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82174B - 一种基于光纤通讯的编解码装置及高压变频器控制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光纤通讯的编解码装置及高压变频器控制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82174B
CN101282174B CN2008101122585A CN200810112258A CN101282174B CN 101282174 B CN101282174 B CN 101282174B CN 2008101122585 A CN2008101122585 A CN 2008101122585A CN 200810112258 A CN200810112258 A CN 200810112258A CN 101282174 B CN101282174 B CN 1012821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ceiver
interface
group
coding
data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122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82174A (zh
Inventor
杜心林
邢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ekang Xinneng Frequency Conversion Technology Co ltd
Hiconics Eco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ICONICS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ICONICS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ICONICS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1225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821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82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21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821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21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纤通讯的编解码装置及高压变频器控制模块,所述编解码装置包括控制接口、数据接口、通讯配置接口、第一组收发器、第二组收发器和编解码器,所述控制接口用于传输指令信息;所述高压变频器控制模块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微处理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编解码装置,微处理器与编解码装置一一对应,微处理器与对应的编解码装置通过控制接口和数据接口进行通讯,编解码装置间通过光纤进行通讯。本编解码装置和高压变频器控制模块均具有信息传输速率高、抗干扰性强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高压变频器中。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光纤通讯的编解码装置及高压变频器控制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讯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光纤通讯的编解码装置及高压变频器控制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高压变频器普遍采用功率单元串联多电平技术,这类大功率高压变频器属于高-高电压源变频器,包括移相变压器、功率模块和控制模块。通常情况下,控制模块包括监视器、脉宽调制(PWM,Pulse WidthModulation)控制器和输入/输出(I/O,Input/Output)控制器;其中,脉宽调制控制器用于产生变频器的脉宽调制信号;I/O控制器用于处理来自现场的信号和变频器内部信号,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rogrammableLogic Controller)和接口板;监视器作为控制模块内部的主站,用于对脉宽调制控制器和输入/输出控制器进行调度,监控变频器、脉宽调制控制器和I/O控制器运行状态。 
图1为现有技术高压变频器控制模块中监视器、脉宽调制控制器以及I/O控制器间的通讯模式示意图。如图1所示,监视器、脉宽调制控制器以及I/O控制器相互之间采用基于RS232协议或/和RS485协议的连接方式,进行串行通讯。采用基于RS232协议或/和RS485协议连接方式进行串行通讯,信息传输速率为1.152Mbit/s,而且,传输信息的每个字节都含有起始位、奇偶校验位、停止位等冗余信息。由此可见,大功率高压变频器控制模块内部信息传输速率比较低;另外,由于控制模块内传输的完全是电信号,控制模块内各组成部分间存在较强的电磁干扰,所以,抗干扰能力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光纤通讯的编解码装置,大大提高编解码装置内部信息传输速率,增强编解码装置的抗干扰性。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光纤通讯的编解码装置,包括控制接口、数据接口、通讯配置接口、编解码器、第一组收发器和第二组收发器; 
所述控制接口,用于传输编解码器与连接编码器的本地微处理器间的指令信息; 
所述数据接口,用于传输编解码器与本地微处理器间的数据信息; 
所述通讯配置接口,用于设定本地编解码器的主/从工作模式,设定本地微处理器的通讯地址; 
所述第一组收发器,用于将外部光纤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由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转发至编解码器;对来自编解码器的数据信息驱动放大,将驱动放大的数据信息由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后,发送至外部光纤设备; 
所述第二组收发器,当所述编解码装置处于主工作模式下时,第一组收发器的外部链路故障后,用于将外部光纤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由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转发至编解码器,对来自编解码器的数据信息驱动放大,将驱动放大的数据信息由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后,发送至外部光纤设备;当所述编解码装置处于从工作模式下时,用于向外部光纤设备发送编解码器转发的第一组收发器接收的数据信息; 
所述编解码器,用于对第一组收发器发送的数据信息解码,存储解码后的数据信息,检测解码后的数据信息目的地址与本地通讯地址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将存储的数据信息发送至本地微处理器;对本地微处理器发送的数据信息存储、编码,将编码后的数据信息发送至第一组收发器;从工作模式下,还用于通过控制单元存储第一组收发器接收的数据信息,将存储的数据信息转发至第二组收发器;从通讯配置接口获取已经设定的编解码器的主 /从工作模式。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光纤通讯的编解码装置,用于数据信息进行并行/串行传输转换和光/电信号转换,通过编解码器对数据信息的并行/串行传输转换,以及收发器对表示串行数据的光/电信号转换,使得串行数据信息能以光信号的形式传输,大大提高了信息传输速率;另外,本发明所述编解码装置光信号与电信号之间的转换,使得编解码装置中传输的数据信息存在光信号和电信号两种信号,减少了电磁干扰,所以,编解码装置抗干扰性增强。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监视器、脉宽调制控制器以及I/O控制器间的通讯模式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编解码装置的组成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编解码装置中收发器的组成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编解码装置中编解码器的组成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高压变频器控制模块组成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监视器、脉宽调制控制器以及I/O控制器间的通讯模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2是本发明编解码装置组成结构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基于光纤通讯协议的编解码装置包括控制接口1、数据接口2、通讯配置接口3、第一组收发器4、第二组收发器5和编解码器6;其中, 
控制接口1,用于传输编解码器6与连接编码器的本地微处理器间的指令信息; 
本发明中,控制接口1包括命令/数据选择控制接口、串/并选择控制接口、并行数据总线使能控制接口、并行数据总线读控制接口、并行数据总线写控制接口、光纤通讯失败输出接口、外部中断输出接口以及外部中断输出接口。控制单元通过命令/数据选择控制接口,向本地微处理器发送命令/数据选择控制指令,确定编解码器6与本地微处理器之间的通讯方式为指令通讯或数据通讯;控制单元通过串/并选择控制接口,向本地微处理器发送串/并选择控制指令,确定接收存储单元以串行或并行方式向本地微处理器发送电信息,发送存储单元以串行或并行方式接收本地微处理器发送的电信息;串/并选择控制指令为并行方式时,控制单元通过并行数据总线使能接口向本地微处理器发送并行数据总线使能有效指令,通过并行数据总线读控制接口向本地微处理器发送并行数据总线读控制有效指令,通过并行数据总线写控制接口向本地微处理器发送并行数据总线写控制有效指令;控制单元通过光纤通讯失败输出接口向本地微处理器发送光纤通讯失败信息;编解码器6发生存储溢出或发送完数据后,控制单元通过外中断端输出接口,向本地微处理器发送中断指令。 
数据接口2,用于传输编解码器6与本地微处理器间的数据信息; 
本发明中,编解码器6与本地微处理器之间的通讯是通过微处理器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实现的,并非是通过RS232和RS485实现的。实际应用中,数据接口2包括串行接口(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或并行接口。 
由于本发明所述编解码之间通过光纤连接,所以,在本发明装置中传输的数据信息由目标地址和数据组成,所述数据信息第一个字节的内容即为目标地址。 
通讯配置接口3,用于设定本地主/从工作模式,设定本地通讯地址; 
本发明,通讯配置接口3为拨码开关,用于设定主/从工作模式和通讯地址。实际应用中,本地通讯地址为本发明所述编解码装置与连接所述编解码装置的微处理器通讯地址,因此,可以得知,所述编解码装置通讯地址和连接所述编解码装置的微处理器通讯地址相同。 
第一组收发器4,用于将外部光纤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由光信号转换为电 信号,并转发至编解码器6;对来自编解码器6的数据信息驱动放大,将驱动放大的数据信息由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后,发送至外部光纤设备; 
第二组收发器5,当所述编解码装置处于主工作模式下时,第一组收发器4的外部链路故障后,用于将外部光纤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由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转发至编解码器6,对来自编解码器6的数据信息驱动放大,将驱动放大的数据信息由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后,发送至外部光纤设备;当所述编解码装置处于从工作模式下时,用于向外部光纤设备发送编解码器6转发的第一组收发器接收4的数据信息; 
图3为本发明编解码装置中收发器的组成结构图。如图3所示,第一组收发器包括一个光纤信号接收器41、一个光纤信号驱动器42和一个光纤信号发送器43;第二组收发器包括一个光纤信号接收器51、一个光纤信号驱动器52和一个光纤信号发送器53;其中,光纤信号接收器41或51用于将将来自外部光纤设备的串行数据信息由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光纤信号驱动器42或52用于对所述编解码器6发送的串行数据信息进行功率放大,并将经功率放大的串行数据信息发送至连接所述光纤信号驱动器42或52的光纤信号发送器43或53;光纤信号发送器43或53用于将接收的串行数据信息由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将转换为光信号的串行数据信息发送至外部光纤设备。 
编解码器6,用于对第一组收发器4发送的数据信息解码,存储解码后的数据信息,检测解码后的数据信息目的地址与本地通讯地址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将存储的数据信息发送至本地微处理器;对本地微处理器发送的数据信息存储、编码,将编码后的数据信息发送至第一组收发器4;从工作模式下,还用于存储第一组收发器4接收的数据信息,将存储的数据信息转发至第二组收发器5。 
实际应用中,如果检测解码后的数据信息携带的目的地址与本地通讯地址不一致,编解码器6删除存储的第一组收发器4接收的数据信息。 
图4为本发明编解码装置中编解码器的组成结构图。如图4所示,编解 码器6包括接解码单元61、接收存储单元62、检测单元63、发送存储单元64、编码单元65和控制单元66;其中, 
解码单元61,用于对第一组收发器4接收的数据信息解码,将串行数据信息转换为并行数据信息,将并行数据信息发送至接收存储单元62; 
接收存储单元62,用于存储接收的并行数据信息,将并行数据信息携带的目的地址发送至检测单元63;接收到检测单元63发送的并行数据信息携带的目的地址与本地通讯地址一致的发送通知后,向本地微处理器发送存储的数据信息; 
检测单元63,用于从所述通讯配置接口3获取已设定的本地通信地址,检测本地通讯地址与来自存储单元的并行数据信息携带的目的地址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向接收存储单元62发送发送通知;如果不一致,则向控制单元66发送删除通知; 
发送存储单元64,用于将本地微处理器发送的数据信息存储为并行数据信息,将并行数据信息发送至编码单元65; 
编码单元65,用于对接收的数据信息编码,将并行数据信息转换为串行数据信息,并将串行数据信息发送至第一组收发器4; 
控制单元66,用于通过所述控制接口设定本地微处理器通讯方式;从所述通讯配置接口3获取已设定的主/从工作模式信息;存储所述第一组收发器4接收的数据信息,将存储的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解码单元61和第二组收发器5;接收到检测单元63发送删除通知后,删除本地存储的第一组收发器4接收的数据信息。 
实际应用中,接收存储单元62向本地微处理器发送缓冲后的并行数据信息,以串行或并行方式发送至本地微处理器。如果以串行方式发送至本地微处理器,那么,并行数据信息在串行接口中再转换为串行数据信息,这部分转换内容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图5为本发明高压变频器控制模块组成结构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一种基于光纤通讯的高压变频器控制模块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微处理器,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编解码装置,微处理器与编解码装置一一对应,微处理器与对应的编解码装置通过控制接口和数据接口进行通讯,编解码装置间通过光纤进行通讯;其中,第一个编解码装置作为主站,第二个编解码器作为第一个从站,第三个编解码器作为第二个从站,依此类推,第n个编解码器作为第(n-1)个从站,主站第一组收发器或第二组收发器的光纤信号发送器输出信号作为第一个从站第一组收发器的光纤信号接收器输入信号,第一个从站第二组收发器输出信号作为第二个从站第一组收发器的光纤信号接收器输入信号,第二个从站第二组收发器的光纤信号发送器输出信号作为第三个从站第一组收发器的光纤信号接收器接收信号,依此类推,第(n-1)个从站第二组收发器的光纤信号发送器输出信号作为主站第一组收发器或第二组收发器的光纤信号接收器输入信号,n为不小于2的自然数。 
实施例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监视器、脉宽调制控制器以及输入/输出控制器间的通讯模式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三个所述基于光纤通讯协议的编解码装置,每个编解码装置分别连接一台微处理器,分别为作为监视器、作为脉宽调制控制器及作为输入/输出控制器;三个基于光纤通讯协议的编解码装置通过光纤连接,每个编解码装置与各自连接的微处理器通过控制接口和数据接口相连。将与监视器连接的编解码装置设置为主站,分别与脉宽调制控制器、输入/输出控制器连接的编解码装置设置为从站。 
本实施例中,控制接口有8个,其中,输入控制接口有5个,输出控制接口有3个。输入控制接口包括1个命令/数据选择控制接口、1个串/并选择控制接口、1个并行数据总线使能控制接口、1个并行数据总线读控制接口以及1个并行数据总线写控制接口;输出控制接口包括1个外部中断输出接口和2个光纤通讯失败输出接口。各控制接口功能与本发明所述各控制接口功能相同。 
本实施例中,数据接口包括16bit并行接口。 
本实施例中,每个编解码装置的通讯配置接口采用8位拨码开设定主/ 从工作模式、通讯地址;其中,1位用于设定本地主/从工作模式,7位用于设定本地通讯地址。这样,通讯地址的范围为0~127,其中,0作为主站地址,1~127作为从站地址。 
本实施例中,每个编解码装置的光纤信号发送器均采用HFBR-1521Z,光纤信号接收器均采用HFBR-2521Z,HFBR-1521Z光纤信号发送器和HFBR-2521Z光纤信号接收器的传输速率高达5MBit/s。 
本实施例中,每个编解码装置的控制单元均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控制;编解码器输出5v电信号,与互补金属氧化膜半导体(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和晶体管门电路(TTL,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兼容。 
本实施例中,假设主站的第一组收发器工作,第二组收发器备用,下面具体分析数据信息在监视器、脉宽调制控制器和输入/输出控制器间的传输过程。 
本实施例中,每个编解码装置初次上电时,各编解码器的控制单元获取本地通讯配置接口设定的本地主/从工作模式,并定时检测本地第一组收发器接收端工作状态和控制接口工作状态。根据每个编解码装置本地通讯配置接口的设定,主站的编解码器控制单元获得主工作模式信息,两个从站的编解码器控制单元获得从工作模式信息。主站通讯配置接口设定的本地通讯地址为主站通讯地址和监视器通讯地址,主站通讯地址和监视器通讯地址相同;两个从站通讯配置接口设定的本地通讯地址分别为脉宽调制控制器通讯地址、连接脉宽调制通讯地址的从站通讯地址、输入/输出控制器通讯地址和连接/输出控制器的从站通讯地址,其中,脉宽调制控制器通讯地址和连接脉宽调制通讯地址的从站通讯地址相同,输入/输出控制器通讯地址和连接/输出控制器的从站通讯地址相同。 
主站的编解码器通过本地控制接口向监视器发送控制指令,监视器通过数据接口与主站的编解码器交换数据信息,所交换数据信息由电信号表示。 
监视器将由电信号表示的数据信息发送至主站的编解码器发送存储单元,存储单元将数据信息存储为并行数据信息,每16bit为一个字;主站的 编解码器编码单元对本地发送存储器发送的数据信息进行编码,即,将由电信号表示的并行数据信息转换为串行数据信息,将由电信号表示的串行数据信息发送至本地第一组收发器,本地第一组收发器光纤信号驱动器收到由电信号表示的串行数据信息后,对由电信号表示的串行数据信息进行功率放大;本地第一组收发器光纤信号发送器将经功率放大的由电信号表示的串行数据信息由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将由光信号表示的串行数据信息发送至两个从站。 
两个从站的第一组收发器光纤信号接收器接收主站发送的由光信号表示的串行数据信息后,将串行数据信息由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将由电信号表示的串行数据信息发送至各自编解码器的控制单元,每个控制单元存储由电信号表示的串行数据信息;每个控制器一方面将存储的由电信号表示的串行数据信息转发至本地第二组收发器光纤信号发送器,实现了发送中继;另一方面,每个控制器将存储的由电信号表示的串行数据信息发送至本地解码单元,本地解码单元进行解码,即,将由电信号表示的串行数据转换为由电信号表示的并行数据信息,将解码得到的由电信号表示的并行数据存储在本地接收存储单元,仍以16bit为一个字进行存储;本地检测单元检测本地接收存储单元存储的并行数据信息携带的目的地址是否与本地通讯配置接口设定的脉宽调制控制器或输入/输出控制器通讯地址一致,如果一致,则本地接收存储单元将存储的并行数据信息发送至脉宽调制控制器或输入/输出控制器,脉宽调制控制器或输入/输出控制器根据接收数据进行启动、停止或跳闸等操作,并向返回响应信息;如果不一致,则删除本地控制单元存储的由电信号表示的串行数据信息。 
脉宽调制控制器或输入/输出控制器向监视器发送的数据信息(包括响应消息)以串行方式或并行方式进入相应从站的编解码器,即,进入连接脉宽调制控制器、输入/输出控制器的编解码器,从站的编解码器对接收的数据信息进行缓冲、编码后,将由电信号表示的并行数据信息转换为串行数据信息,编解码器输出的串行数据信息被从站的第一组收发器驱动放大后,由 第一组收发器的光纤信号发送器转换为由光信号表示的串行数据信息,由光信号表示的串行数据信息经过光纤链路进入主站的第一组收发器,主站的第一组收发器中的光纤信号接收器将串行数据信息由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由电信号表示的串行数据信息发送至主站编解码器,主站编解码器对由电信号表示的串行数据信息进行解码,对解码后得到的由电信号表示的并行数据信息经主站编解码器接收存储模块缓冲处理后,发送至监视器。 
本实施例中,每个编解码器解码单元解码后由电信号表示的数据以串行方式传输至本地接收存储单元,数据的每16bit作为一个字以并行方式存储在本地接收存储单元。 
实际应用中,在每个所述编解码装置发送光纤信息之前,为保证数据或响应信息的正常传输,防止三个所述编解码装置间的光纤链路发生故障,监视器采用轮询方式向脉宽调制控制器、输入/输出控制器发送查询信息,脉宽调制控制器、输入/输出控制器收到查询信息后,返回查询响应信息。查询信息和查询响应信息通过各自微处理器和连接微处理器的编解码器间的数据接口进入数据传输过程,查询信息和查询响应信息的传输过程同上。 
实际应用中,监视器发送查询信息后,如果50ms内有查询响应信息,那么,主站编解码器正常工作,即,只处理本地第一组收发器发送的光纤信息,忽略第二组收发器发送的光纤信息;如果50ms内没有查询响应信息,那么,主站编解码器会重新发送查询信息,连续重发三次查询信息都没有查询响应消息,则,监视器认为连接第一组收发器的链路故障。这时,主站编解码器不再忽略本地第二组收发器发送的光纤信息,原作为备用收发器的本地第二组收发器就切换为当前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一组收发器。由此可见,当连接主站第一组收发器的链路故障时,主站编解码器自动启用本地第二组收发器,实现通讯端口冗余设计。 
实际应用中,每个编解码器都可能发生存储溢出的情况,本实施例中,当每个编解码器发送完数据、产生存储溢出后,所述外部中断输出接口由高电平跳变到低点平,产生中断,当连接编解码器的微处理器对本编解码器进 行读操作时,外部中断输出接口恢复为高电平。 
实际应用中,由于监视器、脉宽调制控制器和输入/输出控制器间实现了光纤通讯,而不必采用基于RS232协议或/和RS485协议连接方式,所以,监视器、脉宽调制控制器和输入/输出控制器间的布线比较简单,信息传输速率高;由于大功率变频器工作环境恶劣,采用光纤通讯可以减少恶劣环境的影响,因而,大功率变频器控制模块的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而且,误码率也大大降低。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基于光纤通讯的编解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控制接口、数据接口、通讯配置接口、编解码器、第一组收发器和第二组收发器;
所述控制接口,用于传输编解码器与连接编码器的本地微处理器间的指令信息;
所述数据接口,用于传输编解码器与本地微处理器间的数据信息;
所述通讯配置接口,用于设定本地主/从工作模式,设定本地通讯地址,所述本地通讯地址为所述编解码装置与连接所述编解码装置的微处理器通讯地址;
所述第一组收发器,用于将外部光纤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由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转发至编解码器;对来自编解码器的数据信息驱动放大,将驱动放大的数据信息由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后,发送至外部光纤设备;
所述第二组收发器,当所述编解码装置处于主工作模式下时,第一组收发器的外部链路故障后,用于将外部光纤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由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转发至编解码器,对来自编解码器的数据信息驱动放大,将驱动放大的数据信息由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后,发送至外部光纤设备;当所述编解码装置处于从工作模式下时,用于向外部光纤设备发送编解码器转发的第一组收发器接收的数据信息;
所述编解码器,用于对第一组收发器发送的数据信息解码,存储解码后的数据信息,检测解码后的数据信息目的地址与本地通讯地址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将存储的数据信息发送至本地微处理器;对本地微处理器发送的数据信息存储、编码,将编码后的数据信息发送至第一组收发器;从工作模式下,还用于存储第一组收发器接收的数据信息,将存储的数据信息转发至第二组收发器;通过编解码器中的控制单元从通讯配置接口获取设定的编解码器的主/从工作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解码器包括解码单元、接收存储单元、检测单元、发送存储单元、编码单元和控制单元;
所述解码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组收发器发送的数据信息解码,将串行数据信息转换为并行数据信息,将并行数据信息发送至接收存储单元;
所述接收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接收的并行数据信息,将并行数据信息携带的目的地址发送至检测单元;接收到检测单元发送的发送通知后,向本地微处理器发送存储的数据信息;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从所述通讯配置接口获取已设定的本地通讯地址,检测本地通讯地址与来自所述接收存储单元的并行数据信息携带的目的地址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向接收存储单元发送发送通知;如果不一致,则向控制单元发送删除通知;
所述发送存储单元,用于将本地微处理器发送的数据信息存储为并行数据信息,将并行数据信息发送至编码单元;
所述编码单元,用于对接收的并行数据信息编码,将并行数据信息转换为串行数据信息,并将串行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组收发器;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控制接口设定本地微处理器通讯方式;从所述通讯配置接口获取已设定的主/从工作模式信息;存储所述第一组收发器接收的数据信息,将存储的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解码单元和第二组收发器;接收到检测单元发送删除通知后,删除本地存储的第一组收发器接收的数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接口包括命令/数据选择控制接口,所述控制单元通过命令/数据选择控制接口向本地微处理器发送命令/数据选择控制指令,设定本地微处理器通讯方式为指令通讯或数据通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接口包括串/并选择控制接口,所述控制单元通过串/并选择控制接口向本地微处理器发送串/并选择控制指令,设定所述接收存储单元以串行或并行方式向本地微处理器发送数据信息,本地微处理器以串行或并行方式向所述发送存储单元发送数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接口包括并行数据总线使能控制接口、并行数据总线读控制接口和并行数据总线写控制接口,所述串/并选择控制指令为并行方式时,所述控制单元通过并行数据总线使能接口向本地微处理器发送并行数据总线使能有效指令,通过并行数据总线读控制接口向本地微处理器发送并行数据总线读控制有效指令,通过并行数据总线写控制接口向本地微处理器发送并行数据总线写控制有效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接口包括光纤通讯失败输出接口,所述控制单元通过光纤通讯失败输出接口向本地微处理器发送光纤通讯失败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接口包括外部中断输出接口,所述接收存储单元和发送存储单元溢出或所述接收存储单元发送完数据后,所述控制单元通过外部中断输出接口向本地微处理器发送中断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口包括串行接口或并行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配置接口为拨码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收发器和第二组收发器均包括一个光纤信号接收器、一个光纤信号驱动器和一个光纤信号发送器;
所述光纤信号接收器,用于将来自外部光纤设备的串行数据信息由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所述光纤信号驱动器,用于对所述编解码器发送的串行数据信息进行功率放大,并将经功率放大的串行数据信息发送至连接所述光纤信号驱动器的光纤信号发送器;
所述光纤信号发送器,用于将接收的串行数据信息由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将转换为光信号的串行数据信息发送至外部光纤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配置接口为拨码开关。
CN2008101122585A 2008-05-22 2008-05-22 一种基于光纤通讯的编解码装置及高压变频器控制模块 Active CN1012821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122585A CN101282174B (zh) 2008-05-22 2008-05-22 一种基于光纤通讯的编解码装置及高压变频器控制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122585A CN101282174B (zh) 2008-05-22 2008-05-22 一种基于光纤通讯的编解码装置及高压变频器控制模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2174A CN101282174A (zh) 2008-10-08
CN101282174B true CN101282174B (zh) 2011-12-14

Family

ID=40014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122585A Active CN101282174B (zh) 2008-05-22 2008-05-22 一种基于光纤通讯的编解码装置及高压变频器控制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821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1698A (zh) * 2010-04-22 2010-09-22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视频数据远距离传送系统
CN103338074B (zh) * 2013-06-13 2016-04-2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的光纤通讯编解码系统及其方法
CN103607244A (zh) * 2013-10-30 2014-02-26 深圳市禾望电气有限公司 串行通讯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052472B (zh) * 2017-12-12 2021-06-01 智车优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iic设备通信系统、写数据方法及读数据方法
CN112763792B (zh) * 2019-11-06 2022-08-19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电流传感器、基于智能电流传感器的电流采集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17A (zh) * 1995-06-29 1997-02-12 现代电子产业株式会社 用于纠正首端监视单元差错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2005071490A (ja) * 2003-08-26 2005-03-17 Sony Corp 情報記録処理装置、情報再生処理装置、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972143A (zh) * 2006-12-13 2007-05-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讯设备单板主备倒换装置及实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17A (zh) * 1995-06-29 1997-02-12 现代电子产业株式会社 用于纠正首端监视单元差错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2005071490A (ja) * 2003-08-26 2005-03-17 Sony Corp 情報記録処理装置、情報再生処理装置、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972143A (zh) * 2006-12-13 2007-05-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讯设备单板主备倒换装置及实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2174A (zh) 2008-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82174B (zh) 一种基于光纤通讯的编解码装置及高压变频器控制模块
US4763104A (en) Gateway for use in load control system
CN100466794C (zh) 实现天线设备集中管理的系统及方法
CN110417630B (zh) 一种兼容1553b的时间触发以太网交换装置及方法
CN109710554A (zh) Fc-ae-1553总线与can总线非透明桥接系统
CN109403779B (zh) 一种基于编码形式的站台门与信号系统接口及工作方法
CN102427353A (zh) 一种igbt串联阀触发监控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201535874U (zh) 基于工业现场的网络控制装置
CN101179398A (zh) 一种单线双向通信电路
CN201878148U (zh) 一种光电转换器
CN113867234B (zh) 基于现场总线pa耦合器通讯端口的冗余通信系统及方法
CN210093253U (zh) Plc控制系统与dali协议的控制系统融合的系统
EP4224809A1 (en)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787683B (zh) 以太网数据传输电路、系统及以太网数据传输方法
CN211352220U (zh) 一种基于以太网协议的通信网关
CN101895349B (zh) 基于802.3ah管理协议的光电转换器及光数据信号的收发方法
CN105702013A (zh) 一种由红外实现工控多路io无线传输的技术方法及装置
CN201898524U (zh) 用于工业现场控制的CANopen-HDLC网关
CN101707607B (zh) 一种eib总线访问控制单元
CN101651603B (zh) 一种信令流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1274486Y (zh) 基于CANopen协议的模拟量输入模块
CN201584989U (zh) 一种eib总线访问控制单元
CN210955468U (zh) 一种搬运设备控制器接收转换电路
CN210895068U (zh) 一种EtherCAT-TSN工业以太网架构系统
CN201274487Y (zh) 基于CANopen协议的数字量输入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43 Shijingshan City, West Street, Beijing, No. 19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base

Patentee after: HICONICS ECO-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43 Shijingshan City, West Street, Beijing, No. 19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base

Patentee before: HICONICS DRIVE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428

Address after: 100176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o. two Boxing Road, building No. 3, Room 201, integrated room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EKANG XINNENG FREQUENCY CONVERS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43 Shijingshan City, West Street, Beijing, No. 19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base

Patentee before: HICONICS ECO-ENERGY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