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87247A - 一种手机与电话卡绑定方法及手机防盗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机与电话卡绑定方法及手机防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87247A
CN101287247A CNA2008101134239A CN200810113423A CN101287247A CN 101287247 A CN101287247 A CN 101287247A CN A2008101134239 A CNA2008101134239 A CN A2008101134239A CN 200810113423 A CN200810113423 A CN 200810113423A CN 101287247 A CN101287247 A CN 1012872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lephone number
mobile phone
name
contact person
phone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134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新宇
陈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chfaith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chfaith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chfaith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chfaith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A20081011342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872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1287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72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与电话卡绑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开启手机与电话卡绑定功能;进入信息输入窗口,输入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设置开启密码;将输入的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以及开启密码保存至手机存储器;退出手机与电话卡绑定功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绑定方法的手机防盗方法。本发明的手机防盗方法,直接借助用户常用的电话本功能实现了机卡绑定功能,既能保护重要号码不被轻易更改或删除,又能绑定手机与电话卡(SIM/UIM卡)。绑定方式更加灵活,多个存储更可保证绑定的安全性,同时具有使用户操作简单的优点,很容易就能实现机卡互锁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手机与电话卡绑定方法及手机防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通讯领域,特别是一种手机与电话卡进行绑定的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将手机与电话卡绑定从而达到防盗功能的手机防盗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丢手机已经是社会的普遍现象,丢失的手机大部分都是以二手机的形式卖给新的用户,而这些新用户中很多人都是丢失手机后想以较低的价格买回一部以减少自身的经济损失;如此恶行循环下去,丢手机的现象只会越来越普遍而没有终止的可能。
目前现有常用的一种手机防盗技术,是在手机进行设置,当更换新的电话卡的时候,手机会自动向预先设置好的号码发送一个短信息,短信息中包含新更换的手机号码等信息,提醒手机主人,手机更换了新的电话卡,可能被盗,以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减少损失。这种方法虽然也有一定的防盗功能,但是并不彻底,手机被盗以后更换了新的手机,还是能正常使用。并且这种方法提供的手机和电话卡绑定功能设置繁琐,不易操作。
如果我们采用一种技术,使用一种简单易行,又具有根据用户的需要,个性地设置手机和电话卡互锁功能,将手机和用户的电话卡互锁后,使电话卡(SIM/UIM卡)与手机一一对应匹配后,使一部手机只对应一张卡,使手机在没有解开锁定的情况下,无法使用其它卡;这样,即使丢失手机,也可以遏制住这些黑手机进入二手手机市场;通过根源以减少手机丢失现象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机与电话卡绑定的方法,具有机卡互锁操作简单、灵活的优点,以达到减少用户手机丢失现象的发生。
本发明的目的还提供一种手机防盗方法,将手机与电话卡进行绑定,更换非法电话卡后就可以将手机锁定,具有保护用户资料不被恶意利用、防止手机丢失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机与电话卡绑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开启手机与电话卡绑定功能;进入信息输入窗口,输入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设置开启密码;将输入的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以及开启密码保存至手机存储器;退出手机与电话卡绑定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手机防盗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开启手机与电话卡绑定功能;进入信息输入窗口,输入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设置开启密码;将输入的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以及开启密码保存至手机存储器;退出手机与电话卡绑定功能;手机开机后,检测电话卡信息,与存储的已绑定的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进行比较;如果检测的电话卡与已绑定的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一致,则正常开机进入使用状态;如果检测的电话卡与已绑定的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不一致,则提示输入保护密码;如果输入的保护密码正确,则选择是否开启如果开启该功能,则进入信息输入窗口,输入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并设置开启密码,然后将输入的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以及开启密码保存至手机存储器,最后退出手机与电话卡绑定功能;如果不开启手机与电话卡绑定功能,则进入正常使用状态;如果输入的保护密码不正确,则将手机锁定为不能使用状态。
由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手机与电话卡绑定的方法以及手机防盗方法,直接借助用户常用的电话本功能实现了机卡绑定功能,即能保护重要号码不被轻易更改或删除,又能绑定手机与电话卡(SIM/UIM卡)。绑定方式更加灵活,多个存储更可保证绑定的安全性,同时具有使用户操作简单的优点,很容易就能实现机卡互锁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手机与电话卡绑定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手机防盗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通过记录单个存储开启机卡绑定功能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通过记录单个存储开启机卡绑定功能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通过记录多个存储开启机卡绑定功能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通过记录多个存储开启机卡绑定功能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取消机卡绑定功能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修改绑定信息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晰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请参考图1,图1是本发明手机与电话卡绑定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手机与电话卡绑定的方法包括步骤:
开启手机与电话卡绑定功能;
进入信息输入窗口,输入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
设置开启密码;
将输入的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以及开启密码保存至手机存储器;
退出手机与电话卡绑定功能。
具体来讲,本发明主要分为开启机卡绑定,取消机卡绑定,修改绑定信息功能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启机卡绑定功能
在本发明进入信息输入窗口,输入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的步骤中,可以分以下两种方式:
1、通过记录单个存储,开启机卡绑定功能
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通过记录单个存储开启机卡绑定功能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在设置中选择开启机卡互绑定功能后,进入信息输入窗口,输入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可根据用户需要输入家人、朋友、同事等;在电话号码编辑时,可以选择进入电话本直接选择联系人),信息输入完成后,设置开启密码(4-8位),输入两次后(分别为输入和确认输入),开启成功。
如图4所示,是本发明通过记录单个存储开启机卡绑定功能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也可进入电话卡(SIM/UIM卡)联系人列表,选择适当的联系人,通过执行“设定为机卡绑定信息”菜单后,进入密码输入窗口,设置开启密码(4-8位),输入两次后(分别为输入和确认输入),开启成功。
2、通过记录多个存储,开启机卡绑定功能
如图5所示,是本发明通过记录多个存储开启机卡绑定功能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在开启机卡绑定功能前,须通过菜单设定存储个数(若不设置存储个数,则默认为单个存储绑定),设定完成后;依次输入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输入方式参见附图3,信息全部输入完成后,设置开启密码4-8位),输入两次后(分别为输入和确认输入),开启成功。
如图6所示,是本发明通过记录多个存储开启机卡绑定功能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也可进入电话卡(SIM/UIM卡)联系人列表,选择多个联系人(手机可根据选择的个数自动判别存储个数),通过执行“设定机卡绑定信息”菜单后,进入密码输入窗口,设置开启密码(4-8位),输入两次后(分别为输入和确认输入),开启成功。
第二部分:取消机卡绑定功能
如图7所示,是本发明取消机卡绑定功能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在设置中选择取消机卡互绑定功能后,进入密码输入窗口,输入正确密码后,成功关闭此功能。
第三部分:修改绑定信息
如图8所示,是本发明修改绑定信息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在设置中选择修改绑定信息,进入密码输入窗口,输入正确密码,显示作为手机存储的电话卡(SIM/UIM卡)联系人信息列表,选择需要修改的联系人,可执行联系人信息修改,增加或减少作为绑定的联系人个数,编辑完成后,选择存储,完成绑定信息修改的操作。
再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手机防盗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预先设置好手机与电话卡绑定,这个绑定的方法如图1所示,其详细过程在前文也叙述清楚,再此不再赘述。手机开机后,检测电话卡信息,与存储的已绑定的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进行比较;如果检测的电话卡与已绑定的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一致,则正常开机进入使用状态;如果检测的电话卡与已绑定的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不一致,则提示输入保护密码;如果输入的保护密码正确,则选择是否开启如果开启该功能,则进入信息输入窗口,输入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并设置开启密码,然后将输入的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以及开启密码保存至手机存储器,最后退出手机与电话卡绑定功能;如果不开启手机与电话卡绑定功能,则进入正常使用状态;如果输入的保护密码不正确,则将手机锁定为不能使用状态。
以上所述的具体描述,对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手机与电话卡绑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开启手机与电话卡绑定功能;
进入信息输入窗口,输入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
设置开启密码;
将输入的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以及开启密码保存至手机存储器;
退出手机与电话卡绑定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输入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的步骤中,用户根据需要输入的联系人姓名,然后进入电话本直接选择该联系人对应的电话号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输入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的步骤中,用户根据需要输入电话号码,然后进入电话本直接选择该电话号码对应的联系人姓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输入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的步骤中,能够根据用户需要重复多次,设置多个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进入信息输入窗口,还能够对已经保存的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以及开启密码进行编辑修改。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话卡包括SIM卡或UIM卡。
7.一种手机防盗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开启手机与电话卡绑定功能;
进入信息输入窗口,输入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
设置开启密码;
将输入的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以及开启密码保存至手机存储器;
退出手机与电话卡绑定功能;
手机开机后,检测电话卡信息,与存储的已绑定的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进行比较;
如果检测的电话卡与已绑定的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一致,则正常开机进入使用状态;
如果检测的电话卡与已绑定的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不一致,则提示输入保护密码;
如果输入的保护密码正确,则选择是否开启如果开启该功能,则进入信息输入窗口,输入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并设置开启密码,然后将输入的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以及开启密码保存至手机存储器,最后退出手机与电话卡绑定功能;如果不开启手机与电话卡绑定功能,则进入正常使用状态;
如果输入的保护密码不正确,则将手机锁定为不能使用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输入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的步骤中,用户根据需要输入电话号码,然后进入电话本直接选择该电话号码对应的联系人姓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输入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的步骤中,能够根据用户需要重复多次,设置多个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
10.如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话卡包括SIM卡或UIM卡。
CNA2008101134239A 2008-05-29 2008-05-29 一种手机与电话卡绑定方法及手机防盗方法 Pending CN1012872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1134239A CN101287247A (zh) 2008-05-29 2008-05-29 一种手机与电话卡绑定方法及手机防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1134239A CN101287247A (zh) 2008-05-29 2008-05-29 一种手机与电话卡绑定方法及手机防盗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7247A true CN101287247A (zh) 2008-10-15

Family

ID=40059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1134239A Pending CN101287247A (zh) 2008-05-29 2008-05-29 一种手机与电话卡绑定方法及手机防盗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87247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6422A (zh) * 2009-08-10 2010-01-13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防盗方法
CN102084371A (zh) * 2008-04-02 2011-06-01 优盖提特拜克有限公司 用于缓解对设备的未授权使用的系统
CN104735230A (zh) * 2013-12-18 2015-06-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防盗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15196708A1 (zh) * 2014-06-26 2015-12-3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文件锁定方法和装置
CN105430164A (zh) * 2015-10-30 2016-03-23 宁波萨瑞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联系人信息场景的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827857A (zh) * 2016-05-06 2016-08-03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防丢失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US9838877B2 (en) 2008-04-02 2017-12-05 Yougetitback Limi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ally assessing and mitigating risk of an insured entity
US9886599B2 (en) 2008-04-02 2018-02-06 Yougetitback Limited Display of information through auxiliary user interface
US9904774B2 (en) 2014-06-26 2018-02-27 Xiaomi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locking file
US9916481B2 (en) 2008-04-02 2018-03-13 Yougetitback Limi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itigating the unauthorized use of a device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4371A (zh) * 2008-04-02 2011-06-01 优盖提特拜克有限公司 用于缓解对设备的未授权使用的系统
US9838877B2 (en) 2008-04-02 2017-12-05 Yougetitback Limi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ally assessing and mitigating risk of an insured entity
US9886599B2 (en) 2008-04-02 2018-02-06 Yougetitback Limited Display of information through auxiliary user interface
US9916481B2 (en) 2008-04-02 2018-03-13 Yougetitback Limi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itigating the unauthorized use of a device
CN101626422A (zh) * 2009-08-10 2010-01-13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防盗方法
CN104735230A (zh) * 2013-12-18 2015-06-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防盗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15089987A1 (zh) * 2013-12-18 2015-06-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防盗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15196708A1 (zh) * 2014-06-26 2015-12-3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文件锁定方法和装置
US9904774B2 (en) 2014-06-26 2018-02-27 Xiaomi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locking file
CN105430164A (zh) * 2015-10-30 2016-03-23 宁波萨瑞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联系人信息场景的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827857A (zh) * 2016-05-06 2016-08-03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防丢失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827857B (zh) * 2016-05-06 2019-06-25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防丢失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87247A (zh) 一种手机与电话卡绑定方法及手机防盗方法
CN101026822A (zh) 一种保护手机隐私资料的方法
CN101287298B (zh)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方法与系统
CN100401734C (zh) 移动终端自动报警和防盗用的实现方法
CN101764887B (zh) 防盗手机的使用方法
CN100420324C (zh) 一种保护移动终端中信息安全的方法
CN101287193A (zh) 保护使用相关联用户识别卡时存储在手机上信息的方法
CN101005654A (zh) 分体式无线电话手机
CN101640881A (zh) 一种远程控制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1287234A (zh)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防盗方法及装置
CN101610500A (zh) 手机数据找回方法、手机和手机数据找回系统
US8041340B2 (en)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ng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1877739B (zh) 一种安全手机及其实现方法
JP2000151798A (ja) ダイヤル/データロック機能付き携帯電話
CN100361550C (zh) 一种防止手机被盗用的死锁方法
CN1980428B (zh) 一种移动终端自动加密以及自动保护用户识别模块的方法
CN1305325A (zh) 能够失而复得的数字移动电话的设计方法
CN1610435B (zh) 移动终端和使用移动终端的管理数据接收的方法
CN101697643B (zh) 一种移动通讯终端备份智能卡内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98371A (zh) 手机防盗技术及方法
CN101287204A (zh) 一种智能卡资源的管理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984166A (zh) 一种通信终端电话薄管理方法
CN201438715U (zh) 一种安全手机
JPS6333054A (ja) 磁気カ−ド電話方式
CN108574942A (zh) 一种一机多号的通讯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