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61550C - 一种防止手机被盗用的死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手机被盗用的死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61550C
CN100361550C CNB2003101145705A CN200310114570A CN100361550C CN 100361550 C CN100361550 C CN 100361550C CN B2003101145705 A CNB2003101145705 A CN B2003101145705A CN 200310114570 A CN200310114570 A CN 200310114570A CN 100361550 C CN100361550 C CN 10036155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sim
mobile phone
key
passw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31011457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35807A (zh
Inventor
王瑞生
刘永波
杨亚军
乔明胜
王文希
蒋建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31011457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61550C/zh
Publication of CN16358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58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155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155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的防止手机被盗用的死锁方法,其主要设计点是将手机出厂前产生的识别码与用户建立的SIM或UIM卡用户密码,共同生成密钥,并将此密钥存储在FLASH存储器内。在每次开机上电后,通过检验开机密码与密钥是否一致来验证是否是合格用户。所述的防止手机被盗用的死锁方法,可以保证手机在被盗或丢失后,被完全死锁而无法使用,可以实现用户损失的最小化。可以实现用户主动修改密钥,并不会妨碍手机更新SIM或UIM卡、更新电信运营商和被转让转租他人,使用方便有效。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手机被盗用的死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死锁方法,具体地是针对手机被盗或丢失后实现完全死锁、同时可由拥有者进行挂失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内外手机厂商技术更新和国内通讯网络的普及发展,国内个人拥有移动电话的数量激增。而且整体市场趋势是手机外型小巧而便于携带和使用,同时手机又被附加诸多实用功能,诸如可以上网浏览、收发邮件、玩游戏、可拍照或是收听MP3音乐等。
对于经常外出办公或是乘坐公交车辆上下班的使用者来说,手机体形较小而可以放置在背包或口袋中虽可以方便使用,但也会经常遭遇被盗或主动遗失等问题。手机一旦丢失,基本上可不受限制地继续使用。
现有手机一般采用SIM卡(GSM通讯网络)或UIM卡(CDMA通讯网络)的PIN码加密来实现传统的防盗用功能。但是,现有此类防盗用方法仅是通过SIM或UIM卡加密,由用户设置相应的口令来实现的。每张SIM或UIM卡所设置的个人识别码(PIN码),可用来上锁。每次开机用户都要输入PIN码(为避免麻烦,大多数手机用户并未启用PIN码功能),只有当输入正确密码后,才能进入正常使用状态。如果SIM卡被锁住而又忘记解锁码,则需带齐开户资料,携机到当地的无线营业厅解锁。
手机被盗后挂失,仅能避免再损失话费,盗窃者更换新的SIM或UIM卡后手机仍可再随意使用,因而其防盗用功能很有限。另外手机所附具的其他服务功能,如游戏或听音乐等仍可继续被使用,总之上述现有手机防盗用功能仍无法完全起到保护作用,手机被盗事件也屡有发生。
如何从根本上实现手机被盗后的完全死锁,是现有手机生产厂商所必须解决的技术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述的防止手机被盗用的死锁方法,其发明目的即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而设计有可不依赖SIM或UIM卡实现对手机完全死锁的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防止手机被盗用的死锁方法,针对现有GSM或CDMA通讯网络系统的手机,现有手机结构无需改变和增置内部器件,只是在其控制系统中加入实现如下控制流程的编程软件。
现有手机中均含有一个SIM或UIM卡、以及FLASH存储器。
现有手机的SIM或UIM卡是手机用户识别卡,可用来登记用户重要数据信息,也可个人识别PIN码用以对SIM或UIM卡上锁。在手机上电启用时,需由用户输入正确密码才可正常进入网络而启用手机。
而手机内设置的FLASH存储器具有较大存储容量,而且在上电或下线关机后,FLASH存储器内的数据并不会被更新而丢失。
本发明所述的防止手机被盗用的死锁方法,其主要设计点是将手机出厂前产生的识别码与用户建立的SIM或UIM卡用户密码,共同生成密钥M1,并将此密钥M1存储在FLASH存储器内。在每次开机上电后,通过自动判断检验密码M2与密钥M1是否一致来验证是否是合格用户。
上述防止手机被盗用的死锁方法,由于密钥M1存储在FLASH存储器中,因而即使SIM或UIM卡被更换仍可实现对手机的死锁。
以GSM系统为例(CDMA系统类似),所述的识别码,全称是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即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缩写为IMEI)。识别码是由15位数字组成的″电子串号″,与每台手机一一对应,所以该识别码是全世界唯一的。每部手机在生产出厂前均设置有一识别码,在用户购买SIM或UIM卡登入网络后,可由电信服务商所记录。
所述识别码的结构是:TAC+FAC+SNR+SP。具体地,
其前6位“TAC”码是型号核准号码,一般代表机型;接着的2位FAC码是最后装配号,一般代表产地;之后的6位SNR码是串号,一般代表生产顺序号;最后1位SP码是检验码。
当手机被盗或丢失后,用户可通过识别码在网络系统中将该手机的SIM或UIM卡记录并作废,禁止被窃的手机重新登入网络。
由于被盗手机的密钥M1存储在FLASH存储器中,始终会检验手机启用时的用户密码,所以即使更换掉SIM或UIM卡,如果用户密码不符,手机仍被死锁。
应用上述死锁方法的手机,既可防止被盗用、又可通过挂失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因而其加密保护作用较为完备、效果更好。
应用所述的防止手机被盗用的死锁方法,其密钥M1生成过程如下:
手机在正式使用前并无开机密码,第一次使用时需由用户输入用户密码并存入SIM/UIM卡中(需由用户记牢以备解锁之用);
所述手机的控制系统自动识别出其自身的“识别码”,并和用户第一次输入的用户密码共同生成密钥M1,并写入到FLASH存储器中;
以后每次开机时,控制系统自动检验“识别码”与SIM/UIM卡中用户密码所形成的检验密码M2与密钥M1是否一致;
若相一致,则控制系统允许使用手机全部服务功能;若不相一致,则由控制系统将手机死锁,所有服务功能均不可使用;
当手机被盗后,用户可向电信运营商申请原有手机SIM或UIM卡作废,则此SIM或UIM卡也不可被用在其他手机上。
当用户输入用户密码后生成的检验密码M2与密钥M1一致后,也可通过修改SIM或UIM卡上的用户密码,来实现对密钥M1的修改更新。特别是,用户将此手机出售或转让时,上述清除FLASH存储的密钥M1的操作尤其关键。
当SIM或UIM卡被更换时,用户仍可通过输入原始用户密码来生成新的密钥M1,本发明所述的防止手机被盗用的死锁方法仍然有效。
如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防止手机被盗用的死锁方法,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所述的死锁方法可以保证手机在被盗或丢失后,被完全死锁而无法使用,可以实现用户损失的最小化;
2、所述的死锁方法可以实现用户主动修改密钥,并不会妨碍手机更新SIM或UIM卡、更新电信运营商和被转让转租他人,使用方便有效;
3、用户使用时具有较大的自主性,手机内部资料可被严格保密。
4、现有手机结构无需改变和增置内部器件,只是在其控制系统中加入实现如下控制流程的编程软件。具有这种功能手机的普及能从根本上解决手机被盗之恼。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所述防止手机被盗用的死锁方法的挂失流程图;
图2是所述防止手机被盗用的死锁方法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进一步做出实施本发明所述死锁方法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手机挂失的流程是:
当手机被盗窃后,用户带齐开户资料到当地的无线营业厅挂失(101);
电信运营商对手机用户进行身份检验确认(102);
通过用户挂失手机号码(103),并查找识别码(104);
将手机的识别码列为黑名单(105),同时废止该SIM或UIM卡(106)。
通过上述挂失操作,即可禁止被窃手机重新登入网络、被他人盗用。即使密钥M1被他人掌握,也可通过上述挂丢操作来禁用该手机。
如图2所示,应用本发明所述防止手机被盗用的死锁方法的工作流程是:
手机上电开机后,先进行系统初始化(201);
检查开机密码是否为初始值M0(202);
若是,则需由用户输入用户密码并存入到SIM或UIM卡(204);由控制系统将识别码与用户密码共同生成密钥M1写入FLASH存储器(207);
若开机密码不是初始值M0,则由控制系统自动调取识别码(203);并从SIM或UIM卡中读出用户密码(205);通过将“识别码”组合“用户密码”生成检验密码M2(206)。
进一步判断检验密码M2是否与密钥M1相一致;
若是,则用户密码正确,则继续判断网络是否禁用此SIM或UIM卡(209);若属被禁用SIM或UIM卡,则控制系统将该手机死锁(214);若不属被禁用,则控制系统功能启动相关功能模块,手机正常使用。
若检验密码M2与密钥M1不相一致,则需由用户输入用户密码(210);控制系统将识别码+输入的用户密码生成初始化密钥M3(212);
继续判断初始化密钥M3是否与密钥M1相一致,并最多给用户5次重新输入用户密码的机会。若输入的用户密码仍不对,则控制系统启动SIM或UIM卡自毁程序,使SIM或UIM卡失效(219);
若初始化密钥M3与密钥M1相一致,则控制系统将开机密码重新更新为出厂初始值M0(213),并将输入次数清零(211);
而且,用户可借由上述流程来修改所述的用户密码。
上述内容即是所述手机死锁方法的工作流程。
如图1和图2所示,用户在应用本发明所述的防止手机被盗用的死锁方法时,可实施下述使用方式:
1、当用户更换手机时,可以沿用原有SIM或UIM卡,则操作如上述内容并无任何差别。即直接输入新的用户密码并存入SIM/UIM卡(204)即可。
2、当用户更换SIM或UIM卡而沿用原有手机时,在原有SIM或UIM卡功能状态下进入更改用户密码(217),输入原始用户密码(210),开机密码更新为出厂初始值213,提示密码已清除时关机。
去掉原有的SIM或UIM卡,换上新的SIM或UIM卡,开机直接输入新的用户密码并存入SIM/UIM卡(204),即可继续使用。
3、当一部手机使用多个SIM或UIM卡时,其操作方法同上。当然为方便起见,可将不同卡的用户密码设为同一值。
4、当用户将原手机转让时,在原SIM或UIM卡功能状态下进入更改用户密码(217),输入原SIM或UIM卡的原始用户密码(210),开机密码更新为出厂初始值(213),提示密码已清除时关机即可。则被转让人可以应用上述2相同方法来使用。
5、当用户忘记原始用户密码时,则只能带齐开户资料并携机到电信运营商重新解锁后方可使用。

Claims (4)

1、一种防止手机被盗用的死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次使用手机时,由用户输入用户密码并存入SIM/UIM卡中;
所述的手机系统自动识别出其自身的识别码,并和用户第一次输入的用户密码共同生成密钥M1,并写入到FLASH存储器中;
以后每次开机时,从SIM或UIM卡中读出用户密码(205);通过将“识别码”组合“用户密码”生成检验密码M2(206);手机系统判断检验密码M2与密钥M1是否一致;若一致,则系统允许用户使用手机全部服务功能;若不相一致,由用户输入用户密码以生成初始化密钥M3,判断初始化密钥M3与密钥M1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控制系统将开机密码重新更新为出厂初始值M0(213),并将输入次数清零(211);否则,将启动SIM或UIM卡自毁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手机被盗用的死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手机被盗后,通过办理网络挂失可将手机禁用;当手机再次上电开机后,所述手机系统可被死锁而不能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手机被盗用的死锁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可通过输入原始用户密码(210)来实现更改用户密码(217)操作;通过输入原始用户密码(210),开机密码更新为出厂初始值(213),提示密码已清除时关机,则手机再次使用时即可使用新的开机密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防止手机被盗用的死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所述死锁方法的工作流程是,
手机上电开机后,先进行系统初始化(201);
检查开机密码是否为初始值M0(202);
若是,则需由用户输入用户密码并存入到SIM或UIM卡(204);由控制系统将识别码与用户密码共同生成密钥M1写入FLASH存储器(207);
若开机密码不是初始值M0,则由控制系统自动调取识别码(203);并从SIM或UIM卡中读出用户密码(205);通过将“识别码”组合“用户密码”生成检验密码M2(206);
进一步判断检验密码M2是否与密钥M1相一致;
若是,则输入开机密码正确,则继续判断网络是否禁用此SIM或UIM卡(209);若属被禁用SIM或UIM卡,则控制系统将该手机死锁(214);若不属被禁用,则控制系统功能启动相关功能模块,手机正常使用;
若检验密码M2与密钥M1不相一致,则需由用户输入用户密码(210);控制系统将识别码+输入的用户密码生成初始化密钥M3(212);
继续判断初始化密钥M3是否与密钥M1相一致,并最多给用户5次重新输入用户密码的机会,若输入的用户密码仍不对,则控制系统启动SIM或UIM卡自毁程序,使SIM或UIM卡失效(219);
若初始化密钥M3与密钥M1相一致,则控制系统将开机密码重新更新为出厂初始值M0(213),并将输入次数清零(211)。
CNB2003101145705A 2003-12-27 2003-12-27 一种防止手机被盗用的死锁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155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3101145705A CN100361550C (zh) 2003-12-27 2003-12-27 一种防止手机被盗用的死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3101145705A CN100361550C (zh) 2003-12-27 2003-12-27 一种防止手机被盗用的死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5807A CN1635807A (zh) 2005-07-06
CN100361550C true CN100361550C (zh) 2008-01-09

Family

ID=34843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1011457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1550C (zh) 2003-12-27 2003-12-27 一种防止手机被盗用的死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6155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7907B (zh) * 2009-06-02 2011-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1674575B (zh) * 2009-09-17 2012-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移动通信终端数据安全的方法和装置
CN102970414B (zh) * 2012-10-30 2015-02-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ndroid系统的手机密码保护方法
EP2981148B1 (en) * 2014-06-24 2020-02-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evice management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4468970A (zh) * 2014-10-24 2015-03-2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丢失终端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5898011A (zh) * 2015-10-26 2016-08-24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基于硬件密码的手机数据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05718821A (zh) * 2016-01-15 2016-06-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及其数据保护装置和方法
CN111756924A (zh) * 2020-06-17 2020-10-09 青岛海信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防泄漏方法及终端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88783A (ja) * 1998-12-22 2000-07-04 Nec Corp 携帯電話機の自動操作方法
CN1395407A (zh) * 2001-07-05 2003-02-05 致福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电话防盗窃的设定及其运作方法
JP2003143649A (ja) * 2001-10-31 2003-05-16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携帯電話システム及び携帯電話の不正使用防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88783A (ja) * 1998-12-22 2000-07-04 Nec Corp 携帯電話機の自動操作方法
CN1395407A (zh) * 2001-07-05 2003-02-05 致福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电话防盗窃的设定及其运作方法
JP2003143649A (ja) * 2001-10-31 2003-05-16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携帯電話システム及び携帯電話の不正使用防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5807A (zh) 2005-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9800C (zh) 蜂窝电话装置及方法
CN100391282C (zh) 锁定移动通信终端的方法
CN101287298B (zh)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鉴权方法与系统
US921057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gistering a computing device with a service provider
EP1804418A1 (en) A dynamic password authentication system and the method thereof
CN100401734C (zh) 移动终端自动报警和防盗用的实现方法
CN101026822A (zh) 一种保护手机隐私资料的方法
CN101026834A (zh) 锁定方法和解锁方法
EP1517569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oring and manag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CN101287211A (zh) 一种移动终端防盗方法
CN100409720C (zh) 实现移动终端数据保护的方法
JP2001308850A (ja) 通信端末装置によるネットワークへの接続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1287247A (zh) 一种手机与电话卡绑定方法及手机防盗方法
CN100361550C (zh) 一种防止手机被盗用的死锁方法
JPH11177682A (ja) 無線通信装置
CN104574616B (zh) 一种智能电子门锁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01005654A (zh) 分体式无线电话手机
CN101087334A (zh) 手机信息多用户管理方法
KR100628048B1 (ko) 무선통신단말기에 있어서 SIM Lock정보 변경 방법
CN101877739B (zh) 一种安全手机及其实现方法
CN106101438A (zh) 一种手机信息保护锁
CN1305325A (zh) 能够失而复得的数字移动电话的设计方法
JP2000174894A (ja) 携帯電話機
CN101287204A (zh) 一种智能卡资源的管理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JP4784890B2 (ja)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09

Termination date: 201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