个带圆齿凸缘,用于在每端将联接件连接到毂上。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理解的那样,其各表面相对于其轴线以各种角度设置的本体、毂和联接件上圆齿凸缘和燕尾榫凸缘的不同组合可用于提供任何角度的通用连接或特定构形连接。当联接螺母配合和固定在圆齿凸缘中时,三构件可调节连接器组件(毂、联接螺母和本体)锁定可调节连接器的三个旋转轴线XYZ和三种直线运动XYZ。
参照附图,图1A至9B示出连接器10的实施例,该连接器包括通过联接螺母34固定在一起的本体12和毂30。该本体12具有电缆连接端22,该电缆连接端22具有螺纹20和从六边形适配件18延伸而终止于凸缘端26的颈部28,该本体12具有基本上平坦的表面14(图3B),该表面14相对于颈部28的轴线倾斜设置并具有带齿边缘16。电缆(未示出)可穿过电缆连接端22并穿过凸缘端26上的孔24(图3B)。毂30在一端42用外表面上的螺纹40连接到电缆(未示出)上,并具有相对于毂30的轴线倾斜设置、并具有电缆穿过其中的孔38(图3A)的凸缘端44。毂30的凸缘端44的倾斜设置与本体12的凸缘端26的倾斜设置相对应。凸缘端44具有围绕外周界的约一半延伸的燕尾榫32并在周界上具有多个手指/工具抓持部46。毂30的凸缘端44与本体12的凸缘端26连结,燕尾榫32包围带齿边缘16的一部分。
如图4A、5A和6A所示,燕尾榫32分成两段并在两部分之间具有用作观察端口的空间或间隙36以确保带齿边缘16完全插入燕尾榫32中。
参见图1A-B和2A-B,1A-B示出非锁定位置的连接器10。凸缘端26的带齿边缘16不与联接螺母34配合,且因此可在燕尾榫32内自由转动或旋转。该转动或旋转使用户能够调节本体12相对于毂30的倾斜位置。达到所要求的角度后,拧紧联接螺母34并与凸缘端26的带齿边缘16配合,这就防止了本体12的进一步旋转或转动。图2A-B示出在锁定位置的连接器10,联接螺母34与带齿边缘16配合并防止本体12的移动。松开联接螺母34使用户能够旋转和再调节本体12的定向。
联接螺母34设计成交叠在凸缘端26的一侧上,并迫使凸缘端26的另一侧进入燕尾榫32。联接螺母34可完全从本体12去除,但仅需旋转一圈或两圈来将凸缘端26与燕尾榫32脱开并将本体12与毂30分开。松开联接螺母34就放开凸缘端26,使得凸缘端26能够在燕尾榫32中再定位以调节连接器10的角度。同时,联接螺母34将凸缘端26保持在燕尾榫32中,使得毂30不完全与本体12分开。图1B和2B示出毂30上靠近联接螺母34的圆形肋48。该肋48是为了美观,并不形成螺母34的止挡件。但是,当连接器10定向在某些位置时,圆形肋48可将水反射离开螺母34。图1B和2B是毂30的剖视图并示出毂30的内径从处连接有电缆(未示出)的端部42逐级减小,以形成三个分开的腔43、45、47。当铠装电缆使用连接器10时,第一腔43接纳电缆,第二腔45接纳电缆的去除了外部保护涂层的部分,且第三腔47接纳电缆的去除了外部保护涂层和铠装层的部分。当非铠装电缆使用连接器10时,第一腔43和第二腔45接纳电缆部分,且第三腔47接纳去除了外部保护涂层的电缆。
图3A和4A示出了在毂30的凸缘端44处的沟槽50,当组装连接器10时,该沟槽50与本体12的凸缘端26的平坦表面14接触。可将O形环(未示出)插入该沟槽50,以使本体12连接到毂30时O形环将灰尘和湿气密封在外。尽管示出毂30的凸缘端44上有沟槽50,但是,如果需要,沟槽50也可位于本体12的平坦表面14上。图4B示出本体12的凸缘端26的平坦表面14被O形环所密封。电缆连接端22上的螺纹20可用于将本体12连接到电缆或外壳上。
图5A和6A示出可调节连接器10,本体12和毂30定向成当它们连结时,它们形成“直通”连接器。当电缆(未示出)最初安装在连接器10中时,该构造是较佳的。在将电缆拉穿连接器10之后,本体12和毂30可如图5B和6B所示旋转以形成90度角。然后将联接螺母34螺纹连接到毂30上并拧紧以将连接器10固定到所要求的定向。
参见图7A,未在圆管表面上切削用于该实施例中联接螺母34的螺纹52,而是在毂30上的平坦表面54上切削螺纹52。因而,螺纹52在与平坦表面54的中点对应的位置处实际上就消失了。在图3A、4A和5A中也可以看到变平的螺纹52。在安装电缆(未示出)之前将联接螺母34放置到毂30上,但直到可调节连接器10定向成所要求的位置后才将联接螺母34拧紧。图7B示出定向成提供90度角的连接器10。
图8A和8B示出直通或180度角构造的可调节连接器10。本体12和毂30上的孔对齐,从而电缆(未示出)进入毂30的电缆连接端42(即毂30的带螺纹40的端部)并直通到达本体12的电缆连接端22。
图9A和9B示出定向成使本体12和毂30的轴线形成90度角的可调节连接器10。进入毂30的电缆连接端42的电缆(未示出)在穿过本体12上的孔24时弯曲90度并从电缆连接端22离开。图9B示出毂30上的肩部31和本体12上的肩部13弄圆以使电缆的损害最小的方法。
图10A-C和11A-C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其中连接器110具有三个部件:本体112、毂130和其间的联接件160。示出在图10A-C中燕尾榫132、162的外表面上的手指抓持部146、170是突起件或肋,这与图1A-9B中所示的手指抓持部46不同,但它们也可以相同。图10A-13B中示出的连接器110、210、310用于较大直径的电缆,大直径电缆不易于弯曲,且因此具有较大的弯曲半径,这就需要具有较大弯曲半径的连接器110、210、310。参照图10A-C和11A-C,本体112具有六边形适配件118、颈部128和带圆齿变圆116的凸缘端126。联接件160具有一端上的燕尾榫162、联接螺母164、颈部166和带圆齿变圆172的凸缘端168,该凸缘端168连接到毂130。毂130具有带手抓持部146的燕尾榫132和用于与联接件160的凸缘端168配合的锁定螺母134。
图10A-C示出连接器110,该连接器110构造成穿过连接器110的孔111基本上是直的。当电缆(未示出)插入连接器10时,电缆易于穿过直到连接器110达到沿着电缆行进的所要求的位置。然后连接器110可定向成在联接螺母134、164拧紧以将连接器110锁定就位之前就形成所要求的弯曲角。图11A-C示出连接器110的部件(即本体112、联接件160和毂130)通过旋转联接件160和毂130来重新构造以形成90度弯曲的方法。在连接器110构造成90度弯曲或任何其它所要求的角度之后,拧紧联接螺母134,146以将凸缘端126,168固定定位。当将图11B中的连接器110与图9B中的连接器10相比较时,很明显,联接件160为连接器110内的电缆(未示出)提供较大的弯曲半径。
图12A-C示出用于较大电缆的连接器210,该连接器是图1A-9B中连接器的较大形式。连接器210具有相同的工作原理,其中本体212的凸缘端226在毂230的燕尾榫232中旋转直到达到所要求的定向。然后通过拧紧联接螺母234将连接器210保持在该角度。连接器210包括本体212和毂230,本体212具有六边形适配件、颈部228和带圆齿变圆216的凸缘端226,毂230具有燕尾榫232和联接螺母234。
图13A-B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其中连接器310具有四个部件:本体312和毂330以及设置在其间的两个联接件360,380。该实施例类似于图10A-C和11A-C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还包括第二联接件380。第二联接件380提供较大的灵活性,使得连接器310可具有其它构造。此外,第二连接器380还提供较大直径电缆所需要的较大弯曲半径。本体312具有六边形适配件318、颈部328和凸缘端326,且毂330具有燕尾榫332和联接螺母334。第一联接件360具有一端上的燕尾榫362、联接螺母364、颈部366和带圆齿边缘372的凸缘端368,该凸缘端368连接到毂330。第二联接件380具有连接到本体312的凸缘端326的一端上的燕尾榫382、联接螺母384、颈部386和带圆齿边缘392的凸缘端388,该凸缘端388连接到第一联接件的燕尾榫362。尽管图13A-B示出具有两个联接件360、380的连接器310,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两个联接件360、380,并还可增加其它联接件。
图14A-B示出用在图10A-C和11A-C中所示的连接器110中的联接件160的详图。图14A-B中的联接件160基本上与图13A-B中所示的联接件360、380相同。联接件160具有两个部分:主干166和基部174,其中主干166的第一端可滑动地由基部174的第一端接纳。主干166的第二端是带圆齿边缘172的凸缘端168,该凸缘端以相对于主干166的轴线成一定角度设置。基部174的第二端具有燕尾榫162。在联接螺母164(图11A-C)放置到主干166上之后,主干166插入基部174并可通过将联接螺母164拧紧到基部174的螺纹端176上而设置成固定定向,从而主干166的凸缘端168与基部174的燕尾榫162处于固定关系。但是,在另一实施例中,在主干166插入基部174之后,将主干166没有设置在固定位置并可自由旋转超过360度,从而使倾斜设置的凸缘端168可以不同的角度连接到连接器110的另一部件。一旦联接件160设置成所要求的定向,主干166就通过拧紧联接螺母164而锁定在位,从而联接件160不能再旋转。
现参照本体12的凸缘端26上的圆齿边缘或圆齿16(图4B)和联接件160的凸缘端168上的圆齿172(图14B),尽管这些圆齿16,172可用作手指抓持部以辅助旋转本体12或联接件160,但它们也可具有完全不同的目的,这可参照图15-17中所示的线图来更详细地解释。这些圆齿设置成用于选择诸如22.5、45、90和/或180(或0)度的预设角。并不需要在单个连接器上提供所有的角度,且连接器可制造成圆齿16、172的位置移动或改变以适应用户所要求的其它预设角度。
图15A-17B示出本发明的连接器的旋转/转动操作。图15A-B示出由圆筒434所示的联接螺母和由锥形部分426所示的凸缘端,其中凸缘端/锥形部分426未锁定在联接螺母/圆筒434上,但仍然由联接螺母/圆筒434保持在位。凸缘端/锥形部分426的边缘416(圆齿部分未示出)由凸缘端/锥形部分426的较大端表示。在图15A-B所示的非锁定位置中,在两个位置490、492处形成凸缘端/锥形部分426的边缘416和联接螺母/圆筒434之间的接触(图15A),且边缘416的较小部分494延伸到联接螺母/圆筒434(图15B)内。边缘416和联接螺母434之间接触的两个位置490、492分开足够的距离以使联接螺母/圆筒434和凸缘端/锥形部分426能够独立旋转。
图16A-B示出凸缘端/锥形部分526和联接螺母/圆筒534的操作。当联接螺母/圆筒534拧紧时,它更靠近或侵入凸缘端/锥形部分526上。图16A-B仅示出用于圆齿边缘516的单个凹口,但它仅是代表性的,且应当理解圆齿边缘516由多个凹口构成。因而,当联接螺母/圆筒534旋转并拧紧时,它“箍上(rideup)”凸缘端526(图16A-B中示出为锥形部分的较大端)并开始在一个或多个位置590、592处与圆齿边缘516的各凹口配合。第二位置592在锥形部分的远侧上,且因此在图16A-B中不能清楚地看出。联接螺母/圆筒534在拧紧时进一步延伸到凸缘端/锥形部分526上方,且因此减小两接触位置590、592之间的分离。图16A-B示出联接螺母/圆筒534仅在圆齿一侧上的位置590处接触,且相对侧尚未与联接螺母/圆筒534配合。
图17A-B示出完全锁定位置的联接螺母/圆筒534,联接螺母/圆筒534和凸缘端/锥形部分526之间在固定位置是倾斜关系。联接螺母534/圆筒继续比图16A-B所示进一步“箍上”表示凸缘端/锥形部分526的锥形部分的较大端,并在两位置590,591处(即相同凹口的相反侧)与圆齿边缘516上的凹口接触。第二接触位置591毗邻或“钻进”联接螺母/圆筒534的边缘并提供在联接螺母/圆筒534拧紧时增加的显著摩擦力。这些摩擦力或偏置力和凸缘端526的中心线两侧上的圆齿边缘516(即与联接螺母/圆筒534配合的凹口)防止凸缘端/锥形部分526相对于联接螺母/圆筒534进一步旋转。由于凸缘端526延伸到联接螺母/圆筒534下方,所以凸缘端/锥形部分526不能旋转。因而,圆齿边缘516的凹口的各侧上的接触位置590、591、592、593将凸缘端/锥形部分526锁定在位并防止其进一步移动。
圆齿边缘516上的凹口构造成以预设角与联接螺母/圆筒534配合。如果凸缘端/锥形部分526以除了构造角度之外的任何角度(例如30而不是45度)设置,则凸缘端/锥形部分526不会完全配合或钻入联接螺母/圆筒534,且凸缘端/锥形部分526和联接螺母/圆筒534之间的关系更像图16A-B(或者甚至是图15A-B)所示那样。凸缘端/锥形部分526与联接螺母/圆筒534配合,但未锁定在位,因为凸缘端/锥形部分526仅通过摩擦保持在位且圆齿边缘516上的凹口未配合。图15A-16B中的联接螺母/圆筒534的位置并未实际地限制凸缘端/锥形部分526进一步移动,当联接螺母如图17A-B所示完全拧紧时才限制这种移动。
图18A-C示出可调节连接器710的本体712的实施例,本体712具有电缆连接端722和与带六边形适配件718的颈部728连接的凸缘端726。连接端722具有用于将本体712连接到电缆或外壳(未示出)上的螺纹720,且凸缘端726具有沿周界边缘的多个圆齿716和基本上平坦的表面714。此外,凸缘端726的顶部表面具有标记725、727,标记725、727供用户来观察检验本体712是否相对于毂或联接件(未示出)以指定角度定向。
图19A-B示出毂630的实施例,毂630具有外表面上带螺纹640的电缆连接端642和带有沿周界边缘的一部分延伸的燕尾榫的凸缘端644。燕尾榫632在靠近其中部具有槽口636,该槽口使用户能够观察插入燕尾榫632的凸缘的边缘(未示出)。燕尾榫632还具有从其径向表面延伸的多个突起构件(或肋)646。这些突起的构件646用作手指抓持部并便于配合凸缘(未示出)旋转到燕尾榫632中。
因此,尽管这里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认识到,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也可作出其它实施例,且本发明意为包括进入在此所述权利要求书的真实范围内的所有这种进一步的更改和改变。

Claims (26)

1.一种用于电缆的可调节连接器,所述可调节连接器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纵向轴线、相对两端和在所述相对两端之间延伸的孔,其中一端是凸缘端,所述凸缘端包括带圆齿边缘的凸缘,所述凸缘具有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倾斜设置的表面,且另一端是电缆连接端;
毂,所述毂具有中心轴线、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在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延伸的开口,其中所述第一端包括带外周界的接合表面,所述接合表面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倾斜设置,且所述接合表面具有围绕所述外周界的约一半延伸的燕尾榫;以及
联接螺母;
其中,所述本体的所述凸缘的所述表面的倾斜设置与所述毂的所述接合表面的倾斜设置相对应,所述燕尾榫适于接纳所述凸缘,且所述联接螺母螺纹连接到所述毂上以将所述凸缘固定在所述燕尾榫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所述凸缘的所述表面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以约45度角倾斜设置,且所述毂的所述第一端上的所述接合表面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以约45度角倾斜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连接到所述毂,且所述纵向轴线基本上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线或所述纵向轴线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成约45度角、约90度角或约135度角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所述凸缘的所述表面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成30至60度角倾斜设置且所述毂的所述第一端上的所述接合表面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成约30至60度角倾斜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毂还包括外部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邻的所述外表面有螺纹并适于接纳所述联接螺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具有所述可调节连接器的倾斜位置的标记,且所述燕尾榫具有槽口;以及,当所述凸缘固定到所述燕尾榫中时通过所述槽口可以看见所述标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所述电缆连接端有螺纹,且所述毂的所述第二端有螺纹并适于接纳电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螺母在与所述燕尾榫相对的位置处与所述凸缘接触。
9.一种用于电缆的可调节连接器,所述可调节连接器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纵向轴线,并包括第一电缆连接端和第一接合端以及在所述第一电缆连接端和所述第一接合端之间延伸的孔,其中所述第一接合端包括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倾斜设置的、带圆齿边缘的凸缘;
毂,所述毂具有中心轴线,并包括第二电缆连接端和第二接合端以及在所述第二电缆连接端和所述第二接合端之间延伸的开口,其中所述第二接合端包括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倾斜设置的带燕尾榫的凸缘;以及
联接螺母;
其中,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接合端上的所述凸缘的倾斜设置与所述毂的所述第二接合端上的所述凸缘的倾斜设置相对应,所述燕尾榫适于接纳所述第一接合端的所述凸缘,且所述联接螺母螺纹连接到所述毂上以将所述第一接合端的所述凸缘固定在所述燕尾榫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节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合端上的所述凸缘具有外周界且所述燕尾榫围绕所述外周界的约一半延伸。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调节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榫位于所述倾斜设置的第二接合端上离开所述第二电缆连接端最大距离处。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调节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螺母在与所述燕尾榫相对的位置处与所述第一接合端的所述凸缘接触。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节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毂还包括外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二接合端相邻的所述外表面有螺纹并适于接纳所述联接螺母。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节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合端的所述燕尾榫可旋转地接纳所述第一接合端的所述凸缘。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节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合端的所述凸缘具有所述可调节连接器倾斜位置的标记,且所述第二接合端的所述燕尾榫具有槽口;以及,当所述第一接合端固定在所述燕尾榫中时可通过所述槽口看见所述标记。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节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螺母包括具有周界边缘的第一端且所述第一接合端的所述凸缘的圆齿边缘具有多个凹槽部分;以及,当所述联接螺母拧紧时所述周界边缘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凹槽部分接触。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调节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部分设置成多对凹槽部分;以及,当所述本体相对于所述毂以45、90度角、约135度或约180度设置时,所述联接螺母的所述周界边缘上的两个点与所述多对凹槽部分中的一对凹槽部分接触。
18.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节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榫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手指抓持部的外表面。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调节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抓持部由从所述燕尾榫或所述燕尾榫上的一个或多个突出件径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突起部形成。
20.一种用于电缆的可调节连接器,所述可调节连接器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纵向轴线,并包括第一电缆连接端和第一接合端以及在所述第一电缆连接端和所述第一接合端之间延伸的孔,其中所述第一接合端包括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倾斜设置的、带圆齿边缘的凸缘;
毂,所述毂具有中心轴线,并包括第二电缆连接端和第二接合端以及在所述第二电缆连接端和所述第二接合端之间延伸的开口,其中所述第二接合端包括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倾斜设置的带燕尾榫的凸缘;
第一联接件,所述第一联接件具有纵向轴线,并包括:第一接合端和第二接合端以及在所述第一接合端和所述第二接合端之间延伸的轴向通道,所述第一联接件的所述第一接合端具有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倾斜设置的带圆齿边缘的凸缘,所述第一联接件的所述第二接合端具有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倾斜设置的带燕尾榫的凸缘;以及
第一联接螺母和第二联接螺母,其中所述第一联接螺母螺纹连接到所述毂上且所述第二联接螺母螺纹连接到所述第一联接件上,
其中,所述毂的所述第二接合端上的所述凸缘的倾斜设置与所述第一联接件的所述第一接合端上的所述凸缘的倾斜设置相对应,所述毂的所述燕尾榫适于接纳所述第一联接件的所述第一接合端的所述凸缘,且所述第一联接螺母拧紧以将所述第一联接件的所述第一接合端的所述凸缘固定到所述毂的所述燕尾榫中,且其中,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接合端上的所述凸缘的倾斜设置与所述第一联接件的所述第二接合端上的所述凸缘的倾斜设置相对应,所述第一联接件的所述燕尾榫适于接纳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接合端上的所述凸缘,且所述第二联接螺母拧紧以将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接合端上的所述凸缘固定在所述第一联接件的所述燕尾榫中。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可调节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毂的所述第二接合端上的所述凸缘具有外周界,且所述毂的所述燕尾榫围绕所述外周界的约一半延伸;以及,所述第一联接件的所述第二接合端上的所述凸缘具有外周界,且所述第一联接件的所述燕尾榫围绕所述外周界的约一半延伸。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可调节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毂的所述燕尾榫可旋转地接纳所述第一联接件的所述第一接合端上的所述凸缘;以及,所述第一联接件的所述燕尾榫可旋转地接纳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接合端上的所述凸缘。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可调节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所述凸缘具有所述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一联接件的倾斜布置的第一标记,且所述第一联接件的所述燕尾榫具有槽口;当所述本体的所述凸缘固定在所述第一联接件的所述燕尾榫中时通过所述第一联接件的所述槽口可以看见所述第一标记;以及所述第一联接件的所述凸缘具有所述第一联接件相对于所述毂的倾斜布置的第二标记,且所述毂的所述燕尾榫具有槽口;以及当所述第一联接件的所述凸缘固定在所述毂的所述燕尾榫中时通过所述毂的所述槽口可以看见所述第二标记。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可调节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连接到所述第一联接件,所述第一联接件连接到所述毂,且所述本体的所述纵向轴线基本上平行于所述毂的所述中心轴线或所述本体的所述纵向轴线相对于所述毂的所述中心轴线成约45度、约90度、约135度或约180度设置。
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可调节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件包括主干部分和基部部分,所述主干部分包括第一接合端和主干端,且所述基部部分包括第二接合端和套管端;所述主干端插入穿过所述第二联接螺母并可旋转地被所述套管端所接纳;以及,所述主干部分可相对于所述基部部分自由旋转直到所述第二联接螺母拧紧为止。
26.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可调节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联接件,其中所述第二联接件与所述第一联接件相同,且所述第二联接件连接到所述第一联接件和所述本体或所述毂。
CN2008100931949A 2007-04-20 2008-04-21 用于电缆的可调节连接器 Active CN1012910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2539507P 2007-04-20 2007-04-20
US60/925,395 2007-04-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1048A CN101291048A (zh) 2008-10-22
CN101291048B true CN101291048B (zh) 2011-02-16

Family

ID=39872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31949A Active CN101291048B (zh) 2007-04-20 2008-04-21 用于电缆的可调节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91048B (zh)
CA (1) CA2629503C (zh)
MX (1) MX2008005006A (zh)
PE (1) PE200900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7165B (zh) * 2009-04-20 2013-09-11 托马斯及贝茨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缆的可调节连接器
CN104682326A (zh) * 2013-12-03 2015-06-03 国家电网公司 基于双凸环的铠装电缆小直径弯曲球状调节装置
CN104682327A (zh) * 2013-12-03 2015-06-03 国家电网公司 基于双凸环的铠装电缆小直径弯曲管状调节装置
CN105511034B (zh) * 2016-01-11 2018-08-07 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角度可调式尾部附件
CN116469608B (zh) * 2023-06-20 2023-08-22 万衡线缆有限公司 一种耐弯折的分支单芯低压电缆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95041A (en) * 1988-12-12 1990-01-23 Babcock Industries Inc. Dual travel cable control system
GB2315311A (en) * 1996-07-12 1998-01-28 Morse Controls Articulated end fitting for a push-pull control cable
DE29623738U1 (de) * 1996-11-30 1999-10-07 Paulussen Werner Verbindungselement für Haltestangen, Abdeckung des im Rohr befestigten Verbinders
CN1510785A (zh) * 2002-11-16 2004-07-07 斯宾纳电子技术工厂有限公司 具有插接弯头的同轴电缆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95041A (en) * 1988-12-12 1990-01-23 Babcock Industries Inc. Dual travel cable control system
GB2315311A (en) * 1996-07-12 1998-01-28 Morse Controls Articulated end fitting for a push-pull control cable
DE29623738U1 (de) * 1996-11-30 1999-10-07 Paulussen Werner Verbindungselement für Haltestangen, Abdeckung des im Rohr befestigten Verbinders
CN1510785A (zh) * 2002-11-16 2004-07-07 斯宾纳电子技术工厂有限公司 具有插接弯头的同轴电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1048A (zh) 2008-10-22
CA2629503A1 (en) 2008-10-20
PE20090083A1 (es) 2009-04-13
CA2629503C (en) 2012-01-03
MX2008005006A (es) 2009-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09636B2 (en) Adjustable connector for electrical cable
CN101291048B (zh) 用于电缆的可调节连接器
US6860758B1 (en) Snap fitt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442079B1 (en) Electrical fitting with internal cable retainer
CA2878730C (en) Cable glands
TW427044B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US10530097B2 (en) Plug connection and set of plug connections
CN100499280C (zh) 用于将同轴电缆与外螺纹连接件连接起来的方法和组件
JP2000035172A (ja) 自在パイ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ためのシ―リング素子
US10630030B2 (en) One-piece electrical fitting for snap connection
WO2013016431A2 (en) Spring lock electrical fitting
US20190288498A1 (en) Cable glands
US7479027B1 (en) Cable clamp
EP2045504B1 (en) connecting piece for protective cable pipes
US7905746B2 (en) Adjustable connector for electrical cable
US20200212638A1 (en) One-piece electrical fitting for snap connection
CN101867165B (zh) 用于电缆的可调节连接器
EP1655809B1 (en) A cable clamp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CA2657432C (en) Adjustable connector for electrical cable
US11939822B2 (en) Control line protector assembly
CN116711170A (zh) 增材制造的电缆封套接头
GB2276773A (en) Cable gland
JP4579093B2 (ja) 管路構造
US20220208419A1 (en) Additively Manufactured Cable Gland
JP4610494B2 (ja) ケーブル保護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