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2585B - 一种td-scdma系统码资源分配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td-scdma系统码资源分配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2585B
CN101272585B CN 200810097316 CN200810097316A CN101272585B CN 101272585 B CN101272585 B CN 101272585B CN 200810097316 CN200810097316 CN 200810097316 CN 200810097316 A CN200810097316 A CN 200810097316A CN 101272585 B CN101272585 B CN 1012725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ambler
factor
multiplexing
residential quarter
frequent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09731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2585A (zh
Inventor
赵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81009731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725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725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25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725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25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D-SCDMA系统的码资源分配的评估方法,包括:计算每个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因子;计算每个小区的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因子;将所述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因子和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因子进行加权相加,得到每个所述小区的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将每个所述小区的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进行加权相加,得到网络整体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所述网络整体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体现对应的码资源分配方案的优劣。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码资源分配的评估装置。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充分考虑具体的适用环境,利用规划工具所能提供的具体路径信息及传播损耗预测信息,使得码资源的分配更加贴近现实,并易于在网络规划工具中实现。

Description

一种TD-SCDMA系统码资源分配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规划领域。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中,通常采用不同的技术特征参数来区分相邻小区的信号。码资源就是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ize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中的一套关键参数。
3GPP(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S25.223中规定,TD-SCDMA系统中所使用的码资源可以分为32组。每个码组对应包括:1个下行同步码,序号为0至31,在小区初搜过程中用于区分不同的小区;8个上行同步码,序号为0至255,用于UE的随机接入过程;4个扰码,序号为0至127,用在TS0~TS6的数据域,作用是减小小区间干扰;4个基本中间码,序号为0至127,用在TS0~TS6的训练序列域,作用是信道估计。
由于上行同步码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极小;并且鉴于对应关系的存在,一旦扰码确定其它下行码字也随之确定,因此扰码分配成为码资源分配的关键。此外,鉴于下行同步码在接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其相关性也不尽完美,因而也成为码资源分配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对于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接入)和cdma2000(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码分多址接入2000)系统,TD-SCDMA所采用码序列较短,如扰码为16位,下行同步码为64位,相关性较差,尤其当由于传播时延产生位移后,更容易产生相关性能的恶化。
TD-SCDMA系统具有多个频点,扰码的干扰主要体现在同频情况下。虽然N频点技术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同频干扰,但随着将来网络扩容时的小区分裂,扰码复用距离会进一步缩小。某些场景下非邻区的扰码相关性问题也可能相当严重。
因此,TD-SCDMA的码资源规划方法受到了很大关注。当前,针对TD-SCDMA系统的码资源分配方法也出现了多种技术方案:
方案一:提出将TD-SCDMA的128个扰码分成12个基扰码组,并以这些基扰码组为基础进行小区扰码的规划。按照这种方法得到的基扰码组具有同基扰码组内的扰码间会出现复合码重合现象,而不同基扰码组内的扰码就不会出现复合码重合的现象。
方案二:首先对TD-SCDMA系统中每个扰码和正交可变长扩频码分别相与,生成复合码,并对每个扰码的复合码与另一个扰码的复合码两两进行相关性计算;然后,根据相关性计算结果将符合分组条件的扰码划分在不同扰码组内;根据该扰码分组对TD-SCDMA系统的扰码重新分组,使得利用该分组结果所进行的网络规划既能避免相关性所带来的干扰问题,也能不改变扰码的选择范围。
方案三:包括以下步骤:1)计算并保存所有扰码组中每一扰码组与其他扰码组之间的干扰度,干扰度表示两扰码之间的互相关值;2)找到TD-SCDMA系统中总干扰度最小的小区扰码组分配;3)根据扰码组与下行同步码的对应关系,通过各小区分配的扰码组确定本小区的下行同步码,并从各小区分配的扰码组中选择其中一扰码作为本小区使用的扰码。
方案四:提出码规划顺序“扰码-扰码组-下行同步码”进行,扰码规划完成后,根据固有关系就可以确定扰码组和下行同步码。在进行扰码规划、为扰码待分配小区搜索可用扰码时,预先建立具有不同优先级别的扰码资源池,优先从最高优先级别的扰码资源池中选择可用扰码,并在高优先级别的扰码资源池中无可用扰码时,从低优先级别的扰码资源池中选择可用扰码,该可用扰码满足与该待分配小区的相邻小区的扰码不处在同一扰码组的条件。没有因扰码的分组方法或扰码码字等发生变化而影响规划方法适用性的问题。
方案五:主要是在分析TD-SCDMA系统码组中码字的互相关值的基础上,先利用下行同步码特性进行第一次码字规划,在去掉扩频扰码的重码之后,再利用扰码特性进行第二次码字规划,在进行小区码字复用之后,得到一种蜂窝结构的码字配置图。
方案六:主要是根据规划要求获得符合复合码相关性条件的基扰码组合表,之后,确定两相邻小区的基扰码,然后在基扰码组合表的约束下,通过扩散的方式为已确定基扰码相邻的小区分配基扰码,重复该分配步骤,直到为所有小区分配基扰码为止。
通过分析,上述现有技术主要存在如下缺陷:
(1)下行同步码和扰码的分配顺序有差异。上述技术方案有的是先确定下行同步码,同时也就得到对应的扰码组,然后再基于扩频扰码的重合与否分配扰码;有的是先确定基扰码组,同时也就得到对应的下行同步码,然后基于扰码组进行扰码分配。这种差异导致了不同的优化分配方案,缺乏统一评价标准,网络规划人员难以选择。
(2)复合码的相关性没有结合具体场景。上述技术方案都存在一个重要假设,即系统完全同步且不考虑信道时延扩散。实际上,同一对复合码的相关性与具体信道相关,同一对复合码在不同的信道条件下的相关性也有所不同,因而同一个码资源规划方法所产生的干扰将随着应用场景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城区或郊区等。两个用户信号在有一定的时延差时,扩频码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对解调性能的影响,也不能保证具有较小扩频因子的时分双工-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同频组网时的系统内干扰最小。
(3)扰码复用距离是上述规划方法中的重要考核指标,然而在不同的信号传播条件下,即便相同的距离给扰码复用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上述技术方案没有考虑在不同的信号传播条件下对扰码复用产生的不同影响。
(4)虽然类似的码字资源分配方法在与地理信息相结合的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工具中得到了大量应用,但是码资源的分配过程与网络规划的其他阶段,例如场强预测阶段,是完全独立的,并没有充分利用前期规划获得的精细化结果;同时,缺乏不同码字资源分配方案的对比评估方法。因此,网络规划人员最后得到的分配方案很可能在实际应用时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在码分多址系统中评估码资源分配方案的方法及装置,目的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之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码分多址系统的码资源分配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码资源分配方案计算每个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因子;根据所述码资源分配方案计算每个小区的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因子;将每个小区自身对应的所述同频扰码复用因子和所述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因子加权相加,得到每个小区的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将得到的每个小区的所述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加权相加,得到网络整体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所述网络整体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体现所述码资源分配方案的优劣。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计算每个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因子包括以下步骤:计算每个小区与邻近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计算每个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距离因子;计算每个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邻近小区可以指实际网络中配置的邻区,也可以指物理信号较强的区域,还可以指地域邻近的小区,并且不受层数的限制。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每个小区与邻近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包括以下步骤:计算PCCPCH(Primary Common Control PilotChannel,主公共控制信道)复合码冲突因子,并确定其权重;计算主载波的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并确定其权重;计算混合载波的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并确定其权重;计算辅载波的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并确定其权重;将上述得到的所述PCCPCH复合码冲突因子、所述主载波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所述混合载波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和所述辅载波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每个小区与邻近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
在上述实施例中,考虑到下行仅使用SF=1和SF=16的扩频因子,而SF=16的情况在下行扩频时更为常见,所述复合码指扰码与扩频因子为16的16个OVSF(Orthogonal Variable Spreading Factor)扩频码相乘得到的码字。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PCCPCH复合码冲突因子的权重为0.4,所述主载波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的权重为0.3,所述混合载波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的权重为0.2,所述辅载波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的权重为0.1。
TD-SCDMA系统中,PCCPCH信道携带小区的广播信息,对于小区的接入较为关键。由于协议规定PCCPCH信道固定采用16个OVSF扩频码中的第1个和第2个,如果不同扰码生成的前两组复合码一样,就会引起广播信道冲突,恶化网络性能。因此应当对PCCPCH扰码分配格外注意。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计算PCCPCH复合码冲突因子为:检查当前小区的主载波与周围邻近小区的主载波是否存在PCCPCH复合码冲突的扰码对,通过相关性计算,可以得到所述PCCPCH复合码冲突的扰码对为
Figure S2008100973161D00051
上述引用的扰码序号为3GPP协议TS25.223中规定的自然序号,如果当前小区与其邻区的扰码对中出现上表中任一组情形,则该小区的PCCPCH复合码冲突因子标记为最恶劣的情况,如果当前小区与其邻区的扰码对中出现上述情形,则该小区的PCCPCH复合码冲突因子标记为1,反之则为0。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计算主载波的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为检查当前小区的主载波与周围邻近小区的同频主载波之间所配扰码相应复合码对的相关性,包括以下步骤:判断当前小区与各个邻区之间传播路径所属的信道环境,依据信道环境,确定计算相关性时所需的码片时延,依据与具体信道类型相对应的码片时延,计算具体环境下一对扰码相对应所有复合码之间的归一化互相关值,此时统计的是两个复合码由于不完全同步而存在错位时的互相关值,取这些错位互相关值中的最大值作为一对复合码的互相关值,取所有复合码对之间互相关值的最大值作为一对扰码的互相关值,将当前小区与上述各个邻区之间所配扰码对的互相关值加权平均获取所述主载波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
所述计算混合载波的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为检查当前小区的主载波与周围邻近小区的同频辅载波以及当前小区的辅载波与周围邻近小区的同频主载波之间所配扰码相应复合码对的相关性,包括以下步骤:判断当前小区与各个邻区之间传播路径所属的信道环境,依据信道环境,确定计算相关性时所需的码片时延,依据与具体信道类型相对应的码片时延,计算具体环境下一对扰码相对应的所有复合码之间的归一化互相关值,此时统计的是两个复合码由于不完全同步而存在错位时的互相关值,取这些错位互相关值中的最大值作为一对复合码的互相关值,取所有复合码对之间互相关值的最大值作为一对扰码的互相关值,将这些互相关值加权平均获取所述混合载波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
所述计算辅载波的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为检查当前小区的辅载波与周围邻近小区的同频辅载波之间所配扰码相应复合码对的相关性,包括以下步骤:判断当前小区与各个邻区之间传播路径所属的信道环境,依据信道环境,确定计算相关性时所需的码片时延,依据与具体信道类型相对应的码片时延,计算具体环境下一对扰码相对应的所有复合码之间的归一化互相关值,此时统计的是两个复合码由于不完全同步而存在错位时的互相关值,取这些错位互相关值中的最大值作为一对复合码的互相关值,取所有复合码对之间互相关值的最大值作为一对扰码的互相关值,将这些互相关值加权平均获取所述辅载波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每个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距离因子为检查当前小区与周围邻近小区的之间存在同频扰码复用相应复合码对的相关性,包括以下步骤:检查当前小区周围具备同频主载波且同扰码的邻近小区,记录其中的最小复用距离,使用所有小区中最大的最小复用距离将各个小区的最小复用距离归一化,得到各个小区的主载波同频扰码复用距离因子;检查与当前小区主载波具备同频辅载波且同扰码的邻近小区以及与当前小区辅载波具备同频主载波且同扰码的临近小区,记录其中的最小复用距离,使用所有小区中最大的最小复用距离将各个小区的最小复用距离归一化,得到各个小区的混合载波同频扰码复用距离因子;检查与当前小区辅载波具备同频辅载波且同扰码的邻近小区,记录其中的最小复用距离,使用所有小区中最大的最小复用距离将各个小区的最小复用距离归一化,得到各个小区的辅载波同频扰码复用距离因子;将上述得到的所述主载波同频扰码复用距离因子、所述混合载波同频扰码复用距离因子、所述辅载波同频扰码复用距离因子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各个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距离因子。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每个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为检查当前小区与周围邻近小区之间的同频扰码复用干扰情况,包括以下步骤:
检查当前小区周围具备同频主载波且同扰码的邻近小区,得到各个小区的主载波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检查与当前小区主载波具备同频辅载波且同扰码的邻近小区以及与当前小区辅载波具备同频主载波的邻近小区,计算得到各个小区的混合载波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检查与当前小区辅载波具备同频辅载波且同扰码的邻近小区,计算得到各个小区的辅载波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将上述得到的所述主载波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所述混合载波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所述辅载波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各个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主载波同频扰码复用距离因子的权重为0.4,所述混合载波同频扰码复用距离因子的权重为0.3,所述辅载波同频扰码复用距离因子的权重为0.3。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是基于共覆盖面积得到的,该因子的定义为: I i = Σ j = 1 N S ij S i , 其中,Ii为小区i由于扰码复用所导致的干扰程度,Si为小区i的覆盖面积,N为和小区i复用扰码的其他小区总数,Sij为和小区i复用扰码的第j个小区在小区i覆盖区内信号超过一定门限的面积;该参数可能大于1,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归一化:超出1的值直接取为1,或者使用其中最大者归一化。所述主载波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的权重为0.4,所述混合载波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的权重为0.3,所述辅载波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的权重为0.3。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计算每个小区的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因子包括以下步骤:计算每个小区与邻近小区的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相干因子;计算每个小区的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距离因子;计算每个小区的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干扰因子;将上述得到的所述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相干因子、所述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距离因子、所述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干扰因子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各个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每个小区与邻近小区的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相干因子为检查每个小区与周围邻近小区的之间下行同步码同频复用情况,包括以下步骤:判断当前小区与各个邻区之间传播路径所属的信道环境,依据信道环境,确定计算相关性时所需的码片时延,依据与具体信道类型相对应的码片时延,计算具体环境下一对下行同步码码之间的归一化互相关值,此时统计的是两个下行同步码由于不完全同步而存在错位时的互相关值,取这些错位互相关值中的最大值作为一对下行同步码的互相关值,将当前小区与上述各个邻区之间所配下行同步码对的互相关值加权平均获取所述计算小区的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相干因子。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传播环境的具体判定可以由主观经验得到,也可以依据地理信息系统等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得到。在得到传播环境后,所述码片时延可以由具体的计算机仿真得到,也可以参照3GPP25.943等业界已经取得共识的数据。
根据上述与具体信道类型相对应的码片时延,计算具体环境下复合码之间的归一化互相关值。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距离因子的计算方法为:检查当前小区周围具备同频下行同步码的邻近小区,记录其中的最小复用距离,使用所有小区中最大的最小复用距离将各个小区的最小复用距离归一化,得到各个小区的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距离因子;
所述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相干因子的权重为0.4,所述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距离因子的权重为0.3,所述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干扰因子的权重为0.3。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同频扰码复用因子的权重为0.7,所述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因子的权重为0.3。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所有小区的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的权重均为1。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码分多址系统的码资源分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待选择的码资源分配方案计算对应的网络整体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所述网络整体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体现对应的码资源分配方案的优劣,所述根据码资源分配方案计算对应的网络整体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包括:计算每个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因子;计算每个小区的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因子;将所述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因子和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因子进行加权相加,得到每个所述小区的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将每个所述小区的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进行加权相加,得到网络整体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根据所述网络整体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选择最优的码资源分配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码资源分配的评估装置,包括输入模块和计算模块,所述输入模块,用于获取码分多址系统的码资源分配方案;所述计算模块,根据输入模块得到的所述码资源分配方案,用于计算所述码资源分配方案下每个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因子、每个小区的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因子,将所述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因子和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因子进行加权相加,得到每个所述小区的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将每个所述小区的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进行加权相加,得到网络整体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
根本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包括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用于记录所述输入模块得到的所述码资源分配方案对应的网络整体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所述网络整体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体现所述码资源分配方案的优劣,并比较不同的码资源分配方案对应的网络整体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根据所述网络整体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选择最优的码资源分配方案。
由于现有技术中存在扰码分配标准不统一、码资源的分配与具体环境结合不紧密、没考虑信号传播条件对扰码复用距离的影响等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对扰码的分配给出了一个统一的分配标准,在分配码资源的同时充分利用了规划工具所能提供的具体路径信息及传播损耗预测信息,从而使得码资源的分配更加贴近现实,并易于在网络规划工具中实现。此外,本发明也为评估不同的扰码分配方案的优劣提供了技术手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码分多址系统的码资源分配的评估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计算同频扰码复用因子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计算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计算同频扰码复用距离因子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计算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计算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因子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码分多址系统的码资源分配的评估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计算每个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因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在步骤11中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11,计算每个小区与邻近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步骤112,计算每个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距离因子;步骤113,计算每个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本发明应用于TD-SCDMA系统中,如图3所示,步骤111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111,计算PCCPCH复合码冲突因子;步骤1112,计算主载波的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步骤1113,计算混合载波的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步骤1114,计算辅载波的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将上述得到的PCCPCH复合码冲突因子、主载波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混合载波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和辅载波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每个小区与邻近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
在上述实施例中,复合码为扰码与扩频因子为16的16个OVSF扩频码相乘得到的码字。
优选地,上述实施例中,PCCPCH复合码冲突因子的权重取值为0.4,所述主载波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的权重取值为0.3,所述混合载波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的权重取值为0.2,所述辅载波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的权重取值为0.1。显然,权重的选取可以根据客观情况选取其它的数值。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邻近小区可以指网络中配置的邻区,可选地,邻近小区也可以指物理信号较强的区域,还可以指地域邻近的小区,并且不限制层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TD-SCDMA系统中,计算PCCPCH复合码冲突因子为检查当前小区的主载波与周围邻近小区的主载波是否存在表1中所示的特定冲突情况。具体计算方法为:一旦当前小区与其邻区的扰码对中出现表1中情形,则该小区的PCCPCH复合码冲突因子标记为1,反之则为0。
表1存在PCCPCH复合码冲突的扰码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步骤1112中,检查当前小区的主载波与周围邻近小区的同频主载波之间所配扰码相应复合码对的相关性。在步骤1112中包括:判断当前小区与各个邻区之间传播路径所属的信道环境,具体可以由主观判断得到,也可以依据电子地图得到。优选地,本实施例借助电子地图的辅助来判定传播环境,如表2所示。
表3借助电子地图判定传播环境的示意
 传播环境   特征值
 TUx   该路径上标识为城市开阔地(UrbanOpen Area)和楼房(Buildings)的栅格比例和超出比例α
 Rax(Rural)   该路径上标识为城市开阔地(UrbanOpen Area)和楼房(Buildings)的栅格低于比例β,标识为城镇(Town)、乡村(Village)和郊外开阔地(Suburban Open Area)的栅格高于比例γ;
 HTx(Hill Terrain)   该路径上标识为丘陵(Hill)的栅格高于比例λ。
优选地,表2中α取80%,β取20%,γ取50%,λ取50%。
其后,依据信道环境,确定计算相关性时所需的码片时延,相对应地,本实施例采用表3所示的具体参数,表3列出了不同信道环境与码片时延的对应关系;
表4信道类型与码片时延的对应关系
  信道类型   TUx   Rax(Rural)  HTx(Hill Terrain)
  最大延迟扩展(ΔT=195.3ns)   11个ΔT   3个ΔT  92个ΔT
  折算出的码片时延   3   1  16
依据表3中与具体信道类型相对应的码片时延,计算具体环境下一对扰码相对应的所有复合码之间的归一化互相关值,此时统计的是两个复合码由于不完全同步而存在错位时的互相关值,取这些错位互相关值中的最大值作为一对复合码的互相关值,取所有复合码对之间互相关值的最大值作为一对扰码的互相关值,将当前小区与上述各个邻区之间所配扰码对的互相关值加权平均获取步骤1112中当前小区的主载波同频复用相干因子。
在步骤1113中,检查当前小区的主载波与周围邻近小区的同频辅载波以及当前小区的辅载波与周围邻近小区的同频主载波之间所配扰码相应复合码对的相关性。在步骤1113中执行与步骤1112类似的步骤,即:判断当前小区与各个邻区之间传播路径所属的信道环境,依据信道环境,确定计算相关性时所需的码片时延,依据与具体信道类型相对应的码片时延,计算具体环境下一对扰码相对应的所有复合码之间的归一化互相关值,此时统计的是两个复合码由于不完全同步而存在错位时的互相关值,取这些错位互相关值中的最大值作为一对复合码的互相关值,取所有复合码对之间互相关值的最大值作为一对扰码的互相关值,将这些互相关值加权平均获取所述计算小区的混合载波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
在步骤1114中,检查当前小区的辅载波与周围邻近小区的同频辅载波之间所配扰码相应复合码对的相关性。同理,执行与步骤1112类似的计算操作得到辅载波的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
其中,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4所示,在步骤112中检查当前小区与周围邻近小区的之间存在同频扰码复用相应复合码对的相关性,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21,检查当前小区周围具备同频主载波且同扰码的邻近小区,记录其中的最小复用距离,使用所有小区中最大的最小复用距离将各个小区的最小复用距离归一化,得到各个小区的主载波同频扰码复用距离因子;
步骤1122,检查与当前小区主载波具备同频辅载波且同扰码的邻近小区以及与当前小区辅载波具备同频主载波且同扰码的临近小区,记录其中的最小复用距离,使用所有小区中最大的最小复用距离将各个小区的最小复用距离归一化,得到各个小区的混合载波同频扰码复用距离因子;
步骤1123,检查与当前小区辅载波具备同频辅载波且同扰码的邻近小区,记录其中的最小复用距离,使用所有小区中最大的最小复用距离将各个小区的最小复用距离归一化,得到各个小区的辅载波同频扰码复用距离因子;
将上述得到的主载波同频扰码复用距离因子、混合载波同频扰码复用距离因子、辅载波同频扰码复用距离因子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各个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距离因子。
优选地,上述实施例中,主载波同频扰码复用距离因子的权重为0.4,所述混合载波同频扰码复用距离因子的权重为0.3,所述辅载波同频扰码复用距离因子的权重为0.3。显然,权重的选取可以根据客观情况选取其它的数值。
其中,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在步骤113中检查当前小区与周围邻近小区的之间同频扰码复用干扰情况,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31,检查当前小区周围具备同频主载波且同扰码的邻近小区,得到各个小区的主载波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
步骤1132,检查与当前小区主载波具备同频辅载波且同扰码的邻近小区以及与当前小区辅载波具备同频主载波的临近小区,计算得到各个小区的混合载波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
步骤1133,检查与当前小区辅载波具备同频辅载波且同扰码的邻近小区,计算得到各个小区的辅载波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
将上述得到的主载波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混合载波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辅载波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各个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
优选地,如图7所示,上述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是基于共覆盖面积得到的,该因子的定义为: I i = Σ j = 1 N S ij S i , 其中,Ii为小区i由于扰码复用所导致的干扰程度,Si为小区i的覆盖面积,N为和小区i复用扰码的其他小区总数,Sij为和小区i复用扰码的第.j个小区在小区i覆盖区内信号超过一定门限的面积。该参数可能大于1,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归一化:超出1的值直接取为1,或者使用其中最大者归一化。
优选地,上述实施例中,主载波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的权重为0.4,混合载波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的权重为0.3,辅载波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的权重为0.3。显然,权重的选取可以根据客观情况选取其它的数值。
步骤12,计算每个小区的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因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6所示,在步骤12中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21,计算每个小区与邻近小区的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相干因子;步骤122,计算每个小区的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距离因子;步骤123,计算每个小区的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干扰因子;将上述得到的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相干因子、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距离因子、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干扰因子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各个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
优选地,在步骤121中,检查每个小区与周围邻近小区的之间下行同步码同频复用情况,包括:判断当前小区与各个邻区之间传播路径所属的信道环境,具体可以由主观判断得到,也可以依据电子地图得到,表2显示了由传播路径上具体地物类型分布得到信道类型的对应关系;依据信道环境,确定计算相关性时所需的码片时延,表3列出了不同信道环境与码片时延的对应关系。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表2、表3,依据与具体信道类型相对应的码片时延,计算具体环境下一对下行同步码的归一化互相关值,此时统计的是两个下行同步码由于不完全同步而存在错位时的互相关值,取这些错位互相关值中的最大值作为一对下行同步码的互相关值,将当前小区与上述各个邻区之间所配下行同步码对的互相关值加权平均获取所述步骤121中当前小区的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相干因子。
优选地,在步骤122中,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距离因子的计算方法为:检查当前小区周围具备同频下行同步码的邻近小区,记录其中的最小复用距离,使用所有小区中最大的最小复用距离将各个小区的最小复用距离归一化,得到各个小区的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距离因子。
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相干因子的权重为0.4,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距离因子的权重为0.3,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干扰因子的权重为0.3。显然,权重的选取可以根据客观情况选取其它的数值。
步骤13,将同频扰码复用因子和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因子进行加权相加,得到每个小区的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步骤13中,同频扰码复用因子的权重取值为0.7,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因子的权重取值为0.3。
步骤14,将所有小区的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进行加权相加,即得到对应该种分配方案的网络整体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步骤14中,各个小区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的权重均为1。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待选的多个码资源分配方案,依次经历步骤11、步骤12、步骤13以及步骤14,得到对应该种分配方案的网络整体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比较对应不同码资源分配方案的网络整体分配评估因子,即可选出最佳的分配方案,具体来说,此处的评估因子是0到1之间的小数,得分越小越优。但这种定义同样也可以通过1减去该小数的方式得到正相关表示形式。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码分多址系统的码资源分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待选择的码资源分配方案计算对应的网络整体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网络整体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体现对应的码资源分配方案的优劣,根据码资源分配方案计算对应的网络整体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包括:计算每个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因子;计算每个小区的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因子;将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因子和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因子进行加权相加,得到每个小区的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将每个小区的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进行加权相加,得到网络整体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根据网络整体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选择最优的码资源分配方案。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码资源分配的评估装置,包括输入模块和计算模块,输入模块用于获取码分多址系统的码资源分配方案;计算模块根据输入模块得到的所述码资源分配方案,用于计算所述码资源分配方案下每个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因子、每个小区的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因子,将每个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因子和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因子进行加权相加,得到每个小区的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将每个小区的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进行加权相加,得到网络整体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包括分析模块,分析模块用于记录所述输入模块得到的所述码资源分配方案对应的网络整体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网络整体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体现所述码资源分配方案的优劣,分析模块比较不同的码资源分配方案对应的网络整体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最终分析模块根据所述网络整体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选择最优的码资源分配方案。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以网络整体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对扰码的分配作为分配标准,在分配码资源的时候充分考虑具体的适用环境,利用了规划工具所能提供的具体路径信息及传播损耗预测信息,从而使得码资源的分配更加贴近现实,并易于在网络规划工具中实现。此外,本发明也为评估不同的扰码分配方案的优劣提供了技术手段。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例如,将本发明应用于其它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的码资源分配的评估,根据具体的应用情况优化权重的取值,等等,可以对本发明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TD-SCDMA系统码资源分配方案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码资源分配方案计算每个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因子;
步骤二,根据所述码资源分配方案计算每个小区的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因子;
步骤三,将每个小区自身对应的所述同频扰码复用因子和所述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因子加权相加,得到每个小区的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
步骤四,将得到的每个小区的所述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加权相加,得到网络整体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所述网络整体码资源分配评估因子体现所述码资源分配方案的优劣;
其中,所述步骤一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计算每个小区与邻近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
步骤B,计算每个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距离因子;
步骤C,计算每个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
所述步骤二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D,计算每个小区与邻近小区的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相干因子;
步骤E,计算每个小区的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距离因子;
步骤F,计算每个小区的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干扰因子;
步骤G,将上述得到的所述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相干因子、所述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距离因子、所述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干扰因子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各个小区的同频下行同步码复用因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计算主公共控制信道PCCPCH复合码冲突因子,并确定其权重;
步骤b,计算主载波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并确定其权重;
步骤c,计算混合载波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并确定其权重;
步骤d,计算辅载波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并确定其权重;
步骤e,将上述得到的所述PCCPCH复合码冲突因子、所述主载波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所述混合载波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和所述辅栽波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每个小区与邻近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b包括以下步骤:筛选出所有与当前小区构成主载波同频关系的邻近小区,判断当前小区与各个邻近小区之间传播路径所属的传播环境,依据具体传播环境,确定计算当前小区与筛选出的各个邻近小区所配扰码对相对应的复合码之间错位相与相关性时所需的码片时延,依据与具体传播环境相对应的码片时延,计算具体传播环境下当前小区与上述各个邻近小区之间所配扰码对相对应的复合码之间的互相关值,此时统计的是两个复合码由于不完全同步而存在错位时的互相关值,取这些错位互相关值中的最大值作为一对复合码的互相关值,取所有复合码对之间互相关值的最大值作为一对扰码的互相关值,将当前小区与上述各个邻近小区之间所配扰码对的互相关值加权平均获取所述主载波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
所述步骤c包括以下步骤:筛选出辅载波与当前小区主载波同频以及主载波与当前小区辅载波同频的邻近小区,判断当前小区与这些邻近小区之间传播路径所属的传播环境,依据具体传播环境,确定计算当前小区与各个邻近小区所配扰码对相对应的复合码之间错位相与相关性时所需的码片时延,依据与具体传播环境相对应的码片时延,计算具体传播环境下当前小区与上述各个邻近小区之间所配扰码对相对应的复合码之间的互相关值,此时统计的是两个复合码由于不完全同步而存在错位时的互相关值,取这些错位互相关值中的最大值作为一对复合码的互相关值,取所有复合码对之间互相关值的最大值作为一对扰码的互相关值,将这些互相关值加权平均获取所述混合载波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
所述步骤d包括以下步骤:筛选出辅载波与当前小区辅载波同频的邻近小区,判断当前小区与这些邻近小区之间传播路径所属的传播环境,依据具体传播环境,确定计算当前小区与各个邻近小区所配扰码对相对应的复合码之间错位相与相关性时所需的码片时延,依据与具体传播环境相对应的码片时延,计算具体传播环境下当前小区与上述各个邻近小区之间所配扰码对相对应的复合码之间的互相关值,此时统计的是两个复合码由于不完全同步而存在错位时的互相关值,取这些错位互相关值中的最大值作为一对复合码的互相关值,取所有复合码对之间互相关值的最大值作为一对扰码的互相关值,将这些互相关值加权平均获取所述辅载波同频扰码复用相干因子;
所述步骤b、步骤c和步骤d中,判断当前小区与各个邻近小区之间传播路径所属的信道环境,具体可以由主观经验得到,或者依据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得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f,检查当前小区周围具备同频主载波且同扰码的邻近小区,记录其中的最小复用距离,使用所有小区中最大的最小复用距离将各个小区的最小复用距离归一化,得到各个小区的主栽波同频扰码复用距离因子;
步骤g,检查与当前小区主载波具备同频辅载波且同扰码的邻近小区以及与当前小区辅载波具备同频主载波且同扰码的邻近小区,记录其中的最小复用距离,使用所有小区中最大的最小复用距离将各个小区的最小复用距离归一化,得到各个小区的混合载波同频扰码复用距离因子;
步骤h,检查与当前小区辅载波具备同频辅载波且同扰码的邻近小区,记录其中的最小复用距离,使用所有小区中最大的最小复用距离将各个小区的最小复用距离归一化,得到各个小区的辅载波同频扰码复用距离因子;
步骤i,将上述得到的所述主载波同频扰码复用距离因子、所述混合载波同频扰码复用距离因子、所述辅载波同频扰码复用距离因子加权平均,得到各个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距离因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j,检查当前小区周围具备同频主载波且同扰码的邻近小区,得到各个小区的主载波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
步骤k,检查与当前小区主载波具备同频辅载波且同扰码的邻近小区以及与当前小区辅载波具备同频主载波且同扰码的邻近小区,计算得到各个小区的混合载波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
步骤l,检查与当前小区辅载波具备同频辅载波且同扰码的邻近小区,计算得到各个小区的辅载波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
步骤m,将上述得到的所述主载波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所述混合载波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所述辅载波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各个小区的同频扰码复用干扰因子;
所述步骤j、步骤k、步骤l、步骤m中干扰因子是基于当前小区与其邻近小区的覆盖强度得到的。
CN 200810097316 2008-05-12 2008-05-12 一种td-scdma系统码资源分配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12725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097316 CN101272585B (zh) 2008-05-12 2008-05-12 一种td-scdma系统码资源分配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097316 CN101272585B (zh) 2008-05-12 2008-05-12 一种td-scdma系统码资源分配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2585A CN101272585A (zh) 2008-09-24
CN101272585B true CN101272585B (zh) 2013-02-13

Family

ID=40006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097316 Active CN101272585B (zh) 2008-05-12 2008-05-12 一种td-scdma系统码资源分配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725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3119B (zh) * 2009-11-30 2014-12-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覆盖干扰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2215506A (zh) * 2010-04-12 2011-10-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码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CN102256256B (zh) * 2010-05-21 2014-06-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频率和扰码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02316482B (zh) * 2010-07-08 2013-11-20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载波管理方法
CN102571256B (zh) * 2010-12-30 2014-10-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扰码对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2917361B (zh) * 2011-08-01 2015-03-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扰码分配合理性核查方法及装置
CN102624549B (zh) * 2012-03-01 2015-04-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组数据信道复用度的计算方法及计算装置
CN106572540B (zh) * 2016-11-01 2020-04-03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和接入网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63524A (en) * 1998-10-19 2000-12-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de allocation in CDMA
CN1384628A (zh) * 2001-04-30 2002-1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码分多址系统中的码分配方法
CN1540897A (zh) * 2003-04-26 2004-10-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不同种类信道之间动态共享信道码资源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63524A (en) * 1998-10-19 2000-12-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de allocation in CDMA
CN1384628A (zh) * 2001-04-30 2002-1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码分多址系统中的码分配方法
CN1540897A (zh) * 2003-04-26 2004-10-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不同种类信道之间动态共享信道码资源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2585A (zh) 2008-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2585B (zh) 一种td-scdma系统码资源分配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929323B (zh) 时隙cdma系统抑制交叉时隙干扰的方法
CA232638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creasing cdma capacity by frequency assignment
CN102026240B (zh) 一种基于测量报告的扰码优化方法
CN102932796A (zh) 一种异构无线网络中基于覆盖频率的动态频谱分配方法
CN103297978A (zh) 一种小区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0407600C (zh)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组网中小区码字资源的配置方法
KR101083549B1 (ko) 채널화 코드 할당 방법
CN100365954C (zh) 一种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的小区扰码分配方法
CN101414871B (zh) 扰码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3179607A (zh) 一种网络频率扰码的优化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1345547B (zh) 时分双工系统中对扰码资源进行优化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1420258B (zh) 一种在cdma网络中自动pn规划的方法
CN100409715C (zh) 降低扇区间同频干扰的方法
CN100502252C (zh) 一种基于延时特性的码分多址系统扰码分配方法
CN100382464C (zh) Td-scdma系统小区码字规划方法及其搜索复合码字组合方法
CN101119575A (zh) Wcdma无线网络规划中的扰码规划方法
CN100461931C (zh)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下行扰码动态分配方法
CN102223725B (zh) 一种扰码分配方法
CN102752812A (zh) 频率扰码的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917487B (zh) 一种用于分时隙系统的训练序列的分配方法
CN102098710A (zh) 路网质量仿真系统与方法
CN102546076B (zh) 一种td-scdma网络的扰码分配方法及其分配系统
CN101662310A (zh) 噪声径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2571256B (zh) 扰码对确定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